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畅销巨著我在大明造航母

畅销巨著我在大明造航母

梦回古代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以吴长庆李成栋为主角的军事历史《我在大明造航母》,是由网文大神“梦回古代”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外两面城墙各30杆,把另两面的燧发枪调过来,守住的概率就可以增加很多。“暂时不用,另外两面城墙也需要防备,不过可以让他们做好准备,随时进行支援。”吴长庆当然也知道把力量集中起来可以减少损失,但是他不能这样做,他考虑的更长远一些。这些乡勇,终归还是要经历一些恶战才能成长,一味的光靠火器也行不通。所以,在守住城池的前提下,吴长庆把这次战斗......

主角:吴长庆李成栋   更新:2024-03-24 03:5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吴长庆李成栋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巨著我在大明造航母》,由网络作家“梦回古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以吴长庆李成栋为主角的军事历史《我在大明造航母》,是由网文大神“梦回古代”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外两面城墙各30杆,把另两面的燧发枪调过来,守住的概率就可以增加很多。“暂时不用,另外两面城墙也需要防备,不过可以让他们做好准备,随时进行支援。”吴长庆当然也知道把力量集中起来可以减少损失,但是他不能这样做,他考虑的更长远一些。这些乡勇,终归还是要经历一些恶战才能成长,一味的光靠火器也行不通。所以,在守住城池的前提下,吴长庆把这次战斗......

《畅销巨著我在大明造航母》精彩片段


九月五日,吴长庆一大早就来到校场训练那些新招募的乡勇。

身处嘉定这个地方,吴长庆非常没有安全感。

在他的西北面有刘良佐驻扎在常州,东南面有李成栋驻扎在松江,整个苏南地区都已经处于清廷的统治,四面八方都是敌人。

苏南这一带属于平原地区,只要城池一破,连钻大山打游击的机会都没有。

可以说,他现在是一场失败都承受不起,每一场战斗都是倾国之战。

为了保住小命,为了实现结束乱世,称霸世界的梦想,吴长庆这几天都特别的勤快,每日都是亲自训练士兵。

他训练士兵的方式和李绍斌、刘汉三的不一样,在别人眼里非常怪异。

新招募的三百乡勇,第一天训练的居然只是左转、右转和齐步走。

这个时代的人,自然是看不出这种训练的精妙之处。

吴长庆虽然不是军事专家,但好歹也算是半个军迷,知道军队最重要的就是纪律性,个人的勇武反倒是其次。

电视里那种双方纠缠在一起的大混战其实是极其罕见的,那种连左右和身后都有敌人的大混战,没有几个士兵能够淡定杀敌,想到的第一个念头绝对是逃跑。

真要是进行那种混战,不用十分钟就得死伤一半的人以上,哪有意志力这么顽强的军队,根本不可能。

真实战场,其实是双方摆好阵形,然后靠着阵形对刺对砍,砍累了就换下一批。

在这种对砍中,其实双方的伤亡都很小,有时候砍上一两个小时,也就死伤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左右。

士兵的折损,基本上都是发生在阵形崩溃,士兵溃败的时候。

溃败的士兵在逃跑的时候无法保持阵形,就会失去反抗的能力,然后被敌军屠杀。

所以,军队的纪律性非常重要。一支军纪严明的军队不容易被击溃,战斗力就强。

“齐步走。”

吴长庆喊道。

如何训练一支军队的纪律性,这个方法有很多,核心就是磨灭士兵的独立思想,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向集体看齐。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士兵的被子一定要叠成方块的原因,绝不是为了好看,只是为了让士兵形成集体统一的意识。

这种齐步走也是这种作用,为的就是每时每刻都让士兵保持统一。

长期坚持这种训练,将来上了战场就能做到令行禁止。士兵在遇到危险时,哪怕心里害怕,但是习惯了服从命令,习惯了和集体保持一致,他们逃跑的概率也会大大的下降。

而没有经历过这种训练的军队,一到打仗时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怕死的滑头裹足不前,一旦出现较大的伤亡就带头逃跑。

古代军队里一旦出现有士兵逃跑,哪怕是原本占据上风的军队,也都有可能直接溃败。

原因也很简单,其他人都跑了,难道自己留下送死?

战斗胜负这种事,只有将军才会关心,士兵最在乎的还是自己的小命。

“报,吴总兵,城西出现大量清军,估计有一千多人。”

吴长庆这正训练着,忽然有传令兵过来禀报军情。

妈的,来的也太快了,就不能多给我点喘息的时间?

吴长庆心里骂了一句,他现在最缺的是时间。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训练出一支强军,那么他就可以正式向周围扩张。

地盘和人口对他来说都非常重要,若不是手下的兵力太少,他现在就想把周围的昆山、太仓等地给占领。

“王大福,立即去把手榴弹搬到城西。”

吴长庆做好安排,随后带人亲自来到城西。

“大人。”

李绍斌和刘汉三行礼,吴长庆示意免礼,然后拿着望远镜开始查看敌军。

一千五百多人聚在一起,其实看起来也没多大的阵势,至少吴长庆在高中做课间操的时候,场面都要比这大很多。

不过,当这一千五百人手里拿着明晃晃的武器后,那声势就截然不同,可以给人一种极大的心理压力。

“还好,比我预计的要少,只要我们发挥血战到死的精神,完全可以守住。更何况,我们现在还多了那么多先进武器。”

吴长庆鼓舞了一下士气,而且他这话并不是忽悠。

除了那一百四十杆燧发枪外,如今他们又多了近五十杆火绳枪。这些都是在县衙库房中搜出来的老旧货,被工匠维修过后也勉强能用。

更重要的是,他们现在还多了一百多枚手榴弹。

仅制造了一百多枚主要还是因为城中缺乏硝石,收集困难。这个时代获取硝石的方式还极其落后,主要靠收集老房子,厕所墙角的那些天然形成的硝石,没有化学制造技术。

吴长庆已经派人去其他地方购买,不过目前还没有回来。

而且,单靠购买也不是办法,目前嘉定城中缺钱缺粮缺人缺武器,什么都缺。

“大人,据探子报告,敌人全部集中在这一面,我们是否把另外两面城墙的新式火铳调过来。”

刘汉三建议道,他看到敌军的数量有些担心,所以希望能够集中力量防守。

目前城西只有80杆燧发枪,另外两面城墙各30杆,把另两面的燧发枪调过来,守住的概率就可以增加很多。

“暂时不用,另外两面城墙也需要防备,不过可以让他们做好准备,随时进行支援。”

吴长庆当然也知道把力量集中起来可以减少损失,但是他不能这样做,他考虑的更长远一些。

这些乡勇,终归还是要经历一些恶战才能成长,一味的光靠火器也行不通。

所以,在守住城池的前提下,吴长庆把这次战斗当成是练兵的机会。

刘汉三闻言又是一阵郁闷,他感觉到了吴长庆似乎对自己有很大的意见。但凡他的建议,吴长庆都不会采纳。

而李绍斌,王大勇的一些建议,吴长庆却很听的进去。

我不就是当初提议了撤退嘛,用得着这样对我?

心里虽然有诸多的不满,但是刘汉三也只能埋在心里。现在吴长庆已经得到了李绍斌和王大勇的效忠,而吴长庆本人又掌握了新训练的三百乡勇。

就连刘汉三手下的士兵,对吴长庆也是非常崇拜。

可以说,吴长庆现在是大权在握,整个嘉定都是他说了算。


曹虎的决定正合吴长庆的心意,他也指挥着军队正面迎上去。

不过仔细看就能发现,双方前进的速度还是有区别的。清军走的更快一些,义军的步伐更整齐一些。

等双方距离已经不到两百米时,吴长庆下令停止前进,准备射击。

因为战场宽度有限,所以义军排成了三列横队,大概每列三百人左右,用的是三段射。

第一排的士兵射击完立即退到后面装弹,第二排的士兵接着开枪,随后便是第三排。

这样虽然火力的密度会减小,但是能够保持火力的持续性。只不过,三段射想要配合的好也不容易,他们训练了十来天,也只能算勉强合格。

有些人装弹慢了,就会影响整个队伍的速度。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实不是战争游戏,点击一下训练就能把士兵练成精兵。

在现实中,想要练成精兵只能靠时间熬。甚至,一些脑袋不够灵光的士兵,无论你怎么训练,他们永远都不可能成为精兵。

Pia的一声枪响,曹虎简直大笑道:“果然是一群乌合之众,这么远就开枪,完全没有准心。接下来他们还有装弹的机会吗?下令冲锋。”

曹虎完全不明白,张玉钦等人是怎么被这么一支乌合之众打败的。

一百多米的距离,冲起来顶多二三十秒就能冲过去。而老式的火铳,三十秒甚至都不够装一次弹药。

冲锋命令刚下,战场上又再响起了一片枪声。

不过,曹虎还是没在意,他的大军已经冲起来了。

冲锋的过程中,已经有十几个清军倒下。不过,这个伤亡还完全在他们的承受范围之内。

但是,随着距离越近,倒下的清军就越多。

而且,他们所期待的枪声消失却一直没有出现,枪声一直不断。

这是怎么回事?

不少士兵心里都在打鼓,不过冲锋的过程中,他们也没有时间去想太多,只能本能的听从伍长什长的指挥。

眨眼间,他们便已经距离义军不到十米,马上就要短兵相接。

这个时候,义军当中有不少士兵都开始紧张了起来。混战,谁都害怕。一旦发生混战,能不能活下来就只能看运气了。

“最后一轮齐射。”

吴长庆坐在马上喊道。

随后,三排士兵同时挤到一起,举枪射击。射完就把长枪向前抵,准备进行白刃战。

只不过,他们的准备好像有一点点多余。

最后的一轮齐射,打出去的子弹接近一千发,距离又是不到十米。

华夏大地上的第一次出现了排队枪毙的画面,那些冲在前面的清军几乎全部倒下,足足有三百多人。

这种数百人一齐倒下的画面吓傻了后面的清军,哪怕他们距离义军已经只有十米,但却是没有人再敢往前。

那些没有被击中致命部位的士兵在哀嚎,那惨叫声要多凄惨有多凄惨。

一些胆小机灵的人已经立即转身逃跑,这特么还打个屁呀,敌人的毛都还没碰到,己方就没了近四百多人,将近三分之一。

这种折损率的战斗,谁特么敢参加。

这都还是小事,关键是那数百人一齐倒下的画面,犹如末日降临一样恐怖。从来没经历过这种惨状的士兵,心理根本承受不了这种情况。

冲在前面的人一转身跑,后面不了解情况的人都是下意识的选择了跟风。即便是有些胆子比较大的人还在往前冲,但是一看到前方那些尸体,以及义军那些明晃晃的刺刀,他们也都怂了。

“吹哨,发起冲锋。”

吴长庆下令道,立即有亲兵拿起一个铁哨子吹起来,这玩意比令旗方便的多。

另一边的后方,曹虎看到己方士兵倒下的那一幕的时候就已经傻眼了,士兵崩溃他也没有及时下令制止。

他已经陷入了手足无措的境地,遭遇这种突发情况,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不许退,不许退,继续冲。”

只有几个百户还在高声呐喊,虽然现在是死伤惨重,但是在人数上他们依旧占优势。而且,只要冲上去进行白刃战,他们混战的经验也更丰富。

但是这些都没用,士兵和军官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军官只想获得胜利,至于损失多少士兵那都是一个数字,损失了以后可以再招。

而士兵考虑的第一点就是自己的小命,胜利只是顺带追求一下。如果战死的可能性太大,他们是不会愿意用自己的性命去换取胜利。

反正战斗胜利了,好处也基本上都是当官的,他们又分不到多少。

无论是冷兵器时代的战斗还是热武器时代的战斗,士气都非常重要。

清军士气大跌,明明还有实力却只想着逃跑。而他们这副怂样,却是给义军增加了不少信心,导致他们士气大振,一些原本害怕的士兵也会产生一种战争不过如此的感觉。

他们有配合的冲上去追击,追杀这种不反抗的军队,大概是士兵最喜欢做的事了。

“稳住,他妈给我稳住。”

还有人想要挽救局势,一个百户更是带着亲兵冲上去和义军对杀。

他们单个的实力或许比义军要强,但是人数太少了。

他们一冲到义军的面前,前方和左右都有刺刀刺过来。躲得了一边,躲不了另一边。

很快,这支最后反抗的清军也都全军覆没,清军进入了全面溃逃。就连曹虎和几个百户,都在开始带头逃跑了。

他们都明白,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神仙来了也难救。

清军在前方逃,义军在后方追。

一些跑不快的,腿软了的,意外摔了跤的清军掉队,要么被一刀刺死,要么被押到一旁做了俘虏。

不过,这些人好歹也拖延了一下义军的追击速度。

逃在前面的曹虎刚松了口气,想要停下来收拢残兵。结果前方却又出现一支火铳队,虽然数量只有三百多。但是已经被火铳吓破胆的清军,哪里还敢去冲击。

当即有些清军非常干脆的往地上一跪,任凭处置。

不是他们不想逃,实在是体力有限。

这个时代的人普遍营养不良,身体瘦弱,体力也很差。刚刚一路狂奔逃了几百米,此时哪里还有力气再跑。

再跑下去,就算是没人来追他们都要口吐白沫的咽气。

还有些体力稍好的人,则是开始往两边逃。他们只是不确定投降会不会被虐待斩杀,如果知道投降没有危险的话,恐怕他们也早就坐下来休息了。

曹虎因为有马骑,此时体力自然也是充沛。他带着几个亲兵也调转了方向,朝西边跑去。

可是,还没跑多远,他们便发现西边也有一支三百多人的军队。虽然这支军队不再是拿着可怕的火铳,但是已经精疲力竭的清军,压根也没有了斗志。

又是一批清军跪下投降,曹虎只能调转马头朝东边跑去。

然后,在东边他又遭遇了王大勇的部队。

曹虎随即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从马上摔了下来。他这是纯粹被气晕的,打死他都想不到,吴长庆居然会有那么多的部队,而且全部都拉到了这里给自己设伏。

这尼玛,太欺负人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