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全文阅读请君卷珠帘

全文阅读请君卷珠帘

窜上天的摇摇车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是傅泊衣莞思的古代言情《请君卷珠帘》,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古代言情,作者“窜上天的摇摇车”所著,主要讲述的是:专科生500。那时的我没有选择,在接到海底捞通知面试的前一天,我还在跟几个陌生人挤群租房节省开支,四处找工作,在大融城挨得近的企业招聘,基本都是小跑步行,尽量不做地铁和公交,太远的才会去坐。荷包里的钱所剩无几,我必须在两天找到工作,不然就得睡大街,饭都没得吃,还记得14号下午来19店的时候,还是宋姐叫员工餐的师傅帮我打了一盘菜,让我好好吃了一顿。我很感激,虽然从宋姐的眼中看出了嫌弃,但我也是没办法......

主角:傅泊衣莞思   更新:2023-12-25 10:4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傅泊衣莞思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阅读请君卷珠帘》,由网络作家“窜上天的摇摇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是傅泊衣莞思的古代言情《请君卷珠帘》,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古代言情,作者“窜上天的摇摇车”所著,主要讲述的是:专科生500。那时的我没有选择,在接到海底捞通知面试的前一天,我还在跟几个陌生人挤群租房节省开支,四处找工作,在大融城挨得近的企业招聘,基本都是小跑步行,尽量不做地铁和公交,太远的才会去坐。荷包里的钱所剩无几,我必须在两天找到工作,不然就得睡大街,饭都没得吃,还记得14号下午来19店的时候,还是宋姐叫员工餐的师傅帮我打了一盘菜,让我好好吃了一顿。我很感激,虽然从宋姐的眼中看出了嫌弃,但我也是没办法......

《全文阅读请君卷珠帘》精彩片段

序章

大疫不过三年,新冠疫情已肆虐三年半,不见消失的瘟疫疯狂的肆虐。想想最美好的时光还是2019年的新年,那时是多么的热闹和美好,稳定着工作,没有烦恼。一晃已是2022年下半年,疫情占用着青春,年龄逐渐增长,已是大龄青年,持续整整三年不见好转。华夏这数千年的土地上,发生的瘟疫的扩散范围、持续的时长都比不过这一次的新冠疫情。苍天保佑吧,疫情重塑的世界格局,希望佑我华夏文明,悠远流长。

(新冠 2019年至今、流感H1N1 2009年、非典 2003年、香港流感 1968至1970、亚洲流感 1957年、天花 1157年至1980年、黑死病鼠疫 1348年至1666年、)每一轮疫情,幸存下来的人的基因库里都具有新的抗体,新的人群又将产生,又将迎接新一轮的繁荣。

疫情之下,我也被迫重新择业。想了许久,全中国保底工资最高的城市是上海,便笃定了主意来上海闯荡,这一年我29岁,孤身一人来到上海,无依无靠,全凭一身胆气和毅力在上海坚持。来上海最想找的工作是金融行业里的,我有个表姐在浦发银行上班,我曾向她求助过如何进入银行,得到的答案是能力要很强(能够拉到很多有钱人去银行存钱,例如存一千万每年能拿到1%至3%的提成,随职位变化),学历学位也很重视,因为这是敲门砖,硕士研究生进银行会比本科生轻松很多,表姐建议我在努力一把,考个研究生。我也很想考,只是现在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报名费都凑不起,(现在还是无业游民,四处找工作)实在是有心无力。来到了上海,首先得赶紧找个工作安身,投递了很多企业,都是没有回信。(疫情之下很多企业都在减员)留给我的选择很少,要么去工厂搬砖,要么去餐饮行业服务客人,要么就去送外卖,或者去工地。只有这些地方招人,我不死心,曾在老家做过采购,想着超市应该会需要我的,毕竟我有经验,便跑去了大融城永辉超市应聘,可惜我连他们的管理层都见不到,直接就在店门口被回绝了。(想来永辉超市当采购员,先去当理货员吧,3500的底薪,包住不包吃)工资很低,与我想象中的上海完全不一样,没钱没背景,在上海几乎没有发展前途。

荷包里的钱已经没有几张毛爷爷了,在没有工作就得饿死在上海,来时雄赳赳气昂昂,还没几天就聋拉着脑袋了,上海物价好贵啊,一碗面20多,省着吃两顿,也得50多块才挨得住,晚上还得找地方睡,逼不得已和陌生人住群租房,一晚上40块,一天花费不敢超过100块,无论如何也得省着花到99,不越红线死撑着。来上海已经一个星期了,1千块钱剩下两百来块了,得在两天内找到工作。没有办法,只能抛弃自己的学历,什么都不在乎了,去和那些只受过义务教育的人抢饭碗,但内心还是有些疙瘩卡着的。(心里障碍还没跨过去)在网上搜索过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查了一下底薪,要比其它工厂高出接近两千,但是三班倒的工作机制,很害怕,怕把自己熬成秃子,,要是秃了身体跨了,以后挣再多钱也是无福消受。我又查了一下海底捞,餐饮界的富士康,他们其中的一个招聘信息吸引到了我,本科生店助8千底薪,着实对我充满诱惑。

第一章初遇海底捞

第一节面试培训,七天考核期

有一家餐饮集团,叫海底捞,她永远向平凡的大众敞开怀抱,不漏悲喜,也不知疲倦,给每一个想要展现自我能量的平凡的人,一个平台,一个起点,一点机会。

我也是普通大众的一员,在今年2月份加入了这个大家庭。或许是小县城的单调乏味,生活的枯燥不安,驱使我驶向大城市向阳盛开,而海底捞便是我选择的太阳。花儿的美丽不仅仅是盛放的那一刻,更是信仰坚定的向阳盛开。

面试录用很顺利,经过三天的培训,便安排了门店。(别无选择,荷包里只剩一百来块)第一天到店,店长很亲切,笑靥如花,行走如风,携带的气流拂过面庞,在耳畔轻划轻风,轻吹这心暮地生春;身心有了悸动,便想跟上这节奏在这里奋斗,我相信优秀的人一定是扎堆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是七天考核期。很幸运,我遇到了一位好师傅,手把手教培。细心又耐心,自己实战失误,师傅不仅没有责怪,还尽力挽救即将废弃的锅底,从新做出一份标准的火锅底,节省了不必要的浪费。又从新规培,良言善导,循循善诱,让我一步一步积累,一点点成长,整个考核期,我已逐步掌握了各种锅底的配料投放,并向逐渐熟练中蜕变。向阳花开,是每颗种子心神向往的圣谛,成长路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曲折坎坷,因为怀着信仰,在寂静的路上即使沉默着前行,也要拼尽全力破土而出,花苞盛开的那一刻,阳光一定会扑面而来的。

既然有了追求,十里寒风也阻挡不了海底捞人的奋斗。不管之后有多少个墨色凄美的夜晚,通宵达旦的忙碌必将是战场上的洗练,每一次锤炼都是一次升华,破茧成蝶的背后,都是量变的疯狂积累,愚公移山。物随心转,境由心生。积极浓厚的工作氛围,影响着一个个怀揣梦想的普通人。常听说海底捞人是工具人,个人怎么想,便会有怎样的结果,个人的心态,是决定人生命运的舵手;工作之中,保持好心态,始终一颗平凡心,即使有情绪、失落也能积极面对,我相信再差的事物也会层层展开,随心境的转换而变好。心满足了、幸福了,工作才轻松,日子才自在,一生才值得。

初遇海底捞,今天已是第8天,过了考核期我将是一个海底捞人了,愿所有和我一样的小伙伴,做一颗积极向上的种子,在海底捞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第二节25天的奋斗

今天2月23号月休一天,整理了上班心得,写了份报告在钉钉上发给了宋姐。其实来店里的第一天我就跟宋姐提过去前堂做事,只是后堂更缺人,而我年龄也不小了,就被分配到了后堂配料房,保底工资5400。面试的时候店助已经停招了,只是会给一点学历补贴,研究生每月2000补贴半年,本科生1200,专科生500。那时的我没有选择,在接到海底捞通知面试的前一天,我还在跟几个陌生人挤群租房节省开支,四处找工作,在大融城挨得近的企业招聘,基本都是小跑步行,尽量不做地铁和公交,太远的才会去坐。荷包里的钱所剩无几,我必须在两天找到工作,不然就得睡大街,饭都没得吃,还记得14号下午来19店的时候,还是宋姐叫员工餐的师傅帮我打了一盘菜,让我好好吃了一顿。我很感激,虽然从宋姐的眼中看出了嫌弃,但我也是没办法呀,脸皮得厚。

2月24号,我仍然勤快做事,高峰期基本都是小跑。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听到了几个老员工在议论我,含沙射影的说我傻,新员工七天的工资都是209一天,有保护期,怎么跑计件都是给师傅刷的,即使不跑,在旁边看做事划水,也没什么,顶多被说几句懒虫一个。那时我的想法是:拿了别人的钱,起码做事得像样一点,对得起店里发的工资,吃点亏也能承受。自己的计件给师傅又有什么计较的呢,别人总不能花时间白教你吧。 吃饭的时候我没有吭声,晚上吃饭看谁对我有善意,我就坐在他旁边吃饭,基本上不聊天,我也不知道和他们聊什么,一天工作劳累了,就想吃完饭回去睡觉。

2月25号上海疫情从个位数开始陡增,店里的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过今天的桌数还能勉强接近昨天,但已经开始下滑。即使如此,工作的强度仍然没有降低,高峰期我还是不停的倒底料和尝试着去打锅,更多的还是去走锅(提着锅底送到客人的桌子上),也是在这几天跟师傅学习,我发现我的这个师傅也有偷懒的嫌疑,打锅速度确实是挺快的,但走锅的活都是尽量的往我身上推。我走不赢堆锅了才会出来帮忙,“怎么轻松怎么干”是他的口头禅,从那一刻开始,我才知道他是多年的老油条,只有在最忙的时候才能看到他勤快,低峰期都是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例如刮地,一遍又一遍的刮,磨时间。)其实店里很多人都是这样,毕竟上海海底捞保底都超过5千了,计件单价是固定的,店里的就餐客人桌数上不去还下滑,心里都有底,拿保底工资。但我是刚来一个星期的新员工,是不可能像老员工那样去做的,必须得勤快,不然就有可能被刷掉淘汰,疫情之下,又接近于身无分文,我还能去哪?若是像武汉那样封城,我该如何是好。这一个月不能想着挣钱,得想着如何留在19店而不被赶走,唯一的做法就是勤快做事。心里想好了,就去倒底料走锅,晚上收尾了就去洗碗,一头扎进转移箱不停的刨碗,一句话不说,直到下班叫停为止。

2月26号一如往常,和鲍师傅、宝哥聊了很多,他俩问我以前是做什么的,怎么想着来海底捞。我也只能苦笑着回答,若不是走投无路谁会来海底捞打工,无非就是缺钱。曾经我也过得快活开心,只是那时不知体谅父母在默默为我承受辛苦。总说家里不缺钱,不需要我寄钱,让我把钱用在刀刃上,家里已经是第五代农民,希望我能有点出息,重新光耀门楣,最好像太太太爷爷那样。我也不知道太太太爷爷那时是什么样,家里的族谱都丢了一大半,只留下老祖宗的名字,总不能根据名字知道他的光辉事迹吧。大学刚毕业那会,就是受到这种思想,领导不赏识,就不停的换工作(两年换了4份工作),毕业两年了最高的职位也只是个采购员和后勤主管,虽然叫着好听,相比于上海,工资在二线城市的贵阳是很低的,都比不上海底捞的一个服务员拿得多。攒了两年的辛苦钱拿去创业,一年就亏光了,若是没有这种出人头地的思想作怪,好好在老家上班过日子,那是相当惬意的,可惜没有后悔药。这不屁颠屁颠跑到上海来吃苦,从头开始。

2月27号,每天的高峰期都集中在晚上6点至9点,这三个小时最忙。 今天我从保鲜库提了一袋香菇放在配料房的保鲜柜里,切配辅料用了一点,没用完的就放在保鲜柜(这是违规的,按照规定,当天没用完的毛料还在保质期内的要及时放回保鲜库),然后就去协助洗碗了。后来上菜房的花姐提着香菇来找我,在我身后朝我喊着说:“夏刚勇,香菇不允许一直存放在配料房的保鲜柜”,(那时的我也不知道有这条制度)我手里捡着碗又迅速的堆放在一边,扭头朝她看了看,点了点头,又继续做事,洗碗机的塑料传送齿轮上搭着很多碗,捡碗的速度得快,不然就容易卡住。花姐以为我没听到,又朝着我喊,我还是回头点了点头又继续做事。花姐很认真,制度得贯彻到底,又朝着我喊右手提着香菇,左手扯了扯我的衣角,这次我有点不耐烦了,干活干得急,旁边又有人烦躁,心里不舒服毛燥了,转身一甩手,活也不干了,左手推开了挡路的花姐,一股子力量集中在右手捏成了拳头,向前走了4步离开了洗碗间,来到配料房净锅区的锅架旁边,朝着不锈钢锅架就是一拳,咚的一声,洗碗间和配料房的人都吓了一跳,当时什么也没想,就想把这股怨气和力量释放出来。然后就朝着更衣室快速走去了,才走到打上下班卡那个转角处,我就快速的平静下来了,我怎么那么愚蠢,去更衣室干嘛,想一走了之吗?想想荷包里没几分钱,干了这么多天,工资都没发,轻率的走了,这几天都是白干。深呼了一口气,又转身回洗碗间,面子上挂不住,慢腾腾的挪着步,走到配料房进洗碗间的过道遇到了艳姐,艳姐叫了我一声:刚勇。那眼神中带着一点责备,但轻柔的声音又带着一点安慰,让我只能不自觉的低下了头,这可能就是她的管理手段吧。回到洗碗间,又继续开始洗碗(花姐已经离开了,回到了上菜房),同事们朝我看了几眼,我没有说话,低着头做事,花姐是对的,我本就理亏。下了晚班,吃了饭,回去洗个澡就睡了,没有心理负担,在海底捞做事,每天都得保持空杯心态,不然就会成为一个怨妇。

2月28号,月底最后一天。今天周一,生意没有周末好,但还是很累的,一天得站10来个小时,双腿发酸,不时的走动能舒缓一下腿部神经,中午值班两小时,就在配料房游荡,那里摸一摸,这里戳一戳,值班期间就来了两桌客人,计件工资就两块六毛钱,(打锅1块6一个,厨师两个人分8毛一个,走一个锅5毛)一整个月想要凭借计件超过保底,很难。只有高峰期快速的跑着做事,抢别人的计件才能增加自己的工资。但这样做会很招人烦的,容易成为眼中钉。下午三点半之后,宝哥和鲍师傅来和我换班了,吃了员工餐上了个厕所,回来就躺在店里的沙发上睡下了,睡不着的,只能养养精神,恢复点精神气。(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嘛)下午5点上班,便开始继续努力,平淡枯燥的一天就这样度过了。

3月伊始,春风拂面,早晨的风很柔和,像薄纱拂过脸庞,脸上的毛孔能感受到一阵阵凉爽。走在大街上,有些寒冷,人群中已有少数年轻人换上了新装。 从宿舍到门店不是很远,我的步行速度大致在10来分钟左右可以到店。8点20吃早餐,8点50开始上班,10点30吃早饭,接着就干活,早班干到15点30休息一个小时,17点开始上班;晚班干到13点30休息两个小时,15点30开始上班,吃饭时间会后延半小时,一般在16点之前接班。17点之后早晚班一起迎接高峰期,晚上早班会比晚班早一个小时下班,早班下班时间在22点左右,晚班在23点左右,生意冷清的情况下会提前一个小时下班,生意兴隆的时候早晚班会加班到深夜12点,然后同时下班。5400的保底不好拿,计件都是虚的,摆设,能力突出的才会多得几百块钱。

3月份上海疫情越来越严重,店里桌数一天天下滑,工作状况不在感觉到忙碌,有时甚至感觉不到高峰期,能够很轻松的应对。即使不看数据,也能知道店里已经亏损,毕竟那么多张嘴要拿工资吃饭。我开始担忧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往何处去安身。万一店里面遣散人员,上海封城,所有人都将无家可归。

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是忧心忡忡的上班,上海疫情开始失控,二月的个位数,到三月初已经是上百位了,传播得很厉害。这种担忧的心情一直持续到3月13号闭店,所有人全部回宿舍接受隔离,部分员工在接到闭店消息的时候,回宿舍整理好行李就跑路回家了,或者异动到其它门店了。之所以闭店,是因为11号那天店里服务了一位阳性客人,19店便因此闭店消毒消杀。(还有政府的通告命令,特殊时期疫情管控)

3月14号之后,每天来店里报道,接受核酸检测,坐在等位区在手机上学习岗位知识,这几天的伙食不是很好,我也能理解,毕竟没有给门店创造收入,还白吃闲饭,就算是地主家的孩子也得去账房记账付出劳动才有钱花呀。更何况我们这群打工人与门店的利益就是简单的雇佣关系,当然员工自己离开和门店解雇是有区别的。(自离没钱拿,解雇有赔偿)身在后厨只能吃干饭,不能像前堂服务员那样和宋姐去街上推着小推车卖海底捞的物资,宋姐她们每天得卖超过两万以上的收入才能达到公司的疫情业绩指标。明天按照规定学习完岗位知识,回宿舍的路上,都能看到她们推着搭载着货物的四轮车在街上叫卖,很是辛苦。我这颗泛滥的圣母心都想为她们分担,只是很难拉下脸皮。

这种状态没有维持多久,我们就被强制隔离在宿舍不准出入小区了,那天深夜班宿舍去店里报道的就我一个人(最后一天封闭小区),很多人都回家了,或者异动到其它门店了,我便成了我们宿舍的代表,去店里领了物资,一口锅、(全锅)一个电磁炉、很多面包,还有面条,盐巴和食用油等,平时是不准带这些东西去宿舍的,现在是特殊情况,特殊时期特殊对待。这些东西很重,大概六十多斤,我一个人提,走了二十多分钟才回到宿舍,开门进宿舍的时候,手指节都被塑料袋揽成了严重的缺氧状态,手朝空中甩了好几下才恢复过来。更气人的是,这群嚷着回家的同事,一个个都还躺在床上玩手机,我还以为他们都回家了,没想到我成了冤大头,物资扛回来,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出来分,现场情况就像打家劫舍的分赃状态。我无可奈何,也只能拿着自己的那一份离开,不然一小会时间,一点渣都不剩了。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宿舍隔离,明天宿舍门口都出不去,外面有穿白大褂的志愿者在巡逻。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