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精品推介

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精品推介

易阴阳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网文大咖“易阴阳”大大的完结小说《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军事历史,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赵百汇赵锦衣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都选择让人去打酒,准备舍命陪红薯了。当然,赵百汇肯定不会答应,有人干到天黑了,还不打算回去,结果被他派人赶回去了。你们的身体是你们自己的吗?那是老爷的!你们自己不爱惜,老爷还心疼呢。好好多活几年,多给老爷赚几年补助才是正经事儿。起完了地瓜,四大丫头去各处又发钱了。这几天干活自然是也是要算工钱的,而且是按......

主角:赵百汇赵锦衣   更新:2024-02-08 03:0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百汇赵锦衣的现代都市小说《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精品推介》,由网络作家“易阴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易阴阳”大大的完结小说《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军事历史,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赵百汇赵锦衣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都选择让人去打酒,准备舍命陪红薯了。当然,赵百汇肯定不会答应,有人干到天黑了,还不打算回去,结果被他派人赶回去了。你们的身体是你们自己的吗?那是老爷的!你们自己不爱惜,老爷还心疼呢。好好多活几年,多给老爷赚几年补助才是正经事儿。起完了地瓜,四大丫头去各处又发钱了。这几天干活自然是也是要算工钱的,而且是按......

《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精品推介》精彩片段


秋高气爽,万里无云,正是收获的好时节。

赵府上上下下八百来人都到峡谷边缘处的田地里收红薯来了。

一个男人扒开泥土,看到一根和他拳头差不多大小的红薯,脸上露出兴奋的笑容。

虽然这些红薯都是赵老爷的,跟他们没关系,但是农民看到粮食那种本能的喜悦是压抑不住的。

“这家伙可真大啊,一个就够我吃得了,老爷说了,今天收完了之后,让大家一起尝尝,据说味道不错。”

“咦,旁边还有?”男子摘下这根,发现旁边还有,就继续挖。

挖完这个,又发现一个,结果越挖越多,男人的表情却从兴奋渐渐变成恐惧,这青天白日的,不会见到鬼了吧?

地里怎么可能长出这么多粮食?

另外一边,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也在挖,表情也差不多,从一开始的兴奋变成恐惧。

“是不是假的,是不是假的?这东西真的是粮食吗?”老人快魔障了,抓起一个,也不管上面的土,上去就是一口。

“是吃的,真的是吃的!”

“哈哈哈…呜呜呜…要是早有这东西,我家老三当年就不会饿死了啊,哇…,老三,老三,爹想你啊!”

赵百汇就呆在田地头,坐在一张舒适的靠椅上品茗观景。

此情此景本想吟诗一首,奈何没有啥文化,只能默默的喝茶。

四大丫头也待在一处,围坐在一起讨论着家里各项生意。

锦文爹满头大汗的跑过来,又兴奋又恐惧的喊,“老爷,老爷,大家都疯了,很多人抱着生地瓜啃,一边啃一边哭一边笑的,吓死人了。”

赵百汇起身眺望,看了几眼说,“问题不大,大家只是太高兴了。”

“这样,你安排人,用刚收的红薯给大家做饭做菜,多做几样。”

“等大家吃完了,情绪稳定了再继续开工。”

四个大丫头都跑去地里看情况去了,过了一会儿锦文跑回来,兴奋的喊着,“老爷,老爷,你没骗我们啊,真的好多啊,看样子不止一亩两千斤的样子啊。”

“那你就找人,在不同的地方各自量出一亩地,统计一下亩产吧。”

“好,我这就去。”

很快,锦文就找了一些情绪正常的人开始测量挖掘。

“出来了,出来了,第一块地的出来了,上秤!”

“三千七百斤?确定没算错?重新来一遍。”

“第二块多少?三千九百二十斤?差一点破四千斤?”

“快,去把第三块地的挖出来!”

不同位置的五块地,平均亩产三千八百斤!

数据一出来,所有人都麻了。

这时候,大米小麦的亩产就是百八十斤,粗粮产的多一亩二三百斤左右。

可这从来没听说过的玩意,产量居然是大米四十倍,粗粮也有将近二十倍。

难怪所有人都疯了。

这两百多亩地要是都挖出来,不得超过八十万斤啊!

一般穷苦人家一斤粗粮配上各种野菜煮粥就能吃一天。

一年四百斤粮食就够了。

八十万斤,够两千户贫苦农户饿不死!

两千户,那就是一万人!

当然,这是饿不死的要求。

如果使劲吃,不掺野菜,往饱吃,能吃好几倍的粮食。

不过两百多亩地,能让两千人过上富户家过的日子,这也是以前都不敢想象的事情。

粗粮不用掺野菜,顿顿能吃饱,就是富户的标准。

“二丫,你去给爹打一斤酒来,等会吃完饭,爹就是拼了老命,也要帮老爷把粮食收完。”

“有老爷在,咱们再也不用担心受苦怕穷,钱该花就花!”

不少人都选择让人去打酒,准备舍命陪红薯了。

当然,赵百汇肯定不会答应,有人干到天黑了,还不打算回去,结果被他派人赶回去了。

你们的身体是你们自己的吗?那是老爷的!

你们自己不爱惜,老爷还心疼呢。

好好多活几年,多给老爷赚几年补助才是正经事儿。

起完了地瓜,四大丫头去各处又发钱了。

这几天干活自然是也是要算工钱的,而且是按照较高的标准,到了十天自然会随着发。

这次发的是福利,起地瓜,都是以各家各户为单位,都记录了大概的数量。

十斤算一文钱,有些人家五六口人起了五六千斤,那就发五六百文钱!

这可是半两银子啊。

普通人家上工,一家一天也就十几文钱。

这三天,等于每天接近一百多文钱。

这哪是帮老爷干活,这是老爷在发福利啊!

这也让一部分耍了点滑头的人捶胸顿足。

虽然只是少干了一点,可那就少了一两百文钱啊!

心痛!心痛的难以呼吸!

“活该,让那些偷奸耍滑的后悔去吧!”

几个丫头聊起了这些事情,哈哈大笑。

“老爷,红薯都收了,后续怎么办?”

“红薯实际上只是粗粮,但是现在只有咱们有,物以稀为贵,可以开发成各种美食,趁机赚一波钱,也是变相的推广。”

“如果有人想要买红薯做种子,就卖,也把种植方法悉数告知。”

“那咱们定价多少合适?”

“如果是当种子卖,一斤二十多文三四十文都行,现在别人都没有,卖的比大米贵也正常。”

“卖吃食,自然就更贵了。”

“我知道了,我们几个商量一下,然后推出几个菜品吃法,到青牛镇上去试试水。”

赵百汇本以为想要达成一千人达为村落级要很久,可是他没想到,一个红薯丰收,让很多人疯狂。

本地的八百人,很大一部分都去找自己的兄弟姐妹,诉说这里的好,诉说红薯产量的疯狂,诉说这里的高工价。

总而言之,不到一个月,来的人就超过了两百人。

审核期一过,赵百汇期待已久的声音终于在耳边响起。

【恭喜达成升级条件,系统升级为村落级系统。】

【新增村落级购买列表】

【新增各项功能单位设置权利】

【获得货币权】

【升级到下一级城镇级,需要五万人,需要拥有…】


系统出品的钱币,不是白给的,都是需要花工本费的。

面额有最小的灰色的一角钱,红色的一元,绿色的十元,红紫的一百元。

一共四个面额,背面都是以山水风景画为背景的。

其中一角钱上正面是规划之中的桃园村的俯瞰图。

一元上是一个宏伟的巨城的俯瞰图。

十元上是一个地图。

百元上是一个被刨开的球面。

像锦衣十天的工资是两百四十元,那就是两张一百,四张十元。

锦衣解释道,“这只是老爷为了大家方便,才放出的纸币,现在和铜钱挂钩,一铜币一角钱。”

“发工资发纸币很方便,携带购物都方便,当然谁要是不放心,可以立刻去银行兑换铜钱银两。”

“咱们不搞强制,喜欢用什么,全凭喜好。”

“以后的工钱,都去找咱们的财政大管家锦绣领。”

“咱们要起带头作用,先把纸币用起来。”

“好了,大家的工作都安排好了,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大家都去忙吧。散会。”

货币系统十分重要,这东西不但能方便所有人,还有更重大的作用。

如果使用得当,那获得的利益绝不是区区一款神仙醉能比的。

三个丫头结伴走出村委,门口有几辆马车停着。

“锦文,锦园,晚上见喽。”锦绣登上一辆马车,冲牵马的少年说,“小九,去银行。”

“好的,锦绣姐姐。”站的笔直的赵九答应一声,牵着马车走了。

一辆马车也就是十两银子左右,赵家自然养的起,还养了很多辆。

住在府上的孙王李三户人家已经搬出去了,中院住了十几个丫头,有的是锦衣买来的,大多还是村里人家的姑娘送来做丫头的。

锦衣四个丫头本来都是老爷买来的小丫鬟,而现在的风光,可是被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

要说所有家里有丫头的人家都没什么特殊想法,锦衣那是一万个不信。

不过大多数人的心思恐怕都要打水漂了,锦衣对这些有父母家人的丫头是有戒备的。

倒是那些和她差不多身世的,买来的苦命丫头,她还多了几分信任。

但是也不会让她们随便进入后院,要是有人违反规定,直接就赶出去。

这段时间已经有两个丫头被赶出府了。

要是有人做更过分的事情,比如勾引老爷什么的,那就一家人一起滚蛋吧。

还好这种事情还没有发生,或者发生了她不知道?

她还是对老爷有信心的,要是老爷是个好色的,凭现在的身家,恐怕小妾已经多的府里都放不下了。

前院,是那些锦衣找来的小子们的临时住处。

大家还是住在后面的大院,但是一些年纪大一些的,会轮换的到府里当差。

比如跑腿,或帮她们几个赶车什么的。

这些都是以后赵家的班底,可不能脱离社会,赵家缺的不是一根筋的大头兵。



从这一刻开始,以后所有为赵家和桃园村工作的人,领取的工资都是发放的纸币。

推行纸币,一开始确实有点小骚乱,一小部分人不认可纸币。

但是大多数人都认可接受了,或者说他们认可的不是那一张纸,而是赵老爷这个人。

纸币的价值就是来自于信用,失去了信用,这东西擦屁股都嫌硬。

使用货币并非强制性的,一小部分不接受的人拿了纸币就去银行兑换,见到能正常兑换,骚乱也就消失了。



桃园村村口,一辆马车在车夫的牵引下缓缓走来,后面还跟了四个皂服小吏。

官员体系之中,七品是县令,乡三老是九品,而吏,无品。

一个乡镇最大的官就是三老,三老负责教化,其实最主要是为了收税。

这三老都是有钱有声望的地主乡绅担任,当然,要被更高级任命。

基本上是终身制,除了死了瘫了或者得罪上官了。

三老没有工资,能当三老的都是有钱人,要的是声望,和一些便利。

“老爷,咱们到桃园村了。”

马车里打盹的老人睁开混浊的双眼,掀开帘子一看,被吓了一跳。

那两旁干净整洁的二层建筑,一直蔓延到视线尽头,让他还以为回到了青牛镇了呢。

只不过街上没有青牛镇那么多人,道路也没那么烂,反而更加宽敞。

“这真的是桃园村,你确定没走错?”

随从也是不确定,因为这里与他想象中的村子不太一样,要说是到了别的镇子,似乎也不是,好像缺了点什么。

对,是人口,一个正常镇子不会只有这么点人,街上的人太少了。

“老爷,您看旁边的石头,上面写的确实是桃园村。”

“哦,是就行,那我们就进去,问问这里管事的是谁?是不是那个据说是外地来的粮商。”

“是,老爷。”牵马的随从继续往前走,走了半条街,才看到人影,看到开放的铺子。

两侧有卖酒的,卖粮食的,卖布匹的,卖肉的,卖熟食的,还有挂着客栈牌匾的。

最醒目的两个建筑物都是三层,比别人高了一层,门面也大了很多。

一个挂着超大牌匾,上书--桃园村银行。

另外一个也是超大牌匾--桃园村商业街租赁中心。

“老爷,这银行和租赁中心都是干嘛的?”

“老爷我也不清楚。”

“走,进去看看。”

吴乡老从马车上下来,来到租赁中心门口,就看到一个穿着灰色麻衣的半大小子迎过来。

小伙子虽然穿的是寻常衣服,但是一点破损没有,而且干净整洁,样式新颖大气,整个人也显得朝气蓬勃。

“老爷您好,是要租商铺,还是有其他事情?”

“我没来过,所以进来看看你们这里是干什么的。”

“那我就给老爷您介绍介绍。这条街空着的商铺,都可以租赁,头三个月免租金。”

“老爷您一看就是富贵人家,虽然肯定不差这点租金,但是谁也不会闲钱多烫手不是?”

“我和你聊聊商铺的租金?如果您不知道做什么生意较好,我们也可以为您推荐一下。”

“桃园村现在百废待兴,人口不断流入,这里的工钱也很高,消费潜力巨大小,未来可期啊。”

吴乡老觉得这小子年纪不大,但是嘴皮子是真的溜啊,说话也好听,就跟他聊上了。

好半晌,他才从里面出来,人是出来了,但是在里面留下了一两银子。

他租了个小铺子,虽然免三个月租金,但是小伙子说的很有道理,押金是保障双方利益的契约。

嗯,虽然他还没想好在这边做个什么买卖。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