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这个大明不一般精品小说

这个大明不一般精品小说

四王爷,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最具潜力佳作《这个大明不一般》,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主人公的名字为朱元璋朱标,也是实力作者“四王爷,”精心编写完成的,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师的战力可见一斑。“好!!!太子殿下威武!!”甲士们狂热的呼喊,这些甲士都是功臣之后,从小便混迹军中,虽然成了东宫六率,但是骨子里崇拜强者的习惯,却从来没有改变过。朱标骑着高头大马一路上威风八面。很快就到了大学堂。“殿下,这边。”领头的金甲侍卫,行了一个军中的礼节,带着朱标来到了大学堂,皇明朱家培养下一......

主角:朱元璋朱标   更新:2024-02-16 12:1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标的现代都市小说《这个大明不一般精品小说》,由网络作家“四王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潜力佳作《这个大明不一般》,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主人公的名字为朱元璋朱标,也是实力作者“四王爷,”精心编写完成的,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师的战力可见一斑。“好!!!太子殿下威武!!”甲士们狂热的呼喊,这些甲士都是功臣之后,从小便混迹军中,虽然成了东宫六率,但是骨子里崇拜强者的习惯,却从来没有改变过。朱标骑着高头大马一路上威风八面。很快就到了大学堂。“殿下,这边。”领头的金甲侍卫,行了一个军中的礼节,带着朱标来到了大学堂,皇明朱家培养下一......

《这个大明不一般精品小说》精彩片段


“下回放在心里说。”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透露出了朱标对贞贤的偏爱。

旁边跪着伺候的苟宝,眼神里精光一闪,暗道此女不能惹。

“走!去大学堂!”

说完,朱标带着宫人们出门而去。

门外,十二个身体强壮的太监,抬着一顶巨大无比的无顶软轿,软轿雕梁画栋!再放眼看去,金甲卫士肃立,太子仪仗浩浩荡荡百五十人!

“请太子爷上轿!”一金甲侍卫中气十足。

“今天高兴,不坐轿!孤要骑马!”

“喏!”

金甲侍卫躬身行礼,挥手让太监们让开。

一匹黑的发亮的高头大马被牵了过来,朱标飞身上马!战马没反应过来,长嘶一声,竟然人立而起,朱标自然晓的马术,双腿紧夹,双臂青筋暴起,硬生生的把战马勒回原地!

虽然用力过猛肌肉酸痛,但是荒野大师的战力可见一斑。

“好!!!太子殿下威武!!”

甲士们狂热的呼喊,这些甲士都是功臣之后,从小便混迹军中,虽然成了东宫六率,但是骨子里崇拜强者的习惯,却从来没有改变过。

朱标骑着高头大马一路上威风八面。

很快就到了大学堂。

“殿下,这边。”

领头的金甲侍卫,行了一个军中的礼节,带着朱标来到了大学堂,皇明朱家培养下一代龙子龙孙的地方!

看这个金甲侍卫有点眼熟,朱标笑问:“看你面熟,你是???”

金甲侍卫摘掉了面甲头盔,露出了一张朱标熟悉的脸。

“李九江??”

你什么时候来我东宫任职了?是谁让你混进来的?

怪不得朱标惊讶,此人就是李景隆,从小跟在朱标屁股后的狗腿子…

论辈分朱标还是这家伙的表叔……

可是这家伙从小就不务正业,十几岁的时候,因为怂恿朱标去秦淮河上听曲儿,差点被李文忠打断了腿,从那以后和朱标见面的次数就少了。

“老国公这段时间还好吧?在家闲来无事没打断你的腿?”

朱标边走边问道。

“多谢太子爷关怀,臣的腿,还囫囵着呢……”

呵呵,看着嬉皮笑脸的李景隆,朱标冷哼一声说道:“我看快断了!”

朱标心道

“可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李景隆是个什么玩意儿,吃里扒外,你堪称是第一人,五十万大军打三万,愣是让他打的有来有回,战事胶着,老四那家伙称帝以后,李景隆竟然是头号功臣!”

“虽然现在朱标有信心活到九十九,只要自己活着,朱棣也不可能造反,就算造反,朱棣也不是自己的对手,那李景隆这个从犯,自然也就无可厚非,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怎么看他就是那么的不顺眼呢?”


天上还下着零零碎碎的小雪。

落到地上便融化了,给官道增加一分湿润……

微雪中,数百铁甲铁面的骁勇骑士,策马而来,他们腰佩长刀,马鞍上挂着骑枪,连马屁股上都挂着五支短小的标枪,有的骑士腰间还挂着两把小斧头,沉重的马蹄踏在官道上,没有来得及融化的雪花,被震的漫天飞舞。

为首的青年,没有身披铠甲,而是穿着皇明的团龙服饰,正是从应天快马加鞭赶往河南的朱标。

救灾如救火,朱标可没有空和那群大臣扯淡,也没有弄什么百官相送的戏码,清晨进宫和老朱辞行以后,就火急火燎地出发了。

到了校场之后,朱标才清楚老朱给他的究竟是什么。

虎奔虎威两支军团,各一万人正规军,由五军都督府直管,都是纯骑兵军团,一骑双马,还得配两个护兵

这护兵的作用可大了去了。

第一是随时顶替伤亡,二是帮助保养装备,这么算起来两万正规军就得有四万的护兵!

这四万护兵可不是手无寸铁,手拿长矛组成方阵,蒙古铁骑也得掂量掂量!

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骑兵配发有火器,比如三眼神铳这种时代神器,两个军团加起来就有接近一万杆!

想象一下!如果大明和北元作战的话,先是大炮小炮一顿乱轰,北元好不容易等到了他们最喜欢的骑兵对冲环节,虎奔和虎威就出现了。

人马俱甲!排成一个大横排列在两军中间,三眼神铳一顿扫射,然后再重骑兵挺枪冲锋,估计就是成吉思汗活了,这仗也打不赢。

强军自然是好,可是不对地方啊,朱标是去赈灾的,就算有点乱民流寇,基本上也就是拿着锄头柴刀的农夫,用得着重装骑兵冲锋吗?

显然是用不到的,而且徐达和刘伯温这一对组合,再加上虎奔虎威,这两万骑兵,四万步兵,再加上一千名身怀绝技的锦衣卫,如果用好了,可是堪比十万大军的。

朱标是个急脾气,当然不能带着这么多人,浩浩荡荡的出发,所以出了应天京郊,朱标就强制命令,徐达和刘伯温两位老臣镇压大军,自己则带着二百锦衣卫和八百铁骑,星夜出发赶往河南。

“吁!!”

朱标勒住缰绳,烈马人立而起!海碗大的马蹄在官道上砸出了几个深坑!

“前方的探马回来没有!?还有多久进河南境内!?”

朱标大声喝问道。

康茂才大声回答道。

“太子爷!还有十几里就是河南境内!”

说着又对朱标小声说道:

“前边的兄弟,已经发现了好几个难民的聚集点了,大的数百人,小的几十人,都快饿的挪不动地方了…”

“哎!”

朱标眉头紧锁。

“派出一百个骑兵,拿着孤的令牌,把周围的难民聚集在最近的县城,勒令县城打开官仓,先让这些难民吃饱!”

“喏!”

康茂才大声回应道。

“太子爷,舞阳县离这儿最近,而且舞阳县也一直都是个富裕县城,您这一路上一直也说要去看看………”

“可以!”朱标点头,对康茂才说道:

“把人聚起来以后,一定要按照孤的大灾防疫指南来办!万万不能有一丝含糊!”

顿了顿又继续说道,“违令者斩!”

朱标临走前的那一天晚上,在自己的书房里熬了半宿,写出了这本大灾防疫指南,其实也没什么,也就是不得喝生水,如何建立集中厕所,如果雨水太大如何建高屋,让人们睡觉休息的地方不潮湿,用生石灰消毒等等。

这本小册子,在刚出发的时候被朱标拿给了太医,几个杏林高手又当下拿出笔墨纸砚,在后边写上了几个治疗发热腹痛的方子,还有一些防治传染的方法,变得更加完善了。

这古时候,天大的自然灾害也不一定能把人杀绝,而且很快就会过去,但是这瘟疫一旦传染起来,那可真是要十室九空的!比如欧洲的天花,差点没让欧洲回到石器时代………

一百铁骑分散开来去寻找难民,朱标一行人也看见了河南境外的第一个十里长亭!

朱标飞身下马。

“连续赶了好几天的路,大伙儿也累坏了,在这里埋锅造饭休整一下,咱们吃的饱饱的!去会一会这河南的官儿!”

“喏!”

康茂才和王兴祖两个哼哈二将,兴致勃勃地回应道:

“所有人埋锅造饭,抓紧修整!你们几个,骑快马在周围溜溜,看看有没有什么野味!”

“不用不用!”朱标制止他俩,对刚要出发的一队骑兵说道,“抓紧吃饭休息吧!这满地洪水哪来的野味儿。”

康茂才和汪兴祖二人对视一眼,眼神中都闪过了一丝钦佩,这位太子爷可不是老皇爷,从小可没吃过什么苦,能够如此体恤士卒,将来定是大明武臣的指望。

你们俩也别傻站着,朱标吆喝道:

“刚分兵的时候,徐国公送给孤一只烧鹅,这烧鹅这么大!孤一个人也吃不下,咱们一块吃!”

“这………”

二人顿时有点踌躇,太子爷何等身份地位,怎么能够和他们两个武臣同案而食?

刚要拒绝,朱标就开骂。

“你俩什么时候变成小媳妇儿了,吃个饭还扭扭捏捏!快滚过来!”

“喏!!”

一口香酥肥腻的烧鹅进了肚,康茂才和汪兴祖的心里暖暖的,武将基本都是一根儿筋,打仗的时候用谋略,他们可以千奇百怪,但是骨子里他们却是憨厚老实的,恩威并施之下都是忠臣良将。

与此同时,朱标身后的中军大帐!

徐达翻遍自己的马车,也没找见那只烧鹅,急得抓耳挠腮,旁边一个眉目清秀的亲兵,也在帮着一起找。

“爹~”

“别找了,是不是出门太匆忙,落在府里了?”

“不可能!”

徐达继续翻箱倒柜。

“咱记得清清楚楚,出家门儿的时候咱揣了一只烧鹅一壶酒,这现在怎么就剩一壶酒了”

少吃点鸡鸭鹅吧,小亲军赌气的跺跺脚。

“这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那么多肉,您为什么就爱吃鸡鸭鹅呀?大夫都说了,吃多了对您的身体不好。”

徐达见女儿又要碎碎念,头都大了。

“我说妙云啊!咱们可都说好了,到了军营里,一切都要听咱的………”

“哼……那也不许你吃!!”

“还有,我现在叫徐淼,您别叫错了。”


一大清早,舞阳县城外的灾民点就张贴了告示。

一个书吏则在一旁大声吆喝。

太子爷恩典!

“今天开始,石厂的产量定在一天一万五千石,赏赐照常!多出来的水泥,可以用来自己建造房子!”

嗡………

人群疯狂议论,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没别的,他们不缺吃的,不缺钱,太子爷说过,这个石厂还要扩大规模,可以安身立命,赚的还多,他们早都想盖房子,生儿子了,到时候生上四五个儿子,两个在石厂干活,两个在家开荒种地,最聪明的读书,万一金榜题名,那可就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如今太子爷竟然有意帮他们盖房,这些纯朴的人们,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当下告示前,百姓山呼万岁!

书吏慌忙压了压手,场面顿时安静下来。

“太子爷还说!”

“怕勤快的乡亲被拖累,把每天的任务分派到每个百户,完成了,交到柜上,检查合格,就可以做自己家的活计了!”

轰………

百姓们炸裂了,他们现在可都是住着工棚,虽然比露天舒服太多,但是有房子谁愿意住工棚?谁愿意遭罪啊!

几个手脚勤快的,已经快按耐不住自己勤劳的内心了,石厂五万多人,分到每个百户的任务也就只有三十石左右,就不信了,全家老少一起去,干不了重活,还不能帮着干点轻松活了?大半天就可以完事!

有心急的已经扭头就走了!

乡亲们别走!还没说完!

书吏眼看着老百姓撒腿就跑,着急的跳脚大喊。

看百姓们又掉头回来,书吏赶紧开口。

“太子爷还说了,每个百户推选一个说了算的,去县衙领取地片,只能在这一片地上盖房子!而且这房子只能自己住,不能买卖!”

朱标是清清楚楚的,这一批房子修建完之后,会比其他的房子好太多,愿意花钱买的也会不计其数,但是单位下发的房子怎么可能允许买卖,他可是惦记着搞房地产的………

因为朱标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所以今天的速度很快,大半天的时间,百户们就心满意足的拿到了自己的房基地批条。

下午的时候,就陆陆续续有人拿着工具,去自己的房基地查看,快的已经开始动工了,整个工地热火朝天,百姓们给自己盖房子,可是舍得花力气,地基能挖多深就挖多深,一点都不会偷工减料。

水泥的优势也显现出来了,这盖房子不用黄泥以后,工作效率就变高了很多,因为我无论什么形状的石头,都可以用水泥拼接在一起,十分的省力。

傍晚时分,身穿便衣的朱标,带着毛骧和几个锦衣卫,满县城溜达,自从朱标来了之后,舞阳县算是大变模样,城外漫山遍野的棚户区,也变成了热火朝天的工地,就算是天黑了,人们也没有休息,喊着号子在工地里干的汗流浃背。

“老乡。”

正在用水泥制作瓦片的老头抬了抬眼睛。

“后生!有事啊?”

朱标也自来熟,笑眯眯的蹲在了老头旁边。

“老伯,现在的日子好过吗?粮食够不够吃?”

老头的眼中闪过了一丝骄傲。

“粮食够吃,钱也够花,托太子爷的福,现在还有新房了呢!”

朱标的眼中闪过了一丝笑意,他确定自己没有穿帮,为了今天的微服私访,他还特意让毛骧。去弄了几件灾民的衣服。

“那我怎么天天吃不饱饭呢?”朱标干脆席地而坐问道。

“那你肯定是个没卵子的货色。”老头的眼中满是轻蔑!

“你!”

毛骧大怒,伸手就要抄家伙,所谓主辱臣死,这老鸡巴登竟然敢污蔑当朝太子,祸灭九族也不为过!

“怎么!”

还敢和老汉我动家伙?!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