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完整文本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完整文本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画凌烟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是作者“画凌烟”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张凡崇祯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过这位穿越回来的崇祯,早就已经安排人去和林丹汗谈判,避免大同镇的时候发生。说起来影响整个大明的己巳之变和这件事还有一点的联系。加强军事实力,肃整军队纪律,已经刻不容缓。不知道现在蓟镇的防御工作做得如何了?新的官员已经补充上来,陕西左布政使都任和右布政使陈琦瑜都回了西安,连施凤来也回来了。崇祯向他们交代了一些重要的事情之......

主角:张凡崇祯   更新:2024-05-22 14:3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凡崇祯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文本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由网络作家“画凌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是作者“画凌烟”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张凡崇祯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过这位穿越回来的崇祯,早就已经安排人去和林丹汗谈判,避免大同镇的时候发生。说起来影响整个大明的己巳之变和这件事还有一点的联系。加强军事实力,肃整军队纪律,已经刻不容缓。不知道现在蓟镇的防御工作做得如何了?新的官员已经补充上来,陕西左布政使都任和右布政使陈琦瑜都回了西安,连施凤来也回来了。崇祯向他们交代了一些重要的事情之......

《完整文本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精彩片段


“驿卒怎么了,卫青当年不也是给汉武帝养马的吗,后来一样打得匈奴人抬不起头来!”


这话倒是真的,古代的人才定位,是比较模糊的,并不是说你读书越多,你就越是个人才。

古代对知识的依赖程度没有后世那么高。

就说大明朝朝堂上那些大官,哪一个不把孔孟倒背如流,哪一个不是学富五车,但把自己的学识全部用在抬扛和党争上了。

像李自成这种从小给地主放羊的,没有读过书,但也听过民间故事说卫青,当然知道卫青是汉武帝的大将军。

皇帝拿自己跟卫青比,这让李自成有些受宠若惊。

“李自成,朕有一件事要交给你来办,你要给朕办好。”

“天子吩咐便是,草民一定全力去办。”

李自成内心是一千个疑惑。

“朕要在陕西重开马监,交给你来负责,你觉得如何?”

李自成是一个小小的驿卒,就是那种听人使唤的,身份地位都非常低。

现在皇帝开口就要他来负责养马,这可是给官做啊!

李自成有些没反应过来,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皇帝会找上自己这个小驿卒。

“你觉得如何?”崇祯又问了一句。

噗通……

李自成直接跪在地上,激动道:“草民愿为陛下养马,一心一意的养马,把马儿养的又壮又有力。”

崇祯听得有些好笑,果然不是和官员们那样文绉绉的,李小哥说话比较憨。

“起来吧,这事朕就交给你了,后面会有人来配合你,朕对战马充满了期待!”

“是!”

历史上的李小哥暴走终极原因还是因为活不下去了。

按照现在这个安排,他造反的概率,几乎为零了。

而且,大明的马政,确实很操蛋,需要补充进来新鲜的血液,需要大大的改制。

主要还是土地兼并太严重,大家都不愿意养马了。

这一块也是需要大刀阔斧的来整顿的。

朕还准备提着刀子去草原上砍人的,这没有马儿哪行啊!

不过涉及到土地改革,是一个大工程,那是一定会动用军队去镇压的事情,这是后话。

崇祯打算将马政归类到军制革新的体系里,让李邦华来做统一规划,李自成给他来管便是了。

李自成的性格还是很不错的那种,不油腻,不狡诈,性格刚强、坚韧。

翻历史书,他的大顺军军纪严明,这一点绝对不是像毛文龙那种兵痞子能玩出来的。

把李自成安排完了,陕西的局面基本上是成型的,就等后面一系列的执行出结果了。

这个时候,崇祯也不打算再待下去了。

毕竟他是皇帝,朝中还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他处理,他负责的不仅仅是陕西,更是整个大明。

现在已经是崇祯元年六月了。

六月,崇祯元年的六月发生了一件大事。

蒙古林丹汗冲击大同镇,杀死大明军民数万人。

这是历史记载的。

不过这位穿越回来的崇祯,早就已经安排人去和林丹汗谈判,避免大同镇的时候发生。

说起来影响整个大明的己巳之变和这件事还有一点的联系。

加强军事实力,肃整军队纪律,已经刻不容缓。

不知道现在蓟镇的防御工作做得如何了?

新的官员已经补充上来,陕西左布政使都任和右布政使陈琦瑜都回了西安,连施凤来也回来了。

崇祯向他们交代了一些重要的事情之后,就带着人马,离开了陕西。



你看看,这位阎尚书多么的不要脸。

朕记得你可是标准的阉党啊,还打算给魏忠贤修祠堂,怎么转眼就开始咬魏忠贤了!

“你先起来。”

“臣不敢!”

“那你就给朕老老实实跪着!”

阎鸣泰心中顿时一沉,卧槽,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阎鸣泰绝对是有利用价值的,虽然滑头,油腻,但却是最适合做兵部尚书的。

兵部尚书是什么职位?

这个位置的人,需要懂得变通。

李邦华确实是个人才,但还不适合做兵部尚书的位置,他那个人太过耿直,能够深入军政的细节中,做兵部侍郎是最合适不过的。

“朕已经把李邦华招入京中做兵部右侍郎,你有没有意见?”

“天子圣明,臣也觉得李邦华是难得的人才!”

狗屁!崇祯心中暗骂一句,你阎鸣泰心里那点小九九朕还不知道!

“朕要你兵部牵头,让李邦华来,协同吏部和户部,把军饷亏空的问题好好整顿整顿,朕不养闲人!”

“是,天子圣明,臣即刻去办!”

阎鸣泰屁颠屁颠就跑出去了,等出去的时候,背后都全部汗湿了。

狗日的,那群通州卫,害死人啊!

这阎鸣泰刚出去,就看到李邦华进了宫,他对李邦华点了点头,好歹接下来也是自己的副手,皇帝亲自任命的兵部侍郎。

李邦华也非常客气作揖:“阎大人。”

“快进去吧,天子在等你。”

“下官先去了。”

李邦华这个人很有个性,他的性格比较铁!

不是讲义气,是钢铁的铁,就是硬的意思。

据说袁崇焕也很硬,但李邦华是更硬。

袁崇焕之才能在于统领打仗,而李邦华之才能在于整顿军务,严肃军纪。

李邦华入了崇祯的御书房:“臣参拜天子!”

“李爱卿速速免礼,赐座。”

李邦华微微一怔,怎么在皇帝的御书房,还有座位了?

他不敢坐,依然站在一边。

“无妨,坐着说。”

李邦华这才坐下。

“李爱卿,朕等你等的好苦!”

“让陛下久等是臣之过。”

“无妨,你来了,朕就心安了。”崇祯摆出一副求贤若渴的样子。

“能为天子分忧,是臣的荣幸。”

“李爱卿,你对大明军务有何看法?”

这李邦华是在军区里待过的,他自然是深有体悟。

但崇祯不确定啊,史书上记载这人很厉害,总得实际再问问吧?

李邦华道:“回禀陛下,大明的军务之弊在于三点:一、虚额太多;二、操练废弛;三、军田税高,致使不少人弃田逃走。”

“这虚额太多表现在,军官故以过去兵额来领军饷;操练废弛又导致军纪涣散,普通百姓通过一点钱财便能进入军中占一个名额混吃等死;军田税高又导致需要军人放弃了自己的军田,大大影响的粮食产量。”

“臣以为,当立刻肃整源头,从军官开始查起,需要吏部配合,三十五岁以上的普通士兵,一律发放一笔抚恤,让其回家。”

“制定新的军规,严肃军纪,重整军田。”

“好!”李邦华言简意赅,说到崇祯的心坎儿上去了,“这重整军纪的事,就交给你,朕是希望军队不仅仅有纪律,还要有归属感和价值感。”

李邦华突然就不太理解崇祯说的“归属感”和“价值感”了。

这怎么理解?

“让儿郎们待在队伍里,像回家一样,大家都是同袍!”

“至于价值感,儿郎们保家卫国,不仅仅朝廷当立忠烈祠,邸报上还要大肆赞扬戍边将士,对其家人也要有抚恤和奖励!”

李邦华连忙站起来,行大礼道:“陛下圣明!”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少年皇帝的想法居然如此贴合实际,仿佛自己在军中待过了一样。

“另外,朕听说军饷的发放也成问题,这事朕会让阎鸣泰去解决!”

阎鸣泰那根老油条,别的不行,东挪西凑的找资源是把好手,这就是朕让他继续做兵部尚书的原因。

能保证军队不饿肚子的兵部尚书,那就是好的兵部尚书!

“李爱卿,这大明的军务,需要你好好给朕去整治一番,就先从三大营开始!”

明朝的三大营指的是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

五军营基本是步兵,是主力军。

而三千营则是标准的骑兵,是最精锐的军队。

神机营就是火器营,有炮兵和火枪手。

在朱元璋开国的时候,军队编制不是这么玩的,这三营是朱棣搞出来的,直接听命于皇帝。

北直隶的二十六卫就是属于三营的。

这三营在明初的时候,哪一个不能打?

把蒙古人打得哭爹喊娘。

可到了崇祯这里,就特么成了搬砖的了!

朕花那么多钱养搬砖的做什么?

一想到今天看到的场面,崇祯就恼怒。

张维贤那个老家伙,仗着自己是英国公,就带着京卫腐败,实在太让朕失望!

“陛下放心,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崇祯点了点头:“你放心大胆去办就是,有任何难题去找孙承宗,来找朕也可以。”

“是!”

此时,还在英国公爵府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的张维贤,突然听说皇帝把李邦华调来做兵部右侍郎了,立刻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李邦华,皇帝怎么把他给找来了,而且还要开始整顿京卫的军务!”

张维贤深深知道,这家伙不是省油的灯。

他在天启年间,就去过易州和天津整顿过军务,他整顿军务的手段非常过硬,当时在朝堂上还闹出不小风波。

若不是魏忠贤打压他,估计那把火就烧到京卫来了。

可现在,这明显就是要把火往京卫里烧啊!

京卫现在一大堆的烂账,张维贤简直不敢看,辣眼睛。

这事若是被皇帝知道了,估计皇帝会发飙。

前面有孙传庭练御林卫,现在又来了个李邦华整顿军务,看来小皇帝是铁了心要好好收拾收拾这顺天府的军务了啊!

想到这里,张维贤突然闻到了危险的气息。

即便是魏忠贤祸乱朝纲的时候,他都没有这么担心过。

但愿皇帝不要让督察院掺和进来,一旦督察院都掺和进来,必然就会大力查军饷空额的事情了。

心中还是不安,张维贤干脆着了官服,一路向宫里赶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