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完整作品阅读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

完整作品阅读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

一叶遮目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李元童渊是军事历史《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中出场的关键人物,“一叶遮目”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所以我们也不用担心过多,”蔡琰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如若洛阳祸乱将至,那恐怕真的会危及性命,所以李元提议远离洛阳,我认为这倒是可行。”“不行,这绝对不行,”蔡邕立马否定,“身为汉臣,我又怎能贪生怕死,我等应当竭尽全力为天子排忧解难才对。”蔡琰继续劝说道:“爹,你已经为官多年,贡献不比任何人少,如若天子真的信任你,听从你的话,那自然是对他推心置腹,但现在他只听信张让等......

主角:李元童渊   更新:2024-05-19 09:0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元童渊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作品阅读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由网络作家“一叶遮目”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元童渊是军事历史《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中出场的关键人物,“一叶遮目”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所以我们也不用担心过多,”蔡琰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如若洛阳祸乱将至,那恐怕真的会危及性命,所以李元提议远离洛阳,我认为这倒是可行。”“不行,这绝对不行,”蔡邕立马否定,“身为汉臣,我又怎能贪生怕死,我等应当竭尽全力为天子排忧解难才对。”蔡琰继续劝说道:“爹,你已经为官多年,贡献不比任何人少,如若天子真的信任你,听从你的话,那自然是对他推心置腹,但现在他只听信张让等......

《完整作品阅读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精彩片段


“爹?你怎么了,我在外面叫了那么久你才来开门?”蔡琰走到蔡邕身后,一双纤手放在他肩膀上帮他按摩。

“没事,没事,爹只是看书看入神了,所以才没有听到你声。”蔡邕摇了摇头。

蔡琰何等聪明,一眼就看出蔡邕心中所想,说道:“爹,你是不是在想李元说的事?”

蔡邕愣了一下,然后无奈地点头回答:“还是瞒不了你,你觉得文忠说的可对?”

“爹,李元他才智过人,又有胆识,女儿认为他说的虽然有些大逆不道,但还是有几分道理。”蔡琰才学过人,如若不是女儿身,也绝对是一名良臣。

“我还从未听你如此夸赞一个男人,莫非你对他有好感?”

“你说什么呀,女儿不过是就事论事而已。”蔡琰的脸上泛起一朵红晕,娇艳无比。

“哈哈,李元的确有过人的本事,但他胆子实在太大,竟然妄论天子,还大言不惭说汉朝气数将尽,还好只有你我听到,要是让别人听到,恐怕他今日就人头落地了。”对于李元蔡邕也感到十分头痛,既然欣赏他的能力,但又抗拒他的胆大妄为。

“爹,其实李元的本事我相信你应该比我更加清楚,他说的又颇有几分道理,而且他说的话不是一向很准吗,这可是你亲口告诉我的。”

“对,这才是最让我担心的地方,要是其他人说我绝对会把他当成疯子,但正因为是李元说的所以我才不得不多考虑。”蔡邕知道李元向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

“女儿认为,其实爹爹不用担心太多。”

“此话怎讲?”

“李元说大汉气数将尽,如若他所说的成真,那也只能说一切皆是天意,已经不是我等人力能够够阻挡的,所以我们也不用担心过多,”蔡琰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如若洛阳祸乱将至,那恐怕真的会危及性命,所以李元提议远离洛阳,我认为这倒是可行。”

“不行,这绝对不行,”蔡邕立马否定,“身为汉臣,我又怎能贪生怕死,我等应当竭尽全力为天子排忧解难才对。”

蔡琰继续劝说道:“爹,你已经为官多年,贡献不比任何人少,如若天子真的信任你,听从你的话,那自然是对他推心置腹,但现在他只听信张让等宦官,对一众贤臣却是疏远之极,我等又何必为他推心置腹,还请爹多为自己考虑一下。”

听了蔡琰这一翻话蔡邕犹豫了,是呀,自己对灵帝推心置腹,但往往只能换回冷眼看待,其实他的心已经开始有点厌倦,无奈地叹息道:“文姬,你去休息吧,容爹再多想一下。”

蔡琰知道自己多说无益,便离开书房。

第二天一早,李元和蔡邕告别,临走到门口的时候,蔡邕把他叫了回来。

“蔡大人,不知道还有什么话要说?”昨天虽然闹得有些不愉快,但李元对蔡邕还是十分尊敬,如若没有蔡邕的支持,他也不可能获得任何官职,更别说带兵打仗提高声望了。

“如若汉朝不可救,你会怎样做?”蔡邕说出了心中疑惑。

“历代以来天下皆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若汉朝不可救,必须破而后立,正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所做一切皆为百姓!”李元已经说得很直接,他相信蔡邕明白他的意思。

“为何你确定洛阳祸患将至?”蔡邕又问道。

“祸患起于宦官,朝上大臣各怀心思,张让等人只顾敛财,借以花言巧语欺骗天子,各地之事向来报喜不报忧,大将军何进紧握兵权,却毫无领兵作战之能,也无心系天下之心,蔡大人与王司徒皆是良臣贤能,却被灵帝疏远,一众大臣不能众志成城,各地百姓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如此朝廷岂能不乱?”

李元直指要害,正说中蔡邕心中所想。

“离开洛阳,你会去哪里?”

“我会前去汝南,伺机而动。”李元之所以选择汝南自是另有打算,不过他并不打算告诉蔡邕。

蔡邕低头寻思,犹豫良久,终于点头答应:“好吧,我就信你一回,跟你一起去汝南,不过我如今身兼要职,恐怕天子与朝上众臣不会轻易放我离去。”

李元倒是有些意外蔡邕会答应他离开洛阳,他之所以建议蔡邕离开洛阳那是因为董卓入京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但蔡邕身居要位,又一心向汉,李元自是没多大把握能够说服,现在蔡邕愿意听从他的建议,很有可能是昨晚蔡琰对他进行劝说,一想到日后能够和蔡文姬日夜见面,李元就感到一阵心猿意马。

“文忠,文忠?”看见李元没有反应,蔡邕叫了他几声。

“在,我在,刚才我在沉思应对之策。”李元连忙回过神来,回答道,“其实蔡大人想要离开洛阳倒不难,只要你辞官而去,以张让和何进的性格绝对不会阻拦,天子很有可能劝阻你,但这只是表面功夫而已,不过是避免冷落群臣之心,只要张让,何进不阻拦,那此事就很容易成功。”

“此计虽可行,但我贸然辞官,恐怕会引起众人怀疑。”蔡邕还是有点担心。

“蔡大人,只要我们做一场戏,那便可以瞒过众人,我们只需要如此如此……”李元在蔡邕身边耳语,蔡邕听得连连点头。

翌日,蔡邕在上朝的路上不慎被一赶路的客商撞到,不小心摔断了腿,因伤势严重导致无法上朝,灵帝得知后便派一名太监前去看望,太监看完回来禀报说蔡中郎的腿受了重伤,还上了石膏,行动不便,恐怕需要好几个月才能痊愈。

又过了几日,传来蔡中郎不小心得了风寒,身体日渐消瘦,许多当朝官员得知后都前来查看,看见蔡邕脸色煞白,面容憔悴,不少人都被吓了一跳,心想这蔡中郎本来就年纪大,现在还摔断腿,又大病一场,看起来就像活不了几天似的。

这些事情都传到灵帝的耳朵,没多久,蔡邕就上奏天子,因体弱多病,年纪已大,恳求辞官告老还乡,休养生息。

灵帝刚开始是不答应的,说蔡中郎乃是朝中重臣,不可以没他,后来蔡邕又上奏了两次,灵帝看见蔡邕如此坚持,终于点头答应让蔡邕辞官回乡。

何进和张让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都高兴不已,做了多年的对手,总算不用再在朝上看见这老家伙,这二人心情自然是爽歪歪。

朝上一众贤臣却是惋惜不已,无奈蔡邕的确老了,而且年纪摆在那,又得病受伤,即使想要继续为汉朝效力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当晚,蔡邕遣散了所有的下人,收拾好家当,准备带着蔡琰和李元一起离开洛阳。然而正当他们要离开的时候王允司徒却是突然前来拜访。

“哈哈哈哈,好你个蔡伯喈,说走就走,也不知会我一声。”王允走进蔡府大笑道。

“子师,你怎么来了?”蔡邕有些意外,没想到王允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拜访。

王允微微一笑,“蔡邕,枉我们多年好友,你竟然欺瞒我,实在是不够意思啊。”

“子师你想多了,我哪有欺瞒你呀。”蔡邕脸色有些尴尬,他本想将事情告诉王允,但又怕走漏风声,所以没有说。

“伯喈,你还跟我装,你可是瞒得了别人但瞒不了我,我认识你这么久了,你要干什么我还不知道吗?”王允戏谑地看着蔡邕,仿佛早已猜到一切。


其实李元拜师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求学,而是为了名望,在这个时代名望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不久之后将会群雄并起,李元如若想成为一方诸侯必须要有一定的名望才行,只有名望才能吸引各方人才为他效力。

第二天上朝,蔡邕把昨晚遇袭的事毫无保留禀报给灵帝,灵帝知道后大为惊讶,然而张让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而且还说那贼人实在狂妄,这番演技着实了得。

大将军何进仿佛从中看出了一丝端倪,但是没有说出来。最终灵帝让人查办此事,张让说要亲自捉拿贼人,发生的一切几乎如李元预料一般,看到如此王允和蔡邕更是对李元佩服不已。

当然,李元自是不知道朝上发生的事情,但是他的计划却是成功地踏出了第一步,成为蔡邕的门生,算是给自己弄了一个还算不错的身份。

今早,蔡邕临上朝前给李元了几卷书,希望他能够熟读,李元对这些自是没有任何兴趣,他拿起长剑前往庭院修炼剑法。

虽然童渊是枪法名家,但并不代表不会其他武艺,并且造诣还不低,只因为他枪法实在太厉害,所以大家才没有发现他剑法也有独到之处,不过当世剑术大师还是首选王越。

只见庭院中剑如银光,随风飞动,李元身如脱兔,踪影不定,动作潇洒敏捷,剑法如幻如雾,一看就知道是用剑高手。

正在此时,一道倩影从后院走了出来,看到有人练剑便停下来观看,刚开始只是好奇,到后面越看越惊讶,发现李元出剑速度越来越快,身影缥缈不定,跟她平常所见剑法大有不同。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蔡邕的女儿蔡琰蔡文姬,她平常喜爱诗词歌赋,书法音韵,但也经常看一些学子和富家子弟演练剑法,因此对剑法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李元所施展的剑法招式复杂繁多,而且速度奇快,比她平常所见高明不少。

李元练得正兴起,所以并不知道蔡文姬在一旁查看,突然,他拿着长剑在庭院中的一块大石上挥舞起来,只听闻一阵剑石交鸣之声,没一会石头上便刻出一个“剑”字。

蔡文姬走近看,看见此字写得苍劲有力,力透岩身,一股征战沙场的气息无形地展露出来,是实属难得的好字。

“这字写得真是妙!”蔡文姬不禁拍手称赞。

李元回头看去,看见来人长得花容月貌,一头靓丽的黑发飘然如瀑布般垂落,远山般的柳叶眉,一双杏眼如星辰如明月,秀美的鼻子,玉腮微晕,小嘴性感而红润,如玉脂般的肌肤肤色奇美,身姿绝美。

“谢谢文姬小姐称赞。”李元虽然未见过蔡文姬,但在蔡府上长得如此貌美的也只有赫赫有名的蔡文姬了。

“咦?我与你尚未谋面,如何得知我的名字?”蔡琰疑惑道。

“我久闻洛阳有一才女,乃是蔡邕蔡大人之女,姓蔡名琰,字文姬,精通音韵书法,喜好律诗歌赋,而且长得倾国倾城,号称洛阳城第一才女,我观你长得国色天香,试问在蔡府中除了蔡琰还有谁如此美貌呢?”

李元徐徐说道,还狠狠地夸了蔡琰一把,不过蔡琰长得确实非常有气质,前世的那些明星和她简直无法比较。

蔡琰听李元夸赞自己美貌,不禁脸红耳热,但内心还是十分高兴,女人都是喜欢被人称赞的,她见李文忠长得器宇轩昂,相貌堂堂,内心也生出一丝好感,又想到昨晚蔡邕说新收了一名弟子,便问道:“莫非你就是我爹新收的弟子李元李文忠?”

“没错,正是在下,多得蔡大人不嫌我身份低微收我为徒,我十分感激。”

“今日蔡府正好要举行雅诗会,不如你也一起参加与我们一起共赏雅俗。”蔡琰经常举办雅诗会,在洛阳城颇为有名,城内不少有才气的年轻人都乐于参加,一来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学,二来是为了追求蔡文姬,希望能够获得她的赏识。

李元对这些东西本没兴趣,但因为现在没什么事做,也想多和蔡琰接触,便点头答应。

没多久,不少青年文士陆陆续续到来,李元数了一下,竟然有不下四五十人,由此可见蔡琰的魅力之大,不过蔡琰的雅诗会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来,要有一定的才学和名气才能获得她的邀请,否则你连蔡府的大门都进不来。

庭院之中,数十人席地而坐,此时正值三月,满园桃花,艳丽无比,树上鸟语花香,阵阵清风拂面,风中夹带着一丝花香,让人神清气爽,不时落下几朵桃花,犹如亮丽的蝴蝶不断飘舞,此番景色确实别有一番风味,这些红艳的桃花恐怕也是蔡琰为了雅诗会而特意种下的。

蔡琰坐在众人的中间,她面前摆了一张琴,只见她轻抬玉手,纤纤手指拨动琴弦,阵阵欢快的音乐不断弹奏而出,李元虽然不懂音韵,但也觉得此曲甚是好听,再加上美人桃花,景色如诗如画,不知不觉竟然也跟着一起沉醉。

一曲终,良久之后众人才回过神来,不少学子纷纷赞扬蔡琰出众的琴技,蔡琰点头微笑,并没有过多的自得,其实她早已习惯这些人的赞美之词,甚至已经听得有些麻木了。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李元拍手称赞道,“蔡小姐的琴技果真是出类拔萃,在下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美妙的琴音。”李元倒没有奉承的意思,他还真是第一次听到古人弹奏,而且蔡琰也的确弹得非常好听。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蔡琰听到这两句话不禁眼前一亮,“李公子谬赞了,相对于我这一曲,你随口而来的两句诗更是让我感到惊艳。”

“哪里哪里,蔡小姐谦虚了。”李元不好意思挠了挠头发,这两句诗本出自杜甫之诗,他不过是随手借来而已。

“哼,不过是雕虫小技。”一人突然站了起来冷哼一声。

李元望过去,看到此人样子虽然长得还算不错,但皮肤过白,脸上毫无精神之气,宛若病入膏肓之人,便问道:“敢问阁下高姓大名?”

“在下卫仲道,文姬的雅诗会我已参与多次,我观你面生得很,莫非是第一次来?”卫仲道追求蔡琰已久,刚才看见李元获得蔡琰的欣赏心中十分不爽。

“哈哈哈哈,我的确是头次参与,在下李元,字文忠,莫非你有更高明的诗句。”李元知道对方是卫仲道后便不再计较,因为卫仲道是个短命鬼,活不了多久,唯一可惜的是蔡文姬会嫁给他,但李元已经决定要阻止这种事情发生。

“我当然有更好的诗,你等给我听好了,”卫仲道清了一下嗓子,开始吟诵,“院里桃花开,花开红艳时,文姬拨琴弦,人比桃花美。”

“好诗,好诗!这首绝世好诗也只有卫公子才能作出来。”好几个人纷纷拍手称赞,一看就知道这几人都是卫仲道的猪朋狗友,这些人只擅长阿谀奉承。

其他人听了不禁捂嘴偷笑,心想这卫仲道要不是因为与蔡琰熟络,恐怕也无法参加这雅诗会。蔡琰轻轻皱了皱眉头,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李元听了也是汗颜,卫仲道刚才念的“诗”其实连最普通的打油诗都算不上,不过是几句句子凑在一起,没想到在古时候竟然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真不知道蔡琰是怎么看上这种人的,或许是因为卫家的势力,所以她才没得选择吧。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