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文章精选阅读大明:开局朱元璋赏我九族消消乐

文章精选阅读大明:开局朱元璋赏我九族消消乐

十顷清风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叫做《大明:开局朱元璋赏我九族消消乐》,是作者“十顷清风”写的小说,主角是李逸朱元璋。本书精彩片段:便如此,那可是五万斤糖啊!居然这么快就卖光了!”朱元璋依旧有些不可思议。刘伯温微微一笑,他这个年纪的人了,如果不是知道其中隐秘,怕是也会去抢购吧,养生加壮阳,这对他们这个年纪的达官贵人,无疑是绝杀。他让太监帮忙传唤一下,不一会儿,几箱钱财抬了上来。朱元璋看着眼前这几箱钱财,手里突然就有十万贯钱财了,相当于多出了20万石粮食,要知道现在国库里也就只有2......

主角:李逸朱元璋   更新:2023-12-25 12:0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逸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文章精选阅读大明:开局朱元璋赏我九族消消乐》,由网络作家“十顷清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大明:开局朱元璋赏我九族消消乐》,是作者“十顷清风”写的小说,主角是李逸朱元璋。本书精彩片段:便如此,那可是五万斤糖啊!居然这么快就卖光了!”朱元璋依旧有些不可思议。刘伯温微微一笑,他这个年纪的人了,如果不是知道其中隐秘,怕是也会去抢购吧,养生加壮阳,这对他们这个年纪的达官贵人,无疑是绝杀。他让太监帮忙传唤一下,不一会儿,几箱钱财抬了上来。朱元璋看着眼前这几箱钱财,手里突然就有十万贯钱财了,相当于多出了20万石粮食,要知道现在国库里也就只有2......

《文章精选阅读大明:开局朱元璋赏我九族消消乐》精彩片段

“再安排一些人,每日跟客人竞相抢购,压低供货量,制造供不应求的场面,导致价格被抬了起来。”

见朱元璋若有所思,刘伯温不紧不慢地回答道。

“即便如此,那可是五万斤糖啊!居然这么快就卖光了!”朱元璋依旧有些不可思议。

刘伯温微微一笑,他这个年纪的人了,如果不是知道其中隐秘,怕是也会去抢购吧,养生加壮阳,这对他们这个年纪的达官贵人,无疑是绝杀。

他让太监帮忙传唤一下,不一会儿,几箱钱财抬了上来。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几箱钱财,手里突然就有十万贯钱财了,相当于多出了20万石粮食,要知道现在国库里也就只有200万石啊。

他心里一阵悸动,不过随即又愤怒起来。

“哼!这些家伙一天天跟朕装穷,买糖的时候怎么没见这么穷?还敢跟朕这要钱那要钱的,倒不如一个县令会赚钱,朕要他们有什么用?”

“陛下息怒,大人们日理万机,不如这县令取巧赚钱也正常。”刘伯温赶紧安抚道,朝中大臣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一荣俱荣,可不能让皇帝把大家都看扁了。

“哼,他们要是像这县令般会赚钱,朕还用这么愁吗?这才多少时间就帮朕赚了10万贯!对了,太子最近不是在江西代朕继续出巡吗?传朕口谕,让太子也去那德兴县看看赚钱法门,朕倒是对这县令有些感兴趣了。”

“是陛下!”一旁太监立刻领旨传口谕。

德兴县衙,李逸正在美滋滋地数钱,让阿蛮在一旁计数,他这种极懒之人,也就对数钱感兴趣了,这次招商卖糖,赚的盆满钵满。

直到最后一个铜板落下,他才长舒一口气,拿起旁边的茶杯惬意地咂了一口茶:“终于数完啦!阿蛮,这次卖糖咱们赚了多少?”

“老爷,这次咱们赚了足足60万贯。”阿蛮兴奋地说道。

“60万贯,不错不错,怪不得数了几个时辰的钱。这古代没有点钞机还真是费劲!”李逸累并快乐着说道,“那咱们现在总资产情况怎么样了?”

“咱们现在有钱财100万贯,粮食200万石,折算钱财100万贯,其他各种产业加起来大概100万贯左右,总资产300万贯。”阿蛮一边翻账本一边说道。

“哈哈哈,300万!好好好!这赚钱速度不错,争取再奋斗个几年,就能富可敌国了,哈哈哈。”李逸爽朗地笑道,数了一上午的钱,手臂都快数麻了,他伸了伸懒腰喊道,“小红,快来给老爷揉揉肩!”

“老爷,小红姐还在纺织厂那儿呢!”阿蛮回道。

“最近忙着卖糖,差点把这纺织厂给忘了,现在纺织厂怎么样了?”李逸问道。

“老爷,纺织厂那边有小红姐盯着,一切安好,不过这招来的女工数量远远不够,咱们两个厂,目前只招了半个厂。”阿蛮回道。

“这么个事儿都办不好,赶紧去招啊!价钱开高点都行。”李逸捶足顿胸,这工厂每停一天,这得少赚多少钱啊。

“老爷,工钱抬高了一半,还是很难招到,咱县里压根就没几个愿意去的,县里人日子过的都很滋润,他们吃不了纺织厂的苦,目前招来的女工,大多都是外县无家可归的难民。”阿蛮见老爷生气,小声地说道。

什么?还嫌进厂苦?这群扯犊子的玩意!李逸很想骂人,想不到带领县里走向了富裕,大家日子过的好了后,竟然还看不上这些体力活了。

“对了,你刚刚提到的难民?哪里来的难民?”李逸问道。

“回老爷,是鄱阳湖那边水患,难民流离失所,一路逃难过来。”

“前段时间,只是陆陆续续来十几个,这段时间开始逐渐增多,已经逃难过来一百多人了,想必水患越发严重!”

“听说很多邻近县为了防止出现大规模混乱,都将难民拒之城外,老爷,咱们是否也要收紧城门?防止那些难民入城啊!”阿蛮问道。

“嘶!这还拒之城外?”李逸敲了一下阿蛮脑袋,怒道,“这都是廉价劳动力啊,给我收,有多少收多少。”

“老爷,听说这次水患波及好几个州呢,灾民怕不是得有数十万,咱收的过来吗?”阿蛮摸着脑袋刚刚被敲的地方问道。

李逸举起手来,阿蛮见状立刻躲远了一些。

“你是不挨打就不动脑子啊,这么多的难民怎么会全部涌过来?能来个两三千人就不错了。”

“对了,把城外的关卡都撤去,过些日子再收过路费,最近这段时间,尽量给难民予以方便。”

“再在城门口安置几个救济点给难民发粥,记得一定要多安排些衙役维持好现场秩序,这些灾民饿昏头了就跟野兽一般。”

“很多灾民们估计不知道咱们会收他们,你再安排一点人去饶州那边煽风点火一下。”

“还有,再派人去城郊修一些简易的屋子,不用太好,能遮风挡雨就行。”

李逸不断走来走去,仔细想着还有哪些细节没有考虑到。

“给灾民发的粥,尽量浓稠一些,每隔两三天再添些肉沫和菜叶进去,让他们吃饱才有力气干活。”

“老爷,如果维持这样的水准,后面万一真来成千上万难民,会不会影响到咱们县?”

“这个我自有分寸,相比起花的这点粮食,这么多的廉价劳动力才是重点。”

“你先下去吧,暂时就先去把这些办好。”李逸挥了挥手。

阿蛮还是有些担心,张了张嘴想阻止一下,不过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是,老爷!”

朱标此刻正在前往德兴县的路上,心中一阵纳闷。

近日鄱阳湖水患甚重,他本是直接打道去饶州府,然后上去南康府,这两地水患最为严重。却在半路莫名接到朱元璋的口谕,派他去德兴县。

好在也算顺道,只是耽搁一两日,真不知道这小县有什么好去的!

还说这县令精通赚钱之法,治下百姓生活富足,真有这么厉害?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