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全章节阅读捡来的小团子是神级锦鲤

全章节阅读捡来的小团子是神级锦鲤

易烟云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捡来的小团子是神级锦鲤》,讲述主角谭七月谭三元的爱恨纠葛,作者“易烟云”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神,不由自主伸出手握住那小小的手掌。谭三元虽然年纪不大,但是面上看着安静老成,是老谭家里这几个中最细心的一个。总是在漫不经心中,将一家人照顾得很好。他握着小七月的手,轻轻给她盖上薄被,在她耳边柔声缓缓道:“小七月,乖,睡觉。”小七月听到这舒心的声音,双眼开了一条缝,看着眼前这位白净的小男孩,握紧了手,用力拽,若不是她身子小,感觉就要把......

主角:谭七月谭三元   更新:2024-04-08 23:5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谭七月谭三元的现代都市小说《全章节阅读捡来的小团子是神级锦鲤》,由网络作家“易烟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捡来的小团子是神级锦鲤》,讲述主角谭七月谭三元的爱恨纠葛,作者“易烟云”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神,不由自主伸出手握住那小小的手掌。谭三元虽然年纪不大,但是面上看着安静老成,是老谭家里这几个中最细心的一个。总是在漫不经心中,将一家人照顾得很好。他握着小七月的手,轻轻给她盖上薄被,在她耳边柔声缓缓道:“小七月,乖,睡觉。”小七月听到这舒心的声音,双眼开了一条缝,看着眼前这位白净的小男孩,握紧了手,用力拽,若不是她身子小,感觉就要把......

《全章节阅读捡来的小团子是神级锦鲤》精彩片段


谭大妈和谭老爹想着家里的孩子,加快脚步回到了家。

谭老爹推开门,进屋说着:“一两。”

谭一两抱着谭六斤走来笑道:“爹, 娘,你们回来了?”

谭大妈将小七月放回床上,朝谭一两问道:“你弟弟,怎么了?”

谭一两将谭六斤抱过来说道:“六弟弟好似饿了。”

谭大妈接过谭六斤,“那好,你去看看你四弟,五弟,让他们早些睡。”

“是,娘。”谭一两笑着转身离开。

谭大妈撩起衣服,给谭六斤喂奶,双眸看着前方出神,半响后说道:“这个万老四总是跟我过不去,这嫁人了还不安份,真希望他们一家能有多远滚多远!”

她虽然是气鼓鼓说的,但是并非是气话。

三姐妹嫁到一个村,时常会碰着,糟心的事不少,能少见自然是最好。

许是她的声音比较大,小七月又听到了,小眼皮眨了眨,肉肉小手抓了抓。

这时,从里屋出来的谭三元正巧瞧见了,不知不觉停下来看着她。

一双清澈的眸子里都是那肉嘟嘟的小手,

他一下出神,不由自主伸出手握住那小小的手掌。

谭三元虽然年纪不大,但是面上看着安静老成,是老谭家里这几个中最细心的一个。

总是在漫不经心中,将一家人照顾得很好。

他握着小七月的手,轻轻给她盖上薄被,在她耳边柔声缓缓道:“小七月,乖,睡觉。”

小七月听到这舒心的声音,双眼开了一条缝,看着眼前这位白净的小男孩,握紧了手,用力拽,若不是她身子小,感觉就要把他拽上来了。

谭大妈回头看到了,笑道:“三元啊,你七妹妹可喜欢你了。”

谭三元不好意思地将手收回来了,“小七月哪个哥哥都喜欢。”

小七月好似很赞同一般,挥了挥手臂。

谭大妈将谭六斤放在小七月一旁,笑着朝谭三元道:“三元,时候也不早了,你早些睡。”

谭三元点头,“嗯,是,娘。”

他晚上喝了谭二钱煮的灵芝汤,估计是气血补得太旺,所以睡不着。

谭老爹走来道:“三元,这几日你跟着四弟五弟他们去学堂如何?”

谭三元和老四老五才去了几天,所以也说不上好坏,里面先生教得东西,李大夫都已经教过他了,算是又重读了一次。

不过他不想让谭老爹失落,所以故意笑道:“回爹的话,很好,学堂的先生都不错。”

谭老爹欣慰地笑了,“那便好,那便好。”

说完,又去后院了,他要把鸡笼子都收拾好。

谭三元转身进屋也准备睡。

他们老谭家的屋子不大,一共也才三间。

一间就是谭老爹和谭大妈带着小七月他们睡的,这间屋连着灶台,所以平日里吃饭也在这里。

另外一间放着两张床谭一两,谭二钱和谭三元都睡这里。

还有一间非常小,谭四文和谭五贯勉强挤着能住。

谭家一家人在这个小房子里住了十几年了,虽然房子小,破旧,但是谭老爹十分勤快,三天小修,十天大修,所以即便老旧的房子,也从未漏过雨。

就像他说过,做丈夫的,做爹的,没有什么本事可以,但是必须要能给妻儿遮风挡雨,你说是不是?

夜色渐深。

谭老爹忙到最晚,回到床上看着屋顶发呆,许久没睡。

他想了想院子里的鸡,想了想烂地里的菜,想了想池子里的鱼,想了想山上的杉树。

想了很多,把以后的事都默默想了一遍。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一家人都过上好日子。

人嘛,就是要有一股劲,不服输,不信命,敢做敢闯,才有机会。

他想罢,翻身沉沉睡去。


入夜之后。

老谭家的孩子们闹腾了一天也都睡下了。

谭大妈拿起薄被子轻轻盖在小七月和谭六斤的身上,拽了拽鼾声四起的谭老爹。

“他爹,他爹。”

谭老爹闻声连忙坐起说道:“怎么了?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谭大妈朝里屋瞅了一眼,见着没动静了,小声朝谭老爹问道:“他爹,你说三元这孩子的病已经好了,我们要不要托人去寻一寻。”

谭老爹连忙道:“寻什么?”

谭大妈压低了声音,确定里屋的孩子听不到,“当然是寻这孩子的亲生父亲母亲。”

谭老爹听罢,躺下来,拉了拉被子,说道:“有什么好寻的,能把孩子丢掉的人家能是什么好人,我们既然已经养了,那就是我们亲生的,以后不要再提这事。”

谭大妈伸手掐了他一下说道:“你傻啊你,三元那孩子身上那块玉瞧着就是价值连城,一定是出生在什么富贵人家,如果能找到他的亲生父母,那他也就不用跟着我们一起吃苦了。”

她说着不禁想到这些年带着这孩子四处求医的日子,双眸渐渐有些湿润,“这孩子,就是被我们给耽搁了,不然这病也不会拖到这个时候。”

谭老爹见她如此,一下心软了,缓缓坐起身,搂着着她说道:“好好,好,听你的,听你的,等什么时候去镇上,我就拿着这块玉佩去街上寻。”

谭大妈擦了擦眼睛,点头,“嗯!这还差不多。”

谭老爹这才松了口气,将谭大妈搂得更紧了。

翌日一早。

里长家的婆娘因为失足摔瞎了眼的事情传遍了整个村子。

陈大妈就是个爱热闹的,在老谭家门口叽叽喳喳说道:“这个刘大姐也真是命背,摔就摔吧,这眼睛还磕到石头上了,听说啊!那眼珠子都裂开了,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村头老张家的媳妇笑嘻嘻挤眉弄眼道:“还不是平常做多了亏心事,不然哪会出这种事。”

陈大妈连连点头,“没错,没错。”

那个刘氏平日里仗着自家那位里长得身份,对村里的婆娘们没少使唤,她们早就怀恨在心。

如今刘氏倒霉,她们比谁都要乐。

谭大妈在屋里喂奶听到了她们的闲言碎语,也并未有多开心,只是抱着小七月小声说道:“我们的七月啊,以后千万不要学她们落井下石坏心眼。”

小七月好似听到了一般,抓了两下肉嘟嘟的小手,加快速度吸了几口奶。

谭大妈笑着拿手逗了逗他的小脸蛋。

陈大妈在外面还时不时朝家屋里的谭大妈看着,脸上满是嫉妒,“还是万妹子命好,虽然穷是穷了一些,但是丈夫疼,儿子乖~”

她的话里透着一股子酸味。

老张家的媳妇虽是个年轻的,但也深知其中之意,故意提高声量说道:“这丈夫疼有什么用?还不是要被饿死?儿子乖有什么用还不是傻子,陈婶,我看啊,这封平村还是你日子过得最好。”

陈大妈和陈大爷虽年纪大体力比不上其他家,但是儿子还算是有出息。

大儿子在县城的药房里当伙计,二儿子在曹县令家当厨子,一家人虽然没种上几块地,但是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吃穿不愁,甚至还能有点余钱。

所以她得意得很,挑眉弄眼的说道:“这人啊,还是要看命,我啊就是命好,生了几个好儿子,不像有些人命不好,儿子生得再多也没用!”

也不知是不是她们的声音太大,吵着小七月不能安心吃奶,她眉头微微一皱。

只见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突然闪过闪过一道惊雷,直直地劈到了陈大妈和老张家媳妇身旁的一棵大树上。

顿时火光四溅,一棵不大的小樟树直接被烧没了。

陈大妈和老张家媳妇虽躲过了一劫,但是整人都吓懵了。

尤其是老张家媳妇她瞪着一双圆鼓鼓的眼睛,朝自己的嘴一连打了好几下,“我滴个老天啊!这话还是不能乱说,竟然遭雷劈了!”

她说罢,腿一软,朝地上摔去。


白掌柜让谭二钱去当学徒的事情,听起来的确不错。

谭老爹将此事说出来之后,本想听听谭大妈的意见,但是见着她左右为难的样子,心里也明白了几分。

他拿不定主意,犹豫再三后,朝谭大妈问了又问,“他娘,你说到底是让老二去,还是让老二不去?”

谭大妈坐在床边,一时也不知该作何决定。

就在他们二人正愁的时候。

谭二钱自个站出来了,“爹,娘,就让我去吧。”

谭老爹停下洗菜的手,抬起头看向他,“二钱啊,你想去当学徒?”

谭二钱一脸认真点头道:“没错,爹,我本就喜欢学做生意,现在有机会能去白掌柜家当学徒,再好不过。”

谭大妈连忙起身,吃惊的脸上带着不舍,“可是,二钱啊,这真要是去了县上做了学徒,怕是十天半个月都回不来,这出门在外,谁照顾你啊?”

她说着说着,缓缓低下头,眼眶微微泛红。

这个老二自从脑子不灵光之后,谭大妈和谭老爹一直都是捧在手心上的,在这几个儿子中他们照顾得最多的一个。

这要是突然离家,他们还当真放心不下。

也不知他有没有吃饱饭,衣裳褂子有没有洗,傻病还会不会犯,有没有人欺负他,打他,等等,等等。

谭大妈越想心里越不舒服,深吸了几口,拿着袖口擦了擦双眸,“爹和娘不在你身边,你能行吗?”

谭二钱放下手中拿着的大木盆,看着谭大妈一脸认真道:“娘,我现在不仅傻病好了,年纪也不小了,能自己照顾自己了。”

说着,提起自己的衣摆继续道:“瞧瞧,我都能自己缝衣角了。”

灰麻衣角处一块小洞,被他用着歪歪扭扭的线缝合好了。

谭大妈拿在手中细细看着,“你这个孩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乖巧了。”

谭二钱弯着一双笑眼,说道:“娘,儿子不仅能缝衣服,还能洗衣,种地!”

谭大妈伸手,心疼地揉了揉他的头。

穷人家的儿子早当家,她这个二儿子竟也偷偷摸摸学会了不会东西。

她见着谭二钱如此想去,也没有再拦着了,只是说道:“去可以,但是你一定要跟白掌柜说,今后每三天回来一次,或者每七天回来一次也行。”

谭二钱见着自家母亲松口,连忙应道:“是,娘,我一定跟白掌柜说。”

谭老爹把手放在水里洗洗,笑道:“他娘啊,二钱去白掌柜那里是当学徒,又不是当什么大少爷,还三天七天回来一次,到时候能十天回来一次就不错咯。”

“娘,你放心好了,平常我和爹都会去县里,到时候会顺道看望二弟,保准二弟不会被人欺负。”谭一两跟在一旁笑盈盈说着。

屋子里原本紧张的气氛一下消散,又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

谭二钱能有机会去县里当学徒,其实也是好事,好事就按照好事的方法来办,一直哭哭戚戚,哀哀怨怨,不成事。

谭大妈袖子一挽,起身大步走到灶台前,“娘给你们做酱菜了,都乖乖听话!”

“是,娘。”

屋子里大大小的一起应道。


谭大妈回道:“不贵,不贵,两文钱一罐,够你吃上个把月。”

何老爷子一惊,“这么便宜,能赚回来吗?”

谭大妈擦了一把汗,说道:“都是自己家种的菜,花不了多少铜钱,就是罐子少,也就这几个,你家要是有罐子就两文,没罐子可能就贵点。”

她家装酱菜的是小小的土陶罐子,以前菜地里捡的,洗洗干净还不错,但数量不多,买了酱菜的人,拿回去再送过来,会便宜一些。

何老爷子又吃了一个,连连道:“给我来上三罐,三罐,回头把罐子给你送回来。”

谭大妈一喜,“好好,好,我这就给您装上。”

她话落,装了三罐子递给他。

何老爷子接过来,盯着看了酱菜一圈说道:“丫头,这村里有酱菜的人家也不少,你这样是卖不出去的,但是你的味道的确是不错,不如喊一喊,让大家都来试一试,说不定大家觉得好吃,会买一点,毕竟又费不了多少铜板。”

谭大妈觉得十分有道理,点头道:“好嘞,多谢何老爷子。”

何老爷子丢下六文钱走了。

谭大妈连忙将这六文钱揣到口袋里,笑得合不拢嘴。

她想着何老爷子的话,觉得十分有道理,拿着碗装了一份酱菜出来,大声喊道:“吃酱菜啦,吃酱菜啦!”

隔壁村路过的村民,闻着香味走过来,朝她问道:“老谭家的,这酱菜还挺香的。”

谭大妈点头道:“来,尝尝看。”

村民们闻着这香味就想吃,听着谭大妈说能尝,立马凑过来,“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话落,直接拿手抓了块酱菜吃了起来。

这几个人吃过之后,停不下来了,拿手抓着往嘴巴里塞。

谭大妈连忙劝道:“各位大哥,你们若是觉得好吃,就买一点回去。”

其中一个高瘦的村民笑道:“多少文一罐?”

谭大妈爽快应道:“两文钱。”

村民们自然没有何老爷子大方,讨价还价道:“妹子,这酱菜又不是什么稀罕物,怎还要两文钱?”

谭大妈回道:“这酱菜的确不是什么稀罕物,但是盐可是稀罕物啊, 你们若是觉得贵了, 那便不买就是。”

村民们见着她不肯还价,但是又实在是想吃,便还是纷纷拿出了两文钱,“那好,我们一个人来一罐。”

他们这里大概有三四个人,算起来是四罐,一共是八文钱。

谭大妈将酱菜装好后,收了铜钱,一人递了一罐。

这几人接过之后,笑眯眯离开了,走的时候,还不忘说道:“这婆娘,长得不错,做的酱菜也好吃。”

“对啊,也不知是哪家的婆娘。”

“你们啊,就别惦记人家了,她呀就是万家的那个大女儿,早就嫁人了,还生了六个大小子,一个女儿。”

“这也忒能生了 ,真是好福气。”

“这好福气,也是人家的。”

随着他们走远,这谈话声也远了。

谭大妈听着虚惊一场,幸好谭老爹刚刚走了,若是被他听到了免不了又是一顿吵闹。

这做的酱菜卖了一大半了,她心情好了一起。

一旁睡着的小七月也醒了,她揉了揉眼睛,朝谭大妈抓了抓。

谭大妈朝四周看了一眼,便抱着孩子奶了起来。

待小七月吃饱之后,她又继续站起来叫卖。

半个时辰之后,又来了农妇。

这农妇和村里的汉子可不一样,对谭大妈的态度也没那么好,上前就是说道:“这酱菜能吃吗?”

谭大妈回道:“能吃,当然能吃,不信你们试试。”

这几个农妇本来是想要来找茬的,但是闻着香味,实在是也忍不住,一人吃了一块。

这不吃还好,一吃就爱上了,态度都变得好了起来。

“妹子,你这酱菜怎么做的啊,怎么这么好吃?”

谭大妈笑着回道:“这是家里的祖传秘方,不传外人的。”

农妇一听不好再问下去。

谭大妈笑眯眯道:“你们若是喜欢就买一点回去,拿这个炒叶子菜,保证能让你们牵住你们男人的胃。”

这话的确是实话,一点夸张都没有。

农妇们吃过是知道味道的,纷纷害羞地抬头问,“妹子,这多少钱一罐?”

“两文,两文。”谭大妈拿着罐子准备装。

农妇们犹豫片刻后说道:“那就给我们来两罐吧。”

“只要两罐吗?”谭大妈问。

农妇们点头,“没错,到时候我们自个再分一分。”

谭大妈点头应,“那好,我给你们装两罐。”

很快,两罐就装好了。

她们递给四文钱给谭大妈,接过酱菜罐子,低头时正巧都看到了躺在一旁的小七月。

“哇!这女娃娃长得真好看。”

“是啊,以后一定和娘一样,是个美人胚子。”

“没错,没错。”

小七月听到之后,开心地动了一下小胳膊小腿,惹得她们又是一顿夸。

“这孩子真俏,一看就是有福气的。”

“妹子,你是哪家的啊?”

谭大妈回道:“我是封平村里家的。”

她们记在了心里,“好妹子,若是吃得好,我们下次再来。”

“好嘞,姐姐们慢走。”谭大妈爽朗笑道,送她们走了几步。

谭大妈其实比她们小不了多少,因为脸上没褶子,所以显得年轻,不认识她的所以都喜欢叫她妹子妹子。

这卖了大半天,也有十几文了,比以前谭老爹出去做工还赚得多,她欣喜不已,也十分知足。

眼看着天气越来越热了,谭大妈不忍心见着小七月跟着自己一起晒太阳,便收拾东西准备走了。

她刚把东西收拾好,万家老四就来了。

小说《捡来的小团子是神级锦鲤》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谭家父子三人到家的时候,已是傍晚。

他们趁着大家都吃晚饭的时候,偷偷将买的东西运进了屋。

谭老爹赶紧煮了十个蛋,放了几大勺红糖,给谭大妈端来,“他娘,今天一天辛苦你了。”

谭大妈看着那些东西,还有些发懵,“他爹,这鸡蛋真的卖了?”

谭老爹笑得合不拢嘴,“卖了,足足卖了五两银子。”

谭大妈大喜,端过红糖鸡蛋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谭老爹在一旁细细地给她说今日发生的事

一旁的谭家老四和老五瞧着新买的东西,纷纷光着脚跑来凑热闹:“大哥,二哥!我们要看看,要看看。”

“别急,别急,等我们把东西都放好了,再来看。”

谭一两放下一袋米,汗如雨下。

谭老四乖巧地扭着袖口踮起脚给他擦汗,“嗯,好。”

这边一家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引来了隔壁陈大婶的注意,她一把拉着正在抽旱烟的陈大爷说道:“你觉得不觉得那老谭家最近有些奇怪?”

“哪里奇怪了,你竟瞎想!”

陈大爷吐了一口烟,不再理她。

陈大妈拧着眉头,“不对,不对,我总感觉有些奇怪,我得去看看。”

她说罢,丢开陈大爷起身往外走。

“你这婆娘,就知道多管闲事!”陈大爷瞥了她一眼,自个又抽了一口旱烟。

陈大妈懒得理他,自个来到了老谭家的院门口,蹲在窗台下,悄悄朝里瞅着。

由于烛光昏暗,她看不太清,只得竖起耳朵听。

老谭家孩子多,闹腾一番之后,就都老老实实躺下来,准备休息。

所以她听来听去,也只听到了什么鸡啊,蛋啊,微有些泄气。

她脑子一转悠,转身偷偷溜到了老谭家的后院。

老谭家的后院是用石头块垒起来的围墙,大概一人高。

陈大妈找了一块石头踩上去,踮起脚朝里看。

只见月光之下,一只老母鸡昂首挺胸,屁股下面一堆圆鼓鼓的蛋。

她惊得捂住嘴,连忙跑回了家。

陈大爷听着她慌慌张张回来的声音,头也不抬地问道:“你这婆娘,还当真去听了墙角?”

陈大妈一把抓着陈大爷的手,激动得语无伦次道:“老爷子,我滴娘啊,那老谭家的鸡成神了!”

“什么跟什么,好好说话!”陈大爷累厉色道。

陈大妈连忙道:“老谭家那只不下蛋的鸡,一下生了一窝的蛋!”

陈大爷将她推开,一脸嫌恶道:“胡说八道,鸡一天顶多生两,哪里能直接生一窝,好了,天色不早了洗洗睡。”

他说罢,朝里屋走去。

陈大妈喘着粗气,缓了好一会儿神,终于想明白了,难怪老谭家这几天经常欢声笑语,原来是有只会生蛋的鸡。

她心里是又稀奇,又嫉妒。

这些年,她没少给老谭家脸色看,若是他们家突然发了,那还得了,那岂不是要打她的脸?

陈大妈越想,越气,起身在门口转悠几圈,朝陈大爷问道:“老爷子,我记得老谭家的那只母鸡是里长给的?”

陈大爷洗了脚上榻,“好像是的。”

陈大妈顿时一喜,手一拍,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老谭家啊,老谭家,我看你还能得意几天。”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