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穿到大明,先反了朱允炆的江山完整阅读

穿到大明,先反了朱允炆的江山完整阅读

斯虞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叫做《穿到大明,先反了朱允炆的江山》,是作者“斯虞”写的小说,主角是朱允熥朱元璋。本书精彩片段:允熥找来王景弘和宋忠问道:“我二哥的遗体呢,我做弟弟的得去拜一拜啊!”进入偏殿之后,朱允熥见到一个大木箱,朱允炆躺在里面,脖子一条十分明显的勒痕,四周塞满了冰块,浑身上下已经结冰了。朱允熥立马躬身拜了三拜,然后吩咐盖好箱子每天检查,确保里面的冰镇效果。之后跟王景弘说道:“王伴伴啊,这后宫中人这些日子要拜见皇上,你还能应付吗?尤其是最近这几天,我们不能......

主角:朱允熥朱元璋   更新:2024-05-06 05:5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穿到大明,先反了朱允炆的江山完整阅读》,由网络作家“斯虞”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穿到大明,先反了朱允炆的江山》,是作者“斯虞”写的小说,主角是朱允熥朱元璋。本书精彩片段:允熥找来王景弘和宋忠问道:“我二哥的遗体呢,我做弟弟的得去拜一拜啊!”进入偏殿之后,朱允熥见到一个大木箱,朱允炆躺在里面,脖子一条十分明显的勒痕,四周塞满了冰块,浑身上下已经结冰了。朱允熥立马躬身拜了三拜,然后吩咐盖好箱子每天检查,确保里面的冰镇效果。之后跟王景弘说道:“王伴伴啊,这后宫中人这些日子要拜见皇上,你还能应付吗?尤其是最近这几天,我们不能......

《穿到大明,先反了朱允炆的江山完整阅读》精彩片段


四月十七日早晨,朱允熥找来王景弘和宋忠问道:“我二哥的遗体呢,我做弟弟的得去拜一拜啊!”

进入偏殿之后,朱允熥见到一个大木箱,朱允炆躺在里面,脖子一条十分明显的勒痕,四周塞满了冰块,浑身上下已经结冰了。

朱允熥立马躬身拜了三拜,然后吩咐盖好箱子每天检查,确保里面的冰镇效果。

之后跟王景弘说道:“王伴伴啊,这后宫中人这些日子要拜见皇上,你还能应付吗?尤其是最近这几天,我们不能让人知道皇上已经昏迷不醒的消息,我们后续还要下旨废朱允炆太孙之位,直到我册封为太孙甚至登基为止,不能让任何人知道皇上的情况!”

王景弘想了想说道:“王爷,只要宫里的贵妃娘娘不闹事,其他人奴婢都能挡回去,她们也不敢擅闯!”

“那如果是一些小公主呢?”

“也没问题,她们的母妃基本都是一些美人和嫔,不敢闹事的!”

“嗯,那就好!此外,你还必须要安排人注意宫里的动静,你可以安排人去宫里传旨,就说皇上最近生病了,需要安静的环境休息,任何人禁止喧闹,非奉诏不得入见!”

又朝宋忠安排道:“宋指挥,你的任务可是比较重,务必要保证朝堂的稳定,任何人觐见皇帝想给朱允炆求情的,想要闯宫见驾的,你就配合抓进锦衣卫诏狱,处理的时候一定要果断,越拖延后续闹事的就会越多,估计今天就会有一些为朱允炆请命的臣子。”

“还有就是国子监,一定要监视好,一旦有监生敢于闹事,必须按照皇上的规矩,革除监生的身份,关入诏狱!”

“现在朝臣们的动静如何啊?”

宋忠回道:“王爷,文武官员虽然私下多有串联,但是也就是打探情况,还没有人出头闹事的,基本都在完成自己的公务!”

“没错,皇上在位三十余年,任何时候都没受过威胁,一向对臣子也比较狠辣,这么大案估计大家早都吓破胆了。所以抓人要果断,如果你做不到,那大家就会看出破绽!”

“臣明白了,定不负所托!”

下午的时候,王景弘过来了,禀报道:“王爷,这赵贵妃说要求见皇上,非让我进来通禀一声!”

朱允熥看了看昏迷中的朱元璋,起身就朝外面走去,来到远处的台阶处,跟赵贵妃说道:“贵妃娘娘,允熥给您请安了!最近这皇上身体虽有微恙,但仍在坚持处理政事,皇上说了,政事繁忙,让贵妃回去吧!”

赵贵妃听了后,立刻躬身回禀道:“请王爷转告皇上,臣妾定会遵旨而行,管好后宫不惊扰皇上!”

因为朱允熥的这个是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斩首战术,没人想到会有人有这么大的胆子,也没人怀疑传出来的诏书是矫诏!

不过朱允熥还是很谨慎的,每天睡觉都是在偏殿睡,从来不曾离开朱元璋寝宫一步。

四月十八日上午,朱允熥让王景弘传旨,正式废除朱允炆太孙之位,理由是朱允炆坚持削藩,不能体会皇帝分封诸王镇守边疆之深意,貌似宽仁,却苛待血脉亲人,意图手足相残,不足以承社稷之重任,所以废除太孙之位,暂押于锦衣卫诏狱!

下午,下诏复常升开国公爵位,并任命其为京营主将,原京营五名主将降为副将,原右军都督府都督陈用调任左军都督府都督,免除原左军都督府都督李景隆职务,任命李坚为右军都督府都督。

常升接旨后就进宫谢恩,朱允熥在乾清宫侧殿代为接见。

“舅舅,恭喜你复爵啊,这样也是对外公有一个交代了!”

“殿下这是哪里话,应该多亏了王爷了,不然皇上应该不会想起来我了!”

“舅舅,你这做了京营主将,可要替皇上稳住京营的军队,中军都督府徐辉祖,舅舅也熟悉的,多走动走动!”

“明白!王爷现在跟在皇上身边,这什么时候进一步啊?舅舅可是盼着呢!”

“皇上说了,现在身体不好不能拖延,明天早朝就会宣布诏书了!”

又跟常升聊了一会之后,最后交代道:“舅舅,这江山眼看重担就要落在我肩上了,但是各地还有诸位叔叔虎视眈眈,朝中也许多朱允炆的故旧,舅舅你可要把京营五军给我看住了,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出乱子了!”

四月二十日早朝,王景弘宣布诏书,立朱允熥为太孙,以承社稷之重任,并且命令耿炳文替皇帝祭天敬告上帝,与之前废朱允炆之圣旨一同通过邸报发往各方,咸使闻之!并安排朱允熥入住东宫,以赵氏为太孙妃。同时,国事皆付于太孙朱允熥决断!

朱允熥接受群臣朝拜之后,宣布以兵部侍郎茹常接替齐泰出任兵部尚书,御史王度接替黄子澄的太常寺卿。当然方孝孺担任的是文学博士,这玩意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同时起复解缙入东宫任职,加太保职务,调宗人府经历卓敬入东宫为太史。

最后朱允熥通报了朱元璋的病情:

“诸位臣工,皇上偶感风寒,太医戴思恭等正在随侍左右,近期皇上身体大好之前,文武有请安的请上折子,等候皇上宣召!诸位臣工当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得造谣传谣,否则法不容情!”

下朝之后,安排宋忠派遣锦衣卫前往解缙江西老家召回解缙,这可是朱允熥所知道的大才子,历史上记载是主持编撰了永乐大典的存在。

四月二十五日,朱允熥在东宫接见了解缙,由解缙和卓敬领衔组成秘书团协助处理政务,以蓝笔写在奏折之后,再由朱允熥阅后复准,发有司执行。

同日,朱允熥让宋忠公布朱允炆之死讯,宣称在锦衣卫诏狱自尽,下诏追封朱允炆为吴王,其母等人俱发往凤阳守陵。

四月二十九日,通州知府来报,燕王朱棣想要进京探望皇上病情,请求恩准。朱允熥笑了笑就下诏予以回绝。

锦衣卫的千户传旨朱棣:“朕虽有微恙,但尚能理政治国,允炆虽废,允熥已立,国本尤固,你不思安守己任,镇守幽燕,来应天何干?未奉诏岂能擅离封国,当反省己身,安守本分!”

朱棣接旨后想打听消息,可是这次的锦衣卫什么消息都没透露,想他得知朱允炆被废之后,就急忙快马进京,可是才出发一天之后,就收到了册立朱允熥为太孙的消息,到了通州又不许他进京了,于是朱棣只得返回北平与自己的和尚姚广孝商议之后再定了。

东宫所在,朱允熥正与解缙等人商议。

“殿下,现在皇上身体究竟如何?您入主东宫之后,这国事就尽交由殿下处置,可见皇上身体已经疲惫不能理事,皇上已经是古稀之年,这生病可是容易出事,殿下应该早做一些打算!”

解缙第一个说话了,提出自己的担忧。

朱允熥自然早有打算,但是只要自己控制好朱元璋,确保自己继位的正统,那自然就能获得除了诸王之外的文武百官效忠,也没必要弄所谓的小团队,毕竟他知道一个月左右自己就要当皇帝了。

不过也不能寒了下面人的心:“解卿所言有理,不知有何具体的建议啊?”


于是就叫人去把锦衣卫指挥使宋忠传到武英殿,朱允熥经过六科廊来到武英殿,看这也没什么特殊的,跟其他宫殿也类似,就是名字不一样,转了一会之后,宋忠就到了。

“宋卿啊,朕决定将锦衣卫改一改,主要职责不再是做护卫,而是搞情报、监察地方和周遭诸国等,之前朕就有旨意说不再以监察百官为主,而是让你们做中央情报局,做佛波勒!”

宋忠懵了,朱允熥一下也意识到说错词了,就自顾自的继续说着。

“主要就是让你们做情报调查,你们要派探子间谍什么的,不只是要了解诸王和重要的文臣武将的情况,还要了解周边的蒙古、朝鲜这些地方的情报,还有就是要在国内、主要是应天,查探诸王或者蒙古等国家的探子、间谍什么的,可以对这些间谍、探子,甚至是杀手有抓捕、审讯的特权,这些人都可以用刑。”

“朕是让你把锦衣卫变成一个守卫大明江山的机构,而不是只守卫朕一个人。明白责任的重大了吗?”

宋忠反正就是听皇帝的,跪下说道:“臣保证完成任务!”

“你去好好的改组锦衣卫吧,暂时还要继续担任护卫工作,你安排组织一场亲军十二卫的比武,选出六百人专门做护卫,赐名御前侍卫!接替锦衣卫在宫里的护卫任务!”

“选拔方式就用比武来进行,朕到时候亲自观看!”

朱允熥在组织大家比武,而朱棣此时则在跟姚广孝抱怨。

“和尚啊,这应天传来消息,说孤的小姨子徐妙锦被皇上册封为贵妃了!”

“啊?这差了辈分吧?”

姚广孝惊讶的说道,朱棣苦笑着点头。

“妙锦应该比皇上大了两三岁吧,而且这样一来啊,你说我跟皇上现在是算叔侄关系呢,还是算连襟啊?还不止我一个啊,王妃另外两个妹妹也是嫁给我的弟弟了,都乱啦!”

“王爷啊,你跟皇上啊,现在还是算君臣关系吧,不过这也是可以利用一下啊,以后起兵的话,这也是皇上昏庸的一个表现,我们可以用作借口!”

“是,你和尚想的多,我就是不忿啊!妙锦这个大美女,我也是喜欢的!懂了吗?”

“啊,我一个和尚不太懂爱情呢,王爷说的是喜欢战马那样的喜欢吗?”

“滚蛋!”

“王爷,这朝中的官员们就没人阻止吗?御史没劝谏吗?”

“皇上办事快啊,听说是突然就下诏了,当天徐妙锦就进宫了,然后等大臣们反应过来已经生米煮成熟饭了!”

“皇上深谙兵法啊,兵贵神速!”

“去,我看就是急色!父皇才出殡多久啊,他就急不可待了!”

七月五日,上十二卫的比武就开始了,朱允熥召集了军机大臣以及内阁大臣前来观看,在应天的韩王朱松、伊王朱㰘、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熙也被叫过来陪同。

“韩王叔,听闻你学问不错,可有关于比武的诗赋啊?”

朱松立马躬身回话:“皇上,臣一下想不起来,这诗赋还是五哥周王比较厉害,臣可没那么大的兴趣。”

伊王和衡王、徐王三人则以为朱允熥要考核他们,立马都耷拉着脸,朱允熥一看就知道这三个估计这读书就没怎么读好。

不过朱允熥也没心思管他们,然后就去找耿炳文、徐辉祖等人聊天了。

常升见朱允熥过来就问道:“皇上,这比武不动兵器啊,就比拳脚吗?”


“这么说,大事还是有可为的,走!回北平喝酒!”

这会朱允熥也挺忙的,正在后宫呢,皇后赵紫英和美人花花都在呢,原来是赵紫英有了身孕,估计是登基前就有了太医说有一个多月了,朱允熥十分的开心,做爹可是他从没有过的感觉。

朱允熥赏赐了太医和宫女太监之后,不由的朝花花问道:“美人啊,你怎么没怀上呢,我记得你也没少播种啊!”

花花不由的撒娇道:“皇上,今天晚上再来呗!”

玩笑过后赵紫英却有些担忧地说道:“皇上,这孩子恰好在皇爷爷殡天之前怀上的,可是这很容易让人误会是在这个孝期皇上跟臣妾……”

“怕什么,什么时候怀的不重要,什么时候生的也不重要,有心人要想往我们身上泼脏水,那怎么都能找到借口的。”

“这不会有什么影响吗?”

“没事,一切有朕呢!”

六月二十日,朱允熥从花花的宫里出来之后,就去上朝了,一边前往瑾身殿,一边朝云奇问道:“就藩的诸王都已经离京了吗?”

“回皇上的话,奴才记得都已经陛辞过了!”

“让人去把齐泰黄子澄两人宣过来,在殿外等候召见!”

一番礼仪之后,朱允熥处理了几个臣子提出的问题之后,就开口说道:“诸卿没有什么话要讲了?那朕现在宣布一个事情!”

“朕自感学无止境,所以决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所以决定设立三位大学士,在朕的书房陪朕读书,大家知道的第一位就是瑾身殿大学士方孝孺!”

“剩下两位就是齐泰、黄子澄!虽然在之前犯下错误被太祖皇帝下狱,但这两个人都是之前太祖皇帝钦定的太孙辅臣,可见学识是有的!故朕特赦两人!”

“宣进来!”

因为朱允炆是朱元璋废黜的,而朱允熥也是朱元璋钦定的接班人,自然也不会存在什么不愿意效忠之类的事情,两人心里也没有像朱棣夺位后的那种宁死不屈。

朱允熥直接下旨,封齐泰为武英殿大学士、黄子澄为文华殿大学士,与方孝孺一起在上书房陪皇帝读书。

两人领旨谢恩之后,朱允熥就让他们退下去安置去了。

“户部尚书王钝何在?”

“臣在!”

“我朝现有官员八千余人,如果加薪的话,加多少国库可以承受?”

“皇上,今年太祖丧仪加上诸王回朝,开支已经捉襟见肘了,拿不出钱来加薪了!”

“那你说说,我们一年大概有多少收入啊?”

“实物折合约白银九百万两左右,银钱税收约白银两百三十万两的样子!合计收入在白银一千一百三十万两左右!”

朱允熥很懵逼啊,这么少的吗?记得清朝基本都是两千多万两的收入啊,还不算粮食什么的,这明朝也不差啊,朱元璋都统治了这么多年了,怎么收入这么低!

“夏原吉何在?”

户部侍郎郭任出列跪下回道:“回皇上的话,夏原吉只是户部的一个主事,乃六品小官,小朝会没有上朝!”

朱允熥只知道朱棣打仗的时候就找夏原吉要钱,可见是个弄钱的高手,于是立马下旨道:“擢升夏原吉为户部侍郎,给朕把国家的收入给朕提起来!”

解缙在立马谏言道:“皇上,此举不妥!夏原吉并无贡献于功勋,不该如此越级提拔,请皇上收回成命!”

朱允熥没有立马回解缙,反而朝新任的吏部尚书卢炯问道:“吏部尚书卢炯呢,你什么意见啊?”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