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完整作品我真的只想做宰相

完整作品我真的只想做宰相

山的那边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高口碑小说《我真的只想做宰相》是作者“山的那边”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七郎赵二郎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粮食。赵大郎有些懵又有些欢喜,他是老大,从小就跟着老爹来纳粮的,知道这回是省下了半筐粮食。称重的时候,文吏就在一旁看,见到赵七郎熟门熟路,也是出乎意料……这秤砣容易做手脚,是只有奸商才知道的事。这小豆丁才那么点大,就会做奸商了?......

主角:七郎赵二郎   更新:2024-01-26 03:4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七郎赵二郎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作品我真的只想做宰相》,由网络作家“山的那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高口碑小说《我真的只想做宰相》是作者“山的那边”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七郎赵二郎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粮食。赵大郎有些懵又有些欢喜,他是老大,从小就跟着老爹来纳粮的,知道这回是省下了半筐粮食。称重的时候,文吏就在一旁看,见到赵七郎熟门熟路,也是出乎意料……这秤砣容易做手脚,是只有奸商才知道的事。这小豆丁才那么点大,就会做奸商了?......

《完整作品我真的只想做宰相》精彩片段


七郎不久前刚过了六岁生日,接连发烧了一个月,把全家人吓得满天神佛都求了一遍。

没有人知道,七郎在这一个月里做了一个诡异的梦。

他的灵魂似乎脱离了身体,穿梭到了千年之后。旁观了一个叫“赵福贵”的人一生。

赵福贵是个小镇青年,从从小上学、考试……大学读了个文科专业,毕业后就失业,回老家小镇继承家业……一间油盐调料杂货铺,一日从城里拉了一大车杂货回家途中,不幸遭遇泥石流死亡。

七郎旁观了赵福贵的一生,对赵福贵的喜怒哀乐却没有体会。

他清晰的知道,他不是赵福贵,他是天明村六岁的赵全。

梦的最后,赵福贵满脸狰狞地向他扑来:“我就是你,把你的身体让给我!我能让你当宰相、娶公主、走向人生巅峰!”

“你说啥子咧?”七郎懵懵懂懂。

还没想明白,就听到母亲周氏一声声的召唤,他猛地一震,睁开了眼睛。赵福贵在他的脑海中如星光般消散。

七郎的烧终于退了,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气,又去祖坟拜谢了祖先。

一开始,七郎觉得这只是做梦而已,并没有把“前世”当真~

瞧瞧这梦,前世的自己叫赵福贵,开杂货铺,糖和蜂蜜都有,想吃糖就吃糖,想吃蜜就吃蜜,简直是他的梦想啊!

梦醒之后,他还是六岁的赵全,每天和侄子侄女们捉蚂蚱,去小河里捞鱼……

但很快,他发现他跟着赵福贵学过的东西,似乎都还记得。

更重要的是,他发现自己脑海里多了一个“空间”,赵福贵拉着的那车杂货全部都在空间里。他尝试过进入空间,但发现进不去,只能用意念把空间里的东西拿出来。

现在,他得知胡椒是很值钱的。他空间里恰恰就有一大袋胡椒……这是,神仙要自己发财啊!

七郎觉得,他一定是梦中那些人说过的“天选之子”。

但胡椒珍贵,七郎不敢说自己有,只和管事说好卖藤椒的事,小跑到赵大郎身边。

赵大郎早看到七郎在管事跟前嘀嘀咕咕,塞了一块刚买的麦芽糖到他嘴里,叮嘱:“别乱跑,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去找你二哥。”

七郎和大毛、二毛含着糖,齐刷刷地点头。

提着零零碎碎的东西,赵大郎小心牵着三个娃娃又走回县衙附近。

看到他们回来,赵二郎松了一口气,因为纳粮的时候需要农户自己搬粮进去,他一个人可搬不动。

一些人家也带着孩子一起进城的,孩子有的坐在箩筐上,有的在人群里钻来钻去。七郎和大毛、二毛都没见过纳粮,很是好奇地钻到了前面。

正在纳粮的是一个老汉,差役打开老汉递上的户籍文书,高声念道:“梁满仓,成丁三人,需纳粮六石……”

念完后,手插进箩筐里,搓了搓黍米,撇嘴道:“梁老汉,你这粮不够干啊!要么等晒干了再来,要么折算重量……你自己看着办吧!”

梁老汉急了,捧着一把黍米求道:“差爷,我是大树村的,从半夜就出门,走了好几个时辰才到城里呢!这些粮是仔仔细细晒干的,怎么不够干?求求差爷,我们出来一趟不容易。”

差役挥手:“你这老汉别歪缠,我收了你的湿粮,回头被县太爷打板子。我也不为难你,日头老高呢,你就去旁边晒吧!”

七郎顺着差役的手指看去,只见县衙旁边有一块空地,已经有人在晒粮了,显然又是粮食不够干的。

看到眼前一幕,他的心有些忧愁,担心起自家的粮够不够干了……

七郎又钻回哥哥身边,此时太阳已经老高了,赵大郎和二郎蹲在板车边,用手里的破草帽扇风,汗还是顺着他们黝黑的脸盘流下来。

“大哥、二哥,我们的粮够不够干?”七郎担忧地问。

赵大郎把七郎拉到自己的阴影里,小声说:“我们的当然够,晒了好多天了。”

赵二郎苦笑:“我们的当然够,特意留了几个铜板,孝敬差爷呢!”

粮够不够干和留不留铜板有什么关系?

赵大郎瞪了赵二郎一眼,赵二郎不敢再说话。

再胡说八道,让差役听到了,连铜板都不肯收,非得让他们再来一次,那才糟糕呢!

又过了一会儿,才轮到赵大郎一家上前。

赵大郎恭敬地递上户籍文书,手一松,几个铜钱落在了差役手里。

差役顺手一收,脸色好看了一些,念道:“赵继祖,成丁五人,纳粮十石……”

说完也检查了一下粮食的成色,倒是没提出异议。

检查了成色,就是称重了。赵大郎和赵二郎一起挑着粮上前,差役拿了一个大斗出来,十斗算一石,十石粮要量一百斗。

七郎看着差役舀起一斗粮,粮食高高的都冒出尖来,像小山峰一样。

这……这十斗粮怕是都有一石五了!

七郎目瞪口呆,指着一旁的称问:“这不是有称?为什么不称重?”

差役看着赵七郎,问赵大郎:“你家的孩子?怎么那么不懂事?”

赵大郎讪讪地说:“差爷,我幺弟顽皮。”

七郎很委屈,这些人冤枉他!

他哪里不懂事?哪里顽皮了?不是给了铜板了吗,怎么还这样斗量?

“可是称重更快啊!”七郎明知不是效率的问题,还是不甘心地嘟囔了一句。

一旁做记录的文吏看了过来,小眼睛眯了眯笑道:“你这孩子倒是机灵。你会看称吗?你会看,就给你称重。”

七郎前世是做小买卖的,就算这种老式称是一斤十六两的,他也是会看的,立刻说:“我会!”

差役看了看文吏,又看了看围观的人,冷笑:“你豆丁大会看称?本来用斗粮就是方便你们这些不会看称的人,既然你坚持用称量,这要是称少了,可不许说我糊弄你们。”

其他等着纳粮的人有的还糊涂着,不明白这里头的官司……用斗量更清楚啊,他们又不会看称;也有聪明的想明白了其中根由,都伸长脖子往前看,有了这个开头,他们待会儿也要称重,可省不少粮呢!

七郎觉得自己获得了阶段性胜利,像是骄傲的小公鸡一样昂首挺胸上前,踮脚看称……可还是不够高。

赵大郎把他抱起,轻轻地在他的小屁股上拍了拍,这孩子聪明是聪明了,可他们庄户人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

七郎盯着秤杆上的称星,甚至还检查了一下秤砣,才跟着差役一筐一筐的报数,最后减去箩筐的重量……

最后纳完粮,还剩了半筐粮食。

赵大郎有些懵又有些欢喜,他是老大,从小就跟着老爹来纳粮的,知道这回是省下了半筐粮食。

称重的时候,文吏就在一旁看,见到赵七郎熟门熟路,也是出乎意料……这秤砣容易做手脚,是只有奸商才知道的事。

这小豆丁才那么点大,就会做奸商了?


顺利地纳了粮,还省了一些粮食,赵家兄弟都很高兴。只有差役不高兴:“堵着干什么?下一个!”

“是!是!”赵大郎连忙应了,推车离开。

七郎还对那文吏挥了挥手:“老哥再见了!”

胡子一把的文吏看了看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赵大郎,默认了“老哥”这个称呼。

迎着纳粮的人群羡慕的目光,赵家兄弟离开了县衙所在的街道。

出到外面,大毛和二毛兴致勃勃地说着集市的见闻,赵大郎和赵二郎商量剩下的粮食是拿去卖了还是推回家……

七郎悄悄爬进他来时坐的大箩筐,掀开底下垫着的秸秆,过了一会儿喊道:“大哥、二哥,帮我拿这些藤椒去卖!”

赵大郎和赵二郎闻言停下脚步,凑了过来,看见箩筐底下铺了一层的藤椒,惊讶地问:“哪来的?”

为了减少颠簸,孩子们坐的箩筐铺了一层秸秆,这些藤椒是什么时候放进去的?

他们村的山上也有野生的藤椒,但很少见,只偶然寻到零星的一棵,结的果实也不多,捋一些回家做菜就罢了,都不值当拉去集上卖。

这么多的藤椒,要攒多久啊?莫不是山上的的藤椒都被他幺弟摘了?可幺弟人小,爹娘平时他不让他自己上山的,他什么时候摘的藤椒?

七郎:“神仙给的!”

“七郎,好孩子是不能说谎的。”赵大郎耐心教育。

“就是神仙给我的!”

七郎委屈得眼睛都红了……胡椒不好出手,藤椒是本地有的,应该是最好出手的了,谁知还是惹人怀疑,做小孩子真是太不方便了!

赵大郎素来疼幺弟,见他委屈的样子,心就软了,哄道:“好,好!是七郎的,大哥帮你去卖!”

心里琢磨着,村里能拿的出那么多藤椒的,就是刘翁家了。

七郎和刘家的郎君也常在一起玩,难道是刘家给的?

回家让娘好好问问,给刘家送些鸡蛋。

赵大郎和赵二郎商量好,就由赵二郎把剩余的粮食拉去卖,赵大郎带着七郎和大毛、二毛去卖藤椒。

赵大郎从未卖过藤椒,也没买过。当他看到七郎迈着小短腿出入几家杂货铺问价,最后去到约定好的铺子,讨价还价把五斤藤椒卖了二百五十文,整个人都恍惚了。

二百五,真的是二百五!

此时此刻,赵大郎开始相信七郎的藤椒是神仙给的了。

刘家虽是富户,但生活低调,除了田地多些、请长工短工外,并没有很奢侈。

刘家郎君身边也没跟着什么仆从,也和村里其他孩子一样在田野里疯玩。

也就是说,刘家还不会阔气到把价值二百五十文的藤椒随手给六岁的七郎。

“所以,这些藤椒真的是神仙给你的?”赵大郎怀揣着铜钱,压低声音问。

七郎重重点头,蓦然出现的空间,不是神仙给的是什么?

赵大郎松了一口气,不用欠人情就好,搓了搓手又问:“那神仙有没有说哪里还有?”

大毛和二毛也凑过来问:“幺叔,神仙有给饴糖吗?”

“没有!”七郎果断回答。

饴糖就是麦芽糖,他的空间里真没有。

但白糖、冰糖、红糖都有!他在杂货铺看到有卖黑褐色的蔗糖,称为“石糖”,店家说是从天竺来的,连价格都不告诉他,断定他买不起。

想到比石糖更优质的白糖、冰糖、红糖,七郎脚步都飘了,发了发了要发财了~~

赵大郎听到七郎否定的回答,有些失望,顺手拍了拍大毛的头:“做人不要太贪心!”

七郎听大哥相信了他,高兴得连蹦带跳:“我有钱了,我要去买羊肉!”

“羊肉比猪肉贵多了,我们割块猪肉回去就好了,反正都是肉。”赵大郎劝说。

“我就要买羊肉!”七郎站着不走了,立场很坚定。

“这是为什么?”赵大郎有些摸不着头脑,七郎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少有吵着要吃的。

七郎认真地说:“春天插秧的时候娘晕倒了,莱菔大夫说娘气血不足要多吃肉,其中羊肉最滋补。我还要买羊肉,炖给娘吃。”

赵大郎拉着七郎的手紧了紧,心里有些惭愧。

娘的身体要吃肉滋补,大家听了都没怎么往心里去,别说羊肉了,就是猪肉,他们家都不是常吃的。

大夫说要多吃肉?那不是废话嘛!

赵大郎拉着七郎的手紧了紧,心里有些惭愧。娘的身体要吃肉滋补,大家听了都没怎么往心里去,吃肉对身体好谁不知道?可谁能天天吃?

那不是废话嘛!

但是六岁的七郎记住了,记了那么久。

“那就去买羊肉,反正是你挣的钱。”赵大郎笑着摸了摸七郎嫩嫩的小脸,“给我们幺弟也吃!”

一旁的大毛、二毛立刻说:“我也要吃羊肉!”

赵大郎二连拍两个娃的脑袋,哼道:“等你们挣了钱再说!”

大毛和二毛互相看了看,琢磨着回去问幺叔拜的是哪路神仙,他们娘也拜菩萨,怎么就不送藤椒呢?

赵大郎带着孩子们到市集上花了八十文买了一块羊肉,往外走的时候,几个孩子又被路边的熟肉摊引诱得走不动。

手里提的肉是生的,眼前的肉却是熟的……

大瓦罐里乳白色的汤咕噜噜的翻滚着,猪骨汤的香味让人垂涎三尺。

午时已过,他们一大早出门,到现在还没吃午饭,早就饿了。

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赵大郎想着八十文都花了,再花几文也没那么难了,领着三个孩子走过去,豪迈地说:“来两碗猪骨汤!”

“好嘞!”摊主笑应着,盛了两大碗猪骨汤:“二十文钱。”

赵大郎掏钱的手顿了顿:“那么贵?我们买那么大块羊肉才八十文呢!”

摊主笑道:“大兄弟,我这碗那么大呢!骨头上还带着肉呢!”

赵大郎看了看,用料还真是挺实在的,给了二十文钱,端了两碗猪骨汤到小桌子上,又拿出从家里带的馒头,分给孩子们。

摊主挺贴心,两个大碗里放了四个汤勺,大毛、二毛欢呼一声已经就着一碗汤吃了起来,七郎说:“大哥也吃!”

赵大郎啃着饼:“你们先吃,吃不完的我再吃。”

七郎心想这么大碗汤他确实吃不完,就真的先吃了。

看着三颗小脑袋埋头吃得开心,赵大郎啃着干冷的素菜饼也觉得香甜。

再说他坐在这里,虽然吃不到肉,也闻到了肉味,算是吃肉饼了。

这么想着,咬一口素菜饼,闭着眼睛吸一口肉味,美滋滋~~

正高兴着,就听到赵二郎的大嗓门:“大哥!你们吃肉的也不等我!”

几人抬头一看,果然见赵二郎推着板车,生气地站在一旁。

赵大郎:……虽然没吃到肉,也有点心虚怎么办?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