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完整作品为了改命,在新婚夜撒腿就跑

完整作品为了改命,在新婚夜撒腿就跑

爱吃干烘茶的荒神兽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为了改命,在新婚夜撒腿就跑》这部小说的主角是赵和平沈清如,《为了改命,在新婚夜撒腿就跑》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都市小说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的搜,谁家也不能例外。”“您就让我们搜一下吧,这样好确定一下,小山哥洞房也安全对吧?”寡妇不为所动:“放你娘的狗臭屁!”“小山身子弱,受你们惊吓,还还得了?再说,小山的洞房,谁也别想进去,谁也别想破坏给小山冲喜。”“不用说你们,就是村长来了,那也不行。”“赶紧滚蛋,别惹我上火!”说完咣当一声,把木头门关......

主角:赵和平沈清如   更新:2024-02-18 05:5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和平沈清如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作品为了改命,在新婚夜撒腿就跑》,由网络作家“爱吃干烘茶的荒神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为了改命,在新婚夜撒腿就跑》这部小说的主角是赵和平沈清如,《为了改命,在新婚夜撒腿就跑》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都市小说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的搜,谁家也不能例外。”“您就让我们搜一下吧,这样好确定一下,小山哥洞房也安全对吧?”寡妇不为所动:“放你娘的狗臭屁!”“小山身子弱,受你们惊吓,还还得了?再说,小山的洞房,谁也别想进去,谁也别想破坏给小山冲喜。”“不用说你们,就是村长来了,那也不行。”“赶紧滚蛋,别惹我上火!”说完咣当一声,把木头门关......

《完整作品为了改命,在新婚夜撒腿就跑》精彩片段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但是,沈清如知道寡妇说的是真的。

村长图穷匕见,为了留下赵和平,也为了不走漏消息,就用了这样的办法。

她想逃出去,势比登天还难。

寡妇看陶山不咳嗽了,就去倒了半碗热水,吹凉了喂陶山喝了几口。

正在这时候,外面吵吵嚷嚷的声音传来。

“奇怪,这么晚了,都在干什么?”寡妇放下碗,皱了皱眉。

床底下的赵和平知道,这是追他的人来了。

他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

“你们赶紧洞房,外面无论出任何事儿,跟你们都没关系。”寡妇吹灭了屋里的煤油灯。

然后关上门去外屋了,接着,就是院门被砸的“咣咣”响。

“开门,开门,三大奶奶,我们来找人了!”

外面的人,气势汹汹。

听到这声音,床下的赵和平心头怒火升起。

这就是他从那个洞房跑出来以后,下黑手的那个人。

那是陶慧丽的追求者,叫陶宏刚。

那小子看上了陶慧丽,看到陶慧丽灌醉赵和平想要洞房,恨的咬牙切齿,在房外伺机而动。

结果当赵和平逃出洞房的时候,这小子并没有把赵和平抓回去。

而是一路尾随,到偏僻处,直接下了死手。

他是真想要了赵和平的命。

而就是因为他的举动,让赵和平重生回来,又活了过来。

寡妇也听出了院门外的声音,不高兴的说:“陶宏刚?你这大晚上的不在家睡觉,撒什么羊角风?!”

她在村里的辈分高,所以对这些小辈,丝毫不会客气。

说着打开门。

门外乌泱泱一群人。

“三大奶奶,跟慧丽洞房的那个知青赵和平跑了。我们正在找他呢。”陶宏刚赶紧解释了一下。

他身后,带着七八个人。

全村的人,分工明确,有在村外守着的。

剩下的,兵分好几路,到处搜查赵和平的下落。

寡妇一听这话,没好气的说:“人跑了到我家来干什么?”

“难不成我还能把一个外人藏在我家不成?”

陶宏刚连忙说:“不是,三大奶奶,村长说了,让我们挨家挨户的搜,挖地三尺,也要把人找到。”

是他下黑手打的赵和平,知道赵和平被灌了那么多酒,又受了重伤,绝对跑不远。

所以带着人,到处搜找。

任何一家都不放过,就是想找到人,再补一刀。

寡妇一听怒了:“什么意思?!”

“你明知道我家小山今天晚上洞房,想捣乱是不是?!”

这可是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女娃,要给她儿子冲喜,谁敢破坏,她就跟谁拼命。

陶宏刚可不敢惹寡妇,连忙说:“不是,三大奶奶,我可不敢捣乱。”

“就是怕那个赵和平偷偷溜进您家里,您还蒙在鼓里不知道。”

“村长说了,让我们挨家挨户的搜,谁家也不能例外。”

“您就让我们搜一下吧,这样好确定一下,小山哥洞房也安全对吧?”

寡妇不为所动:“放你娘的狗臭屁!”

“小山身子弱,受你们惊吓,还还得了?再说,小山的洞房,谁也别想进去,谁也别想破坏给小山冲喜。”

“不用说你们,就是村长来了,那也不行。”

“赶紧滚蛋,别惹我上火!”

说完咣当一声,把木头门关上。

然后转身回屋去了。

院门外,几个村民问陶宏刚:“三大奶奶不让搜怎么办?”

“是啊,村长可说了,不能放过任何一家。”

“这要是真藏在三奶家,让这小子给溜了,那我们这些人,还不被村长给骂死?”

陶宏刚也觉得,不能放过任何一家。

不过,他从心里对寡妇发怵。

想了一下,就吩咐说:“宏坤,你去屋后守着。”

“宏飞,你留在门口这边,这条路有什么动静,你都瞅着点儿。”

“宏路,你去找村长,跟他说让他来三奶家搜,我们进不去。”

“剩下的人,跟我去搜下一家。”

说完带人走了。

被他吩咐的人,也各自执行命令。

屋里的人,并没有听到陶宏刚的布置。

等听到寡妇回屋关上门。

陶山才用虚弱的声音,小声的说:“听这个动静,全村都出动了,你们两个,怎么都走不了了。”

这不是他危言耸听。

陶家村几乎都是姓陶的人,尤其是村长一声令下,那肯定是全村出动。

这种情况下,就连一只鸟儿都插翅难逃,更何况还是沈清如和赵和平这两个大活人?

沈清如在黑暗中,咬着下唇,颤抖着声音小声问:“那怎么办?请你帮帮我们。我知道你是个好人。”

“好人?”陶山自嘲的一笑,躺着闷声在胸腔里咳嗽了一声,为了不让他妈听到,他还用手给捂住了。

“我可不是什么好人。”

“要不是病的要死了,我肯定不会放过你。”

他陈述的是事实。

这些年,他的病越来越严重,身体早就不行了。

不然但凡有能力,他一定跟这位沈知青洞房,说不定还能留下个“种”什么的。

可是现在,他感觉他随时都会死,还谈什么洞房?

沈清如没想到陶山会说这样的话,顿时就默不作声了。

赵和平在床底下,因为挨了一棍,又喝多了酒,这时候脑袋一片晕晕乎乎,根本就听不清沈清如和陶山在说什么。

陶山平息了一下他的喘息,接着小声说:“沈知青,明天一早,我娘会检查你的身子。”

“要是发现你没跟我洞房,她就不会留你了。”

“她找人看了,冲喜就要今天。”

“只要今天能洞房,我就算活不成,也会留下一个后代。”

“但是你要是没跟我洞房,我娘不会放过你。”

“她肯定会把你交给村长,让村长找我们家不出五服的兄弟,跟你洞房生孩子,然后过继到我名下,延续我家的香火。”

“到时候,你会跟很多个人洞房。”

“直到你怀上为止。”

这番话,陶山断断续续喘息着说了好一会儿。

话虽轻,但是听在沈清如的耳中,却犹如晴天霹雳。

“陶山,你说这话,是想让我对你屈服吗?”

“你是想让我跟你今晚洞房?”

沈清如有些绝望了,因为她知道,陶山说的都是真的。


当初街道办的主任亲自来,说起过这些事儿。

可是当时她就只顾伤心了,什么也没听进去。

所以这时候,只能让儿子去办了。

“好吧,那就麻烦嫂子了。”赵和平答应了。

主要是他现在确实是太累了,身体又虚脱,实在是不愿意再出去跑。

至于朱春梅的帮助,以后再加倍回报也就是了。

朱春梅还是很豪爽的样子,说:“你别跟我客气了,还是赶紧把自己收拾收拾吧,看着挺惨的。”

“我这回去热饭去,一会儿送过来。”

说着转身风风火火的走了。

剩下屋里许秀英和儿子。

“和平,要不你带上钱,去外面澡堂洗个澡,换上身干净的衣服吧。”

“我刚才没想起来,柜子底下,以前我还藏了十块钱大票儿,应该还有。”

“我这就拿给你,你别怕花钱。”

说着又要起来,被赵和平给按住了。

“妈,您身体还虚,先别忙了。”

“我身上有钱,这就去洗。”

赵和平也能闻到自己身上臭烘烘的味儿,在陶家村,根本没有洗澡的条件。

不要说热水,井水都很金贵。

那个村子的人,常年不洗澡是常态。

到夏天下雨,让雨淋一下,就算是洗澡了。

赵和平偷偷洗过几次,但是也不解决根本问题,还是臭烘烘的。

这样的情况,在家冲洗完全不行,必须要泡一泡,彻底清洗一下。

所以这个钱,还真不能节省。

让老妈躺好,赵和平去找了两件自己的衣服,带上洗漱的牙刷洗发水一类,出了四合院,去了街口的澡堂子。

一张澡票一毛五分,有人一泡就是一天。

不过赵和平太脏,只能买了两毛钱一张的一等票,可以单独泡,不会影响别人。

赵和平惦记着家里老妈,边泡边搓,加快时间。

就是头上的伤不敢弄水,还是脏兮兮的顶着干了的血渍。

洗干净穿上新衣服,整个人都舒坦了。

抱着脏衣服,赵和平从澡堂先去了一趟诊所。

头上的伤虽然不流血了,但是毕竟伤口还在,要是处理不好,说不定会留下后遗症。

还好,老大夫给检查了一下,并没有大碍。

用剪刀给剪去了被血渍凝固的头发,清洗伤口,撒上药粉包扎好。

算是又解决了一件事儿。

赵和平处理完伤口,抱着破衣服回到了四合院。

四合院里,现在只要在家的,都知道赵和平回来了,有三四个大妈,都到了赵和平家里,跟许秀英说话。

看到赵和平进屋,都纷纷跟他打招呼。

“和平回来了?还真是瘦了,我就说那么远的农村乡下,肯定不如咱们城里的条件。”

“是啊,一看就是吃了不少苦。不过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有你在身边,你妈也能放心。”

“说的没错儿,和平年龄也不小了,早点儿成个家,娶了媳妇儿有个孩子,你妈也就没心事了。我姨家孙女就挺合适的,回头我领来你们见见。”

“你这么一说,我觉得我大舅家的那个孙女,跟和平也挺合适的,她也是高中毕业,跟和平两个人都是大学生,般配。”

这几个大妈,说着说着,竟然做起媒人来了。

一年前,赵和平在家的时候,可没见她们这么热情。

“谢谢您几位,不过我有对象了,等她回城,我们就会结婚。”

赵和平又想起了沈清如。

也不知道那位宋书记,是不是已经开始救人了。

他决定办完家里的事儿,就再去找宋书记问问。

“有对象了?”介绍姨家孙女的黄大妈,有些诧异。

介绍她大舅家孙女的刘大妈,也有些奇怪:“不是,和平啊,你这一年不是去偏远乡下当知青去了吗?”

“哪里来的对象?!不会是一个乡下丫头吧?”

她怎么那么不相信呢?

去乡下一年,难道赵和平还能看上一个农村女人?

而且还是那么偏远地方的。

不会是赵和平觉得,能领到好几百块钱抚恤金,又能分配到工作,就看不上一般人,所以故意找的借口吧?

赵和平解释说:“我对象不是乡下的,是跟我去一个地方的女知青。”

“她这几天应该也就回来了,等她回来,我们就结婚。”

他已经答应沈清如要娶她,而且两个人也洞房了。

所以结婚是已经确定好的事情。

几个大妈面面相觑,许秀英也是刚听儿子提起。

不过这是好事儿,不管是男知青女知青,都很光荣,也般配。

几个大妈瞬间就失去了说话的兴趣。

正在这时候,朱春梅端着饭菜进来了。

“来,和平,吃饭了,婶子说什么也要等你回来。”

“我怕凉了,一直放在锅里。”

“刚才看你回来,就加了一把火。”

说着把手里的菜放在桌上,菜盘子上面,放了两个二合面的饼子。

几个大妈对视了一眼,说:“你们要吃饭了,那我们回头再来。”

“是啊,和平刚回来,让他好好吃饭吧。”

几个人一刻也不想多呆,往外就走。

赵和平给送了出去。

然后回来,扶着许秀英下床,一起吃饭。

许秀英也吃不了多少,就看着儿子吃饭,一边好奇的询问:“和平,你刚才说的是真的?”

“你真谈了一个女知青的对象?”

“她是我们北京的吗?多大了?叫什么名字?家里是干什么的?”

赵和平不得不打断他妈一连串的询问,说:“妈,先吃饭。”

“至于我对象,等她回城,我就带她来见你,你当面问她,怎么样?”

儿子不说,许秀英也没办法。

只好把许多问题,都先放在心里。

吃完饭,赵和平去粮站,买了一些米回家。

然后到傍晚的时候,看着四合院的工人下班回来,就去找了马五爷,把家里老妈生病,钱票和米面被偷的事儿,说了一遍。

“五爷,我妈当时病了,所以也不知道是谁拿了。”

“还要麻烦您给开个会,说说这件事儿,能主动还了话,我们家也就不追究了。”

他就没想偷了的人会还。

只是总要让马五爷开个大会,他才好观察谁能露出马脚。


被救的战友叫陈福林,也受了伤。

当时为了不让赵国兴的遗体受到损坏,陈福林就带着伤,把尸体拖进炸出的土坑做了简单的掩埋。

不过因为受伤过重,晕了过去。

后面被大部队及时找到,给救走了。

而掩埋的遗体,就留在了敌纵深之地。

陈福林受伤严重,又没得到及时的救治,所以一度痴呆。

前世,赵和平跑了很多次,因为陈福林一直在接受治疗,就没见到人。

后来,过了五年,陈福林的病,终于被一个老中医用针灸给治好了,他才慢慢回忆,并说出当时的事情。

部队也很血性,说了一句不能让烈士的遗体,长眠在他国的土地上,就派出一支特别行动小队,在陈福林的带领下,去找到并挖出尸骸给带了回来。

只是那时候,许秀英已经被陶慧丽给气死了。

带着满满的遗憾。

重活一世,赵和平知道一切,自然知道该怎么去做。

“好,妈,明天我就再去一趟街道办,让王主任跟上级申请一下。”

只要能及时救治陈福林,那他爸的遗体,应该很快就能去迎接回来。

“嗯。”许秀英点点头,她不愿意儿子看她流泪担心。

就转移了话题说:“和平,你昨天买的米,应该没有了吧?”

“你看看先去四合院里,找人借点儿粮票,拿上钱,先去买点儿米和面回来。”

“就跟人家说,等你上班发了粮票,马上就还。”

昨天赵和平回来,家里钱粮早都被偷了个精光。

赵和平自己身上,也没多少钱和粮票,去买那点儿米,还是熬稀粥喝,才撑到了今天。

估计早就没了。

这年头,买任何东西都需要票。

粮票是最不能缺的一种。

街道上发了抚恤金,家里却连一张粮票都没有,所以只能借了。

不过赵和平却不同意:“妈,家家户户的粮票,都是算计着用,上门借,还说不准是什么时候还,为难别人不说,别人也不会借。”

“所以借粮票就算了,我想别的办法。”

许秀英想想也是,就有些犯愁:“你能想什么办法?”

“剩下的,也就是去鸽子市了,可是被抓到,那可是投机倒把的罪。”

“和平,妈不想你冒那个险。”

她说的鸽子市,是一个凌晨的市场,都是这个年代,自发形成的。

计划经济时代,样样供应都有限制。

这也就造成了不少人缺东少西的状况。

为了解决这些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广大人民群众,就想了到了以物换物,或者以己之有,易己之无。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市场。

凌晨偷偷摸摸的进行,天不亮之前,就收拾回家。

对此上级也清楚,所以会派出红套袖,专门抓投机倒把。

不过都知道老百姓要活着,所以基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真为牟利,那就抓你没商量。

如果是前世,赵和平肯定会选择去鸽子市。

但是,他重生了,自然就不用再去那种地方,毕竟让红套袖注意到,终究不好。

“妈,我不冒险,也不去鸽子市。”

“您忘了?我上学的时候,有几个要好的同学,尤其是袁孝文,他家可是双职工,找他一定可以借到粮票。”

赵和平说着,就拿了二十块钱,说:“我现在就去找他,顺便买点儿米和面回来。”

这个主意,让许秀英放心了:“那行,你们同学也很长时间没见了。”

“你去找你同学多玩会儿,不用着急回来。”

说到这里,又有些为难的说:“本来这么长时间没见了,你去别人家,应该买点儿东西带上。”


“那要这么说的话,根本没有贼,就是赵和平眼花了。”

“这大半夜睡的好好的,给折腾一溜够。”

不少人抱怨着。

主要是王腊生的二哥王春生,是轧钢厂的后勤办公室主任,这几个说话的,自然就顺着王腊生的话说。

马五爷听了就有些不高兴:“你们哪儿这么多话?”

“和平能看到贼喊一嗓子,还不一定给你们谁家减少损失了呢。”

“怎么?抓贼的都没嫌麻烦,你们就起来看看就嫌麻烦了?”

看到五爷不高兴了,这帮人就不说话了。

不过有个声音,还是小声的抱怨了一句:“还不知道真有贼假有贼呢。”

五爷眼睛一瞪,就要训斥。

这时候,朱春梅家的门开了。

太多了,她也就不怕了。

朱春梅抱着孩子,从屋里走出来。

孩子趴在她肩膀上,应该是睡着了。

“五爷,还有您几位。”

“我可以作证,和平说的没错,刚才确实有个贼在我家门口。”

“只是我不敢开门,我怕开门让那贼伤到孩子。”

“但是我看的清清楚楚,腊生出来认错了人,跟和平打在一起,那贼就趁机跑了。”

话音刚落,王腊生立刻追问:“你看到了?那贼跑哪儿去了?”

所有人就都看向朱春梅。

朱春梅却摇摇头,说:“我当时就看到黑影一闪,因为那人是贴墙走的,我也没看到他去哪儿了。”

“而且当时孩子哭的厉害,我就先过去哄孩子了。”

“等到哄好孩子,我过来从窗户看,就没再看到人了。”

这话让王腊生松了一口气,冷笑一声说:“那谁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

“你早不说,晚不说,偏偏大家说赵和平看花眼了,你才出来说。”

“谁知道你是不是为了替赵和平说话,才故意这么说的。”

这话就有些意有所指了。

尤其朱春梅还是一个年轻的寡妇。

朱春梅一下子就涨红了脸:“王腊生,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朱春梅句句是实话,如果我说的不是真的,就让我不得好死。”

“今天上我门上的贼,全家也都不得好死。”

诅咒自己,比自证清白容易也有用。

最起码,那几个人没有再抱怨了。

王腊生冷哼一声,拉着脸不说话了。

而赵和平,在旁边看着王腊生,眯了眯眼睛。

他很怀疑,今晚的贼跟王腊生有关。

说不定,还是王腊生家里的人。

既然对方这么不要脸,那他也不能吃这个哑巴亏。

于是站出来说:“五爷,我其实在家观察那贼有一会儿了,那贼是贴着墙根儿过来的,咱们四合院里的人,平时正大光明,没有贴墙根走的。”

“就算有,也是孩子玩闹。”

“墙根下有土,平时也没人踩,应该有脚印儿,可以拿马灯出来照照。”

如果有大人脚印,就足够证明他没有说谎了。

而且也可以帮朱春梅证明她说的都是对的。

“有道理,我家就有马灯,我回去拿。”五爷欣然说了一声,就转身快步走了。

剩下的人,没人动也没人离开。

大家都等着看最后的结果。

很快,五爷就拿着马灯过来了。

马灯,就是一种可以手提,能防风雨的煤油灯。

在室外,不用担心被刮灭。

大家跟着五爷,到了朱春梅家墙根下仔细观察。

果然,顺着墙根看,可以分辨出好几个大脚印。

“和平说的没错儿,咱们院子里,果然进了贼!”

“是啊,要不是和平发现,还不知道谁家要倒霉了呢。”

“没错儿,大家这几天,还是要小心着点儿,晚上睡觉,记得别睡太死,门也从里面关严实。”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