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精选全文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

精选全文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

跳跳的鼠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是网络作家“苏玉长乐”倾力打造的一本军事历史,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变得如此妖孽?朝廷大臣沉浸在震惊当中无法自拔,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李世民坐在龙椅之上,莫名其妙。怎么突然冷场?难道朕说的不对?没错啊,苏玉就是这么说的,哪里出了问题。刘政会看他们可怜的样子,被震惊得反应不过来。哎,昨天在御书房,我也是这样。可怜的娃。那就由......

主角:苏玉长乐   更新:2024-04-27 23:4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玉长乐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全文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由网络作家“跳跳的鼠”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是网络作家“苏玉长乐”倾力打造的一本军事历史,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变得如此妖孽?朝廷大臣沉浸在震惊当中无法自拔,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李世民坐在龙椅之上,莫名其妙。怎么突然冷场?难道朕说的不对?没错啊,苏玉就是这么说的,哪里出了问题。刘政会看他们可怜的样子,被震惊得反应不过来。哎,昨天在御书房,我也是这样。可怜的娃。那就由......

《精选全文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精彩片段


关于开钱庄的事情,李世民为何要跟朝中大臣廷议。

其实道理很简单。

皇帝也不是自己想干嘛就干嘛。

那样独断专行的皇帝一般都没有好下场,不是自己被干掉,就是王朝衰落。

毕竟,皇帝想做的事情,最后其实都是靠着大臣出力的。

就好比开钱庄的事情,虽然可以让房玄龄或者杜如晦负责,但是还涉及户部、地方官员、朝中大臣。

所以李世民必须让他们都同意。

特别是魏征。

开钱庄的事情如果不说明白,魏征肯定又说李世民爱财如命,与民争利,不是贤君明主。

“朕有一个法子,开钱庄!”

李世民得意地说道。

房玄龄和杜如晦交换一个眼神,好戏开始!

刘政会假装糊涂,问道:“皇上,何谓钱庄?”

李世民强行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假装平静:“开钱庄就是....巴拉巴拉.....”

把苏玉说的东西重复一遍。

“就是这样,众位爱卿以为如何啊?”

李世民说完,震惊了朝臣。

这皇上是怎么了?

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吗?

上次想出以工代赈的鬼谋,这次又是开钱庄的奇策,为何变得如此妖孽?

朝廷大臣沉浸在震惊当中无法自拔,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

李世民坐在龙椅之上,莫名其妙。

怎么突然冷场?

难道朕说的不对?

没错啊,苏玉就是这么说的,哪里出了问题。

刘政会看他们可怜的样子,被震惊得反应不过来。

哎,昨天在御书房,我也是这样。

可怜的娃。

那就由我这个户部尚书把气氛搞起来吧。

“皇上,此事不妥,与民争利,且先代无此先例,只怕不妥。”

刘政会第一个假装反对。

打破了震惊的气氛,朝臣们开始议论纷纷。

魏征得到了提醒,马上就来劲了。

“皇上,臣有事启奏。”

李世民眯着眼睛,俯视魏征,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田舍翁已入我彀中。

魏征看李世民诡异的表情,心中一愣。

噫?

从前我说有事启奏,皇上都是满脸黑线,一脸嫌弃,今日为何春风满面?

难道有埋伏?

房玄龄和杜如晦会心一笑:来了,来了,他来了,他嚷嚷着贤君明主怼来了。

“郑国公,你有何事要奏啊?”

李世民微微颔首,非常地慈祥。

魏征被吓得一个激灵,难道真的有埋伏?

不怕,怼了他这么久,难不成还翻了天。

这开钱庄之事,妥妥的与民争利。

绝对不会错。

“皇上,这开钱庄之事断不可行。”

魏征故意大声说道,给自己壮胆。

李世民微微一笑:“哦?说来听听。”

魏征说道:“百姓手中本来就没几个钱,将他们手中的钱存起来,这有借机敛财的嫌疑,还有....还有....”

魏征一时想不过来....

其实开钱庄挺妙的,似乎没有多大弊端啊。

其他大臣看到魏征领头,都来凑热闹,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

朝堂之上闹哄哄的。

李世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中书令大人,你说句话呀,这事情妥不妥?”

吏部侍郎对房玄龄说道。

房玄龄也跟着说道:“皇上,臣也以为此事弊端甚多,不合适,不可行。”

李世民捋了捋胡须,甚是得意。

“众位爱卿,我跟你们说说,这开钱庄有五大好处。”

巴拉巴拉....

“开钱庄有五大好处,朕的意思定了。练兵是头等大事,如果你们觉得不行,那朕只能跟你们借钱了。”

五大好处说得魏征哑口无言。

魏征内心:果然是妙计,完全找不到合适的破绽,这次没法怼皇上。是我草率了。

不过,皇上何时多智而近妖?

奇怪啊。

魏征被李世民怼得没话说,其他大臣自然不好说什么。

特别是李世民最后一句,如果不同意,那就跟他们借钱。

他们肯定不愿意。

不过,世家大族的朝臣们觉得应该没有人会把钱存在钱庄里,自己拿在手上不香吗?

拿去放高利贷不香吗?

为什么要给你钱庄放着?

程咬金这次没明白咋回事,可是李世民要做的事情,他第一个赞成。

“皇上,俺老程颇有家资,我第一个存钱。”

“好,卢国公第一个存了,你们谁还要存钱啊?”

其他大臣默然无语,甚至有点想笑。

这让李世民有点尴尬。

不过,本来没打算他们世家大族存钱,苏玉早就说过了。

“好,此事就这么定了。开钱庄的事情,由刘尚书和杜尚书二人负责,明日就在长安城里开设第一家钱庄。”

李世民说道。


侍郎崔游出来禀道:“皇上,此事不妥,大家手里都没有粮食,如何能征粮兴修水利。”

崔游乃是博陵崔氏,正是大唐五姓七望之一,他们家族囤积了很多粮食。

朝中的大臣都有余粮,面对饥荒,大家心照不宣。

没想到李世民突然开窍了,拿他们开刀杀猪。

程咬金跳出来,拦住崔游,嘿嘿笑道:“崔侍郎,你若是说家里无粮,那就让俺老程去粮仓看看。如果真没有粮食下锅啊,俺老程家里还有点,我接济你。”

崔游顿时语塞,这个程咬金做事鲁莽不讲理,让他进门还得了,定然是翻个底朝天。

“好了,今日廷议到此为止,三日为限,众位爱卿多捐粮食。还有,朕给各位提个醒。内史令卢宏大人已经捐了十万斤粮食,朕给他儿子大理正的候补。”

李世民说完,转身进了后廷,留下朝臣一脸懵逼。

豪门的大臣扯住内史令卢宏逼问:“卢大人,你做的好事,偷偷捐了粮食,把我们当猴耍呢。”

这卢宏乃是范阳卢氏族人,也是五姓七望之一。

卢宏一脸懵逼,实在想不起来自己何时捐了十万斤粮食,自己的儿子又何时得了大理正的候补?

“各位大人,你们听我解释啊,我从未捐过粮食啊。我不知道皇上从何听闻的。”

“事到如今,你还不承认。”

崔游气得要死。

程咬金嘿嘿笑道:“卢大人,皇上说你儿子得了大理正的候补,这可是从五品下的官职,你这是不要了?”

他儿子年纪才13,此时得了从五品下的候补,等儿子成年入仕,开局就是从五品下,比别人快一大截,这可是块肥肉。

虽然得罪了其他家族,可他自己捞了好处。

卢宏含糊其辞,转身离开了朝堂。

其他人要追问,却被程咬金拦住。

“我说诸位大人,这粮食你们是捐呢,还是捐呢?”

崔游等人吹胡子瞪眼,可心里却各怀鬼胎,十万斤粮食一个从五品下的候补,这买卖稳赚不亏。

这世家大族能拿出十万斤粮食的不在少数,若是晚了,这好位子可就没了。

各自扯个淡散了。

留下房玄龄和杜如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克明,你说今日皇上为何这般厉害?这以工代赈的法子,可是旷世之举啊。”

房玄龄向来以善谋著称,这次却栽了。

“以你我对皇上的了解,不该如此。我猜测,有高人在背后指点。”

杜如晦马上猜到了。

君臣这么多年,相互间都很了解。

李世民知道房杜二人的能耐,他们两个也知道李世民的水平。

“可最近宫中无人进出啊,皇上能跟谁商量呢?”

“这也是我奇怪的地方。”

两人摇头出了太极殿。

李世民离开朝堂,回到后庭,心中大快。

长孙皇后在后宫等着李世民退朝。

她想知道今日朝臣们的反应。

“皇上,今日廷议如何?”

皇后见李世民满脸春风,心知以工代赈的计策是成了。

“观音婢啊,你真该看看那群大臣的表情,下巴都要掉了。特别是邢国公和蔡国公,那表情,哈哈哈。”

李世民哈哈大笑。

“那些大臣愿意给粮食吗?”

皇后问道。

粮食才是最根本的,一切的关键在于能征粮,有了粮食才能有劳力开发水利,才能为明年的灾荒做准备。

“也按照苏玉说的办了,不过,朕加了点料,我说内史令卢宏已经捐了十万粮食,朕给他儿子大理正的候补。”

李世民得意地说道。

皇后噗嗤笑道:“那他们恐怕要争着捐赠粮食了,不过,肯定也有头铁的不捐。”

“没关系,也按照苏玉说的做了。我让程知节负责征收粮食,谁敢不给。他什么人你还不知道,装糊涂的机灵鬼。”

李世民笑道。

“哎呀,这个苏玉,朕要什么时候去见见他。高人啊,高人。朕的内忧外困,他一个计策,全部迎刃而解。”

李世民心惊,这样的绝世高人,好在当时隋末逐鹿时没有出山,要不然这天下归谁还不一定呢。

“等水利之事做好,臣妾陪皇上去云阳找他。”

皇后说道。

“一定要去,一定要去。”

李世民惊叹。

....

三天后,那些世家大族明里暗里都捐了粮食,国库的粮食足够开工建设关中的水利。

那些饥民听说干活就有饱饭吃,马上参加兴修水利。

那些废弃的水库重新修建,积雪堆在水库中,等着开春融化。

眼见冬去春来,百姓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水利设施修建起来了,雪水融化,借着春汛,蓄了不少的水。

太极殿御花园,皇后陪着李世民看花。

“皇上,您看这花开得多好。”

“是啊,开得好啊。”

“去年冬天这么大的雪,冻死饿死的灾民却很少,多亏了苏玉的以工代赈计策。”

“是啊,若不是他的计策,不知道要死多少灾民。而且,这个计策我推广到了中原和幽州一带,当地的水利设施也修建了起来。人口损失减少,今年就算有灾,估计粮食生产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若是如此...”

“陛下在打算突厥之事吗?”

“对,渭水之盟乃是奇耻大辱,我必要灭了突厥。”

皇后默然无语,登基第一年就是大灾。

虽然依赖苏玉的计策,没有造成大损失。

特别是,苏玉的以工代赈政策,救活了饥民,长安城内外对李世民非常拥护。

那些大臣也佩服李世民的手腕和计策,支持李世民的大臣占多数了。

应该说,苏玉一招以工代赈,不仅让李世民度过了第一个灾年,而且扭转了人心向背,他这个皇帝终于合格了。

国力非但没有因为灾年下降,反而上升了。

可国力也没有强盛到和突厥决战的地步。

咳咳...

长孙皇后猛烈咳嗽几声,有点喘不过气。

“观音婢怎么了?”

李世民马上喊宫女太医。

扶进寝殿,王太医把脉,说道:“娘娘是气疾,乃是操劳过度,心神虚祛与心气不宁者。”

“不要紧吧?”

李世民担忧道。

“这...需要调理。”

王太医闪烁其词。

皇后娘娘自己却心惊,气虚已经许多年了,但是发作还是头一回。

难道真如苏玉所说....天不予寿?

该去见见苏玉了。

小说《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