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精选小说推荐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

精选小说推荐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

山泽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精品古代言情《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朱标朱元璋,是作者大神“山泽”出品的,简介如下:“竟是如此?”朱标摆出一副大为震怒的样子,紧接着冲李善长继续问道:“那李先生以为,谁更适合接替你的左丞相之职?”“还是胡惟庸。”李善长目光凛然,摆出一副大公无私的表情郑重回答:“左丞相乃我朝主相,百官之首。”“所以不应频繁变更。”“刘伯温无论是才能还是威望,都是最合适的人选,甚至......

主角:朱标朱元璋   更新:2024-01-24 01:0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标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小说推荐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由网络作家“山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精品古代言情《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朱标朱元璋,是作者大神“山泽”出品的,简介如下:“竟是如此?”朱标摆出一副大为震怒的样子,紧接着冲李善长继续问道:“那李先生以为,谁更适合接替你的左丞相之职?”“还是胡惟庸。”李善长目光凛然,摆出一副大公无私的表情郑重回答:“左丞相乃我朝主相,百官之首。”“所以不应频繁变更。”“刘伯温无论是才能还是威望,都是最合适的人选,甚至......

《精选小说推荐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精彩片段


“哦?”

李善长直接承认是胡惟庸构陷的刘伯温。

这还真让朱标有些没有想到。

不过下一秒。

朱标收敛心头诧异,朱标看向李善长,故作诧异问道:

“李先生,胡惟庸可是你的学生。而且他已是中书右相,何故构陷刘伯温啊?”

“太子明察,正因为胡惟庸只是右丞相,所以他才会构陷刘伯温。”

“左丞相看似比右丞相只高出半级,可二者的分量,却是天差地别。”

“而在老臣之后,刘伯温更有可能担任左丞相之职。”

“毕竟与刘伯温相比,胡惟庸无论是资历、人品、声望亦或是谋略都相差甚远。”

“所以胡惟庸想要更进一步,这才构陷刘伯温。”

“竟是如此?”

朱标摆出一副大为震怒的样子,紧接着冲李善长继续问道:

“那李先生以为,谁更适合接替你的左丞相之职?”

“还是胡惟庸。”

李善长目光凛然,摆出一副大公无私的表情郑重回答:

“左丞相乃我朝主相,百官之首。”

“所以不应频繁变更。”

“刘伯温无论是才能还是威望,都是最合适的人选,甚至比老臣更加合适。”

“只不过他年事已高,恐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天不假年。”

“胡惟庸虽然擅妒,可他确有丞相之才,所以老臣认为以胡惟庸为相最为合适。”

看着摆出一副中正体国的李善长。

朱标心中不由一阵感慨。

这李善长、胡惟庸师徒俩当真个个都是人精。

胡惟庸素有急智,才能也算出众。

李善长故作愚钝,可心里的算盘却是精明的很。

以退为进的法子,被他用的几乎毫无破绽。

“举贤不避亲,李先生果然有古人之风。”

“不过孤想问,左丞相之职,为何不能由先生你继续担任。”

李善长微微一愣,有些诧异的看向太子朱标。

谁说他不能继续担任左丞相了。

虽然他刚才口口声声举荐胡惟庸为中书左丞相。

可他刚才也说了,中书丞相不能变更过于频繁。

他可没说现在就把左丞相之职交给胡惟庸啊!

而且他也没说自己有告老还乡的打算啊!

可一想到刚才自己说得话,李善长无奈,只好硬着头皮说道:

“为我大明,老臣自当死而后已。”

“只不过臣刚刚说刘伯温年事已高,然而老臣比他还要年长一些呢。”

“若不是一心想继续为我大明效力,老臣这把岁数早该告老还乡了....”

李善长这话本是自嘲。

他还等着朱标规劝,让他继续留任中书。

只不过李善长没想到的是。

他刚一说完,朱标竟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的确,李先生劳苦功高,朝廷应该给先生一个富贵晚年。”

“等过些日子先生告老还乡,到时本宫一定亲自相送。”

“太子,臣......”

就在李善长准备直接坦白,自己并无还乡之志的时候。

只见朱标表情猛的冷厉起来,直勾勾的盯着他。

也是这一瞬间,李善长竟从朱标身上看到了老朱的影子。

那眼神中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简直和朱元璋一般无二。

努力平复心头悸动后,李善长忙跪地叩谢。

“太子大恩,老臣只能愧受。”

“嗯。”朱标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既然如此,先生请回吧。”

就在李善长准备告退之时。

皇六子楚王朱桢径直走到朱标跟前。

“大....大哥.....”

心神未定的李善长刚要离开,却发现素来以胡闹闻名的楚王朱桢,在朱标面前竟乖巧的可怕。

他清楚的发现,此时朱桢看向朱标的眼神竟然满是敬畏。

“你可知错!”

此话一出。

李善长清楚看见朱桢身体猛然一颤。

随即竟直接跪在了朱标跟前。

“大哥,臣弟知错,臣弟不该对宜伦妹妹胡说。”

“既然知错,自己拟个惩罚。”

“是.....”

朱桢跪在地上沉思片刻,随即看向朱标小心说道:

“臣弟口无遮拦,应抄写皇明祖训五十遍,以正心性。”

见朱标依旧没有开口。

朱桢无奈,只好继续说道:

“还....还有,臣弟妄议,应.....应该打手板二...二十下.....”

“二十下?”

“五十下!”

听到朱标反问,朱桢连忙改口。

也是如此,朱标这才满意。

“现在去母后宫中领罚,明日晚间将五十遍皇明祖训交给你皇嫂。”

“是....是.....”

语罢,朱桢起身便要离开。

路过李善长时,朱桢还很是客气的冲李善长拱手问好。

也是朱桢如此,李善长愈发诧异了起来。

要知道,楚王朱桢是除燕王朱棣外,闯祸最多的皇子。

鲁莽、胡闹、不服管教,这些对楚王朱桢的评价,哪怕朝堂大臣也多有耳闻。

可李善长没想到的是。

就是这么一位混世魔王,在朱标跟前竟乖顺的似学堂稚子。

没有顶撞、没有狡辩,甚至还自己给自己拟了个惩罚。

而且李善长也能看的出来。

朱桢对朱标绝非恐惧,更多的则是敬重。

“孤这些弟弟缺乏管教,让先生见笑了。”

“不敢不敢。”李善长连忙摇头,“太子不仅协助陛下处理国事,还帮皇后管教诸位皇子,太子才是我大明柱石。”

“先生说笑了, 若是先生确定还乡之期,记得告知本宫。”

“届时本宫好命人准备些心意。”

“是....老臣告退。”

语罢,李善长缓步朝朱元璋所在的谨身殿走去。

一路上。

李善长都在努力回忆,自己究竟何时与朱标交恶。

朱标竟然如此急切想要让他辞官还乡。

还是让他卸任丞相一职,是朱元璋的意思。

而看着李善长渐行渐远的背影,朱标不由轻叹出声。

尽管他也知道此时的李善长定然满新疑惑。

可这老小子不知道的是,自己让他卸任丞相之职,乃是为了保全他的性命。

因为朱标很清楚,刚强独断如老朱这样的人,自然不允许丞相来分割他来之不易的皇权。

身为穿越者,朱标更清楚老朱很快便要彻底取消传承千年的丞相制度。

而那时候,谁在丞相的位置上,谁就必将成为丞相制度的殉道者。

正如朱标先前所说的那样。

李善长更像是朱家的家臣,与老朱相伴戎马,无论功劳、苦劳,他都不该为丞相制度陪葬。

让李善长尽早辞官还乡,也是朱标对这个洪武头号谋臣最后的恩赐。

“兄长.....”

见朱标看着李善长离开的方向愣愣出神。

太子妃常氏低声开口。

也是听到常氏的声音,朱标收敛情绪,转头看去。

“宜伦呢?”

“公主或许是哭累了,刚刚睡着了。”

似乎想到宜伦那可怜模样,常氏表情动容,看向朱标小心说道:

“三日后孙贵妃的丧礼,殿下当真不让诸皇子出面吗?”


从此以后,大军攻占一个地方,便建造城池,派兵驻扎。

元兵擅骑,虽然勇猛,可他们不擅攻城!

如此一来,大军所过之处,便即是大明疆域。

想到这里,老朱心中激动,全然忘记方才自己正跟朱标发脾气。

此时上前两步,走到朱标跟前,激动问道:

“标儿,这事可容不得半分玩笑,你所说的土豆当真能在北方种植?”

“能!”

见朱标回答的如此之快,老朱虽然激动,但还是再次确认道:

“标儿,这事儿可容不得不点差错。”

“你没种过田恐怕不太清楚,北方天气严寒,土壤疏松,不太适合种植庄稼。”

“你说的土豆,当真能在北方种植?”

“能!”

看到朱标再次肯定回答,老朱心情大好,当即朗声笑道:

“好!若得此物,北境可安!”

“奶奶滴,北元鞑子依靠帐篷,骑兵,打不过就跑。”

“现在好了,把他们放牧的牧场建成行省,咱看他们怎么跑,咱倒要看看他们能跑到哪儿!”

看着一脸激动,正抒发积压心头多年不快的朱元璋。

马皇后却格外冷静,冲朱标开口问道:

“标儿,既然这土豆是如此宝物,你为何要偷偷派人去找?何不告诉你父皇,让他下旨全境寻找土豆?”

“还不是因为我爹那海禁政策!”

朱标瞥了眼正满脸激动的老朱没好气道。

“娘您应该知道.....”

朱标说着就要起身,可不等他站起身子,只见马皇后当即冷脸说道:“跪好了!”

闻言。

朱标无奈,只好继续跪在地上,冲马皇后、老朱继续道:

“娘,土豆、红薯、玉米,这三个东西产自海外。”

“想要找到这三件东西,必须和海外商人进行交易。”

“可娘您是知道的,洪武二年,爹就已经下令全国封锁海域。”

“沿海百姓不得有片甲下海,而且关闭所有海岸,拒绝海外商人前来贸易。”

“因此,儿臣只得派刘保儿私下与偷渡到大明的海外商人进行沟通。”

“想着在他们的船上或许能找到土豆、红薯、玉米的种子。”

听到朱标这话,老朱想起毛骧确实汇报过,刘保儿一行人与海外商人交往密切。

甚至刘保儿这群蠢蛋还堂而皇之,逢人便问海外商人的踪迹。

若是这样五城兵马司还不逮捕他们,那才是头等怪事。

“所以,你是为了维护你父皇先前定下的海禁政策。所以才没有下明旨,反而是派刘保儿一行悄悄与海外商人联系?”

“那是自然。”朱标看向马皇后重重点了点头。

“儿子不傻,虽然知道海禁不妥,将来肯定要被废除。”

“可眼下却不是废除海禁的最佳时机。”

“父皇之所以下令海禁,是因为张士诚等部逃到海上,勾结倭人,劫掠大明沿海百姓。”

“若想收拾他们,虽说简单,可现在我大明当务之急还是扫平北元,安定北境。”

“正因为儿子知道这其中的轻重缓急,如果此时儿子下令与海外商人贸易往来,那不是打父皇的脸吗?”

朱标说完,瞥了老朱一眼。

同样,马皇后听后也没好气白了旁边的老朱一眼。

现在她算彻底弄明白了。

朱标无论是寻找土豆,还是派人偷偷与海外商人进行贸易,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明,为了保全老朱的颜面。

可老朱倒好。

扣了朱标的人,还装没事儿人一样只字不提。

若不是朱标冲到坤宁宫跟老朱把这事儿说开,天知道这事儿会在这二人心中留下多大的心结。


如今的徐达不仅有国公爵位,而且在军中也是一把手。

真要赏赐的话,也就只剩下封王了。

可在老朱的预想中,大明是不能有活着的异姓王。

一时间,老朱也不免陷入了沉思。

“老大?你以为呢?”

“儿臣不知。”

见朱标一口推掉,似乎压根不去思考这个问题。

老朱看向胡惟庸冷声道:

“惟庸,你以为呢?”

“陛下,臣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是否能以提拔魏国公长子徐允恭,以示陛下对魏国公的赏赐?”

“不成!子是子,父是父,没有老子立功赏赐儿子的道理。”老朱当即摇头否认。

半晌沉默后,老朱依旧想不出个主意。

苦思无果之下,心头也愈发烦躁了起来。

“胡惟庸,妄议朝廷赏赐,这可是欺君之罪。”

“陛下....”

见胡惟庸当即跪在地上准备请罪,老朱直接打断道:

“咱不追究你,可你要给咱想出个办法!”

“陛下.....”

“下去吧!”

听到老朱将麻烦丢给他,胡惟庸恨不得当即给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刚才他就不该自作聪明,说什么朝廷该如何赏赐有功之臣。

本来他还想着,替老朱提前预见出这个麻烦事儿,能让老朱觉得他这个左丞相不是吃干饭的。

可他没想到的是。

似老朱这般独断的人,竟然会将如何赏赐将帅的问题抛给他。

也对,若是这事儿不麻烦,老朱也不会丢给他。

想到自己自作聪明的行为引火烧身,胡惟庸便后悔亲自来皇宫这么一趟。

只不过不等胡惟庸退出大殿,只听朱标突然开口道:

“胡惟庸,为北平再送五万石粮饷。”

“啊?”

疑惑之下,胡惟庸忙停下脚步冲朱标说道:

“回禀太子,五日前刚从河北、河南等地为前线送去十万石粮饷。”

“按理说,两个月后在从各地征调粮饷送往北平也不迟啊。”

“按孤说的办。”

见朱标也如老朱一样独断,胡惟庸无奈,只好下去安排。

只不过走出奉天殿。

胡惟庸只感浑身疲累,好似经历过一场大战一样。

无论是老朱这个皇帝,还是朱标这个太子,这两人都不是好伺候的主儿。

一时间,胡惟庸甚至觉得自己进位左丞相,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而等胡惟庸刚一离开,老朱便看向朱标问道:

“老大,胡惟庸走了,你也该说说如何赏赐徐达他们了吧。”

“爹,压根不用想如何赏赐此战的有功将帅。”

“这是为何?”

老朱瞳孔微缩,看向朱标的目光格外慎重了起来。

徐达已是赏无可赏。

难不成朱标比他心思更加刚毅。

难不成朱标要用对臣子的最高赏赐,赐死徐达?

“老大,天德可是从小跟咱一起长大的。”

“当年他还.....”

明白老朱是以为自己打算赐死徐达。

朱标连忙摇头解释道:

“并非如此,爹,我刚刚说不用赏赐北伐将帅,是因为他们此战过大于功。”

“如果儿臣预料不错,此次北伐多是以失败告终。”

被朱标这么一说。

老朱疑惑之下,重新拿起桌上的军报仔细看了起来。

可他将几日来的战报又重新翻看了一遍后,依旧找不出半点战败的征兆。

唯一不太稳妥的,便是大军深入大漠,粮饷运输是个问题。

可老朱也是深知徐达用兵的习惯。

每次征战,徐达最起码要带上数月的粮草才会兴兵动身。

“老大,这话可不能乱说。”

“儿臣没有乱说。”

朱标上前, 指着地图上捕鱼儿海的位置说道:


见朱标应了一声,步履轻快朝殿外走去。

马皇后一头雾水之下,忙拦住朱标开口问道:

“标儿,你说的替罪羊是....”

“替罪羊正是胡惟庸啊!”

朱标笑着解释道:

“如今父皇提拔胡惟庸为中书左丞相,胡惟庸坐镇中书省,他的学生涂节主管御史台,说是胡惟庸把控朝堂也不为过。”

“所以设置锦衣卫,包括胡惟庸在内的所有官员都知道,锦衣卫就是针对胡惟庸来的。”

“也是因此,若是朝中官员反对之声过于强烈,不管是不是胡惟庸暗中指使,父皇都可以将所有罪责怪到胡惟庸头上。”

“娘,胡惟庸可是个难得的聪明人,这点道理他自然能想明白。”

“所以为了防止百官反对之声过于强烈,引得父皇震怒,胡惟庸必然要先行劝解反对设立锦衣卫的官员。”

朱标看了眼笑容满面的朱元璋,也跟着笑了起来。

“所以我和父皇只需安静待在宫中,自然有胡惟庸去处理那些麻烦声。”

“而那些反对设立锦衣卫的声音,恐怕都传不到我们耳朵里。”

“不对,标儿,这点你说的可不对!”

朱标刚一说完,老朱便笑着补充道:

“设立锦衣卫这样的特务机构,毕竟是有些上不了台面。”

“若是听不到一点反对之声,那胡惟庸岂不是不打自招,证明自己已经彻底掌控朝堂所有官员吗?”

“对对对,娘,我爹说的对。”

朱标顺着老朱的意思,继续说道:

“若是没有一点反对的声音,那就是胡惟庸把控朝堂,罪当论斩。”

“若是反对之声太大,那便是胡惟庸暗中授意,想要对抗皇权。”

“至于这件事具体的程度,就让胡惟庸自己去把握吧。”

听朱标说完,马皇后也跟着笑了摇头道:

“你们爷俩啊,就可着胡惟庸一个人霍霍!”

马皇后也知道胡惟庸是个难得的聪明人。

可在老朱和朱标这对父子面前,纵然胡惟庸再聪明也无济于事。

胡惟庸恐怕做梦都想不到。

他得到了心心念念的左丞相之位,实际上却只是老朱和朱标计划中的一环罢了。

胡惟庸任职左丞相期间,诸如这次设立锦衣卫,他自然要顶在百官前面,替老朱安抚官员。

而等活着的胡惟庸没有利用价值,那老朱和朱标也就该借由他的死,彻底废除宰相制。

眼下情形,胡惟庸就好像是一个聪明的糊涂蛋。

看似得偿所愿,大权在握,可实际上却依旧在老朱和朱标的股掌之间。

只不过马皇后对胡惟庸却没有半点同情。

毕竟胡惟庸只是个棋子,老朱和朱标才是大明的执棋者。

棋子的作用就是被执棋之人利用。

若是死也能为整个局面做出贡献,那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只不过想到朱标的心思竟也如此深沉,马皇后不免有些忧虑的看向朱元璋。

“重八,标儿智谋深远,可终究还是个少年人,他的老成似乎和他年纪有些不太匹配。”

“嗯.....”被马皇后这么一说,老朱也不免紧张了起来。

“妹子,你是说.....”

“多智易夭,慧极必伤。”

“我知道不该说这丧气话,可标儿刚刚二十岁,心思沉稳比之一些老臣都不遑多让。”

“重八,找个机会让标儿休息休息吧。”

看着马皇后一脸关切的样子,老朱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毕竟老朱也知道慧极必伤的道理。

历史中但凡聪明绝顶之人,便少有长寿之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