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精品小说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

精品小说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

董王不懂 著

现代都市连载

“董王不懂”的《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为什么不行,这岛上的扶桑人属于萨摩藩,萨摩藩在九州鹿儿岛,控制的地盘还没有咱们泉州大,他们能够掌控琉球三百年,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控制这八重山?”“只要咱们四百人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区区一个萨摩藩又算什么?”“等以后咱们实力强了,回去将家人接过来一起享福,难道不行吗?咱们脚下这个岛方圆也有百里,在西南边还有一座大岛比这里还大,岛上降雨充沛,有河流,还可以开发成......

主角:董良陈得利   更新:2024-02-15 22:1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董良陈得利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小说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由网络作家“董王不懂”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董王不懂”的《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为什么不行,这岛上的扶桑人属于萨摩藩,萨摩藩在九州鹿儿岛,控制的地盘还没有咱们泉州大,他们能够掌控琉球三百年,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控制这八重山?”“只要咱们四百人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区区一个萨摩藩又算什么?”“等以后咱们实力强了,回去将家人接过来一起享福,难道不行吗?咱们脚下这个岛方圆也有百里,在西南边还有一座大岛比这里还大,岛上降雨充沛,有河流,还可以开发成......

《精品小说大清:打造最强海军,振兴中华!》精彩片段


“既然诸位信我,我董良定不会辜负大家。”

“如果能够安生地过活,谁也不想提着脑袋过日子。”

既然摊牌了,董良准备将自己的一些计划告诉这些人。

要不然大家心中没底,做起事情难免没头脑。

“船长说的没错,大家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是被逼的,朝廷无能,地主不义,洋人奸诈,咱们小民哪里还有活路啊。”陈得利附和道。

“诸位听我说,我们现在有船有人,以后不用愁吃饭的问题。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应对扶桑人的报复。”

董良将岛上的扶桑人情况跟众人说了一遍。

然后继续道:“从现在开始,我要带着所有人参加军事训练,咱们必须要变强,只要我们变强了,今后无论遇到什么敌人,咱们都有自保的底气,不能再像今天一般,十几个扶桑人就将咱们上百人赶得到处跑。”

“是该训练一下了,这胆子都是练出来的。”王素在乡间就好勇斗狠,是一个好战的家伙。

今天他没能够参加门口对扶桑人的反击,心中还有些失落。

“咱们有四百人,还有几十杆洋人的火枪,只要训练得当,咱们还是有机会将这帮子扶桑人干掉。”

“这琉球人自己并没有什么军队,咱们要是能够干掉扶桑人,那么咱们为什么不能做这岛上的主人呢?”

董良这话一说出,众人都是一脸的震惊。

“船长,这……这样也行吗?”陈得利都有些结巴。

“为什么不行,这岛上的扶桑人属于萨摩藩,萨摩藩在九州鹿儿岛,控制的地盘还没有咱们泉州大,他们能够掌控琉球三百年,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控制这八重山?”

“只要咱们四百人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区区一个萨摩藩又算什么?”

“等以后咱们实力强了,回去将家人接过来一起享福,难道不行吗?咱们脚下这个岛方圆也有百里,在西南边还有一座大岛比这里还大,岛上降雨充沛,有河流,还可以开发成水田。”

“以后这里就是咱们的大本营。”

这些华工哪里能想到这些啊,现在听董良的描述,一个个心中满是憧憬。

闽省的百姓有出海的传统,他们不像内地的人一般安土重迁。

能有好的活路,大家还是愿意闯一闯的。

“还有一件事情,你们不一定知道,现在广西、湖广都在打仗。广西人洪秀全创立了太平天国,已经要打到江宁城了。整个南方就要乱起来了。”

“这是什么,这是乱世啊,在这乱世,你们还想安生做一个平头百姓吗?”

董良就讲到了这里,至于他后面更长远的计划,说出来可能这些华工会接受不了。

在他们看来能够占一块地盘,让家人过上安生日子已经不错了。

现在就拉着他们去反清,为时尚早。

既然已经达成了共识,那么董良就开始分配具体的任务。

他先对负责后勤的林本说道:“林本大哥,你这几天带着生活组的人到林子里烧制木炭,同时在营地建造一座炼铁炉子,咱们要开炉打造自己的兵器。”

“郭有,你带人回一趟船上,给康八爷他们送点食物,同时将船上储备的船钉运一些回来,将那四门鹰炮也给搬回来。”

郭有协助陈得利负责水手组,陈得利留在岸上有别的事情,只能让他负责与船上的联络。

董良准备用这些船钉打制一批长矛出来。

康八爷带着一些护卫在船上看着洋人水手干活,暂时回不来。

如果让别人去换他,董良又不放心。

现在只剩下十名洋人水手了,可不能再出现意外。

“陈得利,你去一趟宫良城,找这里的官府,跟他们交涉一下,看他们可否卖一点物资给咱们。粮食、布匹、火硝、硫磺……最重要的是铁,当然了,他们能够直接卖兵器给咱们更好。”

“船长,这琉球的官府能同意吗?”陈得利道,他们毕竟只是漂流到岛上的难民。

“你就说咱们只是自卫,他们宫良城又不能给咱们提供保护。当然了,他们要是实在不同意就算了,我估计他们手中也没有多少东西。”

这个宫良官府都没有多少兵马,更不要说兵器了,要不然就三百扶桑人就敢骑在他们的头上了?

还有一件事情非常诡异,今天在营地门口的战斗动静并不小。

但是琉球官府却一点反应都没有,这难道不奇怪吗?

董良不知道这个向邦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他到现在甚至都还没有见过此人。

接下来董良又给剩下几人分配了任务。

董良让阿福从护卫队员中挑选三十人成立了一个火枪队。

这支火枪队将作为营地中的专职护卫,不参加劳动。

他还准备另外成立两队长矛兵,各有一百人,交给王素和彭能带领。

长矛兵可以组成方阵,也可是单独作战。

以他现在的条件,只能打制出长矛。而且长矛兵的战术训练也是最简单的,战术动作就刺、挑、挡那么几个。

陈得利能说会道,暂时充当华工与当地官府的联络员。

董良他们在船上发现了好几万银元,都是这些米国人在大清赚到的。

这些钱,董良不准备留着,要是宫良地方上愿意交易的话,董良宁愿将这些钱换成物资。

就在几人开好碰头会后,向英又背着药箱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营地。

“董先生,您没有事吧,这些扶桑人怎么会跑到营地来?”向英一见到董良就一脸急切地说道。

“向医官,我也想知道,这些人不仅跑到了营地,还要对我们动武,我们不得已进行自卫反击,杀了他们。”

“这下可糟糕了,董先生,要不你去我那里躲一躲吧。那些扶桑人肯定会来报复的。”向英难得找到了一个可以交流的文化人,他不想看着董良被扶桑人杀死。

“向医官,我要是去了你那里,我这儿几百个兄弟怎么办?”

董良摊了摊手,无奈苦笑:“多谢向医官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些扶桑人要来找茬就来吧,我们华人从来不惹事儿,但是也从不会怕事儿。”

“向医官,还是麻烦你帮忙给几个兄弟医治一下,如果可以的话,帮那些得了热病的兄弟多开几天的药。”

“到时候扶桑人要是来围攻我们,为了安全,你就不要来了,我不想你牵扯进来。这是我们与扶桑人之间的事情,我想他们应该也不会牵连你们。”

董良这么说,让向英有些感动。

同时他也感到有些惭愧,这里是琉球的土地,但是自己竟然不能为董良他们提供庇护。

“董先生,我先看病,回头我将药送来,会多留一些金疮药给你们,你们一定要保重。”


“董先生放心,宫良这里没有一艘船北上。”

果然,这个向邦办事非常细心。

董良知道他一定会封锁消息的。

“好,那么这段时间,我会将这些华工炼成一支精兵。”

“等到萨摩藩杀来的时候,我们就对他们迎头痛击,然后咱们考虑北上首里城的事情。”

“只要向大人这里与我们撇开关系,扶桑人应该也不会因此对首里城发难。”

“二是我们主动出击,我带人北上,与首里城的琉球军队一起夹击扶桑驻军。争取一举消灭扶桑人。然后我们再整军备武,与萨摩家的本部决战。”

董良给了两个方案。

向邦又陷入了沉思。

“董先生,还是第一个方案稳妥一些。说实话,向某没有把握首里城的琉球兵会配合咱们。琉球国现在的枢密使是蔡允,此人与扶桑人走的近。”

“好,我明白了,也就是说现在首里城内的琉球高层大都是亲扶桑派?”董良直截了当地说道。

“确实如此。”向邦有些尴尬。

就连那位尚云翁主都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她虽然是琉球国的翁主,但是她手中一点权力都没有。

就连他的弟弟尚泰王,也不过是傀儡罢了。

“好,那我们就实行第一套方案,咱们先在这里耐心发展。”

“不过我要向大人全力配合我。”

“没问题,董先生,在宫良这里,我可以做的了主。”

向邦能够帮到董良的其实也不多。

但是聊胜于无,至少董良做事情再无顾忌,不需要再提防着琉球官府。

“董先生,向英无能,只能尽力帮您诊治伤员。”向英拱手道。

他也想去对付扶桑人,但是他只会救人,不会杀人。

“嗯,向医官最近帮了我们不少忙了,以后伤员就交给你了,咱们还要做好预防疟疾的准备,回头有一种草药,需要向医官帮我找一下。”

董良知道这里流行疟疾。但是他暂时没办法搞到奎宁。

不过他知道青蒿也能够预防和治疗疟疾,不过他可不会采药。

他知道这里一定有青蒿存在。

青蒿不是某一种植物,而是一类植物,分布非常广泛。

就像是有毒蛇存在的地方就一定会有解药一般。

自然界的生物分配也存在阴阳调和。

“董先生,我能做些什么?”这个时候尚云翁主轻生问道。

声音听起来楚楚可怜的,似乎有些自卑。

“翁主会做什么?”没等向邦开口,董良就问道。

“我……我会医病。”尚云颔首道。

“董先生,翁主跟在下同在师傅门下学医,不过师妹的医术高明,远在我之上,而且师妹善长疡医。”

见到自己的师妹被问的尴尬,向英出来解围道。

“这……这如何可以……翁主还是好好在宫良上城呆着,扶桑人随时都可能打过来,太危险了!。”向邦道。

他的年纪已经四十几岁,在翁主面前就像是个长辈一般。

“向大人,不妨事的,翁主想要出一份力也是应该的,毕竟这琉球宗庙是他们家的。”

董良却一点都不客气。既然这个翁主想要做事儿,那就是出来做是了。

董良是一点人力都不想浪费。

向邦显然有些不高兴,他是那种传统的文人。

不过翁主和董良都这么说,他也不好讲什么。

“向医官,你什么时候有空带着翁主到我们的营地一趟,我有一些东西要交给你们。”董良说道。

“是,董先生。”

董良现在俨然成为了这里发号施令的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