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精品推介

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精品推介

朝云紫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热门小说《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是作者“朝云紫”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程弯弯赵大山,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我看你也是真的挺闲的,明儿地里的杂草你去拔一遍……”孙氏脸都绿了。老赵家这边没分开,三家人的地混在一起,光稻田就有二十多亩,全部拔一遍,这不是要她的命吗。天刚蒙蒙亮,孙氏就被老太太喊起来去拔草。她走出家门,站在田埂上看到赵达的牛车赶到村口,紧接着程弯弯带着家里四个小子出门,上了牛车。孙氏站在田埂上,心一横,朝村尾走......

主角:程弯弯赵大山   更新:2024-05-08 10:2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程弯弯赵大山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精品推介》,由网络作家“朝云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是作者“朝云紫”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程弯弯赵大山,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我看你也是真的挺闲的,明儿地里的杂草你去拔一遍……”孙氏脸都绿了。老赵家这边没分开,三家人的地混在一起,光稻田就有二十多亩,全部拔一遍,这不是要她的命吗。天刚蒙蒙亮,孙氏就被老太太喊起来去拔草。她走出家门,站在田埂上看到赵达的牛车赶到村口,紧接着程弯弯带着家里四个小子出门,上了牛车。孙氏站在田埂上,心一横,朝村尾走......

《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精品推介》精彩片段


孙氏脸上满是失望。

大嫂竟然白拿走了她俩闺女辛辛苦苦摘回来的灯笼,一文钱都没给。

要是明儿没有赚到钱,这十一文钱岂不是打水漂了?

想到这里,孙氏突然一顿。

如果是她做这门生意,肯定是不舍得花钱请人帮忙采灯笼草的,大嫂赚到的钱比她想象中的更多。

“大伯娘给四蛋哥买了好吃的点心……”冬花舔了舔嘴唇说道,“大伯娘还买了好多好多布匹,四蛋哥马上就有新衣服穿了……”

买肉买鸭子,还买点心买布匹,这起码赚了一百多文钱吧。

几个月前她男人去镇上扛大包,一天才二十个铜板!

孙氏心里有个主意浮上来,她缓声开口道:“大山媳妇怀身子不方便,几个小子也不是个细心的,大嫂一个人做吃食应该忙不过来,我明儿去帮帮大嫂吧……”

她一张口,赵老太太就知道她在打什么主意,没好气的骂道:“你眼皮子咋这么浅,有功夫惦记别人手里的铜板,还不如干好自己手上的活……我看你也是真的挺闲的,明儿地里的杂草你去拔一遍……”

孙氏脸都绿了。

老赵家这边没分开,三家人的地混在一起,光稻田就有二十多亩,全部拔一遍,这不是要她的命吗。

天刚蒙蒙亮,孙氏就被老太太喊起来去拔草。

她走出家门,站在田埂上看到赵达的牛车赶到村口,紧接着程弯弯带着家里四个小子出门,上了牛车。

孙氏站在田埂上,心一横,朝村尾走去。

院子里只有吴慧娘一个人。

今儿家里四个小子全都跟着程弯弯去河口镇卖冰粉,吴慧娘坐在堂屋里裁剪布料。

她裁下一块布料后,有些不自在的扭动了一下身体,脸色有些羞红。

昨晚大半夜的,婆婆突然把她叫出去,然后塞给她两条巴掌大的裤子,让她以后贴身穿,说能防止生妇科病。

妇科病是啥她不知道,但她知道要听婆婆的话,于是穿上了。

穿上后确实是舒服一些,不过到底不习惯,总忍不住扭来扭去,不断调整坐姿。

“咯咯哒!”

“嘎嘎嘎!”

院子里的鸡鸭突然惊叫起来。

吴慧娘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儿,起身走出去,就见孙氏正在推院门。

她迎出去,将院门打开:“三婶咋来了?”

孙氏走进来,一双眼睛四处乱看,先是默默数了一下有多少只小鸭子,然后径直走到堂屋里去,一眼就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匹藏蓝色的土布。

她皮笑肉不笑:“大山媳妇裁衣服呢?”

吴慧娘大方的道:“大山身上的衣服都是公公活着的时候留下来的,几年没换过新的了,婆婆体贴,让我给大山做一件新的。”

“这是昨儿春花冬花送来的灯笼吧。”孙氏看到堂屋的角落里放着一背篓灯笼,随意走过去拿出来一个,“你说这事儿也奇怪,灯笼瞅着一点都不起眼,咋能做出好吃又好看的冰粉呢,大山媳妇,你教教三婶呗。”

吴慧娘的警惕心立马提到了嗓子眼,她面上依旧不动声色,一副柔柔弱弱的样子:“三婶,这事儿我也不清楚,婆婆没让我插手。”

孙氏继续道:“是把这灯笼放在锅子里煮熟呢,还是晒干了碾成粉,这你总该晓得吧?”

吴慧娘继续摇头,一个字都不肯说。

孙氏只好使出杀手锏:“你要是能把冰粉的方子告诉我,我卖多少钱都分你一半,这钱分到你手上后,就是你自个的私房钱,跟你婆婆没任何关系。”

吴慧娘还是不说话。

“你咋这么蠢!”孙氏沉不住气,骂道,“就你这闷葫芦的性子,一棍子打不出个屁,所以才一直被你婆婆拿捏,全村人都知道你婆婆天天虐待你,你倒好,怀了身子还天天洗衣服烧火干活跟个丫环似的……你婆婆现在会赚钱,以后就是天上的王母娘娘,你就等着被磋磨吧……”

吴慧娘低头左右看,走过去就拿起扫把,对着孙氏的脚就扫起来:“三婶让一让,我要扫地了,再让让……”

她拿着扫把,直接将孙氏给扫出去了。

然后用力关上院门。

孙氏气的七窍生烟。

“有财媳妇,你在这干啥?”隔壁王婶子从田里回来,“村口有两个桂花村的后生过来,好像是你娘家的人,巡逻队看到两人身强力壮的,没敢放进来,你赶紧去看看吧。”

大河村的巡逻队渐渐有了章程,单个外村人来,盘问清楚后可放行,两人及两人以上,要找什么人,需要在村外等着,会有人去通知。

孙氏走到村口,看到是自己娘家两个大侄子。

“姑,阿奶让我们来借粮食。”孙家大侄子直入主题,“桂花村地里的粮食全都干死了,阿奶说今年我们全家都得靠姑。”

孙氏头皮发麻,孙家上下快二十口人,全靠她,她靠谁?

她没好气的道:“大河村的粮食没干死,但也还在地里长着,我去哪里给你们借粮食,等地里的稻子收上来再说吧!”

到时候借个十斤出去,也算是对娘家有情有义了。

日头渐渐升起来。

程弯弯和四个儿子终于抵达了河口镇。

她再一次交代赵达:“他达叔,午时末,城门口汇合,你可千万不要自个一个人先走了。”

没有牛车,她又得徒步走回家,这是一件要命的事,天天这么走来走去的话,她宁愿不做生意了。

赵达自然是应下来,这母子五人一来一回,他能赚十文钱。

昨天晚上程弯弯和吴慧娘用两斤石花籽一共做了三桶冰粉,算下来能出三百五十碗有余。

光是南府书院吃不下这么大的体量,她决定先带儿子们去码头上试一试。

河口镇的码头不算大,但也人来人往,一艘船停下后,就有许多壮汉上去搬货,有的扛着货走了,有的搬完了又回到码头等活儿,人群是流动的。

程弯弯在码头上随便找了几块废弃的板子,搭了一个临时的矮桌子,然后就开始吆喝。

河边没有建筑物,也没有树,太阳火辣辣的照下来,那些壮汉恨不得光膀子干活,冷不丁听到有人卖啥子冰粉,还免费试吃,立马有人围了过来。


大河村里正也姓赵,今年五十五岁,当了二十多年的里正,在村里很有威望。

赵里正第一个开口借一斤粮食给王家,其他人也想附和借一点,可村里有余粮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大家都是靠挨饿熬日子,谁拿得出多余的粮食。

最后,村里人一共就凑了三斤粮食出来。

三斤粮食,就算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一天吃个一分饱,一家人也只能吃个四五天。

王婶子拿着三斤粮食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最后直接晕厥过去,倒在了王家大闺女的怀中。

赵老太太也在人群中,她借了半斤粟米出去,本来还想叮嘱大儿媳后半夜警醒一点,但随即一想,大儿媳从程家刮来的铜板怕是全部买了肉吃,家里哪有什么余粮,她老人家摇摇头,回赵家去却没再睡下,而是将全家人喊起来藏粮食。

赵家只有大房分了出去,二房三房全住在一起,大人加上孩子,一共十二口人。

赵老太太是过过苦日子的人,知道存粮食的重要性,一天存一点,这么长时间下来,家里攒了有四五十斤粟米,三十斤荞面,还有三十多斤藜子玉米面杂面……老太太让两个儿子每个屋子里藏十斤,就算有贼潜进来,最多也就损失十来斤,不会像王家一样,全家都去喝西北风。

这一夜,大河村的人都没睡好。

贼人没追回来,王家就仅剩下三斤粮食,根本撑不到秋收……最关键的是,今年未必会秋收。

一大早,王家就闹出动静。

“爹,求求你别卖我,求求你了……”

王家大闺女王大麦跪在地上,哭成了泪人儿。

泥鳅抱着自己大姐崩溃哭起来:“爹,你卖我吧,我是男孩子,能卖更多钱!”

王婶子的眼泪也唰唰往下流:“当家的,一定要这样吗?”

“家里没粮食,不把她卖了这日子咋过?”王永成叹气,“是个大户人家,就算闹荒灾也有口吃的,把大麦送过去是享福,有啥好哭的!大麦过去,人家给我们半吊钱,半吊钱能买一百多斤粮食,这是好事!”

他说是这么说,脸上却满是愁苦。

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谁都不会想到卖孩子。

程弯弯一起床,就听到隔壁在为卖孩子的事起争执。

她将昨天捡回来的毛栗子分出来一半,拿着走到了隔壁门口。

她靠着泥巴墙,故作讥讽的说道:“里正还真是偏心你们家,二话不说就给你们凑了三斤粮,我家可是一粒米都没有!镇上有家开杂货铺的人没生儿子,说出二两银子,把我家四蛋买过去摔盆!”

“我家四个小子,个个张口等吃的,我要是卖了四蛋,二两银子够吃到过年,我再怎么混账也是亲娘,干不出卖孩子的事,大不了一起饿死。”她将手里的毛栗子扔过去,“我是没钱把大麦买回来的,这点粮食换大麦去我们家干一天活吧!”

她招招手,“大麦,你还愣着干啥,赶紧过来把我家衣服洗了!”

王大麦知道赵婶子不是什么好人,可现在只要能不被卖掉,她什么都愿意做,她从地上爬起来,眼泪都顾不上擦,立马跟着程弯弯走了。

王婶子哪舍得卖女儿,等闺女跑出去后,故意挡在院门口,生怕当家的追上去。

王永成坐在干柴上,啪嗒啪嗒抽旱烟。

王婶子将地上的布袋子捡起来,沉甸甸的,竟然是四五斤毛栗子。

毛栗子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山上很多,但靠近山下的栗子树都被村里人秃噜光了,并不是天天都能碰到昨天那几棵栗子树……想到昨天刚捡回来四五十斤栗子,她的心仿佛在滴血。

“赵大嫂这个混不吝都能把日子过下去,为啥我们不能!”王婶子抓着毛栗子,咬牙切齿的道,“哪怕是吃野菜,啃树皮,就算是吃土,我也不同意卖孩子!”

王永成叹气:“那就等地里的稻子收了再说!”

地里有收成,自然不用卖孩子,但如果颗粒无收,接下来大半年都不会再有一粒粮食进仓,唯一的出路就是卖孩子。

而到了那时,卖孩子的绝不可能只有他们一家!

程弯弯领着王大麦走到自家院子里,家里需要洗的衣服吴慧娘早就洗干净晾起来了。

她拉着大麦坐下来:“你爹要是真的想卖你,不管我说啥,他都会带你去镇上。”

大麦擦干眼泪,默默地不说话。

程弯弯叹气,虽然王婶子是个疼孩子的,但在这个年代,重男轻女是通病,王家三个闺女,一个儿子,最大的闺女承受的就最多,大麦是王家最苦的一个孩子。

“先吃点东西,然后干活。”程弯弯站起身往灶房走,看向大儿媳道,“就做面糊糊吧,放野菜一起煮。”

因着有外人在,她没拿白面,拿的是荞麦粉,发黑的荞麦粉和野菜一起煮成糊糊,这里家家户户都是这么吃的,不过他们家的糊糊会煮的粘稠一点,一人一大碗。

吴慧娘煮早饭的时候,赵四蛋走过来。

他揪住程弯弯的袖子,眨巴着大眼睛问道:“娘,真的有人要花二两银子把我买走吗?”

这不是程弯弯编出来的瞎话,去年大山爹死后,隔壁村确实有绝户的人来买养老送终的儿子,想出半两银子让四蛋去给他们养老送终,原身有点动心,不过那家人被赵老太太火力十足给骂走了,便没再提这事儿。

但若是荒灾越来越严重,原身怕是要真的将四蛋给卖掉……

程弯弯捏了捏小家伙的脸:“所以呀,你长大后可不能有了媳妇就忘了娘。”

赵四蛋用力点头:“我会一辈子孝敬娘,让娘一辈子有大米饭有肉吃!”

程弯弯没忍住笑起来。

灶房里很快传出香味,一大家子人在桌子边围着坐下来,王大麦也被按着坐下,面前放着一碗野菜糊糊。

“赵婶,这不行……”

王大麦连连摆手,赵婶子刚刚给了他们家一袋粮食,她都还啥都没做,咋能白吃一碗糊糊。

先前他们家还有粮食的时候,她都吃不上这么稠的糊糊……

小说《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屋子里弥漫着香味。

四个小子吃的特别香,吴慧娘将一大碗野菜糊糊全部喝光了。

王大麦错愕不已。

她娘经常说隔壁家日子过得很惨,还说大山哥的媳妇每天都吃不饱,这是吃不饱的样子吗?

她怎么感觉,他们家的日子过得更惨??

“大麦,赶紧吃东西。”程弯弯道,“等会还有活给你干。”

一大早吃这么多东西,想来也不是什么轻松活儿。

王大麦经历剧烈的心理斗争之后,终于还是屈服于美食,低头将一碗糊糊喝光了。

“给!”赵四蛋塞了两个糖炒栗子给她,“以前大麦姐老偷偷塞窝窝头给我吃,现在我终于也能给你塞吃的啦!”

王大麦其实自己也没啥吃的,家里什么好吃的都要留给弟弟,但四蛋有时候太可怜了,站在两家中间的大树下,盯着她直流口水,哈喇子把衣服都打湿了,她只好掰下一点点窝窝头塞过去。

没想到她的无心之举,竟然还被四蛋给记住了。

早饭吃完,一天的忙碌又开始了,程弯弯让大麦留下来帮着吴慧娘去田埂上挖野菜,挖完中午就可以回去了。

王大麦满头问号。

那一袋子的粮食,够她家吃两三天了,就让她挖野菜?

四蛋不是也会挖野菜吗,专门找她干啥子?

她怎么感觉,赵婶子就是为了帮她一把?

程弯弯则带着四个儿子上山,昨天赚了半两银子,今天要再接再厉。

还没上山,就在山脚下碰到了一个熟人。

是原身的妯娌,老赵家的赵三媳妇,带着闺女春花拎着菜篮上山挖野菜。

赵三媳妇孙氏笑着迎上来:“好多天没看到大嫂了,感觉大嫂比前阵子白些了。”

程弯弯的嘴角抽了抽,虽然没镜子,但她能看到自己的手,手心粗糙,手背黝黑,标准的农妇肤色,等她赚够钱,一定要买点美白的护肤品……她在现代也是三十三,但周边人都说她看起来像二十出头。

可在古代三十三的她,却成了即将有孙子的老婆婆。

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太短,村里有些三十多岁的已经被称为老婆子了……庆幸她头上还有公公婆婆,所以暂时不会被人喊一声赵老婆子……

程弯弯默默鞠了一把伤心泪,开口道:“趁日头不高,赶紧上山吧。”

四个儿子已经飞快走前头去了,她迈步追上,孙氏也加快了脚步,随口说道:“大嫂看着胖一些了,果然吃肉就是养人。”

一听这话,程弯弯差点炸毛。

她老了黑了就算了,怎么还能变胖!!又黑又老又胖,这不能忍!!

她立马停下脚步:“我真的胖了??”

其实就算天天吃肉,一天两天哪里看得出来胖没胖,孙氏就是故意把话题引过去:“大嫂这些年补贴了程家不少银子,这回和程家闹翻,不知程家有没有把那些银子还回来?”

程弯弯瞬间就听明白了,这是拐弯抹角打探她手上有多少银子呢。

她回忆了一下原身和几个妯娌的相处,当初还没分家时,三房人是住在一起的,因着原身是大嫂,丈夫在军营混了个职务,再加上生了四个儿子,在赵家的地位那是首屈一指,两个妯娌不敢惹原身,原身在妯娌面前一向是趾高气昂。

后来丈夫战死,原身为吞掉恤银,和赵家彻底闹翻,后来和妯娌也没什么来往。

“我大侄子要念书,那些银子早花光了,哪有给我的。”程弯弯话题一转,“春花娘,老太太手上还有多少粮食,这你晓得不?”

赵春花立马道:“昨天夜里阿奶拿了十斤荞麦粉来我们房里,藏在……”

孙氏一把将闺女拽身后去,家里有多少粮食,咋能跟大嫂说,万一大嫂要搬回来咋办?

大嫂给老赵家生了四个儿子,老太太心一软,肯定会同意大嫂再搬回老屋。

“家里没多少粮食了,几个孩子饿的头晕眼花!”

孙氏不敢再跟程弯弯搭话,生怕自己闺女这张大嘴巴子把老屋的啥情况都捅出来。

程弯弯乐得耳根清净。

一行人往深山里走,前几天这边还没什么人来,但今天上来,这一块地方都被挖干净了。

还得继续往更深的林子里走。

程弯弯还想继续找松茸,打算走的更深一点。

赵三媳妇跟着程弯弯,她其实还想打听一下程弯弯手上到底有多少铜板,为啥能吃得起肉?

她问了好几遍,程弯弯都不搭理她。

而且程弯弯越走越深,也不知道要走到哪里去。

孙氏看了一眼天色,太阳已经出来了,越来越热,野草野菜什么的都焉巴了,中午之前她得挖一篮子野菜回去,不然老太太又得发脾气。

正好眼前有一大片新鲜的无人挖掘过的野菜,她连忙蹲下身忙活。

赵春花也跟着蹲下,抬头却看到程弯弯在前面走进了荆棘林,猫着腰不知道在找什么。

她舔了舔嘴唇,大伯娘是不是找到了什么好东西,所以才有铜板买肉吃?

她眼珠子一转,悄摸摸跟了上去。

程弯弯带着四个儿子继续走,路边有蘑菇野菜什么的,就让四个小子先挖着,她一个人继续走,就算找不到松茸,能有点牛肝菌菇也不错。

她踩着荆棘,扒开大片的阔叶,眼前突然出现一片空旷的凹谷。

两座山中间自然形成了一个凹谷,这谷地里,竟然满是枯荷,也就是说,在一两个月前,这里是一片荷塘。

在这个时代,荷花属于偏南方的物种,应该还没引进到这不南不北的中部地区来,可能是什么飞禽走兽从南方迁徙带来了莲子,然后慢慢的,这里形成了一片大大的荷塘,目测至少有三四亩地。

不过大河村的人祖祖辈辈就生活在山窝窝里,就算看到了荷花也不认识,更不可能知道生长荷花的淤泥里竟然长满了莲藕。

莲藕可是好东西,在许多朝代都是南方附属国献给朝廷的贡品,不知道这个时代莲藕是什么地位……

她目光灼热的看向干涸的淤泥,脑海里浮现出清炒藕片、莲藕丸子、糖醋藕饼、酸辣藕丁……

她狠狠地咽了一下口水,弯腰找了一根粗粗的长棍子撑着,纵身一跃跳进了干涸的荷花池。

土地干涸,泥巴很硬很难挖,程弯弯废了不少力气,手心都快磨出水泡来了,才终于挖出来了一根手臂长的莲藕。

她用力将藕掰成两截,七个孔的野生莲藕,内里白白净净,闻起来还有清香。

只可惜太久没有降雨,地下的藕刚长出来一点点,没有养分就没再长大,藕有点细,不够粉,商城大概是看不上这样的藕,压根就没报价。

程弯弯将挖出来的藕扔进背篓,起身看着面前三四亩藕田,若有所思。

小说《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