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完整版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

完整版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

喝口茶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是作者“喝口茶”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朱元璋朱标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朱元璋已经做了决定的事情,素来没人能轻易更改。朱棣悄悄的看了朱标一眼,咬了咬牙,忽然站了出来。“父皇,儿臣想替大哥的儿子求一求情!”朱棣这话一说,众臣子和朱元璋纷纷把视线落到了他的身上,形容诧异。竟然是朱棣本人主动出面求情?要知道未来那个朱允炆可是迫害他至那种地步,他竟有如此容人之量?朱棣虽然年岁不大,但古人素来早熟,......

主角:朱元璋朱标   更新:2024-02-16 05:0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标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版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由网络作家“喝口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是作者“喝口茶”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朱元璋朱标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朱元璋已经做了决定的事情,素来没人能轻易更改。朱棣悄悄的看了朱标一眼,咬了咬牙,忽然站了出来。“父皇,儿臣想替大哥的儿子求一求情!”朱棣这话一说,众臣子和朱元璋纷纷把视线落到了他的身上,形容诧异。竟然是朱棣本人主动出面求情?要知道未来那个朱允炆可是迫害他至那种地步,他竟有如此容人之量?朱棣虽然年岁不大,但古人素来早熟,......

《完整版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精彩片段


没错,朱元璋是真的打算宰了朱允炆。

朱棣的这段回忆,恰恰也勾起了他以前做乞丐的记忆。

当初他也是端着一个饭碗,在大街上形容痴呆,以此来讨一口饭吃不至饿死。

虽然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并未对自己的经历讳莫如深,但却早已在心中暗暗发誓绝不让自己的儿孙再过那样的日子!

朱允炆此举是恰犯了他的忌讳。

甚至让朱元璋把当年被元朝狗皇帝逼迫到那步田地的怨愤和恨意都转移了一部分到朱允炆的身上,凝聚成了切实的杀意。

朱标面色惨白,心中涌上了一抹心如死灰之感。

看来,他这个儿子怕是真的保不住了。

朱标素来宽和仁慈,对自己亲生的孩子又怎么可能一点感情都没有,纵然心知在未来这孩子做了那么多蠢事错事,但要他杀了自己的孩子,他仍旧是做不到。

但朱元璋已经做了决定的事情,素来没人能轻易更改。

朱棣悄悄的看了朱标一眼,咬了咬牙,忽然站了出来。

“父皇,儿臣想替大哥的儿子求一求情!”

朱棣这话一说,众臣子和朱元璋纷纷把视线落到了他的身上,形容诧异。

竟然是朱棣本人主动出面求情?要知道未来那个朱允炆可是迫害他至那种地步,他竟有如此容人之量?

朱棣虽然年岁不大,但古人素来早熟,尤其是生在皇家。

朱棣的性格与朱标可谓是天差地别,虽说不至于顽劣,但跟朱标的仁善也完全挨不到边啊。

“哦?你当真愿意替他求情?”

朱元璋眯了眯眼睛,打量了朱棣几眼。

朱棣用力点点头,大声道。

“父皇,未来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大哥既然能替我求情,我又怎么能不替他的孩子求情呢!我信任大哥,就如同大哥信任我一样!”

朱标眼眶泛红,紧紧握住朱棣的手,感动不已。

“四弟!”

朱元璋见状,面上的表情缓和了些,似乎是有些松动。

他素来是宠爱朱标的,对朱标的孩子也是爱屋及乌,若非方才怒及,也不至于杀意暴涨到不顾祖孙情分。

“好,既然如此,朕就念在祖孙情分上暂时不动他,日后老大你必须要对这孩子好好管教,教教他孝道!”

朱标大喜过望,连忙跪下行礼。

“是!多谢父皇!儿子必定谨记!”

而视频中除了事事以朱棣为准的朱柏之外,其他被废的几个王不由得露出了几抹隐隐的不忿。

合着他们的意见就不重要了呗?朱棣那个混小子倒是会做好人,还不如让父皇把那个小兔崽子给杀了呢!

不过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在朱元璋面前叫板。

……

天幕继续播放。

朱棣裹着被子喊冷的画面渐渐消散,一个唱着歌谣的孩童一跳一跳的走出了画面。

“莫逐燕,逐燕燕高飞,高飞上帝畿~”

镜头一转,骑着高头大马的青年朱棣一扫此前狼狈的乞丐模样,眼中燃烧着熊熊烈火。

“建文逼本王至此,本王不得不反!尔等可愿追随本王起兵!”

兵卒们毫不犹豫的在他面前齐声高呼。

“燕王!燕王!燕王!”

就在此时,风雨在他身后大作,萧萧瑟瑟,树枝被压得弯弯的,乌云黑沉沉仿佛坠到人心底一般。

大风一起,一旁屋子的瓦片倏然被掀翻,噼里啪啦碎了一地!

如此不祥征兆,恰在这个时候发生!

朱棣脸色顿时绿了,士卒们的呼啸声也慢慢减弱,甚至有人面带些许惊恐。

关键时刻,一旁站出来一位僧人,正是道衍,他大声说道。

“真龙飞天,一定会有风雨相随,现在瓦片落地,正是大吉大利的预兆!”

天幕之下。

看着这一段的历朝历代帝王不少都撇了撇嘴。

切!受命于天骗骗百姓还差不多,这一系列装神弄鬼手段还能骗得过他们?

要知道,为了稳固自己的封建王权统治,哪个帝王没悄默默的整过这种歌谣畿语~

秦朝末年。

陈胜吴广二人尴尬的对视了一眼。

尼玛这手段怎么就咋看咋眼熟呢!

跟朱棣这一系列装神弄鬼手段比起来,他俩悄悄学狐狸叫的‘大楚兴,陈胜王’的逼格都不够高了啊!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一拍大腿,满脸可惜的叫了起来。

“嘿这和尚!煤球是黑的都能让他说成白的!好一手抬杠能力啊!怎么就不是朕的臣子呢!!”

魏征哼了一声道。

“妖僧,只会搬弄口舌罢了,为帝王刀枪者,若只会这些实乃小道!”

杜如晦笑着调侃道。

“陛下,您瞧瞧,魏征这厮竟还与人家吃味上了!”

魏征脸色顿时涨了个通红,怒瞪杜如晦。

“你浑说什么!!”

李世民哈哈大笑。

永乐年间。

一片尴尬的气氛之中,太子朱高炽咳嗽了两声,主动打破了寂静。

“父皇!如此一来您的这些神异之处将会通过天幕传递向万民百姓,百姓们也必然会对您更加崇拜!这是大好事啊!”

百官立马有眼色的跟着一迭声的高呼。

“陛下天命所归!”

“陛下实乃天授啊!”

“陛下千秋万岁!”


“不是,这小子脑子进水了吧,朝臣都带走了,又不打算迁都,那朝中的事儿谁来处理啊?王朝难不成陪着他这场玩笑一样的出征停摆么?”

卫青皱着眉头。

“这样一来,打仗的风险就太束手束脚了,大军出行,本就艰苦,哪里来的功夫照看这些体弱的文臣?若是耽误了行军时机,后果不堪设想。”

霍去病摇摇头叹了口气。

“这小皇帝看那样子就知道完全不懂打仗,不过他点的臣子里面也有几个勉强能看的,点一个出来带兵主持大局,小皇帝只要老实听主帅的话,敌军就算凶悍,毕竟也只是曾被他的太爷爷打破了胆子的蛮人小族,应是不会出什么差错。”

始皇帝年间。

嬴政毫不客气的讥讽了一声。

“蠢货!打仗时一个不懂兵法的主帅对大军是致命的弱点,任由这个废物胡闹只会自取灭亡!”

李斯这位老谋深算的丞相倒是更加未雨绸缪,除了朱祁镇的荒谬之举外,他想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

“此战若是胜了,就算是惨胜倒都好说,就怕……”

李斯有些惊悚。

一旦败了,那个后果恐怕是无人敢去设想的。

……

天幕之上。

视频接下来也终于慢慢走向了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方向。

首先是主帅一事。

在出征之前,历朝历代几乎都默认了此战的主帅必然至少是朝中一位打过仗的老将,皇帝就算荒谬的点了大半个朝堂带去,也恰恰此印证了皇帝此番只是随着大军去‘旅游’的本质。

可接下来的视频就告诉了他们,这个想法大错特错!

年轻的帝王像一阵风一样挂回内宫,兴奋的报喜。

向一个太监。

“王先生,我已经说服了群臣答应我御驾亲征啦!我点了二十万大军,只等先生接下来的指点了!”

王振眼底露出喜色,面上却端的板正,只是成竹在胸一般傲然的抬头。

“陛下放心吧,有我来指挥这二十万大军,小小瓦剌必然手到擒来!”

天幕前的众人看到这里,只觉得一股悚然的凉气从脚底板窜了上来,如坠冰窟!

二十万大军!兵权在一个长在深宫半点不懂兵法的太监的手里?!

何等荒谬!何等荒谬!

宣德年间。

“放开我!放开我啊,你们这么对我,殿下不会放过你们的!”

王振惨叫着被人向死狗一样拖上了死寂的朝堂,满朝的官员看向他的眼神都卒着寒冰。

而向来仁慈的宣德帝朱瞻基此时眼睛充血,豁然走上来抓起他的领口,框框扇了他几大巴掌!

“你特娘的怎么敢!怎么敢!如此蒙骗朕的儿孙,搅和朝堂还不够,竟然胆敢蒙骗皇帝把兵权都交给你?!!”

“啊啊啊!救命啊!饶了我把陛下,饶了我吧!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王振被扇的吐血,却不敢反抗,吓得不住的哀求。

朱瞻基狠狠把他甩到地上,眼神森寒的踹了他几脚,罕见的流露出冷冷的杀意。

“王先生,真是好一个王先生啊,你区区一个太监,有什么资格让天子称你为先生?”

“来人,把他给朕吊起来,别弄死了,死太便宜他了!”

永乐年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仿佛从胸腔里透出来的笑声响彻了整座大殿。

朱棣像是觉得滑稽一样拉过了朱高炽,伸出两个指头在他面前比划,笑的眼泪都挤出了眼角。


天幕上开始滚动翻卷着一行一行的字,速度由于数量叠高也越来越快。

但这不影响天幕之下众人清楚的看到。

朱棣和朱允炆谁是更好的皇帝??这尼玛还用选!谁搞出来的脑残投票啊!

就朱允炆那个妄想着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蠢材也配和永乐大帝比??侮辱谁呢!

各个位面的建文帝们顿时脸色难看的像是吃了几吨狗屎一样,尼玛的你们才是侮辱谁呢?!

judy犯了什么错沦落到和朱允炆相提并论的地步?!要是朱标拿来比勉强还差不多!

别逗了,朱标也绝对比不上朱棣好么!千古一帝是说出就出的?

话也不能这么说,朱标虽说在武功上比不上朱棣,但在文治上说不好比朱棣强呢。

标吹省省吧!朱棣文治上难道就差了么?郑和下西洋、永乐大典,运河随便拿一个出来都够名垂千古了!永乐之后再无大帝!!

永乐之后的皇帝们顿时脸色一绿,阴恻恻的盯着屏幕,很是不忿!

棣吹也省省吧!朱标要是活久一点还轮得着朱棣?就明初老爷子给朱标留下的班底,也不一定就比朱棣差啊!

朱元璋猝然坐直了身子;???

扯淡!永乐大帝放你这儿跟大白菜一样谁上都行啊?

成百上千的弹幕交替着滚过,但最上方关于朱棣和朱允炆的投票却是毫无悬念的。

朱棣完全是呈碾压式吊打了朱允炆!

洪武年间。

随着弹幕上的争执无意间把朱标早死的真相暴露了出来,洪武上下便陷入了死寂。

那个被朱元璋视作板上钉钉的地继承人的太子朱标,在朝中已然有了一套自己的小班底的太子朱标,竟然是突兀的英年早逝了!!

毫无疑问,这将对大明王朝是个巨大的打击!

朱元璋用力闭了闭眼睛,嘴唇颜色有些苍白。

“原来,老大竟……”

为何他要越过朱标立皇孙为帝,这一切都清楚了。

朱标茫然的抬头看向父皇,只见朱元璋像是个挫败的困兽一般满脸痛苦的看向了他,嘴唇有些颤抖。

“老天爷若是要惩罚,便惩罚咱好了,为何要让我儿先我一步而去?留咱这老头子活在世上做什么!”

群臣大骇,惊恐万分的齐齐跪下。

“上位还请收回金口玉言啊!”

朱棣看看魂不守舍的朱标,咬咬牙,跳出来大声道。

“父皇,既然已经早知道了这件事,对我们就是好事!这样我们就能号召天下名医给大哥看病啊!”

朱元璋骤然恍悟一般,连忙站了起来,眼睛大亮。

“对!对啊!传咱旨意,召天下名医入宫,凡提出线索者重赏!”

解决完了一桩心腹大患后,朱元璋猛松口气,跌坐回了皇位上。

此时,老爷子才有功夫打量几眼朱棣,鼻孔里出了口气。

“永乐之后再无大帝……小子,看来后世对你的评价倒是不低啊。”

朱棣脸色涨的通红,哼哧哼哧不敢接话。

“父、父皇……”

朱元璋只是轻哼一声,便将视线转回了屏幕上。

蓝玉等人对视一眼,倒是隐隐瞧出来了,此时朱元璋不仅没生气,心情竟还算是不错呢!

看来,日后朝中局势不好说了啊!

几个朱标的老班底满脸苦涩,连连叹气,却也无可奈何。

永乐年间。

朱棣被后世弹幕上毫不遮掩的彩虹屁吹的脸色有点通红。

要知道文官们就算吹彩虹屁也大多都是委婉含蓄的,哪有后世那么直白的。

而朱棣的脸皮在一众厚脸皮皇帝之中,毕竟还算是比较薄的了。

朱高炽咽下了笑意,没敢表露出来,只在一旁满脸佩服的附和。

“父皇千秋万代,后世之人对您很是崇拜呢!”

姚广孝倒是更加直白。

“陛下当然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人选!”

废话,朱棣是他亲自发掘的,便是现在他也从来没觉得朱允炆有资格和朱棣相提并论。

朱棣有些恍惚,还隐约有些不敢置信。

他谋权篡位,早就不指望后世有什么好评价了,只盼望着别把他钉在大明的耻辱柱上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却未曾想,后世竟然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

朱棣心中有些骄傲,又有些惴惴不安。

“爹他……想必此时也在看着吧。”

朱棣甚至做梦一般幻想了一番,他爹不知有没有为他而骄傲呢?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酸溜溜的盯着天幕上划过去的弹幕,很是羡慕。

“且!好幸运的家伙,谋权篡位居然也没人骂他?后世子孙怎么没狠狠的把他订到耻辱柱上呢!他丫的这会儿指定美的不得了!!”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在一旁无语凝噎。

仿佛刚才还在对他谋权篡位嗤之以鼻的人不是陛下您一样!!

“可恶,朕也想知道后世怎么评价朕的!怎么不给朕来一个李渊和李世民谁是更好的皇帝投票呢!”

对李世民不甘的碎碎念,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咸鱼脸,懒得作评价了。

刚才是谁还在说什么‘史笔如铁就史笔如铁,随他评去’呢?!

至于李世民大逆不道的直呼李渊名讳这点事儿,众臣子全当自己聋了没听到。

识时务者为俊杰,就算魏征恐怕也懒得在这点小事儿上得罪李世民!

汉武帝年间。

刘彻也颇有些酸溜溜的。

“这家伙还真是幸运!千古一帝就千古一帝呗,还什么永乐之后再无大帝~呸!呕,恶心死朕了!”

卫青和霍去病对刘彻倒是很有信心。

“陛下,咱们不必眼红他人,您必然也将是青史留名的千古一帝!”

桑红羊也默默的颔首。

“陛下武功卓然甚至胜于文景二帝,想必还是有机会争夺一番这光荣的名号的。”

其余众臣子也纷纷齐声附和。

“陛下万岁!我大汉王朝必因陛下而煊赫!”

刘彻傲然的扬起头。

“那是当然!朕绝不会逊色于任何人!”

汉武帝刘彻,就是一位有着这样气吞山河的气概的男人!他若是不傲,也不会硬生生打的蛮夷畏畏缩缩那么多年!


但朱元璋却始终并未在朱棣的身上看出任何伪装的痕迹,尽管他已经用最冷酷的视线去审视,能瞧出来的只有纯粹二字。

眼泪在朱棣眼里打了个转,他咬着牙,闷闷的说道。

“爹爹,儿子不懂那么多,但若我未来会对大哥做出什么混账事儿,您便下令杀了我吧!”

“莫要胡说!”

朱标轻斥了一声,拦在了朱棣面前,视线恭敬却坚定的看向了朱元璋。

“爹,未来的事情也许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我相信老四!况且就算真的有那一天,也必然是因为我无德无能,大明能落在得了千古一帝之称的老四手里对大明来说也是一件幸事!”

说着,朱标又拉着朱棣朝朱元璋跪了下去,深深叩头。

“儿子私以为,任何一位能被后世评为千古一帝之君必然都是带领一朝走向盛世的明君中的明君!儿子反倒还要恭喜您呢,能得老四这样一位麒麟儿!”

朱元璋久久不语。

这是何等仁义之君啊!

众臣闻言,胸中无不纷纷升起一股慨叹和敬佩,看向朱标的眼神也变得比以往更加诚恳敬畏了许多。

对待一位有可能在未来谋夺自己皇位的兄弟都能如此仁义的皇帝,对待大臣也绝不会残忍狠辣啊。

朱棣眼泪终于从眼眶里落了下来,他嚎啕大哭,狠狠给了自己几巴掌。

“爹,大哥,我真是个混账!你杀了我吧!我居然在未来做出那样的混账事儿!!我不可原谅啊!”

臣子们面面相觑,眉头无奈的蹙了又蹙。

蓝玉叹息一声,拱手站了出来。

“上位,太子和燕王殿下都是好孩子,咱们不若再瞧瞧这天幕之后怎么说再做处决吧!”

众臣子也纷纷点头应是。

朱元璋余光落在颤颤发抖趴在地上的朱棣身上,面色深不可测,未置可否的淡淡敲了敲龙椅。

朱标悄悄的观察着朱元璋的脸色,见状连忙按着朱棣的脑袋扣了个头。

“老四,还不快多谢父皇!”

朱棣毫不犹豫的将脑袋重重的砸到地上,大声道。

“多谢父皇!儿子虽不知天幕日后之事,但儿子愿意发誓绝不会背叛大哥!”

数息之后。

朱元璋平静的抬起一只手挥了挥,示意朱棣和朱标起来。

“此事暂罢。”

大臣们闻言纷纷面露欣慰之色。

朱标也满脸欣喜的连忙拉着朱棣再次叩谢后退到了一旁。

朱棣脸色苍白,腿还有些发软,直到隐到众人之后才微不可察的狠狠松了口气。

只有他这个直面朱元璋杀意的人心中清楚。

方才朱元璋是当真打算不顾一点父子情面杀了他的,若非朱标求情,只怕他此时已然身首异处了。

诚然,此前他的恳求虽是发自内心,但绝不是完全没有刻意装可怜扮柔弱的成分在内,毕竟谁都不想被还未发生的事情判定生死。

朱棣虽然此时年岁还小,但皇室长大的孩子哪有真的蠢材,更不必说他这位日后一手打造盛世的永乐大帝了!

不过他没发现的是,尽管已经嘴上松口,朱元璋的余光却如鹰隼般一直牢牢的锁在他的身上,将他方才的情状全都烙印在了眼底。

是啊,朱棣此时再怎么聪敏,却也到底不是日后百经风霜的永乐大帝,而他眼前的那位却恰恰是正值盛年的洪武帝朱元璋!

儿子终究是玩不过爹的。

但朱元璋不知为何却并未对此再说什么,只是表情始终叫人瞧不出深浅。

永乐年间。

朱棣浑身一寒,狠狠的打了几个喷嚏。

他抹了把脸,心情有些苦逼。

在某个他耶耶还活着的时代,该不会自己已经被手起刀落宰了吧?

太子朱高炽瞧出了朱棣神思不属,有心开口宽慰,却被一些两朝元老大臣死死的按住了。

事关洪武爷,这个时候怎么说怎么错,不如紧紧的闭上嘴少言寡语方能保命!

本朝好不容易有个靠谱又身体康健的太子爷,可不能因为这事儿被上位收拾了啊!

……

天幕上,视频开始播放。

一道恢弘而又肃穆的鼓点声响起,紧跟着的视角拉远,从空中俯瞰下一般呈现出了整片郁郁葱葱的大地。

镜头拉近,一位身着明黄色帝王服侍的威武男人出现在屏幕上,在其下方,一块一块的土地版图接连出现在他身后,接天莲叶一般呈现出来。

一匹雄壮的骏马驰骋到满脸野心威严的帝王面前俯下身子托他上背,紧跟着他的步伐越发加快,势如破竹一般不断向前!

直到最后,帝王一人一马一杆长枪挑掉了异族首领的脑袋,马蹄嘶鸣,鲜血迸溅!

镜头拉开,绵延不绝的山脉恢弘而又壮丽!

旁边几个大字缓缓的出现——狼居胥山。


汉朝。

朝野上下震惊的抬头看向突然出现的水幕,议论纷纷。

上位的刘彻神色不变的淡淡敲了敲龙椅,大臣们便纷纷诺诺寂静下来。

汉武帝刘彻可并非是文景那样温和的皇帝,在朝中素来是说一不二,决定好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更不必说这汉朝如今的疆土大半都是汉武帝亲自带人打下来的,纵然不是开国皇帝,但他在朝中的威望一点也不会逊色于先祖。

“冠军侯何在?”

“臣在。”

霍去病镇定的拱手走出来。

“把皇宫内外值班的侍卫全部调过来,朕倒要看看是哪一族的巫妖胆敢装神弄鬼!”

“是!”

桑宏羊拧紧眉头,神色凝重。

“陛下,此天幕臣看着并不像是那些蹩脚巫妖的手段,若是当真是天神对皇帝的审判,臣还请陛下慎重……”

“你这酸儒什么意思?”

刘彻眯了眯眼睛,语气阴森森的。

“什么名垂千古,什么遗臭万年!朕武德昌隆至此,就算是更古铄今也少有比得上朕的!朕有什么好怕的?那遗臭万年的必然不可能是朕!”

桑宏羊默默无话,心道陛下那您倒是别心虚啊,龙椅都快让您抓烂啦。

汉朝疆域广阔,汉武帝一己之力立汉人脊梁数百上千年之久,打的周边蛮夷提汉色变,后人亦自称汉人为傲。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汉武帝治下的普通百姓们过的不算太好,国内的财政几乎都用在了军队而非民生。

这一点汉武帝心知肚明,但战争一旦开始没有回头路可走,他若停下,后世将无汉人脊梁!

后世会如何评判他这位一意孤行不肯休养生息给百姓以安宁的主战皇帝呢?

刘彻表面上做出不在意的样子,暗地里眼睛却不动声色的落在天幕上。

宋朝。

“这是什么东西?”

宋高宗赵构一手搂着美貌妃子,一手端着酒杯,醉醺醺的抬头看向天幕。

一旁的小太监眼疾手快的给他续上美酒,谄媚的奉承。

“陛下,这一定是上天看到了我们大宋的富庶昌盛,特地降下神迹来褒奖您的功德的!真是大喜事,大喜事啊!”

赵构一听,顿时大喜过望。

“朕的贤明竟然已经传达了天庭么?!”

群臣也纷纷祝贺。

“大宋幸而得陛下明治!可喜可贺啊!”

“陛下圣明!”

“陛下英武啊!”

纸醉金迷的角落里,一个小少年将军愤怒的捏紧了拳头,眼中燃烧着悲哀疑惑和痛苦挣扎之色。

这样的皇朝,上天居然认可么?!那边境他的同胞们的牺牲又算是什么呢!

百姓们的挣扎哭喊又算是什么呢!

与此同时,朱棣,李隆基,朱高炽等等等,各朝各代的皇帝和臣子们对天幕的到来反应不一,或是警惕,或是惊疑不定,或是按兵不动。

总而言之,所有人都对接下来天幕的发展提起了极高的期待。

谁会被后世评为千古一帝?谁会被后世评为遗臭万年?

叮!朝代已实时同步完成,请宿主开始第一位皇帝的视频剪辑制作,本系统将全方位为宿主提供第一手史料,童叟无欺哦!

“这第一位可不能随便选,我得慎之又慎啊……”

陈元摸着下巴沉思,手上漫无目的扒拉着系统给自己提供的实时视频,万千块碎片画面中,他无意间扫到了宋高宗赵构那边君臣纸醉金迷得意洋洋的嘴脸,表情顿时露出一抹嫌恶。

“真特么辣眼!人家秦皇汉武还子啊怀疑自己呢,你完颜构什么玩意自己心里还没点逼数么?!老子不剪一个喷死你的视频老子就不姓陈!”

他刚准备激情动手,把老赵家喷的体无完肤让他遗臭万年时,又忽然犹豫了一下。

“这玩意放在第一个,简直在历史大佬面前拉低天幕的格调啊……”

“既然如此,还是先来一个能镇场子的吧!”

陈元很快下了决定,双手活动了一番,便迅速投入到了视频的剪辑制作中去。

数个小时之后。

“成了!”

陈元深吸了一口气,兴奋的眯了眯眼睛。

叮!检测到宿主已完成视频制作,是否现在发布?

“现在发布!”

叮!发布成功,后续反馈将由系统一手包揽,恭喜宿主下班!系统特地为宿主申请了奖金和豪华旅游团,一切旅行消费由系统买单,祝您旅行愉快!

“草!真的假的?”

陈元瞪大了眼睛,下一秒他家的门就被人敲响,他刚走过去打开门,一个燕尾服管家带着一串保镖恭敬的鞠躬。

“陈少爷,我是您接下来的旅游管家。”

“这、这这也太夸张了吧?”

陈元目瞪口呆,默默给系统竖了个大拇指,口嫌体正直的拍拍屁股毫不犹豫出门了!

“管他娘的!兜里有钱心里不慌!六天假期!老子来了!”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天幕之下。

汉武帝年间。

刘彻跟着视频代入感极强的跳着脚嗷嗷叫。

“这太子行不行啊?他知道个屁!听听他说的那什么混账话,什么叫挑个软柿子捏捏得了?身为武将要是就这点出息趁早完蛋得了!”

卫青和霍去病也义愤填膺的附和。

“就是!要打就要挑最强的去打!把强的打服气了,弱的自然就不敢放肆了,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刘彻紧跟着下定论。

“这太子不行!误国啊!”

桑宏羊等文臣在一旁跟着头大,劝谏道。

“陛下息怒,各朝代国情不同,亦不可同日而语啊。”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嘴撅的差点能挂油壶,一边还骂骂咧咧的。

“这小子怎么回事?还太子呢!他以为谁封他做的太子?居然跟群臣站在一边也不跟他亲爹一边!不孝子,不孝子!”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见状立马见缝插针。

“没错啊陛下,如此看来,太子监国一事实在不可取啊!”

李世民眉头蹙了蹙,不情不愿的勉强放下了这个念头。

“行吧。虽说如此,承亁确实是还有许多不足,给他再多找一个太傅,每日的课程再多加两个时辰!”

魏征点头应是。

“敦促太子于国乃是好事,陛下能想通最好了。”

东宫,李承乾又连着打了几个喷嚏,心中莫名的涌上了一股不祥的预感。

秦始皇年间。

嬴政不耐的皱着脸,冷森森道。

“他这皇帝当的什么?太子臣子居然都敢对皇帝的决定有意见?简直不知死活!皇帝的权柄莫非是笑话不成?!”

赵高笑眯眯的奉承。

“陛下,不是所有的帝王都像您一样的,想必这些后世的帝王早就不可与您现在同日而语了吧!”

嬴政冷冷的哼了一声。

“群臣暂且不论,看来立太子的事情暂时可以不用考虑了,人只要手里握了一点权柄,怕是就开始痴心妄想了。”

他绝不会允许有人分走他的权柄,哪怕只是那么一点点机会。

……

天幕悠悠然继续播放。

属于战场的雄浑歌曲终于缓缓落幕了。

换句话说,这部属于朱棣的史诗赞歌也要落幕了,因为朱棣的一生是属于战场的,生于战场,亦死于战场。

运河湍湍流淌,永乐大帝华府龙袍站在船只的甲板上含笑看着四面八方,在他身前,是恭敬的携众多海船归来的郑和,在向他禀报着这一路的见闻和所得。

百姓的渔船间或也能在运河的岸边三三两两的停靠着,人人眉目舒展,安居乐业。

金色的光芒慢慢的环绕于画面四周,隐约有龙腾虎啸之声。

裹着金边的水墨画大字慢慢浮现。

疏通运河,六下西洋,促使国内南北通商,经济发展,大明由此国运愈加昌隆。

画面如百叶窗一般慢慢划过。

堆积成山的书籍摆放在四面八方的桌子上,身着璀璨龙袍的帝王低头翻看着其中一部,一旁跟随着的是负责修书的一众文臣,无不拜服。

《永乐大典》这部名留青史的百科全书由此修筑。

这一页于是再次翻过。

威武雄浑的皇城俯瞰图如画卷一般慢慢铺展开来,帝王携带无数臣子站立在宫门前方不远处,目光悠悠,仿佛昭示着一个新篇章的展开。

迁都北京,太子朱高炽留守南京,天子朱棣亲自镇守北方,设王都于此,震慑北方蛮蒙,此乃天子守国门!

古道黄沙,西风瘦马。

雄武帝王终于走不动了,发出了老牛拉风箱一般的喘息,终于在马背上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在他面前是还未抵达的王都,在他身后是瑟瑟发抖的蛮夷,北风哀嚎,仿佛在为这位传奇一生的帝王送葬。

病逝征途,享年六十五岁,庙号太宗(后嘉靖年间改为成祖),谥号——文皇帝。

洪武年间。

伴随着天幕一帧一帧的闪过,洪武君臣几乎看花了眼睛。

不少殚精竭虑的老臣都没忍住用袖子小心翼翼的抹掉掉下来的泪水,有些哽咽。

身为创造王朝的老臣,他们亲眼看到了后辈带领着王朝走向兴盛,如何能不激动,又如何能不高兴!

臣子高兴,身为帝王的朱元璋只会更高兴!

亲眼看着自己的王朝强盛,他怎么可能会不高兴!

“好孩子,快过来爹爹这里!”

他难得不再绷着脸,堪称和颜悦色的朝着朱棣挥了挥手,让他来自己的身边。

朱棣下意识恍恍惚惚的朝着从来没对他这般温柔过的爹爹小跑过去,像是做梦一样。

“老四,爹今天真高兴!此前爹总是太关注你哥哥,把你忽视了,你不会怪爹吧?”

朱棣连忙摇头,急急道。

“爹爹没忽视过儿子,对儿子也很好,儿子怎么敢怪爹爹!”

朱元璋面露笑容,摸了摸朱棣的脑袋,神色柔和。

“老四,你是个治国理政的好苗子,做的比爹好,爹高兴!日后你多来皇宫陪陪爹,也趁早了解了解咱大明王朝的基底!”

朱元璋这话一出,众大臣纷纷倒抽了一口凉气,心中暗道,这天恐怕是真的要变了啊!

老爷子这可是首次展露出对除朱标之外的皇子的看重!

不过众臣子又想到了天幕之上的内容,又觉得这样仿佛才是理所当然的。

那样一位文治武功样样杰出,一手带着大明走向巅峰辉煌的帝王,怎么可能会不看重呢?与之相比,哪怕他是一位被逼的造反才上位的帝王,都像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了,反正江山总还是落在他老朱家手里的。

众臣心绪复杂至极。

试问换做他们自己,若是后代儿孙里有这么出息的,他们恐怕得小心翼翼的捧在手心里,比起老爷子的喜爱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堂堂朝廷一品大员,家里却堪称是家徒四壁。


这放在当时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因为明朝官员的俸禄薪资很低,若是只靠着薪资绝对不可能养得起一大家子人,所以绝大多数官员哪怕是为了生计也会多多少少的收点礼。

锦衣卫做抄家的工作那么多年,见过无数表面上装的清廉无比家里却遍地黄金的官宦家族,头一次抄这样的家。

一个年纪尚小的锦衣卫双腿颤抖的单膝行礼,向头领复明。

“大人,我们都搜遍了,什、什么都没有……”

“怎么可能?!于谦可是朝廷一品大员,怎么会如此清贫,继续去找!我见过许多将财富藏起来的贪官,他肯定也是这样的,只是藏得比别人更深罢了!!”

锦衣卫首领脸色苍白,像是为了掩饰一般色厉内荏的吼道。

“是!”

终于,锦衣卫在一片厢房之中搜到了一个上了锁的屋子,立刻大喜过望的着人撬开。

然而等他们一拥而入之后,却发现里面只有一件蟒袍和一柄宝剑。

这两样东西还是朱祁钰封赏于谦时务必要求他收下的,但他收下后却只是将他们锁了起来。

一众锦衣卫沉默了下来,脸色白的吓人。

首领手里的佩刀当啷一声掉在了地上,嘴唇煞白,忽然狠狠的给了自己一巴掌。

“老子真是作孽啊!早知道就不接这一桩差事了!!”

他们终于明白,这一次他们抄家的对象,不是以往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而是一个真正品德高尚的人,一个真正两袖清风的清官!

天幕前。

朱瞻基捂着脸,又是哭又是笑的,嗓音都在颤抖。

“于谦啊于谦……是你,朕还真是不出所料啊!不如说除了你之外,还有谁能做到这般地步?我大明损失了你,是我大明百年的痛!这份痛,应让大明子孙都牢牢记住!!”

始皇帝年间。

嬴政意味不明的哼了一声,瞥了一眼李斯。

“朕记得你也有着不少清廉的美名,不知家中与这位于先生相差几何啊?”

李斯脑门上的汗顿时唰一下落了下来,倒是没敢狡辩,苦着脸道。

“陛下,还望您明鉴!臣家中许多口人要嚼用,花销每日都是天价,单单凭着俸禄臣早就饿死了,臣自然不敢与于先生相提并论,但在朝中绝对没有因此举荐无能之人!”

嬴政自然对朝中的暗流心知肚明,以他的掌控欲,若是有人私底下有小动作也大多都是他默认的,毕竟水至清则无鱼,只要不损害朝纲也不会过多追究。

只是还是那句话,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与于谦这等不贪污,不藏私,全心全意都奉献给王朝,还特别有能力的梦中情臣比起来,其余人都相形见绌了。

唐太宗年间。

李世民心疼无比的连连叹气。

“嗨呀嗨呀!家里连块肉都没见着,难怪都把于先生给饿瘦了!这么好的臣子,放在他大明实在是作贱啊!!”

“要是朕,就算是饿着自己也绝不会让于先生饿着啊!!”

魏征赞叹不已。

“于先生实在清廉!这才是为官者应该做到的,吾辈都应该向于先生看齐!向于先生学习!!”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等人顿时脸色一绿,恨不得冲上去捂着魏征的嘴。

果不其然,李世民听到之后眼睛biu的一下就亮了,看着魏征的眼神前所未有的慈和。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