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我在明末守边关热门作品

我在明末守边关热门作品

王动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看过很多小说推荐,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我在明末守边关》,这是“王动”写的,人物王动谢秀娘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主角:王动谢秀娘   更新:2024-05-20 10:2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动谢秀娘的现代都市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热门作品》,由网络作家“王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看过很多小说推荐,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我在明末守边关》,这是“王动”写的,人物王动谢秀娘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我在明末守边关热门作品》精彩片段


王动现在战兵队中只有刀盾兵,长枪兵,火铳兵三个兵种。

在那些老兵中,他们的列队组队,相互撕杀配合,己经有了一定的默契。所以每天上午的队列训练后,王动下午便是训练他们的个人技艺能力。

戚家军中考绩军士技艺细分为九等。王动的军队才刚刚训练,便粗分为上,中,下,不合格四等。

每等都有不一样的待遇与奖罚措施。上等者,每天都有肉吃,还可与伍长平起平坐,见了队长,也只需作揖,不需下跪。中等者,每三天吃一次肉。下等者,每天只吃干饭。每次考后不合格者,重打军棍十下,五次不合格者,重打军棍三十下,驱逐出战兵队,降为辎兵。

以后每两月一考,四等升降不定,中下等可以上升,上等也可以降为中下等,如有原地踏步者,也有相应的处罚措施。一次原等,可以免责。二次原等,打五棍。三次原等,打十棍。五次以上原等不进者,打三十棍,驱逐出战兵队,降为辎兵。

一切视军士成绩而言,如果退步或是不合格比例大,连队长伍长都要受处罚。

以刀盾兵为例,他们持盾牌时,能舞动遮蔽住自身为下等。能试刀冲入枪阵内为中等。令他们持牌与长枪兵对打,打得对手不及反手为上等。

王动近期还造了一批标枪,用以刀盾兵使用。

以后刀盾兵手投标枪,以二十步为标准,如能命中挂立在那里的三个铜钱。中一个,下等,中两个,中等,中三个,上等。一个不中,为不合格,便要挨打军棍了。

这个标准远低于戚家军的考绩练习,不过王动不急,慢慢来。

长枪兵同样也是如此,他们练习长枪,也是在二十步外立人形木把一面,上分目、喉、心、腰、足五孔,各安一寸木球在内。

在擂鼓时,他们飞身挺枪向前戳去,任取一孔,戳刺五遍后,如有三次可以将孔内的木球刺于枪上,便为上中。两次,中等。一次,下等。一次都没有,而且试枪时的手法、步法、身法、进退之法不严谨,便为不合格,军棍侍候。

这种等级赏罚制度出来后,每个军士都有了一定的危机感,而且还将自己队内每个人都视为了竞争对手,不过这种良性的竞争氛围是王动乐于见到的。

古时的冷兵器作战主要靠的是腰力的使用,为了锻炼各人腰力,王动还吩咐工匠们做了一批石锁,让这些军户每天都要锻炼数十下。

……

不过刀盾兵与长枪兵的练习容易,火铳手的练习则比较困难。

他们练刀还好,主要是鸟铳的射击训练难办,不是因为各人都打不中,而是训练火器时的成本问题。在这大明朝,就算是一根精良的鸟铳,那铳管的使用寿命也就是几十次。每天打个几次,十几天后,一根铳管就报废了,再造一根铳管,起码要一个月的时间。

大批量下来,所需的银子也不少。

而且这个射击训练,没有大量的弹药量是不要想出来的。铅子可以让堡内工匠造一些,不过王动现在的子药硝土,基本上是向外购买。银钱与子药原料问题,严重制约着王动火器兵的发展。

不过王动相信这个问题自己有办法解决,军中的那些鸟铳手,王动还是让他们尽情练习。

此时在堡外那个还是非常简陋的较场上,火铳的击发声音啪啪不绝。

王动正站在韩仲所领的乙队面前看一个鸟铳兵在射击,韩仲,杨通,高史银,钟调阳几人都是围在王动身旁看着。

那个鸟铳兵或许只有二十出头,脸长得圆乎乎的,颇为白净,不过神情却是专注,众人站在自己身后仍是恍然未觉。

他熟练地装好子药铅弹,然后眼睛瞄那照星,对准前方五十步外一块靶子扣动了板机,“啪”的一声响,却是命中。

然后他又试射了两枪,又是命中。

众人都是叫了一声好。

王动现在不敢与戚家军相比,训练鸟铳时,只是在五十步外立一靶子。不过训练标准倒是一样,三发全中为上等,三发一中为中等,射六次,中一次者为下等。射六次,一次不中者为不合格。

这位鸟铳手连射三铳都中,真是神射手。

注意到王动的目光,韩仲也颇为自得,毕竟这鸟铳手是他队上的兵。

王动招来这鸟铳手问道:“叫什么名字?什么地方的人?”

那鸟铳手射击时果断专注,但对上王动等人时,却是神情慌乱不安,他紧张地摸着自己的衣角,声音颇为细气,道:“回大人,小的叫钟显才,蔚州人。”

王动点了点头道:“你射得不错,本官要奖励你,来人,有赏。”

……

王动赏了那鸟铳手钟显才一钱银子,然后又在较场内到处巡看那些军士训练,同时心里还盘算着一个问题。

经过自己制定的工匠奖罚制度后,李茂森他们制造出来的鸟铳大多合格,而且铳口定制大小基本都有一定的标准。质量的优良使得鸟铳手在训练时可以放心地托着铳身,贴近铳尾仔细瞄准,大大提高了鸟铳的命中率。

不过虽是如此,各兵的射击装填速度还是显得慢些。以这钟显才的射速,也要近一分钟才射出一发,别的鸟铳手射击速度就更慢了。

明朝鸟铳的射击步骤大约有倒药、装药、压火、装弹、装火绳等几步,熟练的射手平时不过是一分钟一发,有些普通的鸟铳手,到了战场上,手忙脚乱的,能两分钟射出一发就算好了。

虽然现在自己没有办法造出燧发火铳,不过可以在鸟铳的装填速度上想想办法。

大明军中的鸟铳手在弹药装填上有一定的定制,比如戚家军中,鸟铳手每人就背着装有火药的竹管五十三个,都是定量的。另一个袋中也放着铅子五十三个。

不过还可以再进一步,王动想到了后世的纸筒定装火药。

那纸筒定装火药,是将定量的火药与弹丸全包于一个长形的纸筒里面,装填时用嘴咬开纸筒,先倒一些火药到火门,余下的火药连弹丸全塞入铳口就算完成了。

这样不但保证了枪弹每次射击的威力,也可以大大减少火药的装填步骤。这让普通士兵的鸟铳手可以达到一分钟一发的速度,熟练的鸟铳手,每分钟射击两次是没问题的。

想到这里,王动很是兴奋,他招来了匠头李茂森,询问他此法可是可行。

李茂森沉思了良久,他拱手道:“大人高才,此法确是精妙,可以大大提高铳手们的发击速度。”

随后他又是脸有难色:“只是如此一来,分药装弹需要人手较多,以小的那些匠工,怕是人手不足。”

王动道:“这个你不必担心,我会调派一些人手给你。”

现在靖边堡有居民百户,其中男子两百多口,妇女二百多口,除了一百多的壮年男子外,余者老弱男子与妇女孩童都可使用。他盘算了一会道:“这样吧,在你作坊的旁边再建一个坊间,我会调派老弱男子十五口,壮妇二十口给你,每日你便让他们分装弹药,以后他们的月粮工食也由堡内分发。”

李茂森脸上露出喜色,如此一来,他就不必担心人手的问题了。

王动强调道:“每一根定装纸筒的药量都必须过秤相同,这点上,你要监督好。”

李茂森道:“大人放心吧,小的一定会管好的。”

……

很快的,李茂森便制做出几根定装纸筒弹药的样品出来,放在一个专门的油包弹药袋内,拿到堡外由那个鸟铳手钟显才试射。

接到任务后,钟显才熟悉了一下这个背在身上的弹药袋,然后按王动说的,进入专注的境界。

他将鸟铳拿在手中,将火门打开,然后抽了一根定装纸筒出来,用牙咬开纸壳弹筒的一端,倒了一些火药入火门内。将火门关好,然后将纸筒内的火药及弹丸一起塞入铳管内,用通条捅好,火绳也早已装好,就完成了射击的准备!

钟显才试射了几铳,起初还有些生疏,随后越打越熟练,依他估计的,这定装纸筒弹药确是可以大大节省装填时间,他一分钟可以打三发左右。余者鸟铳手,熟练后,每分钟也可以打两发左右,就算是上了战场,在各方面情况的影响下,一分钟打出一发是很轻松的。

围在王动身旁的各人还有各队中的鸟铳手也很高兴,各人都希望以后就使用这种定装纸筒弹药。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王动吩咐在匠作坊旁又兴建一个大房间,他也在堡内选了一批老弱与妇女过去帮助李茂森分制弹药,这些人以后都可以拿到固定的月粮工食,如果干得好干得多的话,同样也都有奖励。

这批新的军工厂工人都很高兴,他们平日家中并不是主要的劳力,眼下却也可以拿到月粮工食,这让他们感觉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回到家中说话声音都大了一些。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王动冷笑一声:“不知死活的东西。”

他一声喝令,几人一挥手中长棍,正要策马冲去。

正在这时,忽然街口那边传来一声大喝:“你们在做什么,可是在聚众闹事?”

王动几人看去,却见那边出现一队骑兵,个个大明兵将的打扮,当头是一面“徐”字的认旗。

几骑分开,从队伍中出来,当头是个壮硕的披甲将官,身后跟着几骑的家丁,同样身披铁甲,手上拿着长枪,人人身上还背着弓箭。这些家丁,个个都是精锐,身手仅次于韩朝他们。

民壮们一阵骚动,众人道:“是操守徐大人的军马,过来的是他的家丁队官杨东民杨大人。”

那杨东民领着几骑来到李天叙等人的面前,居高临下地喝道:“你们为何在这里闹事?”

李天叙忙恭敬地道:“杨大人,小的哪敢闹事,是有人举报万胜和米店搅乱市场,还请来几个军汉行凶伤人,小的是来查看明白的,大人您看,就是前面那几人。”

杨东民哼了一声,冷冷地看了李天叙一眼,又策马来到王动几人面前。

王动几人下了马,杨东民目光凌厉如刀,只是打量王动几人,他喝道:“你们是哪个屯堡的军士,为何在州城行凶伤人?”

王动排众而出,他抱拳施礼道:“回大人,小的是靖边堡的屯长王动,今日到州城来,并未行凶伤人。”

他清楚地将前因后果说了一遍,道:“大人,事情便是如此,请大人明察。”

杨东民不理王动说什么,他只是仔细地打量王动一会,说道:“王动?你就是董家庄那个王动?”

王动抱拳道:“回大人,小的正是。”

他解下自己的腰牌,递给杨东民验看,杨东民将腰牌拿在手上看了半响,又扔回给王动。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说道:“早听说董家庄有一个王动骁勇无比,以九人之人便击杀了十个鞑子,果然是个骁勇之徒,徐大人常在我面前提及起你。”

他朗声大笑起来,他身后几个家丁看着王动,也是相互交换了一个眼色,都是露出名不虚传的神情。见杨东民如此,王动身后的韩朝等人都是脸露喜色,这杨大人这样说,看来今日各人是没事了。

杨东民那边与王动几人说话,李天叙,李天承这边看情形觉得有些不对,二人都是疑惑地互视一眼。

不一会,杨东民带着家丁策马过来,李天叙忙点头哈腰地问道:“杨大人,那几个军汉的身份都查明了吧?”

杨东民淡淡道:“事情我已清楚,你们在这里等着,我过去禀报大人。”

杨东民回到那队骑兵中,不一会他过来,说道:“事情已经明白,你们刚才说的事纯属子虚乌有,不要在这里闹事,都散了吧。”

李天叙呆了一呆,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他焦急地道:“杨大人,万胜和确是故意搅乱市场,还请来那几个军汉行凶伤人,这真是千真万确的事啊。”

杨东民厉喝道:“放肆,胆敢如此与本官说话。李天叙,你们李家的几个米铺一直在哄抬物价,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再多说,就将你们全部移交法办。”

李天叙还要说什么,杨东民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李天叙,不要以为你们李家与知州大人关系良好,我们家大人就不敢动你们。”

李天叙冷汗刷的就下来,近期操守大人与知州大人的明争暗斗,他们自然是有所耳闻,不明白为什么这万胜和米店就与这个事扯上关系,上头在争斗,他们这些小人物哪吃得消,还是赶快走。

二人恨恨地收队,临行时李天叙更以狠毒的目光看了王动几人一眼。

街旁围观的行人众多,没想到这个结果,各人都是议论纷纷,目光只是往王动几人身上看。

在围观的人群中,远远还站着几个商人打扮的人,看着李天叙等人收队,其中一个肥胖的商人若有所思地道:“没想到那万胜和还与操守大人有来往,这消息很重要,我等不可鲁莽,需得好好查查,再作定夺!”

旁边几个商人都是点头,赞他是老成之言。

在万胜和米店内,郑经纶,郑娘子等人自然非常高兴,郑经纶正想出来与杨东民套近乎。这时杨东民已是策马走到王动的面前,说道:“王总旗,徐大人要见你,你随我来吧。”

王动不敢怠慢,忙带着韩朝等人随杨东民过去。

来到那队兵将中,只见正中一匹战马上,端坐着一位身穿指挥服饰的男子,年在四十五、六,官服上绣着正四品武官的虎豹绣纹。鬓角略有些花白,鼻子丰大,脸上长着很多的横肉,一张国字脸,看上去颇为的威严。

王动知道这人就是保安州城操守官徐祖成,他忙带着韩朝几人上前给徐祖成叩头作揖。

徐祖成仔细打量王动几人,他连连点头:“果然彪悍,是条汉子!”

他的声音哄亮,中气十足。

夸完后,他又让王动等人起来。

他并不问刚才的事,只是说道:“我听舜堡的防守许忠俊说,王动你不但杀敌厉害,在屯田上也很有成效,年轻人不简单啊。”

王动忙道:“这都是防守许大人的关心抬爱,才有现在的成绩,属下等不敢居功。”

徐祖成更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坐在马上仔细端详王动,越看越是满意。其实他心中一直对王动充满好感。在去年时,后金军入寇,保安州城操守随知州战死,徐祖成便瞄上这一职位。不过当时竞争者众多,就算徐祖成与保安卫守备李贻安交好,想得到这个职位也很不容易。

当时徐祖成不过是舜乡堡防守,千户的世职,而当时徐祖成最强力的竟争者,五堡防守官杨志昌,当时已是指挥佥事的衔职,怎么看,这操守的位置也很难轮到他徐祖成。

正是因为王动等人斩获后金军有功,这个临门一脚,终于让他徐祖成得到操守的位置,仔细算算,这还都是因为王动等人的功劳。因此从那时候起,徐祖成便是对王动心下欣赏。

眼下见王动言语得体,并不居功自傲,徐祖成更是点头,谁都希望辖下有一个忠心又勇猛的将士。

随后徐祖成叹了口气,又谈起了许忠俊,对以前自己这个心腹手下有说不出的遗憾,他道:“建德办事是有一股锐气,可惜他福薄,现在更是病重,真是可惜啊。”

王动只是陪他叹息。

徐祖成摇了摇头,问王动来州城什么事,王动说了。

谈起他靖边堡需要一些医士,徐祖成想了想,便叫过自己的家丁队官杨东民,让他陪王动去医学司走一趟。

这杨东民年在三十多岁,身材壮硕,非常的结实,一看就是每日训练打熬出来的职业军官。象他们这种家丁,不比普通的军士,平日粮饷足,装备好,向是明军中各将官的作战主力,战斗力并不弱。

杨东民以前在舜乡堡是个百户,任着一个管队官之职,领着徐祖成的一队家丁五十余人。徐祖成升任指挥佥事后,杨东民也同样升为副千户,眼下率着徐祖成的家丁一百余人驻在州城内。

他们这一百余人,便是保安州一千余官军中最重要的战斗力了。

……

徐祖成又赞慰了王动几句,便领军而去,王动几人回了万胜和米店一会,便杨东民等人前往医学司。

那医学司也是设在州衙内,大明在各府、州、县均设有医学司局,下辖有一个惠民药局,平日为平民诊病卖药,又掌管贮备药物、调制成药等事务。

州县内的军民、工匠、贫病者平日也可在惠民药局求医问药。遇到疫病流行,惠民药局还要提供免费的药物。不过到了现在,大明各地的惠民药局大多有名无实,或有医无药,局舍破败。

众人进了残破的医学司内,里面只有一个典科王表在值班,余者医士,都不知道上哪里去了。

这大明的典科一般都是设官不给禄,平时吃用,都要他们自己想办法,不过他们身为官医,医术高明,平日行医问药,饭还有得吃。

见王动几人是由操守大人的亲将杨东民亲自领来,王表自然是不敢怠慢,加上王动向他手上塞了一两银子,王表神情更是温和。

在王动提出要求后,王表面有难色,他沉吟了半晌,叹道:“州城这个地方,不管怎么说也是个大城,那靖边堡只是个乡里屯堡,实话的,怕是没人愿意前去。不过老哥也可以想想办法,或许有个人,可以派他前去。”

事情就这样定了,见事情办完,杨东民便要告辞,王动忙向他手上塞了五两银子,他身后几个亲随也是每人一两银了,杨东民神情更见亲热,他抛了抛手上的银子,笑道:“王兄弟够爽快,以后来州城办事,只管来找哥哥喝酒,老哥还想向王老弟讨教两招呢。”

见事情顺利,王动也是心下欢喜,他笑道:“到时免不了要烦劳哥哥。”

……

第二天一早,在万胜和住了一晚后,王动几人便起程回家。

同行的,还有郑经纶等人,他让几个伙计押送了四十石米粮同往靖边堡,一包包的粮米,只是载满了几辆车马。

通过昨日的事后,旁人见了他都有些敬畏,以为他与操守徐大人有什么关系。不说没人再来店中骚扰,就是旁边的几家店铺老板,见了他时面上都是神情亲热了许多。

郑经纶是个精明的商人,当然知道眼前这个局面都是因为王动等人的关系,他当机立断,赠送了靖边堡四十石粮米,不收一文钱。他心下盘算打得很好,通过这样做,不但可以与王动搞好关系,说不定还可以通过王动拉上操守大人这条路。

对于郑经纶的一片好意,王动当然是老实不客气地收下了。

而高史银这个家伙不愧为花丛老手,昨晚只是在万胜和住了一晚,便与郑娘子那三妹郑晓芸打得火热,逗得人家姑娘非常开怀。临别时还有些依依不舍,答应了高史银有空前来靖边堡看看的要求。

此行顺利,要办的事情都是办好,人人高兴,韩仲更是与高史银大声笑闹着。

与众人同行的,还有一个中年书生,头大如斗,身上的儒衫皱巴巴的,说话时老是摇头晃脑的。

这中年书生便是医学司的医士王天学,此人医术不错,就是为人懒馋,特别爱好杯中之物。

别的医士都是努力出去赚钱养家,他却是得过且过,有一点钱便买酒喝个精光。

对此,他的妻子孙氏极为不满。

此次医学司的典科王表遣他前来靖边堡,王天学自然是非常不满,他当时就拒绝了:

“学生身为堂堂医官,岂可前往那僻野之处,没得辱没了斯文,万万不可!”

王表自有办法,带王动找到了王天学的老婆孙氏,许给她每月一两五钱的俸银,此外还有米五斗

如王天学愿意马上前来的话,还可再给安家银五两。

听到这么丰厚的条件,孙氏立时答应了。

对丈夫一阵河东狮吼后,那王天学有些惧内的毛病,加上王动答应每日供他喝酒,只得随王动来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