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完整阅读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

完整阅读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

排骨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目前已经全面完结,刘闪刘禅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排骨”创作的主要内容有:他们带回的消息让刘闪震惊不已:安平王带着三千兵马,直奔成都而来!现在已到广汉,只需一个时辰就能抵达成都城外!......

主角:刘闪刘禅   更新:2024-02-07 05:4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闪刘禅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阅读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由网络作家“排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目前已经全面完结,刘闪刘禅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排骨”创作的主要内容有:他们带回的消息让刘闪震惊不已:安平王带着三千兵马,直奔成都而来!现在已到广汉,只需一个时辰就能抵达成都城外!......

《完整阅读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精彩片段


根据刘闪了解的历史,封建王朝时期曾有许多次变法或改革,比如春秋时期的管仲改革、战国时代的李悝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宋朝的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的万历新政,还有最壮烈的清代戊戌变法。这些变法,几乎都遇到某些利益集团的强大阻力。

刘闪近期做出的一些改革,比如大型砖窑、宫庭织坊和兵工厂,虽然遭到部分大臣的极力阻挠,但没触及到某些人的根本利益,所以进展比较顺利。

然而,孟光按刘闪的要求开办“大汉银行”,这就遭到了许多人暗中的阻挠。

“陛下,我大汉银行向各郡县百姓承诺“借九还十”,希望能吸取百姓手中的铢钱和余粮,但各地的富户似乎受到统一的指挥,纷纷向百姓承诺“借八还十”,我大汉银行的运转很不顺利!”

“孟大人,那些富户,是不是地主?”刘闪疑惑地问道:“他们背后,又是谁在指挥?难道是某些世家?”

“地主?”孟光对这个词很是陌生。

刘闪讲出自己认识中“地主”的概念时,孟光却摇摇头,否认了“地主”的存在。

“陛下,自黄巾之乱以来,由于战乱的原因,人口稀少,土地资源极为丰富;那些富户主要以出租铁制农具和耕牛谋利,或是通过粮食的低买高卖获利,也有部分门阀世家有巧取豪夺的现象,并没有租出土地获利的富户。”

刘闪想想也是,前段时间,成都城外大量的良田荒芜,若是有“地主”的存在,他们绝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孟大人,我大汉银行向百姓“借九还十”,目的是渡过暂时的难关,而那些富户“借八还十”,他们又如何能盈利?”刘闪疑惑地问道。

“陛下,那些富户能量很大,他们的目的是逼迫朝廷,将借贷的对象,从普通百姓转为他们自己!那些百姓当然不是傻子,两者相比,他们自然不会选择“大汉银行”。”

“这还不简单?”刘闪满不在乎地说道:“他们敢借八还十,咱就借七还十,他们又能如何?”

“陛下,若是如此,他们会继续提高借贷利率。总之,要让我从百姓手中借不到粮食和铢钱,最后,无奈之时只能向那些富户借贷!”

“既然他们敢来找死,咱就“打土豪,分田地”!”刘闪满不在乎地哼道:“那些富户再牛叉,他们总干不过朕的军队吧!”

“陛下,万万不可!”孟光惊慌失措地说道:“陛下,这些富户的背后,必有王公贵族或世家门阀的支持,他们才是“大汉银行”的敌人!但是,这些势力盘根错节,绝不能一杆子打死。再说,我大汉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将它们打死!”

刘闪很是不以为然,孟光解释道:“陛下,这些人多是王侯公爵,也有商贾巨富。在某些时候,他们也会将自己的粮食、铢钱等物资,慷慨地借出或捐献给朝廷。就比如我昭烈皇帝,就是依靠糜家的支持才拉起第一支队伍;如今的吴国,孙权正是有“顾、陆、朱、张”四大家族的鼎力支持,才得以在江东立足,因此……”

“孟大人,依你之见,我还真不能动这个背后的主使?”

“陛下,此事必须慎重!至少现在,我大汉还不能跟那些世家门阀为敌。”

“那……朕再想想办法,也请孟大人想想办法,尽快筹集到资金渡过难关。”

孟光听出了刘闪的言外之意,于是起身请辞。

在刘闪了解的历史中,上个世纪“打土豪、分田地”,不仅没有引起社会的动荡,反而得到了百姓的支持。

刘闪不知道孟光在担心什么,既然孟光这样说,刘闪还是选择了相信他,不过并未打消“打土豪”这种简单粗暴的办法。

“陛下,莫非有了妙计?”向宠见刘闪满脸的坏笑,赶紧问道。

“哼!朕的手上有十万大军,还怕斗不过几个富户?他背后有世家支持又能如何?”刘闪不屑地笑道:“本来,大家可以相安无事地过日子,这些家伙偏要找上门送死,休怪朕翻脸不认人!

“陛下的意思是……”

“既然朕借不到粮食和铢钱,朕就找流寇去借!”刘闪冷笑着,在向宠耳边嘀咕了几句,然后饶有兴趣地玩起了单杠。

接下来的几日,成都周边流寇横行,十几个富户惨遭抢劫,消息传开后,各郡县的富户人人自危。

不过还好,这些流寇并未赶尽杀绝,他们抢劫时最多“十取其七”,而且不伤人命。

前日夜间,梓潼郡的县侯张大富也被流寇抢劫,据说,二百多个家丁皆被捆绑后丢在山谷内,府上损失惨重!至少有十余万铢钱和五千斛稻米被抢走,从车轮的痕迹来看,这些流寇似乎将赃物销到了成都。

“陛下,近日,成都周边流寇横行,许多富户惨遭抢劫,他们把十几个郡县的治所围得水泄不通!”

“陛下,各地官员纷纷上表,请求出兵剿灭流寇。”

“陛下,为了蜀中的安定,臣认为,应该把大将军的兵马调回一部分,尽快剿灭流寇!”

“呃……那些流寇……有没有弄出人命?”刘闪漫不经心地问道。

“陛下,这些流寇太过猖獗!连数百人的商贾大家都敢抢,实在是……”

“啊……啊……啊切……”刘闪打了个喷嚏,揉揉眼睛说道:“近日天寒,朕身体不适,既然没有弄出人命,此事……容后再议,散朝!”

……

宣室殿。

“陛下,好几个富户被打劫之后,遭到百姓的挤兑,已经撑不下去了!”

刘闪点头头,向宠继续说道:“陛下,许多百姓再也不敢把铢钱和余粮存在富户手上,已经陆续有人转存大汉银行。”

“甚好!”刘闪心满意足地笑道:“百姓希望更高的利率,但对他们来说,安全更加重要!”

“陛下,那……我还要不要继续?”

“你们注意一下,百姓还在往谁家存,就打劫谁家!但要注意,别弄出人命,也得给人家留一点!”

“诺!”

向宠刚刚离去,孟光又仓惶赶到宣室殿。

“陛下!昨夜,大汉银行的铸币作坊遭到流寇的洗劫!掌管铸币的钟官令身受重伤,辨铜令惨遭杀害,一批炼好的铜锭也被抢劫一空!”

“卧槽!”刘闪恨恨地骂道:“还真有人不怕死!”

“陛下,依臣看来,这绝不是普通的富户所为!就算是某些世家大族,他们也不敢明目张胆地与朝廷作对!恐怕……”

“这家伙能量不小!”刘闪冷冷地说道:“孟大人,你先重新指派新的钟官令和辨铜令,让铸币作坊尽快投入生产。此事,朕必会彻查!”

“诺!”

“对了,现在的成都城内仅有一千兵马,朕全部交给你,务必保证铸币的顺利进行!”

“诺!”

……

五日后。

向宠在成都和梓潼之间的涪县,查获了被劫走的铜锭,也抓获了三十多名流寇。

经过审讯,这些流寇全是安平王府的家丁,他们已经招认,自己是受安平王的指使,大汉境内的私铸铢钱都是出自其手。

得知调查的结果后,刘闪犯了难:若是其他人还好办,依法办理就行。但是,这个“安平王”却不一样,他的名字叫刘理,是刘禅的亲弟弟!

这一晚,刘闪独自在宣室殿内坐到天明。

天亮时分,整夜未睡的刘闪让向宠帮忙写了一封信,将私铸铢钱的危害和“大汉银行”的重要性如实相告,希望刘理能够以大汉的大局为重,别再跟自己做对。

然而,送信的宿卫兵出城之后,不到半个时辰就迅速返回,他们带回的消息让刘闪震惊不已:

安平王带着三千兵马,直奔成都而来!现在已到广汉,只需一个时辰就能抵达成都城外!


刘闪让人从医馆找来几个瓷钵和磨杵,将硫磺敲碎后放入钵中,研磨着硫磺的同时,心里恨恨地咒骂着反叛的姜维,也在咒骂着自己。

姜维反叛,确实是自己用人不当。他自己反叛倒也罢了,竟然带着巴东郡刚刚征收的粮草,还带着5000兵卒,并且吴班和高翔二将也跟着他投敌,这种事,在大汉的历史上从未发生过。

身穿凤袍的张星彩见刘闪脸色不好,一直没有插话,只是慢慢地研磨着自己钵里的硝石,几名婢女也放下其它事情,用心地研磨着许多木炭。

刘闪记得自己上高中的时候,化学老师曾提过“一硫二硝三木炭”的配方。只不过在那个时代,硫磺和木炭易得,但硝酸钾却属管制药品,普通人自然没办法去测试。

秦始皇虽然统一了度量衡,但这个时代没有精确称量物品的电子称,刘闪只能在医馆找到一把铜衡杆,可以基本准确到“钱”这个单位。

几种药品已经研磨得极细,刘闪按配方口诀将几种物品混在一起,小心地研磨混合均匀,然后把混合好的黑色粉末,均匀地撒在一块麻布上。

带着火星的干木条慢慢地靠近麻布,直到完全触到这些粉末,仍没有发生想象中的剧烈燃烧,只有星星点点的小火星,以及断断续续的噼啪声。

难道化学老师说错了?刘闪大失所望,详细排查了自己配制“黑火药”的每个过程,还是找不到试验失败的原因。

刘闪拾起一块木炭,在地上写下记忆中的那条化学反应方程式,研究了许久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教的不是这三种药品的“重量”配方!

“一硫二硝三木炭”,只是老师为了方便学生记忆,自己归纳的配平这个方程式的方法,这里的“一二三”只是不同药品的分子份数。

这会儿已经很晚了,先前研磨的三种药品不够再做一次试验,刘闪只好拉着张星彩先去就寝。

刘闪曾经说过“一有情况立刻来报”,信使自然不敢耽误,三更和五更时分,又收到两条战报。

一条是巩志所发的请求援兵的奏表:永安城已经岌岌可危,城中只有五百来个兵卒;另一条是探马报来的消息,证实姜维已经降吴,他亲自领着一千兵卒,将粮草押运至吴国巴东城,吴军主将全琮率兵与他同行。

刘闪知道,自己收到奏表时已在一天以后!在当前这时候,永安城肯定已被吴将攻破!

刘闪只能祈祷,希望廖化的兵马早日到达朐忍,否则,空虚的巴东郡定然不保。

今日,刘闪并未上朝。天已大亮时,他仍然沉浸在温柔乡里;另一方面,他是不敢面对众多大臣,正是自己的瞎指挥才让永安失陷,并且让守将巩志和李丰生死未卜。

永宁殿的婢女都是新来的,刘闪猜想她们是不是经过专业的培训,她们都会察言观色:刚刚听到房里有动静,刘闪还未开口,她们就来到榻边,侍奉自己和张星彩起身;两人刚刚洗漱完毕,桌上已经摆好热气腾腾的早膳。

刘闪昨夜并未听到声音,也不知道她们是何时研磨的药品,几个小木箱里已经装满了极细的粉末,如果只靠她们几个人,磨了这么多,应该一夜没睡。

“星彩,这点铢钱可不够赏赐啊!”刘闪呵呵笑道:“赏!每人赏一千铢!”

刘闪顾不上吃饭,重新配好一份药品,然后小心地用燃烧的木条,缓缓靠近这些黑色的粉末。

“扑哧!”

明显的火焰腾起一米多高,殿外顿时被一团黑烟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硫磺香味。

试验的时候刘闪知道危险,虽然离得较远,手上和脸上仍被熏得焦黑,张星彩和十几名婢女吓得大惊失色。

“陛下!”

黄晧倒是勇敢,不顾一切地冲上来。刘闪满不在乎地笑道:“朕没事,你再去医馆,找几个小口的瓷罐过来!越快越好!”

刘闪没时间吃饭,张星彩也不肯吃。

考虑到她的肠胃不好,刘闪强压着继续试验的冲动,陪着她吃过早膳,然后让婢女找了些极薄的丝帛,费了好大的劲才做好一条粗粗的引线。

刘闪将引线插入罐中,在殿内的花园中找到些极小的石子和瓦砾,将其烘干后与黑色粉末一同混合后装入罐中,罐口用碎布堵住后,又弄了些半干的稀泥继续封紧。

刘闪不知道这颗土炸弹的威力,自然不敢在宫中试验,让黄晧给自己弄了件内侍的衣服,犹豫了一下,让张星彩也换上婢女的衣服,她也没多问。

“黄晧!”刘闪欣喜地说道:“命人准备一辆马车,咱们今天出宫去玩,哈哈哈!”

黄晧听闻要出宫去玩,屁颠屁颠地亲自去准备车马。

张星彩听闻刘闪要带自己出宫,欣喜之余,她也想让妹妹陪同,刘闪自然应允。索性让黄晧召来掖庭令,让嫔妃们自己决定,愿意出宫游玩的都可以同行。

当然,刘闪这样做也有自己的目的:他是想看看那些不知姓名的嫔妃样貌如何,他还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个妃嫔!

刘闪琢磨着,可能还有一些如同张皇后、王贵人那样的妃嫔,她们的牌子,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在自己面前,自然不能凭牌子的数量去猜测。

刘闪毕竟来自一千多年之后,他现在虽是皇帝,但他会尊重每一个女子,绝不会冒然前往妃嫔的寝殿去逐一过目,担心自己若是不喜欢,会进一步地伤害她们。

自汉代起就有“一入宫门深似海”的说法。那些嫔妃入宫之后,生老病死都只能在宫里,至于电视上说嫔妃有“探亲假”,这恐怕也难以考证。

如果受到皇帝宠信的妃嫔还好一些,那些失宠的妃嫔,可能几十年也见不到皇帝一面,更不可能有“探亲假”或出宫的机会,只能孤独地老死在宫中。

后世的名曲《汉宫秋月》,就细致地刻画了宫中女子面对秋夜明月,内心无限惆怅哀怨,对爱情和自由充满着的强烈渴望。

据《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

从这记载就能看出,就算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入宫后也难以见到皇帝一面,一直过着冷清孤寂的生活,只能年复一年的老去。

她听说宫中女子有“与匈奴和亲”的机会后,果断毛遂自荐,宁可远嫁草原大漠的匈奴,也不愿孤独寂寞地老死于宫中。

刘闪也想借此次出行,看看那些妃嫔的意愿,如果她们愿意离开皇宫,刘闪肯定不会阻拦,还会给一大笔铢钱。

本想悄悄出宫玩一玩,现在变成了结伴出游。向宠不敢大意,亲自领着400多名宿卫军护驾,三十多辆马车呼啦啦地出城,声势确实浩大。

刘闪与张氏姐妹同乘一辆大车,心里乐呵着:这个时代的皇帝,恐怕是多个封建王朝中最自由的皇帝;结伴出游不用经过谁的同意,若是前几年,领兵亲征或四处逃难也是家常便饭。

刘闪并未忘记此次出宫的目的,车队沿着官道行出十余里,刘闪让其它车辆先行,自己和向宠悄悄钻入一片密林中。

向宠按刘闪的指示,用随身的佩剑在地上掏出一个小坑。刘闪小心地将罐子埋入坑中,然后用脚将表面踩紧,点燃引线后拉着向宠就跑。

“轰!”

身后一声不大的闷响传来,黑烟尚未散去,刘闪迫不及待地凑上前,顿时兴奋不已。

刚才埋罐子的地方,已经变成箩筐大小的坑,周围拇指粗的树枝被碎石砸断了许多,还有很多碎石深深地嵌在粗大的树干上。

闻声赶来救驾的宿卫军见到刘闪安然无恙,终于松了口气,全都一脸的懵逼,却不敢开口询问。

试验再次成功,刘闪本就没有游山玩水的兴致,也不想扫了31个妃嫔的兴致。

追上张星彩的马车后,刘闪跟她嘀咕了几句,让她们继续游玩,并让向宠保护她们的安全,自己带着几名宿卫军匆匆赶到武库。

刘闪简单地跟张绍提了张皇后的情况,很快就回到正题。

刚才试验成功的只能算不成熟的“土地雷”,它仍然需要点燃引线,根本不可能用在战场上。

刘闪的最终目的,是做一种稍小的“投石车”,能将“土地雷”抛至五百米米以外。

投石车很简单,将现有的大型投石车适当改小就行,关键是这个炸弹本身,它绝不能用简单的瓷罐子,只能用金属外壳。否则,它扔出去还没爆炸就先摔碎了。

刘闪不知道这个时代的冶金工艺如何,也不知道铁罐子外壁的厚薄,只能让张绍联系铸铁工匠,仿照瓷罐的模样制作几个厚薄不同的铁罐。

这个张绍实在太笨,刘闪说了十几遍他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此时刘闪已经急得满头大汗。

“捷报!”

“捷报!”

“永安大捷!”

……

“永安会有捷报?”

刘闪确定自己没有听错,刚跑出武库就看见几匹快马向宫中疾驰而去,刘闪大叫几声他们都没听见,急忙跳上马车迅速返回。

作者将黑火药提前了300多年,作为本文少有的金手指,仅供各位看官YY娱乐,不必深究。另外,“一硫二硝三木炭”,现代的高中生应该不会陌生,大家看看而已,娱乐就行,勿要尝试。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