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重回七零,疯批知青她下乡致富

重回七零,疯批知青她下乡致富

漓沫沫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重回七零,疯批知青她下乡致富》,是作者“漓沫沫”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姜姝宋时琛,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上一世,她遭同学所坑,被夺了清白后,未婚先孕嫁给了渣男,还没完,渣男设计让她工作和家产被夺,最后惨死!父母因为改造死在乡下,哥哥在部队听闻父母去世的噩耗后出任务时不小心受重伤,落得一个终身残疾的下场。......一朝重生,让自己重回一切悲剧发生前,穿越到了自己前世清白被夺的前一刻,她想到前世种种,果断出手暴打渣男一家,送他们去监狱执行死刑!想到前世的父母家人,她卖了工作去下乡,暗中接济帮衬父母。谁知不小心就怒赚了个小目标,在乡下美美开启新生活了!...

主角:姜姝宋时琛   更新:2024-01-20 11:2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姜姝宋时琛的现代都市小说《重回七零,疯批知青她下乡致富》,由网络作家“漓沫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重回七零,疯批知青她下乡致富》,是作者“漓沫沫”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姜姝宋时琛,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上一世,她遭同学所坑,被夺了清白后,未婚先孕嫁给了渣男,还没完,渣男设计让她工作和家产被夺,最后惨死!父母因为改造死在乡下,哥哥在部队听闻父母去世的噩耗后出任务时不小心受重伤,落得一个终身残疾的下场。......一朝重生,让自己重回一切悲剧发生前,穿越到了自己前世清白被夺的前一刻,她想到前世种种,果断出手暴打渣男一家,送他们去监狱执行死刑!想到前世的父母家人,她卖了工作去下乡,暗中接济帮衬父母。谁知不小心就怒赚了个小目标,在乡下美美开启新生活了!...

《重回七零,疯批知青她下乡致富》精彩片段


也不撒泡尿瞧瞧,你儿子啥德行,能配得上人家小姜知青吗?”

被田翠娥当众戳穿了诡计,钱招娣顿时恼羞成怒。

“田翠娥,我干啥和你有啥关系?轮得到你多管闲事呢?”

“我就是看不惯有些人的嘴脸。”

“好你个田翠娥,你实在太坏了,难怪你家老三出了事,他以后断子绝孙,都是你这个当娘的缺德事干多了,让他遭了报应。”

田翠娥最忌讳的就是别人说她儿子宋时琛那方面有问题。

听到钱招娣的话,气得她直接撂下锄头,大踏步朝对方冲了过去。

钱招娣也不是个吃素的,当然不可能原地挨打,冲上去就跟田翠娥扭打在了一起。

两人下手都是毫不留情,场面那叫一个凶猛。

姜姝倒是没想到,乡下的大娘打起架来这么凶悍。

果然那句话说的没错,招惹谁都不能招惹女人。

想到田翠娥是为了帮自己才和人打架的,姜姝肯定不能坐视不管。

田翠娥要是被钱招娣打伤了,她心里肯定过意不去。

于是姜姝赶紧冲到钱招娣跟前,一把将钱招娣给抱住了。

姜姝嘴里大声嚷嚷道,“两位婶儿,不要打了,不要打了,不要为了我而伤了和气。”

钱招娣被姜姝抱住,身体顿时就被束缚住了。

她试图挣脱开。

他娘的,这个小知青不知道哪来的牛劲,她竟然怎么也挣脱不开。

钱招娣的体格是比较健硕的,比大队里一般女人的个头高一大截。

所以在打架方面,钱招娣从来不虚别的女人。

生产队的那些老婆子,没几个是她的对手。

万万没想到,今天阴沟翻船,被一个小知青控制住了!

钱招娣被姜姝抱的死死的,自然就没法对付田翠娥了。

田翠娥趁机,对钱招娣的脸上狠狠地抽了几个耳光子。

“啊啊啊,好你个田翠娥,我和你拼了。”

钱招娣吃了大亏,发疯般的叫嚷起来。

姜姝嘴上继续喊着,“婶儿,算了,别打了,别打了,都是一个生产队的,咱们要团结互助。”

钱招娣都快被气死了。

被小知青抱住,她根本没打到田翠娥,自己挨了几个结实的大嘴巴子,吃亏吃大了。

可惜钱招娣使尽全力,还是挣脱不开。

最后宋保田听到了这边的动静,赶紧过来制止。

对于打架的钱招娣和田翠娥两人,他分别训斥了一番。

不好好上工,居然去干架,影响太恶劣了。

钱招娣哭得委屈巴巴,“大队长,我没打她啊,你看我的脸,都被打肿了,田翠娥得赔偿我!”

姜姝做为目击者,立马站出来说道,“婶儿,这件事你也有错,要不是你好端端的说人家儿子,人家至于对你动手吗?”

宋艳红也把这件事看在了眼里,她觉得田翠娥说的不错,钱招娣肯定对姜姝打了坏主意。

姜姝作为她的好朋友,宋艳红自然得护着她,便也站出来帮田翠娥说话,指责钱招娣不对在先。

最后钱招娣没有得到任何赔偿,白挨了一顿打,因为田翠娥和钱招娣打架影响太坏,两人一人扣了一天的工分。

钱招娣一听自己挨了打,还要被扣一天工分,肺都要气炸了。

在乡下,工分直接和粮食挂钩,少一天工分就得扣不少口粮,她不气才怪。

田翠娥对此倒是不以为意,对大队长的处罚没有意见。

今天这件事,她赚大了,狠狠地收拾了钱招娣。

小说《重回七零,疯批知青她下乡致富》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想到方才给钱招娣的那几个耳刮子,田翠娥心里就觉得痛快。

她今天能收拾钱招娣,多亏了姜姝这小知青的帮忙。

说是拉架,其实是在暗暗拉偏架。

凭钱招娣那大体格子,如果没人拉偏架,吃亏的多半是她。

想到此,田翠娥看着姜姝的眼神中充满了欣赏。

她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小知青了。

要不是她家老三有问题,把这闺女娶回来当儿媳妇多好啊。

可惜了,老三出了那档子事,根本配不上这小知青。

田翠娥心里一阵深深的惋惜。

姜姝想到今天田翠娥是因为帮她说话才和钱招娣干架的,最后害得人家丢了一天的工分,心里觉得很对不住。

于是姜姝便凑到田翠娥跟前,冲她道,“婶儿,今天谢谢你帮我说话。”

田翠娥摆手道,“谢啥,婶儿就是看不惯她那副德行,也担心你这没啥心眼的小丫头被她算计了。”

田翠娥说着,又将钱招娣的为人作风说了一遍,此人阴险狡诈,经常坑害别人,反复叮嘱姜姝以后见到钱招娣可得躲远了,千万别和她扯上关系。

田翠娥说话的时候,宋艳红也在一旁点头附和。

钱招娣在生产队臭名昭著,谁都知道她不是好人。

姜姝笑着点头,“好,婶儿,我知道了。”

钱招娣想坑她,哪有那么容易。

她要是腹黑起来,谁坑谁还不一定呢。

“婶儿,今天你因为帮我,被扣了一天的工分,回头我给你送几斤粮食,补偿你。”姜姝想了想,准备给田翠娥送些东西,聊表谢意。

田翠娥听到姜姝的话,断然拒绝道,“你这孩子,和婶儿客气啥?婶儿不需要你的粮食。

婶儿和你说,我儿子可是部队里的军官,副营长呢,工资津贴可不少,每个月都往家里寄钱寄票的,婶儿根本不缺钱,更不缺吃的。

不就扣一天工分么?无所谓。”

其实要不是儿子下面有问题,田翠娥对于自家老三那是自豪万分,妥妥的十里八乡的俊后生。

姜姝听到田翠娥的话,挺是意外。

没想到田翠娥的儿子竟然在部队当兵。

她哥也在当兵,现在在部队是正连长,官职比田翠娥的儿子差了一级。

不过姜晏进部队的时间晚,要不是他在部队军功立的多,想从普通兵升上正连,也是难如登天。

因为哥哥的原因,姜姝对兵哥哥的印象非常好。

“婶儿,您儿子竟然在部队当军官啊?”姜姝表现出一副很惊讶的神情。

田翠娥点头,“对啊,小姜知青,你不知道,我家老三不仅在部队当军官,还长得很俊,一表人才呢……”

田翠娥说着,将三儿子宋时琛吹上了天。

姜姝听到田翠娥的话,倒是想亲眼见见这个宋时琛,是不是真有那么优秀。

“大娘,我大哥也在部队当兵,不过我大哥没您儿子厉害,他现在还只是连长。”

姜姝将自己亲哥的情况也说了一遍。

这年头,有一个当军官的哥哥,无疑是一件很威风的事,别人想欺负你,也会多掂量掂量。

对于自己的仰仗,姜姝从来不会隐藏,找到机会就会透露给别人。

她虽然是个下乡的小知青,但她的背景可不简单,不是谁都能招惹的。

果不其然,听到姜姝的亲哥也是部队的军官之后,田翠娥也愣了一瞬。

这个小姜知青真是不得了!

因为自己儿子是当兵的,在听到姜姝的哥哥也在部队当兵之后,田翠娥对这个小知青的印象更好了。

小说《重回七零,疯批知青她下乡致富》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这一次胡婶儿过来,手里端着一个碗,里面放了两个粽子。

眼瞅着要过端午节了,所以她包了几个粽子,这一次过来,就是给姜姝送粽子尝尝的。

这丫头一个人在家,也没别的亲人。

这年纪的小丫头,多半不会自己包粽子吃。

可是姜姝一开门,胡婶儿就闻到了一股味儿。

她下意识的捂着鼻子。

姜姝这么一个漂亮的小丫头,怎么身上臭烘烘的?

呕……

这味道真的熏的人都快吐了。

看到胡婶儿这样,姜姝的脸上多了一抹尴尬。

“咳咳,胡婶儿,有事吗?我刚上完厕所……”

胡婶儿听到姜姝的解释,这才明白了为啥这丫头身上的味道这么重。

现在天气热起来了,在厕所里蹲一会儿就容易有味道。

胡婶儿将粽子给姜姝递了过去。

“小姝啊,婶儿包了粽子,给你送两个尝尝。”胡婶儿说明了一下自己的来意。

现在是华国的七十年代,粮食正是最为金贵的时候。

现在胡婶儿给拿了两个粽子过来,非常的大方难得。

想到这一世胡婶儿是真心的照顾她,帮衬她,姜姝心里便暖暖的。

姜姝没有和胡婶儿客气,而是接过了粽子,和胡婶儿道谢了一下。

胡婶儿笑着道,“不客气,小姝,你要是喜欢回头再找婶儿拿,婶儿先回去了。”

看着胡婶儿离开的背影,姜姝将门关上。

虽然现在姜姝吃饱了,可是她还是吃了一个胡婶儿包的粽子。

是白糯米粽,沾点儿白糖吃,味道特别好。

吃过粽子,姜姝便去洗了一个澡,将身上的味道洗去了最后,才去了胡婶儿家。

人家送了她两个粽子,姜姝过去的时候带了一瓶水果罐头。

看着姜姝过来,胡婶儿笑着问道,“小姝,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姜姝便冲胡婶儿道,“胡婶儿,我有一件事想找您商量商量。”

胡婶儿忙将姜姝请进了屋子里,“小姝,你有啥事,你说。”

姜姝冲胡婶儿直接道,“胡婶儿,我已经报名下乡去了,我的工作名额要转出去。

晓娟姐现在是不是着急着找工作,要是您觉得合适的话,我这个工作名额可以转给晓娟姐。”

姜姝的工作好,其实转给别人的话很方便。

现在城里的工作十分难得,年轻人不愿意下乡的就必须买工作。

一份普通的工作,都能卖个七八百块。

像姜姝这样坐办公室又是好单位的工作,就算是卖个一千多块钱也是好卖的。

姜姝却想着将这自己的工作名额转给胡晓娟是有自己的原因的。

姜姝当初去世了之后,灵魂徘徊飘荡着。

她死了以后,陶家人甚至都没有给她收尸,还是胡婶儿一家人出钱安葬的她。

姜姝便想着,若是有机会,一定要好好的回报胡婶儿一家。

可是后来,她看到了陶家人后续经历的事情,也看到了胡家后续经历的事情。

胡晓娟因为没有弄到工作名额,所以只能下乡去了。

而在黄晓娟下乡之后,被当地的一个乡下小混混盯上,夺了清白,只能嫁给了那人。

婚后的胡晓娟自然很惨,整天受到家暴,没熬到知青回城就香消玉殒了。

胡叔和胡婶儿因为这个闺女额去世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两人在没多久之后,也双双去世了。

想到胡叔和胡婶儿这么好的人呢,姜姝觉得他们不该落得这样的结局。

如果自己的工作名额转让给胡小娟的话,胡晓娟就不用下乡去了,也不会有后续的一系列遭遇。

胡婶儿注意到了不是姜姝转让工作,而是下乡的事情。

“小姝,你要下乡?好好的,你要下乡干啥呢?现在多少人都不想下乡,你有工作,完全可以不用过去的。”

姜姝没有解释太多,随便扯了一个由头道,“胡婶儿,我在这边只有我一个人,有时候太孤单了,我这是去投奔亲戚去的。

胡婶儿,你就说这工作名额你们要不要。

要的话,我就转给晓娟姐,不要的话就算了。”

胡婶儿听了姜姝这话倒是能理解了。

这丫头现在只有一个人,一个年轻漂亮还有钱的女娃娃生活在这儿确实危险了些,免不得被人盯上。

要不是他们家平时帮衬照看的多,姜姝指不定一定已经被小混混给得逞了。

这丫头要是能投奔靠谱的亲戚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段时间胡叔和胡婶儿正愁着闺女的工作问题,这会儿见姜姝愿意将工作名额转出来,当然愿意买下来。

“小姝,这工作名额我们愿意要,你看你这份工作转让出来,需要多少钱?”

知道姜姝的工作好,所以胡婶儿估摸价格肯定不会太低。

姜姝道,“胡婶儿,你们给六百就行了。”

胡婶儿一听姜姝报的价格,就知道这孩子是故意给他们家报便宜了。

按照姜姝的单位和工作内容,就算要个一千块都不过分。

胡婶儿知道姜姝是好心,但是他们家也不能占了人家的便宜是不?这不是欺负人家小姑娘吗?

于是胡婶儿忙道,“小姝,婶儿知道你的工作好,六百块太少了,这样,婶儿给你一千吧。”

姜姝却没有的答应,“胡婶儿,我只要六百。

您不用觉得我的工作名额卖亏了,其实我还有一件事拜托你帮忙。

你帮我,我给你算便宜点没什么。”

胡婶儿琢磨了一下,便问道,“那行,小姝,你有啥需要婶儿帮忙的只管说。”

姜姝将自己的要求说了一下。

自己要下乡去,这边的房子就直接空了出来。

没人住,姜姝只怕被人惦记上,所以她打算将房子租出去。

可是自己以后下乡,就没办法忙活这件事,得拜托胡婶儿帮忙租一下房子。

以后收到的租金,每个月给她汇过去。

另外姜姝还考虑到乡下置办很多东西不方便,如果需要的买得东西或者需要兑换的票,希望胡婶儿能在京市这边帮帮忙,到时候给她弄到再寄去乡下。

胡婶儿听到姜姝的要求,觉得这个不是什么难事,爽快的应下了。

答应了姜姝这件事,胡婶儿就给她拿了六百块钱。

闺女工作的事情解决了,胡叔胡婶儿心里很是高兴。

姜姝则和胡婶儿,胡晓娟约定好了,等明天一早就一起去单位那边,将工作转让的手续办好。

小说《重回七零,疯批知青她下乡致富》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和胡婶儿说完了这件事,姜姝便回去了自己的小院去了。

七十年代没什么娱乐活动,所以姜姝早早的上床睡觉去。

可能是末世没有一天睡得安稳的日子,姜姝格外的珍惜这样没有丧尸,能安安稳稳睡一觉的生活。

第二天一早醒来,姜姝从空间里拿了一份皮蛋瘦肉粥,再加上一笼小笼包,吃饱喝足之后,便去了胡婶儿家,等会儿和胡晓娟去办理工作转让的手续。

看着姜姝过来,胡婶儿笑呵呵的招呼她进屋,随后问道,“小姝,你吃过了没?要不在婶儿这里吃一顿?”

“婶儿,我已经吃过了。”

“那再吃个玉米饼子,婶儿刚做的,还热乎着,不占肚子。”

说完,胡婶儿将煎的金黄香软的玉米饼子递到了姜姝的手里。

看着胡婶儿递过来的玉米饼子,姜姝便没客气,拿着玉米饼子就吃了起来。

虽然姜姝吃惯了后世的各种美食,但是现在吃这种香香软软的玉米饼子依旧觉得好吃。

以前妈妈也给她做过玉米饼子,想到妈妈,姜姝的眼眶不由得热了起来。

她得赶紧解决这边的事情,然后下乡去找父母。

胡婶儿和胡晓娟吃过了早饭之后,便跟着姜姝一道,去了她的单位。

有刘姐帮忙,姜姝的工作转让手续完成的十分顺利。

等着办完了手续之后,刘姐知道姜姝以后就不会再来单位这边上班了,便冲姜姝关心的叮嘱了一句,“小姝啊,等你下乡以后有困难,就给刘姐寄信,刘姐能帮得上忙的地方肯定不会推辞的。”

要说刘姐平时是因为姜姝给她塞的好处多所以才多照顾她,但是这一次的话是发自真心的。

一个女娃娃,往后下乡了多不容易。

姜姝自然能感受到刘姐的这一份真心,便笑着应道,“好,刘姐,有需要帮忙的地方我肯定会给你写信的。”

和刘姐寒暄了几句之后,姜姝便离开了单位。

她直接去了一趟市里的百货大楼,打算来一个大采购。

现在要下乡去,姜姝得多准备些东西。

姜姝下乡的地方,也就是父母下放的地点是辽省东阳市安丰县向阳公社红星生产队。

这地方是大东北,天气严寒。

知青们家里条件好的话,去大东北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虽热冷,可是大东北的物资丰富,而且半年的时间都不用从事农活,而是在炕上躺着猫冬。

可是对于家里条件不好的,去这样的地方就是受罪。

东北严寒,没有厚实的袄子和被褥,能给人活活的冻死。

下放的话,大东北更不是一个好去处。

姜姝的父母就因为没熬过东北的冬天去世的。

现在自己要下乡,厚实的袄子,被褥肯定得置办整齐了。

姜姝去了百货大楼之后,一一挑选起来。

她倒是想买多一点,可是现在买多了也不方便携带。

像搪瓷盆,热水瓶,只能等着去了红星生产队之后再置办。

姜姝买了好几套大棉袄子,有她自己穿的,还有父母穿的。

再买了好几床大棉被,父母和自己尺寸的棉鞋。

各种衣服布料姜姝同样都买了不少,她的空间里有囤货,但是都是二十一世纪的东西,很多不符合这个年代,姜姝没办法从空间里拿出来。

牙刷,牙膏,肥皂,毛巾……这些生活日用品姜姝同样进行了采买。

既然去乡下,一些硬通货肯定不能少。

白酒,大前门之类的,姜姝买了一些当做送礼用品。

就这样,姜姝一下子采购了很多。

姜姝不好搬回去,百货大楼这边还特意的借了一辆板车给她。

姜姝拉着板车,先去了一趟邮局。

她下乡直接都带过去不现实,这些东西直接从邮局这边寄过去,多花点邮费就是了。

姜姝将需要邮寄的东西整理好了,然后在邮局这边寄了出去。

剩下的,都拉回了自己家,到时候她整理几个大包裹带走,不好带的就直接放空间。

其实姜姝的东西都可以直接放空间,可是弄几个大包裹,往后往外拿东西的时候也能掩人耳目,不然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

姜姝这一趟忙完,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

她回了家后,打算先吃点饭,下午再忙活。

空间里就有现成的美食,姜姝拿了一份奶茶,一份番茄鸡蛋盖浇饭,再加上一个卤鸡腿,午饭吃的还算丰盛。

吃完了之后,姜姝睡了一个午觉,下午继续出去忙活。

下乡除了这些物资,她还打算换一些票证。

尤其是那种比较好流通的全国票证。

毕竟现在她不能将方方面面的需要购买的东西都考虑进来,手里多攒些票,到时候下乡去了当地,需要什么就直接再继续采买什么。

这些票正常的门路可能不好卖,不过去黑市倒爷手里却是好买的。

于是姜姝找到了当地的一个倒爷,从他手里买了不少的各种全国票证,光是票,花了姜姝足足六百块。

还好父母给她留的钱多,不然哪里经得住这样造的?

可能是因为她出手实在是太阔绰了,引起了这个倒爷的注意。

在姜姝买完票证的时候,他竟然还派人跟踪她。

姜姝是从末世来的,每天得应付各种丧尸。

在末世的每一天,只要稍不注意,姜姝可能就被丧尸围攻。

现在有人跟踪她,姜姝自然敏锐的察觉了。

姜姝很快就加快了脚步,跟踪的人没想到一眨眼的功夫就将人给跟丢了。

想到对方的目的不纯,姜姝当然不愿意轻易放过想着对她动手之人。

等到了夜里,姜姝再一次折回了黑市倒爷的住处。

她从空间里拿出来了一柱后世研发的迷香,很快屋子里的人在中了迷香之后便沉沉的睡去了。

姜姝翻了院墙进来,开始薅羊毛。

打上她的主意,她得让人长点记性。

姜姝便从屋子里里外外的搜刮起来。

这一趟收获还真不小,光是各种票证她薅了个遍,现金钞票姜姝直接薅了三万多。

要知道在七十年代,三万多块钱可以直接买几个院子了。

小说《重回七零,疯批知青她下乡致富》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一副资本家大小姐的做派,能干得了什么?上面怎么将这种人给送来了?”

“……”

“……”

沈娇娇没想到这些乡下人会这样说她,顿时气呼呼的和人理论起来,“我穿成啥样和你们有啥关系?我只有这样的漂亮衣服,不像你们这些乡下泥腿子,只能穿破烂衣服。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你们不就是嫉妒我么?”

姜姝看着沈娇娇摇了摇头,真佩服这女人的脑子和勇气。

骂人家是乡下泥腿子,第一天上工就将整个生产队的人全得罪了。

而生产队的人听到沈娇娇的话,一个个脸上的神色都变得很难看。

新知青们还意识不到这么做的后果,但是在生产队待了一段时间的老知青们,都很清楚得罪本地人的下场。

黄玲玲赶紧拉住沈娇娇,让她闭嘴。

沈娇娇自己找死她管不着,主要是担心她会连累到他们这些老知青。

沈娇娇见黄玲玲阻拦自己,显得很是不甘,“玲玲姐,你也听到了,是他们先针对我的,我是气不过……”

黄玲玲十分严肃的警告沈娇娇,“沈知青,不管发生什么,你尽量和队员们和睦相处,能忍则忍,不要逞口舌之快,不然你会遭殃的,等你在生产队多待一段时间,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沈娇娇这才憋着没继续吭声。

大队长宋保田过来分派农活儿了,队员们都停止了议论,等着领活儿干。

姜姝因为送了礼,和宋保田打好了关系,领到的活儿还算轻松,负责打猪草。

在生产队,一般只有老人和孩子才能领到这种活儿。

当然,活儿轻松,工分也挣得少。

姜姝不在乎工分,只要别太累就行。

至于沈娇娇和其他新来的几个知青就没姜姝这样的好运了。

男知青刨地,女知青负责拔草。

其实宋保田已经格外优待这些新来的女知青了,知道她们娇气,只给她们分了拔草的活儿。

老知青们的农活更重。

对于大队长的安排,大家都没意见。

老知青们已经习惯了繁重的农活儿,活儿重一点,工分就能记的多一点,年底的粮食也能多分点。

他们这些没背景的知青,指望不上家里帮衬,想在这里把日子过好,就只能靠自己辛苦劳作。

姜姝背着背篓,和孩子们一起打猪草去了。

正好狗娃领到的活儿也是打猪草。

看到姜姝,狗娃很高兴。

他主动上前,冲姜姝道,“姜姐姐,我知道哪里的猪草多,好打,我带你过去吧!”

姜姝很喜欢狗娃这个懂事可爱的孩子,见狗娃这么说,姜姝笑着点头,“好啊好啊。”

狗娃便带着姜姝一起,去了山脚下。

红星生产队两面环山,山很大很高,而东北这边的山普遍都比较富。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红星生产队的队员会经常上山采菌子,捡一些山货,以此补贴生活。

除去这里的冬天太冷以外,其实相比较其他地方,来这边下乡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只要按时上工,再抽时间采些山货,完全不用担心被饿肚子。

姜姝刚来红星生产队,对这边不熟,全靠狗娃给她带路。

因为打小就在生产队长大的,狗娃对村子里每个地方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狗娃一边带路,一边给姜姝讲解沿途的的场地设施,像个向导一般。

对于狗娃说的,姜姝都认真的记在心里。

小说《重回七零,疯批知青她下乡致富》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那里是什么地方?好像有几间屋子,也住着人吗?”姜姝指着山脚下不远处的一片茅草屋,冲狗娃问道。

提到那几间屋子,狗娃的神色顿时变得凝重了起来。

随后狗娃冲姜姝说道,“姜姐姐,那里是我们生产队的牛棚,我们生产队的牛都养在那里。

除了养牛,那边还住了好几个坏分子。

姜姐姐,你千万不要去那边,如果和坏分子扯上关系,那可就要倒大霉了。”

听到狗娃的话,姜姝的心猛地一沉。

牛棚?

所以,那就是她爸妈住的地方!

得知了父母的住处,姜姝的心脏突然狂跳,激动的颤抖起来。

她太想爸爸妈妈了!

尤其是知道爸爸妈妈前世的悲惨遭遇后,姜姝更是迫切的想要见到他们,帮助他们。

姜姝并没有失去理智,即便现在她心中已经波涛汹涌,但还是按捺住了冲过去的冲动。

大白天的她不能去,要去也要等到晚上。

姜姝将牛棚的位置牢牢记在心里,然后又仔细观察通往牛棚的路,计划着晚上要怎样过去才能不被人撞见。

狗娃见姜姝盯着牛棚的位置发呆,忙问道,“姜姐姐,你怎么不说话了,想什么呢?”

姜姝这才回过神来,随后看着狗娃,笑着道,“没事,姐姐刚才走神了。

狗娃,咱们就在这里打猪草,可以吗?”

狗娃笑着点头。

两人蹲下来割了好一会儿猪草,随后便见到好几个别的孩子也来了这边。

姜姝发现,自己打猪草的本事还不如这些小孩子。

咳咳,其实也没什么。别看这些孩子年纪小,但打猪草的经验绝对比她丰富很多。

姜姝是第一次干这种活儿,当然没那么熟练。

见姜姝打猪草的速度太慢,在狗娃的带领下,很多孩子都给姜姝分了些猪草。

姜姝见这些孩子对她这么好,便给他们一人拿了一颗水果糖。

得了水果糖的几个孩子,顿时帮她帮的更卖力了。

最后姜姝都没怎么动手,她背篓里的猪草就被塞的满满当当。

按这份工的标准,她早上割一背篓猪草就能交差了。

姜姝见活儿完成的这么轻松,心里不由得生出一丝负罪感。

她这算不算雇佣童工啊?

任务完成之后,还没到下工的时间点,姜姝便在山脚的树荫下歇息起来。

等所有的孩子都完工,也差不多到点了,姜姝便和孩子们一起将这些猪草交了上去。

交完猪草,就下工了,回去先吃早饭,吃完以后继续上工。

姜姝和知青们一起回到了知青点。

回去的路上,就听沈娇娇委屈的哭诉起来,“这根本不是人过的日子,我的手拔草都拔红了,疼死我了。”

沈娇娇觉得这活儿太辛苦了,但和沈娇娇一起拔草的张梦则觉得还能接受。

以前在城里时,她也得负责家里的各种家务,比在这里拔草辛苦太多了。

沈娇娇这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干这点活儿就喊苦叫累的,张梦没办法共情。

倒是黄玲玲贴心的安慰道,“沈知青,刚开始干农活儿确实不太能适应,等以后做习惯了就好了。”

许冬梅和黄玲玲安慰人的方式不一样,她无语的瞥了一眼沈娇娇,“沈知青,这才哪跟哪呢,你就叫苦喊累的,往后更有的你哭的呢。

现在只是让你拔草,差不多是最轻松的农活了。”

小说《重回七零,疯批知青她下乡致富》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