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完整篇章

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完整篇章

喝口茶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陈元朱元璋是作者“喝口茶”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起来,捏着拳头狠狠挥舞了一下,兴奋道。“好啊!好啊!上位,您的英武没有断绝啊,咱们大明王朝后继有……”汤河眼皮抽搐了一下,狠狠在后面给了徐达一脚,低声警告。“赶紧闭嘴吧!”徐达后半句话被迫吞回了肚子里。还尼玛后继有人呢!没瞧见上位现在的脸色么?!要是这事儿是太子的功绩,整个大明王朝都跟着过年了!可关键是......

主角:陈元朱元璋   更新:2024-03-23 19:5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陈元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完整篇章》,由网络作家“喝口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陈元朱元璋是作者“喝口茶”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起来,捏着拳头狠狠挥舞了一下,兴奋道。“好啊!好啊!上位,您的英武没有断绝啊,咱们大明王朝后继有……”汤河眼皮抽搐了一下,狠狠在后面给了徐达一脚,低声警告。“赶紧闭嘴吧!”徐达后半句话被迫吞回了肚子里。还尼玛后继有人呢!没瞧见上位现在的脸色么?!要是这事儿是太子的功绩,整个大明王朝都跟着过年了!可关键是......

《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完整篇章》精彩片段


狼居胥山!!

视频的开头这宛如先导片一般的画面刚一出,立刻在历朝历代掀起了轩然大波!

明朝洪武年间。

徐达豁然起身,就连朱元璋都忍不住眯了眯眼睛。

“封狼居胥!!”

他们可是亲手打下的天下,自然不可能不知道封狼居胥到底是多么大的荣耀!

身为一位帝皇,朱棣竟然拿到了封狼居胥这样的功绩么?!

这是怎样一位武德充沛的帝王!这又是一个怎样英武的雄主!

单单是这样一个功绩一出,明初的这些班底们便立刻心里对朱棣这个千古一帝的名号服气了不少。

徐达哈哈大笑了起来,捏着拳头狠狠挥舞了一下,兴奋道。

“好啊!好啊!上位,您的英武没有断绝啊,咱们大明王朝后继有……”

汤河眼皮抽搐了一下,狠狠在后面给了徐达一脚,低声警告。

“赶紧闭嘴吧!”

徐达后半句话被迫吞回了肚子里。

还尼玛后继有人呢!没瞧见上位现在的脸色么?!

要是这事儿是太子的功绩,整个大明王朝都跟着过年了!可关键是这特么不是啊!!

汤河心中暗暗叫苦,心道这尼玛都叫什么事儿啊!

朱元璋瞥了徐达一眼,看的他毛骨悚然咽了咽口水,这才挪开视线。

朱元璋又转头看向了蓝玉。

“蓝玉,你怎么看?”

身为明初一位赫赫有名的武将,蓝玉同样有着封狼居胥的傲人功绩,正是因此,他在明初的地位才不可撼动!

蓝玉闻言,思索片刻,便颇为敬畏慨然的行大礼道。

“上位,臣以为凡事术业有专攻,若为武将武德充沛已然值得敬佩,而作为帝王,既能治理偌大王朝,又可封狼居胥,实乃天骄,纵然臣亦侥幸得过封狼居胥的美誉,却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运气,比之这位永乐皇帝,臣愧不如远也!!”

朱元璋闻言露出一抹笑容,亲自伸手扶起了蓝玉。

“爱卿不可如此妄自菲薄,咱能有如今的天下,爱卿功不可没!让咱说啊,这混账小子再如何厉害见了你也仍是要爱戴有加的,爱卿快快起来!”

蓝玉面上大惊连连摆手,心中却是暗松口气。

都说伴君如伴虎,这一关好赖算是勉强过去了!

不过瞧着上位这意思却是叫人不得不深思了啊……

朱标在下面和朱棣窃窃私语。

“老四,你可真厉害!日后竟然比蓝玉大将军还要威猛!”

“大哥,你可别笑话我了!蓝玉大将军那般勇武,我哪里比得上啊!”

朱棣面上大惊连连摆手,眼角余光却悄悄的瞥了一眼天幕,心中微微有些好奇和期盼。

那便是未来的自己么?未来自己真的能有那么厉害的功绩么?

与此同时,小judy仍旧没发现的一件事是——your 爹地 is watching you。

汉武帝年间。

刘彻颇觉兴味的坐直了身体。

“哦?封狼居胥么,看来后世倒也并非全都是些废物啊!竟还有些勉强能与我的冠军侯比较比较的家伙!”

霍去病无奈的看向了刘彻。

“陛下,您怎可对后世如此轻视,泱泱华夏,人才济济,臣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况且那位可是一位帝皇啊!”

刘彻撇了撇嘴,切了一声,颇为不甘。

“又不是我大汉的帝皇,哼!最好别让朕知道朕的大汉王朝灭在哪个混账的手里!”

卫青叹口气。

“陛下,天下合久必分,后世已不知多少年了。”

刘彻又如何不知这个道理?

只是这位以武为号的帝王自也有自己的傲气在。

“不过是打些蛮夷废物,勉强只能算是合格,不如说这些废物居然还没有被后代彻底并入炎夏版图,才是让朕惊讶。”

刘彻皱了皱眉头,总觉得有些古怪。

强汉强汉,大汉王朝在同时期的整个亚洲大陆都是毫无疑问的霸主,蛮夷之流无不闻汉色变,尤其是在汉武帝统治之下的大汉王朝。

大汉的铁蹄征战北上从来都是如入无人之境!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拍手称赞。

“好呀好呀,哈哈哈!为帝者就是要如此勇武!朕真想与之好好结交一番!”

尉迟敬德黑脸上浮上激动之色。

“陛下,俺看的那叫一个热血沸腾!真想现在就上阵领兵去杀他个七进七出的!”

程咬金瞪了他一眼。

“你个憨货,少在陛下面前丢人现眼!再说了,就算现在陛下要点兵打仗,也是让俺带兵才是,哪里轮得到你!”

“程咬金!你说什么?!想打架是不是!”

“打就打!俺怕你不成?”

魏征和长孙无忌见状无奈的对视了一眼。

李世民又摸了摸下巴,敏锐的察觉到了朱棣这庙号的古怪之处,眼神微微透出了一抹幸灾乐祸。

“明成祖啊,既是祖又非太祖,倒是有意思……”

这两个字信息量可不小啊,是个人精都咂摸出几百个味儿来了。


秦朝。

始皇帝撑着脑袋坐在龙椅上,下面的大臣正为了朝事争的面红耳斥。

冥冥之中仿佛有一道钟响声响彻天地,君臣纷纷若有所感,骇然的抬头看向忽然出现的天幕。

天神诏令?

还是天书指引?

始皇帝嬴政豁然起身。

他的年岁越来越高,近年来已然察觉到身体状态的下滑。

然而大秦王朝还残留着许多未解决的隐患,子嗣之中更是挑不出有能力接过王朝的继承人。

长生、长生——若是他能活的久一点,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大明。

朱元璋眯起眼睛凝视着天幕,面上神色莫测。

左丞相李善长眼中泛起骇然之色,震撼道。

“陛下、陛陛下!这、这是……”

其余武将文官等也无不一副震惊到要晕过去的表情,便是最大胆的如蓝玉之流,也满脸卧槽。

朱元璋见状,不悦的敲了敲桌子,沉声道。

“成什么体统!便真是天幕又如何!尔等都是跟着老子打天下的老臣,这副样子是丢谁的人呢?!”

众臣子皆诺诺。

太子朱标最先回过神来,深吸了一口气,冷静道。



天幕之下。

汉武帝年间。

刘彻跟着视频代入感极强的跳着脚嗷嗷叫。

“这太子行不行啊?他知道个屁!听听他说的那什么混账话,什么叫挑个软柿子捏捏得了?身为武将要是就这点出息趁早完蛋得了!”

卫青和霍去病也义愤填膺的附和。

“就是!要打就要挑最强的去打!把强的打服气了,弱的自然就不敢放肆了,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刘彻紧跟着下定论。

“这太子不行!误国啊!”

桑宏羊等文臣在一旁跟着头大,劝谏道。

“陛下息怒,各朝代国情不同,亦不可同日而语啊。”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嘴撅的差点能挂油壶,一边还骂骂咧咧的。

“这小子怎么回事?还太子呢!他以为谁封他做的太子?居然跟群臣站在一边也不跟他亲爹一边!不孝子,不孝子!”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见状立马见缝插针。

“没错啊陛下,如此看来,太子监国一事实在不可取啊!”

李世民眉头蹙了蹙,不情不愿的勉强放下了这个念头。

“行吧。虽说如此,承亁确实是还有许多不足,给他再多找一个太傅,每日的课程再多加两个时辰!”

魏征点头应是。

“敦促太子于国乃是好事,陛下能想通最好了。”

东宫,李承乾又连着打了几个喷嚏,心中莫名的涌上了一股不祥的预感。

秦始皇年间。

嬴政不耐的皱着脸,冷森森道。

“他这皇帝当的什么?太子臣子居然都敢对皇帝的决定有意见?简直不知死活!皇帝的权柄莫非是笑话不成?!”

赵高笑眯眯的奉承。

“陛下,不是所有的帝王都像您一样的,想必这些后世的帝王早就不可与您现在同日而语了吧!”

嬴政冷冷的哼了一声。

“群臣暂且不论,看来立太子的事情暂时可以不用考虑了,人只要手里握了一点权柄,怕是就开始痴心妄想了。”

他绝不会允许有人分走他的权柄,哪怕只是那么一点点机会。

……

天幕悠悠然继续播放。

属于战场的雄浑歌曲终于缓缓落幕了。

换句话说,这部属于朱棣的史诗赞歌也要落幕了,因为朱棣的一生是属于战场的,生于战场,亦死于战场。

运河湍湍流淌,永乐大帝华府龙袍站在船只的甲板上含笑看着四面八方,在他身前,是恭敬的携众多海船归来的郑和,在向他禀报着这一路的见闻和所得。

百姓的渔船间或也能在运河的岸边三三两两的停靠着,人人眉目舒展,安居乐业。

金色的光芒慢慢的环绕于画面四周,隐约有龙腾虎啸之声。

裹着金边的水墨画大字慢慢浮现。

疏通运河,六下西洋,促使国内南北通商,经济发展,大明由此国运愈加昌隆。

画面如百叶窗一般慢慢划过。

堆积成山的书籍摆放在四面八方的桌子上,身着璀璨龙袍的帝王低头翻看着其中一部,一旁跟随着的是负责修书的一众文臣,无不拜服。

《永乐大典》这部名留青史的百科全书由此修筑。

这一页于是再次翻过。

威武雄浑的皇城俯瞰图如画卷一般慢慢铺展开来,帝王携带无数臣子站立在宫门前方不远处,目光悠悠,仿佛昭示着一个新篇章的展开。

迁都北京,太子朱高炽留守南京,天子朱棣亲自镇守北方,设王都于此,震慑北方蛮蒙,此乃天子守国门!

古道黄沙,西风瘦马。

雄武帝王终于走不动了,发出了老牛拉风箱一般的喘息,终于在马背上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在他面前是还未抵达的王都,在他身后是瑟瑟发抖的蛮夷,北风哀嚎,仿佛在为这位传奇一生的帝王送葬。

病逝征途,享年六十五岁,庙号太宗(后嘉靖年间改为成祖),谥号——文皇帝。

洪武年间。

伴随着天幕一帧一帧的闪过,洪武君臣几乎看花了眼睛。

不少殚精竭虑的老臣都没忍住用袖子小心翼翼的抹掉掉下来的泪水,有些哽咽。

身为创造王朝的老臣,他们亲眼看到了后辈带领着王朝走向兴盛,如何能不激动,又如何能不高兴!

臣子高兴,身为帝王的朱元璋只会更高兴!

亲眼看着自己的王朝强盛,他怎么可能会不高兴!

“好孩子,快过来爹爹这里!”

他难得不再绷着脸,堪称和颜悦色的朝着朱棣挥了挥手,让他来自己的身边。

朱棣下意识恍恍惚惚的朝着从来没对他这般温柔过的爹爹小跑过去,像是做梦一样。

“老四,爹今天真高兴!此前爹总是太关注你哥哥,把你忽视了,你不会怪爹吧?”

朱棣连忙摇头,急急道。

“爹爹没忽视过儿子,对儿子也很好,儿子怎么敢怪爹爹!”

朱元璋面露笑容,摸了摸朱棣的脑袋,神色柔和。

“老四,你是个治国理政的好苗子,做的比爹好,爹高兴!日后你多来皇宫陪陪爹,也趁早了解了解咱大明王朝的基底!”

朱元璋这话一出,众大臣纷纷倒抽了一口凉气,心中暗道,这天恐怕是真的要变了啊!

老爷子这可是首次展露出对除朱标之外的皇子的看重!

不过众臣子又想到了天幕之上的内容,又觉得这样仿佛才是理所当然的。

那样一位文治武功样样杰出,一手带着大明走向巅峰辉煌的帝王,怎么可能会不看重呢?与之相比,哪怕他是一位被逼的造反才上位的帝王,都像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了,反正江山总还是落在他老朱家手里的。

众臣心绪复杂至极。

试问换做他们自己,若是后代儿孙里有这么出息的,他们恐怕得小心翼翼的捧在手心里,比起老爷子的喜爱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没错,朱元璋是真的打算宰了朱允炆。

朱棣的这段回忆,恰恰也勾起了他以前做乞丐的记忆。

当初他也是端着一个饭碗,在大街上形容痴呆,以此来讨一口饭吃不至饿死。

虽然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并未对自己的经历讳莫如深,但却早已在心中暗暗发誓绝不让自己的儿孙再过那样的日子!

朱允炆此举是恰犯了他的忌讳。

甚至让朱元璋把当年被元朝狗皇帝逼迫到那步田地的怨愤和恨意都转移了一部分到朱允炆的身上,凝聚成了切实的杀意。

朱标面色惨白,心中涌上了一抹心如死灰之感。

看来,他这个儿子怕是真的保不住了。

朱标素来宽和仁慈,对自己亲生的孩子又怎么可能一点感情都没有,纵然心知在未来这孩子做了那么多蠢事错事,但要他杀了自己的孩子,他仍旧是做不到。

但朱元璋已经做了决定的事情,素来没人能轻易更改。

朱棣悄悄的看了朱标一眼,咬了咬牙,忽然站了出来。

“父皇,儿臣想替大哥的儿子求一求情!”

朱棣这话一说,众臣子和朱元璋纷纷把视线落到了他的身上,形容诧异。

竟然是朱棣本人主动出面求情?要知道未来那个朱允炆可是迫害他至那种地步,他竟有如此容人之量?

朱棣虽然年岁不大,但古人素来早熟,尤其是生在皇家。

朱棣的性格与朱标可谓是天差地别,虽说不至于顽劣,但跟朱标的仁善也完全挨不到边啊。

“哦?你当真愿意替他求情?”

朱元璋眯了眯眼睛,打量了朱棣几眼。

朱棣用力点点头,大声道。

“父皇,未来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大哥既然能替我求情,我又怎么能不替他的孩子求情呢!我信任大哥,就如同大哥信任我一样!”

朱标眼眶泛红,紧紧握住朱棣的手,感动不已。

“四弟!”

朱元璋见状,面上的表情缓和了些,似乎是有些松动。

他素来是宠爱朱标的,对朱标的孩子也是爱屋及乌,若非方才怒及,也不至于杀意暴涨到不顾祖孙情分。

“好,既然如此,朕就念在祖孙情分上暂时不动他,日后老大你必须要对这孩子好好管教,教教他孝道!”

朱标大喜过望,连忙跪下行礼。

“是!多谢父皇!儿子必定谨记!”

而视频中除了事事以朱棣为准的朱柏之外,其他被废的几个王不由得露出了几抹隐隐的不忿。

合着他们的意见就不重要了呗?朱棣那个混小子倒是会做好人,还不如让父皇把那个小兔崽子给杀了呢!

不过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在朱元璋面前叫板。

……

天幕继续播放。

朱棣裹着被子喊冷的画面渐渐消散,一个唱着歌谣的孩童一跳一跳的走出了画面。

“莫逐燕,逐燕燕高飞,高飞上帝畿~”

镜头一转,骑着高头大马的青年朱棣一扫此前狼狈的乞丐模样,眼中燃烧着熊熊烈火。

“建文逼本王至此,本王不得不反!尔等可愿追随本王起兵!”

兵卒们毫不犹豫的在他面前齐声高呼。

“燕王!燕王!燕王!”

就在此时,风雨在他身后大作,萧萧瑟瑟,树枝被压得弯弯的,乌云黑沉沉仿佛坠到人心底一般。

大风一起,一旁屋子的瓦片倏然被掀翻,噼里啪啦碎了一地!

如此不祥征兆,恰在这个时候发生!

朱棣脸色顿时绿了,士卒们的呼啸声也慢慢减弱,甚至有人面带些许惊恐。

关键时刻,一旁站出来一位僧人,正是道衍,他大声说道。

“真龙飞天,一定会有风雨相随,现在瓦片落地,正是大吉大利的预兆!”

天幕之下。

看着这一段的历朝历代帝王不少都撇了撇嘴。

切!受命于天骗骗百姓还差不多,这一系列装神弄鬼手段还能骗得过他们?

要知道,为了稳固自己的封建王权统治,哪个帝王没悄默默的整过这种歌谣畿语~

秦朝末年。

陈胜吴广二人尴尬的对视了一眼。

尼玛这手段怎么就咋看咋眼熟呢!

跟朱棣这一系列装神弄鬼手段比起来,他俩悄悄学狐狸叫的‘大楚兴,陈胜王’的逼格都不够高了啊!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一拍大腿,满脸可惜的叫了起来。

“嘿这和尚!煤球是黑的都能让他说成白的!好一手抬杠能力啊!怎么就不是朕的臣子呢!!”

魏征哼了一声道。

“妖僧,只会搬弄口舌罢了,为帝王刀枪者,若只会这些实乃小道!”

杜如晦笑着调侃道。

“陛下,您瞧瞧,魏征这厮竟还与人家吃味上了!”

魏征脸色顿时涨了个通红,怒瞪杜如晦。

“你浑说什么!!”

李世民哈哈大笑。

永乐年间。

一片尴尬的气氛之中,太子朱高炽咳嗽了两声,主动打破了寂静。

“父皇!如此一来您的这些神异之处将会通过天幕传递向万民百姓,百姓们也必然会对您更加崇拜!这是大好事啊!”

百官立马有眼色的跟着一迭声的高呼。

“陛下天命所归!”

“陛下实乃天授啊!”

“陛下千秋万岁!”


“皇帝!你知道你在做什么么?!!”

“当初于谦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下你太爷爷的脸面时,你太爷爷没杀他!于谦在棺前怒骂你爹时,你爹也没杀他!你爷爷甚至在瞧见于谦睡在大殿地上时怕他冷,亲自去给他铺了被子用体温暖着……”

孙太后说着说着脸上忽然闪过了剧烈的惶恐畏惧,惊慌无比的拼命抓着朱祁镇。

“算娘求你,你就听我这一回,千万不要杀于谦!!”

她于明帝国不是个好太后,在朱祁镇和朱祁钰之间终究还是选择了亲儿子,用了无数阴私手段帮助朱祁镇重登大宝。

可就算是孙太后也清楚——于谦是不一样的!于谦无论如何都不能杀!!

朱祁镇冷冷的甩手,着人将孙太后拖了下去。

“够了!就连母后也这么说,朕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于谦不过区区一届大臣,朕是皇帝,有什么不能杀的?爷爷和爹没杀他,那是因为他们两个太过给他于谦脸了,才助的他如此目无皇室!!”

屏幕前。

朱棣暴怒的砸了镇纸,厉声道。

“是你爹太给你脸了!!小z逼崽子,你以为你算个什么东西?!你的那条狗命怕是抵不上于谦一根脚指头!!你爹就该你在娘胎里时就掐死你!免得生你出来祸害我大明!!”

朱高炽和朱瞻基的脸上也满是痛苦和震怒。

“这个小兔崽子!他怎么敢杀于谦?!!”

“终究是我咱朱家对不起于谦啊……”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面色狰狞,后槽牙被他咬的咯吱咯吱作响!

这位太宗皇帝的心此时都在滴血。

“老子日你祖宗十八代!!这样一个臣子这混账也舍得杀?!他不要倒是给朕啊!别说下朕的脸面,骂朕两句,给他盖个被子了,就算是朕亲自给他暖被窝又有什么?!魏征那狗性子朕都忍了,于先生他只是说话直白了点而已啊!!”

“于先生,你何苦跟他大明皇室死磕啊!!来朕的大唐啊,朕的脸面不值钱,天天给你下!朕的脸皮厚,天天让你骂!朕的身体好,天天给你暖被窝啊!!”

杜如晦和房玄龄等人同情的看着天幕上的于谦,一边连连可惜的叹气,一边意味深长的拍着魏征的肩膀。

“魏征啊魏征,这下你可知道了咱们家陛下对你到底有多好了吧?要是让你碰上头顶那个,恐怕忍不了你两天就把你给杀喽!且好好珍惜咱们家陛下吧!”

汉武帝年间。

刘彻上一秒还在眼巴巴的叹气,下一秒就被天幕接下来的信息量给震懵了。

“朕没瞎吧?!!那傻逼打算把于谦给杀了?!!”

刘彻的嗓音一下子给干高了无数分贝,震惊又不敢置信的跳了起来。

“他疯了吧?!这傻逼脑子是进水了?给他脸了得了个于谦才没让他大明亡了!他居然还打算把于谦给杀了?!!”

“他不乐意要给老子啊!!老子要啊!!!”

堂堂汉武帝急的往前匆匆跑,鞋都跑掉了一只,恨不得长出翅膀飞到天幕上去。

“于先生!你瞧瞧我大汉王朝啊!!来我大汉,朕给你国相之位,但凡有敢跟你唱反调的孙子朕第一个宰了他!!”

洪武年间。

朱元璋好不容易才被太医抢救醒了,见到此景又眼前一黑险些再次晕过去。

堂堂洪武大帝,此时满眼悲苦的嗬嗬从嗓子里发出了一道泣音。

“于谦是千年来都难得一见的国相之才啊……昔年有唐太宗有容乃大令魏征人镜雅名传万代,今有我大明的‘好皇帝’冤杀于谦千古耻笑!!”



毕竟在那样一边倒的屠戮之中,就算是赵云那等能在敌军中杀个七进七出的猛将都不一定能保住性命,更不用说一个肩不能提手不能扛的皇帝了。

没想到朱祁镇不仅幸运的没死,还被瓦剌给活捉了!

朱棣眼前一黑,恨恨的拍碎了桌子,咬牙切齿道。

“该死的混账!他怎么不死呢?!我大明死了那么多能臣名将,他一个祸害废物,还活着做什么?!他哪里来的脸活着,若换做是我便在大军之中自刎陪葬了!!”

另一边的洪武大帝则更为狠辣的臭骂。

“最好让瓦剌那些家伙把他一刀砍了!!这个小畜生!”

天幕之上。

一旁另一位小首领也喜上眉梢的上前去揪住了朱祁镇的头发把他的脸露了出来打量,随即毫不客气的耻笑。

“果然是个没断奶的奶娃娃!瞧瞧这样子,怕是被外面的死人给吓傻了吧!”

也先眯着眼拍了拍朱祁镇的脸,感慨道。

“还好这次来的是这个笨蛋皇帝!一百年也不会让我们等到这么个机会啊!谁能想到有朝一日这大明的皇帝居然落到了我瓦剌的手里,哈哈哈哈哈!”

“是啊!真是痛快,痛快啊!!”

周遭的瓦剌族人都发出了掀翻天一般的哄堂大笑声。

天幕前的永乐大帝朱棣被这一幕给气的双眼充血,呼哧呼哧喘着粗气,牙齿险些咬碎了吞进肚子里!

“混账!这些混账!!朱祁镇那个小z逼崽子还愣着干什么,为什么不自己抹了脖子自杀了事?!难道还等着继续被这些瓦剌臭虫羞辱么?!!什么窝囊玩意!”

洪武王朝。

蓝玉徐达等武将双眼冒火的骤然拔刀,杀意绕着周身暴涨。

“该死!!这个混账蛮子,居然胆敢如此羞辱我大明!真当我大明无人了么?!”

朱元璋满脸讥讽,手背上的青筋却不断的跳动着喧嚣着愤怒。

“皇帝都在人家手里,可不就是想怎么羞辱就怎么羞辱么?!我大明的脸面早就在这一战中被丢在地上踩了个稀碎了!!”

这位威武雄壮的开国皇帝若非被太医吊着气,已经再次气晕过去了。

“二十万大军兵败如山倒,皇帝都被人家给俘虏了,哈、哈哈哈哈!光荣,真是太光荣了!!朕没想到有生之年竟然有荣幸看到这样的画面!!好啊好啊!好得很啊!!”

汉武帝和唐太宗都负手遥遥看着这一幕,感慨愕然之余,心中不约而同的对这位王朝的老祖宗投去了一抹同情。

哎,还好不是他们的子孙,稍微带入想一想都已经快要气昏了,更不用说身为这个混账的嫡亲老祖宗了。

实在太让人同情了啊!

……

天幕之上。

画面一转。

大明朝堂之上。

大臣们得知了前线的噩耗,堪称晴天霹雳!

朝堂之上几乎遍地都哀嚎和哭丧声。

“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陛下蒙尘!这可如何是好啊!!”

“当初吾等都劝陛下不能去不能去,现在可好了!这该怎么办!”

“主事儿的大臣们葬身在战场上的一多半,能打的将军们也全都没了!这接下来我们拿什么去和瓦剌部族拼?!”

一个臣子义愤填膺道。

“当初此战之前,我夜观天象便已经得知了此战必败,尔等都不相信我,现在看看,都信了吧!”

旁边有另外的臣子怒骂他。

“徐珵,你有时间在此时马后炮,不如说出个一二三来,你倒是继续夜观天象,说说如今该怎么办?”


天幕之上。

弹幕轰轰烈烈的划过。

哎呦喂,笑死谁呢这是!起猛了眼睛有点花,居然看见还有人替朱祁镇搁这儿吵架呢!

有一说一,后世无数人哪个不想着拼命的替土木堡之战圆回来一点,什么明朝大军是把奴隶和家奴都算上了啊,什么实际上土木堡正面迎敌的人数没有五十万那么多啊,说什么的都有,我都看腻了!

可不咋滴,毕竟说出来丢人啊!还有人给也先塑造的多威武雄壮呢!

可别扯淡了,也先只能说不是个蠢材,他比起他祖宗上的猛将差了十万八千里呢!也就是让他碰上朱祁镇这么个废物对手!

要是judy早把他脑袋摁倒地里去了!

土木堡之变本来明军就没五十万那么多,撑死了也就二十万人!

咋的,二十万人打两万人被人家屠杀了很光荣么?

土木堡战场上的明军可能确实没有五十万,但是打仗可不是就这一条战线,大同府败的军队不是军队么?阳和关败的军队不是军队么?战争的号角吹响时,没有一个将士能置身事外!

说实在的,大家也不是非得咬着明军多少人不放,实在是朱祁镇所作所为实在是让人恨之入骨!

五十二大将全都死在这一战,朝中半数精英陪葬,大明王朝差点被他一波送走!要不是王都还留了一个于谦,大明就亡在他这一代了!

提起朱祁镇老子血压就上来了,刘禅那货放到他这位置上都能躺赢,好歹人家刘阿斗没本事却识相听话啊,不像是这个废物,没本事还爱作死!

蜀汉末代。

刘禅看到弹幕,眼神biu的一下就亮了,激动不已的坐直了身体。

“相父!你看到了么!后世在夸我哎!”

诸葛亮摇着羽扇的手顿了顿,额头青筋一跳。

“陛下,臣簪越,还请陛下不要与那些负面典型作对比,将目标放在永乐大帝那等明君身上才是正道!”

刘禅迅速枯萎了些,怏怏道。

“相父,你是知道我的,我怎么可能比得上永乐大帝那等厉害的皇帝呢……”

诸葛亮深深一叹,无奈的摇摇头,却在心中不知为何宽慰了些。

说实在的,虽说刘禅总是处处让他操心,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只要稍微一想若他辅佐的是朱祁镇这种事儿,诸葛亮就深感窒息,心道日后对陛下还是再耐心一点吧!

就这他娘的拴条狗都能赢,那么多厉害的将军,随便放一个在大将的位置上都能吊打也先!结果最后都冤死在了战场上,死的窝囊啊!!

三大营啊!这一战全都让他霍霍没了!朱棣要是知道了得心疼的滴血!

你们说土木堡一战死的将士没有五十万,可此战一败,殃及的何止五十万人?!因此而死的,何止五十万人啊!!

天下何辜,天下何苦啊!

天不生他朱祁镇,大明帝史将泱泱如万古长明!

也不能说那么绝对,大明皇帝里除了朱祁镇也还是混进去了几个奇葩的(狗头)

随着弹幕不断滚动,上方的选项排名也最终落下了帷幕。

选项四:大明五十万,瓦剌两万这一条高居榜首!

洪武王朝。

朱元璋脸色漠然,也许是愤怒过多,已经没有力气再宣泄了,看着这些弹幕,这位洪武大帝竟然没有暴怒。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现如今,北京城不仅粮食充足,且大军已然纠集了二十二万之多!!


一切都与也先所料恰恰相反,北京城内不仅没有因为失去皇帝乱成一片,反而还以于谦为首扭成了一股绳!

多么厉害的于谦!多么伟大的于谦!

屏幕前的众人也因为镜头内北京城此时比想象中好得多的情况而连连感叹。

诸葛亮扇了扇羽扇,含笑慨叹。

“好厉害的相士,若是有机会还真想结识一番!这样一来,那位瓦剌的首领想要赢恐怕不那么容易了!”

刘禅闻言顿时大惊失色。

“相父,此人竟然能被您称一声厉害么!朕还以为您就是这世间最厉害的人了!”

诸葛亮失笑。

“陛下,世上比某厉害的人且有许多呢!某怎敢称一声最呢?”

天幕之上,镜头慢慢拉近。

于谦带领众将士站在北京城墙上,背负双手,眉眼厉然。

“此战,不守!”

此话一出,众将士顿时哗然,然而不等众人乱起来,于谦便又立刻紧跟着道。

“也先汹汹而来,气焰嚣张,若我等只守不出,反而助长其势!我大明开国至今已有百年,昔日高皇帝布衣出身,尚可纵横天下,横扫暴元,我辈岂惧小小瓦剌!!”

天幕前。

朱元璋眉眼舒展,欣赏无比道。

“说得好!那瓦剌不过是暴元留下的一抹残余渣滓,我大明将士各个都是骁勇的好儿郎,怎么会害怕他们!!”

朱棣猛地一拍桌子。

“没错!就是要打!瓦剌那群废物就是不能太给他脸了,把他打怕了打疼了,他才知道谁不敢招惹!!”

此时,洪武永乐二位大帝对于谦的欣赏已经直线攀升,左看右看都喜欢的不得了。

若是此时能见到于谦,恐怕不顾颜面的冲上前去狠狠亲一口也不是不可能!

诸葛亮倒是用羽扇抵住下唇若有所思。

“上上之策,看来此局棋胜负已定了……”

汉武帝年间。

刘彻眯了眯眼睛。

“布衣出身?他这明朝的开国皇帝倒是有点意思,难怪能让那个永乐大帝都怕了一辈子……”

卫青和霍去病皱着眉头思索。

“他口中所说的暴元想必是指的上一个朝代的名字,看来我大汉与这明朝间隔的时间应该是至少有一个朝代了啊,难怪那名为火铳的武器朝臣一点头绪都没有……”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义愤填膺的附和,恨不得冲进屏幕里也大杀一场!

“就是!光守城有什么意思,就是要打他,削他!让他知道知道谁才是耶耶!”

李渊冷哼了一声,瞥了一眼天幕。

“布衣了不起么?朕虽然不是布衣出身,但自认绝不输给任何一位开国皇帝!”

……

天幕继续播放。

于谦脊背挺得笔直,眼神凌厉如刀锋的四下扫视了一圈。

“大军全部出城,列阵迎敌!但凡有临阵脱逃不愿出城者,斩首示众!”

在一片呼啸的寒风之中,众将士纷纷咽了咽口水,背后的冷汗被风吹得透心凉。

他们知道,于谦既然已经说出口,就绝不会是在开玩笑。

此战,已然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胜,就守住了北平;败,大明就亡于此役!!

天幕上。

于谦与众将士沉默的站在城墙上的画面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幅恢弘而又巨大的画卷。

画卷上清晰无比的标注了此时北京城内各个城门的所处位置以及各个将士的行动轨迹。



不可否认的是,朱高炽和朱瞻基含辛茹苦数十年,给朱祁镇留下来的班底确实丰厚,以至于他土木堡事变送走了一波之后,北平王都还能留下来一批能干的,后来这批人辅佐朱祁钰也算是把王朝经营的井井有条。


但实在是架不住朱祁镇他又杀了个回马枪,唰唰唰的把辅佐朱祁钰的那一批能臣又给杀了,寥寥几个厉害的还因为于谦一事心寒的告老还乡了。

这下子,王朝终于只剩下些歪瓜裂枣了。

这个事实朱祁镇发现的不晚,但是某种程度上已经晚了,人他都给杀完了,还能怎么样?

而要论歪瓜裂枣之王,首当其冲的当属徐珵此人。

他除了会阴毒挑事,正事儿上是半点本事都没有,一生最出名的事儿就是冤杀于谦,在史书的耻辱柱上差点被唾骂到了和秦桧一个档次。

事实上,他人缘不好备受官员排挤不只是因为于谦当朝骂他,而是因为此人属实是品德不修且情商极低(也许只是蠢),用现在的话说是爱背地里打小报告。

这一次他的败落只用了短短四个月,可以具体归纳为两件事。

其一,某一次上朝的时候,朱祁镇拿出了一张纸,纸上写着:曹吉祥、石亨等人贪污受贿,专横霸道、欺上瞒下、排除异己,应予惩戒。

朱祁镇这位大班主任不仅欣然采纳,还特别心大的当众称赞了奏写此纸之人——御史杨瑄。

“御史敢于直言,是国家的福分啊!”

杨瑄此人,是个小喽啰中的小喽啰,给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弹劾曹吉祥石亨这等朝中大员。

而当时御史台背后站着的最大靠山公认的就是徐珵,此事是谁背后授意自不必说了。

可想而知,当时的情景有多尴尬。

其二,朱祁镇偶然听到了臣子正在议论一件自己的内宫私密,大惊之下上前一问,得知是徐珵透露给他们的,脸色顿时绿了。

众所周知爱打小报告的人往往是守不住秘密的,你但凡有秘密敢让他知道,他就敢给你宣扬到全世界去。

但能像这位兄弟碎嘴子到皇帝头上的,也是千年难遇,那可是封建王朝的顶头大班主任,得罪了基本上就宣告完蛋了,不是说你换个班能继续混的。

果不其然,朱祁镇忍了他四个月之后终于忍无可忍,直接打包发配到边疆去了。

天幕前的历朝历代看的满眼讥讽,嗤笑连连。

“狗咬狗一嘴毛!!让这等登不上台面的玩意独掌大权,也不外乎闹出这种笑话了!!”

“于先生被这些蠢材废物给坑杀,实在是可惜中的可惜!!”

“好在天幕给了于先生第二次选择的机会,虽然于先生并未选择我朝,好赖也算是摆脱了这些蠢货了!!”

永乐王朝。

朱棣怒的砸了无数个茶盏,恨恨道。

“这个脑子堵屎的蠢材!!若非是于先生临走前把瓦剌给打退了,否则再给他几百次机会也能让他把王朝给玩完蛋!!!”

“王振和徐珵这些个阴沟里的臭虫,提不上台面的玩意!让他们给于先生提鞋都不配!!”

洪武王朝。

朱元璋深吸了几口气。

这位狠辣果决的帝王甚至已经不愿意再对朱祁镇多做评价了,只道出了一句话。

“这个小畜生到底什么时候死?”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