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畅销小说推荐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

畅销小说推荐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

发飙的芭蕉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是作者大大“发飙的芭蕉”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徐二龙温叶。小说精彩内容概述:你们出气,你们就这么对我?”“是,我们是朋友。”杨三打着圆场:“回头,我请你抽烟。”“不,我就想要两块钱。”蒋军说。“这怎么可能,你要脸不?有这样平白无故找人要钱的?”杨四说。蒋军气得双眼发红:“我平白无故找人要钱?你们知道不?如果我今天拉着板车,给徐二龙送货,他是要给我开五块钱的工钱,我顾着朋友义气,帮着你们,放了他的鸽子,结果,你......

主角:徐二龙温叶   更新:2024-02-09 21:3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徐二龙温叶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小说推荐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由网络作家“发飙的芭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是作者大大“发飙的芭蕉”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徐二龙温叶。小说精彩内容概述:你们出气,你们就这么对我?”“是,我们是朋友。”杨三打着圆场:“回头,我请你抽烟。”“不,我就想要两块钱。”蒋军说。“这怎么可能,你要脸不?有这样平白无故找人要钱的?”杨四说。蒋军气得双眼发红:“我平白无故找人要钱?你们知道不?如果我今天拉着板车,给徐二龙送货,他是要给我开五块钱的工钱,我顾着朋友义气,帮着你们,放了他的鸽子,结果,你......

《畅销小说推荐一睁眼,父亲让我放弃学业进城搬砖》精彩片段


哪怕一起打牌抽烟,也能聚到一堆。

可这给两块钱嘛……有点肉痛。

杨利民岁数大些,稳得住:“其实也没啥钱,就是徐二龙不收我们的货,我们拿去城里卖,挣了一点辛苦钱,也就十来块钱。你也知道,我们家人多,还欠了债……”

“我就只想要两块钱。昨晚,我还帮着你们捉了不少黄鳝,也能卖些钱。”蒋军强调。

“你自己不睡觉,跑来帮我们捉黄鳝。”杨四不耐烦的道:“我们又没求着你帮我们捉。”

听着这话,蒋军心中火气更大:“老子也是看着你们被徐二龙打,想着大家是朋友,我当然要帮你们出气,你们就这么对我?”

“是,我们是朋友。”杨三打着圆场:“回头,我请你抽烟。”

“不,我就想要两块钱。”蒋军说。

“这怎么可能,你要脸不?有这样平白无故找人要钱的?”杨四说。

蒋军气得双眼发红:“我平白无故找人要钱?你们知道不?如果我今天拉着板车,给徐二龙送货,他是要给我开五块钱的工钱,我顾着朋友义气,帮着你们,放了他的鸽子,结果,你现在说我不要脸?”

“这是你自己的事,我们没求着你。”杨四嚷嚷着:“说不定,是你自己想偷懒,不想去送货。”

这一下,蒋军再也按捺不住,跳起来,一把将杨四给扑进水沟里,两人在泥桨中,扭打起来。

“你他妈的,再说一句。”

“你就是不要脸。”

“我怎么瞎了眼,居然跟你们当朋友。”

“谁稀罕……”

两人互相骂着,在泥桨中,滚来滚去,连带着旁边桶里装着的黄鳝,全打翻了。

杨利民杨三一见,这打架了。

狐朋狗友,哪有自己的亲兄弟重要?

眼看自己兄弟杨四瘦弱,不占上风,杨利民和杨三,加入战局。

一人按住蒋军,一人帮着杨三,逮住蒋军往泥桨水里灌。

“妈的,敢欺负我兄弟。”

田埂上、水沟边,有无数人在,干农活的干农活,捉黄鳝的捉黄鳝,大家忙碌着。

看着这边打起来,不由都停了手,面面相觑。

“蒋军跟杨利民他们打架?”

“平时他们不是关系挺好的吗?还经常一起打牌。”

“这杨家三兄弟不地道啊,三个打一个。”

“这蒋军也是活该,跟谁不玩,要跟杨利民几兄弟一起玩?”

蒋军被死死按在水中,灌得一脸的泥桨水,哭着求饶,杨家几兄弟,才放过他。

“滚,敢再打我兄弟,有你好看。”

蒋军完全就像个泥人,从泥桨中爬起来,拖泥带水,成了田埂上,很显眼的风景线。

大家看着都是笑得乐不可支。

平时村里的小娃娃,经常掉在稻田里,沾得一身泥,笑死个人。

可没成想到,蒋军这么大的一个小伙子了,居然也糊得一身泥啊。

有些稳重的人,借着这个事头,低声叮嘱自己的小辈:“看见了吧?狐朋狗友就没有真正的交情,以后,别乱交朋友。”

黄小刚拎着黄鳝篓子,顾不得再抓黄鳝,一股风似的,跑进徐二龙家,跑到他面前去报信。

“二哥,我跟你说,刚才蒋军跟杨利民几兄弟打起来了,蒋军被三人按在沟渠里,不知道灌了多少泥浆。”黄小刚说。

缺牙齿一听,笑了起来:“哈,活该,妈的,放我们鸽子。被打了活该。我得看看热闹去。”

徐二龙心下也发笑。

呵,不是朋友吗?

不是要讲义气吗?

就这么一下,这朋友义气,就玩完了?

缺牙齿转身看着徐二龙:“二龙,你是不是早就料得他们会这样?”

徐二龙点头。


徐二龙笑道:“这当然要收。我来找你,就是这事。”

“这样吧,你就负责,帮着我收你们这一带的黄鳝,大家都是一样的价,一毛钱一斤,记个数,有多少,收多少。然后,每天早上四点钟,再负责把货拉到县城。我一天给三块钱的工钱,你看如何?”徐二龙问。

他现在,先把利益给摆在前面。

一天三块钱的诱惑,相信没人拒绝。

果不然,萝卜儿的眼睛亮了:“真的一天三块钱?”

“那是当然。”

“这送十天,我不是就有三十块钱了?”萝卜儿一拍大腿:“这他妈的,不是比当工人还高了吗?我一个月到头,也才挣这点钱。”

“前提是,你得负责把黄鳝收了,把事办好。”

“肯定能办好。”萝卜儿急着表态:“你放心,我办事,可靠得很。你不想想,包产到户前,给公社集体做事,我有出过差错?”

“我就知道,罗叔特别靠得住。”徐二龙拍拍肩,以示鼓励:“那就这么说定了,你先负责收黄鳝,明天早上四点,就把车给拉到我们村子外面。”

不放心,他再追问一句:“知道我们一队的位置吧?”

“那当然。”萝卜儿笑:“你徐二龙天不怕地不怕,谁不知道你的大名。”

徐二龙笑,当年啊,他就是这么年轻气盛,所以,才会吃那么大的亏,受牢狱之灾。

不过这一世嘛,他怎么也得稳着点。

徐二龙赶回家,家里还在继续收黄鳝,徐二龙对送黄鳝来的人道:“来来,你们来看看账,把前几天的钱领了。再通知一下,看看谁没领的,都通知来领。”

这通知领钱的事,一会儿,就传遍他们这个生产队。

领钱呢,谁不高兴?

人人都停上自己手上的活,赶着往徐二龙家里领钱。

之前徐二龙说记账,大家心里不是很有谱,哪怕送了货,也是心上心下,怕徐二龙不给钱。

现在说给钱,一个个兴高采烈。

“来,张婶,你一共一百一十斤,十一块钱,你拿好。”

“王奶奶,你一百六十八斤,十六块八毛钱,你看看,没问题就这儿按手印。”

“李叔,你一百八十斤,十八块钱,拿好。”

……

徐二龙数着钱,让大家对着记账本,一一清点。

钱真正的到手,大家很兴奋,叽叽喳喳问着徐二龙:“徐二龙,那你后面还收黄鳝吗?”

“当然收啊。”

“那好,我马上再去捉。”

打发走这一拨又一拨人,蒋光文和蒋军也走拢过来。

见着面,蒋光文颇为尴尬:“二龙啊,实在抱歉,早上蒋军拉板车,结果走错了道,跑去镇上了……”

徐二龙微微笑着,也不拆穿:“哦,没事,没联系好,搞错了,也正常。”

“只要别耽误你的事就好。”蒋光文说。

徐二龙也不知道,他们父子是不是串通一气。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

“没事,蒋叔,你不用自责。我已经另外找人帮着把货送到县城,给了他三块钱的跑腿费。也跟他说好了,以后,一直他负责送货,全按着三块钱一天的工钱来。”徐二龙不急不缓道。

“蒋叔,原本这事,我是想交给蒋军做,大家乡亲,互帮互助,怎么也比外人放心。工钱给个五块也值。”

蒋光文道:“你这孩子……这什么钱不钱的。”

徐二龙直接打断他的话:“蒋大叔,当初我来借板车的时候,也跟你说过,我会给工钱的……我不会白凭无故的占人便宜。”

“你看看,缺牙齿、喻平帮我做事,我都是付了十块钱的工钱。”

蒋光文心下懊悔,徐二龙确实是说了给工钱。

自己当时嘴上客气,说不要钱,可这送到手上的钱,有几个不要的?


徐二龙耸耸肩,爱莫能助,他试探着问道:“要不,我这两天再看看,看还能捉一只不?”

“行。”老头子高兴起来:“那你想办法,帮着再弄一只吧。唉,老了一身就是病,现在走路无力,我也没办法,只能尽量炖点营养的东西给她吃。”

“老奶奶病后体虚?脚软无力?我们乡下,倒是有个偏方,不知你们试过没有?”徐二龙问。

“什么偏方,说来听听?我们也试过了一些偏方的。”老头子属于典型的病急乱投医,什么方子都要试一试。

“用黄鳝研成粉,每天服一次。”徐二龙说着这个偏方。

“没有,这个没试过。”

“试试吧,感觉还是管用。我爷爷在世时,教给我的,我奶奶现在就经常吃,腿脚非常硬朗。”徐二龙把这个偏方,详细讲给老爷爷听。

“好,我到时候,去买黄鳝。”老爷子记下这个偏方,突然想起:“小伙子,你跟我说这个偏方,是不是想趁机卖黄鳝给我?”

徐二龙笑了起来:“我刚才真的只是给你说说这个偏方,不过,你现在提醒了我。你不是想要甲鱼吗?我捉甲鱼的时候,也顺带给你弄些黄鳝过来?一客不烦二主嘛。”

老爷子跟着笑:“行,不过,可记得便宜一点。真要有用,我给我们厂里这些人,介绍介绍。”

徐二龙也是想着这条路子,能有人主动帮着牵线搭桥,最好不过,也算暂时有点稳当的门道,省得象今天这样四处找客源。

“到时候我怎么来找你?”徐二龙问。

“你就跟人打听李援朝好了。”老头子爽朗的笑:“我儿子叫这个名,是厂广播站的,大家都认识,一问就知。”

徐二龙抽抽嘴角,当初进厂门口的时候,随口胡谄一个名,还真的对上号了。

从化工厂出来,徐二龙掏了三分钱,买了一张缆车票,坐缆车上去。

这缆车,是国内轨道最长、坡度最陡、运行最久的地面客运缆车,承载县城几代人的回忆。

(连接县城上半城和下半城的主要交通工具,旁边的三道拐还保留许多明清老建筑,现在是打卡地)

从投入运行开始,一直保持着上行三分、下行两分的价格,一直到85年底,才提价。

徐二龙坐在缆车上,望着下面的三道拐,思绪翻腾。

以往,没钱,连三分钱的缆车票都舍不得买,许多时候,他是爬三道拐去上面的县城。

当初他妹妹徐小玲第一次坐缆车的时候,哭着闹着不肯出站,上上下下的坐了十趟,才意犹未尽的出来。

这些往事,想想好笑,好笑中,又有着莫名的心酸。

以后,决不会再有这么心酸窝囊的时候,他不会允许自己再为钱折腰。

徐二龙去了沙井农贸市场。

这会儿,还不叫沙井农贸市场。

现在这儿属于翻砂厂的地盘,只因这位置,处于几个巷道的交叉点,往来的人要从此经过,在没开放的时候,许多人就拿些小东小西在这儿偷偷交换,久而久之,自发形成农贸市场。

徐二龙转悠一阵,观察着市场行情。

虽然八十年代开放,可还是要具体到各个地方,全国各地的进展不一样,徐二龙不想当这个冒头人物。

有人偷偷上前,询问他需要鸡蛋吗。

徐二龙不需要鸡蛋,但有人来搭话,再好不过。

他没有票,需要的东西,只能在这儿买。

先买了十斤米,花了一块三毛钱,又买了一斤肉,花了一块多钱。

这年头,大家喜欢的就是大肥膘,可这会儿已经没有大肥膘了。

徐二龙想,吃瘦肉也不错,这不肥不瘦的胛子肉,切成片,再从泡菜坛里,抓出一把泡姜泡海椒,炒出一盘泡椒味的肉片,那滋味不摆了。

又买了两斤挂面,和一切基本的日用调味品。

然后,他又买了几个小的搪瓷盆。

这东西好,即可当饭碗吃饭,也可以当水杯喝水,用来装点东西,也方便。

这分家出来,要买的东西太多了。

卖甲鱼的那点钱,很快就所剩无几。

最后,他将最后剩下的两毛钱,给徐小玲买了两朵红头花。

提着这些东西回去,还好保管室位置在村里最靠边的地方,也不担心有人看见。

看着徐二龙提着编织口袋进屋,小玲两眼亮晶晶,带着莫名的期盼。

她就知道,她的二哥特别有本事,总能给她搞些吃的。

徐二龙在她的注视中,故意慢慢的将东西一点一点的往外拿。

“大米,啊,还有肉……”小玲开心的捂着嘴。

今年才土地下户,地里的粮食还没有收成,家家户户分的那点口粮,早就撑不到这个时候,全是以瓜菜代替。

“你哪来的?”张金芳小声问。

“早上那只甲鱼,换了这些。”徐二龙回答。

这让张金芳意外:“那甲鱼,能换这么多的东西?”

她盯着徐二龙,紧张的追问:“是不是你去搞什么投机倒把?”

徐二龙哭笑不得,果真张金芳没有出过门,整天呆在农村,除了知道这个词,根本不知道外面现在是什么世道。

“没有的事,妈,你跟小玲去弄肉,晚上,我们好好吃一顿。”徐二龙说:“瘦肉弄来炒青椒,做青椒肉丝。”

安排好这些,他自己去隔壁喻平家,借了篾席,去村口的黄桷树下荫凉处,呼呼大睡。

他在这儿睡,不打紧,有人已经告诉了徐冬生:“你家徐二龙,怎么在村口黄桷树下睡觉?”

“不管他。”徐冬生气呼呼回答:“这个混帐东西,整天好吃懒做,让他睡死好了。”

直到现在,他还在气头上,气这个忤逆子闹着分家,是一点也不想听到徐二龙的任何事。

张金芳将徐二龙带回来的那一块肉,细细的切成片,

又让小玲,去自留地里摘了十几个青椒,洗净后,拿一根铁丝签串成一串,丢在火堆里,烧成糊海椒。

拍掉灰,再切成段,就可以用来炒肉片了。

徐二龙一觉睡到天快黑了,小玲跑到他的耳边,悄悄喊着他:“二哥,起来,回家吃肉了。”

她真怕喊大声了,让别人听见。

万一有人跟她抢肉吃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