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高质量小说阅读八零:开局惩治极品亲戚,她产业半条街

高质量小说阅读八零:开局惩治极品亲戚,她产业半条街

折耳根的猫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热门小说《八零:开局惩治极品亲戚,她产业半条街》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姜甜韩季松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折耳根的猫”,喜欢其他小说文的网友闭眼入:琼芳都要去买老鼠药了,深怕这疯女人来真的,汪春妹有点怂,居然真的从自己屋里拿葫芦瓢装了半水瓢大枣,又拿一个喝水的小搪瓷缸子,装了一缸子红糖。想了想,抠抠搜搜地,从口袋里摸出两块钱,递给胡琼芳。一脸肉痛地说:“拿去吧!这里是两块钱,明天赶集买两斤猪肝回来,给这丫头炖了补补。”胡琼芳没接。“妈,你给我拿十块钱吧,我明天去卫生站给甜甜买一瓶......

主角:姜甜韩季松   更新:2024-02-15 12:5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姜甜韩季松的现代都市小说《高质量小说阅读八零:开局惩治极品亲戚,她产业半条街》,由网络作家“折耳根的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八零:开局惩治极品亲戚,她产业半条街》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姜甜韩季松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折耳根的猫”,喜欢其他小说文的网友闭眼入:琼芳都要去买老鼠药了,深怕这疯女人来真的,汪春妹有点怂,居然真的从自己屋里拿葫芦瓢装了半水瓢大枣,又拿一个喝水的小搪瓷缸子,装了一缸子红糖。想了想,抠抠搜搜地,从口袋里摸出两块钱,递给胡琼芳。一脸肉痛地说:“拿去吧!这里是两块钱,明天赶集买两斤猪肝回来,给这丫头炖了补补。”胡琼芳没接。“妈,你给我拿十块钱吧,我明天去卫生站给甜甜买一瓶......

《高质量小说阅读八零:开局惩治极品亲戚,她产业半条街》精彩片段


看到儿媳妇双目赤红瞪着自己的样子,汪春妹吓了一大跳。

她这个大儿媳向来老实听话,怎么突然跟变了个人似的?

胡琼芳确实老实听话,但这种人也有个不错的优点,就是她认定了要去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坚持到底。

女儿因为贫血,刚才都在院子里晕过去了,她现在什么都不想,只想马上找点有营养的东西做给女儿吃。

正好,婆婆还没睡。

胡琼芳毫不犹豫地向婆婆开口要东西了——

“妈,我记得你上回去街上给小叔买了大枣还有红糖,小叔不是还没回来吗?先拿点来给甜甜吃吧。”

“凭啥?那是我给老二买的!”

“那你给我钱!我明天早上自己去街上买!”胡琼芳毫不让步。

她自己怎么吃苦受累都没关系,但女儿都贫血晕倒了,明显就是营养不良造成的。

胡琼芳知道婆婆手里有钱,屋子里还藏了很多好东西,一点点攒着,只等小叔子假期回来,让他带到学校去吃。

这些她都可以假装看不到。

可婆婆花着他们赚的钱,让小叔子吃得油光水滑的,自己的女儿却饿出了贫血!

汪春妹的偏心,终于踩到了胡琼芳的底线。

姜甜怎么也没想到,她妈平时看着跟跟受气包似的,爆发起来居然这么可怕。

她就躺在床上装了一会儿柔弱,结果就听到她妈跟跟炮仗似的,冲着老太婆崩溃大喊——

“我受够了!你想饿死我闺女?好!我明天就去买包老鼠药,把你儿子毒死!两个都毒死!”

“你要么给我钱!要么给我拿东西!”

“不然咱们就分家!”

卧槽!

这还是她那个逆来顺受的亲妈吗?

汪春妹也差点被这个突然发疯的儿媳妇给吓个半死。

谁也没想到,胡琼芳平时不声不响的,发起火来,简直就是一头威风凛凛的母老虎!

居然想到要去买老鼠药,把老太婆两个儿子都给毒死?

老实人一旦发起狠来,连亡命之徒都要忌惮几分的。

更何况汪春妹就是个欺软怕硬的货!

一听到胡琼芳都要去买老鼠药了,深怕这疯女人来真的,汪春妹有点怂,居然真的从自己屋里拿葫芦瓢装了半水瓢大枣,又拿一个喝水的小搪瓷缸子,装了一缸子红糖。

想了想,抠抠搜搜地,从口袋里摸出两块钱,递给胡琼芳。

一脸肉痛地说:“拿去吧!这里是两块钱,明天赶集买两斤猪肝回来,给这丫头炖了补补。”

胡琼芳没接。

“妈,你给我拿十块钱吧,我明天去卫生站给甜甜买一瓶补血片。”

汪春妹听了这话,差点跳起来。

“啥家庭啊,一买就买一整瓶?”

“卫生站不是有拆开零卖的?”

这年头农村贫血的多,卫生站里就有专门的补血片卖,一瓶八块五,里面有一百片,可以吃很久。

不过也有些人家舍不得买这么贵的补血片吃。

所以卫生站还会把整瓶的补血片拆开来卖,一包十片,只要八毛五分钱就行了。

村里人一般都是买这种散装的,谁家舍得一买就是一整瓶啊?

她都没舍得给小儿子买补血片呢。

汪春妹正想开骂,看到胡琼芳面无表情的样子,心里又忍不住有些犯怵。

心里挣扎了半天,只见汪老太心疼不已地把手伸到裤腰里。

然后从一个缝起来的内口袋里,摸出了一把一块、两块面额的纸币。

数了三遍,才数出十块钱,一脸肉痛地递给了胡琼芳。

大概是怕这儿媳妇又想找她要什么,汪春妹也不敢作妖了。

捂着脑袋说自己吹了风,头疼,一面哎唷唷叫唤着,一面一溜烟跑回屋子里睡觉去了。

房间里安静了下来。

隔着薄薄的夏被,姜甜听到她妈走过来的脚步声,片刻后,一只小而粗糙的手,隔着夏被拍了拍她。

“不要起来,妈去给你煮红枣鸡蛋汤。”

姜甜的眼泪,唰的一下就喷涌了出来。

胡琼芳出去没一会儿,就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大海碗回来了。

碗里是赤红色的红糖水,里面飘着切碎的红枣,还有三个白生生的溏心蛋。

“吃吧,吃完早点睡,贫血就是要吃点好的,多睡觉就好了。”

胡琼芳怜爱地抚了抚女儿的小脑袋,话里还带着浓浓的鼻音。

“嗯!妈你拿个碗给我,这么多我吃不完,咱们两个分着吃吧。”

上辈子胡琼芳早早就病故了,很难说不是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再加上丈夫和儿子先后惨死,接连的打击之下,才彻底失去了求生的意志。

这一世,她决不能让妈妈那么年轻就离开了她!

知道胡琼芳肯定会拒绝,姜甜马上又跟了一句:“你不吃,那我也不吃了。”

胡琼芳无奈,只能又去厨房拿了一个小碗,从那个足有姜甜脑袋那么大的海碗里,拨了一个最小的溏心蛋出来,又舀了半碗红糖水,把剩下的推到女儿面前。

“吃吧!”

“哎~”姜甜美滋滋地喝了一大口红糖水。

这时候的红糖还没有什么科技与狠活儿,再加上本地也种甘蔗,所以红糖就是甘蔗榨汁做出来的,煮出来的红糖水特别好喝。

吃了一个溏心蛋,半碗红糖水,红枣也吃了一点,还剩下半碗,姜甜推说自己晚上吃的多了,实在喝不下,最后都便宜了刚从同学家写作业回来的姜诚。

第二天一大早,姜甜就拉着胡琼芳要去收黄鳝钓子。

胡琼芳一脸为难:“家里衣裳也没洗,猪也没喂,都走了,这些活儿谁来干啊?”

胡琼芳是个勤快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她一年365天,几乎天天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先烧热水,然后把全家人早上吃的稀饭煮上。

接着就是喂猪、喂鸡、扫地、擦桌子、洗衣裳,忙完家务事之后,还要去地里干活。

姜甜就是不想让她妈为这个家累死累活,所以才要拉她去陪自己收黄鳝好吗?

见胡琼芳还惦记着家里这一大堆事,姜甜眉头一皱,可怜兮兮地看着她妈——

“妈你就陪我先去收黄鳝嘛,田里有蛇,我怕。”

一听到“蛇”这个字,胡琼芳的汗毛也竖起来了。

女儿像她,都特别怕蛇。实际上,要不是实在没办法,她连黄鳝都不敢抓,那玩意儿跟蛇长得很像啊。

她一个大人都害怕,更何况女儿呢?

胡琼芳跟着女儿出门收黄鳝去了。

汪春妹跟往常一样睡到太阳高挂,估摸着儿媳妇干完活了,才慢吞吞爬起来。

没想到刚打开门,就被一头饿得从猪圈里跳出来的大猪撞倒在地。

只听到“啊”的一声惨叫,饿疯了的大猪,两百多斤的体重,就这么踩在了汪春妹身上。

只来得及惨叫一声,这老婆子就白眼一翻,直接疼晕了过去。


野生的茭白个头比较小,如果一个个掰的话,掰半天都掰不了多少。

所以村里人赶时间的话,一般都是像她们这样,用镰刀直接把茭白沿着根部割下来,然后再从上面割一刀,只保留靠近根部、连着皮的茭白,带回家再慢慢剥皮。

农村的女人们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没一会儿,两个老姐妹挥舞着镰刀,唰唰唰割倒了一大片茭白。

胡琼芳割茭白,姜甜就跟在屁股后面捡,不大一会儿,她们带来的两个化肥袋子就装满了。

回来的路上,胡翠芝还邀请她们过几天去她家挖荸荠。

胡翠芝和胡琼芳娘家是一个村子的,从小一起长大,又恰好嫁到了一个村,姐妹俩关系一直很不错,上次姜家出事,胡琼芳晕倒,胡翠芝也是第一时间就跑过来帮忙。

胡翠芝的运气比较好,她男人没有兄弟,只有上头两个姐姐,公婆还指望他们夫妻俩养老呢,所以对她这个儿媳妇还算不错,也愿意帮衬小两口过日子。

胡翠芝给婆家生了两个孩子,两个都是儿子,她家每年都在水稻田边上腾出半亩地种荸荠,就是因为两个大孙子爱吃这玩意儿。

不过,荸荠这玩意儿虽然好吃,但挖起来特别辛苦,要先放干水,等上面的淤泥晒干了,再用铁锹挖开淤泥,一点点把藏在泥巴里的荸荠抠出来。

虽然收获过程很麻烦,但新鲜的荸荠也能拿去卖钱。

要不是收荸荠实在太费力气,胡琼芳自己都想种一点了。

不过没关系,虽然家里没种,但她可以去好姐妹家里蹭一点啊。

而且农村就是这样,关系好的人家,有时候的时候招呼一声,都要去搭把手的。

约好了挖荸荠的时间,胡琼芳她们先到家了。

到家后,母女俩把满满两大袋茭白倒在地上,看到胡琼芳累得直捶腰,姜甜立马搬了个带靠背的竹椅子过来,让胡琼芳坐着剥茭白。

“妈你先剥几根茭白出来,晚上咱们炒个辣椒茭白丝,我来给你们露一手。”

说着,姜甜洗干净手里的黄泥巴,就急匆匆跑到厨房做饭去了。

这时候天都快黑了,估摸着也没人会在饭点来串门子,姜诚这个“卧病在床的患者”也跳下床,跑去把大门栓上,过来帮他妈一起剥茭白。

顺便伸展一下腿脚。

整天躺在床上装病,其实也挺累人的。

满满两大袋茭白,最后剥出来的茭白肉,居然还不到一篮子。

姜甜挑了十来根个头稍微大点的,拿到厨房洗干净,切成丝,做了一盆辣椒丝炒茭白,炒的时候还放了两勺猪油渣,原本有些寡淡的茭白,立刻变得油润起来。

本来这道菜用猪肉切丝炒出来最好吃,但这年头家里不来客人,一般人家平时是舍不得花钱买肉吃的。

家里倒是还剩下几条腊肉,但那是留着割稻子的时候请人吃饭的,现在吃了,到时候难道花钱买腊肉吗?

那不用说,肯定会被村里的碎嘴婆娘念叨死的。

炒好茭白后,姜甜又把洗干净的扁豆切丝,和辣椒丝一起炒了一道菜,最后做了一个西红柿鸡蛋汤,简单的两菜一汤就做好了。

用猪油渣炒出来的茭白丝最受欢迎,姜诚吃得满头大汗,还不忘问他姐——

“姐,你啥时候再做那个杂鱼煲泡饼子啊?”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