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精品小说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精品小说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张石坚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中的人物苏林嬴政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军事历史,“张石坚”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内容概括:“公公,这所谓的举白旗,也有可能是他们的缓兵之计,要不然他们为何不开城门?”“只有我们大军真正攻破城池并入城,到时候他们不投降也得投降了。”“况且这四天不攻城,万一他们真反悔不投降了,岂不是等于白白给了他们四天休养生息、修补城防的时机了吗?”然而,任凭卫文升再怎么以理相劝,王公公依然不为所动。“陛下的旨意就是最高准则,卫文升,你只管......

主角:苏林嬴政   更新:2024-07-21 03:0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林嬴政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小说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由网络作家“张石坚”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中的人物苏林嬴政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军事历史,“张石坚”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内容概括:“公公,这所谓的举白旗,也有可能是他们的缓兵之计,要不然他们为何不开城门?”“只有我们大军真正攻破城池并入城,到时候他们不投降也得投降了。”“况且这四天不攻城,万一他们真反悔不投降了,岂不是等于白白给了他们四天休养生息、修补城防的时机了吗?”然而,任凭卫文升再怎么以理相劝,王公公依然不为所动。“陛下的旨意就是最高准则,卫文升,你只管......

《精品小说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精彩片段


“看来今日便可攻克此城,再过三日,当可进抵辽东城下。”


在卫文升的身边,一众隋朝将官也是神情放松。

有人笑道:

“听说那高句丽还妄称什么华夏正统,简直可笑。大隋天兵所到之处,这等蕞尔小国,那还不是分分钟就被灭亡?”

众人闻言齐声大笑,心中都满是自信。

就在此时,城墙上突然打出一面白旗。

卫文升怔了一下,随后笑了起来。

“你看,这些家伙这不就投降了嘛!来人啊,传我命令,立刻加紧进攻,破了城门进去受降!”

就在此时,一个非常尖锐的声音响起。

“不得继续进攻,立刻撤兵!”

卫文升吃了一惊,转头看去。

说话的是一名太监,但这太监趾高气扬,神情之中并未将卫文升放在眼里。

卫文升眼底闪过一丝厌恶,但表面上还是尽可能恭敬,开口道:

“王公公,咱们得破城才能进去受降啊,此刻停止进攻,不合适吧?”

太监王公公冷笑一声,道:

“我且问你,谁才是陛下任命的第七军招抚使?”

卫文升无奈道:

“自然是王公公。”

王公公下巴昂起:

“如今城中高句丽人既然已经愿降,那按照陛下之前旨意,就不得再继续进攻,给我撤兵!”

“若不撤兵,我一份弹劾文书送完陛下案前,你自己衡量后果!”

卫文升脸色数变,权衡片刻,咬牙道:

“鸣金收兵!”

尖锐的鸣金声很快响起,前线作战的隋军将士们显然有些措手不及,但还是纷纷撤兵。

原本已经有数十名隋军勇士攀登,在上面和高句丽人交战,但撤军命令下达后,由于缺乏后续支援,这些隋军勇士被高句丽人围攻,尽数杀死。

卫文升看得心中起火,但还是得按捺住性子,道:

“王公公,那接下来怎么办?”

王公公自得一笑。

“接下来自然是将此地投降的消息禀报陛下,让陛下圣裁,究竟是否要接受此地的投降!”

“在这之前,任何人不得进入此地城池一步,更不得继续发动任何攻城行为!”

“啊?”卫文升愣住了。

过了好一会,卫文升才不敢置信地开口。

“王公公你是招抚使,难道不是由你来决定便可?”

王公公盯着卫文升,尖声道:

“卫文升,你好大的胆子,敢质疑陛下决定?”

卫文升忙道:

“绝无此事,只是卫某有些担心,此地距离陛下中军来回至少四天路程,若是陛下旨意到了之后,城里守军又出尔反尔不愿意投降了,那该如何是好?”

王公公哼了一声,道:

“他们都打出白旗了,岂有不愿投降的道理?”

卫文升无语,心知这王公公是真不懂兵事,耐心解释。

“公公,这所谓的举白旗,也有可能是他们的缓兵之计,要不然他们为何不开城门?”

“只有我们大军真正攻破城池并入城,到时候他们不投降也得投降了。”

“况且这四天不攻城,万一他们真反悔不投降了,岂不是等于白白给了他们四天休养生息、修补城防的时机了吗?”

然而,任凭卫文升再怎么以理相劝,王公公依然不为所动。

“陛下的旨意就是最高准则,卫文升,你只管罢兵,等陛下旨意来就是!”

画面随之一转。

【四天后。】

王公公的身影重新出现在画面中,带着几分得意表情。

“陛下说了,可以接受他们的投降。卫文升,你派人去接收城池吧。”

卫文升忧心忡忡开口道:

“这四天来,城中守军一直在修补城防,也不和我们接触,真的是要投降?”



听着杨广的话,隋文帝若有所思。


南北朝,导致华夏分裂数百年。

虽然在隋文帝手里终结了这一幕,可几百年的大分裂,又岂是隋文帝这短短二十年就能弥补的?

江南,人心向着陈朝。

江北关东,人心向着当年的北齐、东魏。

只有关中这一带,是北周,也是大隋的基本盘,真正的心向大隋。

在当今这个时代,无论是资源、人口还是经济,关中(长安)一带其实已经比不过关东(洛阳)一带了。

甚至,就连江南(建康)一带都比不过!

大隋四大国库,最富饶的就是负责征收关东中原一带税赋的黎阳仓。

其他三个国库加起来,也就将将和黎阳仓打个平手而已。

税赋,是最直观的经济体现。

而经济发达的地方,人口肯定就多!

大隋能赢,靠的是强悍的武力。

可经济人口都处于下风的情况下,单单凭借武力,是能让关东和江南表面臣服,但人家内心不服!

一旦大隋有个什么风吹草动,这关东和江南,是必然会作乱的。

杨广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通过营造东都、大运河这种大工程,以及讨伐高句丽这种大战役,来消耗掉关东和江南的人力物力,让这两个地方变弱!

这样一来,关中不但在军事上最强,在经济和人口上也会反超关东和江南。

以强御弱,大隋自然就能无忧!

隋文帝默然片刻,淡淡开口。

“你的话,确实是有些道理的。”

“但是,你做的这些事情,就是胡来!”

杨广心中一跳,脸色又变得苍白。

隋文帝冷冷道:

“削弱中原和江南,并没有问题。可是,你这些行为,就是在逼关东和江南造反!”

杨广硬着头皮道:

“孩儿也觉得他们会造反,所以才要征讨高句丽。只要让关东人和江南人都死在战场上,他们哪里还有剩下的人能拿来造反呢?”

隋文帝呵呵冷笑。

“事到如今,还在嘴硬?”

“别人不知道大隋是什么样的,难道朕还不知道了?”

隋文帝指着金幕,冷冷对着杨广道:

“你好好看着,究竟关东和江南的大隋子民,会不会被你逼反!”

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杨广这道堪称荒谬的圣旨,以及各种招抚使的卖力演出之下,大隋征讨高句丽战场出现了非常诡异的现象。】

【每当隋军攻城胜利在望时,高句丽军就立刻举白旗投降。于是隋军不得不撤兵。】

【这就导致隋军每每在临门一脚即将获胜的情况下退却,等待杨广同意受降的圣旨,再接着开始伤亡巨大的攻城阶段。】

【如此反复,隋军士气开始不断降低。】

【反之,每次总能获得喘息之机的高句丽人一次次起死回生,等隋军再度进攻,他们又能从容地继续抵抗,给隋军造成更多伤亡。】

【领兵大将们对招抚使和这道荒谬圣旨的反感很快达到了巅峰,他们不断朝杨广呈递奏章,希望能改变这种平白消耗士兵性命和士气的举措。】

【也就在这个时候,杨广的御驾终于来到了前线战场,并召集前方三十六军将领,进行一次御前会议。】

画面之中,出现了一个非常华丽的大帐。

诸多华夏王朝的皇帝一看,都愣住了。

刘邦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钱箱。

萧何一个激灵,立刻开口道:

“陛下,臣觉得,这杨广明明是在作战,却弄出如此奢侈的皇帐,实在是太奢侈了。”



面对杨广的冷嘲热讽,杨勇无言以对,只能低头。


但就在此时,作为皇位上的隋文帝杨坚突然开口。

“朕觉得,朱棣能赢。”

杨广猛然抬头,不敢置信地看着隋文帝。

“父皇,您真不是在开玩笑?”

隋文帝笑了笑,摸了一下已经发白的胡须。

“朱棣身上,有帝王之气。尔等,怕是难以理会。”

杨广无语。

什么狗屁帝王之气,信你个鬼。

父皇怕不是为了给大哥撑腰,故意这么说吧?

杨广突然心中一惊,忙道:

“父皇说的对。”

显然,杨广将隋文帝说的这番话,视为对杨广的敲打!

隋文帝看到杨广惶恐的表情,笑了笑。

这个儿子,心思活络,也孝顺。

但有些时候,就是想太多了!

大唐世界之中,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激动了起来。

李建成笑道:

“我就知道,朱棣想要以藩王之身对抗朝廷大军,怎么可能赢呢?”

李元吉摇头晃脑,表情非常的得意。

“这徐辉祖和平安还是不行啊,竟然没弄死朱棣这个心怀叵测的乱臣贼子,啧啧。”

话是在说朱棣,但李元吉的眼神一直都在李世民的身上转悠着。

李世民忍无可忍,正打算开口,但李渊却先说话了。

“建成、元吉,朕觉得你们说的不对。”

李建成和李元吉顿时愕然。

啥意思?

难道父皇竟然开始偏心李世民了?

李渊咳嗽一声,道:

“朕突然有一种感觉,这朱棣虽然失败了,但只要渡过睢水,他……应该能赢。”

李元吉傻眼了,过了好几秒才开口:

“父皇您不是在开玩笑吧?朱棣才刚刚吃了一场大败仗啊!”

李渊笑了笑,不是很肯定地开口道:

“朕也不知道为什么,但心里就是有这么一种感觉,一定要解释的话,这种感觉或许就叫做……”

李渊顿了顿,将那个词语说了出来。

“……天命所归?”

大宋世界之中,赵光义长出一口气。

“嘿,这朱棣刚刚还真把我吓了一跳,以为他真能直扑京师呢。”

“燕云十六州的士兵,在北方作战固然是凶猛了,可来到江淮地带,也就那么回事嘛。”

赵普难得地没有反对赵光义的意见,缓缓道:

“四月份,江淮地带已经开始进入夏季,南方的炎热对燕云十六州的北方士兵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燕军若是继续南下,怕是要全军覆没了。”

赵光义哈哈大笑。

“也不知道辽国人有没有在看这个金幕,若是有的话,那他们也应该知道,南下侵扰中原,只有死路一条!”

“皇兄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赵光义原本以为这番话会得到赵匡胤的热烈响应,没想到赵匡胤反而皱起眉头。

过了好一会,赵匡胤才不太确定地开口。

“朕刚刚有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这朱棣,或许真的能赢。”

“啊?”赵普和赵光义都愣住。

赵光义不以为然地开口道:

“皇兄这是什么话,朱棣刚刚吃了一场这么大的败仗,麾下众将又人心浮动,他拿什么来赢?”

赵匡胤吐出一口浊气,有些心虚地笑道:

“可能是朕的误判吧,哈哈哈。”

赵光义忙道:

“皇兄可不能被这金幕视频之中燕云十六州军队的战斗力吓到了,辽国人可没有明朝这种大炮和火枪,咱们完全不虚辽国的。”

赵匡胤点了点头,觉得很有道理。

“让工匠们一定要抓紧研制,这大炮和火枪若是真的搞出来了,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就是板上钉钉!”

小说《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灵璧之战,就在这样一场巨大的意外中结束。】


【灵璧大营中的明军全军覆没,燕军总计俘获马溥、徐真、孙成等三十七员将军,四名监军宦官,一百五十员朝廷大臣,战马二万余匹,降者不计其数。】

【只有明军副将何福,带着不足百人逃脱。】

【灵璧之战后,明军精锐基本损失殆尽,燕军在长江北岸纵横来去,再无敌手。】

大明世界之中,一片安静。

这一次,是朱元璋忍不住开口了。

“天底下怎么会有如此巧合?”

众人同样也是面面相觑。

是啊,天底下怎么会有如此巧合?

明军撤退是三声炮响,燕军进攻也是三声炮响。

偏偏燕军开炮的时间还比明军提前,导致明军原本还算井然有序的突围,变成了一场没头没脑的逃窜。

就离谱!

众人目光齐齐投向朱棣,看得朱棣毛骨悚然,干笑一声道:

“这个嘛,都是大明人,都习惯炮响三声为令,也很正常嘛!”

朱允炆:“……”

这一刻的朱允炆,心情更是无比复杂,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事到如今,朱允炆其实已经明白。

输了。

朱棣的搏命南下,已经大获全胜。

如今唯一的悬念就是,朱允炆能不能守住京师。

若是能守住,还可以凭借江南半壁江山,和朱棣抗衡,就像南宋那样。

若是守不住,就彻底完蛋!

朱元璋目光看向朱棣,长叹一声。

“老四啊,一开始朕不太相信,但朕现在真觉得,你这家伙,似乎身上有天命在身!”

朱元璋话音落下,众多大明臣子都暗自点头,认同了老朱的看法。

朱棣这个人,打仗就透着一股玄乎。

三次靠大风逆转取胜。

济南城下,差之毫厘,但就是没死。

再加上这灵璧之战,本来明军再不济,突围一半还是可以的。

结果好巧不巧,两边的信号都是三声炮响,导致突围明军被全歼。

一次两次的,可以说是巧合。

这都整整五次了!

五次还能算巧合?

就算是再看不惯朱棣的大明臣子,此刻也必须承认。

朱棣这家伙,是真有点天命在身的。

朱棣听完朱元璋这话,心中七上八下。

一方面,朱棣自然是欢喜的。

被大家看做有天命在身,谁不高兴?

另一方面,也很忐忑。

这天命,会不会导致朱元璋对朱棣痛下杀手?

朱棣干笑一声,忙道:

“父皇才是真有天命的,儿臣只不过是沾了父皇的光罢了。”

朱元璋呵呵一笑,没有说话,目光继续注视着金幕。

视频继续播放。

【灵璧之战后,燕军向东南方向直线前进。五月初七下泗州,朱棣谒祖陵。 】

【盛庸在淮河设下防线阻碍燕军渡河,朱棣在尝试取道淮安、凤阳受阻后, 遣朱能、丘福率士兵数百人绕道上游乘渔船渡河,五月初九从后方突袭盛庸,盛庸败走。燕军遂克盱眙。】

【五月十八日,扬州不战而降。高邮紧随其后,投降朱棣。】

【五月二十二日,朱棣遣庆城郡主和朱棣谈判求和,被朱棣拒绝。】

【驸马梅殷率领最后一支兵马在淮河一带驻扎,朱允炆多次派人传令,但梅殷依旧按兵不动。只是梅殷也并未投降朱棣,仅仅在观望局势。】

【六月初一,燕军准备从浦子口渡江,遭遇盛庸率领大明长江水师全力抵抗。】

【几番尝试渡江依旧失败,因忌惮梅殷所部可能会包抄后路,无法渡江的朱棣心生退意,打算暂时引兵北返。】



“从今往后,就把项羽叫做小朱棣吧!”


几名大臣面面相觑。

行吧,陛下您爱叫什么,就叫什么。

反正朱棣又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

刘邦兴致勃勃,开口道:

“朕觉得,朱棣这一次南下还是很有希望的,诸位爱卿你们说呢?”

萧何摸着胡须思考了一会,严肃道:

“臣觉得,朱棣这一次南下非常有风险。若臣在朱棣麾下效命的话,恐怕也会反对。”

曹参也道:

“如果是臣,应该会建议朱棣全力先取辽东免除后顾之忧,再取山西陕西剪除朱允炆羽翼,最后率领辽东、河北、山西、陕西四省之兵步步南下,最终夺取政权。”

刘邦见两名重臣都反对自己,顿时心生不悦。

陈平察言观色,立刻开口道:

“臣倒是觉得朱棣此举豪气干云,臣很喜欢。”

刘邦顿时眉开眼笑。

“那可不?反正朱棣打仗死的也不是朕的兵,朕就是看好他了。”

东汉世界之中,刘秀目露精光。

“想不到这个朱棣竟然如此敢冒险,还真是喜欢为常人所不能啊。”

宋弘微笑道:

“朱棣毕竟乃是藩王作乱,天下人心还在朱允炆身上,他想要和朱允炆拼了,也是人之常情。”

冯禹也点头道:

“从战略而言,朱棣这一计无比冒险,但从战术的角度来说,臣觉得他还是很有希望打明军一个出其不意的。”

“明军和燕军在北方缠斗多年,肯定想不到燕军竟然敢全力南下,千里奔袭大明京师。”

刘秀看了一眼手下最强悍的战将耿弇。

耿弇自然会意,面无表情地开口道:

“若朱允炆毫无防备,朱棣胜机在六成以上。若朱允炆有了防备,那朱棣就是羊入虎口。“

金幕之中画面一转,已经是大明京师大殿之中。

朱允炆表情凝重,开口道:

“根据盛庸等人的判断,燕贼又要南下了,而且这一次说不定会袭扰中都,诸位爱卿怎么看?”

朱元璋时期的大明有两个都城,第一个就是京师应天府,第二个则是朱元璋的老家,中都凤阳府。

齐泰沉声道:

“还请陛下放心,中都有重兵把守,即便朱棣想要前来骚扰,也必然在坚城面前无计可施。“

黄子澄微笑道:

“若是朱棣当真敢来中都,陛下正好让盛庸、平安等人抄了朱棣的后路和粮道。”

“届时朱棣前有坚城,后无粮草援兵,那就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朱允炆闻言,顿时安心。

沉吟片刻后,朱允炆又开口道:

“梅殷何在?”

大明驸马梅殷立刻上前。

“臣在此。”

朱允炆看着梅殷,道:

“为以防万一,朕从京师和江南拿出二十万兵马给你,你率领这支兵马镇守淮安。”

“一旦朱棣包围中都,你立刻率军北上,和盛庸、平安一起围歼朱棣!”

梅殷高声领命。

在做完这一切布置后,朱允炆自认为天衣无缝,得意地笑了起来。

“燕贼朱棣,朕等着你在中都城下被俘虏的好消息!”

【建文四年正月,燕军击退平安的骚扰部队,随后自馆陶渡过黄河。】

【朱允炆命魏国公徐辉祖率兵支援山东,以免朱棣再攻济南,但朱棣对济南置之不理,直接一路南下。】

【正月十四日,燕军攻陷东阿;正月十五日,再攻陷东平;正月十七日,陷汶上;正月二十七日,陷沛县;正月三十日,燕军先头部队到达徐州。】

金幕之中,显示出一幅地图。

这幅地图以红色箭头代表朱棣燕军,箭头从北平出发,最前端正好指向徐州。



太子杨勇同样死死盯着杨素。


旋即,杨勇开口道:

“父皇,还请将杨素拿下治罪!”

隋文帝风轻云淡地一笑。

“越国公毕竟是咱们大隋的宰相,若是单凭一个金幕视频就将其拿下,确实不够服众。”

“传朕旨意,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立刻派人前往越国公府,找几个人好好的审问一番,看看越国公到底有无暗中和晋王勾结,谋求皇位。”

听完隋文帝的话,在场所有人心中又是一跳。

这旨意,是让三司会审!

杨素彻底腿软了,噗通一声直接跪在地上。

“陛下,老臣知罪,还请陛下恕罪!”

杨素心中很清楚,以隋文帝的能力,既然已经下令三司会审,那自己和杨广勾结的事情必然会被查个底掉。

与其到时候被愤怒的隋文帝算账,不如直接干脆承认,说不定还能有一条活路!

隋文帝哦了一声,呵呵冷笑。

“看来你是承认了?”

杨素磕头如捣蒜。

“老臣一时糊涂,被晋王杨广迷惑。但老臣真的没有想过要谋害陛下的性命啊。” “陛下,攻讦太子杨勇,那都是晋王出的主意,老臣也是被逼无奈只能参与,请陛下明鉴!”

看到杨素承认之后,杨广如坠冰窟。

杨素这个老东西,竟然把全部的锅都推过来了!

杨广立刻叫了起来。

“父皇,是杨素这老家伙蛊惑儿臣,让儿臣说皇兄的坏话,还请父皇明鉴!”

这种时候,杨广也是别无选择。

本来父皇看起来已经暂时消气了,没想到这杨素竟然甩锅?

若是被杨素把全部黑锅都甩过来,杨广必然完蛋!

这对盟友,此刻为了自保,相互攻讦,毫不留情。

隋文帝看着这般丑陋情形,心中越发不喜。

就在隋文帝准备发作的时候,突然一声禀报。

“皇后娘娘到!”

隋文帝愣了一下。

大殿门口处,一名老妇人头戴皇后冠冕,缓缓而至。

正是北周八柱国中独孤信之女,大隋皇后独孤氏!

“皇后娘娘!”

“母后!”

众人纷纷向独孤皇后行礼。

隋文帝有些意外地开口。

“梓潼,你怎么来了?”

独孤皇后朝着隋文帝福了福,淡然道:

“妾身听说这大殿之中有乱子,是怎么回事?”

语气很不客气,说是询问,更像是质问。

但在场的大隋君臣,脸色没有任何变化。

独孤皇后是独孤信的幼女,从小集千万宠爱于一身,养出来的大小姐习惯几十年不变,隋朝君臣对此早已经习惯。

隋文帝叹了一口气,指了指天空之中的金幕。

“皇后啊,你自己看吧,杨广这臭小子,竟然和杨素一起,将重病之中的朕活活……嘿!”

独孤皇后这才注意到了金幕之中的视频,不由吃了一惊。

“什么,竟有此事?”

隋文帝哼了一声,尽可能简短的将金幕视频之中刚刚发生之事,告诉了独孤皇后。

独孤皇后闻言,也是惊疑不定,转头看向杨广。

“广儿,你怎么敢做出这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杨广心中生出一线希望,立刻大叫起来。

“母后,儿臣绝对没有任何谋害父皇的心思,都是这金幕视频之中的栽赃陷害啊。”

“这所谓的金幕盘点,说的都是没发生过的事情,肯定是有人看儿臣不顺眼,想要谋害儿臣!”

隋文帝大怒,喝道:

“之前都已经放了秦二世和朱允炆,还有秦始皇汉高祖等人献身,人家都没说是陷害,就你是被陷害?”

独孤皇后定了定神,看了一眼杨广,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