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全本小说

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全本小说

九剑本尊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叫做《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是“九剑本尊”的小说。内容精选:刻,长孙皇后却是整个人呆在了原地。三……多少?三千多……斤?这是什么数字?她之前还想着这东西如此名贵,便国宴也可上得,结果亩产三千多斤,这不是开玩笑吗?你确定是三千多斤,不是三百多两?……“孩子,这土豆怎么能亩产三千多斤?天下万般食粮也不可能亩产这么多呀!”......

主角:李盛李世民   更新:2024-03-11 00:1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盛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全本小说》,由网络作家“九剑本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是“九剑本尊”的小说。内容精选:刻,长孙皇后却是整个人呆在了原地。三……多少?三千多……斤?这是什么数字?她之前还想着这东西如此名贵,便国宴也可上得,结果亩产三千多斤,这不是开玩笑吗?你确定是三千多斤,不是三百多两?……“孩子,这土豆怎么能亩产三千多斤?天下万般食粮也不可能亩产这么多呀!”......

《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全本小说》精彩片段


“土豆……”

李盛的话长孙皇后一瞬间没听明白,不过一转念立刻就明白了。

孩子这意思是……

土豆这东西……家家户户都舍得吃?那岂不是说这玩意并不值钱?

怎么可能?

绝不可能!

“这土豆滋味如此甜美,岂不是难得之物?”

“夫人说的哪里话。这土豆我没怎么精耕细作,只是测试土地肥力而已。亩产虽然一般般,但也有个三千多斤啊。”

……

李盛笑着解释了一下,接着就继续给小长乐添新的土豆泥。

小孩子的嘴巴是最刁的,一道甜品能得到小孩子的认可,那就是最高不过的荣誉了。

但此刻,长孙皇后却是整个人呆在了原地。

三……多少?

三千多……斤?

这是什么数字?

她之前还想着这东西如此名贵,便国宴也可上得,

结果亩产三千多斤,这不是开玩笑吗?

你确定是三千多斤,不是三百多两?

……

“孩子,这土豆怎么能亩产三千多斤?天下万般食粮也不可能亩产这么多呀!”

“啊?呃,可是……夫人,这东西真的亩产三千多斤。如果是耕种精细得当,五六千斤也能拿出来的。”

李盛说的是实话,土豆这东西产量真就是这样。

后世的一线农业专家搞得试验田,土豆最高亩产,可以飙到两万多斤。

当然,这种用来写论文的试验田,没有多大参考性,但是一般的土豆田,真的可以达到这个量,据说连水稻都有亩产万斤的了,何况是土豆啊,李盛压根没把这当回事。

不过长孙皇后是彻底懵了。

要死了,三千多斤啊。这东西岂不是天上的仙种?

若非是神仙所赐,凡间……

凡间,长孙皇后知道,李二每天愁眉苦脸的两三件事里边,头等大事就是百姓的口腹问题。

寻常田地,通常都是一石多。

品质最好的良田,也就是两石。

两石,那就是两三百斤。

这……三千斤?

这亩产,岂能是人间之物???

天下焉有此理!

长孙皇后感觉大脑有些卡壳,一片空白。

她完全不知道怎么说话了。

李二每天,每月,每年心心念念的,除了啥时候才能干碎这群突厥蛮子。

就是哪里的百姓今年有没吃饱,

家乡没收成,要么吃人要么成群结队去外地乞讨,成为流民……然后流着流着自然就开始啸聚造反。

这东西……若是推广全国。

那……?

???

该是什么样的一番光景?

她简直无法想象。

不行,得亲自确认这件事!

这太重要了!

……

“孩子,这土豆我想亲自看看,若是可以,容我亲自掘上一棵,可好?”

长孙皇后双目放光的看着李盛,

这眼神直接给李盛吓了一跳,什么情况啊这么激动。

好像老李,老李夫人刚来那天就是这样。

不过只是挖土豆,也不是什么大事。

反正土豆田边篮子被自己带走了,棉儿莺儿在做家务,她们安排的晚餐显然也有土豆,正好还要去挖呢。

夫人想看个新鲜,那就看看咯。

“这有何难?夫人且随我来便是。”

“师父师父我也要去我也要挖土豆……挖了土豆大唐才有盛世……”

长乐也嚷嚷着要跟去挖土豆。她从小早慧,治国之道知道的不少,长孙皇后想到的事情,她也想到了。虽然只是对应着书册之上的知识,没有那么激烈的情绪就是了。

自古以来,粮食价格每上涨一段,天下便要多几个地方闹灾荒。

涨到一定程度,百姓就会易子而食,接着遍地烽火也就不可避免了。


“养猪?”

杜如晦这么一说。

李靖险些以为自己年纪大了耳朵出问题了。

陛下大清早的去长安军营,就为了养猪???

不是,等等,

陛下要养猪?

“克明,这是怎么回事,陛下怎么突然想起养……养猪来了?”

“是这样,陛下近日得高人指点,收获一养猪之法……”

“养猪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也真不小。同样的饲喂,猪可比羊多出将近一倍的肉,陛下正是为了让百姓都能吃上肉,所以才决定亲自督办此事。”

“哦……”

李靖,还有一旁的房玄龄都点了点头。

要是这么说,那就说得通了。

可是……李靖还是不太明白。

“可陛下之前没想起此事,怎地突然就决定尝试养猪?”

房玄龄思索了一下,也道,“还有我听说……这养猪,圈栏之内容易闹瘟,一个不慎便要倾家荡产,因此几乎没什么人愿意畜养。陛下这……”

杜如晦露出一个古怪又得意的笑容。

“这不是陛下近日得了高人指点,有了独门养猪之法,可避瘟。若是尝试成功,天下的肉价都要对半砍,诸位也知道陛下自来心系民生,故而亲自为之。”

“二位去了,一看便知。”

李靖和房玄龄都点点头,算是明白了情况。

马蹄声渐渐加快起来。

不过两人还是不太清楚的是。

天下不是无人养猪,而是每每为瘟疫所困,担心血本无归不敢尝试。

各种药方下去,基本上四个字:全军覆没。

没效果!

更何况猪肉滋味干柴,入口不讨喜,销路也不好。

陛下这是遇到了何方神人,还能想出养猪的好法子?

说起来,这肉滋味如何,也是个问题啊。

……

很快到了长安西郊。

军营正在此地。

李二远远望着营寨,心中十分亲切。

这可是他曾经亲自率领过许多年的军队啊。

现在天下定鼎,李二却有了新的使命交给这些士卒。

没错,说养猪这事,李二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军营。

军中伙食,便是粮草充足的时候,也往往只有干粮。

养猪的任务交给他们,若是成了,改善伙食不说,士卒们也都能多些家用补贴,一举两得。

很快……

李靖,杜如晦,房玄龄三人跟在李二身后,走进军营中。

一路按照李二的要求,不要多礼生长,直接去养猪的圈栏。

最后,到了一个类似草棚的地方。

走进一看。

李二,杜如晦同时点头。

这军营里办事就是快,丝毫不拖泥带水。清早杜如晦购置了猪仔,并圈栏建造之法送到了此处,现在就已经建造完成。

安营扎寨,军卒们再是熟练不过。

李靖和房玄龄则是一怔。

这草棚看上去,便和寻常的马厩等牲畜蓄养之所没什么区别。

但内部却是出心裁。

用一条条栅栏,将大圈栏,分割为了许许多多的小圈栏。

中有过道走廊,可供饲喂者进出。

房玄龄想起这与自己曾经见过的圈栏不同,说道,“陛下,这圈栏怎地建成这样?”

李靖也眉头微皱的点点头,“这圈栏能遮风避雨便是,为何要隔开成一个个小间?”

“这只是养猪的圈栏,如此岂不有些浪费力气了。”

虽然工作量没多到哪去——大头还是搭建草棚,但毕竟多了不少栅栏木桩,显然还是要费些功夫的。

但李二微微一笑。

“药师有所不知了吧。”

“这圈栏隔开,正是为了避免瘟疫!诸位何不想想,瘟疫是如何传播的?一而十,十而百。如此分隔开来,方可避免传播!”

“!”

“!!!”

李靖、房玄龄对视一眼。

这他们还真没想到!

诚然,养猪之法只是小道,但想想此术若能让天下肉价减半,百姓都能品尝肉食,那可就是了不得的功绩了!

放眼万古,也没有哪个皇帝能让百姓人人有肉吃的!

瞬间他们都明白了李世民这一大早在兴奋什么。

这养猪之法,的确有独到之妙!

而接着,房玄龄观察了一下四周,皱了皱眉。

“不过……李将军,你这兵营治理的不怎么样啊。”

“玄龄,你这是什么话?”

李靖顿时脸一板,意思好好的老房你怼我干什么?

房玄龄摇摇头,“既是饲养牲畜之地,当封闭严实,以免牲畜之气息溢散出来。”

“军营之中务需整洁有序,这成何体统?”

房玄龄所指的,是这圈栏的四面。

没有任何墙壁,除了一排排坚固的柱子支撑,上方厚厚的茅草顶,没有任何遮蔽!

一股猪圈的气息隐隐飘出……这还是刚刚迁入猪仔。

若是时日一长,指不定臭成什么样。

李靖一怔,老房说的好像也对啊。

军营里臭烘烘的成什么话?

一时间心中不悦,高声道,“陈三,给我过来!”

一名年轻小校急忙跑来李靖面前,拱手听命。因为听出李靖语气不善,满头大汗。

“这圈栏是杜大人叫你造的,既然如此,为何不建造周全?”

将军生气,小校顿时慌了,话都说不明白。

不过此时李二笑着摆了摆手。

“玄龄,药师,这事须怪不得这位小将。”

“卷栏修建成这般模样,自然是我的意思。”

……

“呃……陛下,这是为何?”

李靖呆了呆,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李二带兵能力,比天下名将都强大。

既然如此,陛下应该知道军营里要严肃整洁啊。

养猪算是照顾士卒生活,但圈栏为何不封闭?

正如玄龄所说,成何体统。

就见李二笑了笑。

“这便是养猪之法的第二条纲要,居所要清洁通风!”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消除封闭,方不至藏污纳垢!”

“这……这倒是有理!”

房玄龄思索了一下,肯定的点了点头。

大战之后有大疫,房玄龄处理过的瘟疫何止一场两场?

根据他的经验,这圈栏的建造,好像还真的有用。

没有足够的经验,没有过人的才智,决计想不到这个原理居然可以用来改善百姓的吃肉问题。

虽然他房玄龄和杜如晦,被大家称作房谋杜断。

但现在他只想知道,陛下遇到的高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李二口中喃喃道。

声音微乎其微,没有其他人听到。

但他自己心中却是波澜万状。

烈火煎熬,去芜存菁。

最后得酒中真液。

这岂不就像自己打江山这些岁月?

多少仁人志士,途中变节,叛变,乃至反戈一击……

若非自己心狠了一把,怕是现在连性命也不在了。

何况来看孩儿?

但有些事情,尤其是玄武门之事。

李二却不知该如何向孩儿去说。

李建成再怎么样,也是他大伯啊……

一饮而尽。

这神情被长孙皇后、杜如晦,还有李君羡察觉,也是轻轻一叹。

方才殿下的那番话。

结合陛下这个表情,想到了什么事情,不问可知。

一时间也纷纷埋头品酒,不敢多言。

……

李盛看着李二的神情,似是有些恍惚。

不过喝酒喝的飙泪也是人之常情,李盛也没有在意。

“酿酒如酿人啊。”

“道德经曾云,国家纷乱,有忠臣。但三分钟热度容易,能一生初心不改者又有几个呢。”

“如李建成、李元吉辈,昔年随唐王、亲王起事,反抗暴政平定乱世,也算知晓职责。”

“可是后来呢?哼。”

李盛也喝了点酒。

这一说就进入了键政模式,无所顾忌起来。

点评起当今皇帝,完全没想过“那可是皇帝岂能妄议”这种事,挥斥方遒。

“一个李建成,一个李元吉。功勋没多少,在朝中拉帮结派排挤秦王,反倒是一套一套的。”

“后来武德年间,更是笑死我。突厥人一来,连个屁也不敢放,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一个月能丢几百里江山。”

“就罗艺这种常败将军铁废物,居然也能一直领兵。”

“所以说了,这世道就这样。大浪不一定淘沙,也可能把王八捧到天上。”

李盛越说越上头,几乎有些口无遮拦了。

有些奇怪的是,周遭并没有人让他“慎言”,反而纷纷目光惊讶,有些呆滞的看着他。

这个现象无疑有些奇怪,其实根本不像寻常百姓怕麻烦的反应。

不过李盛现在也是上头了,还真没主意。

……

其实前世李盛看隋唐历史,结合他在公司学校里的经历,就觉得这两个鸟人十分眼熟。

哪个团队里没有李建成李元吉这种人?

看着史书真能被这两个鸟人气死。

此刻也不管那么多了,就是要重拳出击!

“要我说,就是唐王李渊问题也不小。能立这种怪胎当太子,我看真是老糊涂了。”

“恢复九品中正制,对五姓七望献媚,不让寒门士子入朝——这是嫌刚打的江山烫手,又想来一波天下大乱了?”

“还好秦王够狠!”

“杀了这两个国祸,镇压异心门阀,挽救了大唐!”

说到这,李盛想起几个史书中的小细节,不由微微一笑。

“结果百姓嘴上不说,谁适合当皇帝心里比谁都清楚。秦王在玄武门举事,宿卫的士卒直接假装没看见,不予阻拦!哈哈!”

“所以各位也不必那么悲观,要知道……”

“君如舟,民如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能统御万里波涛的,终究是为民请命的皇帝!”

李盛键政完毕,

兴头过了,突然也清醒过来。

尼玛,我刚才干了什么。

我在几个没见过几次的客人面前,大谈朝中政变的事?

这几个货不会举报我吧?

李盛一下子还有点慌,虽说自己也不怕举报——当了这么多年猎户,想跑路还不容易?大不了去西域,照样当个富家翁不成问题。

不过就算不举报,传出去也有社死的可能性啊。

毕竟民间三观还是比较朴素的,跟自己这种,在网络时代见惯风云的新青年不一样。

李二干的再漂亮,那俩人好歹也是他兄弟。

就这么杀了,始终有人觉得手足相残不好。

自己这么叫好,到时候可能会被村里的邻居们议论啊。

一时间有些心虚,李盛只好喝酒掩饰,不去看众人的眼神。

但……

半杯酒下去。

李盛却发现,这几人都愣愣的看着自己。

老李还有他夫人,还有老杜,以及这个青年……

四人全都眼眶红红的。

李二此刻感慨万千。

他杀了亲兄弟,囚禁生父,平生就怕无人理解。

无论在朝在野,这件事私底下,谁不非议他几句?

可是万万没想到。

多少年素未谋面的孩儿,却是站在自己一边……

长孙皇后也激动啊。

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啊!

……

至于杜如晦,他简直都要当场哭出声了。

玄武门之变,他是主力策划者!

天下有几人能理解,

他们这群人之所以政变,真不是利欲熏心,乃是为苍生求活?

为秦王策划政变,谏言秦王杀死同胞兄弟。

因为这件事,杜如晦早已做好了背上万世骂名的准备。

谁知这个还未与陛下相认的殿下,居然能理解自己。

更明白他们的用心。

对于此刻的老杜来说,他仿佛不再是朝中重臣。

此刻,他脑海里只有一件事。

此子可立储!

若是有朝一日,这殿下真被立为储君,登基执掌……

他老杜没说的,

古人云,肝脑涂地,万死不辞是也!

……

只有李君羡十分惊诧。

卧槽,我特么出身勋贵之家,从小饱读诗书。

可玄武门这件大事,自己也只是被裹挟而已。

从来没想明白过,只觉得李二比那两个值得追随。

但是心里始终有个疙瘩。

谁知道,陛下遗落在外的这位殿下,明明是猎户出身。

不仅幼龄便凭着自己活了下来。

这见识,这思虑,更是比自己强了不知多少倍,在他看来完全是朝中魏、房这几位重臣的水平啊。

这人和人差距也太大了吧?

殿下别说比自己了,怕是天下的青年才俊加起来都未必赶得上啊!

……

许久过去,李二终于平复了心情。

李盛看着几人神情激动。

心里大约猜测着,可能这几位也是李二的支持者吧。

于是放心了不少。

唤来棉儿斟酒。

李盛再次端起酒杯,笑道,“今日所言,颇有悖乱之处。几位可不要外传啊。”

“万一被皇帝听见,搞不好小生可就得跑路了!”

李盛这么一说,李二顿时哈哈大笑。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