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全章节阅读

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全章节阅读

脑洞山峰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最具实力派作家“脑洞山峰”又一新作《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李厥李世民,小说简介:上一世,因为没房太穷,女友断然分手,没成想一顿单身庆功酒让我穿越来到了大唐。这辈子,我一举穿成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嫡孙,父亲乃是大唐太子李承乾!看着东宫的雄伟房宇,我开心死了,感叹着不错,这家业不小!然而,下一刻就被告知,李承乾造了他老子的反,直接被下了牢。面对四叔李泰、九叔李治的强势地位,我一步步谋划,最终登顶至尊之位!岛国居然敢自称日出东方之国?那就打得你,永远见不着太阳。洛阳之变不占优势?那就发疯绝地反击,完美收网完成阶段性胜利!......前世的失败经历让我下定决心要利用自己的学识,势必开创...

主角:李厥李世民   更新:2024-04-02 21:3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厥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全章节阅读》,由网络作家“脑洞山峰”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实力派作家“脑洞山峰”又一新作《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李厥李世民,小说简介:上一世,因为没房太穷,女友断然分手,没成想一顿单身庆功酒让我穿越来到了大唐。这辈子,我一举穿成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嫡孙,父亲乃是大唐太子李承乾!看着东宫的雄伟房宇,我开心死了,感叹着不错,这家业不小!然而,下一刻就被告知,李承乾造了他老子的反,直接被下了牢。面对四叔李泰、九叔李治的强势地位,我一步步谋划,最终登顶至尊之位!岛国居然敢自称日出东方之国?那就打得你,永远见不着太阳。洛阳之变不占优势?那就发疯绝地反击,完美收网完成阶段性胜利!......前世的失败经历让我下定决心要利用自己的学识,势必开创...

《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全章节阅读》精彩片段


李厥这句话,在一些人听来可能有点滑头,但在房玄龄他们看来,却可称之为滴水不漏。

一首诗并不算功劳,所以不能领国家的赏赐,

但话风又一转,如果是长辈赐下的,那就没什么问题了,自然要领。

这一番话,将李二的身份直接给改变了,从皇帝变成了爷爷,这都是智慧啊。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又快速移开。

至于那些武将,则觉得李厥有些耍滑头,有点又当又立的意思。

李二自然明白,他看着李厥半晌无语,好一会才开口道:“传朕旨意,赦封皇嫡孙为中山郡王,中书省稍后草拟诏书。”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李二目光扫视,随即闭嘴,只有中书令岑文本出班领命。

至此,本次的朝会才算结束,李二离开,畅清则亲自送李厥回了东宫。

李厥送走畅清之后,就坐在那独自发呆。

看来李二到底还是没有立皇嫡孙的心思,若是有,这一次封的就是亲王,而不是郡王了。

李渊称帝之后,李承乾被封的就是中山郡王,所以李二此举,还是为了向群臣示意,他要保李承乾,

包括今天让自己参与朝会,又把悯农一诗当众拿出来,皆是在暗示,他不想李承乾死。

不过跳儿立孙之事,细数唐以前的历史,也就两晋南北朝时出现过两例,

况且,李二儿子众多,嫡子都还有两个,且皆已成年,又名声显外,自然不会想到立孙子为太子。

李厥没有想太久,饭要一口口吃,事要一步步的做。

虽然因为自己这只蝴蝶翅膀的扇动,李泰有可能成为太子,但这种可能性也不大,

如果还是李治,那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李治对宗族虽不算宽仁,但对于自己几个血亲还是挺不错的。

当然如果按照原历史来走,自己是能看到武后继位的,想到武后对李氏宗族的打压,好吧,李治称帝也不是最好人选。

至于李承乾,以李厥有限的所知,对他也没有太好的印象,救他其实也并非发自真心,

但不救不行,不管是处死,还是发配,自己母亲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如果父母双双不在,就算李二再疼孙子,他和大哥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太好,所以必须要救,且不能让李承乾被发配,

如今自己该做的都做了,落子无悔,已成定局,接下来就看事态如何发展了。

“无意,准备吃的,饿死本公子了。”

无意一直在旁边,见自家公子想完事了,谄媚的往地上一趴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李厥随即一笑,没好气道:“你倒是消息灵通。”

不过片刻,他又微微叹息道:“我们要收拾一番,马上就要搬家了。”

听得此话,无意面上的喜色没了,爬起身道:“奴婢去给大王准备吃的。”

如果万事由己,李厥作为一个现代人并不想去争储,但这可恶的皇权至上啊!

自己又是如此尴尬的身份,若是不争,极有可能等着自己的就是身首异处。

想想自己的头掉了,旁边又跑出一只狗给衔走,咦,画面太血腥,想到此处,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

谋反的案件已经非常清楚,不需要再审,现在要做的就是依照国法定罪即可。

房玄龄看了眼坐在下首的两位,许敬宗和来济,皆是奉迎上意的性子,李二令两人为副,其目的不言而喻。

“两位且说说,该如何定罪?”

许敬宗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来济沉吟片刻起身道:

“梁公,下官不明,陛下朝议时,细数谋逆之人,却独没有太子,这是为何?”

老房眉头挑了挑,心中有些郁怒,都不想先开口,都逼着老子是吧,

他性子不坏并没有训责,反而是一脸求知的反问道:“通事舍人以为,陛下这是何意?”

来济也被憋了一下,怎么绕来绕去,又抛回到自己身上了。

上官问及,他也只能硬着头皮道:“陛下不想杀太子。”

话刚说完,房玄龄砰的一拍桌子道:“舍人慎言,你怎可揣夺圣意,又怎可枉顾国法?”

来济都无语了,大哥,这一套陛下刚刚使过了,你还要再来一遍?

老房发了一通火,看了一眼稳坐泰山的许敬宗,心中暗骂,这货一点都不上道,朝堂上自己可是捧了李二的哏,现在居然没人捧我的。

在他的目光之下,许敬宗只得起身道:“梁公,我等先把其他人的处置议定如何?”

房玄龄一想,也就同意了下来。

三人正在议定,一个家仆走了进来,在老房的耳边低语了两句,家仆退下之后,

房玄龄迎着另两人求知的目光道:“陛下退朝之后,就去了弘福寺,与智首聊了足有半个时辰。

陛下四问座律,一问为何出家,二问何谓出家,三问放下屠刀何解,四问生死区别。”

来济和许敬宗两人对视一眼,心中越发的明了了。

很显然,陛下与智首的谈话,是想让他们知晓,否则房玄龄就算再位高权重,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的窥皇帝隐z私。

且这四问很有意思,已经在明示他们该如何处置李承乾了。

“梁公,由下官来奏禀吧。”来济此话说得很果决。

房玄龄看了眼来济,这是打算把奉迎这条道一直走下去啊。

文臣大多有风骨,来济也是一个学问之人,此事处理不好,就被冠以靠恩宠逢迎上位,那就在同僚之间不耻了。

但来济有自己的想法,他现在官至五品,这个职位不上不下,没有大功极难再升了,

且此刻将事揽到自己身上,多少也算是向房玄龄卖了一个好。

计议已定,三人的动作就快了。

“杜荷如何?”

“斩!”

“齐王如何?”

“鸩!”

“侯君集如何?”

“诛三族。”

初步确定重要人物的处理意见,许敬宗则开始写奏表。

原本像这样的大事,处理意见确定之后,都会私下里禀明李二,先通个气才会在朝堂上公布,

但此次,李二却啥也不管了,把处置的权利完全给了中书省。

所以他们拟定好之后,本想拿给李二看看,但李二却让他们直接在朝议中通禀即可。

……

又是一天的朝议,当房玄龄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处理结果公布之后,底下顿时响起了一片的议论声。

好一会,议论声才渐歇,大家都想看看皇帝陛下的态度。

“为何不诛首恶?”李二语气阴冷。

李泰原本听到对李承乾的处理有些不满,此刻见父皇语气不善,心中又再度欢喜起来。

李二看的是房玄龄,但出班回禀的是来济:

“禀陛下,太子废黜,出家为僧,不在五行之中,李承乾…已死矣。”

说到李承乾已死五字,来济额头已经起了汗,不管怎么样,这话都过于大胆。

李二轻哦一声不再言语,似乎有些走神,好一会才道:“如此处置妥当?”

“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尽天年,即为善矣。”

李二又看向众臣工问道:“诸位爱卿认为是否妥当?”

“陛下圣明,臣等无异议。”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侄儿啊,九叔是个穷鬼,你看我这袍子,都带着补丁,晋州穷蔽,王府中节俭用度,九叔我全都接济了封地,

咱是王侯,总不能看着治下百姓饿肚子吧,你有没有饿过肚子,那感受老不好了。”

清早,李象和李厥就来到了晋王府邸,当然少不了驮着的一车东西。

让他意外的是,李治也是个没骨气的,见到他兄弟俩第一眼,居然先诉起了苦。

李厥心中暗恨,怪不得这丫之后能当皇帝,果然是个没皮没脸的货,见过不要脸的,还没见过比自己还不要脸的。

李治一副苦大仇深、忧国忧民的表情,让李象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九叔,我们只是来给您请安的。”

“哦,请安啊,那就好,要不你们把那车上的东西先送回去,我去你三叔家借只羊,中午就留在我这吃羊肉。”

李厥大手一挥道:“九叔,东西不用送回去了。

晋州乃是我大唐龙兴之地,没想到这许多年,日子还是如此贫苦,九叔所言让侄儿中午如何能咽得下羊肉呢?

我乃皇孙,为皇爷爷和大唐效力义不容辞,这一车东西我不卖了,全都捐给晋州,九叔这样行吗?”

李治懵了,这…行吗?

这要是让父皇知道,自己忽悠两孩子一车东西,会不会和六哥一样,被杖责呢?

想及此不禁打了个赛颤,他赶忙补救道:“那个,晋阳虽穷,但也没到需你捐助的地步,哈哈,你这个樽何价?”

“九叔,真的不用捐?”

“不用不用。”李治再度笑道。

“哦,那这个樽我就便宜点吧,四千贯如何?”

李治的手一抖,好一会讪笑道:“不算太贵,那我就留下了。”

离开晋王府邸,他们又来到了吴王李恪的府邸。

“三叔…”

“行了,你三叔是穷鬼,只有两千贯,已经让人送到了东宫,快中午了,留下用膳,吃完就回去吧。”

好吧,三叔才是真正的厚道人啊。

因是家宴,蜀王妃弘农杨氏也露了面,还把李厥的堂哥李仁也叫了出来。

饭后,杨氏还拿出两匹绫罗放在他们的车上,对李象道:“没去拜访嫂子,是我的过失,这两匹绫子,一匹你和厥儿做一身衣服,另一匹送你母。”

李象再度躬身行礼致谢。

接下来的时间,李厥把自己的叔叔全部拜访了一遍。

李二有十四子,老二李宽过继给了同父异母的弟弟李智云,不过也未长寿,早早过逝,

十一子江殇王李嚣,十二子代王李简,现在也早早去世,

所以李厥的生意对象仅剩下了十个,不像李泰和李治等人受宠,其他的几个叔叔,李厥要的也不多,千贯几百贯的皆有。

……

东宫之中,无意带着几个奴婢这两日可是笑得合不拢嘴,

平日里弱不禁风的丫鬟,抱着十贯钱都能健步如飞,那可是好几十斤啊。

“厥弟,钱太多了。”李象从库房出来,皱着眉头道。

“多少?”

“一万七千贯呢。”

现在一斗米六文钱,十二斤左右,等于说一贯钱可以买到一吨的粮食,折合一万七千吨的粮食,

李厥心中默算着,好家伙,这样一换算,自己妥妥一个千万富翁啊。

心中挺美,不过片刻他又叹口气道:“可惜了,这是一捶子买卖。”

被李厥带的,李象也不像之前那么乖了,听闻此话直接翻了个白眼,心中吐槽着李厥的贪心。

李厥拿出纸笔,开始划分这些钱的用处。

“象儿,带着厥儿吃饭了。”

正想得入神,传来了苏氏的声音,她现在对李厥事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只要每日的功课完成,剩下的时间她并没有太加干涉。

她相信能有如此慎密的心思救出自己的父亲,那么说明这孩子应该也不会乱来。

……

其实李厥的生意还可以再扩大,比如说宗族之中,毕竟李渊可是个高产的,生了22个儿子,

除了被杀被贬的,宗族之中还有十一个,再加上那么多公主。

但他也知道势不可用尽的道理,再多不仅他人,就连李二也会说他贪心了。

第二日,他让人拉着两大车钱,直接来到了司珍房,这是专门为皇家打造物件的一个部门。

司监叫刘元,是个八面玲珑的人,一早他就站在监衙的门口等候。

“大监,上次蜀王来此,也未见你如此重视,这次皇嫡孙来,你为何要如此?”

刘元看了眼自己的副手,轻呵一声道:“仲宽啊,若是太子未被废,皇嫡孙前来我自是不用如此,但此刻嘛。”

仲宽还是不理解,但刘元并没有再解释。

盏茶功夫,几个仆从拥着一辇来到门前,辇后还跟着两辆马车。

李厥从辇上跳下来,也看见了早早迎候的刘元。

“臣司珍房司监刘元拜见秦国公。”

李厥微还一礼,在刘元的陪同下走进了班衙。

“大监,此次前来是求你打造一尊佛像,所耗铜钱已经带来。”

“此乃小事,国公只需下令即可,何需辛劳这一趟。”

李厥坐在正位,指了指侧坐,示意刘元落座,这才接着道:

“我自出生,便未出过内城,我知司珍房与外间多有羁绊,想听听外间现在是何情况?”

刘元微微一怔,但还是和气道:“不知国公想了解哪方面?”

“百姓、营生,衣食住行皆可。”

这个范围可够广的,刘元沉吟片刻,就挑了一些长安的趣闻说了。

李厥不时的提问,刘元并没有做到知无不言,比如说,李厥问长安谁的生意做的最大,

刘元回答是盐铁,问铁何家最大,刘元就含糊其词言也并不知晓幕后东家是谁。

两人足足聊了一个半时辰,李厥还是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见他提出告辞,刘元也是暗松了一口气。

回到东宫的李厥,拨出一部分钱给了无意:“去东市西市,所有的东西,只要有人售卖的,皆帮我买一份来,

记着,价格要记牢了。”

无意可以伺候在李厥身边,自然是识字的,打发走无意,他来到书房,铺开纸开始写东西。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太极宫甘露殿,外间宦官、宫女跪倒一地。

殿中不时有东西飞出,一个小酒瓶精准的砸在一个宦官的头上,鲜血瞬间涌出,但那个宦官连动都不敢动一下。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虽然今上不是嗜杀之人,但杀几个宦官还是没什么压力的,百官也不会劝阻,还真没几个把他们当人看。

李二并没有坐在高高的龙椅,而是瘫坐在殿中间的地毯上。

原本威严的脸上,此刻显得有些灰败,只有一双斜飞的剑眉,依旧锐利。

这一刻,他是如此的无力,这样的感觉他从来没有过,

就算是与王世充大战时,单雄信冲入本阵险些被俘,他依旧雄心不减,左右开弓射杀,

单骑闯入窦建德大军之中,那时胸中只有豪气,并无惧意。

但自前日,齐王佑谋反攀咬出太子时,开始的愤怒渐渐转化为恐惧了,他想到了父皇临死所留遗嘱:‘汝杀吾子,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此。’

骨血之情与大唐法纪之间,该选择哪一面,如果是十年前,他或许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但此刻,他迟疑了,他想选前者,即使保不住太子位,他也不想让儿子死在自己手中。

“朕,真的老了?”

“陛下春秋正盛。”原本空旷的大殿,突然多出一道声音,声音传自一根盘龙柱边,柱子刚好挡住了光线。

一个人垂手站在那里,他似乎很喜欢站在黑暗之中,如果不出声,就算是同在殿中,或许也不会有人发现。

“畅清,朕不想杀太子,你说我还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吗?”

李二是骄傲的,如果此刻不是心神失守,若不是此刻只有贴心家臣,他是万不会说如此话的。

“陛下是天子,同样也是父亲。”声音依旧冰冷,但却让李二全身感受到了一丝暖意。

畅清的声音再度道:“陛下,魏王、晋王、吴王已经在殿外候了一个时辰。”

“他们在等着朕下令处死太子?”

“他们在为太子求情。”

李二面上总算浮现了一丝微笑,缓缓起身道:“把青雀叫进来吧。”

此刻外间,以魏王为首,几个皇子站成一列。

魏王李泰,排行老四,同样是嫡出,生母是文德皇后长孙氏,与李承乾一母同胞。

他有些胖,这么长时间的站立,若是平时他是坚持不下来的,但今天不同,多年的谋划将要开花,

多年的梦想将要实现,精神上的兴奋早就压过了身体的疲惫。

他身后的是吴王李恪,虽然是老三,但并非嫡出,生母杨氏,就是隋炀帝杨广之女,所以他屈居于后。

对于至尊之位,他早就熄了心思。

自小,有人和他说,他身负先后两个皇族血脉,身份尊贵无比,往蜀地就藩前,又有前朝遗臣告诉他,不该远离中枢。

劝的人越多,他逃跑的速度就越快,若不是藩王世袭制诏取消,他是不愿意回长安的。

回来之后,他就深居简出,从不与朝臣私下接触,这次不同,他觉得自己应该到场。

至于他身后,就是晋王李治,年已十六,长得唇红齿白,看上去倒颇有风流之态。

“陛下谕,宣魏王进殿。”

李泰精神一振,看了一眼身后的兄弟,这才迈步往殿中走去。

近殿时,他低头将早先藏于袖中的姜狠狠在双眼一擦,随即哀嚎声便响起。

“父皇,我要见父皇…”

冲入殿中,见到李二,他扑通一声跪地,而后膝行至李二处,抱住一腿大哭道:

“父皇,大哥一时糊涂,你可要保重身体啊…”

李二低头,双目中饱含温情,这是自己最喜欢的儿子,他也没有辜负自己的厚爱,不仅自幼聪慧,且仁孝知礼。

“起来,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李二轻喝一声。

李泰不仅没有起身,而且哭得声更响了:

“父皇,大哥并不是想反你啊,他只是…只是对我们几个兄弟多有忌惮,你可千万要从轻发落。”

李二面上刚出现的笑意消失了,片刻弯腰亲手将李泰给搀了起来。

这话是诛心啊!

明着给李承乾求情,但实际上是暗示李二,李承乾如果还是太子,那么未来登上大宝之后,必然会杀了几兄弟。

“你大哥曾想鸩杀你,你心中就没有一丝怨气?”

李泰虽已起身,但依旧泪水不止,听得此问,当即回道:

“我自是怨他,但我与大哥毕竟是一母同胞,如今见他生命旦夕之间,我又如何能不心痛,求父皇开恩。”

李二叹了口气,目光灼灼的看着他道:

“是个懂事的,记着,以后你就是嫡长子了,要好好亲厚弟兄,出去吧。”

李泰心中狂喜,嫡长子,代表什么不言而喻。

不仅如此,看来李承乾是死定了,父皇都不承认有这么一个儿子了。

“父皇,儿臣…”

“去吧,告诉恪儿和稚奴,让他们都回去,别来烦朕。”

见李泰退下,李二终于再度浮现笑意道:“你看魏王为太子求情,几分真几分假?”

畅清回道:“魏王聪颖且仁孝,为兄长求情何来假意一说?”

李二淡然一笑,魏王有向储之心,他自然知晓,此次求情是作态他也知晓,但他还是盼着这其中哪怕有一丝真情在。

畅清是李二的家臣,与朝臣不同,与那些伺候的奴婢太监也不同。

自李二小时,就随在他左右,担当保护之责。

李渊称帝之后,李二被封秦王,畅清作为男丁不像以往那样可随意出入宫闱之中,

他也是个狠人,为了能护在李二身边,直接自宫。

如果说整个后宫有谁可以让李二可以无条件信任,之前有长孙皇后,现在或许也只剩下畅清了。

“太子该杀?”

“太子不该杀!”畅清回答的很是干脆。

“若不杀,如何明典,若不杀,如何服众?”

畅清闭嘴,不发一言。

“罢了,问你那是在难为你。朕对太子寄于厚望,倾注心血,到底他还是负了朕。”

恰在此时,一人在殿外求见,听到是百骑司,李二双眼眯起道:“宣。”

百骑司成立于贞观十一年,初成之时乃是为了近卫大内,随着发展,现在已经发展成密探,不仅对国内,也对国外。

“陛下,东宫有异。”

“直接说。”听到东宫,李二额上的青筋再次浮现。

“一个时辰前,魏王顾夫人拜访太子妃,半个时辰后顾夫人满头鲜血,嚎哭着被人搀出东宫,

又过半刻,太子妃带着皇长孙前往弘福寺。”

“去哪里做什么?”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