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短篇小说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短篇小说

画凌烟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是网络作家“张凡崇祯”倾力打造的一本军事历史,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儿子,然后笑脸道:“天使见谅,犬子不懂事。”骆养性面色冷清,打开圣旨,道:“福王朱常洵接旨!”王府上上下下都跪拜下来。“奉天承运皇帝,昭曰:福王朱常洵深明大义,赐良田三千亩,钦此。”这大概是明朝最简单的圣旨了,就一句话。但往往越简单,背后越复杂。朱常洵微微一惊,不对啊,北京不是都在说本王要谋反么?怎么小......

主角:张凡崇祯   更新:2024-05-22 14:3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凡崇祯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短篇小说》,由网络作家“画凌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是网络作家“张凡崇祯”倾力打造的一本军事历史,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儿子,然后笑脸道:“天使见谅,犬子不懂事。”骆养性面色冷清,打开圣旨,道:“福王朱常洵接旨!”王府上上下下都跪拜下来。“奉天承运皇帝,昭曰:福王朱常洵深明大义,赐良田三千亩,钦此。”这大概是明朝最简单的圣旨了,就一句话。但往往越简单,背后越复杂。朱常洵微微一惊,不对啊,北京不是都在说本王要谋反么?怎么小......

《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短篇小说》精彩片段


管家着急啊,团团转。

“大王,世子好像被锦衣卫给抓住了。”

“哼!谅他们也不敢做什么!”福王脸色阴沉,穿着蟒袍,向前面走去。

“去把府里所有人都叫出来去接旨吧。”

“是。”

不一会儿,朱常洵便率领福王府上上下下到了门口。

骆养性骑在马上,手里拿着圣旨,朱由崧在一边。

他见福王出来了,立刻道:“父王,这群人杀我们的护卫,还让我们的粮食被那些刁民抢了!”

福王毕竟活了三十八岁了,虽然对当今天子不满,但还不敢在锦衣卫面前表现出来,他怒斥了自己的儿子,然后笑脸道:“天使见谅,犬子不懂事。”

骆养性面色冷清,打开圣旨,道:“福王朱常洵接旨!”

王府上上下下都跪拜下来。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福王朱常洵深明大义,赐良田三千亩,钦此。”

这大概是明朝最简单的圣旨了,就一句话。

但往往越简单,背后越复杂。

朱常洵微微一惊,不对啊,北京不是都在说本王要谋反么?怎么小皇帝还跟本王赐田了?

福王有些懵逼。

一边的朱由崧一听皇帝又给自己家里赐田了,心里别提多高兴。

骆养性道:“大王接旨吧。”

“臣接旨,谢陛下,万岁!”

朱常洵接过圣旨,道:“天使里边请。”

骆养性便跟着福王一起向王府里走去。

骆养性不由得感慨,福王果然是有钱啊,这豪华程度,都快赶上紫禁城了!

到了客堂,福王命人上了茶。

双方寒暄了一会儿。

骆养性道:“朝中最近有人乱嚼舌头,陛下让我给大王带个话,不要被影响了,陛下是绝对不会听信谗言的。”

福王大为感动,道:“替本王多谢天子。”

突然,一个侍女,托着一个木盘,急匆匆走了进来。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侍女居然能一路畅通无阻走进来,也没有人检查她。

她到了客堂,大家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她突然跪在地上,道:“请大王,不,请陛下更衣。”

福王微微一怔,正准备呵斥这个小人怎么突然闯进来了,一听这话不对头,脸立刻阴沉下来。

其他人也大惊失色,骆养性也沉声道:“你刚才叫他什么?”

那侍女认真道:“陛下!”

洛阳立刻站起来,将木盘上的纱巾拉开,里面竟然是龙袍!

这下把福王的下巴都差点惊掉下来。

一边的朱由崧也眼珠子差点瞪出来了。

什么情况这是!

骆养性的脸也阴沉下来:“大王,您这是要登基了么?”

“天使,这是误会,来人啊!把这个贱人拖下去打死!”

“慢着!”骆养性一把将人拉过来,锦衣卫立刻将人保护起来。

“大王,谋反可是大罪啊!”

“天使,本王……”

“来人,将福王抓起来!”

这前前后后来了一百多个锦衣卫,外面的人听一声令下,立刻都拔出刀,似乎之前都商量好了。

朱常洵彻底懵圈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三天后,八百里加急的快报被送到北京。

福王谋反证据确凿,从福王府里搜出龙袍一件,铠甲十副,又从洛阳搜出五十件甲胄。

一时间,朝廷震动。

朝中要弄死福王的呼声再次到了浪尖上去了。

为什么福王一出事,大臣们就争先恐后要弄死他呢?

这事其实也有前因。

福王朱常洵是万历皇帝和他最宠爱的郑贵妃生的,万历对这个儿子非常喜欢,想把皇位给他。

但是这不符合嫡长子继位的传统,大臣们就不干了。

万历年间的大臣都是哪些人呢?

东林党的全部骨干都在万历朝。

于是,这件事大臣们和皇帝争了十几年,最后万历皇帝终于妥协了。

算了,朱常洵同学,你就住洛阳吧,老爸多给你点钱,好好过下半辈子也好。

这就是大明朝著名的国本之争。

有了这个前因,那东林党是一直很讨厌福王的,在他们眼里,郑贵妃是要破坏祖规,福王就是合谋者。

眼下,崇祯的朝堂上,一批东林党人已经回来了。

那他们当然是要抓住这个机会,狠狠扳倒福王,永绝后患。

再加上温体仁温部长在这里添油加醋,京师已经炸了锅了。

于是啊,皇帝在“被迫无奈”之下,拟了一道圣旨。

什么圣旨?

赐福王自尽,凡福王府血脉宗亲一律问斩,且没收福王府全部家产。

崇祯在“悲痛”中拟下了这道圣旨,并且发了一部慰问手谕给其他亲王,意思就是各位叔叔们,你们不要紧张啊,朕刚赐了福王三千顷良田的,朕绝对不是故意针对他,只是他家里都搜出龙袍了,朕也没有办法啊!

这件事到目前为止,办得非常顺利。

福王朱常洵当然不愿意自缢,他奏疏表示自己是冤枉的,但是锦衣卫已经上门开始抄家了,户部的官员已经抵达开始清点家产了。

这一切,好像都是排练好了一样,大家按照流程来走一遍,似乎就结束了。

福王在憔悴中挣扎,不愿意死,他知道,自己不愿意死,谁也不敢动手,因为谁动了这个手,就背上了杀宗室的罪名。

反正福王府有吃的有喝的。

福王以为这样就没事了,但他太低估崇祯的节操了。

崇祯是个有节操的人吗?

没有!

几天后,东厂提督魏公公就到了。

魏公公是个有节操的人吗?

更没有!

魏公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连杀天启帝的儿子这种事他都敢干,你区区一个福王,算老几?

这一天,魏公公带着东厂的狗腿子们,慢条斯理走了进去。

福王一看是魏公公来了,立刻就开始哭诉骆养性的卑劣无耻。

魏公公听完后,也跟着福王一起骂骆养性的卑鄙无耻。

骂着骂着,魏公公突然很温和地说道:“福王,您看这根白绫,够不够弄死您的?”

福王一怔,还没有反应过来。

一群东厂的狗腿子就把白绫缠在了福王的脖子上。

福王就在魏忠贤温和的笑容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张维贤刚喝完茶,就接到了下面人的情报:秦良玉到通州,顾成武已被骆养性拿走。

这个消息深深刺激到了英国公张维贤的神经。

为什么这么说?

并不是顾成武被抓之后对他有什么伤害,实际上这事英国公还真没有参与进来。

他脑子就算被门夹了也不可能指示下面的人去杀部院大臣,那可是掉脑袋的大罪。

那些兵痞子丘八的脑袋不值钱,他英国公的脑袋可是值钱的很。

他才不会去作死。

他为什么被刺激到呢?

因为秦良玉啊!

“她居然敢带人去通州卫,太不将我放在眼里了!”

小公爷张之极是个火爆脾气,他着急道:“爹,发生什么了?”

他抢过那密函一看,顿时怒从心中起:“这位护国夫人好生狂妄,当真以为天子给她撑腰,就敢胡作非为了么!”

张维贤冷声道:“敢私闯卫所,我必须去天子那里弹劾她!”

此时,顾成武在锦衣的大牢里,先被狠狠抽了一顿,打得他皮开肉绽。

很快,顾成武就受不了了,一五一十全部招来了。

骆养性将他的口供全部录下来,录完后,骆养性深吸了一口凉气。

这还得了!

难怪一个小小的千户敢干这种事,原来背后有这么多人撑着。

很快,这份口供就到了崇祯那里。

崇祯看完后,面色平淡:“全部抓起来。”

此事涉及到了部院大臣,兵部左侍郎郭巩、户部郎中张谦、工部员外郎杨景,还有礼部郎中余化。

另外,在里面还有主事三人。

接下来,锦衣卫把这些人全部抓了起来。

有的人还在办公,直接被请走了。

可以说办事效率相当高。

当英国公张维贤屁颠屁颠跑到紫禁城准备去告秦良玉的状的时候,看见皇帝在锦衣卫的簇拥下出了紫禁城,皇帝的脸色是一脸阴沉可怕。

英国公张维贤心里打了个突。

皇帝停下来,问道:“英国公有何事?”

听皇帝的语气,都感觉到瘆人,皇帝仿佛是要去杀人了一般。

英国公哪还敢再这个时候拿秦良玉的事来烦皇帝,连忙急中生智道:“臣是特意来禀报,臣现在在加强训练京卫,请天子不日前往检阅。”

“有劳英国公了。”

说完,崇祯就带着人往前走,也不理会他。

“恭送陛下。”

崇祯到了天牢里。

这些大臣全部在牢里蹲着,见到崇祯来了,连忙行大礼:“臣叩拜陛下!”

崇祯俯视郭巩,冷冷道:“郭大人,你好大的胆子!”

郭巩把脑袋深深埋下去:“罪臣不知何罪之有!”

崇祯踢了他一脚,怒道:“派人杀李邦华,是你主使的吧?”

所有人心神一颤,没想到皇帝已经知道了,这么快就知道了。

众人齐呼道:“臣等冤枉!”

“冤枉?”崇祯心中更是恼怒,这胆子还真是够大的,朕刚召回来的大臣,你们居然敢私通京卫杀人。

“你们到底还把朕放不放在眼里!”崇祯怒道,“郭巩,你说!”

“陛下,臣真的是冤枉的!”

崇祯再给了他一脚:“兵部左侍郎!朕的兵部左侍郎,居然要杀朕的兵部右侍郎!”

他气得额头上都暴出青筋来了:“京卫空额李邦华都给朕看了,你兵部似乎也管不到京卫吧,怎么就跟京卫厮混在了一起!”

“陛下……”

“京卫糜烂,朝纲败坏,建奴猖獗,朕的大臣们一心只想着拿钱,全然不顾社稷安危,连军饷都敢拿,连部院大臣都敢杀,你们说,还有什么是你们不敢的!”

崇祯几乎是咆哮出来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辽东那些真正保家卫国的将士连饭都吃不饱,而你们!你们就是大明的蛀虫,该杀一万遍!”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臣知罪!”

崇祯来回走了两转,气冲冲道:“饶命?饶了你们,苍天会饶了朕吗!大明的百姓会饶了朕吗!辽东的将士们会饶了朕吗!”

崇祯阴沉着脸,低声道:“骆养性!”

“臣在!”

“移交督察院审!”

“是!”

如此举动,皇帝是要公开惩罚,以儆效尤了。

很快,曹思诚那边就接了这个案子。

这件事立刻在朝中引起了震动,像地震一样。

兵部左侍郎,联合朝中官员,要杀兵部右侍郎,这简直是本朝开国以来未有之事。

这件事是狂妄!

督察院之事过了个场,曹思诚在给皇帝递交立案书的时候,隔壁宫殿的宫女们都听到皇帝的声音了:“给朕统统斩首示众,抄家,家属全部发配戍边,后人不得参加科举!”

“是!”

没想到震惊朝野的刺杀兵部右侍郎案如此快就破解了,行动得更快,几天之后,所有参与进来的官员都被斩首了。

顾成武顾千户则被判了五马分尸。

通州卫的军官也要处罚,郭淮被罢官,发配戍边。

这件事把原本准备告状秦良玉的英国公给吓坏了,他深怕自己去告状了串通通州卫的嫌疑。

四月初五的早朝。

大臣们例行早朝议事。

崇祯在早朝结束的时候,对着全体大臣道:“今日之后,李邦华全力整顿京卫三营,谁敢阻拦,朕就夷他三族!”

大臣们齐呼道:“陛下圣明!”

这事算是暂告一段落,但明显有一个人状态不对劲了。

这个人就是英国公张维贤。

接下来,白杆兵每日就在北京城外的军营里操练。

而最受刺激的显然就是张维贤和张之极。

“爹!咱们好歹是英国公,忠烈之后,练兵这事,您交给孩儿,孩儿把那帮狗崽子们狠狠收拾一顿,咱们京卫可是天子亲军,还怕比不过一个穷乡僻壤来的!”

张之极性格本来就狂,眼下是恨不得带着人冲到白杆兵那边去跟对方打一架。

张维贤叹了口气道:“从明日开始,全力配合李邦华,整顿军务吧。”


那个叫孙传庭的妈的以前就是吏部的一个郎中,现在居然成了御林卫的指挥使!

张之极心中不平衡,感觉自己家的圣宠好像被别人分走了一半。

就像某些小孩子突然得知自己的父母又生了一个弟弟或者妹妹一样。

把几个军官训斥了一顿,张之极的怒气也就慢慢消了。

毕竟在这个环境下待久了,思维形成了一种惯性。

等气消之后,张之极回去跟他的父亲张维贤说:“爹,天子整出个御林卫来,咱们京卫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

张维贤在家里仔细思索了一番,倒是想通了,又是一幅优哉游哉的样子:“天子年少,以我看,只是一时热血使然,这军队的组建哪有那么简单,我刚才已经派人去打听过了,那个孙传庭之前在吏部当郎中,从来没有带兵打过仗。”

被他这么一说,张之极倒是突然意识过来了:“似乎有些道理。”

“所以我说嘛,咱们也别着急了,让孙传庭去干,看他能干出个什么名堂来,别忘了,咱们京卫从大明开国之初就有的,这天子亲军二十六卫,不是那小小的一个吏部郎中就能撼动的了的!”

给自己找了一些借口后,张维贤又开始在家里该吃吃该喝喝。

至于那些被张之极臭骂了一顿的军官,过几天后,又开始喝酒赌博。

总之,这京卫该怎么糜烂就怎么糜烂。

这一日,毕自严将他之前与崇祯说的那四条政策以详细的奏疏呈报了上来,孙承宗在奏疏里做的批复基本没有改几个字。

因为崇祯现在不像万历、天启不理朝政,许多奏疏他都会看的,看了之后还会做批复。

所以毕自严的奏疏,他是一个字一个字看完的。

这其中一条,便涉及到军屯和军饷的问题。

毕自严在奏疏里提到大明的军饷存在着诸多空额,大多数由军官冒领的现象。

这一点深得崇祯的心意。

作为穿越者,他是深深体会到明朝末年和北宋末年是一个尿性的。

就说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字,历史上,崇祯派李邦华去查京畿的京卫,结果十万多人的名额,一查竟然只有一万多人。

有些士兵早就退休或者死掉,却还记录在案,每年领朝廷的薪水。

看完毕自严的详细方案后,崇祯大笔一挥,全部同意,去执行就好了。

但是这里面整顿军务的权责却不在毕自严那里,他虽然可以去搞军屯,却无法彻查军饷。

这整顿军务的事情,还得另找人来。

现在的兵部尚书阎鸣泰是个标准的老油条,靠他肯定是不行的,他在军饷中都不知道拿了多少。

这一日,崇祯在出宫之前,把孙承宗找来。

“孙爱卿,朕在毕爱卿的奏疏里看到现今军务废弛,空饷频繁,朕深感忧虑,打算整顿军务,爱卿有没有合适的人推荐?”

其实,崇祯心中早就有了名额。

李邦华就是最合适的,历史上他在崇祯元年就做了兵部右侍郎,帮崇祯整顿军务整的有声有色。

这里的崇祯早就派人去江西找李邦华了,按照时间来推算,李邦华应该快到北京了。

孙承宗道:“臣确实有一人推荐。”

“谁?”

“李邦华。”

崇祯故作高兴,心中却早就料到了。

李邦华算是半个孙承宗的人,怎么说呢,孙承宗这个人两大优点绝对是非常突出的。

看人和部战略。

崇祯明明已经去找李邦华了,为何还要问孙承宗?

因为孙承宗现在是首辅。

崇祯即便是要调人来,还是要跟孙承宗打个招呼的,毕竟这样是对他这个首辅的尊重,也为了后面大家都好办事。

君臣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臣子忠心是好,君王也要懂得和臣子的配合。

崇祯也不担心孙承宗会专权,事实上,明代基本没有什么权臣。

连严嵩张居正等人都不算权臣。

因为明代的首辅与宰相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首辅只负责在奏疏上写意见,叫做票拟,就是用小票纸把建议写下来贴在奏疏上。

首辅只有建议的权力,没有签字盖章的决策权。

这签字盖章叫做批红,批红原本是皇帝自己来做。

但明朝后面的皇帝都比较懒,所以就由司礼监代为执行。

这样就把首辅的权力限制得死死的了。

“那就李邦华吧,朕已经派人去叫他了,只不过还不知道把他放在哪个位置,你在奏疏上提建议,朕批准了就是。”

“是。”

“对了,袁崇焕什么时候来?”

“陛下,袁崇焕是广西人,广西离京师路途遥远,需要些时日。”

“哦,朕想起来了,这倒也是。”

崇祯都有些迫不及待想见袁都督了。

没得说,袁都督肯定是当下整个大明最适合督师辽东的人。

这一次,肯定不能乱杀了。

等与孙承宗定完整顿军务的人后,崇祯便一身常服,带着许显纯这样的狗腿子出宫去了。

话说最近魏忠贤比较老实,大概是对崇祯饶他一命的感恩戴德,魏公公最近非常配合皇帝的一举一动。

听说彩票局背后的老板是皇帝,便每天跑到彩票局“送钱”。

魏公公是一掷千金,每天不输个几百上千两手都痒痒。

他时长给曹化淳送点东西,把曹化淳是打点得乐开花。

两人的命运也是完全反了过来,以前曹化淳在魏忠贤面前屁都不算一个,现在居然是爷了。

崇祯出宫微服私访,第一站当然就是彩票局。

作为崇祯第一个赚钱的地方,他对彩票局也是给予了厚望的。

翻开账目一看,倒是挺开心,日入账已经到了六千两。

虽然还不太稳定,不过这个数额,已经相当厉害了。

倒是在名单中看到这段时间,魏忠贤输的最多。

崇祯立刻知道魏忠贤想干什么了。

最近的山西案,那个牟志夔就是魏忠贤的人,当时给魏忠贤修祠堂修的最欢快的人之一。

皇帝把牟志夔给干了,魏公公当然怕。

怕就得做点什么吧。

做什么皇帝比较开心呢?

当然是送钱!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