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拯救大明从拒绝就藩开始

拯救大明从拒绝就藩开始

朱棣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拯救大明从拒绝就藩开始》是作者““朱棣”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朱棣徐妙云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坏消息:我穿越了好消息:穿越成爽文男主,大明燕王judy劲爆消息:我公开喊出争储夺嫡我爹,老朱更劲爆:“贬为庶人!逐出族谱!给他十亩地,一间泥坯屋!子承父业,给咱做农民去!”……我,农民Judy!开局十亩地……......

主角:朱棣徐妙云   更新:2024-01-29 08:5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徐妙云的现代都市小说《拯救大明从拒绝就藩开始》,由网络作家“朱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拯救大明从拒绝就藩开始》是作者““朱棣”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朱棣徐妙云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坏消息:我穿越了好消息:穿越成爽文男主,大明燕王judy劲爆消息:我公开喊出争储夺嫡我爹,老朱更劲爆:“贬为庶人!逐出族谱!给他十亩地,一间泥坯屋!子承父业,给咱做农民去!”……我,农民Judy!开局十亩地……......

《拯救大明从拒绝就藩开始》精彩片段


村儿里的地,除了少部分旱地分部在村东。

余下的,大部分都集中在村西。

“四郎,这里!”

朱棣刚来到自家地头,远处就有人招手呼喊。

是春妮、春晓的父亲。

苏六六。

元朝统治时期,出生的这批人,名字大多有个特点,基本都带着数字。

尤其是底层百姓。

“四叔,四婶,二叔……,你们都在啊。”朱棣笑着走过去。

苏四叔拉住朱棣,就往田里走。

边走边说:“你读书多,见多识广,看看这是什么草,咱们伺候庄稼这么多年,从未见过这种草。”

“可不,俺家地里也有好几颗,叔打算锄死,你六婶儿不让。”

“俺家婆娘也一样,说要等等看。”

……

朱棣一脚深一脚浅,踩在泥泞的麦陇空隙间,听着乡亲们议论,不由笑了。

十几步距离,很快就到了。

四叔指着一株雨后,翠绿秧苗,“四郎,就是它,你帮着看看,到底是什么?”

按捺着喜悦,朱棣蹲下仔细观察。

是玉米秧苗!

错不了!

他是观察,秧苗的长势情况。

是否适应大明的环境?

至少现在看起来,很适应。

翠绿翠绿的。

高到膝盖、叶片已经有三指宽了,挂着晶莹的雨露。

“四郎,认识吗?”杨八叔问道。

朱棣微微摇头,“八叔,我也不认识,不过这株植物,我家麦田里也有。”

“四郎,那你准备割掉吗?”四婶赶忙追问。

乡亲们全都看着朱棣。

几个月相处,朱棣和徐妙云,在土桥村已经很有影响力了。

朱棣笑着摇头:“我准备留着,等到秋天,看它产出什么种子。”

“我猜测是飞禽走兽,在深山老林中,吃了它的种子,来到土桥村,没有完全消化,就随着粪便,排泄到咱们的村田里。”

“飞禽走兽能吃,证明没有毒性,家养的家禽也可以吃。”

“咱们人也可以食用!”

“飞禽走兽都没办法完全消化,变相证明,种子应该很大,有可能产量不小呢!”

……

认真说完,他准备好的推理后。

朱棣笑看着众人,“各位叔伯婶子,我建议,大家把这种植物保留下来。”

“这么几株,对麦子收成影响不大。”

“书上记载了,咱们现在种植的水稻、麦子、黍子等一切农作物,最早都是野生的,是被咱们农民驯化的。”

“万一,这种植物,是一种高产量的植物呢?”

“反正,我是准备保留下来。”

叔伯婶子们相互对视,随即纷纷开口。

“四郎要保留,俺家也保留!”

“孩子他爹,要是听你的,前些天,咱们就把这棵草撅了,还骂俺败家!”

“听四郎的,四郎说得对,拢共几株,对麦子收成没什么影响。”

“可不,万一是一种高产的呢!”

“老天爷啊,你千万别耍俺们这些农民,给俺们一个惊喜吧!”

……

呼!

暗暗松了口气,听着八婶都开始祈求老天爷给个惊喜,朱棣不由笑了……

看着一张张,对未来多了一丝期盼的面孔,他在心中默默暗道:一定会成为惊喜的!

又闲聊了几句,众人就各忙各的散开。

朱棣匆匆返回自家麦田,寻找玉米秧苗。

刚才对乡亲们说的那番话,有部分内容,他撒谎了。

整个五月份,他都在忙教学、去山里选制作毛笔的木材、搜集鬃毛、制作毛笔。

虽然也抽时间,看过庄稼长势。

但只是站在田边看看。

还真没关注,玉米种子有没有发芽,长势如何。

朱棣没走几步,就眼睛一亮,找到了一株!

不远处,还分散着七株。

瞧着翠绿秧苗,笑着自言自语:“乡亲们都期盼着,你们能给他们的艰辛生活,带来一丝惊喜。”

“你们可长点心,争点气!”

“听到了吗?”

其实,他有些担心,玉米无法适应,大明时期的气候。

即便在此之前,没种过地,他也知道一个道理,气温、降雨任何一点变化,都会对农作物的发育、成长产生很大影响。

“不行,再看看……”

乡亲们的生活,太需要一点惊喜来调剂,可能,一点惊喜,就能让他们高兴一整年。

就像村里办学堂。

都两个月了,他们每每提到学堂,脸上还是会情不自禁,流露出激动的笑容。

朱棣三下五除二脱了鞋子,就沿着麦陇,一行一行仔细搜寻玉米秧苗。

……

“78”

……

“86”

……

“157”

……

“283”

朱棣从最后一行麦陇走出来,站在稻田和麦田分界线上,笑了,“这块地,种了300粒种子,283株发芽成长,是个好兆头!”

不错的发芽率,初步证明,玉米对大明时期的气候,适应的不错。

现在,他才更有底气,给乡亲们一个惊喜!

……

心情极度愉悦中,干活又好又快。

临近中午。

日头高悬。

气温越发闷热时。

朱棣已经把水稻田清理了好大一块。

田边,累积了一堆堆杂草。

“四郎,收工回家吧。”

“四郎就是能干,一上午拔的草,比俺们两个人都多!”

……

这时,乡亲们也陆陆续续收工回家,经过朱棣的田边,看着清理干净的稻田,以及整齐堆在田边的野草,哪怕早见识了朱棣干活麻利,还是不由纷纷惊呼夸赞。

朱棣笑着打招呼同时,从田里出来。

在水渠边,把手脚洗干净。

又从野草中,挑选了一些大黄、小黑、小蠢货喜欢吃的野菜、野草。

收拾妥当后,和乡亲们聊着天,回家。

刚进院子……

香味扑鼻而来,争先恐后,蜂拥窜入鼻孔。

徐妙云听到动静,走到门口查看,看到朱棣时,顿时笑了:“饭马上就好。”

朱棣把一部分草添到马槽,笑着询问:“做什么好吃的了,光闻香味儿,我都要流口水了。”

闻言,徐妙云莞尔一笑,“孩子们太皮了。”

“我们不是去荷塘边练字吗?”

“练字休息的空闲,他们就编笼子捕鱼。”

……

“放学时,一个个都给我塞他们抓到的鱼。”

……

“我做了荷叶蒸鱼。”

朱棣笑着走过去,进屋。

徐妙云把毛巾、皂角准备好,含笑转身去灶台,同时询问:“庄稼长势好吗?”

“好!”朱棣一边洗漱,一边高兴笑道:“不出意外,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对了,我也有件好事分享……”

小说《拯救大明从拒绝就藩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我建议乡亲们留下,这些从未在土桥村农田出现过的植物……”

……

饭桌前。

徐妙云一边认真听着,一边默默的给朱棣夹鱼。

……

朱棣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时,才发现,鱼身上寓意最好,最鲜美少刺的鱼腹肉,已经只剩一小块了。

“你也吃啊,一条鱼身上,最好的那点,差不多全都让我给吃了。”

说着,把最后一块鱼腹肉,全都夹到徐妙云碗中。

他是想过平凡的日子。

可不想当,平凡日子里的西北锤王呀!

徐妙云低头吃着鱼肉,唇角泛起明媚笑意。

朱棣一边给徐妙云夹鱼,一边感慨道:“农村艰苦,做农民辛苦。”

“叔伯婶子们也不懂调剂生活。”

“他们的日子,周而复始,过的艰辛麻木。”

“他们的生活中,太需要一点惊喜了。”

今天之前,他对种玉米这件事,并不怎么上心。

初衷很简单。

玉米产量大,旱涝都能收获一些。

种子繁育起来,每年耕种一点,作为主粮的补充,确保不饿肚子。

说实话,就口感而言,玉米还真没法和小米、大米、白面比。

这是长远目的。

短期目的,更简单了。

等玉米能煮着吃的时候,他就霍霍几个,掰几个,给妙云尝尝煮玉米。

直到今天,看到叔伯婶子们,祈求老天爷时,流露出的神情,他才迫切希望。

玉米能适应大明的气候。

玉米棒,一定要硕果累累!

那种艰辛折磨,窘黑麻木脸上,露出的期盼,刺的人眼睛难受!

不敢去看!

徐妙云微微抬头,见朱棣满脸感慨,声音如同夹杂着丝丝春雨的春风,“惊喜一定会发生的。”

朱棣笑着点头,“对!惊喜一定会发生。”

他可没说玉米秧苗的真相。

妙云这是宽慰他。

徐妙云莞尔一笑,“累了一上午,要不要喝点酒?”

“天气这么炎热,地窖存的杏花酒,不用温,冰冰爽爽,一定很好喝。”

说着,已经起身。

“我去。”朱棣握住徐妙云的手。

徐妙云含笑摇头,“累了一上午,好好坐着吃饭。”话罢,拿着酒壶离开。

不一会儿返回。

杏花酒配蒸鱼。

一顿午饭,收拾妥当后。

朱棣给小蠢货扔了些野菜回屋,就见徐妙云坐在纺线车前,纺织棉线。

织布是个繁琐的活计。

要给棉花去籽。

去籽后,还需把棉花,纺成棉线。

然后才能上织机上,织成棉布。

任何一步,都十分考验耐心。

朱棣在旁边坐下帮忙,徐妙云抬头笑道:“我一个人就行,你去休息会儿。”

“不累。”

犟不过朱棣,徐妙云笑了笑,看着不光滑的棉线,俏脸微红道:“以前学过防线、织布,不过只是了解熟悉了流程。”

“做的不好。”

“我纺的棉线不光滑,粗细不均匀,全都是绒毛,织出来的棉布,品相质量……可能也……”

“没事,你做什么,我就穿什么。”朱棣笑道。

徐妙云白了眼,唇角的笑意却更明媚了。

朱棣笑着,脑海灵光一闪,询问:“织布时,是单股线吗?”

“对啊,单股线织出的布匹,才会贴身、轻柔,穿着才舒服啊。”

闻言,朱棣马上摇头,提议道:“那你试着用双股线织,我干农活穿,厚一点耐磨。”

他想到了,大名鼎鼎的……劳动布!

“你看,一股线不光滑,粗细不均匀,可如果两股呢?”朱棣越想越激动,把棉线对折成两股,“两股对折后,不均匀就会被抵消很多。”

这就是个平均的问题。

很简单。

“经过双股线平均抵消,再经过纺织过程中的挤压,成品布的质量均衡应该能保证。”

“最主要,成品厚实耐用!”

“能行吗?”徐妙云狐疑看着,不确定反问。

她从未听说,用双股线纺布。

双股线纺织的成品布,又厚又僵硬,怎么穿?

技术倒是不难。

无非就是上纺织机,布线时,单股变双股罢了。

“试一试?”朱棣引诱鼓动,心中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不过没有见到成品时,还不能说。

徐妙云毫无抵抗力的败下阵来,点头同意,也不忘笑着提醒:“那你保证,无论织出的成品,多么难看,你都不许笑话!”

“绝对不笑!”

朱棣忍着笑,举手保证:“而且我还保证,织出来,我肯定穿!”

噗!

徐妙云被逗笑了,低头一边纺线,一边抿唇浅笑。

……

月余时间,转瞬即逝。

十亩地的杂草,被朱棣收拾的干干净净。

徐妙云的布,也纺织的差不多了。

这一日。

给孩子们休息一天。

小屋,徐妙云坐在织机前织布,朱棣站在旁边,看着浅蓝色的纬线,在经线中不停穿梭,灰蓝色的布,一点点延展,用手摸着已经织好的一部分,看着徐妙云白嫩芊芊手指,夸赞道:“还是你手巧,这就是我想象中的布。”

和劳动布几乎大差不大。

甚至可以说,这就是劳动布!

徐妙云停下手中动作,抬头,脸微红,唇角噙笑,没好气道:“你不要打扰我!”

虽然很愉悦。

可只有天知道,时不时的夸赞,让她情绪波动多么大!

“好好好,不打搅你。”朱棣笑着转身。

咚咚咚!

“所有村民,公祠集合!所有村民,公祠集合!”

就在朱棣刚转身,一名衙役,敲锣打鼓,骑马从小院外疾驰而过。

徐妙云缓缓起身,跟着来到院子里,看着衙役横冲直撞,冲向公祠,担忧道:“发生什么事了?”

“是不是对外用兵,要征召徭役?”

没做农民时,她无法体会,衙役突然出现在村中,横冲直撞,百姓是什么感受。

可现在,清晰体会到了。

揪心、担忧、牵挂、无助、彷徨、抵触……

朱棣转头,见徐妙云满脸担忧不安,握住徐妙云的手,笑着安慰:“别担心,可能是其他事。”

“我们先去公祠听听。”

……

小说《拯救大明从拒绝就藩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四郎,大丫!”

朱棣、徐妙云刚从小院出来,四婶儿就站在门口招手,其他叔伯婶子也都凑在四婶儿家门口。

全都满脸担忧、抵触。

受众人情绪感染,徐妙云更加担忧。

朱棣察觉,转头笑着宽慰:“没事,就是真打仗,我也是去当役夫,护送粮草之类的。”

“我的武功,你也见过了,谁能伤我!”

“走吧,去和四婶儿他们集合,一起去公祠。”

徐妙云勉强笑着点头。

在此之前,她不止一次觉得,农村的平台太小了,四郎应该有更宽广的舞台。

应该像雄鹰,在宽广的蓝天翱翔。

可……机会真来了,担忧、抵触情绪又控制不住涌现。

“四郎,是不是要打仗了?”两人刚靠近,四婶儿就迫不及待询问。

朱棣摇头,“各位叔伯婶子,咱们别猜了,先去公祠听听,或许不是打仗。”

闻言,叔伯们率先附和。

“对对对,你们这些婆娘,就是心小。”

“俺们心小,为了谁!”

“对,俺们担心,还不是为了你们?你们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留下俺们孤儿寡母咋办?”

“他三婶儿,俺错了还不行!”

……

在婶子们气恼泼辣反击中,叔伯们很快就败下阵来。

朱棣和徐妙云走在后面,瞧着,朱棣扭头,低笑打趣:“你要不要学婶子们?”

噗!

饶是徐妙云情绪很低落,还是被逗笑了,忍着笑,转头白了眼。

“你们小夫妻说啥悄悄话呢?”八婶注意到了,笑着打趣。

其他叔伯婶子,全都转身,揶揄笑看。

朱棣早习惯了,脸皮极厚,开着玩笑回答:“大丫也在学婶子们教训叔伯,教训我呢,她脸皮薄,只敢小声教训。”

哈哈……

众人都被逗笑,婶子们嘻嘻哈哈笑着戳穿朱棣的谎言。

“婶子不信!”

“这种事,大丫做不出来!”

“可不,这种事大丫学不来,而且也舍不得!”

……

徐妙云俏脸微红,含笑看向朱棣,眸中浮现小小‘得意’:婶子们,才不会信你胡说!

四婶儿笑着提议道:“俺提议,要真是打仗,咱们村的青壮,就跟着四郎!”

“四郎不止武功好,还读过书,四郎当领头人保准没错!”

“他八叔,你打过仗,你觉得咋样?”

提及杨八叔。

所有人都齐齐看向八叔。

村儿里人都知道,八叔跟随陈友谅造反,是真正打过仗的老卒。

对战争,最有发言权!

“俺肯定支持!”杨八叔看了眼朱棣,分析道:“四郎的武功,就不用说了,村儿里都知道,本朝第一悍将都是四郎的手下败将。”

“四郎还读过书,有头脑。”

“四郎来村儿里后,做事有条有理,大家都看在眼里的。”

“这行军打仗,其实和过日子差不多,要靠头脑,要有条理,四郎能把日子过的有条有理,真要上战场,肯定也不差!”

“跟着四郎,听从四郎指挥调度,安全回来的机会更大!”

村里乡亲只知,他跟过陈友谅。

却不知,他还是陈友谅麾下第一大将张定边的亲兵。

正是因为这层身份。

被俘后,才被安置在土桥村。

类似他这种身份的同袍,被俘后,都被安置在应天府附近。

而且一个村,只安置一个!

和四郎相处久了。

他总觉,昔日将主张定边都不如四郎!

只要给四郎机会,四郎就极有可能一飞冲天!

这是身为老兵的直觉!

乡亲们跟着一个有能力的人,更安全。

杨八叔的话,让乡亲们更加期盼朱棣做领头人,纷纷祈求看去……

“四郎,婶子求你,一定要做这个领头人。”

……

看着乡亲们满脸祈求,朱棣略微沉吟想了想,然后看着众人,认真道:“如果乡亲们愿意,那我就当这个领头人。”

乡亲们也是为大明打天下。

他现在能种十亩水田,守着小家,在土桥村安安稳稳过日子。

追根究底,还是因为他姓朱!

同时,他和妙云往后还要继续在村子里生活。

面对乡亲的请求,没道理冷漠拒绝。

何况,役夫的危险并不大。

“愿意,当然愿意!就这么定下了,往后只要打仗征召徭役,四郎就是咱们土桥村爷们儿的领头人!”

“四郎,甭管是不是真要去打仗,婶子先谢过你了!”

……

叔伯婶子们发自内心感激,年轻人甚至有些跃跃欲试。

相较于年长的长辈。

同样见识过朱棣强横武力的年轻人,甚至已经开始琢磨,跟着朱棣立功受赏。

议定后。

众人才再次动身,往公祠赶去。

路上,徐妙云低声道:“八叔以前的身份不简单。”

“如果真是去打仗,一定要让八叔做副手,帮你。”

朱棣看着八叔的背影,点头。

杨八叔刚才那番话,已经充分表明,跟过大人物。

一个目不识丁的普通大头兵,说不出那番话。

“八叔,不是锦衣卫力士。”朱棣笑着把杨八叔排除在外。

徐妙云也笑了。

杨八叔身份不简单,不是陈军普通大头兵。

锦衣卫,不会吸纳这种背景的人。

恐怕,杨八叔本人,还在锦衣卫的监察范围之内呢!

……

公祠台阶上。

衙役一手叉腰,一手握着马鞭。

满脸不耐。

见众人陆陆续续赶来,抬手,挥舞马鞭。

啪!

冲着人群,甩了个响亮鞭花,恼怒呵斥:“这么长时间才到齐,是朝廷的皇命不管用了,还是本官的鞭子不好使了!”

瞧着叔伯婶子,下意识后退,缩身子。

低调站在后面的朱棣、徐妙云,不由微微皱眉。

很显然,乡亲们以前肯定挨过鞭子!

衙役……

官场生态中,最卑微的存在。

来到村子里,却颐指气使,堪比县太爷!

瞧着乡民畏畏缩缩,衙役露出得意满足之色,冲江宁县方向拱了拱手,大声道:“县尊大人颁布命令。”

“十日后,每户出丁一人,带上干粮伙食,前往县府报到,修缮河堤、道路。”

“逾期者、逃逸者,严惩不贷!”

呼!

听闻,只是修缮河堤、道路,不是打仗,乡亲们纷纷吐气,露出轻松笑容。

“不是打仗!”

“不是打仗!”

“虽然不是去打仗,但还是让四郎带队吧?”

“对,还让四郎带队!”

……

不是去打仗,徐妙云也放松了不少,听着乡亲们如此信服朱棣,唇角含笑,微微侧头看去……

啪!

就在此时,衙役突然甩鞭:“都闭嘴!”

“朱四郎!”

“徐大丫!站出来!”

小说《拯救大明从拒绝就藩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临近傍晚。

徐达受邀入宫,和朱元璋、马秀英共用御膳时。

朱棣扛着犁,牵着大黄。

迎着傍晚凉爽的轻风,也返回家中。

小屋内,已经亮起了灯烛。

院中,徐妙云背对院门,正从水缸内,往盆中舀水。

听到篱笆小门的响动,快速转身,看清是谁时,俏脸霎时绽放笑容,“回来的刚好,洗漱水打好了。”

“饭也做好了。”

朱棣把犁摆放好,牵着大黄进入牛棚,笑着说道:“水盆别往屋里端了,我就院子里洗。”

徐妙云应了一声,进了屋里。

等朱棣从牛棚出来,徐妙云端着一瓢冒着热气的热水出来。

往盆里添了点热水,用手指试了试水温,“正合适。”

朱棣笑着,蹲在水盆边洗漱。

这种感觉……真好!

徐妙云拿着皂角和毛巾站在旁边,说起了今天的事情:“母后今天来了。”

“我知道。”

“你和母后说话了吗?”

“没,母后在田边一直看了很久,我怕他难受,就没过去。”

……

“我给母后带了点腌制的山鸡、黄鳝,还有杏花酒,让大家尝尝,让关心咱们的亲人,知道,我们过得并不难,让他们放心。”

朱棣接过毛巾,一边擦手,一边认真看着徐妙云,笑着说:“家里的事情交给你,我放心,你肯定能把方方面面都做好的。”

闻言,徐妙云唇角微扬,泛着笑意。

“可,我感觉,做了件愚蠢的事情,母后走后,我都后悔死了。”徐妙云皱眉道。

“什么事,说来听听?”朱棣笑着询问。

他们已经是庶民。

他们的行为,没有多大影响力。

充其量,影响的也就是他们的小家。

不会给天下人造成任何不好影响。

家庭内部的事,能有多大?

有困难,一起面对就行了。

“毛骧试探我们办学堂之事,我一眼就看穿,是父皇怀疑我们的动机,心里有些不舒服,有些赌气,就直接告诉毛骧,明年就要带孩子们去参加童生考试。”

“这本来是咱们私底下的想法。”

“目的,也是为了让孩子们去体验科举考试。”

“我不该冲动。”

“现在,这件事情肯定会传开,笑话咱们,也倒罢了,可我担心有人用这件事做文章。”

……

“我还想了很多,你说,我们给了乡亲太多期望,如果办不到,乡亲们会不会很痛苦?”

“甚至……甚至……”

“甚至怨恨我们对吗?”朱棣笑着接过话茬,同时伸手握住徐妙云的手。

一边往屋内走,一边说道:“首先,乡亲们肯定不会怨恨我们的!”

“即便无法考取功名,学了知识,还有很多用处!”

“八叔今天就羡慕我读过书,学习耕地,都比他当年学的快。”

“知识的好处,并不是一定要在功名上体现!”

“人的确根据能力不同,有人就是不适合科举功名,但学知识,掌握知识,即便无法取得功名,还有很多运用知识的地方。”

“农学、数术这些实用知识,就应该传授给孩子们。”

……

儒学,在他看来,其实就是一门社会学科、道德学科。

教人怎么营运人际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环境的相处。

大明官场,科举培养出来的,其实都是一群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调节政权营运的务虚人才。

大明官场中,真正务实的是那些刀笔吏。

专门务虚不行。

但专门务实,一味事功也不行。

任何事,都切忌一个偏激极端。

……

牵着徐妙云的手,来到饭桌前,并排坐在一条长凳后,朱棣一边盛饭,一边继续说:“至于童生考试,也不要太过有压力。”

“童生考试,其实并不难。”

“童生考试侧重基础,出题范围,就那几本经典罢了,拢共也没十万字吧?”

“咱们村这些猴孩子,最大的困难是识字阶段,和记忆那几本经典罢了。”

……

这个时代读书,有一点挺好的。

背诵东西!

想想前世,一学期语文课本的文字,就数量而言,都比这个时代,那几本重要经典多!

朱棣把盛满饭的碗,放在徐妙云面前,笑着催促:“先吃饭,吃完饭后,我教你一个,迅速识字的法子。”

“以及强化记忆力办法。”

“我在宫里读书,经常逃课,还能保持功课成绩,就靠这两样法宝!”

识字办法、记忆力训练法是真的。

最后那句话,当然是假的了。

噗!

徐妙云被逗笑了,拿起筷子,给朱棣夹菜,“累了一天,多吃点。”

朱棣笑笑。

……

饭后。

徐妙云收拾。

朱棣来到窗前桌边。

取了几张纸,拿起笔,略微思考了一会儿,开始伏案疾书。

拼音。

小学时学过的东西,扫盲文化普及的法宝之一。

记忆力训练法。

这是他当兵时,接受过的训练,虽然当时训练记忆力,不是为了考学,但都一样,都是训练强化记忆力。

系统性的高级训练法!

民间无法接触!

就是军中,也只有少数被选中的,才有机会得到培养训练。

实用的阿拉伯数字,加减乘除法!

本来,他并没准备这些。

给孩子们上课,这个时代怎么做,他们怎么做,按部就班就行了。

他无意做什么划时代的事情。

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得了!

办学堂的初衷,只是为了不让妙云去地里干活罢了。

可既然她这么在乎,压力这么大,那就给她吃颗定心丸!

当然,她这么在乎,压力这么大,说白了,还是不想让他被人笑话。

……

某刻。

“笑什么呢?”

闻声,朱棣转头,就见徐妙云双手托腮,唇角噙着笑容,坐在旁边。

也不知,什么时候就来了。

朱棣笑道:“我刚才在想,我们教的学生,高中状元后,来土桥村登门感谢咱们这对乡野夫妻时的场景。”

那时,我们肯定已经老了……

杏花树下,两个白发苍苍,掉了牙齿的老人,儿孙绕膝,桃李满天下……

徐妙云情不自禁在脑海描绘着,那个时候的场景,眼中闪着点点亮光,不由笑了。

那样的场景,真的很美……

“童生考试能取得一些成绩就很好了。”笑着回归现实。

“可以试着想一想,万一实现了……”朱棣笑道:“孩子们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识字,我先教你拼音。”

这一晚。

春日清爽的夜风在窗外吹拂。

窗户内。

灯烛光影下。

对面墙壁上,倒映着一对小夫妻,一个教,一个学……

小说《拯救大明从拒绝就藩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四月末。

大明境内,主要产粮区的农耕,基本进入尾声。

御书房。

左相徐达,右相胡惟庸,向朱元璋汇报着各地汇总上来的农耕情况。

当然,主要是胡惟庸汇报。

徐达任左相,是被朱元璋强行赶鸭子上架。

目的很简单。

遏制相权。

李善长任左相期间,对皇权表现出的侵蚀、对抗,已经让朱元璋产生了警惕。

李善长去职退隐后,朱元璋就不希望,再有第二个李善长。

故而扶持徐达,牢牢占住左相的位置。

徐达,是朱元璋伸向中书省的,一只强有力大手!

徐达平日不管事不假,可左相在制度设计中,先天性就是文官之首,拥有压制右相的权力!

如此,即便中书省联合起来,想做某些,朱元璋不支持,不赞同的事。

朱元璋也不需要亲自下场镇压。

只需把心思透露给徐达,徐达就可借助左相权力,在中书省内反对、镇压。

再不济,也可以把问题,拖在中书省内。

某刻。

胡惟庸合上奏折,笑着总结:“陛下,根据各地汇总情况,总体来说,今年春天,各地风调雨顺,墒情不错。”

“百姓耕种积极性也很高。”

“除了北方,黍子之类的作物,尚未到种植季节。”

“天下各地的农耕完成度很不错。”

“好!”朱元璋高兴的拍了拍龙椅扶手。

粮食多重要,没人比他这个,即当过农民,又在当皇帝的人,更清楚了。

“命令各地不得放松。”

“要密切关注洪涝、虫害等一系列,影响秋收产量的事情。”

“另外,天下承平已经九年,战争烈度逐渐降低,你们合计合计,朝廷有没有能力,进一步降低一些百姓负担。”

“咱这段时间,读史,看过历朝历代的田税法。”

“宋朝每亩收一升田税。”

“元朝每亩收三升田税。”

“本朝每亩收五升田税。”

“宋朝为何很富裕?咱没看懂。”

朱元璋微微皱眉,宋朝虽软弱,还割地赔款,却又能保持富裕,实在让人不解。

微微摇头,继续说道:“本朝收五升田税,百姓可以生活,可以果腹。”

“元朝收三升,看似比本朝还少,为何百姓却活不下去?”

“立国不足百年,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呢?”

“咱在元朝生活过,对此深有体会,元朝设定的田税法的确不高,但地方官贪婪无度,派发的苛捐杂税太重太多。”

“你们考虑减轻百姓负担,要从本朝制度设计,以及田税额度,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要尽可能,找到一个平衡,确保国家有钱粮,保持强盛,同时百姓负担最小。”

胡惟庸眼皮敏锐跳了跳。

制度设计!

皇帝是什么意思?

胡惟庸一时半会儿,猜不透朱元璋到底隐晦暗示什么。

于是,笑着应承道:“臣会马上召集同僚,征求各方面的建设性意见,尽快拿出一套可施行的方案。”

话落,立刻转移话题,“陛下,卫所军户逃逸已经调查清楚了。”

“系卫所官员,利用手中权力,把军户当做自家佃户引发。”

“卫所官员,让军户中的泥瓦匠,无偿给他们修建华宅。”

“春耕,让军户无偿先给他们耕种,秋收,让军户……”

啪!

朱元璋猛地拍案,脸色漆黑看向徐达:“把这些贪得无厌的畜生斩首!传首各地卫所!”

“让其他人看看,胡作非为的下场!”

“遵旨!”徐达赶忙领命。

“徐达留下。”朱元璋摆了摆手。

胡惟庸行礼后,离开。

哼!

好一会儿,就在徐达准备开口宽慰时,朱元璋哼了一声,转而笑道:“这段时间,你家那几个小的,有没有往土桥村跑?”

“臣严令他们,不准去土桥村。”徐达脸色变了变,忙起身说道。

朱元璋笑着摆手:“坐下坐下,咱不是要追究谁,既然你不知妙云丫头的近况,咱和你说说。”

“毛骧说了,那个混账整个春耕、春种都没让妙云丫头去地里干农活,还算像个男人。”

……

何止像个男人!

分明就是铁汉子!

换做他们当农民,能做到这些?

徐达唇角微扬,微不可察笑了。

心中,对朱棣是一百个满意!

大丫头,自己把自己嫁过去,没选错人!

“说实话,咱都没想到,他能顺顺利利完成春耕、春种,完全超出了咱的预料……”

……

就在朱元璋和徐达,谈论朱棣时。

田边。

朱棣正在做插秧后,第一次大水灌田。

叮,系统已按照宿主吩咐,将三百粒玉米种子,种在宿主田中。

将两百粒玉米种子,随机种在土桥村村民田中。

本次兑换,总计消耗40点力量值。

宿主春耕总计节余:3000点力量值。

系统提示音落下,朱棣笑了。

用全部的力量点,兑换种子。

没那个必要。

今年权当做育种,明年正式耕种也不迟。

给乡亲田里也安排一些。

主要是为了好解释。

如果只有他的田里,种稻子麦子,种出了玉米。

万一被当成祥瑞,指不定会带来多少麻烦。

现在,乡亲们田里也有。

就好解释了。

秋收时,他大可以说,玉米是飞禽走兽,在某些深山老林中觅食,吃掉的野生种子,没来得及消化,来到土桥村,排泄在大家的田里。

这个解释,天衣无缝!

瞧着田里的水也够了,时间也临近中午,笑着把水渠豁口堵上,扛着䦆头回村。

……

“四郎,浇田去了?”

“嗯,二叔也快耕种好了吧?”

“快了,快了,今年多亏四郎借大黄给俺,就剩几亩旱地种棉花了。”

……

一路往回走,渐渐,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

大家都在聊着耕种情况,以及畅想着,秋天的收成。

经过公祠时。

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嬉戏打闹着,从祠堂跑出来。

朱棣看着跟在孩子们后面,唇角含笑的佳人,笑着打招呼道:“徐先生,放学了?”

噗!

徐妙云闻声看来,听着朱棣的称呼,不由莞尔笑了。

乡亲们很懂。

哈哈笑着,纷纷领着自家淘气孩子,加快脚步,匆匆离开。

徐妙云走来,笑着嗔目瞪了眼,“以后不准在乡亲们面前,叫我徐先生!”

“为什么?”

“就是不准!”

朱棣不由被逗笑了。

这段时间,几乎每天中午都会遇到。

每次回来,遇到下课,他都会远远喊一声徐先生,然后两人一起回家。

这事,已经成为村里乡亲们,善意的笑谈。

那些婶子,故意学他,每次见了妙云,都要嘻嘻哈哈,问一声,徐先生,放学了?

徐妙云含笑又白了眼,问道:“这回,春耕就全结束了,对吧?”

“嗯。”

“那,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就能一起给孩子们上课了,对吧?”高兴激动询问同时。

徐妙云抬头,眼巴巴期盼看着……

小说《拯救大明从拒绝就藩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小院。

杏树下。

朱棣摆弄着犁。

前世,往上数两代就是泥腿子,小时候回农村,见过犁,见过耕地。

甚至还跟在耕牛、骡子后面,可劲儿撒欢玩过。

但明朝的农具,和他见过的农具,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就比如这犁!

不说全部铁的吧。

至少翻土的铲头,犁铲总该弄个铁的吧?

而眼前的犁铲,是用坚固的榆木做成的,外面包了一层薄薄的铁皮。

就是包铁皮,也不是整个犁铲都包裹。

只在边缘包了一圈。

看着打磨掉锈迹,变光滑,可怜巴巴的一小圈铁皮,朱棣摇了摇头,起身同时,嘀咕道:“生产力太落后了。”

如果有一把好犁,再加上大黄。

会耕种的好把式,一天少说也能翻耕四五亩地。

十亩田,最多三天就能耕完!

现在嘛……

难说喽!

可能得十天时间吧。

毕竟,他本身就是个二把刀。

摆好犁,转身回屋。

小屋有了新气象。

添了新家具。

窗前,摆放着一张崭新的桌子。

是朱棣前些天亲手打造的。

闲暇时间,他们可以坐在这里读书。

徐妙云坐在桌边,低着头,认真用白泥在一件衣服上画下一条线,听到动静,唇角浮现点点笑意,头也不抬,询问:“都准备好了?”

“好了,随时都可以开始!”朱棣边洗手边笑道,同时转头看去……

随即,眉头微皱……

下一秒,手也顾不上擦了,箭步走过去,伸出湿漉漉的手,握住徐妙云手腕,“这件衣服,你好像很喜欢,怎么要剪了?”

徐妙云笑着抬头,“我也要准备呀,我这些衣服,平日在家里穿还行。”

“可不适合下地干活穿。”

出嫁带来的衣服中,除了嫁衣外。

凡是裙摆拖着地面的裙子,都没带。

不适用!

带来的裙子没问题,可上身长衫及膝,还是太长,地里干农活不方便。

得改成短衫。

像村里婶子们,短衫配裙子。

“之前挖野菜时,我向二婶儿请教了如何耕地。”

“二婶儿说,初学耕作,你在后面掌着犁的方向,我在前面牵着大黄,会更轻松容易些。”

朱棣笑了,这些他当然知道,他家往上数两代就是泥腿子。

取下徐妙云手中剪刀,笑道:“农村这点活不难,我自己摸索摸索,很快就能掌握。”

“咱们家总共也就十亩地,用不着你下地。”

“那不行!”徐妙云十分固执道:“我们是一体的,既然要做农民,田里的活,我就要学会,都交给你一人,你吃不消。”

“而且,都让你做,村里乡亲就会说,四郎家的大丫,到底是个娇滴滴的大小姐。”

“我可不想成为,乡亲们口中的懒婆娘!”

噗!

认真说完,她率先就忍不住笑了。

含笑的眼神,却格外坚定固执。

四郎家的大丫、懒婆娘?

朱棣也被逗笑了,同时很头疼,从含笑,却格外固执坚定的眼神,他就知道,想说服,有难度……

“这种赔本的买卖我可不做!”

徐妙云不解看着,“赔本?”

朱棣掰着手指头,笑道:“首先,你是我的妻子,我的女人,其次,还是个大美女对不对?”

抿唇忍笑,徐妙云含羞瞪了眼……

“你跟我下地干活,变成二婶儿、四婶儿那样的黄脸婆,我的损失太大了!”

“赔本买卖,不干不干,坚决不能干!”

连连摇头说完,又凑到徐妙云耳边,也不知,低笑说了些什么。

只见不等说完,徐妙云就俏脸通红,虚握着手,含羞作势,要打人……

笑着握住徐妙云的手,朱棣郑重道:“说实话,我没想到,被贬为庶民后,你会自己把自己嫁过来。”

……

“家里的事情也很多。”

“你每天要洗衣做饭,还要喂小蠢货,足够了!”

这是他的真心话。

徐妙云抬头……

脸上羞红还未褪去,看着朱棣,认真道:“家里这些事情,我抽空就能做完,村里谁家女人,不洗衣做饭?不喂家禽?”

“下地干活绝对不行!”

这种亏血本的赔本买卖,他绝不干!

把美娇妻变成黄脸婆,还少赚了力量点。

怎么算,都是血亏!

“不过……”朱棣脑海灵光一闪,激动道:“有件事很适合你!”

“乡亲们,对咱们很不错。”

“村里的孩子也不少,三四十个。”

“这些小东西,成天不是下河摸鱼,就是上树摸鸟蛋。”

“要不,你给他们当先生,教他们识文断字。”

“作为交换,让杨八叔他们教我耕地,如何?”

当先生?

徐妙云有些犹豫,不自信,“我一个女子,能当先生?”

“怎么不能!你可是女诸生!”朱棣十分自信笑道,说着,抓起徐妙云的手:“走,我们现在就去召集乡亲们。”

“你不自信,那就问一问乡亲们的意见!”

“看他们,信不信你!”

……

公祠。

土桥村是一个安置村。

没有大姓,也没有大地主,士绅。

公祠也是以前,一位本地大户人家的祠堂,战乱中,这户人家败亡。

新村建立后。

祠堂就成了公祠。

里面祭祀的不是各家祖宗,是龙王之类的神仙。

村里祈雨之类的祭祀活动,就在公祠进行。

朱棣把乡亲招呼到公祠,说明目的后,余光瞥了眼,略微有些紧张的徐妙云,笑问:“各位叔伯婶子,你们觉得怎么样?”

“愿不愿意让我家大丫,给你们家孩子当先生。”

话音尚未落下,乡亲们就激动起身,惊喜交加大声响应。

“愿意!太愿意了!”

“四郎,你不是骗俺们吧?”

“俺……俺娃也能识文断字吗?”

“四郎家大丫可是书香门第,或许咱们娃娃,将来还能考个功名呢!”

“四郎、大丫,你们就是俺家的恩人,俺娃将来要是能考个功名,俺让他一辈子记得你们的恩情!”

……

朱棣笑着转头,眼神示意:你看。

乡亲们都看着呢!徐妙云把头侧向另一边,唇角却不由微扬,泛起点点笑意。

“大家安静!”朱棣笑着抬手,祠堂内瞬间安静后,继续说道:“既然要办咱们土桥村学塾。”

“我们就要有上学的地方。”

“我看,公祠就可以利用起来。”

“不过,得修补一下屋顶,打造桌椅,打造练字使用的沙盘。”

“需要咱们一起动手……”

不等话说完,乡亲们纷纷笑着大声回应。

“四郎,大丫,这些事情就交给俺们!”

“对,你们负责指挥就行,这点活,天黑前就能做完!”

……

这一天,整个土桥村热火朝天。

大人们忙碌着,打造桌凳、沙盘、修补公祠屋顶,孩子们嬉笑穿梭在大人中间。

于此同时。

一只信鸽,带着朱棣、徐妙云要在土桥村办学堂的消息。

悄无声息飞出村子……

小说《拯救大明从拒绝就藩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是夜。

用过晚饭,洗漱后。

静谧温馨小屋内。

小窗前,灯烛摇曳。

打磨光滑,没有上漆,露着原始木纹的桌边,一对人,安静翻阅。

某刻,朱棣看了眼正在‘备课’的徐妙云,放下书,伸了个懒腰,意有所指道:“时间不早了。”

“嗯。”徐妙云轻嗯一声,“你先睡吧,我再准备准备,第一次当先生,我紧张。”

好一会儿,身边也没动静……

她下意识转头,就对上了一双,满是浓浓不满的眼睛,“怎么了?”

“已经很晚了。”朱棣故作不满指着窗户:“人要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

“就好像,我们这个年龄,就该成家立业。”

“现在这个时间,就应该……咳……你懂得!”

“后天才正式上课,备课可以明天继续。”

“可耽误了今夜,虽然明天还有夜晚,但不是今夜了,耽误了,就再也没有今夜了!”

浓浓不满的缘由……

已经显而易见了。

徐妙云俏脸通红,低下头……

搞怪的目的达成,朱棣唇角微扬,笑着起身……

当啷!

刚走出两步,身后传出凳子倒地声,下意识转身,好闻的香气率先窜入鼻孔,紧接着,软软入怀。

腰被紧紧环抱住。

惊讶低头……

羞红俏脸映入眼中,美眸含羞,却和往日不同,勇敢迎着他的视线,踮起脚尖,视线渐渐接近。

唇齿相交刹那……

朱棣瞪大了眼睛。

成婚一个多月,虽然该做的事都做了。

可到底是小夫妻,加上这个时代的缘故。

这还是徐妙云第一次,抛下所有的矜持羞涩,勇敢主动。

疯狂一吻结束。

不知何时,徐妙云已经坐在桌子上,手搂着朱棣脖子,腿圈着朱棣的腰。

两人额头相抵,喘息着……

徐妙云含笑低语:“我也不想耽误今夜。”

然后又主动吻了上去。

朱棣笑了,抱着佳人走向床榻……

……

夜很深了。

小屋归于平静。

徐妙云蜷缩在朱棣的臂弯里,唇角含笑,低声询问:“我做先生,教出来的学生,能不能考取功名,金榜题名,高中状元?”

看了眼娇艳欲滴的佳人,朱棣笑着肯定道:“能!肯定能!”

“那些读书人,不是酸你是女诸生吗?”

“等你教出来的学生,金榜题名,酸不死他们!”

明媚笑着,徐妙云往朱棣身边紧了紧。

天下女人一边佩服她的勇气,一边暗暗嘲笑她傻,往火坑里跳。

哼!

子非鱼,岂知鱼之乐!

她们永远也想不到,她多幸福!

……

御书房。

灯火通明。

毛骧匍匐跪在前面。

朱元璋坐在预案后,手捧密奏,皱眉看着。

某刻,放下密奏,视线投射在毛骧身上。

毛骧顿时浑身紧绷。

声音响起:“那个混球,要建学塾,是不是在培养自己的班底?”

闻言,毛骧瞬间冒出一身冷汗,唇角抽抽,低声道:“皇爷,根据密奏显示的内容,朱四郎办学塾,是不想让徐大丫跟着他下田。”

“呵,倒是个疼老婆的,勉强还算有点优点。”朱元璋点评一句,“你继续说。”

毛骧擦了擦额头冷汗,微微抬头,“考状元,金榜题名,一辈子记住朱四郎恩情这些话,也是村里百姓说的。”

“朱四郎并未表现出,任何笼络人心,培植羽翼的迹象。”

“何况,一个女先生,带着三四十个,野惯了的孩子,臣不相信,能培养出什么人才。”

“如果金榜题名这么容易,何来十年寒窗之说?”

朱元璋微微点头,也不信,一群野惯了的孩子,能被培养成才。

他只是怀疑,办学塾背后的动机!

一群野惯了的孩子,不值得重视。

可混账这一行为,背后的动机必须重视!

是想培植羽翼?

还是单纯想给妙云丫头找点事做?

“你们也不要大意了,妙云丫头,还有个女诸生的外号!”朱元璋提醒道:“继续盯紧他!”

“他在土桥村的任何异常举动,咱都要知道!”

……

翌日。

马秀英的宫院内。

三辆马车等候着。

一群身着锦衣的皇子皇女,争先恐后从殿内跑出来,激动的大喊大叫着。

“喔!出宫了!”

“能去看四哥、四嫂养的小蠢货了!”

“我要尝一尝,四嫂酿的杏花酒!”

……

朱元璋和马秀英紧随在后面,从殿内走出来,听到一群小混账的议论内容,脸色顿时变黑,交代道:“这次去了土桥村,你找个借口,试探一下妙云丫头的口风。”

“观察观察,他们办学塾的动机。”

“记住!不要背着咱,给他们塞钱!咱派去的人,会一直盯着!”

“你要敢给他们塞钱,帮扶他们,咱知道,马上把他们贬到岭南种地!”

“咱说到做到!”

哼!

“你这么想知道,自己去!”马秀英气的哼了一声,甩袖就走。

瞧着妻子背影,朱元璋无奈皱眉,冲毛骧招了招手,吩咐道:“一步不落,紧紧跟在皇后身边。”

“认真观察。”

唇角微微抽抽,毛骧不得不硬着头皮,应道:“是。”

话落,转身要走时。

“还有……”朱元璋忽然喊了一声,犹豫一下,压着声音吩咐:“去了,顺便给咱认真看看,席子、墙壁……总之,就是密奏中,那些把他夸上天的内容,是不是真实的。”

呼!

暗暗松了口气,毛骧笑道:“臣一定认真仔细的观察,绝不遗漏,密奏中的任何一处!”

皇爷猜忌不假,可到底还是个父亲,还很关心殿下。

表面上不在乎。

实则特别在乎。

恐怕,恨不得亲自去看看!

领命后,毛骧小跑着来到马秀英车马前,“娘娘,是否可以启程?”

马秀英撩起帘子,瞥向窗外……

朱元璋站在台阶上,笑着招手。

马秀英气不打一处来,故意大声道:“你就继续作吧!忍着不去?看你能忍到什么时候!”

话落,甩手放下帘子。

“出发!”

小说《拯救大明从拒绝就藩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回家后,用了大概一个时辰。

在满院飘着肉香时。

小院东侧,牛棚后,篱笆外,一个用粗木头一根铆接一根,四四方方的小窝,已经成型。

“吃饭了。”

朱棣正准备,用木头搭建一个半封闭的顶棚时,身后传来声音。

徐妙云打量着,朱棣花一顿饭时间,建好的小窝,笑道:“想不到,你会的还真多,就连铆接木工活都会。”

“这不是有手就能做的事吗?”朱棣把一根木头搭上去,转身,拍着手,一边跨过木栏出来,一边笑道。

徐妙云笑着白了眼,催促道:“我已经打好水了,快去洗手。”

……

入屋。

桌上,一壶酒,一碟馒头,一个盛满炖山鸡的小盆子,已经整齐摆放好了。

朱棣凑近嗅了嗅香味,才转身去洗手。

洗手后,坐到桌边……

碗中已经盛好了饭。

看着碗边,盛满酒的酒杯,他笑道:“你也陪我一起喝点。”

徐妙云笑了笑,起身,找了杯子回来,斟满后,举杯,“一年之计始于春,现在已经是二月末了。”

“马上就要春耕。”

“而我们家,添了小黑、又添了小蠢货。”

“愿我们这个小家,往后的日子,蒸蒸日上。”

“肯定会的!”朱棣笑着举杯,两只盛过合卺酒的酒杯轻轻一碰……

两人一饮而尽。

……

一壶酒,一顿饭。

饭后,徐妙云一边收拾,一边说着她的打算:“还剩两只,我准备腌制起来。”

“春耕开始后,你要干重体力活。”

“只吃粮食不行。”

“腌制起来,能存放久一些,到时候,隔三差五,我就……我就……”

朱棣坐在桌边,看着在灶台边忙碌的背影,不由笑了。

这是……

害羞了!

笑着起身,边往外走,边笑道:“好!”

……

三月初。

一夜春风。

绽放的杏花,压弯了枝头。

清晨。

徐妙云好奇跟在朱棣身边,两个人各端着一个‘水培箱’。

箱子内,密密的麦芽,已经有一指高!

小黑来了,又添了小蠢货。

朱棣又赶制了十四个水培箱。

小蠢货得等等。

今天是第一次喂大黄和小黑。

哞!

两人刚靠近,大黄似乎闻到了,抬头哞了一声。

小黑也眼巴巴看着。

朱棣清理马槽内,昨夜剩下的干草时,徐妙云打量着小黑,“这几天,小黑的精神好像好了不少。”

放下刷子,朱棣瞥了眼小黑,“是好了点,不枉我这么精心照顾他,不过,这家伙是个白眼狼,脾气倔的很,每天带他出去遛弯,它还不情不愿。”

“你喂他,我喂大黄。”

徐妙云看着朱棣的动作。

只见,朱棣捏住露在外面的布块一角,轻轻一拽,水培箱内嫩绿的麦苗就像一块地毯一样,整块脱离水培箱。

捏着布块,用力抖动。

扎入布块中的白嫩毛根脱落,麦苗整块整块掉在大黄面前。

大黄似乎十分喜欢,大舌头猛地一卷,一大块就被卷入口中,狼吞虎咽吃起来。

嘶!

小黑突然不满嘶鸣。

等不及的催促抗议之意,十分明显。

噗!

徐妙云不由笑了,一边按照学会的动作做,一边取笑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我看,用不了多久,它的脸皮,就会变得和大黄一样厚。”

看着大黄、小黑吃完后,两人才转身。

徐妙云打量着繁茂的杏花,“杏花好繁茂,这么繁茂,反而影响成果率。”

“我会酿杏花酒。”

“我们摘一些,我给你酿杏花酒。”

……

这个初春。

两人一起做了很多事情。

摘杏花,酿杏花酒。

跟着乡亲们,采摘初春最鲜嫩的野菜……

土地消融,大水灌田后,地里冬眠的黄鳝苏醒。

朱棣跟着乡亲们,去田里捉黄鳝。

黄鳝汤、小野蒜爆炒黄鳝、豆腐黄鳝……

徐妙云变着花样,给朱棣连做几顿黄鳝宴后,说什么都不给做了。

多余的黄鳝,全都腌制起来。

每当朱棣忍笑,故意询问,怎么不做黄鳝了。

徐妙云总是红着脸,转身……

这时,朱棣总会爽朗大笑。

个中缘由,只有吃过黄鳝的成年人才懂。

……

三月末。

开犁的时间到了。

皇宫。

御书房。

“娘娘……娘娘,陛下不容许任何人……”

咔!

太监阻拦的声音尚未说完,御书房门就被打开。

朱元璋抬头……

看着怒气冲冲,眼睛微红的发妻,无奈摆了摆手,示意其他人都出去。

马秀英走了进来。

门刚关上,就眼眶微红,十分强硬道:“三月末,马上就要开犁了,老四被你贬为庶民后,最艰难的一关来了。”

“不管你同不同意,我都要去看看!”

朱元璋唇角动动。

“我是通知你,不是和你商量!”马秀英根本不给朱元璋说话的机会。

……

等马秀英说完,朱元璋才开口,语气十分坚定道:“你去看,只会更加难受!”

“还不如不看。”

“咱绝不会因为他不会耕种,就帮扶他!”

“你也不许帮他!”

“他不会种地,吃尽苦头,饿肚子,咱才高兴!”

“他这段时间太逍遥了,逍遥的,其他混账都羡慕他!”

锦衣卫送回来的消息,最开始,他都会交给所有皇子皇女看。

到了后来,就不敢给看了……

因为那个混账东西,过的实在太逍遥自在了。

上山打猎,活捉了一只小野猪,养了起来。

夫妻二人,一起摘杏花,酿杏花酒。

宫里小的们看过后,竟然满眼羡慕,好奇询问:小野猪长什么模样?

还偷偷酿杏花酒。

宫里观赏用的杏花树,几天之内,被一群小混蛋薅得惨不忍睹!

米也被糟蹋了不少!

以至于,挖野菜、摸黄鳝这些消息,他再也不敢给看了!

噗!

马秀英不由笑了,这段时间,因为老四的消息,宫里那些小家伙,闹得鸡飞狗跳。

身为后宫之主,她岂能不知。

“我带着宫里,年纪大的孩子们去,让他们看看老四不会耕种,吃尽苦头的模样,这样更深刻。”为了能去看一眼,马秀英改变了策略。

朱元璋知道。

不过,这个提议,让他有些心动。

“可以!”沉默许久,朱元璋才答应,话音刚落,马上补充道:“不过,你不能和他在土桥村相认!”

“你们只能当做陌生过路人,好奇观看!”

“你要是敢和他说话,咱马上把他贬到岭南,让他去岭南种地!”

气的狠狠瞪了眼朱元璋,马秀英问道:“你去不去?”

呵!

朱元璋摆了摆手,“咱不用去也知道,他的狼狈模样!咱不去!”

气的咬了咬牙,马秀英转身就走。

哪怕是远远看一眼,也行。

“你不准擅自行动,等咱安排好,你们再出发!”朱元璋大喊道。

……

小说《拯救大明从拒绝就藩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朱棣、徐妙云不疑有他。

他们迁入土桥村。

而土桥村看样子,是这名衙役的包片儿范围,大概率是想记住他们。

“四郎和大丫是我们土桥村学堂的先生!”就当二人提步去前面时,杨八叔突然大声说道。

“对,四郎和大丫是我们土桥村的先生!”

“周衙役传唤四郎、大丫有什么事?”

……

杨八叔之后,村民纷纷开口,说着时,鼓足勇气,齐心围了上去。

啪!

周衙役猛地甩鞭,神色有些慌乱,喝斥:“本官作为土桥村包片上官,他们迁入土桥村,本官要认人!”

“你等刁钻乡民,想干什么!”

“造反嘛!”

“我们在这儿!”朱棣举起手,喊了一声。

说着,带徐妙云从后面走出来。

杨八叔等人,虎视眈眈盯着周衙役,形成气势上的恫吓。

不好惹!不能得罪!绝不能向这对夫妻索要好处!

周衙役下意识吞咽口水。

朱四郎、徐大丫,名字土了吧唧。

可穿着,以及见了他,毫无畏惧的态度……

这根本就不是泥腿子!

“杨八!”周衙役故作威严,黑着脸冲杨八叔招手,“你们村儿办学堂了?什么时候的事?”

杨八叔不介意衙役对他不礼貌。

反正习惯了,又不掉块肉!

对方已经怕了!

笑道:“四郎家道中落,来到咱们应天府,大丫家出钱帮忙购置田地,在我们村落户。”

“大丫是书香门第出身……”

“两个月前,四郎和大丫在我们土桥村开办了学堂,免费教村里娃子读书识字。”

“是俺们全村人的恩人!”

最后一句话,八叔特意加重音量。

“原来是朱公子、朱夫人。”一听是读书人,还是书香门第,周衙役立刻换了一副面孔。

快步走到二人面前,抱拳拱手:“朱公子作为读书人,是否考取功名,如果考取,便不用服徭役了。”

“不曾考取。”

“朱公子祖上,可有人考取功名,不是本朝的都可以!”周衙役谄媚笑着。

心中焦急暗道:您随意说句谎话都成,给我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他连县衙的刀笔小吏都得罪不起。

出身书香门第世家的读书人,更得罪不起了。

也就那些老实巴交的泥腿子,能欺负一下,弄点好处。

就是杨八这种杀过人的,他都不敢过分欺负。

衙役前倨后恭的态度,让朱棣十分厌恶,冷淡道:“你去问我爹去!”

徐妙云差点笑出声来。

周衙役谄笑凝滞,唇角微微抽抽,转而讪笑:“夫人呢?”

“我们是我们,家族是家族!”朱棣有些不耐烦了,语气中夹杂着火气:“你不必试探了,徭役,我会参加!”

“是是是。”周衙役连连应道,不敢纠缠,郑重作揖后,恨不得多长几条腿,骑马离开。

呸!

“狗东西!”

……

乡亲们冲着周衙役离开的方向,边咬牙怒骂,边吐口水。

朱棣、徐妙云对视一眼。

他们第一次,清晰认识到,大明官民的对立。

朱棣不解询问:“八叔,这个衙役,平日来村里,做过什么坏事?”

“他还算好的。”杨八叔愤愤道:“姓周的比较有良心,最多是吃拿卡要罢了。”

“今天,也是想要孝敬。”

“他吃俺们点,拿俺们点,俺们认了,反正现在比元朝时候好多了。但他不能欺负你们,你们可是孩子们的先生!”

“其他包片衙役,还有比这更过分的?”徐妙云难以置信追问。

什么时候,吃拿卡要都成良心了?

“有!这些豺狼心眼儿黑着呢!”四婶儿咬牙咒骂道:“包片儿包片儿,丈母娘遍地走……”

“这顺口溜,就是那些衙役们,得意吹嘘出来的,其他村的包片衙役,如果看中了村儿里的小媳妇,大姑娘,就……就……”

四婶儿说不下去了。

也不用说了,朱棣、徐妙云已经明白。

二人脸色都有些难堪。

众人散去,回家途中,徐妙云自言自语道:“怎么会这样?父皇那么励精图治,从重从严管理吏治……”

从乡亲们口中得知的事情,冲击力太大了。

朱棣苦笑:“上面那些贪官污吏都杀不过来,抓不过来,下面这些小蚂蚱,怎么能管得过来?”

“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除非,有一天朝廷手里握着刀,给百姓手中塞根棍子。”

“你看今天,姓周的衙役,虽然忌惮咱们读书人的身份,可八叔带领乡亲们,虎视眈眈盯着,也给对方很大威慑。”

“父皇这一朝,就别想给百姓手中塞根棍子了”

“他老人家,连孟子的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都给删除了。”

徐妙云脸瞬间泛白,伸手捂住朱棣的嘴,看了看周围,确定没人,才嗔怪道:“村儿里有锦衣卫力士!”

“父皇为什么时时刻刻都关注你?其实就是在关注你的心路变化,以及做事动机。”

“如果让父皇知道,你不认同他的治国理念……”

她真的很担心……

看徐妙云脸都变白,朱棣有些后悔多言妄议,笑着张嘴,咬住徐妙云的手。

俏脸瞬间变红,徐妙云挣扎缩手,同时含羞紧张道:“快松开!”

朱棣笑着松开,顺势握住徐妙云的手,“类似这样的话,以后再也不说了,我保证!”

也就是所见所闻,带来的冲击太大。

有感而发多说了几句。

家天下,有皇帝真把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当治国理念吗?

不过是挂在嘴边,冠冕堂皇装模作样,欺世盗名,装点门面罢了。

贤明的君主,也不过是平衡好,皇权利益、官绅利益、百姓利益罢了。

一旦有损皇权利益,再贤明的君主,都会偷偷举起屠刀,暗暗盯着另外两方……

谁最碍眼?砍谁对皇权最有利?

一旦找准威胁皇权的主要矛盾,就会迅速联手次要矛盾方,毫不留情,斩下手中屠刀!

他家老头子,属于那种,瞧见这句话,就厌恶,装都懒得装的一类。

但要说,老头子不重视百姓,那绝对是冤枉他,污名化他!

……

两人很默契的,再也没提这件事。

他们已经远离了权力中枢。

这些事不该他们管,也轮不到他们管。

他们不需要对别人负责,只要对自己,对彼此,对他们的人生负责就行了。

徐妙云回家后,就开始忙碌。

准备干粮,做什么干粮,饼子之类易于储存的,太干太硬怎么办?

织布,她还想,等朱棣出发时,把新衣服做好。

第一次做妻子,第一次面对丈夫出远门。

人还没走,她已经牵肠挂肚不舍了,同时,感觉怎么准备,都不够好,好像还缺点什么……

“啊啊啊!”

小说《拯救大明从拒绝就藩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啊啊啊!”

织机前,徐妙云烦躁发声,张嘴作势咬人,小声嘀咕:“好没用噢……”

“怎么了?”

熟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俏脸瞬间变红,蹭的转身……

朱棣双手环臂,靠着门框,含笑看着。

“你不是给大黄他们割草去了吗?怎么这么快?什么时候回来的?回来多久了?”徐妙云红着脸,四连问。

羞赧的脸更红了,无地自容腹语:烦躁之下,我那么暴躁一面,是不是都被看到了?

朱棣靠着门框,笑道:“刚回来不久……”

徐妙云刚刚松气,就听朱棣继续说道:“听到你尖叫,还以为发现老鼠了,赶过来查看,却见你坐在织机前,不像是被老鼠惊吓……”

“是!”徐妙云立刻抢断,“就是碰到老鼠了,跑了!我被吓呆了!”

“真有老鼠?”朱棣也不拆穿,忍着笑,走来,弯腰在织机下面仔细寻找,“三天后,我们就该动身了,到时候家里就你一个人,真有老鼠,就得马上找出来……”

瞧着朱棣唇角的笑意。

徐妙云瞬间明白,这是配合她演戏呢!

其实,他都……看出来了!

唇角泛着点点明媚笑意,趁着朱棣看不到时,冲朱棣背影,红着脸,‘恶狠狠’张嘴作势咬人。

‘咬人’之后,唇角微微上扬,笑意更加明媚,制止道:“找不到就算了,你不在,它再跑出来,我就找四婶儿她们帮忙。”

朱棣‘很配合’起身,看已经完全织好的灰蓝色布匹,很自然岔开话题,笑着询问:“织好了?”

“嗯。”徐妙云顿时有些失落,“就不该听你的话,双股线太厚太僵硬了,做成衣服,穿在身上,就跟套了一个硬邦邦的筒子似的。”

这几日,徐妙云一直在赶工,就想在出发前,做成新衣服,让朱棣带上。

朱棣笑了。

用劳动布做明制的汉服肯定不行。

上下一个整体,又厚又僵硬的劳动布,做成这样式的。

弯腰都很不利索。

怎么干活?

就是做成村儿里叔伯们穿的裤子、短衫也不利索,这么僵硬的布料,短衫虽短,可衣摆也到大腿位置,频繁弯腰会很拘束难受。

“等等。”笑着说了一句,转身来到窗前书桌前,从他这几天,一直看的一本书中,取出一张纸。

含笑拿着纸返回,递到徐妙云面前:“我这几天设计的衣服,根据农村衣着,进行了修改。”

徐妙云诧异好奇看去……

的确是一副服装设计草图。

和四郎现在穿的,也就是村儿叔伯干活穿的衣服差不多。

分上衣、下衣。

下衣到没什么不同,只是有些细微改进。

上衣改进最大。

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开襟方式。

本朝服侍,无论是长袍还是短衫,都是胸前左襟压着右襟,腰腹再配束带。

四郎设计的衣服不一样,两边对称,没有束带,中间用纽扣。

衣身缩短,只到腰部。

要知道,就是农村穿的短衫,衣摆也要到大腿三分之一处,因为太短了,没办法系束带。

上衣还有些独特小细节。

领子向外翻。

袖口处收缩,还缝制纽扣。

‘袖口收缩,干活时就不容易钩挂东西,用扣子取代束带,衣摆到腰部位置,就确保,弯腰灵活……’

徐妙云很快就摸透了这样设计的用意。

微微点头,烦恼一扫而空……

抬头,明媚笑道:“想不到,朱先生还会设计衣服,什么时候,给我设计一件呢?”

瞧着烦恼一扫而尽,明媚含笑的俏脸,朱棣笑着承诺:“等这次徭役结束,我给你亲自设计!”

“真的?”徐妙云眸子瞬间亮晶晶,惊喜询问,其实,她就是开个玩笑。

“比真金还真!”

“那我可当真了。”即便努力抿着唇,可脸上全都是笑意,说着拿起摆放在织机上的木尺,起身,含笑催促:“转过身,我给你量尺寸。”

朱棣笑着配合转身。

……

两天后。

出发前最后一天。

朱棣从山上打柴回来。

刚进院子,徐妙云听到动静,就赶了出来,帮着把柴火摆放好后,笑着催促:“快去洗漱一下,试衣服。”

“做好了?”朱棣诧异转头。

徐妙云点头。

得到确认,朱棣就迫不及待进屋。

徐妙云莞尔笑着跟进去。

片刻后。

床榻边。

徐妙云认真仔细的帮朱棣扣着扣子。

扣子是徐妙云缝制衣服时,朱棣用榆木,切成薄片,打磨光滑做成的。

整理好衣领后,徐妙云后退半步,仔细打量……

朱棣笑问:“怎么样?”

徐妙云笑着取来铜镜,举着,含笑道:“自己看。”

朱棣看向镜子……

往后退了几步,调整距离,让全身出现在镜子里。

裤子、褂子。

其实,就是劳动装。

大明版劳动装。

裤子、褂子外面的口袋,设计之初就取消了。

在大明农村服饰基础上,为了适应布料进行微调没什么。

但微调后的大明版劳动装,也必须符合时代的风俗文化。

这个时期,只有乞丐,才会在衣服外面缝制口袋。

“嗯……不错!我看到,镜中有个帅小伙!”

噗!

听着某人脸皮极厚,自卖自夸的话,徐妙云被逗笑了,一手抱着铜镜,一手捂嘴,无声笑弯了腰。

“当然,我家夫人的手艺也是顶顶好,要是没这么好的手艺,哪来镜中帅小伙!”

咯咯……

徐妙云终于被破防,再也忍不住,直接笑出声,笑的蹲在地上……

好一会儿,才努力忍着笑,抬头,俏脸红扑扑,求道:“求你……别说了。”

朱棣含笑弯腰,拉起徐妙云的同时,一只手接过镜子,扔到床上,另一只手把徐妙云扯入怀中,抱紧低语道:“我已经和四婶儿她们打招呼了,我不在时,有事找四婶儿她们就行。”

“晚上一个人害怕,就让春晓她们来陪你。”

“放心吧,用不了太长时间,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徐妙云眼睛瞬间变红,张嘴就朝着朱棣肩膀咬去。

咬了一口,抬头,眼睛红红,含着鼻音,委屈道:“你故意的,先把我逗笑,又说这些话!”

朱棣笑了……

……

翌日。

魏国公府。

“爹,你怎么大白天回来了?不用当值?”徐膺绪、徐增寿正准备出门,迎面碰到匆匆回来的徐达,诧异询问。

徐达用一种,人嫌狗厌的眼神,瞥了眼,就匆匆往府内走去。

徐增寿面面相觑道:“又哪根筋儿抽错了?”

“去看看!咱爹虽然不管朝堂事,可一直以来都秉承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是没事,不会擅离职守,肯定有事!”徐膺绪说了句,就匆匆跟上徐达……

小说《拯救大明从拒绝就藩开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