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长篇小说阅读寒门大俗人

长篇小说阅读寒门大俗人

李五丫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李五丫”的《寒门大俗人》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对于生于末世的双系强者时柳来说,没什么比好好活下去更重要了,所以,当被雷劈到古代边关,成了寒门军户之女李五丫时,她适应良好,很快就入乡随俗当起了古代人。活着嘛,就得有点追求。衣:绫罗绸缎、珠宝首饰都要有,不过分吧。食:每天来点燕窝鱼翅、海参鲍鱼,不过分吧。住:亭台楼阁、轩榭廊舫,竹林幽幽、鸟语花香,自家就是风景区,不过分吧。行:香车宝......

主角:李五丫李七郎   更新:2024-02-24 07:0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五丫李七郎的现代都市小说《长篇小说阅读寒门大俗人》,由网络作家“李五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五丫”的《寒门大俗人》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对于生于末世的双系强者时柳来说,没什么比好好活下去更重要了,所以,当被雷劈到古代边关,成了寒门军户之女李五丫时,她适应良好,很快就入乡随俗当起了古代人。活着嘛,就得有点追求。衣:绫罗绸缎、珠宝首饰都要有,不过分吧。食:每天来点燕窝鱼翅、海参鲍鱼,不过分吧。住:亭台楼阁、轩榭廊舫,竹林幽幽、鸟语花香,自家就是风景区,不过分吧。行:香车宝......

《长篇小说阅读寒门大俗人》精彩片段


天微微亮,李二丫、李五丫、李七郎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天岭屯屯口,三人围着军屯外围一圈一圈飞快的奔跑着。

自从开始修炼内家功夫后,三姐弟每天早上都要围着军屯跑十圈。

“二姐七郎,将真气运转到双腿,这样可以跑得更快。”

为了更好的练习轻功,三人脚上还绑着沉甸甸的沙袋。

最初,三人的速度还不相上下,不过没几天,李五丫就超过了李二丫和李五郎。

一开始,十圈跑完,李五丫只比李二丫、李七郎快个一两圈。

可随着时间的流失,李五丫速度越来越快,到了三月初,李五丫跑完十圈,李二丫和李七郎才跑了四五圈。

“五姐,你现在快得连马都追不上你了。”

李七郎和李二丫气喘吁吁跑完回家时,李二丫已经在打坐了。

李五丫可一点没觉得她跑得有多快:“只是跑得比马快可远远还不够。”她的目标是前世的高铁速度。

要是她的轻功能有高铁那么快,天下哪里她去不得?

“七郎啊,你这格局又小了啊,比马跑得快算什么,马一天能跑多远?你要想着比天上的鸟飞得还要快,那时,咱们的轻功才算练出来了。”

呃。。。。。。

李二丫和李七郎面面相觑的对视了一下。

比鸟飞得快,五丫(五姐)这要求是不是太高了些?

李五丫觉得两人积极性还不是很高,决定激励他们一把:“姐、七郎,你们得加把劲儿了,瞧你们现在比我慢了多少?日后我要是比你们强太多,你们难道就不自卑吗?”

李二丫、李七郎:“。。。。。。”

好气!

也好心累!

李七郎嘴巴噘得高高的,弱弱的看向李二丫:“二姐,一起学的武功,怎么五姐比我们厉害那么多?”

对于这一点,李二丫也颇为的有心无力,作为姐姐,她是很想当弟弟妹妹们的表率的,可惜,现实不允许。

“五丫可能就是师父口中说的练武天才吧。”

“那我们呢?”

“我们就是普通人。”

“那怎么办呀?”

“勤能补拙!”

“难不成我们要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大概是吧。。。。。。”

“呜~不要,那日后我就只能看着五姐睡懒觉了。”

李二丫同情的揉了揉弟弟的脑袋,她又何曾不是呢?

“谁让我们不是修炼天才呢,要想不被落下,就得加倍努力。”

。。。。。。

西北进入了三月,就要开始春耕了,地里头的活计一出来,即便是在驿站当差的金月娥,也得请假回家帮忙。

李家上下,除了比较小的几个孩子,其他人都得下地。

“五丫和七郎不小了,成天满屯的到处乱跑,也一起下地去。”李老娘指着李五丫、李七郎命令道。

金月娥听了,态度强硬的拒绝了:“五丫和七郎还小,现在下地会伤了身体,就在家里呆着。”

李老娘怒了,指着金月娥怒骂道:“反了天了,金氏,这个家还轮不到你做主呢。”

金月娥淡漠的看着李老娘:“我可没想做李家的主,娘,五郎、六郎可比五丫、七郎大呢,他们都没下地干活,凭什么让五丫、七郎去?”

不等李老娘和其他人说话,又道:

“当家的是去了叠岭关前锋营,我们是没有撑腰的了,可是,屯里还有屯长呢,谁要欺负我的孩子,我就直接找屯长要说法去。”

李老娘没想到金月娥态度竟这么强硬,气得脸色发青:“你。。。。。。”

“好了!”

李老爹打断了李老娘的话,又面露不满的看了看金月娥:“天天吵天天吵,你们就不能消停点吗?家里的运势都被你们吵没了!”

见李老爹发火了,李老娘哼了哼没在说话,其他人也不敢开口了。

别人怕,李五丫是不怕的。

“爷,你现在才发现呀,可是你以前一直没有制止奶没事找事呀?你要早点制止奶,咱们家的日子或许会比现在好很多呢。”

这话再次点燃了李老娘的怒火,也惹得李老爹眉头紧锁。

不等两人说话,李五丫再次说道:“爷,我以前听范秀才说过,他说一个家族是否兴旺,要看家里有没有一个好的掌舵者。”

“爷,咱们家有好的掌舵者吗?”

这话把李老爹问得一愣,隐约明白五孙女是在讽刺自己,心里有些羞愤又有些恼火。

老婆子说得没错,老大一家,就数这个丫头最不服管教、最让人头疼了。

“好了,马上都要日晒三竿了,赶紧跟我下地干活去。”

李五丫、李七郎躲过了下地,可李二丫没躲过。

看着李二丫跟在金月娥身后去了地里,李五丫想了想,去了一趟厨房,然后拉着李七郎就出了门。

“五姐,我们去哪里?”

“去打猎!”

“啊?”

“七郎,你要记着,不管学什么,都要学以致用。要是学的东西,最后不能给自己带来切实的好处,那就是瞎耽误功夫。”

“咱们练了这么久的内家功夫,也是时候该看看效果如何了。”

“之前我们不是看到师父打到过野兔吗?我们也碰碰运气去,没准今天我们就可以吃到兔肉。”

以前她并不敢离屯太远,一是太小,走不快也走不远;二来就是,边关地界并不太平,土匪、人贩子这些是很猖獗的;三来是因为戈壁滩上有许多野生动物,就像他们三岁时遇到的那几头饿狼。

虽然现在她现在的武力值还是不高,可有精神力探查,再加上练了两个多月的轻功,就算遇到了什么事,也能逃跑了。

。。。。。。

距离天岭屯七八里之外的戈壁滩上,在精神力的探查下,李五丫带着李七郎找到了一处野兔窝。

姐弟两趴在野兔窝外等了近半个时辰,才看到两只野兔洞里出来。

“嗖、嗖!”

两颗石头飞射而出,准确无误的击中了两只野兔,打得野兔昏头转向。

见野兔东倒西歪的还想逃跑,李五丫立马叫李七郎:“七郎,上!”

李七郎如离弦的箭一般冲向野兔,此刻,在他眼里,那两只野兔可是美味的肉。

肉,是绝对不能放跑的。

李五丫惊讶的发现,这一刻李七郎的爆发力特别的强,近十米远的距离,眨眼他就冲过去了。

看来日后得多带吃货弟弟出来打打猎!

两只野兔,李五丫并没有直接带回李家,而是就地处理,在附近捡了柴火,直接烤了起来。

“我说姐你之前怎么跑去厨房呢,原来是去拿刀、火折子,还有盐巴的呀?”

“记住了,下次我们出来,还这样。”

“嗯嗯。”李七郎忙不迭的点头,他知道,五姐这是不想将打到的野兔带回去给别人吃,这太合他心意了。

两只野兔烤好后,李五丫和李七郎分了一只,剩下一只用树叶包起来留给了金月娥和李二丫。

“嗯,真好吃,五姐,日后我们每天都出来打野兔吃。”李七郎吃得满嘴流油和心满意足。

长这么大,他还是第一次这么大口大口的吃肉,整整吃了半只野兔呢。

太幸福了!

李五丫好笑的看着傻乐的弟弟,开始练武后,他们的饭量都增加了,原以为他们两个吃不完一只兔子的,没想到竟还有点不够。

“七郎,回家后好好练武,日后我们进山打大的野猪来吃。”

“好!”

李七郎两眼放光,已经开始在脑海中憧憬顿顿吃肉的美好生活了。

回屯后,李五丫并没有直接将野兔带回家,肉的香味太浓了,长期没吃肉的人就算隔得老远也能闻见肉香味。

“走,我们把兔肉放到师父那里去。”

藏好兔肉,李五丫和李七郎又练了一会儿武,到了下午收工的时候,就去了地里头,叫上金月娥和李二丫来了叶默住处。

看到野兔,金月娥和李二丫都有些诧异。

听了小儿子小女儿的打猎经过,金月娥心里有些担心,脱口就将阻止两人日后再去。

可是,看着两人满足自得的神情,以及大女儿看着烤肉渴望的眼神,动了动嘴唇,又默默将话给咽了回去。

当家的说得对,家里孩子做事都有分寸,她不能限制得太多了,这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李五丫看出了金月娥的担心,当即道:“娘,你就放心吧,如今我和七郎跑得可快了,不会有事的,再说了,我们现在可是有功夫在身的,狼来了,打不死它!”

看着凶巴巴的小女儿,金月娥有些好笑,想到小女儿小儿子如今跑得比马都还要快,心里稍稍放心了些。

“记着,不许离开军屯太远。”

李五丫见她没反对,默默松了口气,连忙表示她会听话的。

随即,金月娥叫上李五丫、李七郎,和李二丫一起分吃兔肉。

李五丫和李七郎象征性的吃了一点,其他的全部金月娥和李二丫吃了。

吃完后,母子四人收拾了一番,确定没残留有味道,才回了李家。

这之后,李五丫隔三差五的就带着李七郎往戈壁滩上跑,既练了轻功,又得了肉食。

因为不缺肉吃,即便春耕十分辛苦劳累,金月娥和李二丫三姐弟都没有消瘦,反而结实了几分。

“总算过上了吃肉自由的生活!”

她烤肉水平很差,肉算不上美味,但营养到底是跟上了,再也不会馋肉馋得心发慌了。

。。。。。。

“七郎,明天姐想去天山看看。”

“天山?!好远的。”

“是啊,因为太远,姐这回就不带你去了,你在家好好练武,顺便给我打掩护,别让娘发现。”

她娘能同意他们在军屯周围打野兔,可是绝对不会同意他们独自去天山的。

趁着现在春耕还没结束,她娘和她姐都在地里头忙活,没人看着他们,她得赶紧去一趟天山。

“姐,我也要去。”

“你速度太慢了,姐就是去看看,很快就回来。”

李七郎感觉到自己被嫌弃了,噘着嘴低下了头。

李五丫拍了拍他肩膀:“七郎,这真不怪姐,是你自己速度跟不上的。这样,等到你的速度能赶上我了,我就带你一块上天山。”

李七郎恹恹的点了点头:“那好吧,姐,我一定会赶上你的。”

说服了李七郎,第二天一早,等金月娥带着李二丫下地后,李五丫就飞快的朝着天山跑去。

天岭屯到天山,骑马都得半天的功夫,李五丫如今的速度是挺快的,可是耐力不行,足足跑了两个时辰才来到天山脚下。

要是体力够,她可以再快一点的。

没有体力,光有速度,是没法长时间赶路的。

这也是她这一次非来一趟天山不可的原因。

她得进一趟天山,弄到药材,再给家人提升提升体质。

体质增强了,体力也会随着增强的。

还有就是,她爹去叠岭关前锋营已经有四个来月了,也不知情况怎么样,她得赶快将体质增强剂配制出来给他送去。

只有变强大了,她爹活下来的机会才能更大一些。

小说《寒门大俗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关于亲祖父祖母一家的事,李五丫四个还是很好奇的,但这事,还得看李长森的,兄妹四人也就在私底下说说,都没有要去主动探寻的意思。

李五丫一家在戎城的第一个新年过得很开心,离了糟心的人和事,满满都是对未来的憧憬。

除了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李家兄妹有在好好玩乐,之后的时间,四人都在忙,忙着熟悉戎城,忙着盯梢九边商行的人。

李长森和金月娥都没束孩子,过了正月十五,才将四个孩子叫到堂屋,讨论了一下一家人的生计问题。

李长森:“咱们家算是在戎城住下了,这些天我跟你们娘一起清点了下家里的银子,三郎给的,加上和这些年攒的,咱们家还有八百五十多两银子。”

“这些银子省着点的花,应该够咱们一家花一段时间的,但是人不能坐吃山空,把你们叫过来,是想听听你们是怎么想的?咱们一起合计合计。”

李三郎第一个表态:“爹、娘,这个我已经想过了,明天,明天我就去找差事。”他是长子,理当承担起家中的生计。

李五丫:“哥,咱们初到戎城,什么都还不了解,能找到什么差事呀?”

李三郎笑道:“你哥我一身的力气,还能找不到差事?”

李五丫蹙眉:“卖力气的差事估计也赚不到什么银子,而且还累人,不划算。”说着,看向李长森和金月娥,“爹、娘,我说说我的想法。”

“一,咱们先买点地,不管怎么样,有地在手,咱们总是饿不着的。”

这一点大家都深以为然,都点了点头。

“二,送哥和七郎到学堂读书。”

这个时代,大到一个家族,小到一个家庭,其社会地位都是由家中男子决定的。

想要改变阶层,就得看家中是否有出息的男子。

跃升阶层的唯一办法就是读书科举了。

李三郎最先开口反对:“我都十五了,还读什么书呀,倒是七郎,他才十岁,他可以去学堂。”

李五丫面露不认同:“哥,谁说十五就不能去学堂读书了。之前咱们跟范秀才学识字的时候,他还夸你记性好呢。”

李三郎:“可是......家里得有人看着呀,不是还要买地吗,有了地,总得我去种吧。”

这时,李长森开口了:“地的事有我和你娘呢。”说着,看向李三郎,“以前在屯里没条件就算了,现在有条件了,想读就去读。”

金月娥也连连点头。

孩子不能读也就算了,能读,一定得支持。

“三,我和姐也要去读书。”

李七郎当即笑了:“姐,可没有学堂招收女学生哦,这样吧,还是我和哥回来教你们。”

李五丫白了他一眼:“怎么就没有了?我都打听过了,和咱们家有一街之隔的乔娘子就在教女学生读书识字。”

说着,看向李二丫,“姐,那乔娘子可厉害了,听说还擅长女红和音律呢。”

李二丫犹豫了一下:“五丫,咱们家现在只有出没有进的,要不,我就不去了,你回来教我也是一样的,能省一点是一点。”

“去,两个都去!”

这话是金月娥说的。

家中两个大的,懂事得让她心疼,什么都想着家里,什么都让着弟弟妹妹。

李长森点了点头,直接拍板道:“好了,就这么定了,你们都去上学,家里如今还有我和你们娘撑着呢,还轮不到你们来操心。”

他身上的伤再养个一个来月就能彻底好全了,到时候找了差事,家里就有进项了,再加上地里的收成,一家人怎么都能过活的。

现下可不能为了节省一点点银子,就耽误了孩子们的前程。

“这年也过了,买地和上学的事都得抓紧,三郎,你今天就带着弟弟妹妹出去打听打听。”

李三郎带着弟弟妹妹出了屋子。

李五丫:“哥,那我们去九边牙行吧,商老九消息灵通,正好问他地和学堂的事。”

......

九边牙行。

商老九刚送走一个老客户,正准备回后院休息,就看到李五丫、李七郎来了,当即露出了热情的笑脸,快步迎了上去:“老大您怎么亲自过来了?”

边说边引着李五丫、李七郎往主位上走:“您若有事,派个人过来知会我一声就行了,我立马过去见您,这样就不用劳烦您亲自跑一趟了。”

看着殷勤恭维的商老九,被忽视的李三郎和李二丫都有些结舌。

弟弟妹妹收的这个小弟......真的是能屈能伸呀!

李五丫看了眼满脸堆笑的商老九,介绍了一下李七郎和李二丫:“这是我大哥和二姐。”

商老九愣了片刻,然后立马转身,歉意的作揖道:“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请大爷、二姑娘见谅!”

被人这么称呼,李三郎和李二丫都有些不自在,不过看到自家小弟淡定自若的像是在自己家一样,不想被人小瞧的两人佯装淡定的点了下头,然后木着脸不说话。

李五丫注意到了哥姐的异样,直接忽略而过。

有些事经历多了,自然也就习惯了。

“商老九,我们这次过来,是想跟你打听点事。”

“老大您说,只要是我知道的,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我们家刚搬来戎城,想买点地,还有就是想咨询一下进学堂的事。”

商老九沉默了一下:“老大,戎城这边的地你们可能买不到太好的。”

李七郎面露疑惑:“为什么?”

商老九:“因为好的田地几乎都掌握在大户人家手里,而大户人家是很少进行土地买卖的。”

李五丫蹙眉:“我们不买太多,几十亩也没有吗?”

商老九苦笑了一下:“老大,别说几十亩好地了,就是几亩连成片的好地,我手里都没有。你若真想买,怕是得一亩两亩分散开来买。”

李五丫:“分散来买,这打理起来得多麻烦呀!”

商老九:“那没办法,像那种连成片的好地只要有人卖,立马就有人接手,连牙行都很少经手。”

李五丫看了看李三郎和李二丫。

李三郎想了想问道:“就没有连成一片的地吗?”

商老九:“有倒是有,不过都是些荒地。”

闻言,四兄妹都有些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李五丫又问:“你手里的好地多吗?”

商老九摇头:“边关土地贫瘠,又缺少雨水,好的田地大家都想要,除非过不下去了,否则都不会卖地的,我手里有二十来亩,都是分散开的。”

说着,瞅了瞅李五丫四人的脸色,又道,“若是老大你们不着急买的话,要不等我帮你们问一问别的牙行,也许他们手里有呢?”

李五丫和李三郎三人对视了一眼,点头道:“这样最好不过了,辛苦你了。”

商老九立马笑道:“能为老大效力,是我的荣幸。”

李三郎和李二丫纷纷看了看商老九,都心道这人好会说话。

李五丫面色没什么波动,买地的事先放下,又问起了上学堂的事:“我哥和我弟弟要上学堂,戎城最好的学堂是?”

商老九:“戎城最好的学堂自然是府学了。”说着,顿了一下,看了看李三郎,有些欲言又止。

李三郎当即道:“商老板不必顾忌,有什么就说什么吧。”

商老九点了点头,笑问道:“请问大爷学问如何?”

李三郎:“谈不上学问,我就认识几个字。”

商老九面上一僵:“大爷,若是这样的话,您的年龄对于府学来说,可能就有点大了。”

说着,看向李七郎,“不过小爷年纪合适,倒是可以去报考府学。”

李七郎瞪了他一眼:“什么小爷,我是七爷......不,我是四爷。”

商老九从善如流:“是,四爷。”

李五丫蹙了蹙眉头:“不能上府学,那上其他学堂总可以吧?”

商老九又欲言又止了起来。

李五丫看得老火:“我说你能不能爽快一点,有话就说,我们还能吃了你呀!”

商老九连忙道:“我这不是怕说错话吗?”

李五丫哼了哼:“我们还没那么小肚鸡肠,只要你不跟我们耍心眼,故意误导我们,容你说错几句话,这点度量我们还是有的。”

商老九:“那我可就说了。”说着,看向李三郎,“请问大爷,你功夫如何?”

李三郎看了看商老九,看出他眼底的探究,淡淡回了两个字:“还行。”

商老九在心里撇了撇嘴,果然是兄妹啊,都不好套话:“如果大爷武艺不错的话,可以试着报考府学的武学馆。”

“咱们大楚,文武并举,并不存在重文轻武的情况,每年府学招手的文科学子和武科学子的人数是一样多的。”

“而咱们西域都护府,因地处边境,战事不断,对将士的需求大过文人,所以,对于武科学子的招收条件放得比其他地方宽一些,只要功夫够强,对学识倒是不那么看重了。”

李五丫眉头皱了:“报考武学馆,最后是不是都得上战场呀?”

商老九笑着点了点头。

李五丫无语了,他们家这才脱离了上战场的命运,感情转了一圈又回到圆点了。

商老九瞅着李五丫的脸色不对,想到了什么,立马又道:“这上过武学馆的学子,和那些直接去当兵的肯定是不一样的。”

“武学馆培养的是将领,考核通过的武举人,到了军营,至少都是正七品队长齐步,只要杀敌勇猛,升迁是很快的。若是功夫够强大,还能进京考武状元呢。”

听到这话,李三郎有些心动了。

李五丫和李二丫对视了一眼,没有说话。

“先回家吧,买地和上学堂的事都得和爹娘商量。”

......

李长森和金月娥听了孩子们打听来的消息,都有些沉默。

“没想到在这戎城买块地都这么难。”

“戎城是边关诸城中心,这里的世家大族多,他们将大量的好地握在手里,留给其他人的自然就少了。”

“等等看吧,若是牙行那边有连片的地出来,咱们立马就买,若是没有,也只能分散着买了。”

“至于上学堂的事,三郎你自己想清楚,你做什么决定爹娘都支持你。”

最后,李三郎还是选择报考武学馆。

对此,家里人都没说什么。

以李三郎如今的功夫,应该算得上是八品武者了,在武学馆里学习几年,那时功夫到了九品,上战场就不怕什么危险了。

二月初,府学开始招新。

李家上下都以为李三郎容易进,李七郎容易因学识不够而被刷下来,可结果却恰恰相反。

边关文风不盛,报考文科的人很少,李七郎哪怕就学过三字经百家姓,也顺顺利利的进了府学。

可李三郎呢,因为报考武科的人太多,他虽靠着出色的功夫通过了考核,可却在录取阶段被刷下来了。

“怎么会这样?!”

李五丫找到商老九打听消息。

商老九这些年为了在戎城立足下去,结交了不少官府官员,虽都是些低品阶的,但打听点消息还是可以的。

“我打听到了,本来大爷已经被录取了,但一个卫所指挥使的儿子临时要来就读,就把大爷给顶下来了。”

“这都能顶?”

商老九面露苦笑:“官场上的官员都是官官相护的,他们要给自己人开后门,咱们普通百姓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李五丫看着他:“你有办法帮我哥吗?”

商老九摇了摇头:“我认识的官员品级太低,权限太少,这事完全说不上话。而且告示已经出来了,就算找得到人帮忙,也没法更改了。”

小说《寒门大俗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