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精修版穿越之重建大明朝

精修版穿越之重建大明朝

隔壁小王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马林马城出自军事历史《穿越之重建大明朝》,作者“隔壁小王”大大的一部完结作品,纯净无弹窗版本非常适合追更,主要讲述的是:性命都是奢望,顶在最前面的开原一线,几乎是一定会遭到建州女真疯狂的攻击。马林脸色接连几个变化,是越想越觉得可怕,罕见的在儿子面前乱了方寸,失手打翻了一碗热茶。马城也不能再卖关子了,沉声说道:“父亲,儿子有上中下三策。”马林想也不想就沉声呵道:“说!”马城垂手站在旁边,侃侃而谈:“这下策,请旨还乡,颐养天年,远离开原这个烂摊子。”......

主角:马林马城   更新:2024-02-10 01:0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马林马城的现代都市小说《精修版穿越之重建大明朝》,由网络作家“隔壁小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马林马城出自军事历史《穿越之重建大明朝》,作者“隔壁小王”大大的一部完结作品,纯净无弹窗版本非常适合追更,主要讲述的是:性命都是奢望,顶在最前面的开原一线,几乎是一定会遭到建州女真疯狂的攻击。马林脸色接连几个变化,是越想越觉得可怕,罕见的在儿子面前乱了方寸,失手打翻了一碗热茶。马城也不能再卖关子了,沉声说道:“父亲,儿子有上中下三策。”马林想也不想就沉声呵道:“说!”马城垂手站在旁边,侃侃而谈:“这下策,请旨还乡,颐养天年,远离开原这个烂摊子。”......

《精修版穿越之重建大明朝》精彩片段


马林可就坐立不安了,他当然比马城更了解朝局乱相,万历末年,万历皇帝身体状况十分糟糕,失去了对朝臣的掌握,党争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了,现如今朝中齐楚浙党,如饿狗一般互相嘶咬,在朝堂上争的头破血流,从大明立国以来就从来没这么乱过。

朝廷大臣忙着党争,哪还能抱成一团,毫无保留的支持太子殿下即位。宫里,可还有个虎视耽耽的郑贵妃呢,以马林的政治智慧,被儿子稍一提醒,自然也就惊醒了,一旦万历皇帝驾崩,朝中大乱是不可避免的。

马林脸色是真的很难看了,端起一杯凉茶,连手都不受控制的颤抖了。

马城重新给他倒上一杯热茶,小声提醒:“父亲,朝中大乱,这个势字,父亲无论如何是借不上了。”

马林脸色又是一变,朝中大乱,辽东也会跟着乱,辽东一乱,孤悬域外的开原,铁岭,抚顺,甚至沈阳都会变的很危险。还不要提什么借势上位,到时候连保住身家性命都是奢望,顶在最前面的开原一线,几乎是一定会遭到建州女真疯狂的攻击。

马林脸色接连几个变化,是越想越觉得可怕,罕见的在儿子面前乱了方寸,失手打翻了一碗热茶。

马城也不能再卖关子了,沉声说道:“父亲,儿子有上中下三策。”

马林想也不想就沉声呵道:“说!”

马城垂手站在旁边,侃侃而谈:“这下策,请旨还乡,颐养天年,远离开原这个烂摊子。”

马林脸色沉吟起来,这一策倒也可行,死道友不死贫道,交出开原兵权回山西老家养老,想来是行的通的。然而马林在开原做惯了土皇帝,让他回乡养老,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这一策很难说服他。

马城看着父亲脸色,又沉声道:“这中策,请调朝鲜,可保我马家上下富贵无忧,徐徐图之。”

马林脸色已经好看多了,这一策也是可行的,大明在朝鲜也是有驻军的,马氏父子和朝鲜的关系不错,请调朝鲜,这件事情只要朝鲜方面愿意,朝廷也没道理拦着。最重要的是,这一策可以保全马家两千精锐,手中有兵,心里自然就不慌了。

马林脸色好看多了,又催问道:“上策呢。”

马城突然变的意气风发,狂妄起来:“上策,请父亲整顿卫所,扩军备战,我马氏以军功起家,怕过谁来!”

一句话,说的马林哼了一声,重重的一巴掌拍在桌上,眉宇之间有些跋扈了。

马城是不怕他不动心的,无论如何,扩军练兵总是没错的,实力,就是辽东军阀在朝中说话的资本。大明朝虽然是文贵武贱,可到了明末乱世,手握重兵的军阀将领,在朝中一贯是大嗓门说话的。

刚愎如崇祯皇帝,文官,督臣杀了一个又一个,可就是没敢动手握重兵的武将。

马林在开原当了这么久土皇帝,被儿子这样一提醒,自然明白其中的轻重,也该警醒过来了。

听了这上中下三策,马林已经完全镇定下来了,又恢复了平时的做派。

有意无意用手指敲着茶杯,马总兵脸色又有些纠结了,好半天后才叹气道:“难,开原弹丸之地,缺钱又缺粮呀。”

马城心说这倒不是无病呻吟,开原的粮草军饷,以前是捏在李成梁手里,李成梁死后,又被杜松拿捏住了,这就是失势的下场了,受制于人呀。


马城心脏不受控制的狂跳起来,此去西罗城,海空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破局的一招妙手委实是妙不可言。

当日,十余精骑控制着马速,缓缓进入西罗城。

开原本质上是一座军镇,规模不大,东西长不过五里,南北长三四里,西罗城作为开原军镇的屯兵卫星城就更小了,其实就是一座土城,这座土城和开原西北角的安乐州连成一片,驻扎着辽海卫所,一部分辽海卫军兵,匠户,还有形形色色的归化异族人,蒙古人,朝鲜人,当然最多的还是女真人。

归化大明的女真人,多是海西女真部的部落小族长。

女真三大部里,海西四部人口最多,控制的地盘最大,实际上却是一盘散沙,大大小小的酋长控制着大大小小的地盘,始终没有完成过统一,直到被建州女真各个击破,蚕食兼并,也曾经有过激烈的反抗。

靠近州衙,前面有人喝止道:“州衙重地,来人止步!”

马城还没说话,火暴脾气的丁文朝已经大嘴巴子扇了过去,把州衙门前的衙役抽了个跟头。

衙役捂着脸滚着走了,十余亲卫簇拥着马城,大步走进安乐州衙门。

被十几个披甲挎刀的精锐亲兵盯着,监生出身的知州都吓哆嗦了,硬着头皮把马城请进后衙,送上热茶,亲自去取了印信,官凭,战战兢兢的递了过来,马国忠检查过后点了点头,不动声色的把印信收好。

巡检司关防大印,可大可小,可以是催命符,也可以是废纸一张。

巡检司有稽查走私的职权,有后世海关缉私警察的职能,至于能不能抓住这个权柄,那就全看巡检大人的本事了。取了印信官凭出了知州衙门,在西罗城一角,找到了荒废多年的巡检司衙门。

六间土坯房连个围墙都没有,就是安乐州巡检司的衙门了。

和前任巡检交接公务,前任巡检,居然是个富态的商人,穿一身上好的丝绸,绸衣小帽说一嘴山西话,猜也知道,是那位知州大人的山西同乡了。更离谱的是,巡检司衙门的六间土坯房里堆满了货物,居然是被当成仓库用了。

看着脸色阴沉的马城,前任巡检也有点慌了,赶紧叫来苦力,马夫把衙门清理出来。

这山西商人也很识趣,一边命人清理货物,一边递过来纹银百两,低声下气的讨饶,才让马城脸色好看了点。

晋商,手都伸到开原来了,这手伸的可真够长的。

马城其实是不占理的,巡检司是属于民政系统的,总兵府是主管军政的,说起来马城算捞过了界,理亏了。然而胳膊扭不过大腿,在开原地盘上一个总兵府的少爷,还带着一群彪悍的护卫,足够把这商人吓的屁滚尿流了。

命人留在衙门收拾善后,马城还是决定求见便宜老爹,这一面是无论如何也要见的,一是为马国忠丁文朝等人申请调令,二是和老爹通个气,起码也要有了老爹的许可,才能安心做这个官。

写了一封信让马小五送去总兵府,也没指望着能有回信。

马城的想法是只要总兵大人不反对,那就代表着默许了,没有回信就是一种支持。

两日后,焕然一新的巡检衙门。

马城端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捧着一杯热茶,还真有点当官的感觉了,正琢磨着怎么把队伍拉起来的时候,马国忠急匆匆从外面走了进来。


好消息是出身堂堂总兵府,坏消息是他在马府的身份十分尴尬。

马城是开原总兵马林的第五子,也是外室所出的一个私生子,在脑中模糊的记忆里自幼受尽了白眼和冷落。亲娘孙氏原本是犯官之女,教坊中人,早在十余年前便去世了,所幸历史上昏庸无能的马林倒还算有几分情意,把他这私生子自幼接到府里悉心抚养,转眼十余年时间到了万历四十六年,马城今年虚岁十六。在马林的六个儿子七个女儿里,他这个私生子处境是最不堪的。

强忍着头疼欲裂的滋味,马城回味着脑子里不属于自己的记忆片段。打骂,呵斥,白眼,冷落,就是这些记忆片段中的全部了,前几日出现在塌前的儒雅中年男人就是他的生父马林,十余年时间里马林来这间厢房的次数不超过三次,这次如果不是他这儿子重病垂危,也未必见的到生身父亲。

默念着万历四十六年,马城又痛苦的呻吟一声。历史上这一年可不太平,四月明与后金抚顺之战,七月清河城之战都以大明朝的惨败而结束,之后便是国防大学教材中反复提及的重要战役,一举葬送大明朝江山的萨尔浒之战。而这一战中他的便宜父亲,开原总兵马林的表现可并不光彩,惨败之后很狼狈的逃回了开原。

正想到入神的时候,从房外传来脚步声。

屋外传来一个女人的说话声:“城哥儿可好些了。”

马城脑中一阵恍惚,很自然的以这时代的口音回答:“李嬷嬷,请进来吧。”

片刻之后房门被人推开,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推门进来,中年妇人满脸都是笑,手里还端着一碗热汤面。马城看到这张熟悉的脸产生一种油然的亲切感,一些模糊的记忆片段逐渐清晰起来,认得这中年妇人是马府下人也是他幼时的奶娘,也是他在马府之内最亲近的人了。

热汤面送到手边,李嬷嬷笑意更浓:“城哥儿趁热吃吧。”

马城心里满是感激又有些尴尬,小声回答:“嬷嬷,这些天可是辛苦了你。”

李嬷嬷倒是收起笑脸,轻声叹气:“有什么辛苦的,你身子才好可不要说话费神了,先生嘱咐要静养些时日。”

马城听到心里温暖鼻子也有点发酸,这几天要是没有这位李嬷嬷的细心照顾,他这场伤寒也未必熬的过去,默默的吃完汤面放下碗筷,又和李家婶子又闲话了几句家常。李嬷嬷上了年纪又爱唠叨,马城却并不觉得烦躁反而十分受用,闲聊一阵心中对家人和战友的思念也有些淡了。

李嬷嬷只是小声的念叨:“这几日为了给你治病花了不少银钱,老爷因此还在大娘房中掀翻了桌子唉,毕竟是亲生的骨肉,老爷心里还是念着你的。”

马城听到无奈苦笑,也不知道该作何感想。正在和李嬷嬷闲聊的时候从外面又进来两个年轻人,两个身材壮硕的年轻人一个叫马小三一个叫马小五,都是马府庄子里的庄客,也是李嬷嬷的两个儿子,其中一个身形瘦长的叫马小三,一个稍矮壮些的叫马小五,年纪都比马城要小一岁。

两个少年进了房门,把房门紧紧关上之后拿出一个褡裢。

马小三很得意的从褡裢里拿出一只野兔,两株老参放到炕沿上。

李嬷嬷吓了一跳,小声埋怨:“两个小兔崽子又偷采老参,被官府晓得了可是要杀头的!”

两个年轻人却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没把亲娘的话放在心上。

马小三还一脸不忿的反驳:“这是我们从山里采的,又没偷没抢。”

马小五也不忿的小声嘀咕:“为了采这两株老参三哥差点摔死了呢,恰巧炖了兔子肉给大哥补补身子。”

马城心里又是一阵温暖,被这两个好朋友的赤子之心深深的感动了。李嬷嬷也是拿他们也没什么办法,又念叨了几句才去炖老参兔子肉。马城咬牙打起精神,在马家兄弟的搀扶走到院子里活动一下筋骨,呼吸一口混着泥土芳香的新鲜空气,心里暗赞这时代的空气质量真好,深吸一口气感觉五脏六腑都很舒坦。

终于有机会近距离的感受到,数百年前大明朝的大宅院了。这总兵府占地面积可真不小,足足有五进院子的豪门大宅,光是内宅就有三处,这处所在的是第五进院子一处内宅的偏僻厢房,外面有一座倒垂莲台的垂花门,一座破败不堪的小花园,站在小花园里看着周围高挂的大红灯笼才感受到一丝过年的气氛。

远处几名青春年少的丫鬟,看到马城三人走过来都远远避开了。

看到几名丫鬟如避蛇蝎的样子,马小三忍不住小声嘀咕:“狗眼看人低的东西!”

马城只有咧嘴苦笑的份,心知这事还没完,因为他这一病牵累了生父马林和原配夫人大吵了一架,府中丫鬟们因此才远远避着他,自然不会去触夫人的霉头,所为虽然不过是区区银钱,在贪财吝啬的无知妇人看来,却也比杀了她还难过。

因此反倒对生父马林多了点好感,此人总归是有些情意。入夜之后鞭炮声起,这一晚马府大摆宴席,内宅之中也是贵客云集,其中不乏盛装打扮的妇人女子。盈盈燕燕的谈笑声中,只有马城所住的厢房仍是冷冷清清,反倒让他落了个清净,安心养病。

数天之后,万历四十六年正月初七。

有了老山参炖兔子肉的滋补,马城身体已经完全恢复了。预料中的麻烦却并没有来,似乎是沾了过年的光,马夫人也不愿意大过年的再找麻烦,弄的府里鸡犬不宁面子上不太好看。情况又似乎回到了马城重生之前,在总兵府里变成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也让马城有时间来适应这个新奇的时代。

这些天来每天就是躲在房里读读书,活动一下酸痛的筋骨,日子过的倒也舒坦。毛笔字对他来说反倒不成问题,这也是他的一大爱好,唯一的麻烦是繁体字和竖排版,需要多花些时间来适应。前世在边防哨所出生入死了十几年,每天都要和武装偷猎分子,境外分裂势力甚至形形色色的逃犯打交道,这时候突然放松下来反倒有点不适应了。也不知道一手练出来的那支骑兵连现在怎么样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