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重生:华国科技巅峰,我国士无双

重生:华国科技巅峰,我国士无双

我家有只狗呼噜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是陈仲策裴青的精选穿越重生《重生:华国科技巅峰,我国士无双》,小说作者是“我家有只狗呼噜”,书中精彩内容是:前世,一念之差,神州陆沉。珍视的一切在反物质炸弹之下,化作滔天烈焰。陈仲策耳边充斥着让他痛彻心扉的哀嚎,那是撕心裂肺的痛楚。还好,上天给了他一次重来的机会。可控核聚变?不好意思,我手搓出来的。常温超导?不好意思,我掰出来的。工业化合成淀粉?不好意思,我刚刚做的。.......前世充满遗憾,带着所有的记忆重活一世,如何改变这个世界?这一世,华国必站在科技巅峰。这一世,陈仲策以一己之力将人类文明提升至星际文明水平。凡人之躯,比肩神明!......重生而来,望着摊开在面前的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卷,陈仲策有点懵,于是问出了那个经典的...

主角:陈仲策裴青   更新:2024-05-28 22:4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陈仲策裴青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华国科技巅峰,我国士无双》,由网络作家“我家有只狗呼噜”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是陈仲策裴青的精选穿越重生《重生:华国科技巅峰,我国士无双》,小说作者是“我家有只狗呼噜”,书中精彩内容是:前世,一念之差,神州陆沉。珍视的一切在反物质炸弹之下,化作滔天烈焰。陈仲策耳边充斥着让他痛彻心扉的哀嚎,那是撕心裂肺的痛楚。还好,上天给了他一次重来的机会。可控核聚变?不好意思,我手搓出来的。常温超导?不好意思,我掰出来的。工业化合成淀粉?不好意思,我刚刚做的。.......前世充满遗憾,带着所有的记忆重活一世,如何改变这个世界?这一世,华国必站在科技巅峰。这一世,陈仲策以一己之力将人类文明提升至星际文明水平。凡人之躯,比肩神明!......重生而来,望着摊开在面前的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卷,陈仲策有点懵,于是问出了那个经典的...

《重生:华国科技巅峰,我国士无双》精彩片段


李院士看见陈仲策和程文轶之间沟通得这么顺畅,顿时急眼了:“慢着,老程,不带你这样的啊。你这怎么开始打起感情牌了?”

“哈哈哈,仲策,忘了给你介绍了,这是.......”

程文轶还没说完,陈仲策就朝着李行空院士深深的鞠了一躬:“李院士,您好!”

单单这两个动作就惊着了屋里所有人,陈仲策怎么会接触到这么高端的人脉?

连这两位院士的身份都非常清楚,直接就认出来了。

陈仲策自己知道,前世自己在完成聚变发动机的时候,由于湍流理论迟迟突破不了,没少去骚扰李院士。

还是在李院士的指导下,这才顺利完成了理论方面的工作,所以对于李院士陈仲策一直是感激在心的。

程文轶也是有些惊讶:“仲策,你认识这位李院士?”

李行空撇了撇嘴,才刚刚见面,这一口一个“仲策”,简直了。

“两位老师都是学术圈里的前辈,稍微了解了一些。”陈仲策谦虚地说道,在两位院士的面前留下了很好印象。

两位院士这是越看越喜欢,不仅在学术上有极强的造诣,这待人接物也是谦和有加。

嗯,不错,是未来的院士人选。

这些院士都是摸爬滚打出来的人精,李行空院士见程文轶已经占据了先机,哪儿能再让下去。

“仲策,我们今天来不会打扰到你吧?”李院士的声音非常温和。

陆美蓉发誓,在导师的门下这么些年的从来没有见到导师用这么温和的语气和学生们说过话。

“不会的,李院士,能得到两位前辈的认可是我的福分。”陈仲策表现得非常得体,既体现了对于两位院士的尊敬,又表现得不卑不亢。

好!

两位院士对陈仲策是愈发的满意了。

“仲策,我前两天就想来看你了,但是手头上有事着实是走不开。但是你关于Navier-Stokes equations问题的解答过程我看了,写得非常好。”李行空没有给程文轶再出声的机会,直接在众人的面前点出陈仲策前两天所做出来的成就。

这叫先声夺人。

果然,程文轶发出了一声惊呼。

可能这些行政体系内或者做初等教育的工作者们不懂这个Navier-Stokes equations问题的意义,但是程文轶作为世界顶尖的物理学家,特别是在高能物理和凝聚态物理方面有很高建树的物理学家太明白这个问题的意义了。

程文轶用颤抖的声音问道:“仲策,你是解出了Navier-Stokes equations方程了吗?”

众人都被程文轶的神态给惊到了。

什么样的一个方程竟然让堂堂的院士大人如此的失态,不少人已经开始偷偷用手机百度了起来。

“算是解出了吧,不过给李院士的那一稿可能只列出了大致的框架,其中的细节还是需要再补充一下。要是形成论文的话,恐怕还需要不少的时间进行细化。”陈仲策回答得很坦诚。

有些手比较快的领导已经搜出来了这所谓的“N-S”方程到底是什么东西了,所有人看陈仲策的目光都不太一样了。

当世最难的6个数学难题之一,这解出来是可以名留青史的!

在人类的历史上,在数学史上,能够留下名字的都是惊才绝艳之人。

说句不客气的话,即便李行空已经是院士了,但是如果拉长了时间的尺度来看,恐怕他还做不到青史留名。

而面前这个连高中都还没毕业的年轻人竟然已经做到了,在历史中狠狠地砸下了自己的烙印。

“仲策,你能给我讲讲吗?”李院士的声音也不由得开始颤抖起来。

原本在陆美蓉反馈的消息中,只是惊叹于能够解答出来如此的世界性难题,对于陈仲策这个人倒是没有什么特殊的观感。

但是当陈仲策活生生地站在众人的面前的时候,李行空院士才对陈仲策有了真实的感觉,对陈仲策以这么年轻的身份解答出“N-S”的方程表现出惊叹。

前者是对事,而后者是对陈仲策这个人。

“好啊,李老。就是我需要一些稿纸,您看?”

话音还没落,分管教育的一些领导抢着出门去给陈仲策准备稿纸去了。

有些年轻的领导都开始感叹,这帮老人平时一个个说身体不好这干不动那不能干的,现在抢起这个活儿是一个比一个快啊。

姜还是老的辣。

没捞着准备稿纸的领导们则一部分去给陈仲策准备笔和各种数学用具去了,还有一些给陈仲策准备茶水去了。

可以说陈仲策此时就是全场最靓的仔。

在众人的注视下,陈仲策开始提笔,同时声线平稳开始向李行空和程文轶院士讲解Navier-Stokes equations方程的解题过程。

“首先,我们可以简化这个问题。从本质上来讲,这个问题就是求解出一道偏微分方程式,那我们可以先列出一个标准的偏微分方程是对这个问题做个简单的描述。”

这句话一出,李院士和程院士不住点头,看来这个年轻人对这个问题是真的有自己的思考。

而且,陈仲策的思路是异常清晰。

“注意,在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一点,要想求出各个偏微分方程的有效解,需要有两个前提条件。

其一,总动能是有边界的。用数学的语言来说,v的范数平方在整个空间上的积分是有界的。

其二,向量场v和标量场p是全局定义的,在整个空间上是连续的。”

这几句话一出来,两位院士对陈仲策能够解出“N-S”方程的最后一丝疑虑全部被打消了。

老实说,两位院士最开始对陈仲策能够解出“N-S”方程是存有疑虑的,毕竟陈仲策实在是太年轻了。

但是,这两句话一出,说明陈仲策至少在这个问题有清晰的认知,换句话来说,至少陈仲策在这个问题上是入了门的。

两位大佬不再迟疑,继续听陈仲策往下讲。

“......”

全场的众人有一种不真实感,两个已经站在所在领域巅峰之上的巅峰的院士,此时正在听一位高中还没毕业的少年讲课。

而且讲的还是当时最难的数学题目之一的解题过程。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如果是听说,那么众人一定以为传出这个消息的人疯了,绝对是天大的荒谬。

小说《重生:华国科技巅峰,我国士无双》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整整两个小时的时间,一直是陈仲策在讲,两位大佬在听。

开始的时候,众人还尝试听一下,可是开讲没两分钟就放弃了这种尝试,简直就是如听天书。

一个刚刚学会加减乘除的小学生,哪儿听得懂量子力学?

随着讲解时间的增加,众人对于陈仲策的敬佩也愈发强烈。

校长的眼中更满是炽热的神情,汉江五中若是培养出了一个在数学上名留青史的人物,那么以后在汉东省内将再无任何重点高中可以比拟汉江五中的地位。

“好了,两位老师,这就是我对于N-S方程的解题过程,还请两位给指点指点。”陈仲策放下笔,喝了口教育厅的厅长亲自给倒的水。

到了这个时候,两位院士确认下来,面前这个刚满十八岁的少年完成了世界最顶尖的难题。

“老李,后生可畏啊。”

“是啊,老程,我们年轻的也是也算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了,跟陈小子这么一比,我们还是差不少啊。”

两位院士都有些唏嘘。

“孩子,今天你算是在历史上狠狠地盖上了你的戳了。”程文轶拍了拍陈仲策的肩膀道。

“仲策,我今天来,本来是想考察一下你的功底的。

但是,经过刚刚你的表现,我觉得已经不用考察了。或者说已经没有必要考察了,你是我们的同行人。

我就想问问,你想不想加入到我的团队,我们一起去把你提的那件事情变成现实?”程文轶扶着陈仲策的肩膀,恳切地说道。

李行空一下急眼了。

“仲策,你别听程文轶的,你这么好的数学天赋,可千万不能浪费了。如果你跟着我,我有把握在你25岁以前让你成为资深的教授,30岁以前成为院士。”李行空看这架势不太利于自己,这是下了血本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30岁不到的院士,这是什么概念?

众位汉江的领导们齐齐变色,堂堂的一位院士竟然做出这样的承诺。

未来陈仲策的前途可谓是不可限量。

一瞬间所有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陈仲策的身上。

面对着众人灼灼的目光,纵使是两世为人陈仲策也有不小的压力。

其实对于陈仲策来说,是根本不用选择的,前世跟着如师如父的程文轶,前世的恩情永世难忘。

更别说刚刚在讲解过程中,陈仲策和程文轶两人之间的互动也是极为密切,很有师徒之间的默契,就像是在一起相处了很多年一样。

但是,李行空院士对自己的关怀一点不少,而且陈仲策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对于数学可以称之为虔诚的热爱。

如果就这么粗暴地拒绝了李院士,陈仲策自己良心难安。

陈仲策的目光在两位院士之间游移,面露难色。

屋中的众人也为陈仲策捏了一把汗,寻常人在科研路上能够拜在一位院士的门下已经是幸事,今天却有两位院士来争陈仲策一人。

怎么选似乎都不太合适,看来这太优秀也不是一件好事啊。

看出来了陈仲策犹豫,李院士加了一把火:“仲策,你要知道我们震旦大学可是有不少的美女学姐,更别说你的师姐陆美蓉就是个大美女,我可以帮你促成促成。”

程文轶暗道一声:“老李,你个老家伙太不讲武德了吧!”

坐在一旁的陆美蓉瞬间满脸通红,没想到老师竟然能说出这一茬来。

不过,似乎,这个刚从自己的学生变成自己小师弟的大男孩也是挺帅的嘛。

咳咳。

陆美蓉咳嗽两声,把自己从幻想中拉了回来:“老师!你怎么能这样?”

不过,话语中却没有半点恼怒。

“仲策,你别听老李头忽悠,我们燕都大学也有不少的美女学姐。”程文轶赶忙说道。

“老程,你敢说你们燕都大学的美女有我们震旦大学的美女多?”

“怎么不敢,我在学校里经常看见一水儿的姑娘,那水灵。再说了,你以为我实验室里就没有比小陆更漂亮的学生了?”

“......”

众人也拿这个两个为老不尊的家伙没辙,屋内瞬间尴尬起来。

“咳咳。”

陈仲策轻咳两声,打断了两人越来越离谱的争论。

“我说两位老师,现在争论这个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陈仲策自己比两位当事人还尴尬。

于是,两位院士同时停下来,目光灼灼地盯着陈仲策。

异口同声道:“那你到底选谁?”

陈仲策斟酌了一下用词:“两位老师,平心而论,程老师做的事情是我最想做的事情,也是我最大的追求。但是,李老师对我的回护之意,还有对我的期待,我也无以为报。”

“所以,两位老师,我为什么只能二选其一,不能同时拜在你们两位的门下呢?”

嗯?

同时拜在两位大佬的门下?

两位院士同时扭过头去,对视一眼,还能这样?

“老程,我一直还没问你,你和仲策打哑谜的是什么东西?该不会是你一直主持的那件事情有着落了吧?”李院士惊疑不定地问道。

“保密。”

虽然程文轶的态度模糊不清,但是李院士已经猜出了七八分了。

嘶。

那个传说中永远需要五十年的事情成了?

“老程,该不会是仲策?”

程院士眨巴着眼睛,淡淡地吐出两个字:“你猜?”

明明什么都没说,但是什么都说了。

“老程,我先表个态,仲策同时拜在我们两个的门下,我没意见。”李行空猜出陈仲策可能更倾向于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率先答应陈仲策的提议。

程文轶也点点头:“我这徒弟能同时有你我两个人指导,我觉得前途很远大啊。”

程文轶考虑到未来可控核聚变理论细化过程还是需要这些搞数学研究的人参与,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陈仲策未来的成长考虑,所以对于陈仲策的提议也是赞成的。

“感谢两位老师栽培。”

陈仲策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朝着两位老师鞠了三躬。

抬起头,看见陆老师,哦不,陆师姐正朝自己促狭地一笑。

小说《重生:华国科技巅峰,我国士无双》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只听见手机另外一端,李院士用苍老且颤抖的声音问道:“小陆,这到底是谁做出来的?”

“老师,是个年轻人,准确来说他是您的徒孙。”陆美蓉说道。

“徒孙?”这个身份让李行空有些摸不着头脑。

“小陆,你是说他是你的学生?”李院士惊讶地说道。

“是啊,老师。”

“小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应该是在汉江五中任教吧?现在带的是高三毕业班?”

“老师,您的记性真好。”

嘶......

隔着手机,陆老师也能听到自己导师倒抽凉气的声音。

“小陆,你是说解出这道题目的是一位高三的学生?”即便是刚刚陆美蓉已经做出了解释,李行空院士还是不太相信。

“千真万确。”

“天才!现在这个天才在哪儿?我一定要见见他。”

既然已经见识到了这等天才,面前这些空洞的报告此时在李院士看来根本就是索然无味。

简直就像是进入了贤者时间一样。

“小陆,我这个研讨会后天结束,你帮我订大后天最早来汉江市的机票,我一定要亲眼看见这个年轻人。如果能把他收在门下,可以当我的关门弟子了!”听筒中李行空的声音传来,其中的兴奋根本无法掩饰。

“好的,老师。”

陆美蓉对于导师的态度可谓是太理解了,导师没有在今天抛下所有与会的数学家们已经是克制再克制了。

按照导师以前的性格,估计今天下午就已经到了汉江五中。

......

燕都。

燕都大学国家高能物理重点研究室,刚刚换了新手机的袁揽峰不停地在逼乎上给陈仲策发消息。

可是,已经被学校收缴了手机的陈仲策如何能看到这些消息?

从拿到新手机开始,到现在为止,袁揽峰已经给陈仲策发了不下一千条私信了,这些信息如同泥牛入海悄无声息。

袁揽峰有些麻了,这哥们到底是怎么了?

可千万别出什么事情啊。

突然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既然陈仲策对自己的老板程文轶院士这么熟悉,那么很有可能自己导师会对这个年轻人会有些印象。

当袁揽峰把陈仲策写的可控核聚变的技术路线捧到院士程文轶面前的时候,他的导师在看完整个技术路线以后,久久不语。

一直过了将近半个小时以后,袁揽峰才试探性地问道:“老板,您看这个报告的可行性怎么样?”

程文轶如梦初醒,已经六十多岁的老人了,爆发出远超这个年龄的力道抓住袁揽峰的肩膀:“揽峰,人类有望啊!星际文明有望啊!”

“快,给你这个报告的人是谁,一定要把他找到!”声音中满是急切。

话音还没落,程文轶似乎想到了什么。

马上抓起自己的电话,给负责机密事务的安全部领导打电话。

“王副部,有个十分重要的事情需要你们安全部出马。

有一份非常重要的研究报告,请你们务必悄无声息地在全网给抹除掉。一定要无人觉察,一定一定。

还有,就是帮我找到这份研究报告的作者,一定要保护好他!”

最后,程文轶还语气严肃地说道:“王副部,请您务必一定要保护他。即便是我出了问题,他也不能伤一根寒毛,谁要是伤了他,谁就是整个人类的罪人。”

在一旁听着的袁揽峰身体冒出一股冷气,这么些年从来没见过自己的老板用如此严肃和郑重的语气说话。

而且,在这部红色机密电话那边的可是安全部的副部长,负责整个华国的明里暗里的保卫工作,权柄之盛可谓是少有人及。

“收到,程院士。”

“在我们到来之前,请先不要惊动他,给他一个安全熟悉的生活环境。”末了,程文轶为了不影响陈仲策正常的生活秩序,特意加了这么一句话。

“好!”电话那头的声音也严肃了起来。

“揽峰,我先准备材料,帮我联系科技部和工业部的领导,尽量是正职一把手,就说我有极为重要的事情和他们汇报,最好今天下午就能见上面。”

“揽峰,切记,切记,此事极为重要。另外,你手头上的这份资料绝对不能外传,你把实验室的网和电全部断了。”

程文轶当机立断,没有任何拖泥带水。

“老师,这么做不合适吧?还有很多重要的项目都还在做呢。”袁揽峰适时提醒道。

“重要个屁,我们这几年做的所有东西加在一起还不如这薄薄的几页纸。”程文轶也不管自己的形象了,直接开骂。

“刚刚我和安全部说的话你都听到了,这份资料估计很快就会被列为绝密。要是从我们的手上泄露出去,那就是叛国!”

程文轶不愧是见过大世面的,这种敏感性是袁揽峰远远不能比拟的。

“是,老师!”

被自己老师严肃的神情给震住了,袁揽峰也不由得慎重起来,收起了一开始的轻慢。

当天下午,在科技部的机密会议室,一众大佬凑在一起举行机密会议。

科技部部长。

工业部部长。

程文轶院士。

太阳岛项目负责人。

西南核工业研究院院长。

核工业集团总工程师。

以及十一位资深的教授。

这十几位加起来,可以说是华国现有可控核聚变领域的顶尖战力了。

随便拎出一个来,都能让华国学术界抖三抖。

这帮人尤其是其中负责技术的教授们,此时就像是刚刚拿到糖果的三岁小朋友,脸上激动的神色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掩饰的。

“老程,到底是你厉害啊,竟然不声不响间就搞了个大新闻。”满头花白头发的老教授在程文轶的肩膀上拍了拍。

当着众人的面儿,程文轶有些尴尬:“老秦,这个不是我做出来的。”

“啥?”秦教授满脸惊讶。

“这华国之中有能力有设备的人今天都在这了,如果不是你做出的,还有谁能做出来?”秦教授眼睛一瞪,觉得程文轶是在拿自己开涮。

“老秦,我倒是真的想是我做出来的,但是我可没脸贪这个功劳。”程文轶也是有些唏嘘。

“嗯?”

“我说各位老兄弟,我们都是这么些年的交情了,你们给我交个底?到底是哪位做出来的?我秦齐清可以说是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奉献了一辈子,都没做出什么成果来,我得好好谢谢这位老兄弟。”老秦顾不得什么礼仪了,直接在会场上发文起来。

在场的一众大佬今天都是签了保密协议才得以参会的,虽然老秦的这个做法有些欠妥,但是大家都能理解老秦对于奉献了一辈子的可控核聚变的虔诚。

寂静。

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接茬。

犹豫了好一会儿,程文轶才开口道:“老秦,不是我们在场的人做出来的。”

“啊?那是谁?华国中难道还还有比各位更有水平的研究者?”老秦惊讶不已。

“老秦,我只能跟你说是个年轻人,再说多了就违规了。”

“啊?”

老秦手里杯子中的水洒了满地。

小说《重生:华国科技巅峰,我国士无双》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咳咳。”科技部部长林钢出声打断了秦齐清教授继续问下去的打算。

毕竟,如果再问下去,那可是违反保密条令的。

“秦教授,您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干了几乎快四十年了。这份材料您看可行性有几分?”林钢还是回归到了正题。

“林部长,我刚刚仔细看了这一份技术路线。如果按照这份路线来看,各项技术结合得非常严密,按照初步的预测,我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把握这条路线是可行的,具体的数据需要再用超算跑一下才知道。”秦教授斟酌用词,用极慢的速度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即便老秦比谁都希望可控核聚变尽快实现,但是在这个场合他必须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这可是关系到未来的国策,容不得有一点马虎。

“秦老,我是知道您的,您一贯谨慎,如果您说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那我觉得把握是很大了。”林钢补充道。

科技部的部长也不敢把话给说死了。

“林部长,既然是这样,我们何不把写这份报告的研究者请到这儿来,当面做个分析和探讨。毕竟他的这份报告应该只写了其中一部分,还有更多更详细的部分没有披露出来。”秦教授询问道。

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了唯一知道研究者身份的程文轶身上。

程院士尴尬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自己总不能说,人家不来是因为正在准备高考吧?

......

正在为高考奋斗的陈仲策不知道自己薄薄的一份技术报告提交上去竟然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于整个华国可控核聚变领域的专家都在为之坐卧不宁。

抛出可控核聚变的方案只是给自己一个保底的手段,其中还是有些不太确定的因素在其中的。

陈仲策不想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其中的不可控因素实在是太多。

眼前的高考还是得把握住。

按照华国如今的科研环境,本科至少还是需要去顶尖985高校才有机会接触到顶尖科研资源。

毕竟看出身论资排辈的情况还是太严重了。

但是,如今留给陈仲策的时间已经不足50天了。

压力不小,毕竟这和科研根本就不是一个赛道。

讲台上的老师正在喋喋不休地讲着,陈仲策充耳不闻,埋头在自己的桌子上开始自己制定的复习计划。

陈仲策要凭借自己一个人的能力,徒手推演整个整个自然科学知识体系。

相当于陈仲策要用最简单的公理推导出整个自然科学的体系。

以数学为例,陈仲策要从1+1=2开始,从两点之间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开始,到勾股定理,到平面几何,到流数法,到微积分......

陈仲策在数学的世界里踽踽独行,从两千多年前的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到笛卡尔,到牛顿,到莱布尼茨,到柯西,到泰勒......

无数数学领域的先贤走过的路,陈仲策独自一人重新出发,再次体会他们在推演这个世界本源规律时候的心路历程。

当陈仲策再次抬起头的时候,已经是晚自习快结束了。

12个小时,速成高等数学。

12个小时从不停歇,更没有摄入任何食物,只是在思考的间隙浅浅地喝了几口裴洛神给自己打的水。

陈仲策此时疲惫异常,但是他的双眼却极为明亮。

在此时,论起对于高中数学知识的熟悉程度,可以说无人能超过凭借一己之力推导了整个数学体系的陈仲策。

即便是顶级985名校本硕毕业的陆老师也不行。

因为陈仲策他知道在推演这座数学大厦的过程中,先贤们都走过哪些弯路,遇到过哪些瓶颈,都是如何一一在绝境中突破的。

在他们的努力下,这个世界小到芥子微尘,大到宇宙群星都是可以用数学进行描述。

陈仲策,强如神祇。

第二天上午,6个小时徒手推演经典物理学全部定律。

第二天下午,4个小时推演整个高中化学领域全部知识理论。

再3个小时,生物学及传统遗传学理论被陈仲策推演完成。

叮......叮......叮......

随着晚自习下课的铃声,陈仲策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桌边推演所用的稿纸已经用了足足有两尺来厚。

都是空白的A4纸,在这两天中性笔芯都被陈仲策写空了7根。

密密麻麻的稿纸上双面写满了陈仲策推演过程,从此刻开始,单论对于高中阶段的数理化生的知识点的熟悉程度,再无人可及。

“仲策,你这两天在干什么呢?”裴青鲤看陈仲策如此投入地再做一件事情也不太好打扰,直到今天听陈仲策说自己做完了才开口询问两句。

“我啊?那天从考场上醒来以后,不知道为什么脑子里的知识忘记了不少。这两天我自己一个人在徒手推演这些基础的知识,算是重新复习一遍吧。”陈仲策把裴青鲤的包也背在了自己肩上,揉揉她的脑袋温和地说道。

“啊?你之前怎么不说你考场上遇见了这么大的问题?是你给自己压力太大了吗?我们不一定非要考状元的。”裴青鲤担心地看着陈仲策。

“答应你的事情,我都会做到的,无论再难。”陈仲策笑了笑,没有做过多的解释。

实际上陈仲策现在已经完成了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复习,相当于是完成了道的推演,接下来就是术的应用了。

看着自信满满的陈仲策,裴青鲤眼中满是担忧,只有40多天了,从500多分重新提升到700多分,谈何容易啊。

但是裴青鲤什么都没说,两人推着自行车走在出校门的路上,静谧安然。

两人红白相间的校服,并肩同行,宛若一对璧人。

路过校门口的时候,陈仲策跟门房秦大爷打了个招呼。

“秦大爷,还没走呢?”

“你们这帮兔崽子不放学,我哪儿能走啊。也就是你小子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和漂亮女同学并肩走在一起了。换其他人呐,我早就和你们校长举报了。”秦大爷没好气地说道。

“我知道,那还不是秦大爷够照顾我嘛。”背过脸去,陈仲策嘴角抽抽,这哪儿是这大爷人好,纯粹是自己一包包华子喂出来的。

“小兔崽子,有个事情你还是得注意下,这两天我听见有几个小混混经常在我们校门口晃悠,嘴里时不时地念叨着你的名字。”门房秦大爷提醒道。

“嗯?”陈仲策的双眼眯起。

自己最近没有得罪什么人呐,而且自己的家境也不是很殷实的,即便是这帮混混敲诈勒索也找不到自己头上来啊。

“秦大爷,他们还说什么了吗?”陈仲策问道。

“好像提到了你们班里一个姓李的,别的就没有了。”

陈仲策的眼中骤然迸发出寒光,这就对了,这小子果然是个阴狠的家伙。

“仲策,怎么办?李天权是不是要使坏?我们还是赶紧告诉学校吧?”裴青鲤有些担忧地说道。

“没事儿,他能怎么着?我自有办法。”陈仲策安抚道。

在无人注意的角度,陈仲策的眼底满是寒意。

裴青鲤还是在以学生的思维去处理这种情况,且不说李天权的父亲那可是市里的领导,而且这家伙的成绩也不差,对于学校来说同样是两个不错的苗子,处理起来估计也是和稀泥。

再者,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贸然出招搞不好还会被这个家伙反咬一口,那个时候可就被动了。

“可是......”

“相信我啦,没事儿的。”陈仲策伸出手在裴青鲤光洁的额头上轻轻点了点,满是宠溺的神色。

门房秦大爷目送着两人离去,把眼睛转向那离开校门的人流,目光瞥向那些少女的美好身段,嘴里感叹着:“都是青春呐,美好啊。”

小说《重生:华国科技巅峰,我国士无双》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现在需要解决团队的问题,毕竟靠我一个人就算给我一千年也无法完成可控核聚变工程堆的。

一队需要科学院还有燕都大学的一帮顶级的物理和数学家们的支持。

另外,我需要两方面的配合,一方面是军方的工程兵部队,另外一方面的工程院的人手负责设备安装和调试。

至于后勤工作,希望您能安排人手负责一下,毕竟好几百上千号人需要人吃马嚼的。”陈仲策不疾不徐地朝翟老汇报道。

见翟老没有什么动作陈仲策继续说下去。

“翟老,为了提升我们工程的进度和效率,我打算让这三个工作组同时开工。

首先,需要成立一个理论工作组,由燕都大学程文轶和科大太阳岛负责人宋桢负责,做理论计算和模拟。具体理论工作组的成员名单,我这两天已经拟好了,只等您审查完以后就可以安排他们的工作了。

接着,需要由工程院院长陶辰院士和九院院长王甘来负责调集负责工程设备的人员带着仪器集结过来。人员名单我也同样拟好了,等您审查以后我来安排他们的工作。还有需要的仪器,我也大致有了明细,一会儿把清单写给您过目。

最后,第三部分的人员我不是很熟悉,工程兵方面可能需要翟老您来协调。施工的要求还有设计参数我也准备好了,一会儿给您过目。

后勤方面的工作,我不是很懂,就得麻烦翟老您费心了。”

陈仲策几乎是没有任何停顿,一口气说了将近二十多分钟,把自己的计划安排跟翟老做了一个汇报。

翟老开始还在抽烟,等陈仲策把施工标准交给他的时候,他一把掐灭自己的烟头,非常严肃地看着陈仲策递过来的材料。

在陈仲策说完了以后,翟老征在原地,久久没有出声。

陈仲策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试探性地问道:“翟老,怎么了?我说错了什么吗?”

翟老如梦初醒。

“很好,太好了!一点没有问题,你这个小娃娃给我一个惊喜啊!”翟老放声大笑道。

陈仲策刚刚汇报的条理之清晰,思路之缜密,甚至于人员名单和计划安排都做了出来,简直不像是一个初出茅庐年轻人,倒像是主持过无数重大科研项目的资深负责人。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陈仲策刚刚的表现的话,那就是:成竹在胸。

“陈总工,我就问你一个问题,按照你的计划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这个可控核聚变工程堆可以完成第一次点火?”刚刚陈仲策的一番汇报,彻底震住了翟老,就连对陈仲策的称呼也改了。

陈仲策注意到了这个小细节,微微一笑:“翟老,如果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的话,50天左右,理论组能够通过超算把所有的数据模拟出来,在超级计算机中完成第一次虚拟点火。

工程兵那边的安排,我不是很清楚,可能需要您这边帮忙把把关。

至于实验堆的安装和调试,我预计需要180天左右的时间。

总体算下来,尽量在今年的年底之前完成可控核聚变工程堆的第一次点火和对外输出能量。”

嘶。

翟老站起身来,满脸的热切。

“陈总工,我老头子在军工领域也工作了这么些年,对于这可控核聚变也算是有些了解。本来以为在老头子我活着时候是看不到了。没想到啊,你小子竟然能在今年年内就完成所有的工作,简直是让老头子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翟老狠狠地拍了两下陈仲策的肩膀。

小说《重生:华国科技巅峰,我国士无双》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陈仲策也站了起来:“翟老,我向您保证,这个世界第一盏由可控核聚变点亮的灯泡一定是出现在华国境内,而且一定会在您的注视之下。”

“好!”

“翟老,我现在人微言轻,人员调配的工作还得麻烦您费费心,我想让理论组的工作尽快开展起来。”

“好!”

翟老此时对于陈仲策提出的需求那是来者不拒,不是怕你提需求,正是怕你不提需求。

“翟老,与此同时可以让军方负责工程的团队开始作业了,先在我们这个地下掩体内掏出一个合适的空腔出来,方便安装工程堆的各项设备。目前,就先做这些工作吧。”

“好!陈总工,那工程院那边的团队怎么安排?”翟老疑惑道,怎么只安排了两个团队开始工作。

“翟老,目前我们现有的很多材料还不符合工况要求,所以我需要他们一边调集一些设备,还需要准备一些科研攻关的项目,特别是材料领域的,所以他们可以后开展工作。”

简直就是给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翟老也算是参与并且主持了不少的大型科研项目了,像如今这样一句话都插不上嘴的情况还真的是生平仅见。

“翟老,最后再借您的办公桌和笔墨纸砚一用。”陈仲策说道。

“啊?”翟老有点跟不上陈仲策的思路,刚刚还在调兵遣将,怎么现在又落在眼前的事情上了。

“翟老,我这边需要一些材料,为了保密的需要只能用纸质的资料来传递,所以就用用您的办公桌。”陈仲策解释道。

“没问题,我老头子都听你的安排。”

陈仲策也不客气,在翟老的办公桌上开始伏案工作。

翟老显然是低估了陈仲策的工作量,在他想来不就是准备一些物料的清单么,估计也就是几十种的材料的事情。

没想到,陈仲策这一伏案就整整用了将近八个小时的时间。

翟老又见到了陈仲策的另外一面,那就是工作起来不要命的一面。

整整八个小时,陈仲策除了起身上了两趟厕所和喝了两杯水以外,再无任何其他的动静,连送过来的饭陈仲策也粒米未进。

陈仲策在工作之前特意交代了,是为了保密的需要,所以翟老也没有太多的安排,就在一旁静静地等着。

呼~

陈仲策长出了一口气,停下了自己手中的笔。

“我的老天啊,仲策,你这是干起活儿来不要命啊。”翟老在一旁感叹道。

同时顺手拿起陈仲策放在最上面的一张写满了所需材料的清单纸,只见上面写着一行行的各种材料。

压力容器和多层压力容器用钢板,技术标准为GB6654-86,17.6吨;

优质碳素厚钢板,技术标准为GB711-88,317.62吨;

......

翟老看到第一页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十几种钢材的需求,技术标准也都非常清晰,甚至于连所需的吨位都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两位。

这直接给了翟老一个感觉,这小子是不是以前自己建过可控核聚变的工程堆啊。

寻常人,或者说即便把宋桢或者王甘来拉过了也不至于能做到这个地步吧。

翟老甚至有一个错觉,如果给陈仲策一堆钢板,他是不是可以徒手抠出来一座聚变工程堆。

“翟老,这173页的清单您可得看好了,这一共是设计到了5362种不同的材料,基本上是涉及到了建造一座聚变工程堆需要的所有材料了。”

小说《重生:华国科技巅峰,我国士无双》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停了一会儿,陈仲策转了转脑袋:“翟老,应该是没有什么遗漏了。”

“仲策,好,我马上安排人把这些订单拆分开来,给全国各个工厂,让他们抓紧按照用量提供我们需要的材料。”翟老就准备马上安排下去。

果然还是做军功出身的大佬,对于这些材料的保密意识已经贯彻到了自己的骨子里了。

“慢着,翟老,其中有1367种材料,目前国内应该还没有相关的成品,可能需要组织人进行技术攻关。先让国内的这些科研院所开始做起来吧,如果他们实在做不出来,我再来想办法带人做,我来兜底。”

陈仲策伸了伸懒腰,毕竟任谁坐在那儿几乎没有任何休息的干了半个小时,都会吃不消的。

陈仲策的语气非常平淡,但是听在翟老的耳中却不一样了。

这一定是有十足的把握才能说出这番话,翟老对陈仲策能做出可控核聚变工程堆的把握又大了几分。

如果说翟老一开始听说要在一个未满十八岁的年轻人做总工程师的情况下完成可控核聚变工程堆的建设,觉得可能性几乎为零的话,甚至于翟老觉得这是在开国际玩笑。

那么随着陈仲策一步步展现出来的能力,截止此刻,翟老已经完全信任面前这个十八岁的年轻人真的有做出可控核聚变工程堆的能力。

即便到了最后,在今年年底陈仲策没有做出来,那么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翟老叹息一声,自己果然还是老了,后生可畏啊。

殊不知,陈仲策也有自己的打算。

重活一世,在如今这个年纪不可避免的会有人以为自己资历浅,那么自己就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今,陈仲策特意使出浑身解数在翟老面前展现了自己超绝的能力,那么至少技术以外的事情就不用陈仲策自己操心了。

只要顺利完成了可控核聚变工程堆的建造,那么陈仲策就算是在科研领域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后续的工作推进将再无阻碍。

西南地下掩体内。

在翟老的强势干预下,陈仲策名单上的顶尖理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们已经完成了审查,集结在此。

而这一切仅仅只用了五天的时间。

这在华国重要的科研项目中是绝无仅有的记录。

此时,这样一帮科研精英们全部聚在这地下掩体中临时开辟出来的一间教室中。

最前排坐着的是程文轶、宋桢和王甘来等一众大佬。

接着就是此次被调集来的一众科研精英,几乎都是清一色二十五到四十五岁之间,这是学术界最能做出成绩的年龄。

陈仲策是直接按照前世记忆中的名单来的,所以底下这帮人如今虽然不熟悉陈仲策,但是陈仲策却对他们了如指掌。

对于他们这帮人研究的课题,陈仲策甚至于比他们自己都还要清楚。

而且负责审查的人员也非常惊讶,陈仲策挑出来的这些人选并不是清一色的学科带头人,甚至于有不少是博士在读,甚至是硕士在读。

很多人并没有崭露头角,虽然经过审查以后这帮人的身世都是非常清白,竟然没有一个有问题。

但是当这个名单在聚变能源局班子会议上进行讨论的时候,万秋林和陶辰还是有些异议的,毕竟有些人实在是太年轻了,甚至于是研一在读。


没想到翟老一锤定音:“这是不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是的话,就听陈总工的,技术方面的问题我也要听陈总工的。”

于是,再无一人有异议,名单全票通过。

在陈仲策观察着他们这些人的时候,这些人也在打量着陈仲策。

不少人心里都在暗暗的猜想,这到底是哪儿来的毛头小子?竟然还穿着中学的校服。

是的,陈仲策由于直接从被从学校提溜了过来,没带别的衣服,身上的这身校服在轮换之后刚好今天被洗干净了,陈仲策就直接套在了身上。

于是,非常奇葩的一幕出现了。

一个穿着中学校服的年轻人站在讲台上,台下坐着一帮院士和杰出学者以及一帮顶级名校的研究生。

而看这架势,这个穿着中学校服的年轻人将要给台下这帮人讲课。

台下坐着的这帮人科研精英们,已经开始有些坐不住了。

这实在是有些膈应人,在座的中间一批30岁左右的青年才俊们,哪个没有经手过三四个国家级别的项目?

哪个没有做出过一两项在行业内都叫得响名号的成果?

甚至于不少人世界级别顶级的期刊nature都发了不止一篇两篇了。

不少人是在深夜被通知要参加一项世界级的科研项目,所以就直接被提溜到这哪儿了,手头上一系列的活儿还没干呢。

所以不少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子劲儿。

还听你一个中学生给我们讲课?

这叫什么?

这叫癞蛤蟆跳脚面,不咬人它膈应人。

开始是有几个人在装腔作势,不住地故意咳嗽。

接着,就有人开始起哄。

“小同学,你读几年级了?会不会算滑块问题啊?不会的话我教你啊。”有个三十岁出头的年研究对象开始调侃道。

陈仲策就站在这讲台上,冷眼看着这家伙,不发一语。

“哟,人家能在这给我们讲课,那肯定是会的啊。不过,这高中数学可是不太好学啊,要不要叔叔给你补补课?”

另外一个阴阳怪气地家伙继续出声道。

陈仲策依旧不发一语,但是冰冷的眼神已经死死地盯着这几个跳得最欢的家伙了。

叫你们几个狂,一会儿我看看你们狂不狂得出来?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狂,坐在后半部分的那些在读硕博生在面前这帮院士们面前还是有些低调的。

还有些人察言观色比较敏锐,发现坐在最前面的那几个大佬竟然都没什么反应,直觉告诉他们这件事情没那么简单。

“我说小同学,你这个年纪,我们给你当老师还差不多。要不要我给你讲讲课?”最开始说要教陈仲策滑块问题的那家伙忍不住了,继续挑衅道。

程文轶实在是有些看不下去了,自己的徒弟哪儿能受到这么多欺负,于是站起身来:“段素标,你够了啊。静一静,你还听不听讲课了?”

“程院士,敢问这小同学跟您是什么关系啊?该不会是您的孙子吧,这家伙为了捧您的孙子,您可下了血本啊。”那被称作是段素标的年轻人由于自己的师门在和程文轶争取国家基金的过程中有些龃龉,所以特意出声嘲讽道。

“这孩子是我的学生,怎么了?你有意见?”程文轶冷哼一声。

“这学生给老师上课的事情,我可是第一次听说啊,还真是稀奇。”说着段素标哈哈大笑道。


不少人想笑又不敢笑,憋得很难受。

德高望重的秦齐清老教授实在是有些看不下去了:“小段啊,你就嘴下积点德吧。陈总工是有真才实学的,静下心来听课吧。”

真才实学?

段素标嗤之以鼻,看这年轻人还带着一点少年特有的稚气,应该十八岁都还没过吧?

这年纪即便在娘胎里就开始做科研,也不见得有自己做科研的时间长,怎么和自己比?

“秦老,也不是小段说话不中听。这样的年轻人,我手下带出来不少,您就算是要一个班我都能从我实验室里给你拉出来。”说着,这段素标还抱着自己的双手,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陈仲策站在台上,始终没有发声。

有些事情不是你发声大,你就有理的。

而且陈仲策面对这种场面一点也不生气,前世自己也是年轻俊彦,谁没有几分傲气?

台下坐着的这帮人,几乎全部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从小都是一路第一成为了名校的学生,再从名校的学生中一路竞争过来,这才成为了顶尖的教授。

若是没有这几分傲气,反倒是不正常了。

都是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出了超绝的成果的人,如何能够轻易得对这样一个毛头小子俯首帖耳?

面对这样的人物,想要折服他们并且把他们收归自己所用,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在他们最擅长的领域内,彻底压服他们。

而且还要是一骑绝尘让他们连背影都看不见的那种。

陈仲策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于是清了清嗓子,上前一步。

“唉,如果你能从你的实验室里拉出一个班我这样的学生出来,那我们华国的科技水平早就已经超过了米国了,甚至就是传说中的天顶星人了。”陈仲策轻飘飘地说道。

“哟,小同学,原来你会说话啊。现在忍不住了?不躲在大人的后面了?”段素标嘲笑道。

“小同学,你今年多少岁了?”

“未满十八。”

“高中毕业了没有?”

“今年参加高考。”

众人:“......”

哈哈哈,段素标爆发出一阵笑声,似乎是听见了世间最好笑的笑话。

最开始跟着段素标起哄的那几个人也是忍不住,全都笑出声来。

“还是回家参加高考吧,这些都是我们大人玩的东西,你还是太年轻,这把握不住。”

“一个高中都没有毕业的小朋友,凭什么给我们这些人讲课?”

陈仲策双眸眯起,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声音中带着与他的年龄完全不符的压迫感:“凭什么?就凭我做出来的东西,你做不出来!”

什么?

陈仲策的话在平静的教室中激起的千层浪花,掀起了滔天的巨浪。

教室里顿时议论纷纷。

不过陈仲策不再给段素标等人说话的机会,陈仲策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段素标,十年前科大博士毕业,被誉为你们那一届最优秀的学生,而那时你才25岁吧。再三年你成为了博导。我没说错吧?”

“哟呵?你还对我们有些了解的嘛。”

陈仲策直接忽略了段素标的话,继续对其他几个人点名。

“胡益是吧?听说你是燕都大学高能物理专业最年轻的博导?还发了2篇nature?”

“余瑜是吧?听说你被誉为下一年度最有希望成为院士的理论物理学家,我看过你的成果,估计得有一箩筐吧?”

......

陈仲策陆陆续续点过七八个刚刚闹得最欢的家伙,然后说出他们的履历和擅长的研究方向。


不过,这一切陈仲策都不知道了。

他有些疑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消息发过去,对面一点反应都没有。

难道是对面太没有赌品了?

不敢当牛做马?

摇了摇头,这家伙怎么这样。

不管他了,现在睡觉最重要!

任谁不眠不休这么累干了将近72个小时,都会吃不消的,所以陈仲策就好像是一把拉满了的硬弓骤然松开,这需要长时间的休息才能缓过来。

......

第二天。

熟睡中的陈仲策突然从床上弹了起来。

9:37!

完了,完了,昨天刚刚答应了美女班主任今天一定准时去学校上课的,没想到这就光速打脸了。

这都已经是开始上上午的课了,这已经不是迟到的范畴了,这是旷课的节奏啊。

拉开被子,胡乱地套上校服,两分钟搞定洗漱,一分钟摸出两个包子,赶紧朝学校飞奔而去。

到了学校门口,陈仲策有些迟疑起来了,不敢进去,这贸然进去肯定是一顿臭骂。

突然,看到了门卫的大爷,陈仲策决定去他那边套套情报。

于是,在校门口的小卖部和地下交易一样整了一包华子,瞅着没人的时候扔给了门房大爷。

“秦大爷,忙着呢?”陈仲策冲大爷喊道。

“你小子?”显然门房秦大爷是认识陈仲策的,毕竟学校的风云人物经常上各种荣誉榜单的想不认识也难。

“秦大爷,你看见年级主任和我们的班主任孙老师了吗?”陈仲策试探性地问道。

门房秦大爷若无其事地把陈仲策扔过来的华子揣在口袋里,懒洋洋地说道:“刚刚你们班主任还来问我你今天来没来。”

“什么?”陈仲策瞬间卧了个大草。

“小子,你要是现在进去,估计你们班主任得找你谈谈了。”秦大爷眯着眼睛,看着校园里因为活动课而走来走去的女学生们。

都是青春呐。

“那还是得去,老规矩,秦大爷你别记我迟到哈。”陈仲策撬开大门,大咧咧地走进学校。

“嘿,你们孙老师那身段儿......”秦大爷眯缝着眼睛,满是陶醉的神色。

老不正经,陈仲策暗骂一声。

这个点儿如果没记错的话,孙老师应该是在给大家上语文课,要是这个点去教室那简直是给自己找骂。

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陈仲策可不想触这个霉头。

陈仲策决定变被动为主动,在班主任孙晴晴老师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主动先去她的办公室候着,即便是挨骂也只有几个老师在,也不跌份儿。

于是,陈仲策晃荡着避开教务老师,寻摸到了孙老师的办公室。

走进办公室,陈仲策发现办公室里没几个老师,只有孙老师的对面有个老师低着头在写着什么。

“呀!”

直到陈仲策走到近前那个老师才如梦初醒,似乎是刚刚沉浸在难题之中,苦苦思索着什么。

“仲策,你怎么来这了?”轻灵的女声问道。

陈仲策走进一看,那老师今天穿了一身米黄色的短袖运动T恤,一条紧身的白色短裤,如瀑布的及腰长发在脑后轻轻的束起成马尾,白皙如玉的美腿并不需要丝袜的掩映,配上一双淡黄色的运动鞋,哪儿像是一位高中的数学老师啊,倒像是一位在校大学生。

数学老师,陆美蓉。

“没啥事儿,老师,主要就是孙老师让我在这等着,一会儿有事儿跟我说。”陈仲策没好意思说自己是迟到了过来躲着的。

“噢,听班主任说你这两天状态不好,怎么样?恢复过来了吗?”面容精致的数学老师问道。

“还行,休息得差不多了,这不是找孙老师聊聊,看看下一步的复习计划。”索性也无事,陈仲策跟美女老师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就是动不动就得调整一下姿势,这让陈仲策有些难受。

“陆老师,您这是在研究什么题呢?”陈仲策有些好奇,随便瞥了两眼,陆老师在做的似乎不是什么高中的题目。

“没事儿,我想着教完你们这一届就回去读个博士,我导师让我没事儿的时候思考思考N-S方程,不一定要做出来,说是做着活动活动脑子也挺好。”

显然,这道题目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美女老师已经皱着眉头想了很长时间,一点头绪都没有。

“Navier-Stokes equations?”陈仲策试探性地问道。

“嗯?你听说过这个难题?”陆老师的眼前一亮,没想到眼前这个大男孩儿竟然听说过这个数学难题。

“陆老师,我记得您是海城震旦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可是你们老师哪儿有这样的?把这种世界性的难题给你们让你们练手?摧残你们呢?”陈仲策没好气地说道。

目前世界上最难的六道数学难题之一,数十年来始终没有人能解出其中的答案。

让陆老师作为练手的题目,这不是闹呢?

“咋?你不信你老师能做出来?”陆老师皱着精致的鼻子,轻轻地哼了一声。

“信信信,美女老师说啥我都信。”不过,陈仲策摇动的头就已经出卖了他。

对于这道问题的难度陈仲策是知道的,因为这道数学难题本质上是传统物理学中最后也是最难的一块拼图的最后一只拦路虎。

只有解出了这道数学难题,湍流问题才能得到最精准的解释,传统物理学才能最终完美。

前世陈仲裁其实根本不想碰这个问题的,但是为了研究聚变发动机带动的气流尾焰,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做。

全力以赴,干了整整4个多月的时间,在超级计算机的辅助下才算是最终解出了这道难题。

“信你个鬼,根本就不走心。”陆老师笑道。

这种批评,陈仲策能忍?

陈仲策走过去,从美女老师的波涛汹涌之下抽出了那张写有题目的白纸,轻轻的念道:“在三维空间和时间中,给定初始速度,是否存在一个光滑且具有全局定义的矢量速度和标量压力场来求解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Navier-Stokes equations)?”

不知道为什么,听着陈仲策轻轻的念叨着题目,陆老师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了下来。

对陆美蓉来说,找不到词语来形容这种感觉,就好像是自己那个著作等身的导师在给自己指点迷津时说话的感觉一样。

平和且宁静。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