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精品阅读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

精品阅读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

大肥橘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大肥橘”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许大海王秀秀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座上,小心的护着大布包。大布包里装着45斤的红参,买来就花了3400块钱。布包里边儿还塞了棉花,靠近红参的那一面儿还垫上了一些兔子皮,就是要尽最大可能的防止红参损坏。“四哥,我明白了。”“还有,我给你那5000块钱的收购金,要藏好了,别让人掏了去。”“我知道了,四哥。”隆兴乡要比大泉乡繁华的多,因为白山......

主角:许大海王秀秀   更新:2024-05-15 21:3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许大海王秀秀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阅读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由网络作家“大肥橘”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大肥橘”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许大海王秀秀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座上,小心的护着大布包。大布包里装着45斤的红参,买来就花了3400块钱。布包里边儿还塞了棉花,靠近红参的那一面儿还垫上了一些兔子皮,就是要尽最大可能的防止红参损坏。“四哥,我明白了。”“还有,我给你那5000块钱的收购金,要藏好了,别让人掏了去。”“我知道了,四哥。”隆兴乡要比大泉乡繁华的多,因为白山......

《精品阅读重回1984:我在东北打猎发家》精彩片段


介绍信昨天就去村长家开好了。

乡里的孙强在倒腾粮票,布票,油票,肥皂票啥的。

许大海之前找他换了一些全国粮票,面额“一斤”的全国粮票要卖2毛钱。

算是相当贵了。

不过许大海现在不在乎那块八毛的了,与刚重生回来的时候相比,现在他的腰包鼓了很多。

所以直接买了20块钱的全国粮票,孙强都惊叹农村还有强龙的吗?

王秀秀把他送到院门口,满脸不舍。

清晨的风格外的冷,一张嘴就哈出一大团的白气。

“秀秀,回去吧。”

许大海用力的拥抱了一下王秀秀,后者害羞的四处瞅瞅,确定没有其他村民后也用力的抱住许大海。

这个年代很多人比较保守,情感含蓄内敛,即使是夫妻俩在外面也不会表现的太亲密,会难为情的很。

“一定要小心啊,不是有电报这种东西吗?到了目的地给我发电报回来啊。”

“行,外边儿冷,回去吧。”

不远处许虎推着二八大杠,在等着许大海呢。

辞别老婆王秀秀后,许大海踩着皑皑白雪走向许虎,坐在二八大杠后座上,许虎载着他往隆兴乡赶去。

王秀秀翘首以盼,天边还挂着几颗残星,熹微的晨光撒在她的俏脸上。

直到破旧的二八大杠消失在拐角后,她才回了屋。

……

“虎子,对于运送红参的事儿多上点儿心,感觉杨寒他们快过来了,就勤往乡里跑着点儿。

靠人不如靠自己,这生意没老吴的份儿,他不一定每回都派伙计来屯子里喊。

就算他派了,死冷寒天的小伙计没准心里有怨气,半路就溜号儿去玩去了,有可能他根本就没来找你。”

许大海坐在二八大杠后座上,小心的护着大布包。

大布包里装着45斤的红参,买来就花了3400块钱。

布包里边儿还塞了棉花,靠近红参的那一面儿还垫上了一些兔子皮,就是要尽最大可能的防止红参损坏。

“四哥,我明白了。”

“还有,我给你那5000块钱的收购金,要藏好了,别让人掏了去。”

“我知道了,四哥。”

隆兴乡要比大泉乡繁华的多,因为白山林业局就在这里。

白山林业局下辖15个大型林场,密山林场只是其中之一。

白山林业局可是一个真正的巨无霸,除了本身的机关单位外,还有木材厂,纸浆厂,维修厂,纤维板厂,服装厂,酒厂,面粉厂等等。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小学,初中,高中等学校,医院,派出所,百货商店,电影院,溜冰场等等。

据说职工和职工家属有数完人,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封闭社会。

白山林业局也算是东北很多大型国企的一个缩影吧。

企业内有医院,学校,商店等等,五花八门,相对封闭。

很多职工子弟从出生就在这里生活,育红班,小学,初中等等都在这里念,生病了可以去这里的医院,长大了在这里工作。

生老病死全都能包了。

“四哥,我回去了啊?”

目送许大海上了沿零车厢后,堂弟许虎就蹬着破旧的二八大杠回去了。

“呜~~”

长长的黑皮火车响起鸣笛声,慢慢的开始沿着铁轨往前开,车厢晃动,发出一阵阵“况且况且况且——”的响声。

车厢内没有座位,大家大都席地而所,有准备的还带了小马扎,坐在一起和熟人唠嗑。

许大海坐在角落里没有和其他人交谈,抱紧布包,闭目养神。


大泉乡,大富旅馆内。

通过对方的交谈,许大海已经知道了他们是浙江人,对于红参的交易价格也大致了解了。

90~95块钱一斤。

根据质量不同,价格稍有差别,但也差不太多。

“小兄弟,你家有多少红参?只要质量好,价钱不是问题。”领头的杨寒走向了许大海。

他只把许大海当成有点冒失的普通村民了。

其实他也想提前联系一些村民,最好保证红参货源充足一些。

人生地不熟的,这也是他们第一次来关外买红参,之前那几个卖红参的村民还是旅馆老板“吴根生”帮忙联系的。

“一百来斤是没问题的,你们要是要的多,我还可以帮忙联系其他村民。”

“嘶~那真的不少了。”杨寒看了几个同伴一眼,扭头道:

“不过我们现在已经买了不少红参了,这些红参差不多要一个多星期才能运完,到时候咱们才能交易。”

杨寒他们只能靠着人一点点的背红参。

一个人一次背几十斤,坐着火车往来关内关内,往返一次需要一周多的时间。

许大海只说回家和父母商量一下,便离开了屋子。

看着许大海离开的背影,一个小弟道:

“大哥,这个村民好像是不想把红参卖给咱们?”

杨寒无所谓的摇摇头,低着头继续给红参打包:

“他要是对利润满意,会卖的。要是不满意也没什么,咱们也能买其他村民的红参。”

“是这个道理。”

“快打包吧,咱们还要去通化赶火车呢。”

他们就是把东北的红参运到南方去卖,纯粹就是投机倒把,而投机倒把在这个年代可是犯法的事。

所以他们还是有着一份警惕心的。

当然话又说回来,已经改革好几年了,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投机倒把人群,尤其是江浙地区,所以倒买倒卖也不算啥稀奇事了。

“嘿,你小子想卖人参啊?你家有多少人参?”

许大海回到自己的大野猪旁边时,旅馆老板吴根生笑着问了一句。

冷风阵阵,吹过街道时发出呜呜呜的响声,明亮的月光撒在雪地上,给周围平添了一分清冷。

“也没有多少。”

许大海岔开话题道:“看看这头大野猪吧,你能出什么价?死冷寒天的我好不容易才打死这个大家伙,价格给高点吧。”

“收购站是6毛一斤,我给你7毛一斤,咋样?”

“过称吧。”

许大海心里装着人参的事儿,没有在野猪价格上过多纠缠。

大野猪一共146斤。

7毛钱一斤。

总价就是102块2毛钱!

差不多抵得上一些工人3个月的工钱了!

许大海又从吴根生这里买了几十斤的面粉和大米,就赶紧蹬着二八大杠回家去了。

到家后把剩下的钱给了王秀秀,后者也非常惊讶:“妈耶,这么多钱啊?”

“是啊,藏好了啊别让人偷了去,小婷子睡着了?”

“嗯,她困了就抱着大橘猫睡觉了。”王秀秀刚烧了一锅热水,洗了澡,现在纠结该把钱藏在哪里才安全了。

最后找了一个空罐头瓶子,把钱藏里边,拧紧盖子,又把罐头瓶子塞进柜子后面的老鼠洞里。

许大海又找了两个袋子,把大米和白面分出一些来,提着去了老妈那院儿。

老妈借着煤油灯纳鞋底呢,舍得不开电灯,而老爹正披着棉袄,拿着一本残缺严重的《绝代双骄》看着。

二姐和几个丫头在另一个屋住,已经睡下了。

许大海放下米面,老妈虽然高兴,但还是一个劲儿的说着:“哎呀~这院儿有粮食吃的,米面啥的不用整过来了,你们吃就行。”

老爹坐在炕上就像是一尊老佛一样,说了一句:“小四都整过来的了,那就留下吧,整过来又整回去的也麻烦的慌。”

老妈瞬间回头瞪了他一眼。

之前家里仅剩的一些白面,大米,小米等等都提到许大海那院儿了。

老妈他们就只能每天啃苞米饼子。

这时候的苞米饼子,和后世所谓的粗粮饼子可不一样,又硬又糙,吃一口往下咽能把嗓子剌的生疼。

扔出去和石头似的,能砸死狗。

老爹输了三垧地出去,他受罪是活该,只是苦了老妈和几个妹妹了。

这些米面也主要是给老妈和妹妹她们吃的。

坐着唠嗑的时候,许大海打听起了最近红参的价格,但是他家没有参田,老妈他们也不清楚。

从老妈这院儿离开后。

许大海往家走的时候看到二叔家亮着灯呢,赶紧隔着板杖子大喊:

“二叔,二叔!”

冷风吹拂,雪花飘飘,他的声音都被风吹的变形了。

“谁啊?”

二叔从茅楼出来了,提着棉裤叼着烟,边刹腰带边回了一句。

“哦,是小海啊,进来吧。”

二叔家是有参田的,不算多也就一百来丈而已,这其中还有不少是三年以下的。

许大海是来询问红参价格的,二叔道:

“红参现在70~75块钱一斤吧,价格不高你婶子之前还和我说,打算不种了,咋了?”

“70~75块钱一斤!”

许大海瞳孔一缩,那那帮关内人给出来的价格是90~95块钱一斤!

一斤的差价足足有20块钱!

差价太大了!

一斤的差价是20块,那100斤的差价就是2000块!很多农户一大家子的存款都远远不到2000块钱啊。

许大海第一反应是不可思议,那帮关内人怎么给这么高的收购价?

不过他发生反应过来,原因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关内人把红参运到目的地后,一斤的利润要远远多于20块钱!!

“小海,你咋了?”

“哦没啥,对了二叔,你家的红参别卖给药材公司了,我有一个朋友也在收红参,就这几天的事儿,价格绝对比药材公司给的高的多!!”

“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的为人你是知道的,一星期左右保准会有确切消息的。”

“那行,你朋友啥时候要过来取(qiu)就行。”

二叔想了想,许大海确实是比较靠谱的人,再说他也想把红参多卖一些钱。

红参要长6年才能起参做货,也就是1984年的红参是1978年种下去的。

6年时间太漫长了,太多的意外了。

结果最后药材公司以极低的价格就想把红参全部收走,很多参农心里边是有很大的怨气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