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精品

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精品

山泽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是由作者“山泽”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朱标朱元璋,其中内容简介:朱标同时逃跑。依旧和老朱保持着不远不近的安全距离,遛着老朱在庭院中锻炼身体。半晌。见老朱累得气喘吁吁,额上也满是汗珠。朱标轻笑一声,这才冲老朱沉声喊道:“爹,孙贵妃薨逝,让我服丧本就不合礼制。”“士大夫以上,庶母死,嫡子不需服丧,这是礼制,这是规矩!”“就因为你宠爱孙贵妃,......

主角:朱标朱元璋   更新:2024-02-08 23:2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标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精品》,由网络作家“山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是由作者“山泽”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朱标朱元璋,其中内容简介:朱标同时逃跑。依旧和老朱保持着不远不近的安全距离,遛着老朱在庭院中锻炼身体。半晌。见老朱累得气喘吁吁,额上也满是汗珠。朱标轻笑一声,这才冲老朱沉声喊道:“爹,孙贵妃薨逝,让我服丧本就不合礼制。”“士大夫以上,庶母死,嫡子不需服丧,这是礼制,这是规矩!”“就因为你宠爱孙贵妃,......

《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精品》精彩片段


洪武七年。

应天皇宫。

此时一名中年嘴里不停叫骂的同时,举着长剑便朝面前青年追着砍去。

而那青年虽不似中年魁梧,可动作却是异常灵活。

始终与中年保持着不远不近的安全距离.......

“臭小子,你给咱站住,看咱不砍死你!”

中年正是推翻暴元,再造华夏的洪武皇帝朱元璋。

而他高举宝剑,扬言要砍死的青年。

则是历史上地位最为稳固的太子,也是明初的二皇帝,太子朱标。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爹,我又不傻!您举着大宝剑,我能站着不动让您砍?”

“有本事您换成小木棍儿,我保证不跑!”

“你小子......”

听到朱标非但没有认错,反而还一再拱自己的活。

此时正扶剑喘气的朱元璋顿时感觉火冒三丈,再次举起长剑便又追了上去。

而看到老朱再次上前。

朱标同时逃跑。

依旧和老朱保持着不远不近的安全距离,遛着老朱在庭院中锻炼身体。

半晌。

见老朱累得气喘吁吁,额上也满是汗珠。

朱标轻笑一声,这才冲老朱沉声喊道:

“爹,孙贵妃薨逝,让我服丧本就不合礼制。”

“士大夫以上,庶母死,嫡子不需服丧,这是礼制,这是规矩!”

“就因为你宠爱孙贵妃,如今她薨逝,竟然让五弟守孝三年,还让我这个太子给她摔旗扶杖,为其服丧。”

“您这不是凭一己好恶,乱法违纲吗?”

“商纣宠信妲己,周幽王痴迷褒姒,历史血的教训就在眼前?”

“难不成您想在史书上再添一笔,让后世之人都知道,您这个洪武皇帝宠信后宫,乱法违纲?”

“你......你拿咱和商纣、幽王作比?”

老朱被气的脸色煞白,浑厚嗓音甚至有丝丝颤抖。

可饶是如此。

朱标依旧不肯罢休,直视老朱那愤怒的双眸,厉声喊道:

“与商纣、幽王作比,您也有所不及!”

“他二人都是承继父位,不知开国创业之艰辛,纵然昏聩也情有可原。”

“而您!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十数年这才驱逐暴元,重整汉人天下。”

“如今天下初定,您又深知创业艰辛,此时竟还能为一后宫妇人做出违反纲常之事,您岂不是比商纣、幽王更加昏聩!”

“怎么?您觉得如今大明安定,您便能高枕无忧?”

“还是说你打算学唐玄宗,半生勤政换半生昏聩?”

“不然儿子也学学肃宗李亨,来一场马嵬兵变,让您进位太上皇?”

“混账.....混账东西......”

听到朱标一再拿他与历史上宠信后宫妃嫔的昏君相比,老朱气的差点背过气去。

他何时因为宠信后宫妃嫔耽误国事了。

他只不过是觉得大明初定,孙氏还未享尽荣华便轰然早逝。

心中亏欠,这才让朱标以及众皇子为孙氏服丧。

怎的他的这一点恻隐之心,在朱标眼中竟成了宠信后宫的罪证。

“小子,你....你给咱说句准话!”

“你到底愿不愿意给孙妃服丧?”

“不愿意!”

朱标梗着脖子,昂着脑袋,坚定回道:

“我身为皇室嫡子,大明储君!”

“能让我身披麻衣、服丧吊孝的只有你和我娘。”

“你和我娘活得好好的,我给谁服丧?我服丧做甚?”

“难不成咒您早点驾崩,我好早日登基?”

此时老朱被气的眼冒金星,偏偏他还想不出半句话来反驳朱标。

“臭小子,你敢咒咱.....”

怒吼一声,朱元璋再次举起长剑便要朝朱标砍去。

只不过这一次。

朱标非但没有继续逃跑,反而上前一步,梗着脖子冲老朱威胁道:

“老爷子,有话说话,你要再追,我可就不跑了!”

此话一出。

已经迈开一条腿的朱元璋顿时僵在了原地。

他是被朱标气的不行,可还远没有到失去理智的地步。

毕竟三尺青锋在手,万一朱标不跑,真的伤到朱标那还了得?

就在老朱左右为难,不知如何下台之时。

只见门口人影闪动,老朱当即怒声吼道:

“谁在那边,给咱滚进来!”

话音落下。

李善长、胡惟庸怯生生走了进来。

“臣参见陛下,参见太子。”

“哼~”

老朱冷哼一声,看向李善长怒声喝道:

“李善长,亏你还是太子少师,就知道躲在门口看戏,不会上前拦住咱?”

“万一咱伤到太子怎么办!”

听到这话。

李善长表情尴尬,很是为难的耷拉着脑袋。

刚刚老朱与朱标的动静,他可是听到了一二。

明明是老朱自己说要砍死朱标,怎么朱标不跑,他还不乐意了。

而且现在还怪自己没上前阻拦。

就刚刚那架势,除了马皇后,谁敢阻拦老朱不都是个死?

就在李善长心中无奈苦笑之时,朱元璋再次训斥道:

“咱让你教导太子,你竟然教出一个顶撞君父的太子!”

“罚俸!罚俸半年,降职一级!”

见老朱将怒火倾泻到自己身上。

李善长更是有苦难言。

你们爷俩斗法,怎么遭殃的却是我。

尽管心中腹诽。

可当意识到老朱的矛头尽在自己身上,根本不理会旁边的太子朱标。

李善长心领神会。

顺势便接过了老朱手中的长剑。

“陛下息怒,太子一时莽撞,稍加劝诫即可。”

当看到老朱瞥了眼不远处的朱标。

李善长旋即看向朱标恭敬说道:

“太子殿下,礼制之事权且放在一边,然君父之命可是万万不能违抗的。”

“若是因此事伤了你与陛下父子之间的感情,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见朱标根本不理会自己。

李善长心下一定,状着胆子继续说道:

“殿下,您看是否能给陛下致歉.....”

就在朱元璋、李善长以及旁边的胡惟庸都以为,太子朱标当着他们的面,会多少顾及老朱的帝王颜面,暂且给老朱认错之时。

只见朱标猛地一甩衣袖,当即背过身去。

“五弟近来功课繁巨,这几日孤不会让他出门。”

“还有其他皇子,均不得外出!”

“父皇要把孙贵妃的丧事办的如何隆重,儿臣不管!”


“若是再找个城府颇深的丫头,天知道将来会有怎样的麻烦。”

“而且我看那詹氏只是紧张,倒也不是天生痴傻之人,性子坦率,相貌也算不错。”

“太子嫔选她,自然更加合适。”

明白朱标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是照顾到她,常氏一时感动,很是认真的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

回到府上。

还不等吕氏走进大门,一直在门口翘首以盼的吕本连忙上前问道:

“如何?太子可相中你了?”

看着自家老父亲一脸激动,握住自己胳膊的手也愈发用力。

吕氏很是自信的点了点头。

“很好!”

“很好?”

“太子殿下对女儿说了很好,而且还是两次。”

此话一出,素来老成的吕本此时差点激动的原地跳起来。

在院中兴奋踱步的同时,吕本看向吕氏满脸自豪说道:

“好!太好了!”

“女儿嫁给太子,爹爹我就是皇亲国戚的。”

“将来若是你为太子生下一子,那我就是皇子的外公了!”

“好!很好!很好!”

一想到朱标对自己女儿连说两次‘很好’,吕本只觉心花怒发。

而听到自家老爹方才那话。

吕氏高兴的脸上却闪过一抹冷色。

既然嫁给了太子,那她要的就不仅仅是太子嫔位。

没准将来她还能成为大明的国母......

“爹,您向来都是宠辱不惊,怎么今日还如此失态?”

“爹能不失态吗?你可是要嫁给太子了!”

吕本满心欢喜,冲着自家女儿解释道:

“陛下对太子的信任无人能及,众皇子对太子也是心悦诚服。”

“太子继位,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更重要的是,咱们那位陛下出身微末,对世家豪族很是不喜。”

“然而我吕家却是数百年的望族,因此爹在朝堂上,整日都是战战兢兢,生怕因为小错便触怒了陛下。”

“如今一切都好了, 只要你嫁给太子,爹就是皇亲国戚,与陛下也算是亲家,如此一来,今后爹在朝堂便不必继续担惊受怕了。”

说到这里,吕本突然想到与吕氏一同进宫的,还有詹家的詹氏。

心中好奇,当即便看向吕氏问道:

“女儿,太子对詹家丫头态度如何?”

将詹氏一言一行说出来后。

吕本竟直接在院中放声大笑了起来。

“没想到啊,没想到詹家也是百年望族,詹同这个老狐狸的女儿竟然如此痴傻。”

“八字还没一撇,竟然在太子面前自称臣妾.....”

说到这里,吕本笑声愈发大声了起来。

同样。

也是想到詹氏刚才在朱标跟前那一脸冒失惶恐的模样。

吕氏的表情之中满是轻蔑。

痴傻如詹氏,压根不可能是她的对手。

就算朱标让她二人一同嫁入东宫,一起服侍朱标。

那吕氏也自信能稳稳压詹氏一头。

“父亲放心,太子对女儿很是满意,与詹氏相比,女儿绝不会输。”

“好!来人,将老夫存的五十年佳酿拿出来,今天我要喝个痛快。”

另一边。

詹氏刚一到家便连忙冲自己父亲说道:“父亲,女儿闯祸了,父亲赶紧向太子递交请罪折子吧。”

将自己在皇宫发生的一切尽数说完后。

詹氏眼巴巴望着詹同,低声说道:“爹,太子不会降罪咱们家吧!”

“无妨无妨,太子心性仁慈,不会因此怪罪咱们詹家。”

“而且今日也不是你的过失,都是爹平日里对你疏于管教,未曾教你礼仪。”

“爹,太子当真不会迁怒于您?”

看着自己女儿那一脸担忧的模样。

纵然詹同心中也很是失望,不过还是故作轻松说道:


他女儿那般聪慧明理都没被朱标看上,詹同家的那个傻丫头又怎么可能入的了太子朱标的法眼?

吕本认同,詹家女儿定然和他女儿一样。

老朱安排个战死将士的遗孤,让他女儿嫁过去。

一想到詹同与自己处境相同,吕本长舒一口气的同时,冷冷看向詹同,期待着詹同待会和他一样无可奈何的表情。

“詹同,咱要为你家女儿赐婚,你可愿意?”

听到朱元璋喊自己的名字,詹同猛然一惊,身体不住颤抖的同时,额上汗水止不住的往下流。

和吕本的看法一样。

詹同也觉得自己女儿会和吕氏一样,被老朱赏赐给一个籍籍无名的将士遗孤。

毕竟吕家那丫头聪慧明理,依旧被老朱赐婚给了一个小小的城防都尉。

而他的女儿不及吕氏聪慧,甚至昨日还在皇宫,在朱标面前出丑。

朱标又怎么可能看的上她家女儿?

想到这里,詹同似乎已经看到自己女儿嫁给一个小官后,落魄潦倒的一生。

猛然惊醒后,詹同一咬牙便要开口拒绝。

可就在他抬头看向朱元璋的瞬间。

只感觉一股难以名状却不容置疑的磅礴威压,自老朱周身溢出,似怒涛拍岸般朝他滚滚而来。

感受到老朱那骇人的帝王气息,纵然詹同已经下定决心想要拒绝,可喉咙蠕动几次却都发不出声。

“詹大人?”

听到老朱再次发声。

可詹同无奈,一步一步走到大殿中心。

天子赐婚,在其他人看来可是莫大的殊荣。

若是他敢推辞,老朱绝不会让他们詹家看到明日的太阳。

无可奈何之下,詹同只好开口回道:

“臣詹同,谨遵陛下吩咐。”

而看着跪在地上无奈答应的詹同,吕本抑制不住内心嘲讽,此时竟直接冷哼出声。

可也就是吕本以及其他官员,都等着看詹同笑话的时候。

只见朱元璋从袖中拿出一封圣旨,竟从皇位上站起身子,亲自诵念了起来。

“兹闻詹同之女詹氏,娴熟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皇后与朕躬闻之甚悦。今太子年已弱冠,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

“值詹同之女詹氏待字闺中,与太子堪称天设地造,为成佳人之美,特许配为太子为太子嫔。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

若不是朱标,老朱才懒得念诵这拗口的圣旨。

将圣旨随手递给朱标后,老朱便重新回到龙椅上坐下。

可过了好大一会儿,整个大殿依旧静的落针可闻。

所有人满心诧异,不敢去看此时的老朱是什么神情,却又想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哪怕是跪在地上的詹同,此时也是万分震惊,竟忘了领旨谢恩。

“詹大人,接旨了。”

当看到朱标亲自将圣旨递到自己跟前。

詹同这才反应过来,忙跪在地上朗声高呼:

“臣詹同,叩谢陛下圣恩!”

随着詹同的声音落下,奉天殿的其他官员这才陡然惊醒。

而此时的吕本却依旧目光呆滞,满脸不可思议的望着詹同和太子朱标。

在他看来,朱标应该娶他的女儿才是。

他甚至都计划好今后面对詹同时,他自己要用怎样一副趾高气昂的姿态去凌z辱詹同。

可现在倒好。

朱标娶的不是他的女儿。

成为朱明皇亲的也不是他吕本,而是詹家那痴傻丫头的父亲詹同!

小说《朱元璋被我说得退位让贤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此话一出,老朱瞳孔微缩,盯着常氏连忙说道:

“丫头,你说清楚些。”

“是!”

常氏深吸口气,继续说道:

“兄长监国理政多年,深知勋贵武将多有不法。”

“兄长也多次告诫过他们,可这些人不过是安生个十天半个月,之后便又为非作歹起来。”

“对于这点,兄长很是头疼,有时甚至还打算杀一两个人,以正视听。”

“所以兄长认为父皇会斩杀功臣勋贵,并非兄长认为父皇乃是过河拆桥的无义君王,实在是兄长认为这些勋贵武将逼的父皇不得不严惩。”

此时朱元璋心头陡然一惊。

他自然清楚大明开国以来,勋贵部旧多有不法。

特别是洪武三年,赏赐给他们丹书铁券之后,这些勋贵部旧愈发无法无天。

譬如强占百姓农田,欺压良民,甚至劫掠民女的事都时有发生。

因此在洪武五年。

老朱亲自撰写《申诫公侯文》,还命刑部打造铁榜,上书九条严惩之法,为的便是敲打那些勋贵部旧。

可是老朱也很清楚。

无论是他亲自撰写的《申诫公侯文》,还是打造的铁榜,最终都是收效甚微.....

“丫头,你刚刚说老大也想找出一两个典型出来,杀一儆百?”

“是!”常氏郑重点头,“太子也对勋贵部旧多有不满,太子也认为应该杀一儆百,震慑其他勋贵部旧。”

“父皇,勋贵不法,臣妾也有所耳闻。”

“难道按我大明律法,严惩勋贵部旧,也能算是兔死狗烹吗?”

“难不成那些开国功臣犯我大明律法,也要姑息不惩吗?”

“臣妾虽不懂什么朝政大事,可臣妾父亲在时治军极严,若有违法军法者,哪怕是副将亲信也要依照军法论处。”

“难道仅凭这点,就能说臣妾的父亲也是过河拆桥之人吗?”

常氏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杀勋贵武将,那是这些勋贵武将自己作死,逼得老朱不得不动刀。

和什么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没有半毛钱关系。

最起码。

在马皇后未死之前,朱元璋所杀的那些勋贵武将,都是他们乱法害民自己作死。

见常氏说得有理有据,朱元璋眼前一亮。

对自己这个儿媳也是愈发喜欢了起来。

“看吧,老大监国多年,又怎会不懂你的心思?”

“老大又怎会认为你是兔死狗烹的无义君王。”

被马皇后这么一说,朱元璋有些尴尬的点了点头。

不过见常氏还在,老朱忙躲开话题,继续问道:

“丫头,那你可知老大准备拿谁开刀?”

“这....”常氏眉头微皱,想了好大一会儿后这才说道:

“兄长对永嘉侯朱亮祖、德庆侯廖永忠似乎多有不满。”

“臣妾也不敢断言,只是听兄长的意思,好像这二人做事最为荒唐。”

“廖永忠吗?”

老朱低声喃喃,当即便明白朱标此举的弦外之音。

无论朱亮祖、廖永忠,还是其他开国功臣,但凡朝廷要追究,他们哪一个都有杀头的罪过。

朱亮祖自然不必多说,为人鲁莽、蛮横,在天下未定之前是个悍将,可在大明建立之后便是个祸害。

至于廖永忠....

老朱相信,朱标拿他开刀定然有别有深意。

毕竟当年正是廖永忠护送小明王韩林儿,后来什么样的结果所有人都知道。

船只沉江,韩林儿溺水,廖永忠精通水性,安然无恙。

甚至老朱还曾听闻。

一次酒醉,廖永忠竟说是他朱元璋下令溺死了韩林儿....

“嗯,回去告诉老大,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而且不必考虑的太过周全,就算他把天捅出个窟窿,咱也能帮他补上!”

朱元璋面沉似铁,当即冷声喝道。

只不过下一秒。

当注意到马皇后和常氏都用奇怪的眼神看向自己时。

老朱顿时感觉有些难堪。

“咳咳,咱不是要屠戮功臣,咱也没想过卸磨杀驴,要处置跟咱南征北战的开国功臣。”

“常丫头刚刚不是说了吗。”

“是那些勋贵武将自己乱法害民,理应被国法绳之。”

“咱总不能为了保全自己善待功臣的名声,就姑息养奸,纵然这些勋贵武将继续祸害咱大明的百姓吧。”

“是呢,陛下!”

马皇后拖长嗓子,故作调侃道:“现在陛下不生太子的气了吧。”

“那是那是!老大说得没错,不是咱要杀功臣,是这些功臣自己犯法。”

“大明律法只惩处那些欺压百姓的人,和他们是否是开国功臣没有关系。”

语罢,老朱看向常氏振奋说道:

“常丫头,你回去告诉标儿,让他继续帮咱理政。”

“这....”

当看到常氏有些犹豫,朱元璋当即拿出长辈的姿态,故作威严道:

“怎么?丫头你不愿意?”

“不是不是!”

常氏连忙摇头否认,“臣妾没有不愿,只是臣妾以为,父皇应该当面和兄长说清楚。”

“兄长还有.....”

“对!”

不等常氏说完,旁边的马皇后也跟着说道:

“就应该你自己过去。”

“你也不想想,本来你去太子府是为了什么?”

“怎么事儿没办成,反而给标儿头上开了个洞!”

被马皇后这么一说。

老朱自觉理亏,起身慢悠悠朝殿外走去。

“咱.....咱当老子的,怎么能给儿子赔不是。”

“咱告诉你们哈,咱不会去给找老大赔不是。”

当走到殿门口,老朱转头看向马皇后道:

“妹子,你刚才不是说想吃碗白粥吗?咱现在命人去给你做。”

尽管老朱的借口很是蹩脚,但马皇后还是笑着点头道:

“是呢,多谢陛下了。”

闻言。

老朱大步流星便朝门外走去。

毕竟是他对不住朱标,上午还着剑追看朱标不说,晚上还给朱标头上砸了个洞。

就算不是去给朱标道歉,老朱也想看看朱标头上的伤是否有大碍。

而等老朱走后,马皇后看了眼老朱离开的方向,对着常氏出言调侃道:

“你们这位父皇就是爱面子,这不,去找老大赔不是,还要找个借口。”

“父皇要给兄长赔不是?”

见常氏一脸诧异的盯着自己,马皇后也不由一愣。

“不是你刚才说,要让你们父皇去找太子吗?”

“是啊.....”

常氏愣了一会儿,随即连忙摇头道:

“娘,儿媳怎么敢让父皇给太子赔不是啊!”

“儿媳刚才是想说,兄长正在寻找新的制度,好取代丞相制。”

“让父皇亲自去找兄长,也是觉得父皇和兄长有事要商议!”

被常氏这么一说,马皇后微微一愣,随即便直接笑出了声。

“不管他们,让这爷俩自己操心去吧。”

“丫头,你已经有三个月的身孕了吧。”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