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精选篇章大明:开局我帮朱元璋解梦

精选篇章大明:开局我帮朱元璋解梦

寡欢太叔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大明:开局我帮朱元璋解梦》,主角分别是郭沛朱元璋,作者“寡欢太叔”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陈则武摇了摇头,杀了李善长,确实很简单。可是这之后带来的问题可不简单。且不说淮西浙党两派的相争,现在已是水火之势。刚死了胡惟庸,对淮西来说,已经是沉重的打击,再死一个李善长。而没有淮西压制的浙党,说实话,论心计谋略,朱元璋远远比不上刘基。可这话不能说出,不然死的就不止李善长一人了。那样,整个朝廷都得停摆。“皇上,李善长不能死!可以警告他,对,收了他的......

主角:郭沛朱元璋   更新:2024-03-23 03:1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郭沛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篇章大明:开局我帮朱元璋解梦》,由网络作家“寡欢太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大明:开局我帮朱元璋解梦》,主角分别是郭沛朱元璋,作者“寡欢太叔”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陈则武摇了摇头,杀了李善长,确实很简单。可是这之后带来的问题可不简单。且不说淮西浙党两派的相争,现在已是水火之势。刚死了胡惟庸,对淮西来说,已经是沉重的打击,再死一个李善长。而没有淮西压制的浙党,说实话,论心计谋略,朱元璋远远比不上刘基。可这话不能说出,不然死的就不止李善长一人了。那样,整个朝廷都得停摆。“皇上,李善长不能死!可以警告他,对,收了他的......

《精选篇章大明:开局我帮朱元璋解梦》精彩片段


宋濂拒收,后来李善长出面,才收下。

李善长出面给的理由是:这尊玉观音是皇上给的谢师礼。

太子理政时收到宋濂关于这件事的奏折,并报告给朱元璋。朱元璋当时满心都在北伐上,觉得这种小事,不用放在心上。

“传陈则武。问他送完了没,送完了滚回来见咱。”朱元璋深吸一口气。

陈则武坐在椅子上,那两封朱元璋递给他奏折,看的他心惊胆跳。

“咱要李善长死,他必须死,他不死,咱不安生!”朱元璋忽然咬牙切齿,恨不得咬碎牙齿。

“李善长不能死。至少现在不能死,他若死,刘基还好,其余浙党可就要蹦哒了。”陈则武抬头回应。

“咱是皇帝,管那么多干啥。”朱元璋显然不同意。

陈则武摇了摇头,杀了李善长,确实很简单。可是这之后带来的问题可不简单。且不说淮西浙党两派的相争,现在已是水火之势。

刚死了胡惟庸,对淮西来说,已经是沉重的打击,再死一个李善长。而没有淮西压制的浙党,说实话,论心计谋略,朱元璋远远比不上刘基。

可这话不能说出,不然死的就不止李善长一人了。那样,整个朝廷都得停摆。

“皇上,李善长不能死!可以警告他,对,收了他的铁券。这样既可以警告李善长,又可以打击整个淮西一派。”

朱元璋沉默了,他不愿意承认所谓的淮西旧部,浙党。可这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如今党争愈演愈烈,这是他不想看到的。

“明,亡于党争。但,如果皇帝足够强硬,利用两派互相争斗,那党争根本威胁不了皇权。”

“明末崇祯皇帝朱由检,优柔寡断,大臣们对他阴奉阳违,这就是皇权不够强硬。”

“但,现在,大明初建。一来国家百废待兴,二来皇上您没有使大权旁落,如今又废除中书省丞相,那更没有人能威胁到皇权,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看着他们斗呢。”

“李善长罪罪当诛,但说到底,他怕您。既然他怕,那他就有用处。就好比皇上当时说我,只要我怕,就不会杀我,一样的道理。”

陈则武说了很多,朱元璋也陷入了沉思。

其实,崇祯亡国,朱由检自己不是主因,但他绝对是点燃这堆木材的最后一把火。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内阁。

那时的大明,内阁首辅的权利不是朱元璋能想象的,再加上崇祯的优柔寡断,生性多疑,酿成了最后的悲剧。

朱元璋想了很多,尤其是:明,亡于党争。这句话震荡着他的内心。

他没有想到内阁,但他想到朝堂之上,大臣们都不怕皇帝,争来争去,最后亡国。

这也加大了朱元璋对李善长的杀意。不过陈则武说的对,杀了李善长,浙党怎么办,难道再杀了刘基?那整个朝廷估计就完了。

不如就依陈则武所言,先收回铁券,然后再慢慢处理他们。

朱元璋揉一揉脑袋,他很烦。按照他的想法,杀就是了。但陈则武的一番话,让他迟疑下来。

杀,确实不能解决问题。后来陈则武说,先从内部分化他们,然后徐图之。

“咱总觉得大明可以传万万年,可现在想想,这想法如同小儿,痴心妄想。”朱元璋自嘲一番。

“明,亡于党争。但最根本,其实还是皇权,如果皇帝紧握皇权,那就不是问题。党争历朝历代都有,到了大明这却是灭亡的主因。”陈则武想了想,十分认真的答非所问。


陈则武有些激动,他看到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洪武大帝。那个杀伐果断的一代君王。

也许真的英雄迟暮,朱元璋的两鬓已有白发,眼皮无力的耷拉着,但眼中迸射出的威严无时无刻不在宣扬着主人尊贵的身份。

“你们先出去吧。李伯昌,回去写一份祈罪的折子来。”朱元璋挥一挥手,雄厚富有中气的声音传至殿内的每个角落。

“你和咱说说,这梦,怎么解。说好了,咱饶你一命。说不好,咱屠你一家。”朱元璋突然恶狠狠的说道。

“嗟尔明朝,气数已尽。确有此话”陈则武第一句话就戳进了朱元璋的心。他知道,这八个字将是他的保命符,也有可能是他的催命符。其他的,朱元璋也许没那么关心。

“谁说的?”

“李自成。”陈则武如实回答。

“哈,咱还以为,是你说的。”朱元璋使劲拍向桌子,怒目看着陈则武。时间似乎暂停了十多秒,朱元璋慢慢坐下,一瞬间,仿佛苍老了许多。

“刘伯温说,大明国运:运至六百半是真的吗。”朱元璋有些无力。

“是真的。”陈则武刚刚被吓了一身汗,现在感觉自己说话都说不利索。

“咱问过皇后,如何信他。今儿咱再问问你,如何信你。”

陈则武从袖中掏出一本:明思宗崇祯实录。这是他在听自己老爹说了朱元璋那个梦之后,连夜凭记忆写的一个大概。

朱元璋接过。许久没人说话,整个乾清宫听不到一丝丝的声音,偶尔只有朱元璋传来的粗粗的呼吸声。

书中,朱元璋看到了李自成,看到了嗟尔明朝气数已尽这句话,看到了那棵树,那两个人,知道那个皇帝叫崇祯,看到了那个大明孤臣。

朱元璋基本上确定了这本书的真实性。因为那个梦,他忘不掉,他也从没和别人提到崇祯,提到黄道周。而书中都有。所以,要么书是真的,要么解梦是真的。

殿内陈则武跪着,朱元璋坐着。

殿外,没人知道乾清宫内发生了什么。黄狗儿不住的擦额头的汗和血,刚刚他都觉得自己快死了。

“大明,共经多少年,共历多少帝。”朱元璋嗓音沙哑,没有了那般气势,轻轻的问。

“共经二百七十六年,共历十六帝。”

“你如何知道?”

“我…”陈则武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

“罢了,咱问你。为何你会找到李伯昌?”

“我和李大人之女有婚约…”陈则武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

憨憨的一笑。

“打今儿起,你随朝做官吧。就做个都察院司务,每日上朝。以后你要告诉咱,谁忠,谁奸。错一个,咱屠你一家。”朱元璋揉揉太阳穴,一脸疲惫。

当官了?我也是公务员了,只是这差事不好当啊。

“滚吧,把你爹带回去。告诉你爹,礼部员外郎别当了,在家养老吧。”朱元璋看陈则武愣住,笑骂一声。

陈则武走后,黑暗之中,一个似乎飘在空中的人出现。低着头,弯着腰,听候吩咐。

“陈璟放了吧。抓他入狱的,还有那些狱卒人呢。”朱元璋看着陈则武离去的方向。

“估摸着都在当差。”那人回答。

“绞了。”

“是。”

“你的人盯死了陈则武,他的一举一动我都要知道。”朱元璋喃喃说道。

“还有,再盯住蒋瓛。这狗东西,不老实。”

那人答应一声,没有任何声响,又没入黑暗中。


“臣,遵旨。”

“妹子,妹子。来来来,我让御膳房炸了几条小黄鱼,你再帮咱烙几块饼。咱馋那味道好些天了,就想吃。”

朱元璋人还没进坤宁宫,声音就传了进来。马皇后放下手中的针线活,笑着摇了摇头。

“怎么,今儿这么高兴呐。”马皇后轻声问道。

“高兴,咱呐,高兴。”朱元璋丝毫不掩饰脸上的喜悦,咧开大嘴。

“朝堂上怎么了,让你高兴成这样。”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看到朱元璋这么高兴,就知道事一定不小。

“今儿啊,定了一个国策。摊丁入亩。”朱元璋拿起一个梨,大口啃起来。

见马皇后面露疑惑,朱元璋笑了笑。

“咱大明,一直以来都是收的丁税。不光咱大明,这历朝历代都是收的丁税。丁税就是按人头收税,家里有几口人,收几口人的税。”

“咱小时候,兄弟三个,加上咱爹,得收四个人的税。可是呢,咱家压根没地,没地这税也得交。收丁税,这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咱就造反了。”

“现在,咱大明要改。摊丁入亩,原来按人头收税,现在按地头收税,家里有多少地,就交多少税。地越多,税越多。”

说着,朱元璋拍手大笑。

“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呀。”马皇后两眼放光,她出身虽不是最底层,但她知道底层老百姓在元末根本活不下去,她更知道朱元璋那时候是多么的凄惨。

“哈哈,咱这回就要把这土地问题给解决了。”朱元璋眉开眼笑,乐的合不拢嘴。

“这恐怕不是你想出来的吧,这又是哪个大臣呀?”马皇后泼了一盆凉水。

朱元璋顿时不笑了,平静下来。慢慢的,竟然咬牙切齿起来:“哼。他陈则武就是有点小聪明。”

马皇后接过宫人送来的银筷,用手帕轻轻的擦拭。一听是陈则武,眉头一拧,又旋即松开。

“那你还要杀了人家呢。”

朱元璋不说话,大口的嗦起炸的十分酥脆的小黄鱼,美的不行,对于马皇后的话,不置可否的挑了挑眉。

“皇上,娘娘。陈则武到了。”马皇后的贴身女官玉儿小声传报。

“传。”

陈则武大步走进院子,鼻子使劲的嗅着那炸鱼的香味。

“你觉得,这摊丁入亩推行可有难处?”朱元璋一边嗦着鱼骨头,一边发问。

“皇上,皇后娘娘。臣以为,摊丁入亩定会受到地主,官僚的集体抗拒。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来保护他们的利益。”

土地、税收都是国家的根本,可也是那些地绅的根本,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拱手让人。

“那依你看,应该如何?”这回是马皇后问。

“臣以为,一个字,杀。谁反对,杀谁。杀到他们不反对为止。不死人的变法是不会成功的。”陈则武直截了当的说出解决办法,一劳永逸。

不单单是马皇后,朱元璋也愣住了。

“杀?杀多少,杀了他们,大明朝怎么办。”朱元璋冷笑一声,想直接否定陈则武。

“皇上,臣斗胆。”陈则武跪下,低着头。

“说吧,咱不怪你。”朱元璋面无表情,却很期待陈则武会说什么。

“皇上,大明是皇上的大明,是大明百姓的大明。全国各省,士绅数量不过十万。而大明百姓以万万计。杀了十万,得到了万万大明百姓的拥护。臣以为,推行新政,势在必行。”

陈则武的话,让朱元璋倒吸一口凉气。一瞬间,他便在心底下定了决心。

朱元璋本就是穷苦出身,他太了解底层百姓的疾苦,既然有阻力,杀便是了。只是朝中,估计反对之声,短时间不会停息,即便是朱元璋也会觉得头疼。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