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精选篇章阅读农门败家子:我靠科举发家了

精选篇章阅读农门败家子:我靠科举发家了

山的那边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农门败家子:我靠科举发家了》,是网络作家“姜丰姜媛”倾力打造的一本穿越重生,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着“媛媛”的名字往后院去了,留下姜丰和熊楚楚两个面面相觑。姜丰心里咯噔一下,不会被老娘扒了马甲吧?好在老娘只是感慨一句,没有再细究。豆腐用油把两面煎黄,倒入炒好的肉末,撒上葱花、淋上酱油,就是一道肉末小葱拌豆腐;剩下的瘦肉剁碎了,挤出一个个肉丸子,和冬瓜一起滚了一道冬瓜丸子汤;河蚌焯水,把肉挑出来,切成细条备用,起油锅,把姜葱蒜爆香,再把河蚌肉放进去炒香,淋入酱油起......

主角:姜丰姜媛   更新:2024-03-04 06:0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姜丰姜媛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篇章阅读农门败家子:我靠科举发家了》,由网络作家“山的那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农门败家子:我靠科举发家了》,是网络作家“姜丰姜媛”倾力打造的一本穿越重生,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着“媛媛”的名字往后院去了,留下姜丰和熊楚楚两个面面相觑。姜丰心里咯噔一下,不会被老娘扒了马甲吧?好在老娘只是感慨一句,没有再细究。豆腐用油把两面煎黄,倒入炒好的肉末,撒上葱花、淋上酱油,就是一道肉末小葱拌豆腐;剩下的瘦肉剁碎了,挤出一个个肉丸子,和冬瓜一起滚了一道冬瓜丸子汤;河蚌焯水,把肉挑出来,切成细条备用,起油锅,把姜葱蒜爆香,再把河蚌肉放进去炒香,淋入酱油起......

《精选篇章阅读农门败家子:我靠科举发家了》精彩片段


姜玉留下一个装着房契、地契的箱子,就神色匆匆地走了,不肯留下吃饭。明知丈夫高逵是个不可靠的,她得回去照看几个孩子。

姜丰将姐姐送出门,回来看到娘和娘子都面带忧色。姜丰眼珠转了转,这事情严重性怎么样还不知道呢,没得让娘和娘子跟着担心……

何况楚楚孕相不好,再操心就更不好了,因此笑道:“不是什么事,你们不必担心。这些装神弄鬼的,哪朝哪代没有?成不了什么气候,我们自家不要沾惹就是了。姐姐那里……只要姐姐管得住钱财,姐夫也只能干瞪眼。我明日就去寻他说道说道,不让姐姐受他的气。”

苏氏连忙说:“这事我去说,你安心读书就是,眼看着就要考试了,免得耽误你的时间。”

想着母亲彪悍的功力,姜丰也笑着点头,说道:“咱们不提这破事了。我买些肉和豆腐回来,又从小七婶那里要了些河蚌,给你们做顿好吃的。”

“哪里能让你动手。”苏氏过来拿菜,熊楚楚也要去烧火。

姜丰连忙拦着她们,说道:“读书也要讲究劳逸结合,就让我来吧!娘,你帮我看看媛媛跑哪里去了,娘子你只管坐着,厨房里烟熏火燎的,没得熏坏了你。”

他主要是不想娘子进厨房。熊楚楚这一胎怀得辛苦,闻到油烟味就要吐。但是不让娘子动手,也不好让老娘动手啊,所以还是让他来吧!

苏氏愣了愣,打量了姜丰一会儿,突然笑道:“我儿真是会体贴人了,从前是绝不肯进厨房的……”

说完,喊着“媛媛”的名字往后院去了,留下姜丰和熊楚楚两个面面相觑。

姜丰心里咯噔一下,不会被老娘扒了马甲吧?好在老娘只是感慨一句,没有再细究。

豆腐用油把两面煎黄,倒入炒好的肉末,撒上葱花、淋上酱油,就是一道肉末小葱拌豆腐;剩下的瘦肉剁碎了,挤出一个个肉丸子,和冬瓜一起滚了一道冬瓜丸子汤;河蚌焯水,把肉挑出来,切成细条备用,起油锅,把姜葱蒜爆香,再把河蚌肉放进去炒香,淋入酱油起锅,这是姜葱爆蚌肉。

最后再放油,爆炒了一碟子青菜,这荤素搭配的三菜一汤就齐全了。

熊楚楚难得的胃口大开,吃了两大碗饭。小媛媛吃着碗里的、盯着碟里的,筷子就没有停过。就连苏氏也连连赞道:“我儿这手艺,比县城酒楼的大厨也不差什么了!”

见到家人都捧场,姜丰也很高兴。

其实不是他手艺特别好,而是他做菜舍得放油和调料。就拿老娘做菜来说,她炒青菜都是拿猪肉略微擦了擦锅底,这样的青菜干干涩涩的,能好吃吗?

“你们喜欢,以后就由我做菜!”姜丰豪气地说。

“那可不成!”婆媳俩异口同声,先不说这做饭耽误大郎读书的功夫,就是让他这么个做法,家里的油能用几天啊!

姜家这里其乐融融,高家却是一片鸡飞狗跳。

姜玉一回到家,迎面砸来一个破瓦,只听高逵暴怒地吼道:“你还知道回来?你把我家的钱都搬到娘家去了!我要告你一个盗窃,休了你!”

姜玉冷笑:“你有种倒是休啊!我姜家才看不上你家的破铜烂铁!我是把钱藏起来了!爹娘吩咐的!”

高逵这一年来受够了窝囊气,此时自以为有了依仗,也不忍气吞声了,追着姜玉就要打。

姜玉撒腿就往屋外跑,一边高声哭喊:“救命啊!这天杀的要打杀我了啦!”

此时正是晚饭时候,家家户户都在院子里吃饭、乘凉,听见有热闹就端着碗走出来瞧。

看到高家媳妇披头散发地在前面跑,高逵凶神恶煞地在后面追,有笑嘻嘻看热闹的,也有热心地拦着,劝道:“高家大郎,打媳妇的男人能有什么出息?快停下吧!”

也有人喊道:“高大郎,你也不打听打听,你那小舅子府试高中了,听说还进过王府呢!你们正经姻亲呢,眼看姜家要起来了,你犯不着得罪他啊!”

高逵听了也有些害怕,王爷那是什么人物?他做梦都攀不上的!因此只能恨恨地停下,对左右说:“你们不知道!从来没有这样厉害的媳妇,管着夫家的钱,还往娘家搬,连丈夫都不让动的!”

姜玉躲在一个老婆婆身后,高声回道:“是爹娘让我管的!说到了你手上,迟早都便宜了别人!”

众人都哄笑起来,人人都还记着半夜“失火”的热闹呢。

“胡说八道!胡说八道!”高逵羞恼地躲回屋里去了。

他可真是冤枉,现在他就是有心也无力啊!

第二天一早,苏氏要去寻亲家好好说道,姜丰想了想,就对她说:“母亲既出门,不如也去老舅那里一趟,请他把这里有贼人为祸乡里的事禀告县令大人。”

苏氏笑着点点头:“还是我儿想得周到!”这是要借势欺人呢!

其实姜丰倒没有欺压谁的意思,他本身和什么柳氏没有仇恨。

但是一个地方出现了这些事,他知道了总不能当不知道。

读书人嘛,不应该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子曰: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到了傍晚,姜丰竟然奇迹般地感受不到臭味了,认真地检查了一遍自己的答卷,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浓郁芬芳的空气。

完美!

到了下午,陆陆续续地有人交卷了,姜丰又检查了姓名、籍贯等,见没有错误也摇铃交卷了,在这地方……能流连忘返的都是神人。

不多时,负责收卷的文书就来了。

这两个是县衙的经承,也是九品官了。

一人收拾考场的笔墨纸砚,另一人收卷糊名,即用白纸糊住考生的身份信息,然后将答卷放进一个封卷袋中,两人共同确认封卷完毕,在袋口贴上封条,又签上名字,才让姜丰离开。

所有的流程都是严谨的,尽可能避免作弊,且一旦出现事故,封卷人要承担责任的。

第一场考试结束。

考场外等候着送考的家属,多数是府城本地人。外地人除非是大户人家,否则是没人送考的。

见到考生出来,家属们赶紧看过来,见不是自家人,有些失望地继续等。

还有一些已经交卷的考生凑在一起对答案。

其中一人说:“唉!我这次没考好!好多题都是蒙的!这回无颜见江东父老了!”,虽然这么说,脸上却隐隐带着嘚瑟。

其他人也或真或假地长吁短叹着。

最讨厌这种不诚实的人了,每次说自己没考好的,结果都考了第一名!

姜丰不想跟这些不诚实的人说话,他现在一身气味,只想快点回客栈休息。

“姜兄,你也出来了!”一个大嗓门响起。

姜丰抬头看去,原来是寓馆的邻居胡大山,正在一群考生中间说话。其他人听到胡大山的声音,也都向姜丰看过来。

姜丰对胡大山拱了拱手,就要离开。

胡大山已经跑了过来,才凑到姜丰身边,又不由自主地退了一步,尴尬地笑着说:“姜兄,你身上男人味有点重啊!”

见鬼的男人味!

姜丰没好气地说:“我分到了厕号!先不说了,我要回去洗澡!”

“原来如此!”胡大山同情地点点头,“改日咱哥俩再好好亲热亲热!”

这胡大山真是自来熟……

对这种人姜丰没有应付经验,只得胡乱答应着,然后离开。

隐约听到有人说:“呵……这憨面刁倒是会赶热灶……”

回到客栈,大堂里已经坐着很多人,许多都是今科的考生,也都三三两两的议论着考题。

姜丰素来觉得,考完试之后不要对答案,以免影响下一场考试的心情。

和这些人都没有什么交情,也不用应酬,姜丰疲惫地回到房间,要了一桶热水,整个人泡在浴桶里,热水泡得每个毛孔都舒张开来,舒服地低吟了一声,精神才慢慢复苏。

分到厕号真是令人措手不及,幸好他挺过去了,自我感觉考得还算不错。

这死记硬背的事怎么难得到经历过十几年应试教育的姜大郎?

府试每考完一场,可休息两日,就是放榜。一场通过者才能进行下一场,若是不过可收拾包袱走人,也不用交下一场的考试费了。

到了放榜这日,榜下又是一片哀鸿。

姜丰过倒是过了,只是名次不如县试,排到了第十。这也正常,县试只是一县之人,府试却是一府好几个县的人。

再看了看榜首,是个没听过的名字,想来是他县的才子。

但不管是谁,不是那王珉就好!自己可是在娘子面前夸过海口,要压那王珉一头的呢!

不过,王珉还是在他前面两名……但是不要紧,还有两场呢!姜丰握了握拳头!

接下来是第二场考试。

看到座位时,姜丰觉得自己被衰神诅咒了。

每一场考试座位都是重新编排的,凭什么他两次都是厕号?!要说这是运气不好,他都不相信啊!到底是谁在针对他?

可是他只是个穷书生而已,怎么会有人针对他?

姜丰深吸了一口气,默默地对自己说:稳住!不能慌!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府试第二场考的是杂文。杂文的特点是“杂而有文”,后世有位姓周的杂文大家,中学生们都怕他。

这一场考试难度就上来了。

题目是“平当以经明《禹贡》,使行河论”,要求写一篇杂文。

姜丰眉头皱了皱,这道题有点偏啊……出自《汉书·隽疏于薛平彭传》,说的是一个叫“平当”的人因为熟读《禹贡》,朝廷派他去治理黄河。

解了题,就是答题了。

姜丰淡淡一笑,这道题的要点不是论史,而是借古喻今,要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切忌唱反调说什么“读书无用论”……

换句话说,就是立场要正确。

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文章,旁征博引、一气呵成,姜丰自觉非常满意。

看了看天色虽然还早,姜丰也不再磨蹭了,摇铃交卷。

虽然说厕号没有影响他的发挥,但能走还是赶紧走吧!

此时中午刚过,明晃晃的太阳还高悬空中,姜丰是第一个交卷的。

考场外依然侯着准备接人的家属,姜丰没有看过去,反正不会是接他的。

正想快点回客栈,就听到有人说:“姜公子!你出来了!”

咦?难道还有人比自己还早?

姜丰望过去,却是一个小厮打扮的人,分辨了一下,是王玢身边的苍术,连忙拱了拱手,说道:“小哥如何在此?”

苍术小步上前,一边笑着,一边说:“我家公子让我来接您。”

姜丰闻了闻自己身上的味道,有些尴尬地说:“我恐怕要先回去沐浴一番。”

苍术似乎毫不意外,笑着说:“好,我陪您回客栈。姜公子那么快就出来了,一定是胸有成竹了,小的预祝您旗开得胜。”

“承你吉言,我只求做个孙山就满足了。”姜丰谦虚地说,但也是实话,这种淘汰性质的考试,只要能过,排名倒不是太重要。

苍术摇了摇头:“姜公子过谦了。”

能让他家公子另眼相看的,又岂会是寻常人?

两人说着回到客栈。不能让王玢久等,姜丰迅速沐浴更衣,跟着苍术到了临江楼。

直到见到王玢,姜丰才知道,自己这两次考试为何会这样倒霉……

小说《农门败家子:我靠科举发家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