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文章全文我在大明乱世造枪炮

文章全文我在大明乱世造枪炮

爱妃家的郑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我在大明乱世造枪炮》目前已经全面完结,刘易刘同理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爱妃家的郑”创作的主要内容有:但是若是没有进项,再多的钱财很快也会花光的。但如果搞出羊毛作坊的话,刘易就能掌握一条稳定的,源源不断的财路。并且,只要他能扩大生产,就能一直卖出去,根本不担心会出现滞销的情况。还有就是,毛纺其实还包含着他的一点野望!为什么中原王朝几千年来一直不能降服整个草原?......

主角:刘易刘同理   更新:2024-02-18 04:1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易刘同理的现代都市小说《文章全文我在大明乱世造枪炮》,由网络作家“爱妃家的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我在大明乱世造枪炮》目前已经全面完结,刘易刘同理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爱妃家的郑”创作的主要内容有:但是若是没有进项,再多的钱财很快也会花光的。但如果搞出羊毛作坊的话,刘易就能掌握一条稳定的,源源不断的财路。并且,只要他能扩大生产,就能一直卖出去,根本不担心会出现滞销的情况。还有就是,毛纺其实还包含着他的一点野望!为什么中原王朝几千年来一直不能降服整个草原?......

《文章全文我在大明乱世造枪炮》精彩片段


“世子,你在做什么?为何要吵醒本王?”

代王世子却是不顾自己父王仿佛要吃人的眼神,满是急切的开口说道。

“父王,不好了,我刚接到消息,青冈山被人灭了!高虎等人都被杀了!”

代王脸上的表情瞬息凝固,青冈山被灭,高虎是死是活,他不在乎!

但是,青冈山可是有他存放的价值十万两的钱财,以及一些兵甲武器的。

这些对他这个藩王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是谁,是谁干的,给我查,查出来我要弄死他!”

代王愤怒的怒吼,脸上肥肉抖动。

四周的侍女纷纷低头,不敢直视。

……

时间飞逝,很快就又过去了一个月。

原平县步入了夏季!

刘管事早就带着人马去了青冈山,刘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送去一批钱粮。

除去供给青冈山上的人使用外,还屯了一部分,以防万一。

青冈山的山寨被重新改造了一番,规模扩大了很多。

外墙是用刘易最近才搞出来的水泥砌成的,整个寨子中,除去一大片训练校场外,便是一间间整整齐齐的水泥房子。

青冈山中,被刘易建设成了第二座军营!

现在刘家已经有团练一千余人,东山军营和青冈山营寨分别驻扎有五百人。

这一千团练中,除去四十人的骑兵马队外!

仅仅只有一成的披甲率,其他人都是一身布衣。

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筹措,最起码大多数人有了两件兵器。

一把长刀,一把长矛!

但是,令刘易比较欣慰的是,刘家的工匠们总算是在修补甲胄的过程中,琢磨出来了甲胄是如何制作的。

这个过程之所以能那么快!

除去工匠们确实用心了之外,还得归功于刘家不缺铁,工匠们若是有想法,可以任由他们尝试。

在用水泥砌墙,将两座矿场围成一座之后,刘易提出了用水力来替代人力的想法,提出了水力装置的概念。

然后让工匠去研究!

这种理念对于工匠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在古代,早就有了利用水力来替代人力的水力机器,不过只是用来舂米而已。

现在他们只需要将思路变一变,很快就可以拿出刘易所需要的成品。

矿场的那条溪流旁,架起了一座座水车,水车连接着水力锻锤等水力机械。

刘易还提出了流水线和标准化作业,一点点在矿场中推广开来,矿场的工作效率不断的提高。

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刘易就能做到整只团练人人着甲。

……

刘易回到了刘家老宅,便径直前往了刘老爷的书房。

推门进去,刘易开口询问道。

“父亲,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刘老爷抬头,搁下笔说道。

“羊毛工坊落成了,用的是你刚弄出来的水泥,只要招齐了工人,很快就可以投产。”

刘易点点头,一双眼睛里却是爆发出一阵金光。

羊毛工坊,可是关乎他的发财大计!

虽说在上次攻灭青冈山之后,刘家缴获了一大批钱财。

但是若是没有进项,再多的钱财很快也会花光的。

但如果搞出羊毛作坊的话,刘易就能掌握一条稳定的,源源不断的财路。

并且,只要他能扩大生产,就能一直卖出去,根本不担心会出现滞销的情况。

还有就是,毛纺其实还包含着他的一点野望!

为什么中原王朝几千年来一直不能降服整个草原?


嗯,这是他儿子的原话!

刘老爷不得不感叹,自己儿子说的真准。

即使是他,也被说中了。

刘老爷苦笑,若不是自己儿子一力坚持,他也不愿意花钱练团练啊。

刘老爷根本就没打算拉这些人入伙团练,召集他们,也只是将刘家准备办团练的事情宣布一下。

让整个原平都知道刘家准备办团练!

一是求个名正言顺,不要被人认为刘家在豢养私兵,嗯,即使事实就是如此,刘家也不愿意承认。

二是威慑某些人,让他们知道刘家手上是有武装力量的,不是好对付的,要是对刘家动心思,可能吃不到肉,反而惹得一身骚。

“唉!”

想到这里,刘老爷叹了口气,从座位上起身,在自家的酒楼中寻了个空房间,歇在了酒楼。

……

东山,原王家矿场!

刘易正在指挥工匠,对矿场的炼铁炉进行改造,全部改成了小高炉。

为了提高练出铁料的质量,刘易还将洗煤的思路给拿了出来。

为什么闽铁和粤铁的质量要好过晋铁?

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只有两点。

除去铁矿石自身的品质外,最重要的就是燃料了。

闽铁粤铁炼铁多用木炭,而晋铁则由于煤铁是伴生矿,用的是煤炭。

山西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质量却算不上多好。

煤矿石中杂质很多,练出的铁料质量就有些不尽如人意了。

为了提升炼铁的质量,铁矿石方面刘易无能为力,就只能从煤这一方面下手了,洗煤就是刘易想出的办法。

靠洗煤,来去除掉一部分煤里的杂质,这样一来,用洗过的煤练出的铁质量会变得更好。

在指挥矿工干活的同时,刘易也在想着赚钱的方法。

别看现在老刘家很有钱,矿场,房宅,店铺,田地都很多,家中也窖藏着不少的银两。

但是,在养兵面前,老刘家的家产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为了能够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乱世中保全自己,刘易是铁了心要练兵,为了练兵,他必须想办法赚钱。

有钱才能练兵啊!

而炼铁,就是摆在刘易面前的捷径。

刘家有矿山,有铁厂,有工匠,有销路!

他所需要做的,就是改善炼铁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剩下的事情刘老爷这个资深商人会接手。

但是这真的够吗?

刘易深深的怀疑。

大明王朝养一只关宁军,每年花费辽饷几百万,当然这几百万之中,也有修缮城防,购置武器等用途,还得被经手官员多次搜刮。

但是,大明一年花费在关宁军身上的,也绝对超过百万两。

也正是这每年百万两的军费,才为大明养出了一只勉强能和建奴抗衡的精锐大军。

而关宁军才多少人?

关宁铁骑满打满算七八千人,加上步卒,整个关宁军也就三万人上下。

想要自保,刘易觉得自己手上最起码得有一只不下于关宁的军队。

可是这一年百万两的军费,老刘家是真的花不起。

就算是老刘家铁料的生意占据整个山西的市场,所得也是绝对不够养军的。

所以,刘易觉得自己得想想别的办法,想想别的赚钱的门路。

刘易带着护卫随从,一路往刘家老宅行去。

一路上,他打量着四周的美好景色,虽然这个时代的山西已经被开发成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但没有后世工业化的污染,自然风光还是相当不错的。

他的眼神眺望远方,忽的他看到远处的山坡上,有几个白点,定睛看去,是几只绵羊。

牧人赶着羊群在山间吃草。

山西靠近草原边塞,大同更是大明的九边重镇之一,气候是比较接近塞外的。

靠养羊养马为生者不在少数!

忽然,刘易脑海中灵光一闪,两个大字占据了他的思绪。

毛纺!

在这个时代,最赚钱的生意是什么?

无疑是盐铁!

铁不用说,获利丰厚,并且老刘家已经在做了。

盐不用想,山西一没有盐井,二不靠海,没办法搞。

除去盐铁之外,最赚钱的无疑就是穿衣吃饭的事情了。

而毛纺,这个中国还没有人点亮的技能树,绝对是个赚钱的好生意。

毛纺所得的衣物,厚实保温,质量上佳,一件能够穿好多年,尤其是在山西这种边地,只要做出来,根本不愁卖。

更重要的是成本!

和棉花不同,这个时代的羊毛,几乎是没有成本的。

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不知道羊毛的用处,宰杀完羊羔后,羊毛会被丢弃或是烧掉。

再说了,取羊毛可不一定非得宰杀羊羔,可以直接从活羊身上剃的,剃掉毛的羊,只要不是冬天担心会冻死,是可以继续存活,继续长毛的。

也就是说,羊毛这种东西,几乎没什么成本。

只要他刘易能搞出毛纺来,那这就将是一笔一本万利的买卖!

想到这里,刘易用力夹了下马腹,让他胯下的马跑了起来,一路飞快的回到了刘家老宅。

随意扒拉了几口饭,他便钻入了自己的书房。

刘易需要好好回忆一下,后世的毛纺是怎么处理羊毛的。

羊毛不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是无法直接用于毛纺的。

……

在刘易将毛纺的前景说给刘老爷听之后,刘老爷却是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热情。

刘易心中疑惑,直接开口询问。

“父亲为何不动心?”

刘老爷笑了笑,语气古怪的说道。

“吾儿怕是没读过《齐民要术》吧?”

刘易眨眨眼,他确实没读过《齐民要术》。

刘老爷见此了然,然后开口说道。

“《齐民要术》中有一篇是如此讲的,绵羊每年可铰三次毛,春天在羊将脱去冬毛时,剪第一次,五月天渐热,羊将再次脱毛时,剪第二次,八月初胡葈子未成时,剪第三次。

“否则“白露已降,寒气侵人,洗即不益。胡葈子成熟铰者,匪直著毛难治,又岁稍晚,比至寒时,毛长不足,令羊瘦损。”

“毛纺自古就有的,只是由于羊毛长且硬,做出的衣物穿之不舒服,且有异味,还不保温,为人所厌弃。”

刘易:???

刘易是有点懵逼的。

他承认是自己孤陋寡闻了!

齐民要术成书于南北朝时期,这就代表这最起码在南北朝时期,中国就已经有毛纺工艺了。

但是,刘易却是并不认为毛纺的衣服就真的像刘老爷所说的那么不堪。

刘易前世是北方人,小时候没少穿妈妈亲手织的毛衣,他也没感觉有异味,不饱暖啊?

他绝对毛衣挺舒服的,暖和结实,他小时候可是一个皮孩子,也没见毛衣被磨坏过。

刘易陷入了沉思,思虑一阵之后,发现了问题所在。

古代所采取的羊毛处理技术,和现代羊毛处理技术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其中差距是很大的!

中国近代的羊毛处理技术,是引进自西方的,其中运用最广泛的,就是英国的羊毛处理技术了。

刘易很纳闷,为什么毛纺能够在西方发展起来,并且一点点的改善技术,但在东方却是被弃之如敝履,早就有了,但却没有人对其进行过改进呢?

思虑一阵,刘易抓住了重点。

技术的进步,无非就是需求推动的。

在中国,棉花被广泛种植,并且棉布纺织技术也是领先于世界,最起码在西方工业革命以前是这样的。

棉纺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自然也就没人费劲巴拉的去搞什么毛纺了。

而西方却不同,尤其是英国!

英国的气候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英伦三岛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合养殖绵羊,而不适合种植棉花。

这样一来,为了保暖的需求,搞不到棉花的英国人,就只能死磕毛纺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