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畅读佳作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

畅读佳作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

脑洞山峰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这部小说的主角是李厥李承乾,《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古代言情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上一世,因为没房太穷,女友断然分手,没成想一顿单身庆功酒让我穿越来到了大唐。这辈子,我一举穿成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嫡孙,父亲乃是大唐太子李承乾!看着东宫的雄伟房宇,我开心死了,感叹着不错,这家业不小!然而,下一刻就被告知,李承乾造了他老子的反,直接被下了牢。面对四叔李泰、九叔李治的强势地位,我一步步谋划,最终登顶至尊之位!岛国居然敢自称日出东方之国?那就打得你,永远见不着太阳。洛阳之变不占优势?那就发疯绝地反击,完美收网完成阶段性胜利!......前世的失败经历让我下定决心要...

主角:李厥李承乾   更新:2024-05-01 14:1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厥李承乾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佳作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由网络作家“脑洞山峰”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这部小说的主角是李厥李承乾,《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古代言情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上一世,因为没房太穷,女友断然分手,没成想一顿单身庆功酒让我穿越来到了大唐。这辈子,我一举穿成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嫡孙,父亲乃是大唐太子李承乾!看着东宫的雄伟房宇,我开心死了,感叹着不错,这家业不小!然而,下一刻就被告知,李承乾造了他老子的反,直接被下了牢。面对四叔李泰、九叔李治的强势地位,我一步步谋划,最终登顶至尊之位!岛国居然敢自称日出东方之国?那就打得你,永远见不着太阳。洛阳之变不占优势?那就发疯绝地反击,完美收网完成阶段性胜利!......前世的失败经历让我下定决心要...

《畅读佳作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精彩片段


相较李愔,李泰这段时间的脾气更为暴躁,

太子已废,这都过去半个月了,居然还没议出太子的人选。

父皇已经私自召集了两次身边的重臣密议,虽然几人口风都很紧,并未透露所议的话题,

但只要稍有政治敏感性的,自然都能猜到这是在议储。

让他郁闷的是,他未探听一丝他们所议的内容,只能确定一点,到目前为止这个话题还没有定论。

不过他比李愔稍好些,他懂得隐忍,也知晓这个时候,他不能犯一丝错误,

所以,这几日除了他的心腹谋臣,其他的臣子求见的,他也都挡了回去。

就在刚刚,有人来禀,李愔被罚,他还愕然,让人打探一下才明白,这是出手伤了皇嫡孙。

“言先生,本王现在该做什么?”

“大王现在应该带上小礼物去看望皇嫡孙,让陛下明白,大王是极爱两个侄子的。”

李泰眉头微皱,对于和李承乾所有的人或东西,他都有一种逆反的心理。

为何李承乾是老大,而自己不是?

为何他就能名正言顺的入主东宫,而自己还要等他犯了大错才有机会?

就因为比自己长了两岁,所有的好事就是他的,没自己的份!

心中厌恶归厌恶,但他也明白言先生所言是对的,叹了口气道:“也罢,来人准备…”

“大王,皇嫡孙和皇长孙请见。”

言先生提醒道:“大王,不论皇嫡孙东西卖的多贵,您都应该买下。”

不说这事,李泰还能压得住脾气,说及此他再也忍不住,砰的一拍案几怒气道:

“东宫内的东西都应该是本王的,他们凭什么能拿出来私相买卖,他们为何有此胆量。”

好嘛,拿将是自己的东西高价卖给自己,只要是个人这脾气也压不住啊。

“大王,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李泰重重的哼了一声,端起茶水喝了一口,这才平复心情道:“让他们进来。”

两人进来之后,李象年长当先行礼道:“给四叔请安。”

李泰的面上早没了之前的怒意,带着亲和的笑意上前,手在两人的头上轻揉了揉道:“不必多礼,来这的事本王知晓了,

且看看侄儿带来了什么好玩意?”

他是真不想啰嗦,又怕自己压不住火,表情管理失败,所以想着尽快买个一两样东西,让这两小子滚蛋,眼不见心不烦。

李厥赶忙做了请的手势道:“四叔,我们都是从东宫精挑细选的,在东宫里,这些东西也是独一无二。

保证您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言先生并没有离开,李泰兴许是忘了让他退去,他自己则更多的是好奇,

所以当两个孩子进来,他只看了眼李象,随即略过,将目光定定的看着李厥。

听李厥如此说,他差点没忍住笑了起来,这话听着没毛病,但当着李泰的面说,怎么听怎么带着一股子嘲笑的味道。

李泰的手收回袖笼内,握紧又松开,松开又握紧,好一会才道:“好好好,那我可要好好看看。”

来到外间,李泰与李愔一样,先挑中了那个银碗,随即又拿了一个砚台。

“此碗何价?”

“三千贯。”李厥严肃的回道。

李象突然扭头看着幼弟,完了,刚刚从台阶摔下,这是伤着脑袋了?

之前卖给六叔一千贯都被赶了,好家伙,不降价也就罢了,居然生生提了三倍的价。

不远处的言先生面上表情也如同菊花,好嘛,这小子也太黑了。

李泰脸上表现更丰富,也不知是怒还是在笑,反正都抽巴了,银碗在手中也被捏得嗞嗞作响。

许久,他才从喉咙深处挤出声音道:“本王听说,之前在你六叔府上,你报的可是一千贯。”

说完,他双眼一眨不眨的看着李厥,想蒙我,不可能!

“四叔,您和六叔可不同。”

“哦,有何不同,都是你叔叔,不可妄言。”

李泰以为,李厥会说李愔不是亲叔叔,他则是,但却听李厥道:

“六叔是虢州刺史,实封只有八百户,哦,不对,前年六叔惹得皇爷爷生气,又减了半,只有四百户。

而您可是督相、卫、黎、魏、洺、邢、贝七州,兼领左武候大将军,您的实封可是六叔的几十上百倍呢,

我才涨了三倍的价,四叔,侄儿已经良心了。”

李泰好险一口黑血吐出来,自己封地多,就活该涨价是吧。

更可气的是李厥说话的语气,似乎涨了三倍还是对方照顾自己呢,咋的,一个破碗你要卖一万贯啊!

深呼吸了好几次,李泰又不死心的拿起那个砚台道:“这个呢?”

“四叔,这个砚台是皇爷爷用过的,要不是侄儿实在没有进项,无论如何也不敢拿出来出售的,

这是大不孝之事,还好四叔看中了,您买去算是您对皇爷爷的孝,让侄儿所为也不至于人神共愤,

四叔,您真是好人,皇家尊老爱幼之典范,怪不得皇爷爷一直夸您呢。”

李泰麻了!

这小子心太黑了,他本想着只买那个碗,至于砚台之前就拿在手上,打算听完价格直接放下,好气气这小家伙,

但没成想,李厥直接把他给架起来了,

买了砚台就是照顾侄子,这还不是最毒的,最毒的是不买就是不孝啊!

玛的,这小屁孩哪来的?

自己为什么嘴要这么贱,多问一口价,强忍着没有暴跳,从牙齿缝里挤出声音问道:“什么价?”

“唉,这是皇爷爷用过的,侄儿实在不好开价,四叔,您随心吧。”

李泰浑身都在颤抖,这哪是随心啊,这分明是诛心,一个破碗都花了三千贯,这个砚台是父皇用过的,难道还能比那破碗低了不成,

这要是传出去,李厥还小不懂事,自己岂不是要被人说成大不孝。

“六千贯!”

“四叔,您就是个大大的孝子,您是我和大哥学习楷模,您就…”

“没事,你先走吧,四叔还有事忙。”

李泰就想着李厥快点滚蛋,他好把压着的火发出来,否则再憋下去,他估计自己都要疯。

“四叔,钱呢?”

“今日天色已晚,明日…明日我安排人送过去。”

见李象拉着李厥走了出去,李泰看着双手,一手砚台一手银碗,他喃喃道:“这两样花了本王九千贯啊。”

说完,居然一滴眼泪自脸颊滑过。

不远处的言先生此刻,则皱着眉头眯着眼看着李厥消失的地方,许久耸然一惊。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时间回到半个时辰前,一声惨叫回响在丽正殿中。

李厥到底还是太小,这个身体只有五岁,而铜烛台又太重,他全力甩出之时,居然把自己也给带的掉下了桌。

苏氏大惊,不管正在惨嚎的顾夫人,当即将李厥给扶了起来。

玛玛的,真疼。

虽然地上铺了地毯,但落地后,头一偏刚好磕到了桌腿。

“快来人,苏氏造反了,苏氏杀人了。”

顾夫人的哀嚎,还是惊动了外间的奴仆,他们急忙冲了进来,不过看到如此情形,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厥摸了一下额头,倒吸一口凉气,居然长出一个大包。

苏氏想要将他抱入怀中,被他闪身又一次躲过。

他的目光先是冷冷的看着进来的奴婢们,然后才移向地下还在哀嚎的顾夫人。

“再嚎,本公子活剐了你。”

不知道为什么,顾夫人对上他的目光,突然一阵寒气自心头涌出,还真的不敢再嚎了。

“我母妃并未被废,你这个贱人如何敢与太子妃如此说话?

四叔与我父亲乃是血亲兄弟,兄友弟恭,由得你在此污蔑的挑调?

今日若是不伸斥于你,他日传出,外人还真当是四叔令你来此逼迫我母子,

只知欺主,不知尊卑,你个贱人好大的胆子!”

原本还想阻止的苏氏,此刻微微一怔,自己儿子何时如此会说话了?

李厥不管,说完这些,抬脚就往顾夫人的身上踹。

刚好一脚不偏不倚的踢到顾夫人被铜烛台砸开的伤口上,对方再度惨叫。

“好了,厥儿。”苏氏拉住,不让他继续逞凶,这才对一边的奴婢道:“还不抬出去。”

等到人出去之后,苏氏矮下身仔仔细细的打量着自己的孩子,面上有欣慰继而又是悲戚。

手伸向他额头轻轻的触了一下道:“疼吗?”

“不疼,母妃放心。”李厥说完,又对外喊道:“无意,去把我大哥喊来。”

外间有人答应一声,没一会,李象走进来,先是恭敬给苏氏行礼道:“母妃。”

苏氏点头,随后又不解的看着李厥。

李厥对着门口的无意道:“不准放任何人进来。”

说罢,这才请母亲再次落座,长辈在这,大哥是不可能坐下的,所以他也没有勉强,

自己年岁小无事,直接爬上旁边的座椅落坐道:

“如今父亲被抓,东宫人散,众臣之中攀高附贵之徒深恨与东宫和父亲纠缠不清,必已远躲着,

忠贞之士,无不以法纪为念,怕是已在写奏章要求严惩父亲,亦不可为援。”

(纠正一下,椅子这个时候应该叫胡床,但李厥是穿越人士,所以称为座椅。)

苏氏惊讶于自己儿子,之前说话尚不清楚,此刻居然分析时势来。

虽然所说浅显,大家也都一目了然,但从一个五岁孺子口中吐出,亦是让人惊异。

李象也看着幼弟,这一刻他感觉,似乎自己连幼弟都不如。

“母妃,切不可于此时寻舅父一家,一是他们力弱起不到作用,其二干系家族存续,他们会很为难。

帮母妃则有将家族陷于险地之危,不帮母妃则亲情难系。”

苏氏的父亲是苏亶,曾任秘书丞、台州刺史,正五品,曾祖是苏威,乃是隋时宰相,

虽然是名门之后,但现在苏亶已死,家里还真没啥势力可言。

李厥知道,就算母亲去找舅父,对方必然会闭门不见,到时就算此事能平安渡过,两家也会有嫌隙。

苏氏点头,她本也没有找娘家的想法。

“母妃,你信孩儿吗?”

“且说。”此时,让她信一个五岁孩子,她自是不会。

“大哥信你。”李象在旁边脱口而出。

李厥扭头,对大哥憨然一笑道:“父亲的罪责是无法洗清的,太子之位也定是保不住,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想最好的对策。”

苏氏并没有打断他的话,反而越发的伤心起来,如果太子不犯错,自己的儿子必然是未来的国之储君,

就以现在孩子所表现出的聪颖,未来必然像他皇祖父一样,成为一代名君。

“母妃,你现在应该带着大哥,对了,还有皇祖母(文德皇后长孙氏)的牌位去弘福寺,

如此一来,一是不必被小人所嘲,像今天那个贱人那样;

其二,就算父亲有变,不管是宗人府还是大理寺,都不会在你们未出弘福寺,手抱皇祖母牌位时动手。”

“你呢?”

“我是东宫嫡子,自然要留在东宫。”

“不可。”苏氏和李象几乎是异口同声。

李厥叹口气道:“只有你二人离开,皇爷爷才会过来,我也才有直面圣颜的机会。”

苏氏一愕,她大概明白了儿子的意图。

李象则是开口道:“你去弘福寺,我留下来。”

“大哥,见到皇爷爷你该说什么?”

“说…”李象迟疑了,无非就是哭求,还能说什么!

李厥又看向母亲道:“母妃,当断则断,如果再耽误可能就迟了。”

苏氏终于冷静下来,她本聪慧,但自太子被抓之后,她固有认知难逃一死,再想到自己孩儿,

她就一直处于悲伤之中,并没有冷静的思考过。

就算面对顾夫人如此咄咄逼人,她也没了与对方较劲的心。

此刻,她彻底明白了儿子的想法。

她在东宫,皇上定然不会来东宫,若她不在,皇上有可能来东宫,

但若是这期间,有哪个皇子跋扈,像那顾夫人一样,来东宫欺负李厥,那皇上就必然会现身。

她双眼通红看着儿子,片刻,她扭头对李象道:“与母亲一起去弘福寺。”

“母妃,幼弟…”

“倾巢之下岂有完卵,若你父亲判死,你和厥儿未来道路会更加艰难。”

她没敢说出,两孩子也会死,但她想到了这一层,就算李二不杀,等魏王登基也必不饶他们。

李厥见母妃同意,又对大哥道:“大哥,别人问及,你就说你和母妃是为皇祖父祈福。

父亲惹了皇祖父生气,你作为子女无法相劝,只能祈福以全孝义。”

苏氏面上带笑看着儿子,这一刻她突然涌现了一丝骄傲之情。

将两人兼几个奴婢送出门,李厥松了一口气,对无意道:“东宫之门,现在就开着,晚上也不要闭,我要一直开着。”

见无意离去,他直接一屁股坐在台阶上,但愿李二不是绝情之人。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李厥站起身再施一礼道:“我只有五岁稚子,有谁会信我的话呢?”

老道点点头道:“老道虽无甚建树,也博得一些虚名,倒是可以利用一番。无妨,且说来,若真是上苍感应,也是一件功德。”

“方有二,其一以太子参、冬虫夏草为君,以槟榔为臣,配伍成药,

其二,以枇杷为主,辅以川贝熬制成膏,可起润肺止咳之功效。”

提到专业知识,老道眉头微微一皱,许久不解道:“冬虫夏草为何物?”

李厥也被问的一愣,这个时节没人听过冬虫夏草?

其实,这个时节藏区已经有用冬虫夏草治病的,但要到一百多年后有个叫宇妥宁玛·云丹贡布的藏医,

写下奇著藏医学,然后一部分藏产草药才渐渐被世人知晓或接受。

“长于吐蕃等地,冬日为虫,夏日为草,乃是补肾益精、止咳化痰、补肺的良药。”

“有此药物?”孙思邈微惊。

李厥突然跪地道:“求老神仙信我,我姑姑命不久矣。”

孙思邈起身,拉着他的胳膊道:“来,起来,我并非不信,只是药材论时节,就算真如你所言有用,也不知是否此时节堪用…”

他微一摇头道:“只要真能用,便是造福苍生之事。”

“您信我?”李厥怕的就是孙思邈不信啊。

“你一片诚心不假,老道为何不信,药草本就是不断的尝试出来的,你所言川贝确有止咳之功效,所以并非无的放矢。”

孙思邈走出屋外,片刻回来叹息道:“你所提众多药材,老道这里只余一些川贝,走吧,我们去长安。”

李厥大喜,不过片刻叹息道:“我只知药材,并不知配比。”

“无妨,知晓主药,总能尝试着最好的配伍来,宜早不宜迟,你去告知卢国公,现在就走吧。”

李厥走出来,对着程知节道:“孙神仙答应与我们同往,即刻出发。”

大家皆是难掩喜色。

孙思邈还是之前的装扮,对着大弟子道:“不必再去采药,安生看好家。平安,你与为师同往。”

小道童面上一喜,回到茅屋中背上一个小号的背篓就站到了孙思邈的身边。

“这是平安,自小体弱多病,便随在老道身边静养。”

至于平安的家境,他是只字未提。

一行人下山,薛礼本想再抱起李厥,但他刚刚被老神仙拍了拍,此刻又心情大好,摆摆手道:“我自己可以走。”

下得山会合大部队,当即也不耽误开拔往回赶。

晚间落营,孙思邈就开起了义诊,免费给兵士们把脉,来者不拒。

李厥则和平安两人逗弄着熊猫。

平安吃荤,而且挺能吃,一只兔子,他几乎解决了一半。

孙神仙却不怎么吃肉,他倒不是遵循清规啥的,就是长期养成的习惯,含笑看着平安吃。

老神仙其实并不老,六十多岁,当然这是在李厥看来的,但在当下已经算挺老的了,

四十岁当爷爷是常事,过了三十五岁就可以自称老夫了。

没办法,之前李厥看过一份统计,大唐人的平均寿命居然不足三十岁,这太恐怖了。

如此自出发算第四日,李厥等人终于又回到了长安。

李二亲至皇城门口迎接,现在能让他到城门口迎接的,整个大唐或许就老神仙一人了。

“陛下掌管国家,为何要花时间在我一个老道身上呢?”

孙思邈看到李二,居然表现了一丝不满。

李二笑着道:“距离上次老神仙离京,已有七载,朕也甚惦念,只是想尽早见您一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