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文章全文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

文章全文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

竹里飘雪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杨文静陈同,也是实力派作者“竹里飘雪”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杨文静难得说了那么多的话。当然,都是因为陈同。陈同心里一暖,走过去,拉住杨文静的手。“我不担心的,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我带着他们赚钱,不少斤两就行。”陈同笑眯眯的,耐心的对杨文静解释。“如果我今天借出去五块钱,那明天呢,后天呢?谁能保证杨素梅不来借钱了?借了钱,我还得不到半分好,我爹那是碍于面子,借了几......

主角:杨文静陈同   更新:2024-05-13 12:2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杨文静陈同的现代都市小说《文章全文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由网络作家“竹里飘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杨文静陈同,也是实力派作者“竹里飘雪”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杨文静难得说了那么多的话。当然,都是因为陈同。陈同心里一暖,走过去,拉住杨文静的手。“我不担心的,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我带着他们赚钱,不少斤两就行。”陈同笑眯眯的,耐心的对杨文静解释。“如果我今天借出去五块钱,那明天呢,后天呢?谁能保证杨素梅不来借钱了?借了钱,我还得不到半分好,我爹那是碍于面子,借了几......

《文章全文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精彩片段


那这消息指定是瞒不住的,传的飞快。

他陈文海还要脸呢,生产队不混了?

其实,特意选择这个点,因为杨素梅知道只有陈同这一家在吃饭。

这个点能吃的起饭的,意味着什么?

大家心里都懂。

她就是要让陈大贵和王秀鹅看一看,陈同现在有钱。

所以借钱这个事情就是理所应当了。

可惜的是,这老两口真的被白米饭和猪肉懵住了。

猪油蒙了心。

不过,这陈小子好像有点变了。

跟以前不一样了。

跟哪里不一样,杨素梅一时间又想不起来。

.........

吃完了饭,陈同收了碗筷。

看到陈大贵拿出别在腰间的烟斗,知道陈大贵要抽烟了。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而且,还是这么奢侈的一顿饭。

那不是比神仙还要美?

“爷爷,今天就别抽您那旱烟了,我这有好东西。”

陈同进了屋子,拿出一包大前门。

撕开。

拿出了一根烟递到了陈大贵面前。

陈大贵眼睛都直了。

“这,这是......”

“这是香烟,高级货,只有县城里的人才抽的上。”

陈大贵小心翼翼的接过,眼睛就没有离开过香烟。

什么狗屁的二丫出来上班孝敬我。

陈大贵连忙将这个想法按住!

陈大贵美滋滋的抽完这一根香烟,整个人都飘飘然了。

不过,也没有久留。

他知道下午陈小子要忙,在这里帮不上忙。

今天这一趟,没白来。

吃的那叫一个好!

陈大贵心满意足的和王秀鹅离开了。

杨素梅借钱的事情,早就忘到脑后去了。

离开的时候,耳朵上还夹着一根香烟。

是陈同教他的。

“那边,真的没事吗?爹知道了,会不会生气?”

杨文静看着陈同,轻声说道。

“如果不行,就拿......”

陈同知道,杨文静是怕这事传出去,对陈同刚刚建立起来的名声不好。

陈同摇摇头。

杨文静蹙着眉头,小声道:“你刚做黄鳝泥鳅的生意,要是小婶娘把这事情传出去,添油加醋,说你不孝,村子里肯定有人在背地里说你。”

杨文静难得说了那么多的话。

当然,都是因为陈同。

陈同心里一暖,走过去,拉住杨文静的手。

“我不担心的,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我带着他们赚钱,不少斤两就行。”

陈同笑眯眯的,耐心的对杨文静解释。

“如果我今天借出去五块钱,那明天呢,后天呢?谁能保证杨素梅不来借钱了?借了钱,我还得不到半分好,我爹那是碍于面子,借了几次钱给杨素梅。他们家还了吗?没有!”

“我才不当这个冤大头,薅羊毛薅到我身上,门都没有!”

“薅......薅羊毛?”杨文静疑惑道:“我们家有羊吗?”

陈同哈哈一笑,也没有解释薅羊毛的意思。

“咚咚咚......”

就在这时,有人敲门,陈同知道,送黄鳝泥鳅的来了。

打开门,果然是。

黑子拎着尼龙袋,高高的举着,道:“给,同哥!”

陈同笑着让黑子进来。

这小子,别的不说,抓黄鳝泥鳅是一把好手。

每次都不低于十斤。

“同哥,我妈说,让我带她向你道歉。”

“道歉?”陈同疑惑。

“不是上次,我妈误会你了吗。”

陈同恍然大悟,原来是找上门那次,误以为他带着黑子瞎混。

钱是偷来的。

“现在,她说让我好好的跟着你,你叫我往东绝不往西,好好抓黄鳝泥鳅赚钱。昨天晚上,我还吃了猪肉,老香了。”

陈同有点感慨,摸了摸黑子的头,没有说话。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啊!


这一次,杨文静笑了。

虽然只是一瞬间,依旧是被陈同捕捉到了。

这段时间来,陈同的变化可谓是云泥之别。

之前家里的事情大大小小都是自己做的,陈同何曾插手过。

这几天,什么事情都不让自己做,哪怕是洗衣服,陈同都包揽了。

说实在的,杨文静心里有点空落落的。

如今,陈同让她帮忙了。

心里暗自开心。

十分钟后,门口传来了黑子呼唤陈同的声音。

一共八个小孩子,简直就是八只小泥猴。

浑身上下湿漉漉,脏兮兮的,脸上,头发上,大大小小的泥点。

他们八人手里,都拿着尼龙袋。

看见陈同从家里走出来,同时咧嘴一笑。

其实他们心里也忐忑着,不相信这黄鳝泥鳅能卖钱。

生怕是陈同逗他们一个乐呵。

“同哥,给!”

黑子举起手里滴着水的尼龙袋,一看就是抓的不少。

沉甸甸的尼龙袋,黑子的眼睛里透露着希冀的眼神。

其余的七个孩子也一样,齐刷刷的站成一排,就在陈同家的小院子前。

“这不少呢啊。”陈同挺开心。

光是看黑子手里一人的分量,也得有七八斤了。

不过,他剩下的钱不多了,不知道够不够分。

“你们等一下。”

陈同转身进了院子。

院子里,杨文静还在整理菌子木耳。

“媳妇,给点钱,付给门口的小孩子,卖黄鳝泥鳅的钱。”

杨文静脸蛋一红,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她这钱,是陈同上次没花完,让她收着的。

杨文静将手洗干净,进屋。

拿出一叠毛票交给了陈同。

陈同顺手将家里的秤拿上,虽然他手掂的准,但是毕竟自己知道。

黑子第一秤,足足八斤重!

一块六毛钱。

剩下的七个孩子,分别是六斤,五斤、五斤、四斤、四斤、三斤、二斤。

合计起来一共是三十七斤的黄鳝和泥鳅!

要给七块四毛钱。

陈同长出一口气,他手里有八块钱,杨文静一分没花。

给钱之前,他打开了尼龙袋,看了一眼,黄鳝泥鳅龙精虎猛。

全都符合要求。

“给!”

陈同将钱结清,一分不带少的。

几个孩子眼里都是笑意,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钱。

过年的时候,家长也不过给个一毛两毛钱,已经很多了。

尤其是黑子,笑的那叫一个开心,黝黑的脸庞都能看出红色了。

开心!

激动!

拿到了钱,黑子并没有急着走,看向陈同。

“同哥,这黄鳝泥鳅明天还收吗?”

“收!你们将钱收好,下午可以继续抓,在家里养着,死了的不要。”

陈同嘱托几人,看着一个个满头大汗,脏兮兮的样子。

小孩子嘛,本来就爱玩,根本不在乎。

听到了陈同明天还继续收黄鳝,自然知道意味着什么。

只要抓黄鳝泥鳅,手里就会一直有钱用。

其实黄鳝和泥鳅的价格都比后山的野货来得贵,陈同还要跑一趟的原因很简单。

清河村就那么大,黄鳝和泥鳅都有抓完的时候。

山货不一样啊,年年生,年年长,四面环山,又多又可以持续发展。

稳定而长期。

最重要的一点,山上的野味是真的不少。

野兔,野鸡,野猪......

看日头差不多了,陈同将黄鳝和泥鳅都放进了尼龙袋子里,背在了身上,快步的离去。

他没有小推车,也没有板车,不方便。

现在天气不热,脚下快点,到了县城也死不了几条。

黄鳝泥鳅这东西不比鱼,离了水就会死。

只要一点点水,保持身体的湿润,就能够活很长时间。

来到村头小溪边,陈同将尼龙袋子放在水里浸了浸,也不顾衣服被淋湿,再次背着袋子离去了。

一个小时十五分钟后,陈同到达了黄鳝面馆。

这个时候都还没下班,店里没有什么生意,夫妻俩正在起面和炸小鱼。

看到陈同来了,老板顿时就起身,两眼放光。

“老板,看看咋样。”

老板从陈同手里接过了尼龙袋子,打开一看,顿时笑的合不拢嘴。

这黄鳝和泥鳅,也太漂亮了。

做出来的面绝对够鲜美。

“婆娘,拿秤!”老板冲屋子里喊了一声。

不一会儿,老板娘出来了,除了秤还有一个竹篮子。

竹篮子用来沥水用的,陈同也不在乎,做生意吗。

有时候斤斤计较是对的。

不能假大方。

当然,该大方的时候就得大方。

除去竹篮子的重量,一共三十六斤。

还有一斤是路上的损耗,毕竟几个娃拿来的时候尼龙袋子里或多或少有点水。

一斤重,本钱也就二毛,陈同不亏的。

“给,一共三十六块钱。”老板很爽快,拿出厚厚的一叠毛票给了陈同。

陈同谢过,揣进了口袋里。

又踏实了不少。

“我这边小杂鱼也缺货,明天搞点来啊。”老板笑着提醒陈同。

这小伙送的都是好货,比他在水产供销社买的还要漂亮。

做生意就是这样,第一次成了,也就信得过了。

何况,他是有比较的。

陈同笑呵呵的离开了,除去本钱七块四毛,净赚了二十八块六毛。

这生意,可做!

而且,这才只是开始,黄鳝杂鱼还有山货只会越来越多,他的进账也会越来越多。

万事开头难!

他现在有了卖黄鳝泥鳅的路子,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用不了多久,手里有了一定的钱,他就可以将目标转移了。

有些路子,可是更挣钱的。

卖完黄鳝泥鳅的陈同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又去了一趟供销社。

杨文静的衣服很破,很久没有买过新衣服了。

他在放着布匹的柜台上仔细挑选,毕竟是女子,爱美之心少不了。

吃饱了的下一件事情就是穿了。

人靠衣装,马靠鞍。

亘古不变的道理。

实际上呢,这个年头,县城里也有裁缝店。

都是做好的成衣摆在了店里,很古板,而且价格属实不便宜。

所以,县城里的不少姑娘都是自己扯布,到裁缝店里量身定做,就是要花上一段时间等着。

陈同挑挑选选,最后看中了一块料子。


张美月笑开了花。

原本要一块钱的手工费,也只要了八毛。

她拿出尺子,给杨文静量尺寸。

“大妹子,你嫁了个好男人啊,人长得俊,又舍得为你花钱,还懂得怎么做衣服......”

张美月不停的夸赞陈同,她是打心眼里觉的这个小伙子不错。

杨文静红着脸,低着头,心里甜甜的。

............

出了裁缝店,陈同让杨文静坐上了小推车。

杨文静看天色不早了,也不推迟。

毕竟是有一段山路的,天黑了,不好走。

山上虽说没有什么大型的猛兽,野猪还是有的,陈同推着她也不安全。

不过,陈同并没有直接回家。

而是推着杨文静去了供销社,家里的猪肉吃完了,面还有,米吃的挺快。

毕竟中午和晚上都是大米饭。

鸡蛋也不剩多少了。

每天早上,两人都是一个鸡蛋,补充营养。

陈同还想着,要不要买几只小鸡小鸭陪着杨文静。

杨文静怀孕了,出不了远门,娘家也不在这里。

自己整天都要忙。

没人说话。

两人买好了米,鸡蛋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陈同借故离开了一会,然后笑着跑回来。

像是一阵快乐的风。

路过了肉摊,陈同买了两斤肥肉,两斤瘦肉。

杨文静心疼,哪家有钱是这样花的啊。

路上,陈同推着小推车走的很快,天已经擦黑了。

终于在最后一缕夕阳被黑色吞噬时,回到了清河村。

回到了家,陈同又开始忙了起来。

烧火做饭,熬猪油,炒菜。

忙的停不下来。

杨文静坐在小院子里,静静的看着这个忙碌的背影。

心里很踏实。

她这,算是苦尽甘来吗?

月上柳梢头,小破桌子上摆满了香喷喷的饭菜。

猪肉炒辣椒,油渣鸡蛋木耳汤,猪油炒青菜。

还有一个大菜,是陈同自己吃的。

下了重辣,是下午挑出来的黄鳝,大火重油爆炒,土腥味几乎吃不出来。

吃黄鳝长力气。

扔了怪可惜的。

不过,他没有给杨文静吃,太辣了,而且不如活的新鲜。

他想着,明天下午留下两条鲜活的,晚上熬汤给她喝。

吃过饭,陈同收拾了桌子,看着天上的明月,心中感慨颇多。

“媳妇,出来赏月了。”

“又,又不是中秋节,有什么好看的。”

“你看啊,今晚的月亮好圆,金灿灿的,像是一个大烧饼。”

“噗呲......”

杨文静笑了。

陈同愣了愣,杨文静终于笑了。

他知道,他离胜利不远了。

“媳妇,快来看啊,嫦娥奔月了。”

“真的?”

“真的!”

杨文静出来,抬头看着月亮,假装生气,道:“骗人。”

陈同起身,抓住杨文静的手,道:“嫦娥啊,是下凡了。”

然后,他从口袋拿出一只精美的发簪,插在了杨文静的麻花大辫子上。

“今晚的月色好美啊!”

杨文静低垂眼眸,耳垂好似能够滴出血。

就知道,这小子本性没变!

天刚蒙蒙亮,陈同就起床了。

村民又来送山货了,照旧是整理的干干净净。

“韩叔,那么早。”

陈同打了个招呼。

韩国庆憨厚一笑,搓了搓粗糙的大手。

“给,这山货昨晚摘得,又让婆娘给洗干净。”

还是那天的几个汉子,常年劳作,古铜色的肌肤上青筋暴起。

山里的汉子,耐糙。

平均下来,每人一天一块钱的收入,在家里的说话都有了份量。

这还不算黄鳝泥鳅的收入,要是加上更不少呢。

这不,昨天韩国庆就去买了一些鸡蛋和猪肉,给孩子长身体用。

自己和婆娘也能解解馋,吃饱了饭,肚子里有油水,干活都是力气。

小说《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