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热门小说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

热门小说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

排骨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现已完本,主角是诸葛黄晧,由作者“排骨”书写完成,文章简述:穿成三国遗臭万年的、扶不起的阿斗?诸葛已死,虎将不在,刚成一国孤君,还有大军压境,可真是地狱模式啊……谁说阿斗扶不起?他这个阿斗无需扶!一统三国,打造千古盛世,成千古一帝,青史留名!...

主角:诸葛黄晧   更新:2024-02-17 23:1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诸葛黄晧的现代都市小说《热门小说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由网络作家“排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现已完本,主角是诸葛黄晧,由作者“排骨”书写完成,文章简述:穿成三国遗臭万年的、扶不起的阿斗?诸葛已死,虎将不在,刚成一国孤君,还有大军压境,可真是地狱模式啊……谁说阿斗扶不起?他这个阿斗无需扶!一统三国,打造千古盛世,成千古一帝,青史留名!...

《热门小说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精彩片段


姜维起身,接过圣旨仔细地看了看,然后哈哈大笑道:“陆丞相,我在巫县并兵将驻守,无需办理交割手续,你现在就可以领兵前往,恕本将不便相送,哈哈哈!”

“姜维!你这是何意?”步骘不可置信地盯着姜维,惊恐地说道:“你家陛下的圣旨,写得非常明白:秭归、巴东、巫县不得驻军,交还吴国,难道你敢抗旨?”

“步丞相,此言差矣!”姜维呵呵笑道:“我姜维蒙陛下恩典,方能升任大将军之职,定当忠于陛下,尽心报效!如今,陛下命我驻守秭归、巴东二城,将巫县交给吴国,我身为臣子,岂敢违令不遵?”

步骘满头的雾水,姜维上前几步,指着圣旨说道:“步丞相,你看,圣旨写得非常明白:圣旨到日,即刻撤回秭归、巴东,巫县不得驻军,交还吴国,不得有误!”

“你……姜维……你这分明是狡辩!你这是抗旨!我……我……”年迈的步骘可能太过激动,怒火攻心,两眼一翻就要晕倒,幸好被几名蜀兵扶住。

姜维仍旧哈哈大笑,命兵士把步骘送到城下,交给陆逊后说道:“陆丞相,你家步丞相身子太弱,遇事爱钻牛角尖,待他转醒之后,还请多加开导!哈哈哈!”

刚才的圣旨,陆逊也听得清清楚楚,奈何这个时代没有标点符号,一段很长的文字中间没有断句,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断句,字虽未变,意思却大不相同,姜维正是钻了这个空子。

陆逊咬牙切齿地瞪着姜维,恨恨地喝道:“姜维!你给本相听着!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这笔账,我陆逊记下了!早晚会跟你算清楚!”

“陆丞相,如今,我大汉与吴国已经缔结盟好,千万不可因为个人恩怨,而坏了两国之间的邦交啊……”姜维云淡风轻地说道,陆逊气愤地拂袖而去。

吴国的三座营寨仍在五里之外,姜维仗着秭归城坚固的城防毫不畏惧,现在城中粮草极为充足,姜维更加有恃无恐,笑呵呵地盯着离去的陆逊,不屑地冷哼一声,根本没把陆逊剩下的八万大军放在眼里。

……

成都。

这段时间已经步入冬季,成都异常地寒冷,刘闪仍在怀念着温暖的被窝,很不习惯半夜就起来上早朝。

“诸位爱卿,朕以为……啊……啊切……”刘闪打了个喷嚏,哆嗦着说道:“朕以为,每日刚到卯时就上朝,实在太冷……朕觉得,将早朝时间改到辰时正点,诸位以为如何?”

“陛下英明!臣无异议!”

“陛下英明!”

刘闪满意地看着一脸倦容的众臣,没想到这项旧制的改革,竟然获得大臣们的一致赞同,没有半点反对之声。

“陛下,听闻姜维接到圣旨,却拒不撤兵。臣以为,姜维抗旨的行为,必会对两国联盟造成的破坏!臣建议,陛下应当再发圣旨,召回姜维,严加查办……”

“啊……啊……啊切……”刘闪抹抹鼻子,未置可否。

众臣见刘闪并无召回姜维之意,也没让姜维撤出秭归、巴东之意,于是不再提此事。

“陛下!”少府杜致上前一步,谨慎地说道:“陛下,府库很快就要亏空,臣建议,缩减或取消耗资极大的宫廷织坊、大型砖窑和兵工厂,以节省支出的资金!”

“哦?”刘闪狐疑地问道:“不就征招了几个织女,砖窑也就征招了一些百姓,我大汉的府库,难道连这点钱也没有?”

“陛下,自东织、西织独立出少府之后,已经征招了五百多个织女,泯江的大型砖窑也征招了一千多个百姓;前段时间,又升任了很多文武大臣,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铢钱。今,府库已经入不敷出。臣估计,下个月的官员俸禄,恐怕都难以足额发放。”

“啊?”刘闪不可置信地说道:“我大汉不是有铸币坊么?若是缺钱,铸点铢钱不就行了?”

“陛下……微臣惶恐……”

杜致和众臣解释一番后,刘闪这才明白:皇帝的家里并没有“银行”!皇帝想要做什么,并不是只管开口就行!

原来,皇帝也得想办法“挣钱”!

如今,官员俸禄都不能足额发放,第一次感觉到了大汉朝廷的财政危机!

刘闪自然知道财政危机的可怕,他突然想起自己了解的历史中,曾经有一个王朝就是“穷”死的!

没错,就是“穷”死的!

整个明末时期,明朝政z府都以缺钱著称,特别是崇祯年间,为了应对清军的威胁,从1630年前后军费不断扩张,竟然占了中z央预算的80%!

也正是这一年,西北发生了旱灾,李自成带领饥民揭竿而起,四处抢劫。

在此后的1639-1643年,各地灾害不断,水灾、旱灾和蝗灾接踵而至,明朝廷也拿不出足够的银子和粮食去赈灾,以至于民不聊生,饿殍遍野。

当时,崇祯皇帝也想拼命拯救即将倾倒的明王朝,然而,他已经无能为力!到了1644年初,明朝廷已欠军饷数百万两,南方来的税款却只有几万两,国家粮仓已经空虚。

当京城被李自成包围时,这里的驻军已经五个月未发粮饷,士气涣散,根本无法抵抗叛军!李自成打进彰义门时,也没遇到像样的抵抗!

刘闪想起自己曾站在那棵歪脖子树跟前,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

刘闪也知道,崇祯是一位非常勤勉的皇帝,但是过于刚愎自用。面对财政危机时,他采取了不当的“开源节流”方法。

崇祯皇帝的“开源”,无非就是增加税收。但是,这只会让百姓更加困苦,甚至背井离乡,以致盗匪猖獗,叛乱四起。

另一方面,崇祯的“节流”,就是对过多的公务员裁员分流,尤其是裁减基层的驿站成员,却没有裁减皇室奢侈的生活支出。

因此,这样的政策,只能更加壮大反叛军队的实力。

“不行!朕新办的宫廷织纺、大型砖窑和兵工厂,绝不能裁撤!”刘闪坚决地说道。

“陛下,这几项的支出实在太大!”杜致犹豫着说道:“陛下,若不裁撤这几个机构,那……只能恢复以往的赋税……”

“不行!朕怎能出尔反尔?降低赋税的诏书早就传往各郡县,如何能朝令夕改?如此一来,百姓必会怨声载道!”

“那……陛下……”

刘闪暂时想不到“开源”的办法,那就只能从“节流”入手,尽量缩减各项开支。

然而,已经升任的官员不可能再“降任”,也不可能削减他们的俸禄,更不能削减十万军队的粮饷!

无奈之下,刘闪将目光放在了自己的后宫。

“这样吧!除吴太后和宫里的姜维家属之外,朕的膳食、各级嫔妃的膳食,统一改为早晚两道菜,午膳四道菜;不需要采购珍稀菜品,用市场上能买到的常见食材就行。”

“陛下……这……”

“另外,再裁减宫中内侍、婢女和杂役的数量,除吴太后和姜维家属居住的清雅殿之外,所有嫔妃的婢女都减至两个,这也能降低一些支出。”

“陛下!陛下乃万金之躯,岂能……”

“陛下!若要削减宫中支出,臣愿降俸一半!”

“陛下,臣亦请降俸一半,请陛下恩准!”

刘闪满意地点点头,孟光却说道:“陛下,缩减宫内支出,降低官员俸禄,确实能省出一些铢钱。不过,这只是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

“孟光!你说什么?”

“孟光!你岂能对陛下无礼?”

“罢了!”刘闪注意到孟光脸上诡异的笑容,当即宣布散朝,然后说道:“大司农,请立刻到宣室殿一叙!”

“诺!”

小说《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刘闪让人从医馆找来几个瓷钵和磨杵,将硫磺敲碎后放入钵中,研磨着硫磺的同时,心里恨恨地咒骂着反叛的姜维,也在咒骂着自己。

姜维反叛,确实是自己用人不当。他自己反叛倒也罢了,竟然带着巴东郡刚刚征收的粮草,还带着5000兵卒,并且吴班和高翔二将也跟着他投敌,这种事,在大汉的历史上从未发生过。

身穿凤袍的张星彩见刘闪脸色不好,一直没有插话,只是慢慢地研磨着自己钵里的硝石,几名婢女也放下其它事情,用心地研磨着许多木炭。

刘闪记得自己上高中的时候,化学老师曾提过“一硫二硝三木炭”的配方。只不过在那个时代,硫磺和木炭易得,但硝酸钾却属管制药品,普通人自然没办法去测试。

秦始皇虽然统一了度量衡,但这个时代没有精确称量物品的电子称,刘闪只能在医馆找到一把铜衡杆,可以基本准确到“钱”这个单位。

几种药品已经研磨得极细,刘闪按配方口诀将几种物品混在一起,小心地研磨混合均匀,然后把混合好的黑色粉末,均匀地撒在一块麻布上。

带着火星的干木条慢慢地靠近麻布,直到完全触到这些粉末,仍没有发生想象中的剧烈燃烧,只有星星点点的小火星,以及断断续续的噼啪声。

难道化学老师说错了?刘闪大失所望,详细排查了自己配制“黑火药”的每个过程,还是找不到试验失败的原因。

刘闪拾起一块木炭,在地上写下记忆中的那条化学反应方程式,研究了许久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教的不是这三种药品的“重量”配方!

“一硫二硝三木炭”,只是老师为了方便学生记忆,自己归纳的配平这个方程式的方法,这里的“一二三”只是不同药品的分子份数。

这会儿已经很晚了,先前研磨的三种药品不够再做一次试验,刘闪只好拉着张星彩先去就寝。

刘闪曾经说过“一有情况立刻来报”,信使自然不敢耽误,三更和五更时分,又收到两条战报。

一条是巩志所发的请求援兵的奏表:永安城已经岌岌可危,城中只有五百来个兵卒;另一条是探马报来的消息,证实姜维已经降吴,他亲自领着一千兵卒,将粮草押运至吴国巴东城,吴军主将全琮率兵与他同行。

刘闪知道,自己收到奏表时已在一天以后!在当前这时候,永安城肯定已被吴将攻破!

刘闪只能祈祷,希望廖化的兵马早日到达朐忍,否则,空虚的巴东郡定然不保。

今日,刘闪并未上朝。天已大亮时,他仍然沉浸在温柔乡里;另一方面,他是不敢面对众多大臣,正是自己的瞎指挥才让永安失陷,并且让守将巩志和李丰生死未卜。

永宁殿的婢女都是新来的,刘闪猜想她们是不是经过专业的培训,她们都会察言观色:刚刚听到房里有动静,刘闪还未开口,她们就来到榻边,侍奉自己和张星彩起身;两人刚刚洗漱完毕,桌上已经摆好热气腾腾的早膳。

刘闪昨夜并未听到声音,也不知道她们是何时研磨的药品,几个小木箱里已经装满了极细的粉末,如果只靠她们几个人,磨了这么多,应该一夜没睡。

“星彩,这点铢钱可不够赏赐啊!”刘闪呵呵笑道:“赏!每人赏一千铢!”

刘闪顾不上吃饭,重新配好一份药品,然后小心地用燃烧的木条,缓缓靠近这些黑色的粉末。

“扑哧!”

明显的火焰腾起一米多高,殿外顿时被一团黑烟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硫磺香味。

试验的时候刘闪知道危险,虽然离得较远,手上和脸上仍被熏得焦黑,张星彩和十几名婢女吓得大惊失色。

“陛下!”

黄晧倒是勇敢,不顾一切地冲上来。刘闪满不在乎地笑道:“朕没事,你再去医馆,找几个小口的瓷罐过来!越快越好!”

刘闪没时间吃饭,张星彩也不肯吃。

考虑到她的肠胃不好,刘闪强压着继续试验的冲动,陪着她吃过早膳,然后让婢女找了些极薄的丝帛,费了好大的劲才做好一条粗粗的引线。

刘闪将引线插入罐中,在殿内的花园中找到些极小的石子和瓦砾,将其烘干后与黑色粉末一同混合后装入罐中,罐口用碎布堵住后,又弄了些半干的稀泥继续封紧。

刘闪不知道这颗土炸弹的威力,自然不敢在宫中试验,让黄晧给自己弄了件内侍的衣服,犹豫了一下,让张星彩也换上婢女的衣服,她也没多问。

“黄晧!”刘闪欣喜地说道:“命人准备一辆马车,咱们今天出宫去玩,哈哈哈!”

黄晧听闻要出宫去玩,屁颠屁颠地亲自去准备车马。

张星彩听闻刘闪要带自己出宫,欣喜之余,她也想让妹妹陪同,刘闪自然应允。索性让黄晧召来掖庭令,让嫔妃们自己决定,愿意出宫游玩的都可以同行。

当然,刘闪这样做也有自己的目的:他是想看看那些不知姓名的嫔妃样貌如何,他还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个妃嫔!

刘闪琢磨着,可能还有一些如同张皇后、王贵人那样的妃嫔,她们的牌子,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在自己面前,自然不能凭牌子的数量去猜测。

刘闪毕竟来自一千多年之后,他现在虽是皇帝,但他会尊重每一个女子,绝不会冒然前往妃嫔的寝殿去逐一过目,担心自己若是不喜欢,会进一步地伤害她们。

自汉代起就有“一入宫门深似海”的说法。那些嫔妃入宫之后,生老病死都只能在宫里,至于电视上说嫔妃有“探亲假”,这恐怕也难以考证。

如果受到皇帝宠信的妃嫔还好一些,那些失宠的妃嫔,可能几十年也见不到皇帝一面,更不可能有“探亲假”或出宫的机会,只能孤独地老死在宫中。

后世的名曲《汉宫秋月》,就细致地刻画了宫中女子面对秋夜明月,内心无限惆怅哀怨,对爱情和自由充满着的强烈渴望。

据《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

从这记载就能看出,就算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入宫后也难以见到皇帝一面,一直过着冷清孤寂的生活,只能年复一年的老去。

她听说宫中女子有“与匈奴和亲”的机会后,果断毛遂自荐,宁可远嫁草原大漠的匈奴,也不愿孤独寂寞地老死于宫中。

刘闪也想借此次出行,看看那些妃嫔的意愿,如果她们愿意离开皇宫,刘闪肯定不会阻拦,还会给一大笔铢钱。

本想悄悄出宫玩一玩,现在变成了结伴出游。向宠不敢大意,亲自领着400多名宿卫军护驾,三十多辆马车呼啦啦地出城,声势确实浩大。

刘闪与张氏姐妹同乘一辆大车,心里乐呵着:这个时代的皇帝,恐怕是多个封建王朝中最自由的皇帝;结伴出游不用经过谁的同意,若是前几年,领兵亲征或四处逃难也是家常便饭。

刘闪并未忘记此次出宫的目的,车队沿着官道行出十余里,刘闪让其它车辆先行,自己和向宠悄悄钻入一片密林中。

向宠按刘闪的指示,用随身的佩剑在地上掏出一个小坑。刘闪小心地将罐子埋入坑中,然后用脚将表面踩紧,点燃引线后拉着向宠就跑。

“轰!”

身后一声不大的闷响传来,黑烟尚未散去,刘闪迫不及待地凑上前,顿时兴奋不已。

刚才埋罐子的地方,已经变成箩筐大小的坑,周围拇指粗的树枝被碎石砸断了许多,还有很多碎石深深地嵌在粗大的树干上。

闻声赶来救驾的宿卫军见到刘闪安然无恙,终于松了口气,全都一脸的懵逼,却不敢开口询问。

试验再次成功,刘闪本就没有游山玩水的兴致,也不想扫了31个妃嫔的兴致。

追上张星彩的马车后,刘闪跟她嘀咕了几句,让她们继续游玩,并让向宠保护她们的安全,自己带着几名宿卫军匆匆赶到武库。

刘闪简单地跟张绍提了张皇后的情况,很快就回到正题。

刚才试验成功的只能算不成熟的“土地雷”,它仍然需要点燃引线,根本不可能用在战场上。

刘闪的最终目的,是做一种稍小的“投石车”,能将“土地雷”抛至五百米米以外。

投石车很简单,将现有的大型投石车适当改小就行,关键是这个炸弹本身,它绝不能用简单的瓷罐子,只能用金属外壳。否则,它扔出去还没爆炸就先摔碎了。

刘闪不知道这个时代的冶金工艺如何,也不知道铁罐子外壁的厚薄,只能让张绍联系铸铁工匠,仿照瓷罐的模样制作几个厚薄不同的铁罐。

这个张绍实在太笨,刘闪说了十几遍他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此时刘闪已经急得满头大汗。

“捷报!”

“捷报!”

“永安大捷!”

……

“永安会有捷报?”

刘闪确定自己没有听错,刚跑出武库就看见几匹快马向宫中疾驰而去,刘闪大叫几声他们都没听见,急忙跳上马车迅速返回。

作者将黑火药提前了300多年,作为本文少有的金手指,仅供各位看官YY娱乐,不必深究。另外,“一硫二硝三木炭”,现代的高中生应该不会陌生,大家看看而已,娱乐就行,勿要尝试。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