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全文章节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

全文章节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

冷香忆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热门小说《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李如意李健安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冷香忆”,喜欢穿越重生文的网友闭眼入:我爹给你留了一张我妹妹烙的葱花饼。”李敏寒丢下这句话,快步走向厨房。李如意纳闷道:“四哥,我不是把饼都给爹装进包袱了吗?”李敏寒扭头嘻嘻笑道:“爹趁着你去拿什么帽的时候,偷偷把葱花饼交给我,让我藏起来了。”赵氏端坐在板凳上,吃着宝贝女儿做的香喷喷的葱花饼,心里很是欣慰,又想到丈夫的体贴,心里有些甜蜜。李如意凑了过来,下巴轻放在赵氏的肩......

主角:李如意李健安   更新:2024-05-08 19:4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如意李健安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章节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由网络作家“冷香忆”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李如意李健安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冷香忆”,喜欢穿越重生文的网友闭眼入:我爹给你留了一张我妹妹烙的葱花饼。”李敏寒丢下这句话,快步走向厨房。李如意纳闷道:“四哥,我不是把饼都给爹装进包袱了吗?”李敏寒扭头嘻嘻笑道:“爹趁着你去拿什么帽的时候,偷偷把葱花饼交给我,让我藏起来了。”赵氏端坐在板凳上,吃着宝贝女儿做的香喷喷的葱花饼,心里很是欣慰,又想到丈夫的体贴,心里有些甜蜜。李如意凑了过来,下巴轻放在赵氏的肩......

《全文章节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精彩片段


李如意扬了扬手里的藤帽,微笑道:“二叔,这是在工地上面做活用的安全帽,戴上它能护住脑袋。你与我爹修建城墙一定要戴着它。”

安全帽用的材料是老藤,形状类似头盔,不求美观,只求结实,起到保护脑袋的作用。

“原来是个帽子。”李石大喜,迫不及待的把藤帽戴在了脑袋上,还特意跑到李山跟前,摇头晃脑的笑道:“哥,如意送给我的帽子。”

李山目光宠溺的望了宝贝女儿一眼。

李如意嘱咐道:“二叔,到了燕城修建城墙,你一定要督促我爹戴上安全帽。”

李山端详造型古怪的安全帽,想着老藤十分坚韧,宝贝女儿竟是想办法把它做成帽子,肯定下了不少功夫,冲着这份心意也得听宝贝女儿的话。

李石像得了宝贝似的,把藤帽的绳子系好,就这样戴着藤帽,背起装着被褥衣服的大包袱跟在李山身后出了门。

他向来是村里人取笑打趣的对象,今个戴着藤帽,更是被村人像看怪物一样盯着。

“石头,你脑袋上戴着啥?”

“安全帽!如意送我的。”

“我刚才远看以为你顶着一口锅,原来是几根破藤做的帽子。这藤帽没有帽沿,不能遮阳,又这么丑,有什么可戴的!”

“你有吗你就笑话我?哼,我有!”李石白了那人一眼。

李如意把李石拉到一边,让他弯腰,俯在他耳边低声道:“二叔,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李石立刻紧张兮兮的环视四周,“什么秘密啊?”

“包裹里面有我给你和爹备的药,等找到燕城的城门,你再告诉我爹。”

“哦。”李石自是一口答应,还偷瞄李山一眼。

李家五兄妹送至村口,直到看不到李山兄弟的身影才回家。

这不是李山兄弟第一次出远门打工,往年到了这个时候,麦子一收他们就会离家打工。

李如意打听过了,这次李山兄弟要去的燕城修城墙是朝廷贴的告示招工,一天二十个铜钱,管两顿饭及住宿,五天一结账。

一两银子能兑换一千个铜钱。

一个铜钱能买到两个巴掌大的玉米面饼或是一斤青菜。

一斤猪肉十二个铜钱。一斤鸡蛋五个铜钱。一斤上等的白面三个铜钱。

这里的物价低,人工也低。在长平县打小工修建房子,一天给八个铜钱,还不包食宿。

燕城修建城墙是非常辛苦的活,二十个铜钱还包食宿,工钱待遇很公道。

方圆几十里只要是符合条件的村民在麦收之后都去修建城墙。

李如意的四个哥哥要不是年龄不到十八岁,也跟着去了。

在村人的眼里修建城墙是赚钱的好活,哪怕是三个月前的李如意眼里也认为是。

现在的李如意灵魂是来自另一个空间的军队女军医,认为在大周国非常低下的生产力,修建城墙是比较危险且很毁身体的活。

如果家里有足够的银钱,李山兄弟这次就不用去。

李如意下定决心趁当家作主性格倔强无法说服的李山不在家的这几个月,想法子给非常贫穷的家里挣到银钱。

赵氏生着一张圆脸,柳眉杏眼,眼角有几道浅浅的鱼尾纹,容貌清秀,梳着简单的圆髻,不戴任何首饰,气质温婉,身材高挑,体型偏瘦,穿着洗的看不出颜色打满补丁的衣裤,抚着肚子站在前院篱笆门边眺望。

肚子里的胎儿快六个月,白天安静的很,一到夜里就闹腾,很用力的踢她的肚皮,把她踢的前半夜没有睡着,后半夜也踢,她实在是困得不成了这才睡着。

醒来一看枕边空荡荡,天已大亮,喊了一嗓子,家里没有人答应。起床出屋四处瞧瞧,人都没了。

以前李山每次出远门去打工,她都会早早的起来做早饭给他吃,还要把他送到村口。

今个起晚了,没能送成。心里有些愧疚。

这些年李山对她的好,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完全让她忽略李山是个大老粗兼穷人的缺点。

李家的老二李福康是个急性子,隔着几丈远就朝赵氏招手高声道:“娘,我爹、二叔都走了。”

赵氏与李山共生了五个儿女。

大儿子李健安、二儿子李福康是孪生子。

十一岁的三儿子李英华、四儿子李敏寒是孪生子。

前面四个都是儿子,第五个是女儿,两口子觉得有儿有女凑成一个好字,就给女儿起名李如意。

李英华走至见赵氏面带愧色,方道:“娘,我爹怕吵醒你,特意不让我们叫你起床。”

李健安微笑道:“娘,爹不在家,您放心我们兄妹都会听您的话。”

“娘,我爹给你留了一张我妹妹烙的葱花饼。”李敏寒丢下这句话,快步走向厨房。

李如意纳闷道:“四哥,我不是把饼都给爹装进包袱了吗?”

李敏寒扭头嘻嘻笑道:“爹趁着你去拿什么帽的时候,偷偷把葱花饼交给我,让我藏起来了。”

赵氏端坐在板凳上,吃着宝贝女儿做的香喷喷的葱花饼,心里很是欣慰,又想到丈夫的体贴,心里有些甜蜜。

李如意凑了过来,下巴轻放在赵氏的肩膀上,问道:“娘,这饼好吃吗?”

赵氏直接撕了一块饼塞进了李如意的嘴里,笑道:“刚才你哥哥说了,你亲手做的饼一块都没吃,你以前那么馋,这回竟是忍住了。”

李如意不是来撒娇要好吃的,是来说正事的,嘴里被堵了饼不说,还被娘说成是馋嘴,心里有些小小的郁闷。

馋丫头,懒小子。原主就是个馋丫头。

赵氏又撕了一块饼往身后的宝贝女儿嘴里塞,被后者躲开了,“怎么还不好意思了,你小时候,我在炸猪油,你敢趁着我不注意,站在板凳上伸手从油锅捞油渣吃。”

李如意听到堂屋外面扫前院的李福康哈哈大笑,忙道:“我的娘啊,您刚才都说了,我那是小时候,我现在可长大了。不馋了。”

赵氏皮肤本来就比村里的妇人都白净,又不怎么晒太阳,细腻光滑,杏眼微眯,问道:“不馋你能自个琢磨出这么好吃的饼?”

“我是梦里梦到的。”李如意眼珠子一转,“娘,您也觉得这饼好吃,您说我们家要是做出一百张这样的饼拿到县城里卖,有没有人买着吃?”

“你说不服你爹,就来说服我了?”赵氏把饼子吃完,手里有油,去厨房洗手,边走边缓缓道:“家里的白面就留了十斤,那是回头摆满月宴用来做馒头招待客人还有过年包饺子吃的。今个你做葱花饼就用了一斤的面,只剩下九斤了。”


李英华笑道:“这是驿站的刘大人赏的,除了三分银子,我们还赚到了许多的铜钱。”

李福康从河里挑了水回来,见两个弟弟回来了,打了声招呼,把水倒进缸里就去放水桶,进杂房没看到每天用来装饼的大竹篮,连忙跑出来高声道:“三弟、四弟,咱们家的竹篮呢?”

李敏寒站在堂屋门口神神秘秘的朝李福康招手,“二哥,来,让你开开眼。”

李如意与五狗子从山上回来各回各家,听到自家堂屋里笑声一片,在得知得了一笔额外的赏银,也是十分高兴,笑道:“看来我们家的饼已经得到了驿站官员的肯定。”

李英华夸赞道:“妹妹的厨艺那是没得说,做出的每种吃食都美味可口。”

李福康、李敏寒跟着夸赞李如意。

赵氏笑道:“三分银子就留着过年给如意做身新衣。”

三兄弟异口同声的道:“好。”

“谢谢娘与哥哥都想着我。”李如意坐在赵氏身旁,不紧不慢的道:“衣食住行,衣是排在最前面。不过,我现在想把住排在最前面。”

李福康好奇的问道:“住?”

赵氏想到这些天宝贝女儿几次提过自家房子有危险的事,问道:“你要修咱们家的房子?”

李如意点了点头,“对。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咱们家的房子梁柱被虫蛀了许多的小洞,很不安全。我想等银钱攒够了再大修咱们家的房子。”

李福康瞧了瞧李如意又瞧了瞧赵氏,挑眉道:“大修房子要花很多的银钱,差不多得十两银子。”

李如意道:“我们家做买卖这才多久就攒了三两银子。我想着这样下去两个月就能攒够。”

李英华激动的道:“我支持妹妹大修房子。”连着好几年冬天夜里睡觉都睡不踏实,生怕下大雪,雪把房顶压塌把人砸死,还有夏天只要是雨天就漏雨。

李敏寒笑呵呵道:“我支持妹妹。我们兄妹肯定能在两个月赚到十两银。”

赵氏特意瞧了几眼李福康,见后者傻呼呼的没有意识到什么,方道:“我与你们爹也想过修建房子,只是一直没有银钱。”

李如意惊喜道:“娘,你同意了!”

“我与你爹不只是想大修房子,还想多建两间。”赵氏又瞧了李福康一眼,见他跟个没事人一样,真是单纯可爱,忍不住笑道:“你大哥、二哥明年十四,可以说亲事,后年就成亲,家里的房子得多建出两间给他们当新房。”

李福康羞得满脸通红,在弟弟妹妹的打趣中直接落荒而逃出了堂屋。

李如意咯咯笑道:“娘,我二哥两只耳朵都红了。”

赵氏笑过之后,轻声道:“多建两间房,可就不只是十两银。”

半个时辰之后,李福康回来了,进了堂屋见赵氏还在兴致勃勃的跟弟弟妹妹说修建房子的事,忍不住又脸红了。

李如意问道:“二哥,你去哪里了?”

李英华笑道:“二哥是去量地了吧,看新房建在哪里好?”

李福康脸又刷的红了,不过这回没有逃跑,“谁说的。王海家不是分家了吗,我在村里转了转打听了一下。”

赵氏挑眉问道:“他们家怎么分的,大分还是小分?”

李如意好奇的问道:“大分、小分是什么意思?”

赵氏解释道:“大分就是彻底分家,徭役都不在一起。小分只是内部分家,吃住不在一起,但是对外没有分,徭役还在一起。”

徭役就是朝廷向百姓强制征兵打仗、征壮丁修码头城墙等。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