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谋:枭雄称霸全本小说推荐

大明谋:枭雄称霸全本小说推荐

七甲兵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大明谋:枭雄称霸》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七甲兵”,主要人物有刘学究李吴山,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简陋的惨不忍睹,锋锐、沉重的大砍刀可以毫无阻碍的把他们砍成左右两片!李吴山采用的这个战术,分明就是刘三房在第一届军事对抗赛的翻版:利用局部优势牵引全局,奠定最后的胜利。战术显然恰到好处,但对手却不在一个水准线上。皇太极的亲兵卫队全都披双甲,内衬连环锁子甲,外罩半身铁甲,装备的精良程度堪称豪华。除了装备的悬殊差距之外,最要紧的是战斗意志......

主角:刘学究李吴山   更新:2024-05-13 19:5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学究李吴山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谋:枭雄称霸全本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七甲兵”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大明谋:枭雄称霸》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七甲兵”,主要人物有刘学究李吴山,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简陋的惨不忍睹,锋锐、沉重的大砍刀可以毫无阻碍的把他们砍成左右两片!李吴山采用的这个战术,分明就是刘三房在第一届军事对抗赛的翻版:利用局部优势牵引全局,奠定最后的胜利。战术显然恰到好处,但对手却不在一个水准线上。皇太极的亲兵卫队全都披双甲,内衬连环锁子甲,外罩半身铁甲,装备的精良程度堪称豪华。除了装备的悬殊差距之外,最要紧的是战斗意志......

《大明谋:枭雄称霸全本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这些至精至锐的亲兵全都是骁勇善战的满洲勇士,足以匹敌一千甚至两千个明军步卒,就算是在队形无法完全展开的情况下,依旧具备可怕的战斗力。

穿着黑色衣裤的明人装备的铠甲简陋的惨不忍睹,锋锐、沉重的大砍刀可以毫无阻碍的把他们砍成左右两片!

李吴山采用的这个战术,分明就是刘三房在第一届军事对抗赛的翻版:利用局部优势牵引全局,奠定最后的胜利。

战术显然恰到好处,但对手却不在一个水准线上。

皇太极的亲兵卫队全都披双甲,内衬连环锁子甲,外罩半身铁甲,装备的精良程度堪称豪华。

除了装备的悬殊差距之外,最要紧的是战斗意志和经验。

每一个亲卫都曾经受过非常正统的训练和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战斗考验,拥有大敌当前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更有身为皇家亲卫的骄傲。面对呼啦啦涌上来的对手,即便是在队形无法彻底展开的情况下,依旧毫不慌乱,条件反射一般摆出迎战的姿态。

沉稳而又有序的呼吸,目光之中没有丝毫畏惧,反而带着明显的兴奋,就如同出猎之时看到成群的鹿獐……

为了摆脱不利的地形,赖慕布很果断的扬起佩刀高声呐喊:“爱新觉罗家的勇士们,冲——”

两支队伍相向对冲,仿佛滚滚洪流,都是试图抢先发起攻击。

“砰”

沉闷的巨响声中,两支人马就好像交汇在一起的水流,重重撞击在一处,前锋部位仿佛洪水一样相互渗透、穿插,然后倒下。

冲在最前头的巡河营士兵本不敢如此这般的硬冲敌阵,没有奈何李吴山直接把他们卖了,兜着屁股冲了上来,断了他们后退的路径。这个时候若是回头的话,就算没有被当场执行血腥的战场纪律,也肯定会被辫子兵砍的血肉横飞,连个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在这些巡河营士兵的心目当中,把他们逼上绝路的李吴山绝对比面前的辫子兵还要可恨,一边高声问候着李吴山的祖宗十八代,一边奋力挥舞着武器和面前的辫子兵激烈厮杀。

这些老兵油子的战斗经验还算丰富,至少他们知道在这样的团队作战当中直接劈砍敌人的胸腹要害几乎等同于白费力气,而且有极大的几率会被反杀,所以很明智的选择捅刺对手的腰部。

奈何清军亲卫的披了双层战甲,就算是击中了对方也很难形成有效伤害,也就是把敌人捅的后退几步而已。

重达二十来斤的重型砍刀劈头盖脸的“砸”下来,仿佛大锤巨斧类型的重型武器,瞬间就把刀剑断为两截,然后带着巨大的动能就势劈砍,直接就把带着脑袋的小半个身子砍了下来。

身体就好像吃饱了水的软泥一般,脑袋瓜子和大半个肩膀从躯干上滑落下来,切口处露出洁白如玉的脊柱骨茬,瞬间又被鲜血染的通红。在心脏的强力泵射之下,腔子里的嫣红液体在刹那间发起,好似下了一场血雨。

捅刺、劈砍,接连不断的亡命搏杀并没有真的干掉面对的对手,满洲亲卫的双层重甲抵消了很大一部分伤害,就算是负伤也保持了很大一部分战斗力。


因为临时增添了三十一个半大孩子,伙房来不及准备,只能先熬了一大锅黄米粥。即便如此,这三十一个刚刚改姓为李的孩子依旧吃的非常满意。

每一个孩子都象饿死鬼投胎一般,好像几辈子没有吃饱过,毫不顾忌米粥的高温,直接就往喉咙里灌,转眼之间就把整整一大锅黄米粥吃的干干净净,甚至把碗筷都添的光洁如新。

孩子们从来都没有吃的这么饱过,一个个摸着鼓鼓胀胀的肚皮发出惬意的呻吟,满是泥垢的脸上露出满足的表情:“吃饱饭的感觉真好。”

一个小女孩贪婪的舔舐着沾在指尖上的米粒子,意犹未尽的看了看已空空荡荡的饭碗,用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语气说:“要是能有这样的一碗热粥,俺娘也就不会饿死了。”

“俺娘临死的时候对俺说,在这世上,能给俺吃饭的就是好人。”

“先吃这么点吧,再吃的话我怕会撑死你们。”李吴山看了看六斤,很随意的问道:“你是河南人?”

六斤说话的时候带着浓重的河南口音。

“俺老家是荥阳凤凰集。”

“凤凰集?是城镇还是村落?”

“我也不晓得是什么,但肯定已经没有了,全都没有了。”就好像是在说起一件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李六斤用很淡然的口气说:“俺的家没有了,爹娘没有了,凤凰集也没有了,全都毁了!”

“怎么毁的?”

“贼军来了,把家里的鸡鸭粮米抢了个干净,然后就抓人杀人……”李六斤微微的昂着头,似乎是在回忆着那遥远的过去,但语气却、非常淡然,就好像是在说起一件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后来官军打走了贼军,又来抢东西,把房子扒了,又是抢人杀人。村子里的人差不多都被杀光了,我的爹娘和兄弟姊妹全都死掉了,和乡亲们的尸体一起堆在路沟边上,至今我还记得那股死人的味道。后来我跑了出来,被转卖了几次……今年夏天我找机会杀死了人贩子,在逃走的途中遇到了伙伴们……”

河南本是丰饶的中原腹地,近十几年来却成了满是战火刀兵的人间炼狱。李闯、张献忠等人几番劫掠,把中原大地搅了个天翻地覆,千千万万的生民流离失所。官军杀回来之后,再一次重演抢人、杀人的老把戏……如此翻翻滚滚几个来回,就不剩下多少人口了。

侥幸存活下来的人们要么成为炮灰,身不由己的卷入战火之中。要么就如六斤这样被几次转卖,因为比较偶然的因素和无家可归的同龄人相遇了,并且很快就结成一个小小的团体。

为了活下去,这些孩子们什么都敢做,一路躲避战火一路流浪辗转,终于来到了大旗庄……

这三十一个孩子,每人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悲惨遭遇。

在这样的乱世当中,活下去已经成了唯一的动力,而死亡则时时刻刻伴随着他们。

在今年夏天,李六斤刚刚加入这个小团体的时候,还有七十多个小伙伴。时至今日,仅仅只剩下三十一人……

残酷的现实让每一个孩子都变得异常坚韧而且狡诈,总是对外人充满了不信任的心理。否则的话,他们也不会用逃跑来试探李吴山是不是真心收留了。

“亲爹,我们吃了你的饭,总是要给你干活的,有什么活要我们干吗?”

“你们会做什么?会种田吗?”

“不会。”

“会做工吗?”

“也不会。”

“那你们会做什么?”

“我们会偷,我们会抢,我们还杀过人……”

李六斤目光中透露出的凶残让银雀儿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就好像眼前这一群半大的孩子全都是凶猛的野兽,忍不住的微微后退了几步,下意识的藏在李吴山身后。

唯有如此,她才能找到一丝安全感。

李吴山却一点都不在意的哈哈大笑起来:“就凭你们现在的身板儿,走路都打晃呢,还说这样的大话能吓住谁?先把身子养起来吧。”

“以后多吃饭,每天早晨跟着我一起锻炼……”

“什么是锻炼?”

“锻炼就是象我刚才那样围着宅子跑步,若是有哪个敢偷懒,我可不会客气。棒子、鞭子早就准备好了呢。”

“亲爹说啥就是啥,让俺们干啥俺们就干啥……”

“好了,不要总说这些好听的话了,以后看你们的表现吧。让李福领着他们去洗涮洗涮,弄几件像样的衣裳,去吧。”

正准备出门去办点事情的时候,忽然看到刘学究正在二道门外神头鬼脑的朝里边张望,情知他还惦记着昨日许下的事情,朝着那边摆了摆手,刘学究马上一溜小跑的奔了过来。

“那个……李大人,昨日说的事还做数不?”

“当然算数。”

听了这话,刘学究顿时就欢喜起来,一张老脸顿时乐开了花,巴巴的凑到李吴山面前:“李大人组建民团,我等读书种子当然要鼎力相助。莫说是给些银钱薪酬,便是不给也不能置身事外……对了,给李大人做账房的时候,是我自带伙食还是在大灶上吃?”

“给我李吴山做事,当然是要管饭的,刘先生无需多虑,尽管在大灶上吃好了。”

给李吴山打工,不仅可以赚钱,还管饭,平白的又给家里省下一些口粮。尤其是那个“刘先生”的称谓,立刻就让刘学究浑身上下的骨头都轻了几两,好像他真的是一个学贯古今文采卓然的先生,而不是一个半吊子的穷酸文人。

虽然极力保持着读书人应有的矜持和体面,刘学究还是喜的抓耳挠腮:“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来上工?”

“今日便来上工好了,”李吴山笑道:“组建民团招募民练宜早不宜迟,我这里有个章程……”

按照李吴山的章程,招募民练之事很快就定了下来,剩下的事情已非常简单,只需要刘学究写个文告,然后广而告之就可以了。

刘学究最喜欢做书写之类的事情,因为这等于是把他这个账房先生提升到了“文案”的高度。不管怎么说,对于刘学究这种好面子的文人来讲,“文案”终究要比“账房先生”更好听一些,而且显得更加体面。

当天中午前后,刘学究就写好了一份“招募文告”,然后找了一面铜锣,卖力的敲打着在大街小巷里扯着嗓子高声喊叫起来:

“各家各户的听真了,李老爷招人做民练哩。”

“只招男人不要女子,每月给两斗四升谷子,还给十二两精盐。”

“只要做了李老爷的民练,就可以到大灶上去吃,管饱。”

“这么美意的事情打着灯笼都找不到,错过了可就没机会哦……”

刘学究卖力的吆喝了整整一个后晌,效果还真的很不错,当天就有百十来人前来应征,李家大宅顿时热闹起来。

可惜的是,在所有这些前来应征的人员当中,真正的丁壮只有一半多点儿,其中还夹杂了很多年纪偏大的人。

“六叔啊,我记得你比我还要大十来岁,怎么也来应征做民练了?”刘学究捏着笔,始终不愿意在花名册上落下六叔的名字。

六叔是大旗庄的皮匠,因为瘸了一条腿,所以庄子上的孩子们总是戏称他为“六瘸子”。明明已经是年过花甲的岁数,还要出来做民练……

虽说民练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士兵,终究也得弄的象那么回事才好。谁见过六十多岁的瘸子出来当兵的?摆明了就是来吃闲饭的吧好吧?

想不到的是,李吴山却毫不在意,而是很随意的说道:“六叔的年岁确实是忒大了些,腿脚也着实的不方便,但他终究是咱们大旗庄的人,总是要吃碗饭的,就算他一个吧。”

李吴山发话了,刘学究当然乐的做这个顺水人情,马上在花名册上落下了六叔的名字。

就这样,年岁比山梁还要高的六叔就正式成为了大旗庄民团的一分子,也算是找到了一个长久的饭碗,而李吴山的“大善人”名号也就更加的实至名归了。

在这些乡亲们的心目当中,这绝对是一桩扶危济困怜贫惜弱的善举,权且当做是积阴德了。

反正民团也就是那么回事,又不是真的用来打仗,最多也就是维持一下地方治安而已。反正李吴山李老爷有的是钱粮,与其让别人赚去了,还不如把这点实惠留给大旗庄的乡亲们……

短短一天之内,李吴山的大旗庄民团就算是组建起来了,花名册上更有民练一百零四人。

统计好了人数之后,李吴山又给了大家一个惊喜:但凡是报了名的,每个人给了九尺黑布,还有二斤半棉花。

“民练也是兵,总得有件像样的号褂子。大家把黑布和棉花拿回去,让家里的女人缝制成夹袄,就当是民兵专用的号褂子吧。”

只要做了李吴山李大老爷的民兵,不仅可以赚到谷子和精盐,还能省下家里本就不多的口粮,竟然还有额外的衣裳!

领到黑布和棉花的民兵们全都喜出望外,想不到做李大老爷的民兵竟然有这么多好处,纷纷交口称赞李大老爷的德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