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带着空间去修真完整章节阅读

带着空间去修真完整章节阅读

烟雨蒙蒙杂花垂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烟雨蒙蒙杂花垂”创作的《带着空间去修真》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然后几个锅和碗碟她都用稀释过的河水洗了洗,洗干净后收进了储物戒指里,红泥煤炉子的用处很大,在东省听说一般是烧炕,出门都会很冷,这个炉子可以放在室内烧点水,还可以煮东西吃。铁锅她买了一个大的一个小,小的是搭配着这个泥炉子买的,架上刚刚好,再大一些就没有那么方便了。棉花是装在化肥袋子里面的,她从化肥袋子里把四床棉被都取了出来,然后收进空间里,床上只......

主角:武雪卿烟雨蒙蒙杂花垂   更新:2024-03-21 09:3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武雪卿烟雨蒙蒙杂花垂的现代都市小说《带着空间去修真完整章节阅读》,由网络作家“烟雨蒙蒙杂花垂”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烟雨蒙蒙杂花垂”创作的《带着空间去修真》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然后几个锅和碗碟她都用稀释过的河水洗了洗,洗干净后收进了储物戒指里,红泥煤炉子的用处很大,在东省听说一般是烧炕,出门都会很冷,这个炉子可以放在室内烧点水,还可以煮东西吃。铁锅她买了一个大的一个小,小的是搭配着这个泥炉子买的,架上刚刚好,再大一些就没有那么方便了。棉花是装在化肥袋子里面的,她从化肥袋子里把四床棉被都取了出来,然后收进空间里,床上只......

《带着空间去修真完整章节阅读》精彩片段


内心划过一些思绪,觉得可以,但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来,只疑惑道:“还有棉布?”

大婶把圆簸箕放下,站起身透过窗户小心的瞧了瞧外面:“我家之前给地主当过丫环,会织布呢,但是量不多,就两匹,你的身板大概可以做4身衣裳,一匹深蓝色,一匹红色的。红色的比较特殊只够做一身衣裳,那还是我准备拿来给我孙子娶老婆用的。”要不是实在没钱贴补,她才不愿意把红布拿出来呢,

但是这米确实难得,最近她家老头子又犯病了,得好好休养着,不然她哪里舍得,好在她会织布,之后想办法再弄点红布出来也就是费点功夫,现在还是老头子要紧些。

还有意外惊喜,现在红色的布可难买,供应社一上架就要挤破头去抢,自己这下可捡了大便宜了。

武雪卿点了点头,又道:“可以,大娘这儿有没有麻布?我可以出钱买。”

大娘笑容满面,拉着他穿过小门,站到一个木柜面前,她从裤兜上取下一把钥匙开锁,

把面上的破衣服破棉被搬开,打开了一个柜子,武雪卿低头一看,好家伙,里面装满了布匹,大婶把布匹都提了上来,武雪卿眼睛一扫,有将近5匹深褐色的麻布,三匹深蓝色的棉布,最中间是一匹红色的布。

她伸手摸了摸,又展开了一块布点了点头道:“大娘好手艺,跟供应社的比也差不了。”

大娘得意一笑:“那可不,当初我会这手艺,那可是一家有女百家求。”

武雪卿笑了笑道:“麻布多少钱一尺,我想拿来做铺盖套子,就那四床棉被您看看要多少尺布?”

“差不多3匹,给你多算一点免得到时候调整不过来,要是有多的,你拿来做衣裳或者别的也不错,一匹算8块钱吧。”

武雪卿点了点头数了24块钱给她,钱货两屹,大婶也难得遇到个大方的主把东西都买了,得了好几十块,今年的年能好过些了,

因着东西多,大婶叫了两个儿子帮忙背到马路上等客车,

大婶也提着篮子送他,一路上边走边跟他说话:“这棉花籽啊,种之前得晒三天太阳,然后再泡水,等发芽了你再种,要是泡2天都没有发芽的多半是种不活了。”

武雪卿笑着点头一路上还请教了一下泡酸菜的做法,立马就打开了大婶话匣子:“你别说,我泡的酸菜呀那可是一绝,到时候你煮一锅水,煮开放冷了,然后准备一些青花椒还有这些辣子姜蒜,一点白酒,还要盐这些,然后你……

要是坛水起白花了,就得放里面倒白酒,坛盒水要经常加,不然干了吸空气进去的,酸菜到时候就坏了,你要是要加菜进去,菜得洗干净得晾干水再倒进去。”

武雪卿点头记下这些,等到了马路上跟他们挥手道别。

然后过了半小时也没有什么人路过后,他把东西都收进储物戒指内,往进城的路上走了大半个小时才在一个岔路口等车。

又等了1个小时左右,客车才摇摇晃晃的开过来,他上车交钱,临近中午了,去城里的人不多,所以还有几个空位,

他找了个位置坐下闭目休息,神识落进空间里整理今天收到的种子,

蔬菜种子大婶给了牛皮菜,青菜头,白菜,莲白,胡豆,青豆,豌豆,儿菜,花菜,折耳根,小芹菜,南瓜,丝瓜等种子,还挖了两把地里野生折耳根送给她,一些大婶比较少的也给了一点,比如绿豆种子和香菜种子,

武雪卿将地里已经成熟的种子都收进储物戒指里,然后用神识把大婶给的种子都浸泡水催芽,种光了。

这一批种子不多,她不打算拿来吃,只全部种下收种子,

神识在空间里忙忙碌碌,感觉没多久就到了城里,

下了车后,她绕进巷子里又换了个模样扛着100斤米去了粮站脱壳。

又折腾了两次,加上昨天在夜市剩的,总算是存了200斤米。

他换了个模样提着一袋50斤的米七拐八拐拐进了一家院子门前敲了敲门。

一穿着褐色背心,露着胳膊的大爷打开门疑惑道:“谁啊?”

武雪卿做了个端锅的姿势,小声道:“二爷爷,我妈让我给你带点米过来,知道你在城里缺口粮。”

“哎哟,我的妹子啊,快快进来,你妈最近身体怎么样?感冒好些了吗?”大爷热情的像是对待自己亲侄儿的样子拉着武雪卿走进门后把门关上,

“好啦,多亏您给的药,现在好多了。”武雪卿也配合着演戏,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个时代都是这样,前几年管得更严,城里来个生人,过路的都要看两眼,生怕是投机倒把的,

经过了饥荒,大家也慢慢摸到了路子,政府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总得漏点指缝让老百姓过过日子。

走进了房间,大爷探过来小声道:“要点啥?”

武雪卿配合的低下腰小声道:“我想买个两个锅子碗碟什么的,有锄头镰刀的话也要,酸菜坛子,酒坛子有没有?”

这家人是她之前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听老师说的,那个老师刚结婚家里啥都要添置,还是学校的主任介绍的这个地方,武雪卿才知道城里还有个这个地方,算是个小百货,专门杂货这些的。

老头眼珠转了转道:“有是有,但是现在铁锅的价格可不便宜啊?”

武雪卿会意的打开袋子给老头看了看,还主动给了他几颗尝了尝,老头看着白白的米,混浊的眼睛都亮了几分,连忙抓着她的胳膊道:“小伙子你可是来对地方了,我老刘家的东西质量绝对好,价格还公道!来来来,我带你去看看。”

老头带着他进了一个杂物房,里面堆了些乱七八糟的杂物,武雪卿正疑惑呢,却见老头搬开一个柜子,拉开杂物,露出一个地窖。

武雪卿恍然大悟,藏得这么严实,怪不得没被人发现。

她跟在后面踩着木梯子下去,下面的空间不小,木架子上面摆着不少瓶瓶罐罐,地上也摆满了罐子,只留下了一条过道,脚大一点的都过不去。

老头灵巧的带着他又穿过了一道门,门里面摆了几个矮的木架子,木架子里面挂着三排铁锅,有一个实心的柜子上还摆着那种土灶上面架着的大铁锅,

武雪卿连忙跟上去看了看,不止有炒菜的锅,还有那种铁壶,可以拿来烧水的,可东西更难得。

她摸了摸铁壶道:“这个什么价格?”

老头子摸了摸山羊胡子道:“这个铁壶可以烧4斤水,价格就给你算15斤米吧。”

武雪卿皱着眉头道:“太贵了,13斤半吧,就算是铁壶难得但也只能烧水不是?我铁锅一样可以烧水。”她撇了撇嘴,视线转到了铁锅上面,越想越觉得还是要铁锅把,铁壶虽然少见,但是确实没有铁锅来的划算。

老头见她看向铁锅,摸胡子的速度都快了不少:“13斤半就13斤半吧,就当交个朋友了,铁锅12斤米一个。”

武雪卿凉凉的看了他一眼,不说话。这老头是打算把她当做冤大头吧,这都快8块钱一个铁锅了,供应社的铁锅才4块钱,虽然要搭一点票,这足足贵了一倍。

老头被她看的那一眼心里发慌生怕她不换东西了,清了清嗓子道:“算了算了,服了你了,铁锅10斤半米一个,还有酒坛子给你算5斤米一个,4斤装的,酸菜坛子只有5斤装的,算4斤米一个可以了吧。”

武雪卿笑眯眯的点头选了两口铁锅,两个酒坛子和一个酸菜坛子,又选了一个红泥的煤炉子,不大但却很重,可以烧一斤煤,又拿了两套碗碟,一把锄头,一把镰刀,50斤米就换的差不多了。

临走时她看到一个砂锅,看到就走不到道,那砂锅是绿豆色的,口小肚大看起来圆润又厚重,

她指了指砂锅问价,老头见她买的多 又拿了这么好的米,也不磨蹭给了个实诚价格:“你给5块钱吧,这砂锅可是我从老伙计那边搞来的,就这一个了。”

武雪卿从兜里掏出毛票,数了五块钱给他,提着一大串锅子炉子走出去,老头在后面也给她端碗碟子。

她直接让大爷帮她把东西搬到巷子里面,然后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路过,直接麻溜的把东西收进储物戒指里面快步走了。

这会儿已经下午5点左右了,天灰蒙蒙的像是要下雨,晚上再去黑市看看吧。

快到晚上了,她打算回家了。

她恢复自己的模样,从家附近的巷子钻了出来,走动时她才发现,衣袖已经短了一点,没有一点肉的手腕黑黑瘦瘦的,全是骨头。

但是还是好很多了,她之前变化成成年男人的样子,衣袖和裤子就只有半截,但这在这个时代是很常见的,衣服不合身而已,也无所谓的。

她背着空布包走回家,掏出钥匙开门,但是发现门被反锁了,敲了敲门家里也没有人应声,

心下微叹,又是去外面吃酒去了吧,这样的场景也很常见,她偶尔回来也是这样,门打不开,她只能蹲在家门口,像只无家可归的小狗一样挨饿受冻。

透过楼道的空隙,看着楼下,这座筒子楼是城里比较少见的楼房了,但是饱经风雨,外面的砖石已经风化了,经常掉白灰。

武雪卿走下楼梯穿过马路走进巷子里,这会儿已经快到晚饭时候了,巷子里都可以闻到别人家传出的饭香味。

奔波了一天还没有吃东西,此时她已经饥肠辘辘了,她摸着咕咕叫的肚子,心情难得的有些落寞,

可能是最近的事情加在一起,让她对家人,对未来有一点迷茫和害怕,害怕未来几天下乡去的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也担心遇到什么波折,

她背靠着墙,蹲坐在角落,看着昏暗的巷子发起了呆,未来是怎样的,她也要像弹棉花的大婶一样,像她继母一样,为了钱,为了一点吃喝而奔波一生吗?

她不想,她觉得那样好累,武雪卿眼神空洞的看着街上路过的人,他们都有家,她没有家,

她从继妹武柔出生之后就深刻的意识到,她没有家了,爸爸也变得好陌生,之前没有继母的时候,爸爸回家还会给她带烧鸡,带馒头,隔三差五她还能尝尝肉味。

后来…不说也罢…武雪卿看着灰蒙蒙的天,好似回到了以前,也是差不多的天,她蹲在家门口闻着别人家里飘出饭菜的香味,邻居家里的小孩吃饭吵吵闹闹的,要大人喂饭。

武雪卿这一刻脑子里想了很多,还有3天,她就要下乡了,

听说下乡的知青得干很多活,干活她不怕,现在有了空间,有了食物,今天还买了锅,买了布,买了棉花,以后有吃有穿,

修炼之后身体也比之前好了不少,只要自己一直修炼,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但是以后就真的只是自己一个人了。

她双手抱膝,下巴放在手臂上,在这里,继母苛待,妹妹只顾自己开心,爸爸不重视,亲生的妈妈长什么样子她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妈妈有两根黑黑亮亮的辫子。

她也该有新的生活了吧…

自己也要勇敢一些去面对,即使只有自己一个人,武雪卿并没有伤怀多久,她想到了修炼,想到了空间。

她垂头,把脸埋进了臂弯里蹭了蹭,缓缓露出了一个笑容,藏在黑暗中,内心深处的一丝害怕逐渐散去,

一股郁气从她身上散开,心境处的阴霾化为虚无,灵台清明,心境提升至练气中期,修仙的基础已经打下,剩下的只需努力修炼,便可踏上大道。

她回头看了一眼家的方向,站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泥大步离去,脚步轻快自在,不再犹豫,也不再迟疑。

武雪卿快步走了几步,然后跑了起来,迎着凉风细雨奔走在巷子里,闻着空气中逐渐浓郁的饭香进了空间。

她把今天买的东西都拿出来堆在地上整理了一下。

种子她已经在客车上种下了,她之前收集到的不少布条子散乱着,她都整理好扎成一堆,

然后几个锅和碗碟她都用稀释过的河水洗了洗,洗干净后收进了储物戒指里,

红泥煤炉子的用处很大,在东省听说一般是烧炕,出门都会很冷,这个炉子可以放在室内烧点水,还可以煮东西吃。

铁锅她买了一个大的一个小,小的是搭配着这个泥炉子买的,架上刚刚好,再大一些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棉花是装在化肥袋子里面的,她从化肥袋子里把四床棉被都取了出来,然后收进空间里,床上只放了一条6斤重的棉花。

她又取出深蓝色的棉布,搭在棉被上测量尺寸,棉被是1.8米*1.5米的,她量了一下,把棉布撕开成合适的大小,

布匹的宽度没有那么宽,大约撕成了8块布,之后再缝合成被套,得在一面留口子,然后把布条缝成一条条的缝在开口的两边,到时候绑起来,棉被就不会漏出来了。




她现在炼气一层,不能吃含灵气太多的东西,所以所有入口的食物她都会去除掉大半的灵气,避免她丹田饱了,但是胃没有饱的情况出现,

她从小就吃不饱,所以格外迷恋吃饱穿暖的感觉。

她也尝试了一种深紫色的菜,可惜吃起来有些苦,她不是很喜欢,但都咬了一口了,她还是将它都吃掉了,

有的吃就可以了,她从不浪费粮食。

久违的饱腹感让她满足的摸了摸肚子,好久没有吃饱过了,上一次这么饱好像还是过年的时候。

时间悄悄的逝去,外面已经第二天了,天色灰蒙蒙的,看起来又要下雨的样子,她赶紧跑出来,从杂物房里翻出两个她之前洗干净放起来的粗布袋子,

这是她之前去粮站的时候捡的,黄褐色的肥料袋子之前也是装米的,被她捡了回来洗干净放好,

这些年她捡过不少这些“垃圾”回来,房间越来越拥挤,最后只留下了一个通道,一张床和一张书桌的位置。

她把枕头旁边上学时背的布袋子挎在肩膀上,把肥料袋子打开,装满了米,一个袋子大概能装20斤米的样子,去脱壳的话,100斤谷子大概要收一毛钱的机器费,算下来就是50斤要五分钱,购买好几个鸡蛋的了,这个价格属实有点贵。

她只有两个袋子,而且如果她一个矮矮小小的人提100斤谷子去脱壳实在有些令人瞩目,40斤差不多,先拿这些去试试水。

最好可以去买几只鸡仔,长大后不管是吃肉还是吃蛋都是很好的,而且鸡蛋现在的价格也不便宜,供应社卖一分钱一个,但是这玩意儿也要鸡蛋票才能买,黑市里价格不知道,但只会贵不会少。

趁着天色还早,她轻轻关上门,背着布包经过客厅的时候,看了看墙上的挂钟,现在5点多,还有大半个小时爸爸就要起来了,

小心关上门,筒子楼里面还算安静,耳朵灵敏的她还能听到别人家里的呼噜声,

粮站在两条街外,单独的一条街,在临近的时候,她钻进一条巷子,从空间里提出两袋谷子,

接近粮站时人就多了,门口已经排了一些人了,都揣着袖子小声的聊天。

武雪卿的到来没有引起什么注意,像她一样年纪的年轻人也有几个,都聚在一起聊下乡插队的事情。

她也听了一耳朵,这个时候下乡插队绝对是热门话题,要下乡的知青一般都是去偏远的东北或者西北平原,或者海南等地区,

只是那几位基本都是去海南的,并没有和她一样去东省的,听他们说她去的东省还算不错,不会像城里这么缺粮食,冬天还能猫冬,只是活计也不会轻松就是了,而且光是棉被厚衣服这些要备齐的话,花销更多,有利有弊,

时间慢慢的过去,她的身后也排了不少人,弯弯绕绕的排了一条街。

6点,粮站大门打开了,一个魁梧的男人推着秤过来,手上拿着笔和本子开始招呼人过去称重,

男人的背后有两排柜子,柜子后面也坐落了不少人,个个面前都排放了一把算盘,

粮站不仅有机器可以脱壳,还可以卖谷子,可以直接算价钱,特别是现在刚收完最新一批的谷子,有不少人都拖了谷子来卖的,只不过价格肯定一般,没有黑市的高。

很快就轮到她了,她直接把米提上秤,身材魁梧的男人拨了拨秤砣,沉声道:“同志,42斤。”

武雪卿点了点头轻声回了一句:“脱壳的。”

男人拿着笔写了几道,接过他递来的钱,然后递给她一张纸条子指了指后面的小门:“去那边,五分钱。”

武雪卿麻利的提着谷子走过去,穿过小门,继续在打谷机后面排着队,

机器房里面三台机器一直在运作,发出的噪音很是刺耳,她用灵气包裹着耳朵,耐心的等待,

前面还有两个人时,她眼尖的看见角落里堆着几个肥料袋子,她跑过去问收钱的人:“大哥,那个肥料袋子还要吗?我可不可以拿两个装米糠。”

这些肥料袋子他们这有很多,东西多了就堆了不少,袋子又很小,看问他的娃娃瘦的下巴尖尖的,一双眼睛看起来尤其的亮,便动了点恻隐之心,他点了点头:“肥料袋子要收费的,两分钱一个。”

武雪卿交了钱麻溜的跑过去挑了两个好的,没有破洞的,很快就轮到她,把谷子倒进机器口子,干净的肥料袋子装在出米口,刚刚捡的肥料袋子装在出米糠的口子,

大约十分钟左右,米就打好了,她提着四个袋子出去了,身上衣服上都蒙了一层谷灰灰。

在粮站外面排队的人不少,但是大多数都是提着跟她差不多的重量,虽然刚收了新稻谷,但是稻谷产量不高,除了缺钱拿来卖的,基本都是脱谷后自己吃的,连米糠也没有放过,都基本收走了。

米糠可以喂鸡喂鸭喂猪,没有吃的的时候,米糠也可以磨得细一点混着粮食一起吃,

前几年干旱的时候家里没有多少吃的,米糠稀粥她也吃过一年多。

当然了,是她一个人吃,家里那三个好歹还有玉米糊糊吃,勉强能混个半饱,粮食缺少的时候,她最先伙食下降,但是要干的活没有丝毫减少。

提着粮食,武雪卿七拐八拐的绕进了小巷子,把粮食都收进储物戒指内,人也进了空间,她打算在附近待一会儿,等会儿人少一点了再继续去排队脱壳,

外面与空间里有时间差,她在空间里收获了一批又一批果蔬和谷子,她重新拿了一个看起来像枯藤一样的储物戒指认主,而这枚储物戒指居然有变幻容貌和隐藏修为的作用,她把准备拿去黑市卖的粮食都装进那个储物戒指里面。

利用储物戒指的幻化能力,将自己变成了一个身材高挑或者是矮小的妇人分别去脱了三次谷壳,最后收获了将近150斤的米。

见好就收,实在是排队需要花很久的时间,她在空间里又啃了两回菜,趁着天色还早的时候,回了家,

继母对她冷嘲热讽:“一天天的就知道跑外面去野,还回来干嘛?吃饭的时候就知道回来了,一天天的,昨晚上让你洗衣服当耳旁风了啊?不洗衣服晚上就别吃饭了,个讨债鬼”

武雪卿习以为常的走进房间反锁上门,静静的听着门外继母依旧在骂骂咧咧,这很正常,就算她不理会她,这位继母也可以自己一个人骂上两个小时,若是她顶嘴或者辩解,还会继续骂继续说,感觉能把她生活里所有的不顺利和磨难都归咎在武雪卿身上。

听到站在门口的继母一边踹门一边骂,武雪卿忍着内心的火气,她也不能进空间,因为门锁的质量不太好,曾经被继母一脚踹开过几次。

她没有点灯,静静的看着低矮的天花板安慰自己,没有几天了,忍忍就过去了,过去的十多年都过来了,不缺这几天。

很快旁边屋子的武柔先受不了了,用力打开门冲着她妈妈抱怨道:“妈,小声一点嘛,我还在学习呢,吵得我算数都算不好了!”

继母这才小声了一点,端着一篓子玉米拿着小马扎坐在武雪卿门口骂,骂完还要问武雪卿是不是没有听到她讲话,跟个哑巴似的巴拉巴拉一连串词不要钱的往外蹦。

骂人还得要她回答…

武雪卿掏出一本书放在智慧之石上,屈着膝看了起来,她知道武柔说了之后,继母就会收敛一点点,不会再踹门了,只是会在门口吐痰。

“呸,一天天的早出晚归的,不知道跟哪些二流子跑出去鬼混,我看你以后能有啥出息……倒霉玩意儿…”

武雪卿翻了个白眼,翻了一页书,嘈杂的环境让她看不进书,她叹了口气,脚不小心踢到已经凉了的输液瓶,

她滑进被子里面,侧头看了看门板下面那条缝隙里透出来的光,无趣的侧了个身休息。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猛的睁开眼,刚刚不小心睡着了,房间已经彻底的陷入了黑暗,她拉开灯,听着其他两个门里面发出的呼噜声,

张开神识看了眼外面的挂钟,已经2点03分了,正巧够她去黑市。

她穿好衣服出门,离开了筒子楼后,走进巷子里把自己变化成一个中年妇女的样子,从布包里拿出一条蓝色的布条把头发扎起来。

背上背着布袋子,弓着腰步伐轻快的走去梧桐巷子,这条路旁边的房屋基本已经废弃了,巷子又四通八达,像个迷宫,可以通往不同的方向。

巷子门口蹲了两个装似打瞌睡的小青年,见她过来,沉声问道:“干啥的?”

武雪卿侧身给他们看了看背上的米袋子:“来换米。”

小青年上手摸了摸布袋子,捏了捏对着旁边的人点了点头:“确实是米。”

另一个眉毛有一道疤的男人上下打量了一下武雪卿:“生面孔啊?”

武雪卿点了点头:“天冷了,想来换点棉胎子或者衣裳,家里娃儿过冬还没衣裳嘞。”

两个青年人点了点头指了指里面道:“时间抓紧,进去左拐两次,再右拐一次,看见一家门牌姓曾的人家,连续敲两次门,问小曾,你家媳妇生了吗,今天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3点就散了。”

武雪卿点了点头道:“谢了小伙子。”她从兜里掏了一毛钱递给他后就走了,这是进入黑市的入门费。

按照他的话,武雪卿脚步匆匆的走过去,四周都比较黑,但是不会影响她现在的目力,到了门口按照暗号说了之后,

等了大概一分钟,一个身高一米六多的矮小老大爷把门开了一点点,挥手让她进去。

门里是个大院子,院子里有不少破烂的家具,她只随意扫了一眼,看着老头,老头指了指房间门,凑近她小声道:“素的左边,荤的右边,等会儿出去走另外三个方向,下次来就说小曾,我来看你家闺女了。”

武雪卿点了点头,拱了拱手道谢,记下暗号走到左边的房间推开门,门里有不少人都蹲着问价,

问价也不会出声,只打手势比,若是不行就直接摆手,可以就点头。

房间里光线不亮,但也能看清楚,不少人都弓着身脚步轻轻的走动,

武雪卿看了一会儿跟她一样卖米的人报的价格,找了个空位坐下了,

把袋子敞开,露出白花花的米来,没多久就有人蹲在她面前,用手抓了抓米,闻了一下,伸了伸手示意武雪卿出价。

武雪卿比了连续比了三个数,示意6毛7角一斤。

对方摇了摇头还了5毛3分。

武雪卿迟疑了一下,比了个6毛3后摆手。

对方又用手指甲掐了掐米,放嘴里嚼了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扯开手上的布袋子,武雪卿递给他一个搪瓷杯子,让他自己舀米。

同时旁边有一个维护秩序的递过来一个秤和秤砣,

武雪卿拿秤上的勾子勾上对方的布袋子,移动秤砣,量杆翘得高高的,测过身给对方看,对方点了点头,从兜里掏出了钱给她。

武雪卿点了点钱,揣进兜里,男人把米袋子系上,绑在腰上急慌慌的走了。

武雪卿把秤还给旁边的人,静候更多的人来。

幸好米还比较畅销,她卖完了一批,出去又拿了两口袋过来,依旧蹲在那个位置,60斤米,没多久就卖完了。

她也没空数钱,空隙时候她眼尖的看见有个人来卖玉米棒子和种子,她走过去询价,

这个时候玉米已经收完了,卖的玉米种应该是今年多的。

玉米种价格也不贵 只要4毛2分钱一袋,她买了三袋子,一袋子有5斤,共15斤。可以种4亩多地。

她把玉米种收进布袋子里,弯腰逛了逛,又遇到一个卖土豆和花生的,都是3毛9一斤,这两样都可以直接做种子,她就又买了5斤土豆和3斤花生米。

布袋子勉强挤下了,她逛完了就扛着袋子去了右边卖荤的房间。

卖荤的这边卖的人少了近一半,但是买肉的差不多,

她转了转猪肉已经炒到了一块五毛钱一斤,贵的让人咋舌,当然了,卖肉的人的摊位被围得水泄不通,武雪卿咽了咽口水还是决定趁着时间看看其他的。

没多久她就蹲在了一家卖鸡崽和鸭崽的婆子面前,那人出价5毛钱一只鸡,武雪卿拧了拧眉,这都快赶上一斤米的价格了。

她摇了摇头,比了个3毛8一只,

那老婆子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毕竟小鸡崽这些损耗比较大,买十只能活一半就不错了,而且养到大还要吃不少粮食,又要花不少精力去伺候,这个价格算是不错了。

婆子打开笼子,让武雪卿挑,鸡鸭被布盖着 ,里面是黑的,它们也不会叫唤,一共8只鸡,10只鸭子,武雪卿干脆搭了五毛把笼子也给买了,

利落的数了钱给对方,这时也快散场了。

武雪卿拎着东西随意找了个门走了出去,今晚收获颇丰,买到了不少好东西,就是贵,太贵了!价格比供销社贵了好几倍!

走到了偏僻没人的巷子,她连忙进空间,避免遇到找麻烦的人。

在她进入空间后,果然有两个鬼鬼祟祟的人探出巷子看,结果没有找到那个妇人的影子,两个人对视一眼分开去两个方向找人,可惜,注定他们是徒劳无获。

进来空间,武雪卿连忙把鸡笼放在竹屋远一点的几颗树下面,

鸡崽这些到了天亮的地方倒是活泛了些,她连忙撕碎了一些菜叶子,混着稀释过的河水,拌着米糠撒在地上等它们吃。

见它们都活跃过来吃,武雪卿顿时放松了一些,鸭崽还好不容易生病,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养活,鸡崽则是一不注意可能就会死,死一半都是正常的。

一滴河水,稀释了一洗澡盆的普通水,还一点微弱的灵气,

经过河水的喂养,以后应该就可以健康长大了,

武雪卿把成熟的灵蔬和稻谷都收起来,把今天买的花生挑了不少个头大又圆满的,又挑了些有不少芽口的土豆丢进稀释过的河水里浸泡催芽,




走进了竹屋,坐在桌子前掏出赚的钱,一点点的张开数了数,足足还剩25块7毛!

第一次有这么大一笔钱,武雪卿激动的欢呼了两声,小心翼翼的收进储物戒指里,

现在收获的谷子足有3000多斤,蔬菜也是一大堆的堆在储物戒指里,可以保持新鲜不腐坏。

接下来就是收集一些御寒的棉花或者直接购买棉衣了,

她打算明天早上去脱壳100斤之后,下午就去同学的老家那边去看看有没有棉被,

武雪卿忙完后又继续打坐修炼,随着一呼一吸之间,进入体内的灵气逐渐增多,顺利进入练气二层。

如果之前的灵气只有巴掌大小,现在的灵气就有两个巴掌那么大了,今天收获了鸡鸭崽又涨了修为,

武雪卿开心的在床上打了几个滚,掏出灵蔬生啃,吃了个肚饱后就去浇水了,

鸡崽和鸭崽都回一旁的笼子里睡了,武雪卿把今天买来的玉米种子拆开,把所有的空地都种上玉米,

然后浇水催熟后,她小心控制着玉米没有长老,撕开穗子掐了一把,鲜嫩的玉米粒爆开汁水,她直接把掰了一百多根嫩玉米,连着外面的穗子一起收进储物空间里,

然后再浇水把玉米催熟,所有的玉米都从绿变得黄之后,她欢快的蹦哒在玉米地里,矮小的身影在里面穿梭,

一个小时后她擦了擦头上的汗,继续把剩下的玉米种都种完了,收获了四次后。她得到了200斤的嫩玉米,3700多斤的老玉米,

这个产量非常的恐怖了!之前她在乡下干活的时候,一亩地能产800斤都是了不得的了。

只是玉米还需要晾晒,把水汽彻底晒干,到时候磨的细一点的就可以磨成粉做玉米饼子,或者玉米糊糊这些了,磨了的玉米粉或者玉米粒都可以拿来喂鸡喂鸭,还可以喂猪,作用特别多。

她看见花生和土豆都冒了小芽了,把花生先种下,一个窝种了三粒花生,三斤花生只种了一个小角落,

浇水催熟了一批后得到了9斤花生,当然这是带壳的,如果要种花生需要剥壳,

她把新鲜的花生都剥好壳去掉水分 然后又挑了其中比较大粒的,又催芽种了下去,从9斤到28斤,如此反复了两次之后她得到了240多斤花生,

又种下一批花生之后,武雪卿恢复完灵气就开始去看书了。

她在那个新认主的储物袋中翻到了不少书籍,还有一本丹方,一本炼器大全和阵法心得,和一本妖灵录和几本修士自述,最近的学习也是有一点成效的,新拿到一本书之后,她也可以直接看懂一些字了,

在空间内困了睡,看一会儿书又去种地,在外面的时间快要到5点的时候,她经常浇水的果树中有一种终于成熟了。

粉色的水果一串串的像葡萄一样挂在树上,果皮非常薄,看起来晶莹剔透。

武雪卿站在树下闻着果香,看着果子狂咽口水,果树有五米多高,树干她张开双臂刚好可以环住,

她一点点的踩着树枝往上爬,爬到三米多高后已经可以摘到果子了,她摘了一串下来,一串数量不多,大概十多颗,个个都有两指宽大小,充满了果香,果香味很特别,记忆中似乎只有老师家种的月季花有一点点像这个果子的味道,

入口脆爽,果肉在唇齿间迸发出浓郁的果汁香气,唾液疯狂分泌,内里只有一颗细小的白色圆核。

武雪卿也不着急下去了,坐在一根树枝上把一串果子吃了个干净,看着其他的果子舔了舔唇,

这是她吃过最好吃的果子,即使吃了一串之后,也没有得到满足,反而开胃了,想要吃更多串。

可惜外面时间要到5点了,她翻越在果树上把能摘到的都摘了,除非树枝边缘或者树冠上那些树枝太细,她不敢去踩的,其余的她都摘了下来。

果树每一种她都栽了两棵,得到了差不多300串果子,约莫有个150斤左右。

武雪卿开心的换了一个模样,变成了一个中年男人出了空间,走到粮站附近从空间里提了100斤谷子排在粮仓门口。

这会儿人不多,排在他前面的就五六个人。

武雪卿变幻的这个人身材高大,一身肌肉鼓囊囊的,看起来很不好惹,脸上还有一道刀疤,嘴抿着不好交流的样子,所以前面的人看了他一眼,聊天吹牛的声音都小了些,生怕惹到“他”不高兴。

又等到了6点,粮站的人走过来开门陆续坐好,还是那个男人拿着本子和笔推了秤过来,招呼他们快秤。

他称重之后还是给了张纸条子,让她去后面脱壳。

没多久,他就提着两个袋子挤出人群,绕开了路上的人,提着袋子进了空间,拿出之前可以装20斤的小布袋,100斤米脱谷之后剩下大约68斤半,出了31斤多的米糠,

把米分成了两袋,一袋18斤半,一袋50斤,然后提着50斤米去了客车站,交了1角钱的车费后,坐上了去乡下的客车,

那位同学的老家就在她老家奶奶的隔壁大队,但是隔了几座山,倒是不用担心会遇到,这袋米大概价值31块钱,除了价格之外,还是农村很难买到的高级细粮,去供应社买粮一般都是糙米,或者高粱米,玉米面这些,

而农民自家中的稻谷,麦子的品质一般,远远达不到武雪卿拿出来的米粮的品质,

就算种出来,又要挑好的上交一半,剩下的一半再卖掉大部分换些钱,填些家用,只会留下一两斤等过年的时候煮上一碗红薯稀饭香香嘴,所以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儿都会期盼过年,

因为那个时候能有肉吃,还有饭吃,平时舍不得吃的花生核桃红枣这些也会拿出来,是一年到头不多的一两天的开心日子,要是家里条件好的,还能添置一件新衣服,那可就更棒了,足够小孩子在同村朋友面前炫耀大半年的了。

品质这么好的米粮供应社也卖的非常贵,这一袋米应该可以换到她想要的被子和棉花,

兜兜转转,坐了一个小时的客车后,武雪卿不着痕迹的揉了一下快要散架的屁股,因为之前下过雨,泥和碎石组成的路自然是坑坑洼洼不平稳的,摇来摇去,差点让她吐出来,

但是车上的老大爷老太太倒是不受影响的聊得热火朝天,马路顺着山盘旋,司机利落的打着方向盘甩出一个漂亮的弯,

售票员时不时的帮上车下车的人递背篓,接包裹,热情又周道,年纪大的还会扶着上下车,一些熟悉的人还会吹吹牛,聊聊今年粮食的产量,一会儿又问问家里的小伙子娶亲没有,家里的姑娘嫁人没有,热闹得甚至有些吵闹,大家都在聊天,即使有些没有熟人的,听到感兴趣的话题也会说上几句。

客车里大部分人不管熟的不熟的,全都在聊,气氛热烈,即使生活不富足,勉强温饱,但是眼睛都炯炯有神,精神乐观。

武雪卿听着也不由的露了笑,听到旁边一个婶子坐在背篓上跟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爷子聊得火热,

好不容易见他们停下了话茬,武雪卿不经意的问了下:“婶子是芦苇村第二大队三小队的?”

那婶子听到话扭过头打量了他一眼,眼声音弱了几分,收拢了一下背篓带子,弱弱回了句:“是啊,小伙子是有啥事儿吗?”这人咋看着不太像好人呢,长得凶神恶煞的…

“婶子,我妹妹快要出嫁了,我得给她准备点褥子,枕头这些嫁妆,听说那边儿有个弹棉花的,这不,就想过去认识一下,换点被子棉花什么的。”戒指的伪装效果很不错,她的声音也变得低沉浑厚,像个男人的声音。

那婶子一听不是找事儿的当即放松了下来,就跟武雪卿聊开了:“你说的是老周家啊,他家弹的棉花确实不错,还不贵,我们一个小队的请他家帮忙就是给30个鸡蛋,再加10斤玉米粉或者是10斤糙米就可以换一床4斤的棉被,

当然了,如果更重的棉被要拿更好的东西换了,他家孩子多,农闲的时候就弹弹棉花多点嚼用。”

武雪卿连连道谢,那婶子大手一挥爽朗一笑:“多大点事儿,等会儿你跟我一起,我带你去他家,就在我家旁边挨着的。”其实农村并没有城镇里管的那么严,再加上这会儿刚刚60年代初,大家还是比较习惯以物易物的,或者拿钱买东西的,

毕竟这么多年都是这样过来的,这些习惯已经深入骨髓了,再加上周围都是些上了年纪的成年人,谁家没有换过东西,也不会有人闲着去举报,这样的人一旦出现在村子里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又坐了半小时后,终于到了,武雪卿跟在婶子后面走上了田坎小路,

约莫走了半小时才终于走到了,婶子走到老周家门外面,开了嗓子喊了句:“老周,老周来弹棉花了哦~”

“二孃啊,去县里了?哟,还有个小弟娃啊,快进来喝水。”一穿着深蓝色毛衣的婆子从里面打开门连忙招呼他们进去。

婶子挥了挥手背着背篓走了:“改天再来,这会儿该回家做饭了,这小伙子要做被子,你快带进去吧。”

“好勒,那改天来耍哈,小弟娃快进来,要做几斤的被子?”

武雪卿走进院子就看到三个大叔在忙着给被子穿线,一个老爷子在弹棉花的架子面前看着,时不时的捡点棉花进去补补空,三个嬢嬢在摘棉花籽,

武雪卿眼睛闪了闪道:“婶子,我妹妹要结婚了,我想给她准备几床棉被,不知道您这个是怎么算?”

那婶子把人带到一间房间,一推开,半间屋子的棉被垒得高高的。

她指着这些棉被,笑着说:“你是隔壁二娘带来的,我也给你个实诚价格,你想做几床被子?一般我们就是收30个鸡蛋,再搭10斤玉米面或者10斤糙米换一床4斤的棉被。”

婶子朝门外看了看,小声的凑到她身边说道:“当然了,你要是有粮票这些也可以换,如果没有,给钱也行,三块五一床4斤的被子。”

武雪卿点了点头道:“我有细粮,你看看?”

说完她就解开了布带上面的袋子,张开袋子给婶子看了一眼。

那婶子瞪大了眼睛,猛的回身把大门一关,弓身抓了一把米抓了抓,又放了一颗进嘴里嚼碎尝了尝,

吃完她眼前一亮说道:“这米香得嘞,不是本地品种吧?白净还没碎,不像我们村里种的那些米,打出来全碎了,味儿还不香。”

武雪卿点了点头:“这是我朋友从北方带过来的良种米,这边儿没人种的,这米香而且养人呢,我这有五十斤,想要两床10斤重的,两床6斤重的。”

那婆子激动的摸了摸布袋子咬了咬牙道:“这米精贵,这样,6斤重的棉被给你算8斤米一床,10斤重的棉被算12斤米一床,你看怎么样?你还剩10斤,你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想要的?”

武雪卿盘算了一下价格算是比较公道了,至少比城里便宜些而且这里不用票更方便,她点了点头道:“这样吧,婶子家里有没有棉花种子或者其他作物的种子,树苗,鸡蛋都行,我都把米带来了也不想再提回去了,棉花种子您放心,我们家不做这个生意,就是给妹子带去种一点,做两件衣服什么的,现在衣服买一件太贵了。”

那婶子想了想道:“这没事,我们村里好多人都种呢,弹棉花就是挣个辛苦钱,赚不了几个钱,我去给你拿3斤棉籽,家里还有玉米花生油菜麦子红薯芋头种,还有一些白菜莲白豌豆黄豆胡豆这些,种子我都拿来给你看看,果树的话家里有柚子树还有核桃树你看看你想要不,剩下的我给你添鸡蛋或者钱你看看可以不?”

武雪卿点了点头道:“可以,都拿来看看吧,种子都是要的,有辣椒种最好。”

婶子乐了:“还别说,我们这儿就我家最多辣椒种,你等着,我先让我儿子给你拿棉被。”

“利民,利民快过来。”大婶把门开了一条缝叫人。

很快一个穿着麻布褂子的男人拍了拍手上的棉花道:“娘,要拿被子么?”

“拿2床10斤的,2床6斤的给拿化肥袋子装,外面下了雨,沾上泥可就不好了。”

“好嘞”大叔三下两下把棉被取了下来,又从角落拿了四个袋子打包。

棉被打包好了,大婶也端了一个圆簸箕过来,里面装了几袋子的种子,

她一一拆开摆了出来:“这袋是辣椒种子,有大青椒,炒回锅肉那种,还有二荆条,比较细长的,有点辣,还有这种小米椒和小米粒辣椒这两种可以拿来做调料或者腌酸菜都好吃,这些每样最多给你二两,我自己还要留些做种呢。”

“我估摸着你是个城里人,既然要种子想来也是要下乡或者是回农村了,我这里还有老姜,小葱都是今年的新鲜的呢,夏天太阳大的时候晒干了,这会儿再种上也可以,还有芋头,土豆,红薯,玉米,花生,这几样我每样给你3斤你看看可以不,

柚子树和核桃树我给你一样一棵,都是我亲戚给的苗子,种了两三年了,明年就能结果子了,现在外面卖也要5角钱一颗嘞,还有这些蔬菜种子我也一样给你二两,

鸡蛋我给你30个,鸭蛋30个,再给你3斤的棉籽,50斤棉花,两匹棉布你看可以不?”

武雪卿算了算,其实种子是算不上什么价格的,毕竟农村里面很常见,但是大婶给的数量挺多,她看了看蔬菜种子就有10多种,再加上鸡蛋鸭蛋棉花,最重要的是布,现在布的价格很贵算起来换10斤米也算是差不多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