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阅读全集

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阅读全集

理振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朱由榔丁魁楚是《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理振”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局势,这满清早晚是要平定江南的,待那时,自己没仗打了,还能有这般地位?所以,他积极图谋广东,不仅是因为清廷命令,更是存了割据一方搞半独立的意思。……肇庆城外,朱由榔身着镶有钢片的棉甲,为了不引起注意,并非金黄色,而是明军一般的红色。他驭着胯下战马,双目望向面前校场中正在训练的数千士卒。经过多日整编、作训,目前这支由他亲辖的御前亲兵已基......

主角:朱由榔丁魁楚   更新:2024-02-16 12:4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由榔丁魁楚的现代都市小说《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阅读全集》,由网络作家“理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朱由榔丁魁楚是《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理振”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局势,这满清早晚是要平定江南的,待那时,自己没仗打了,还能有这般地位?所以,他积极图谋广东,不仅是因为清廷命令,更是存了割据一方搞半独立的意思。……肇庆城外,朱由榔身着镶有钢片的棉甲,为了不引起注意,并非金黄色,而是明军一般的红色。他驭着胯下战马,双目望向面前校场中正在训练的数千士卒。经过多日整编、作训,目前这支由他亲辖的御前亲兵已基......

《亡国明帝:他反杀清帝一举复明阅读全集》精彩片段


“这消息来源可靠否?广东明廷果真内讧?”

李成栋听完来人汇报后拍案起身

“大体无差,据在广州的探子回报,之前那桂王西逃时,原隆武朝大学士苏观生不满桂王没让他入阁,便打算拥立唐王之弟朱聿鐭。结果桂王走到半路又回来了,那苏观生和朱聿鐭都已经做好了准备,自然心中愤恨。”

“后来桂王称帝后听人汇报朱聿鐭在他不在肇庆时意欲自立,那桂王当即派人去广州问话朱聿鐭。朱聿鐭害怕桂王相害,便联合苏观生,收买控制了驻在广州的五千明军。”

“那使者在广州吃了闭门羹后,桂王听闻此事大怒,令那广东巡抚陈邦彦带着两万人前去讨伐。听说这朱聿鐭也打算征募乡勇以抗了。”

李成栋闻言哈哈大笑,不久前清廷授他两广提督,要他和佟养甲拿下广东,他还不知道怎么下嘴。没想到如今这广东小朝廷自己先斗了起来!

“真乃天助我也!”

“只怕会不会是明廷诱敌之计啊?”

一旁坐着静听的佟养甲发声道

“呵呵,这事若是放在其它地方我或许不信,但要是发生在明廷身上,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李成栋咧嘴一笑

当年他打到扬州城外时,见城防空虚,何尝没有怀疑过是明军埋伏?

结果呢?一天就给拿下了。

再说宗室因这点破事内斗的丑闻,南明朝廷又不是没有过。

仅仅就在去年,南明弘光帝死后,在福建的唐王也就是隆武帝与鲁王同时监国,还不是闹得不可开交?要不是中间隔着清军,早就打起来了!

如今这两家一个在肇庆,一个在广州,离得这么近,打起来很奇怪么?

明廷奇怪的事多了!

佟养甲虽皱了皱眉,但随即也没多说什么

说实话,就以从北京到福建,一路上碰到的那些个明军战斗力,就算有什么阴谋,又能怎样?

于是开口问道

“那你觉得带多少人合适?”

“兵马不可太多,否则让明军发现了,虽不怕什么,但若是让那小皇帝跑了可就不好了!”

“那……应多带些精锐了。”

“嗯,我觉得两万足已!”

李成栋很是自信,他自从投靠满清以来虽也受重用,但他明白,作为降将,他最大的资本就是手下这些兵马。

可要是按照如今局势,这满清早晚是要平定江南的,待那时,自己没仗打了,还能有这般地位?所以,他积极图谋广东,不仅是因为清廷命令,更是存了割据一方搞半独立的意思。

……

肇庆城外,朱由榔身着镶有钢片的棉甲,为了不引起注意,并非金黄色,而是明军一般的红色。

他驭着胯下战马,双目望向面前校场中正在训练的数千士卒。

经过多日整编、作训,目前这支由他亲辖的御前亲兵已基本成型。全军由五千人组成,分为三部八哨,其中骑兵一部分两哨,各三百骑,这可是朱由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到的六百匹战马。另有步兵两部,各三哨,每哨四百人。

其中步兵除了刀盾手、枪矛手外均装备火铳,装备率超过四成。

说起来为了找到一千多杆堪用的火绳枪,朱由榔也是翻遍了各府库存。明末军队虽然火器装备率不低,但更多是如三眼铳那种简易辅助火器,而如火绳枪这种装备反而不多。

这倒不是因为技术不成熟或是战术落后。

而是因为武器质量不好,明朝到了末年,财政困难,贪腐横行,而且匠户的地位在明朝本就低贱。

几个因素叠加,结果就是所谓火铳故障率极高,很容易炸膛。十支火铳里能有三四支堪用的就不错了。

所以明军宁肯用三眼铳这种简陋但安全的火器,也不太喜欢用爱炸膛的鸟铳。

朱由榔身旁同样骑着战马的一名青年军官对他拱手禀报

“陛下,骑兵所部均为从各军中挑选善骑之时,稍加训练,已经基本堪战了。”

这名青年军官乃是自己亲自从军中提拔出来的骑兵部队统领,名叫郭恪,原本是官军中的一名把总。

除他以外,这支部队的其它军官也大多由他亲自提拔任用,毕竟这是他以后要拿来做基本盘的。

他虽然想日后通过收编农民军残部来扩充实力,但打铁毕竟还要自身硬。

若是手里没有一支可观的精干兵马,那他凭什么收编人家?

若是没有一批由自己发掘提拔起来的军队将领,怎么保证自己不会被架空?

朱由榔点了点头

若是想就地训练一支新骑兵自是没有一年半载的不可能。

但从几万军中挑选出六百善骑军士和六百匹战马加以训练就是另一回事了。

算一算时间,此时福建的李成栋、佟养甲应该也已听闻消息,准备动身了。

李成栋听到的消息没错,朱由榔确实派出了大军向广州方向而去,可惜只有五千多人打着旗帜是真的去广州城,其它两万四千多人均是经广州北部的清远、从化绕过。

看起来像是要从广州侧面包围的样子,但事实上却直扑惠州博罗。

至于广州城?事实上当初朱聿鐭和苏观生确实动了自立的心思,但朱由榔半路迅速折返,并快速收服广东各路兵马后就没敢有什么后文了。

这番动作乃是受朱由榔所派的张家玉、王夫之带着人悄悄去广州控制了朱聿鐭和广州驻军后的表演。

自甲申国难以来,很多官军已经到就断了所谓“军饷”了。这不仅导致战斗力和兵员素质严重下滑,而且军纪也败坏得更厉害了。

前几日朱由榔让陈邦彦向两万多广东官军发放饷银,颇是聚起了些士气。但也不止如此,朱由榔还从督察院里选了两个年轻的监察御史,派驻军中检查军纪,既然发了饷,那就不能再干过去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破事儿了。

当然,朱由榔也再三告诫,军中御史不得干预将领指挥。

“陛下,早操已完毕,是否检阅?”

两员裨将从校场中走上前来,单膝下跪,抱拳禀报。

此二人一名李景兴、一名赵纪,都是朱由榔从军中提携的青年将领。

“嗯”

随着整齐的脚步声,一股股士卒慢慢聚拢。

片刻之后,总算结成了一个方阵

但朱由榔却并没有多少赞赏,说实话就这个速度,是不如后世中学生做早操的。

前排刀盾、后排枪矛,此外便是上千阵列整齐的火铳手。

本来朱由榔是打算把后世军训那些个队列训练的法子拿出来,结果和郭恪、李景兴、赵纪说后,却发现是自己无知了。

早在戚继光的《纪效新书》里就已经强调过队列训练重要性。

“夫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

倒是朱由榔说的一些术语,比如“向左右看齐”、“稍息”、“齐步走”等精简规范的口令让三人有些兴趣。

朱由榔打马从阵列前经过,在仔细打量了这支部队后,勉强点了点头,虽然与他想象中的有点差距,但也比那些早已烂透的散乱官军强一些。

他没有喊什么话,因为喊了,这五千多号人也大多听不见。

只是扭头对三名青年将领道

“明日便要起拔出兵了,届时你们告诉诸将士,此战凡斩首、俘获一敌,赏银五两。战后记录斩获,多者朕亲自接见,授其官职!”

“臣领旨!”

朱由榔抬眼面向东面,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李成栋,老子忍你很久了!


不一会儿,一名年轻官员青袍栩栩而立,操着略带后世湖南口音的官话,向四人见礼,正是向朱由榔请缨而来的王夫之。

他对着为首的四位躬身道

“下官见过四位将军!”

孙可望等四人互视一眼,然后刘文秀一指不远的桌子,开口

“天使多礼了,请坐吧!”

待王夫之坐定,刘文秀又召人上了茶,孙可望这才直入正题地问道

“天使此行不知是为何而来啊?”

王夫之微微一笑,他那身难掩的书卷士子气在这一群杀伐果决的军汉中显得鹤立鸡群,左右打量了一眼两侧同样坐着,肃穆威势、甲胄凛然的十来名将校,并没有将这刻意地“下马威”当回事。

反而对孙可望不卑不亢地回应道

“下官此行为家国天下而来!”

“家国天下?天使何出此言呐?”

孙可望看着这个大放厥词的年轻人,有些讥讽地问

“哦?那还请天使讲讲,是怎么个家国天下法啊?”

王夫之仿佛没有看见孙可望那有些讥嘲的笑容,正襟危坐严肃道

“于天家而言,清虏两弑君父,残杀皇族,窃据宗庙,毁伤社稷。于四位将军而言,清虏更使诈袭害八大王(张献忠的外号),有杀父之仇,此可谓四将军与我主具与清虏家仇滔天,将军以为然否?”

孙可望也只得点头,在这个时代,“孝”是一个人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一个人如果不孝,别说是一般人,就算是皇帝也得被千夫所指,背上骂名。

君不见唐太宗何等文治武功、天纵豪杰?就是因为“玄武门之变”中有杀兄逼父的情节,也不得不在完美的帝王履历留下黑点,被后人议论千年。

如果说孙可望等人否认这一点,那么就会背负上“不孝”的骂名,虽然这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地位,但恐怕名声就得臭大街了。毕竟无论怎么说,张献忠都是一手把他们提拔上来的“老上级”加义父,是忠孝都绕不开的。

王夫之见状接着说

“而且清虏南下,所到之处,掳杀无数,所取州郡,无不泣血,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清虏荼毒九州,士民悲戚,四将军虽自立于朝外,然亦是大明域内之民,眼看乡梓惨遭屠戮,又怎能坐视,此难道不是四将军与朝廷共同的国恨吗?”

面对这番大义凛然的论述,孙可望等人依然难以反驳

倒是李定国闻言好奇地问

“天使所言国恨、家仇,在下都还能理解。清虏荼毒中原,为天下士民所厌,义父惨遭其手,与我等有不共戴天之仇。只是不知这‘天下’是指何事啊?”

王夫之凛然正色

“所谓天下事,下官曾听陛下有所言。”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将从朱由榔那听到的说法复述了出来。

“陛下曾说过:‘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亡国,乃一家一姓之枯荣,而亡天下,则是匹夫与有责焉!”

话音刚落,李定国就眼前一亮,仿佛突然明白了许多东西,接着好奇问道

“那这满清入关,与亡天下有何干系?”

王夫之接着解释

“太祖皇帝北伐胡元时有言:‘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华夷之辩,古已有之!清虏入关之后,下令剃发易服,违者杀无赦。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此乃孝道之始!清虏此为,不正是要亡我汉家天下吗?”

“且满清残暴不仁,自居主人,视汉人为牛马!跑马圈地、豪夺汉民田土,奴役汉家子女,所作所为,凡炎黄之嗣,岂有不愤然之理!”

“是故,降于清虏,非只是改旗易帜,实乃汉奸耳!抗清,就是在保我汉家天下!”

话音之中,正气凛然,整个大厅都隐隐回荡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