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全文阅读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

全文阅读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

易阴阳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赵百汇赵锦衣的军事历史《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易阴阳”,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老爷,老爷,我的眼睛里真的有光吗?有多亮?”“太亮了,你再盯着太阳的方向就要亮瞎了。哈哈哈…”赵百汇赶紧跑了。锦衣哼了一声,老爷一整天都没个正形!不过这回总算是心里有了底了。第二天,林学瑾一路来到村委大院,来到分类给他的宽敞办公室。将带来的笔墨纸砚放好。简单的摆弄一下柜子,将摆件什么的,按照自己......

主角:赵百汇赵锦衣   更新:2024-01-15 04:1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百汇赵锦衣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阅读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由网络作家“易阴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赵百汇赵锦衣的军事历史《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易阴阳”,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老爷,老爷,我的眼睛里真的有光吗?有多亮?”“太亮了,你再盯着太阳的方向就要亮瞎了。哈哈哈…”赵百汇赶紧跑了。锦衣哼了一声,老爷一整天都没个正形!不过这回总算是心里有了底了。第二天,林学瑾一路来到村委大院,来到分类给他的宽敞办公室。将带来的笔墨纸砚放好。简单的摆弄一下柜子,将摆件什么的,按照自己......

《全文阅读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精彩片段


“你也别太迷信什么举人,这科考制度之下搞出来的东西,很多在我看来都很蠢,很多所谓的学霸,你仔细看他们的眼睛,里面都是没有光的。”

“聪明人眼睛都是亮的,你看他那个儿子,我看起来感觉就有点蠢。”

“再看看你们几个,那眼神里面的光都要溢出来了!你们都比那姓林的聪明多了!”

“老爷,老爷,我的眼睛里真的有光吗?有多亮?”

“太亮了,你再盯着太阳的方向就要亮瞎了。哈哈哈…”赵百汇赶紧跑了。

锦衣哼了一声,老爷一整天都没个正形!

不过这回总算是心里有了底了。

第二天,林学瑾一路来到村委大院,来到分类给他的宽敞办公室。

将带来的笔墨纸砚放好。

简单的摆弄一下柜子,将摆件什么的,按照自己的喜好弄好。

然后还没等去找锦绣,锦绣自己就来了。

“村长,您来了。”他倒是适应的很快,第一时间就进入了状态。

“林先生,在正式场合,咱们要以职务称呼,私下里我比你女儿大不了多少,你喊我名字就好。”

“好,锦绣姑娘,我应该做什么?”

“我来就是为了这件事儿,等会要开会,所以我提前过来和您沟通一下。”

“咱们村现在一千一百多常住人口,主要工作有负责商业的,现在由锦绣负责。”

“工地建设没有特殊情况,一直都在建,我们这人会越来越多,这一块目前锦文负责。”

“最后就是民生这一块,暂时由锦园负责。”

“这三个板块,您对哪一块最感兴趣?”

“民生。”

“好,那等会会议上,我就把民生这一块工作划给你,由你和锦园一起负责。正好锦园年纪还小,您也能带带她。”

“嗯,知道了。”

“对了,有空别忘了到隔壁照个身份证,您是属于人才引进,没有考核期,您的直系亲属也是,但是您的下人丫鬟随从什么的不计算在内,有一个月的考核期。”

“考核期内不作奸犯科即可,若是出了问题,就会延长考核期,甚至被驱逐。”

“这就是路引制度,我明白了。”

“有点像路引,但是区别很大,身份证以后作用会越来越大。”

“走吧,该去开会了。”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会议室,会议室里三个丫头拿着几瓶胭脂水粉正兴奋的聊着。

看到锦衣进来,急忙收起来,正襟危坐。

“开会。”

“开会之前我先宣布一项任命,任命林学瑾为副村长,大家欢迎。”

几个丫头一脸正经的使劲鼓掌,把林学瑾都搞蒙了,他从来没经历过这种欢迎仪式,有些不适应,但是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

想了想,他学着这里人的方式,站起来笑着说,“以后大家就是同僚了,希望大家能照顾我这个后…不,新同事。”

“林学瑾副村长以后和锦园搭配,一起负责村里的民生工作。”

“好了,接下来…”

年纪最小的锦园忍了半天没忍住,还是开口说,“林先生是举人,是和县令同级,现在我和林先生平级,我是不是也算和县令同级了?”

锦衣无语,这丫头今天怎么了,胭脂水粉擦多了,把脑子捂坏了?

这是什么狗屁问题?还是开了一个超级冷的笑话?

本来面色平静的林学瑾反而笑起来了,这丫头才八岁啊,比他女儿还小,真是天真烂漫啊。

话说这几个丫头年纪都不大,却已经开始每人都管一大摊子事情了,未来不可限量啊。


有人搬来桌椅,锦衣和锦绣坐下。

锦衣拿起账本,“吴二牛家,十天工钱是一百三十三文,你看看对不对,对的话就上来领钱。”

一个男人拘谨的走过来,“对…对…对的。”

他根本不知道对不对,他只知道锦衣说给他一百三十三文钱。

以他家的情况,省着点用,让孩子早晨晚上多出去挖点野菜回来和粗粮一起煮。

买一百三十三文的粮食,就够家里吃一个月了。

这还只是十天的工钱,那剩下二十天的工钱岂不是全攒下来了?

那一年能攒下多少钱?

多久能攒够给大娃娶媳妇的钱?

锦绣拿着钱袋子,数出一钱银子和三十三枚铜钱递过去。

“下一个,刘狗娃,一百四十一文,数额对不对?”

叫狗娃的是一个三十岁看着像五十岁的男人,也激动的站了出来,还像刚刚领了钱的吴二牛挤眉弄眼,看来是很熟的朋友。

意思不言而喻,你不行啊,赚的比老子少啊。

吴二牛回瞪,等将来我儿子把你女儿娶回来,我家多一口人,你家少一口人,看到时候你怎么得瑟!

狗娃果然和他是心有灵犀的好朋友,居然懂了他的意思,立刻瞪回去。

你狗日的想个屁!老子才不会把女儿嫁到你这个穷鬼家里去呢!

十户人家的工资不过一两多银子。

对于赵家的收益来说,不能说九牛一毛,可也谈不上压力。

“锦绣,以后管理这酿酒厂的任务就交给你了,我得盯着工地那边。”

“大姐,你放心,我一定管理好。”

“也不用太费心,这边的生产任务都是固定的,你只要隔三差五来看看就行,然后每十天来发一下工资就行。”

“主要是供应粮食和柴火的容易出问题,这方面要注意。”

“嗯嗯,大姐,我一定会管理好的。”

锦绣很激动,终于可以像大姐一样,帮着老爷做事了,她好开心啊。

跟来扮演随从壮声势的锦绣爹更激动,自家闺女也要管事了,也要成为像锦衣那样有权力的大丫头了?

以后别人看到他,也会说这就是锦绣姑娘的爹,那可太有面子了。

锦衣四人离开,酿酒厂里立刻喧嚣起来,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婆娘,趁着天亮,你去镇上买点粮,对了,再割几两肉回来,对了,再给我带一坛子米酒回来。这里的酒?你这婆娘想死是不是?”

“大丫头,你跟着你婶子去镇上,也买点粮,其他就算了,咱家还有饥荒没还完呢。”

不大会儿,一群十几个女人孩子结伴出了门。

锦衣几人其实未走远,正在围墙外面看墙体有没有破损需要修复什么的。

所以院子里的动静都被她听到了。

“既然咱们能自己生产酒了,就没必要让大伙跑去镇上那么远买更贵的酒了。”

“锦绣,明天你从酒厂里挑人,在酿酒厂门口挂个牌子,也卖酒,就按照镇上的价格卖就行。”

“不图赚多少钱,主要是给大家个方便。”

“然后等老爷规划的商业街弄好了,就把生意挪到那边去。”

“对了,按照老爷说的,要给激励,给个保底,然后算好提成比例,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不然容易出问题。”

“小商小贩要鼓励,不要出现豪商巨富。”

“大姐,我记住了,我回去就好好想想。”锦绣赶紧把待办事项在本子上记好。

这是老爷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就不会忘记需要做的事情。

“走吧,墙壁没什么问题,咱们回去了。”

峡谷口,几个背着柴的人和十几个衣衫褴褛男女老幼都有的队伍相遇。

“几位,我想问一下,前边就是赵老爷家吗?”

“嗯,是的,你们要去干什么?”

“我听说赵老爷大慈大悲,说无论什么人来这里,最差都有一口吃的,所以我们就来了。”

“听说是这样,好像赵老爷需要不少人开垦荒地,然后可以留下来种地。”

“那您几位是来这边干什么?”

“我们几个是附近村子的,赵老爷这边需要柴火,我们就每天打几担柴火过来卖。”

“柴火还能卖钱?怎么算钱的?”

男人有些犹豫不想说,怕被抢了生意,但是终归还是老实。

“现在地里活不多,我就每天打半天柴火,拿过来一天大概能赚三文钱。”

“半天三文钱,一天六文钱,一个月那就是一百八十文?”

“这,这够一家人吃饱饭了啊。咱们有活路了啊!”

“是啊,三叔,咱们有活路了,留在这里帮赵老爷开垦荒地,说不定还能分到几亩地呢。”

“大家加把劲,快过去。”

这些人很快来到工地附近,问这里是不是赵老爷家。

王老板听到动静过来,看了看众人,十几个人都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也就三两个人面前能进他的建筑队。

所以只好熄灭心思,带着众人来到赵府门口。

他在中院专门收拾出来的一个客厅见到了赵百汇和四个丫头。

“赵老爷,这些人是来投奔您的,我找您有事儿,正好顺路带过来了。”

“嗯,麻烦王老板了,锦衣,你去安排一下,先住在前院。”

“正好王老板也来了,那就商量一下,抽些人,在我家宅院附近修建一批房子,给这样来投奔的人住。”

“对了,王老板,您说有事找我,是什么事儿?”

王老板已经思考了很多天了,一直无法下定决心,此刻人都来了,干脆一狠心说。

“赵老爷,我知道您是好人,所以我想带着手下的人投奔您!”

“投奔我?这是什么意思?”

王老板神色黯然的说,“赵老爷,您不知道,我们这伙人,都是来自一个村子,都是叔伯兄弟。”

“当初我们村子遭了灾,大家伙活不下去了。”

“那时候我在镇子上当学徒,没办法帮乡亲们,可也不能看着大家饿死。”

“于是我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勉强接了点工程,带着各家家里的男人出来盖房子建围墙。”

“只要有口吃的,我们就干。”

“就这么干了十几年,我都从一个小学徒干到中年人了。”

“这行真的不好干啊,每天卖力气,也只能勉强混个温饱。”

“去年,为了赶工期拿到工钱,结果出了一次小事故,死了一个,残了两个,那都是我同宗同族的兄弟子值啊,死的那个,还是我亲侄子…”

“王老板节哀。”

这一说,赵百汇就理解王老板的难处了。

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多工程需要做,干这行就等于付出更多劳动却拿更少的钱。

还有些风险在里面。

而自己这边事业启动,以后只会建设的越来越快,但是王老板如果只是和他合作,那只能拿市面上的薪资待遇。

可是如果成了他的人,那待遇自然不一样。

几个丫头的家人,还有酿酒厂那边的待遇,王老板都是看在眼里的。

“王老板,我答应你了。”

“以后,你依旧负责建筑队的管理,但是要接受锦衣她们的管辖。”

“工人待遇,看具体工作,男人们按照辛苦程度,每天的工钱暂时定在六到十文钱。”

“你作为管事,工钱就暂定为十文钱。”

“你们这活比较辛苦,给你们个福利,管饭,餐食标准呢,咱们再商量。”

王老板扑通一下就给赵百汇跪下来。

“谢谢老爷,老爷的大恩大德,我王长江一辈子没齿难忘!”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