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全本小说阅读搬空王府,下堂王妃踏上流放之路

全本小说阅读搬空王府,下堂王妃踏上流放之路

子虚乌有君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其他小说《搬空王府,下堂王妃踏上流放之路》,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其他小说,代表人物分别是周云姝夏莺,作者“子虚乌有君”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水的时候周云姝抬头看了眼远处快要消失在夜色中的鞍山。那里据说有水。四辆车和二百多个水囊全部灌满之后,梁掌柜的和周云姝等人一起往客栈那边走。周云姝不动声色地和梁掌柜打听关于鞍山县的事情,“我看鞍山县离开的百姓好像不多。”梁掌柜的骄傲道:“那是因为我们鞍山县的风水好,不管往年是旱灾还是洪涝,我们鞍山县在山神的庇佑下一直平平安安,虽然说不上......

主角:周云姝夏莺   更新:2024-05-25 20:3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周云姝夏莺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本小说阅读搬空王府,下堂王妃踏上流放之路》,由网络作家“子虚乌有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其他小说《搬空王府,下堂王妃踏上流放之路》,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篇其他小说,代表人物分别是周云姝夏莺,作者“子虚乌有君”精心编著的一部言情作品,作品无广告版简介:水的时候周云姝抬头看了眼远处快要消失在夜色中的鞍山。那里据说有水。四辆车和二百多个水囊全部灌满之后,梁掌柜的和周云姝等人一起往客栈那边走。周云姝不动声色地和梁掌柜打听关于鞍山县的事情,“我看鞍山县离开的百姓好像不多。”梁掌柜的骄傲道:“那是因为我们鞍山县的风水好,不管往年是旱灾还是洪涝,我们鞍山县在山神的庇佑下一直平平安安,虽然说不上......

《全本小说阅读搬空王府,下堂王妃踏上流放之路》精彩片段


周云姝看着掌柜的说道:“真的不能再便宜一点了吗?”

掌柜的摇头,“你可以少买一点。”

周云姝在掌柜的说这句话的时候,眼不由自主地落在自己之前给掌柜的那二两银子好处上。

一桶水呢。

掌柜的察觉到周云姝的目光,将那二两银子收到自己的袖子里。

“不过,我们可以赠你几个水囊,装满水的。”掌柜的强调。

周云姝狠狠地叹了一口气,道:“好,我们买。”

“我再多给您五两银子,能把我们的水囊都给灌满吗?”

掌柜的看着周云姝又拿出来的五两银子笑着道:“可以!”

周云姝见掌柜的答应,不动声色地露出身后二百多个空空的水囊,她看着掌柜骤变的脸色,满脸感激地说道:“那就谢谢掌柜的了。”

“小生不才是个秀才,我看贵公子在读书,如果不嫌弃的话,我这里有一本经过注解的三字经,就当做见面礼送给小公子了。”

周云姝这句话一出,掌柜心中的不满立刻被抚平。

钱可以再赚,但是经过注解的书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得到的,这对普通人家来说,可以算是传家宝一样的存在了。

“那就谢谢公子了,虽然这水的价格没办法再降,但是这水囊有我老梁在,一定都给您灌满了!”

周云姝也笑着道:“那就谢谢掌柜的了。”

“您看现在时间还早,不如就现在?”

“没问题,咱客栈后面就是甜水井,但是水不多,我让小二带你们去城南去打水!”

“好。”

掌柜的对着后门处喊道:“小苗儿,卖水了!”

“来了!”

十辆车,卫忠带着六辆车跟着小苗儿离开,周云姝带着杜老二和剩下的四辆车以及所有的水囊和梁掌柜的离开。

路上看到有身穿红袍的人时,梁掌柜的带着周云姝等人主动避让。

周云姝看着掌柜的讳莫如深的样子,问道:“这些身穿红袍的是……”

周云姝还没有说完呢,就看到掌柜的吓得伸出手放在手边让她不要再说了。

见周云姝没再开口,梁掌柜才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这是红莲使,公子以后遇到记得离远点。”

周云姝点了点头,目光从不远处那所谓的红莲使身上移开了目光。

鞍山县虽然入城费贵,但是它城内没有宵禁,只城门会按时关闭。

梁掌柜的带着周云姝去取水的地方是靠近鞍山的一座小院儿,旁边还有不少一模一样的小院儿,每个小院儿外面都有人拿着武器守着。

周云姝是从梁掌柜和小院儿的人交谈中才知道,这座小院儿是梁掌柜的父亲买下来,现在由梁掌柜和他的三个兄弟继承,是他们卖水的主要地点。

杜老二带着人去灌水的时候周云姝抬头看了眼远处快要消失在夜色中的鞍山。

那里据说有水。

四辆车和二百多个水囊全部灌满之后,梁掌柜的和周云姝等人一起往客栈那边走。

周云姝不动声色地和梁掌柜打听关于鞍山县的事情,“我看鞍山县离开的百姓好像不多。”

梁掌柜的骄傲道:“那是因为我们鞍山县的风水好,不管往年是旱灾还是洪涝,我们鞍山县在山神的庇佑下一直平平安安,虽然说不上什么大富大贵,但也安居乐业。”

“那些劳什子红莲……”梁掌柜的看着对面拿着火把的几人瞬间闭嘴。


周云姝和吴瑰回到客栈的时候,方慧文已经将他们的行李清点的差不多。

姬明珠马车上的东西方慧文没有清点,没有她的允许,周家人不会去动姬明珠的东西,这是他们共同的默契。

根据方慧文的清点,他们药材充足,现有的粮食加上周云姝刚买来的,够他们一行人吃大半个月。

周云姝将买来的东西交给方慧文之后接着去了姬明珠的房间,初五依旧守在门口。

周云姝敲了敲房门,是王嬷嬷打开的。

“祖母怎么样了?”

“主子刚醒,您来的正是时候。”

王嬷嬷让开门口的位置,示意周云姝进去。

来到房间,周云姝果然看到自己祖母倚靠在床上,气色比早上的时候好了不少。

“祖母,您现在感觉怎么样?”周云姝坐到床边关心地问道。

“无事。”姬明珠掀开被子,“既然你回来了,那就让他们收拾一下东西,我们今天就离开恒阳。”

“祖母?”周云姝不解的看向姬明珠。

不是说要休息一天吗?怎么突然就要离开。

“昨日的西北急报你也看到了,但那急报已经不算是急报。”

“吐蕃一个月前就拿下了伊州三分之一的土地;西州的鼠疫也爆发了半月有余。”

姬明珠在听到鼠疫这两个字的时候,心一直悬在半空中就没有落下过。

她怕南下的西北难民会被朝廷堵在京城以北,难民进不了京城的地界会绕路向南;更怕西北难民中会有感染鼠疫的人,疫病传播的速度太快,太广,所以哪怕她现在身子还有些难受,她也不想停下。

周云姝听完眉头紧蹙,她记忆中西北确实有难民南下,但是还未靠近京城便被皇帝派人围杀。

是的,不管南下的难民有没有感染鼠疫,为了京城不被沦陷,所有往京城方向来的难民全部被坑杀火葬。

其实不只是西北那边有难民南下,还有北境因为战乱流离失所的难民;泸州和青州受了旱灾的灾民也在往京城这边来。

而周云姝他们这次南下,说不定刚好会和北上的泸州难民撞上。

周云姝记忆中除了西北两州,并没有其他地方爆发鼠疫。

但她也怕出现意外,再加上此刻情绪不安的姬明珠,她点头道:“那我现在就去安排。”

李佳兰和吴月等人在听到周云姝说现在就要离开时,虽然不解姬明珠的安排,但她们早就已经习惯听姬明珠和周云姝的话。

为了能让姬明珠和吴月两个病人稍微好受一点,车厢里铺的厚实,尽量减轻她们的颠簸。

从收拾行李到离开只用了一个时辰。

跟在周家身边的官兵们十分不解周家人的操作,本来以为能好好休息一晚,结果要继续跟在他们的身后奔波。

而周云姝一行人从恒阳离开后,两天内除了晚上休息,白天一直都处于赶路的状态。

姬明珠因为王嬷嬷的贴身照料,病已经好全,只有吴月身子疲乏,却也没有恶化。

第三天。

从早上一直赶路到中午,休息的时候姬明珠将周云姝叫到自己身边,让王嬷嬷给她把了个平安脉。

在知道肚子里的孩子无恙后,周云姝松了一口气。

这几天他们一直在赶路,虽然周云姝身体没有什么异样,但还是担心她肚子里的孩子会有什么闪失。

中午休息了一个时辰后,初七驾驶着马车在最前面带路。

后面是周云姝她们这辆车,由春雀驾驶;再后面是冬鸽带着吴瑰和吴月;最后面那辆是初五驾驶着装载着行李和物资的骡车。

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初七驾驶着马车在一个三岔路口迎面和一群乌泱泱的难民遇上。

初七没有放慢马车的速度,春雀也没有放慢。

在赶路之前他们就交代过,赶路过程中要紧紧地跟上前面那辆车。

尤其是在遇到现在这种局面时,你一旦跟不上前面那辆车,很有可能就走散了。

周云姝掀开车帘,在看到马车与迎面而来的难民慢慢交汇在一起的时候,压抑着心中的不安,将空间里的一把折叠军工刀放到手心。

不对劲,真的不对劲。

这个不对劲一方面是来源于对面的难民;另一方面是来源于前面正在赶车且慢慢加速的初七。

他们这一路都没有遇到过难民,但是今天在初七的带领下,只是一天的时间就和这批难民迎面对上。

“娘,大嫂,你们带着孩子坐好。”

李佳兰和方慧文被周云姝紧张的情绪感染,每人抱着两个孩子紧紧地缩在车厢里。

“春……”

周云姝刚说了一个字,外面便突然响起尖叫怒吼以及兵器撞击的声音。

“姑娘,抓稳了!”春雀拽紧缰绳在车辕上喊道。

没办法,前面的初七加速,她必须也加速才能不被初七抛下。

外面难民的暴动声仿佛就在耳边,当周云姝她们所在的车厢从外面被狠狠撞击后,周云姝听着骡子的嘶吼声,随着晃动的车厢一只手死死地抓住车窗,另一只手捂着自己的肚子。

“砰!”

骡车一晃,车辕处传来刀剑相撞的声音。

周云姝抬眸,一把长刀穿破厚重的车帘将其砍成两半,接着一张沾满鲜血却陌生的脸出现在周云姝几人的面前。

在周云姝看到那张脸的同时,她抓着车窗直接一脚将其踹飞出去,接着便是春雀的补刀,以及尸体落地的声音。

春雀踹下想要爬上车辕的难民,控住骡子扬起鞭子狂奔。

元若的哭声响彻在耳边,周云姝转头,便看到苍白着脸躲在自己母亲怀里的元礼元义,以及窝在李佳兰怀中大哭的元若和冲着自己笑的希希。

周云姝看着自己女儿这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倒是像极了她的父亲姬生。

外面的情况周云姝不清楚,但是难民群中的撕打怒吼声随着骡车的狂奔渐渐消失在耳边。

春雀怕被人追上,驾驶着骡车狂奔了一个时辰后才放慢速度。

此时天已经黑了,除了他们这辆骡车车轮压在地上的声音,周云姝没有听到其它车辆或者是马蹄的声音。

因为这场有可能是人为的暴动,他们走散了。


周云姝拿着箭矢在手中转了两圈儿,这卫忠对她的态度有点奇怪啊,但周云姝确定自己从来都没有见过他。

想不通的事情暂时放下,反正他们还要同行很长一段时间,如果他真的有狐狸尾巴,周云姝不信他会不漏出来。

杜麻子几人的小心思被杜老庄拒绝,愤愤不平的离开后,杜老庄回头看了一眼重新将箭矢背在身上的周云姝后继续赶路。

周云姝回到车厢,希希钻到周云姝的怀里。

李佳兰忧心地问道:“这样的事情不会越来越多吧?”

“会越来越多的。”周云姝没有掩饰太平,“泸州的旱灾严重,要想安然无恙的穿过泸州,必须要心狠。”

之前那个叫勇子的男人一直在试探杜老庄的底线。杜老庄等人表现的越是有原则,他们就越是可以无所顾忌。

而遇到这样的人,只要你比他更狠、更没有原则,他就会害怕地缩回去。

说白了就是欺软怕硬。

周云姝今天出头也是想告诉杜老庄和杜家村的人,在这样一个满是天灾人祸的年代里,一味地妥协让步并不会换来海阔天空的和平结局,能得到的只会是得寸进尺,甚至任人宰割。

周云姝心里还打着能蹭着杜家村的队伍一起走出泸州的算盘,所以不可能就这么让杜家村成为别人嘴里的肥羊。

而杜家村要想不成为别人嘴里的肥羊,平平安安的离开泸州,那就必须变得心硬,拳头硬。

……

晚上队伍找到一个背风处安顿下来。

杜老庄和队伍里有声望的人准备讨论接下来该走哪一条路时,让杜老二将周云姝也喊了过去。

上一次周云姝之所以能加入商议,是因为她得到了北境难民南下的消息,而这一次完全是因为她今天下午的做法震慑到了众人,让杜家村这支逃荒队伍不得不正视周云姝的存在。

“云书,你有什么意见吗?”

因为傍晚那场冲突算是周云姝解决的,所以杜老庄主动寻求周云姝的意见。

“我想问问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在干什么吗?”

杜有田不明白周云姝的意思,他理所当然道:“我们在逃荒啊!”

“那大家觉得我们接下来要路过的泸州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就是一州。”

“干旱,泸州干旱最严重!”杜老三看着周云姝大声道。

经历过傍晚那一遭,本来就崇拜周云姝的杜老三更加崇拜了。

“还有灾民。”卫忠补充。

“是啊,干旱,灾民。”周云姝将一块木头扔进面前的火堆里,继续道:“而且这干旱已经持续几个月了,我听说泸州今年可是颗粒无收。”

“没水,没粮,天热得要死,咱们村子里的人都绝望的逃荒,那大家觉得泸州的百姓和灾民还剩下多少理智。”

“或者说,你们猜有多少人活不下去了落草为寇。”

周云姝的话就像是一把火,烧掉了所有人心里的侥幸。

而此刻他们心中的泸州也变成了一个张着血盆大口的怪物,稍有不慎就会被它嚼碎咽入肚子里。

杜老三想到今天下午那些猖狂劫道的村民,或许已经不能称他们为村民了,就冲他们之前那个嚣张的态度,绝对是杀过人的。

“爹,我们要不然掉头回老家吧,我们……”

“闭嘴!”杜老庄厉声呵斥道。

他既然带着人出来了,就不可能再带着人回去。

小说《搬空王府,下堂王妃踏上流放之路》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封闭的车厢里在正中间有一盏油灯,将将可以把车厢内照亮。

周云姝坐在左侧的车座上,对面是方慧文,正中间是一个少年。

“所以,是卫忠将你从桐城带出来的。”

少年看了眼方慧文,点头。

方慧文道:“我也没有想到竟然能在车队里遇到绪杰,第一眼的时候还以为自己眼花了。”

封绪杰是她嫡亲姐姐的长子,而她嫡亲的姐姐嫁到了扬州封家。

封家是扬州有名的世家,最有名的就是他家的造船业,可以说,大周王朝三分之二的船都是出自封家之手。

而封家也是大周王朝数一数二的奢豪世家,富可敌国四个字仿佛就是专门为封家打造的。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周云姝实在是不明白封绪杰为什么会沦落到被人通缉的地步。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世家几乎可以说是屹立不倒的存在,延续时间长的世家甚至比大周王朝建朝的时间还要长。

所以封绪杰被通缉,周云姝猜测是他们封家内斗的结果。

“你的事情我们不过问。”周云姝对封绪杰道:“但是我们现在的境遇你也看到了,等到了下一个城池我们就把你放下,给你一点盘缠你自己想办法回扬州。”

“我不回去!”封绪杰道。

他一开始的时候没认出眼前这个看着比自己大一点的少年是谁,多看两眼后便猜到了周云姝的身份。

“王妃,我不能回去。”

“别叫我王妃。”

封绪杰抿了一下嘴唇,紧攥着拳头看着一身男人打扮的周云姝道:“我父亲中毒死了,我如果被找到的话也不会有好下场。”

封绪杰见周云姝无动于衷,咬了咬牙还是将事情全盘托出。

“我娘被封克文诬陷红杏出墙。”他咬着牙,眼泪不自觉流下,声音痛苦无比,像是又回到了无比屈辱的那天。

“我被他们抓起来押在地上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我娘被那群畜生浸了猪笼。”

方慧文没忍住哭出了声音,那是从小看着她长大的长姐,就这么被人活活糟蹋死了。

嘴被咬破,血腥味充斥在封绪杰的口腔里,但他仿佛没有察觉到。

“我被关押起来后,费尽心机藏在倒夜香的车里逃出了封家,好不容易才逃到桐城。”

周云姝看着确实黑瘦狼狈了不少的封绪杰问道:“曹正兴来桐城是来找你的吗?”

“我不知道。”封绪杰实话实说道:“但封克文在我爹死后暂代封家家主一位,确实是有曹正兴的支持。”

他们家出事儿的时候曹正兴刚好就在封府,听下人说,曹正兴来的时候只带了护卫,但是走的时候却拉了几十辆马车离开,里面全都是封克文给曹正兴的孝敬。

当然,这也是他明晃晃的向众人宣告,他封克文当家,是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曹公公那里过了明路的。

周云姝想到之前城门口的情况,虽然多了很多官兵,但的确没有曹正兴的人,难不成他到桐城还有别的理由?

周云姝正想着,封绪杰继续道:“王……哥。”

他想到周云姝不喜别人喊她王妃,所以及时改口。

“我听姨母说你们要去海州,我想跟着你们一起。”

方慧文见周云姝看向自己,解释道:“三郎,我是听到绪杰说要去海州,觉得巧了所以才……”

周云姝点头,示意自己并没有要怪她的意思。

“你去海州做什么?”

“封家的船队在扬州、徐州、泉州、福州、海州等地都有舵点,海州的舵点是我爹心腹所在的位置,我想去海州找他。”

封绪杰紧张地看着周云姝,从刚刚的几段对话当中他也看出,他姨母这家现在能做主的是自请下堂的魏王妃。

只要她同意,自己就能留下。

周云姝在听到封绪杰说封家在海州有舵点的时候心头一动。

她其实知道一点自己祖母为什么要去海州的原因。

虽然海州并不安稳,但是海州靠海,且海州那边势力混杂,没有像封家这样直接雄霸一州的豪族。

再加上海州在南州的下游,虽然他们不去南州,但是坐船的话去南州并不远,且可以通过恒江直达南州的州府。

还有一点是周云姝猜的,那就是从海州可以坐船直接避开陆路去距离北境最近的沧州。

如果她的猜想是真的,那她祖母的计划真的是一举数得。

而眼前的封绪杰送上门……

周云姝看着面露紧张的封绪杰道:“你可以留下。”

封绪杰和方慧文的脸上纷纷露出喜色。

周云姝的话还没有说完,“但是你必须要听我的话。”

“好,我听!”

从扬州到桐城封绪杰逃了太久。

其实他的第一选择并不是海州,他的第一选择是留在京城的三叔,否则如果选海州的话直接从扬州南下就是了,用不着北上这么远再绕道。

只是可惜,原本在他眼中和自己父亲关系最好的三叔竟然为了讨好曹正兴,想要从自己手中骗出门主令和造船的图纸以及密阁的位置献出去。

如果不是他这段时间经历了太多警惕心增强了不少,说不定真没命逃出京城。

好在上天对他不薄,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遇到了卫忠,又在卫忠的队伍里见到了据说被抄家流放的小姨。

他小姨的变化太大了,要不是他小姨喊了他两声,他都不敢信眼前这个没什么特色的妇人竟然是自己养尊处优的小姨。

在这个天灾人祸的年头他想要自己赶到海州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是身后还一直有人在追他,所以在见到小姨的那一刻,他简直像是见到了救命稻草。

而当他激动的心渐渐平静后,封绪杰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巧在桐城见到卫忠。

封绪杰看着从车厢里出去的周云姝,跟在自己小姨的身后也出了车厢。

周家多了一个人除了距离他们最近的杜老庄家没有人发现,本来杜家村的人对周云姝的家人也没那么熟悉。

而封绪杰坐下没多久,卫忠就拿着一个包袱走了过来。

卫忠先是和周云姝打了个招呼,然后将包袱递给了封绪杰。

封绪杰看了眼坐在自己对面照顾希希吃饭的周云姝,又看了眼回到自己位置的卫忠。

所以,周云姝知道卫忠的真实身份吗?

小说《搬空王府,下堂王妃踏上流放之路》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周云姝从自己祖母那里只得到了一个“等”字,还是等。

回到房间,周云姝见自己母亲带着大嫂在收拾床铺,元礼元义带着希希和元若在旁边的榻上吃着糕点。

看到周云姝进来,元礼元义站起来,“姑姑。”

周云姝走到四个小不点的身边,摸了摸他们的脑袋道:“你们有没有身体不舒服?”

小孩子的抵抗力差,周云姝怕姬明珠和吴月生病后,四个小不点也会跟着生病。

这可不是现代,小孩子的夭折率太高了,而周家承受不起任何一个孩子的夭折。

四小只在周云姝问完后齐齐摇头。

元礼元义已经启蒙,再加上周家巨变,两小只一下子成长了许多。

只元若年纪小不太懂,还以为是娘亲和祖母一起带着他们出来玩。

姬南希比元若还要小几个月,她也不懂。

但姬南希从小就是跟在周云姝的身边长大,只要能一直看着自己母亲,她觉得不管去哪儿都可以。

周云姝确定四个小不点身体都没有不舒服之后,让冬鸽看着孩子,带着母亲和大嫂去了吴月她们婆媳两个的房间。

接下来要长途跋涉,她们必须要好好计划一下才行。

周云姝看着身边的周家女眷,说道:“祖母的意思是,我们今天在恒阳休息一天,明天就离开。”

“可是祖母的身体还没好。”方慧文蹙眉道。

和周云姝一样,在周家人的眼中,姬明珠是最特殊也是最重要的存在。

“祖母怕待的时间太久会有变故,所以我们今天好好休整一下,接下来就要赶路了。”

方慧文和吴瑰齐齐点头,既然祖母说了,那就按祖母说的做。

更不用说周云姝未出嫁之前就一直和小姑周建莹掌管家里的事务,她们也习惯听周云姝的安排。

“云姝妹妹,要是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说。”吴瑰对周云姝道。

方慧文也道:“还有我。”

李佳兰也拽着自己女儿的袖子,她也想做点什么。

“好!”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太多,靠她自己也不现实。

周云姝点头后,李佳兰等人的脸上都露出一抹轻松的笑容,她们就怕自己没有用武之地。

“姝儿,也给我找一点事情做。”一直躺在床上休息的吴月哽咽道:“要不然,我脑子里都是你小叔他们。”

吴月一句话,让在场的人都红了眼。

周云姝看着憔悴的吴月心里叹了一口气,“二婶儿,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身体养好,养好身体后有不少事情需要您帮忙呢!”

吴月抽噎着点了点头,她不能拖累家里。

“还有,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周云姝目光沉沉地说道:“我不信朝廷的话,也不信北境传来的消息,祖父他们征战多年,在北境经营多年,我不信他们会这么轻易的死在碧玉关。”

周云姝的话像一支强心剂,瞬间让李佳兰几人眼中迸发出一抹亮光。

周云姝看她们终于振作起来,继续道:“先赶路,等安顿下来后我们再想办法去北境打听祖父他们的消息。”

“在没有确切的消息之前,我们得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你们说是不是?”

李佳兰等人齐齐点头。

吴瑰小心问道:“小姑之所以离开,是不是……”

周云姝点头,随即指了指外面,她可没有忘记皇帝一直派人跟在他们身边。

众人一看,立刻闭紧自己的嘴巴。

他们就这么一个希望了,绝对不能出现差错。

“停留在恒阳的时间太短,我们必须要做好准备。”

周云姝从自己的怀里拿出五张二百两的银票,道:“这是我离开王府的时候藏得钱……”

周云姝还没说完,就听到方慧文和吴瑰齐齐道:“我也藏了。”

说完吴瑰和方慧文对视了一眼,接着脸上露出一抹笑。

这是她们妯娌两个最默契的一次。

李佳兰也道:“我也藏了一些。”

吴月听到她们三人的话傻了眼,藏钱?

她除了身上这件衣服,身上戴着的首饰都被抄家的人弄走,什么都没有。

所以,整个周家就她一个“老实人”是吗?

李佳兰是个孤女,把钱财看的很重。

当时抄家来的突然,她藏得东西不是很多,头发里用帕子藏了十个金花生。

两个腋下又拆下来两个布包,一个里面装着五张一百两的银票和五张二百两的银票;另外一个则是装了二十几个成色不错的珍珠。

方慧文藏得银钱比李佳兰少。

她只来得及往鞋子里各塞了三张一百两的银票,不过两个儿子的鞋子里她也塞了银钱。

元义的鞋子里藏了三张五十两的银票,元礼的鞋子里藏了两张一百两的,这是她当时所有的现钱,本来也有黄金银子的,但是太不好拿了,只能放弃。

吴月虽然什么都没藏,但儿媳妇吴瑰藏的是全家人最多的。

她不仅在自己的头发里塞了十二根小黄鱼,在自己胸前还塞了十张二百两的银票和六张一百两的银票。

两条腿上也绑了东西,其中一条绑了两圈儿小黄鱼;另外一腿则是挂了三个袋子,其中一个装满了珍珠,另外两个是散碎银子。

这些东西在她去药店的时候,借着去上药的缘故,将所有东西都解下来装进了放药的包袱里。

不仅如此,在她鞋子的鞋垫下面,各自藏着五张一百两的银票。

如果当时不是元若不在她身边,她非得在元若的身上也塞满东西不可。

吴月看着自己媳妇儿从包袱里拿出来的东西时都惊呆了,在听到她把东西藏在哪里更是合不拢嘴。

“万一被发现怎么办?”吴月呆滞道。

吴瑰把包袱打开,说道:“总要赌一把,俗话说得好,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说完吴瑰看着自己婆婆立刻解释道:“娘,我不是说你是胆小鬼,我就是……”

吴月摇头,“没事儿。”

她这辈子确实活的太规规矩矩。

“娘?”

“做的不错。”他们二房幸亏有吴瑰在。

听到婆婆对自己的认可,吴瑰嘴角止不住地勾起。

吴瑰母亲早逝,虽然嫁过来之后吴月一直对她冷淡,但她却一直将吴月当做亲生母亲对待,尤其是婆媳两个十分有缘,还是同一个姓氏。

吴瑰将一包小黄鱼,外加所有的银票放到吴月的手中,“娘你拿着。”

吴月愣住,接着将这些钱推到吴瑰的面前,“这都是你的,你自己……”

“娘,你可是我娘,你替我管着!”吴瑰语气不容拒绝,吴月的眼睛一下子有点红。

吴瑰最看不得人哭,她有些手忙脚乱的看着吴月,“娘,是不是我哪儿做的不好,您别哭啊,您……”

吴月听着吴瑰关心的话,扑到比自己高出许多的媳妇儿怀里,道:“娘以前对不起你啊!”

吴瑰被抱住地瞬间有些僵硬,随即又拍了拍自己婆婆的脊背,就像是小时候哄自己弟弟妹妹那样,道:“娘,您从来没有对不起我。”

虽然没有对她像对刘爱芳那么好,但也从来都没有磋磨她,只是冷漠无视而已,吴瑰一直都很知足。

而吴瑰越是这么说,吴月的心里就越难受。

想到以后就是自己和媳妇还有孙子一起生活,心里下定决心要把儿媳妇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疼。

周云姝等吴月情绪稳定下来后,说道:“这些钱你们有什么打算?”


周云姝几人的运气不错,在入夜前找到了一处村庄。

周云姝掀开车帘,看着因为陌生骡车的驶入而手牵手大喊着跑回村子里的孩子们,让春雀驱车上前。

刚到村口,骡车就被一行人拦住。

“你们是什么人,来我们村子里干什么?”问话的是一个方脸,皮肤黝黑的汉子。

周云姝掀开车帘,看着汉子笑道:“大哥,我们是去桐城投亲的,想在贵村借宿一晚。”

方脸汉子见周云姝有理有度,文绉绉的像个读书人,心里放松了警惕。

“你们来的也巧,要是再晚一天,说不定我们村子就空了一半。”

周云姝惊讶抬眸,她从骡车上下来,看着眼前的方脸汉子问道:“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还不是干旱闹的!”

方脸汉子也不想和一个陌生人说太多,只道:“借宿可以,但我们可不是白借给你们。”

周云姝点头,“这个我们知道。”

方脸汉子见周云姝还算识时务,说道:“我们家明日就要去逃荒,刚好收拾出了几间房,可以让给你们一间。”

“谢谢大哥。”

正如眼前的方脸汉子所说,整个村落十分热闹,大都是为了收拾行李引起的喧哗声和告别声。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背井离乡的,尤其是老人,宁愿死在家里,也不愿再继续奔波。

方脸汉子的家在村口位置,他带着周云姝一行人回家的时候引起不少左邻右舍的关注,当然最关注的还是他自己家里的人。

“二哥,这谁呀?”一个看着二十几岁的男人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骡车和跟在自己二哥身边的周云姝。

这人的气质比自己在县城里见到的举人老爷还要有风度,应该也是有功名在身的吧。

“来投宿的,小妹她们的房间不是收拾出来了吗,就让客人住那间。”

杜老二说完,杜老三立刻对着主屋喊道:“小妹,小妹!”

“别叫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圆脸小姑娘听到自家哥哥的声音从房间里跑出来,泼辣道:你叫魂儿呢三哥!”

话音将落,当她看到院子里不只有自家哥哥的时候,望着脸带笑容的周云姝红了脸。

她还以为家里只有他们自家人呢!

“叫我干啥?”小姑娘的声音一下子腼腆了不少。

“带客人去你房间,他们今天在家里投宿。”

“好!”

此时杜家人听到外面的声音都从房间里走了出来,李佳兰和方慧文带着孩子们从骡车上下来的时候,对正好奇地看向自己的杜家人们点了点头。

正房里抽着旱烟的老爷子看着去了房间的周云姝一行人,道:“这户人家来头不小,一会儿把老二叫进来我问问。”

“好。”

杜家小妹的房间是西厢房第一间,进去走三步就是土炕,此刻土炕上只剩下了厚厚的草席。

杜家小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因为我们明天就要逃荒去了,所以东西都收拾的差不多,你们要是不习惯,我再去给你们拿两条褥子。”

周云姝笑道:“不用了,只是可能需要再帮我们腾一间房。”

她和春雀现在的身份是男丁,和家里的女眷睡在一起不就露馅儿了吗。

“好,我去问问我大哥。”

杜家小妹离开后,周云姝看着偷偷扒在窗户边的三个小萝卜头,从剩下的糕点里拿了两块桂花糕掰成两半对着他们招了招手。

等杜家小妹带着自家嫂子收拾好房间过来的时候,方慧文已经从三个小萝卜头里套出了杜家所有的信息。

杜老头一共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杜老大娶妻杨氏,育有两子一女,大儿子今年十三岁,小儿子十岁,女儿七岁;杜老二是走镖的,娶妻王氏,有两个儿子,一个十一岁,一个六岁;杜老三还在念书,娶妻李氏,只有一个女儿,今年四岁。

杜家是村子里相当殷实的人家,家里有三十亩旱地,二十亩水田,一年到头不仅能挣出全家的粮食,还能卖出不少。

当然,这是往年的时候,这两年年景不好,五十亩地的收获还没有以前年岁的三分之一。

杜老头是一个很有先见之明的人,这两年的粮食就没往外卖过。

眼看着今年几乎颗粒无收,这旱灾还不知道要持续到什么时候,所以决定与其在这里等死,还不如带着全家去逃荒。

周云姝一行人就是在这个时间点来到了杜家村。

“隔壁还有一间孩子们的房间,小哥儿可以住在那里。”说话的是杜老大的妻子杨氏。

“谢谢,不知道贵府是哪位当家?”

好不容易有正经的地方落脚,周云姝想给一行人弄点热乎吃食儿。

“是我婆婆。”

“那就麻烦嫂子,我想买一点吃食儿。”

周云姝要的也不多,她从杜家买了三十斤的白面,二十斤的玉米面,另外又买了十五颗鸡蛋、一把粉条、两颗白菜和一块腊肉。

这些吃食加上晚上的住宿费,一共花了一两三钱银子。

晚饭是春雀做的,做的鸡蛋疙瘩汤,烙的玉米饼外加白菜腊肉炖粉条,还有杜家送过来的一碗只有几块肉的鸡汤。

做饭的时候有一个小插曲,春雀觉得磨盘碍事随手将它拎到墙边,将杜家人吓了一跳。

这看似随意的举动是周云姝让春雀故意为之,她想让这户人家知道,他们一行人虽然妇孺多了一点,但不是没有自保之力的。

杜家送来的鸡汤周云姝等人没有动,吃饭时,方慧文将杜家的情况简单的和周云姝几人说了一下。

说起来,这杜家村决定去逃荒和她们留宿的这户人家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连年干旱,其实杜家村早就有去逃荒的想法,但是逃荒不是那么好逃的,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

而现在杜家村的人愿意去逃荒,是因为两个原因。

其中一个原因是距离他们不远的小村子被山匪抢了,杜家村因为是一个大村免于一劫,但是知道自己周围有土匪,他们哪怕是人多也人心惶惶。

再有一个原因是这一次杜老二走镖回来,顺便还带回了和自己一起走镖的人。

和杜老二一起走镖的人也是在自己的家乡活不下去,所以准备拖家带口往南边逃荒。

至于为什么不往京城那边跑,当然是因为他们就是从京城那边过来的。

往京城走的难民太多了,还不等他们靠近京城就会被赶回来。

更不用说京城周边大旱,京城进不去的话他们留在外面不还是等死吗?

与其这样还不如往南方去,听说南方风调雨顺,稻子一年还能种两次,怎么都饿不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