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

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

天下乐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热门小说《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是作者“天下乐”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朱由检吴三桂,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穿越大明,却成为了崇祯十年的亡国皇帝崇祯,这是什么魔鬼开局?此时的大明帝国已经风雨飘摇,内忧外患。距离皇帝吊死煤山已经不足七年。七年让他改变明末结局,他不如选择吊死啊!不过经过再三观察,他发现,这大明早已经烂到了根子里。所以他决定先造自己的反。造反需要个工具人,而此刻已经干的热火朝天的李自成显然不错。不过,这开局还是要先去跟李自成谈谈,让李自成造反先推翻了这个大明的烂根再说。...

主角:朱由检吴三桂   更新:2023-12-22 09:3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由检吴三桂的现代都市小说《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由网络作家“天下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是作者“天下乐”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朱由检吴三桂,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穿越大明,却成为了崇祯十年的亡国皇帝崇祯,这是什么魔鬼开局?此时的大明帝国已经风雨飘摇,内忧外患。距离皇帝吊死煤山已经不足七年。七年让他改变明末结局,他不如选择吊死啊!不过经过再三观察,他发现,这大明早已经烂到了根子里。所以他决定先造自己的反。造反需要个工具人,而此刻已经干的热火朝天的李自成显然不错。不过,这开局还是要先去跟李自成谈谈,让李自成造反先推翻了这个大明的烂根再说。...

《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精彩片段


说她内心不好奇是假的,但秦良玉是个忠臣,她明白自己该问什么不该问什么,所以她也从来都没问过,只是将朱由检的命令执行的非常到位。

“贞素,朕有一事问你。”朱由检叫了秦良玉的字。

秦良玉顿了一下,然后双手抱拳行礼:“陛下请讲。”

“如果朕为了这大明,为了大明的亿万百姓,让你秦良玉、你夫家马家一辈子的名声毁于一旦,有可能被千万人唾骂,你可愿意?”朱由检看着她认真的问道。

“陛下请下令。”秦良玉面色平静,她甚至连个犹豫都没有,直接就开口了,那垂垂老矣的脸上虽然满是皱纹,但眼神里面的坚定却做不的假。

“好!朕让你造反!”朱由检直接就开口了。

“啊?!”饶是秦良玉做好了各种猜测,想到了各种可能性,但是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朱由检的嘴里面会听到造反二字!

秦良玉活了年近七十,一辈子忠于大明,为了保护大明而战,这个时候结果大明的皇帝告诉她,你给我造反?

这个时候你说秦良玉的内心不懵是不可能的,她甚至都怀疑,朱由检的脑袋是不是坏掉了。

但面前的朱由检虽然面孔成熟了许多,但跟她曾经见过的朱由检差距不大,只是这……也太过于离谱了一些。

第一次听到皇帝求大臣造反的?

“陛下,老臣年迈,耳朵不太好,陛下可重复一遍?”秦良玉难以置信的看着朱由检问道。

“不用怀疑,你没听错,朕让你造反。”朱由检深吸了一口气,认真的开口道。

“陛下……不是,陛下老臣并不在乎老臣的名誉,也不在乎老臣家族的名誉,但陛下你能告诉老臣这到底是为什么吗?”秦良玉没忍住,饶是她一辈子经历了生死搏杀,大风大浪,都没忍住。

“走,老将军请跟我进屋,朕今天得跟老将军你彻夜长谈。”朱由检认真的开口道。

秦良玉跟着朱由检进了屋,让人上了茶之后,两人坐下之后,秦良玉就等着朱由检给她解释了。

坐下之后,朱由检沉思了一下,然后才认真的开口道:“秦将军,你觉得限制大明进步的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历朝历代都会逐步的走向灭亡,原因是什么?”

秦良玉被朱由检的问题给弄的愣了一下,“这个……陛下,这个问题可实在是太大了,恕老臣无能,从古至今,无数先贤都无法考虑明白的事情,老臣自然也不可能考虑明白,更不可能现在就给陛下一个答案。”

秦良玉擅长作战,虽然她也读过书,但是对政治方面,自然不如专门这方面的文官来的更厉害。

古人并不笨,但他们是被时代局限了思维,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凭空出现的,不管东西方,所有制度的进化都是在漫长的时间里面被现实所逼迫,然后一步步的思考做出的选择。

“但是我思考过了,我觉得,限制一个王朝发展,限制一个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制度。”朱由检面色平静的开口道。

“制度?”秦良玉有些疑惑,“陛下所言是指三省六部制这样的制度吗?”

“准确的来说,是整个社会体制,比如我们现在是以皇权至上的封建制度,商周时期,而青藏高原之上的和硕特、拉达克、藏巴汗、格鲁派四个部落实际所执行的奴隶制度,我是指这种制度。”朱由检给秦良玉解释了一下。

小说《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秦良玉愣了一下,皇权制度限制了国家的发展?那……我的陛下你到底要干啥?

“陛下你所言是?”秦良玉深吸了一口气,她觉得陛下要做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了。

“老将军,你知道吗?我们整个人的社会在发展,华夏文明在发展,看似我们越来越先进,文化也越来越浓厚,但实际上,有一些道理,反而大道至简!”

“比如,远古时期三皇五帝期间,那些原始部落首领,他们的部落首领是推举制度,也就是由整个部落的人挑选一些能力强大的人选举出来的。”

“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人只能使用简单的工具,很多技术没有发明,人一直都在跟大自然,跟周围的野兽在争夺生存空间。”

“生存是整个部落的头等大事,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人们选择最聪明,最强大的首领。”

“但是当人逐步的有了各种工具,武器,人免除了生存这种头等大事之后,人就有了欲望和私心,于是逐步的转化成为了继承制。”

“但从根本制度上来说,选举制度要远远优秀于继承制,因为你不能保证你的后代也是一个优秀的统治者,领导者。”

“但选举制度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从全国上万万人里面选出最精英的人担任领导者的话,再给他一个任职期限,比如说五年或者是十年为一届,一个领导人当两届之后就必须要更换新的领导人。”

“而新的领导人候选人必然也不可能是傻瓜,他在某个方面必然是很有优势的,这样的话,就杜绝了一个国家出现愚蠢的领导人的原因。”

“而且选举制度还有一个好处,如果制度合理的话,可以分化国家矛盾,避免某一部分人统治这个国家。”朱由检淡淡的开口道。

“这……”秦良玉听的是目瞪口呆,因为朱由检这番话你要是换个角度看……这跟推翻祖宗基业也没什么区别了,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啊!

但现在陛下就是大明的皇帝……

问题你能说陛下说的没有道理吗?这很有道理啊。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制度方面的改变,实际上影响整个大明并不仅仅只是这一点,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问题,但总结的来说就是四个字:阶级固化。”朱由检面色平静的开口道。

“阶级固化?”秦良玉若有所思的重复了一遍。

“对,阶级固化。”

“我们将整个社会的阶级分层,我给他们分别命名,其中最大的阶级就是大地主阶级,或者说贵族阶级,统治者阶级,这里面包含有我皇帝,以及大明的宗室,以及顶尖的权贵官员。”

“第二个阶级,中产阶级,这个阶级包含了大明特权阶级当中最为广大的一批人,简而言之像是士族,或者说像是传承许多年的各个世家豪族,以及大部分的中级官员、举人、乃至一些豪商等都属于这个部分。

但豪商跟士族的区别其实已经不是很大,因为但凡能称之为豪商的,家里基本也都是跟官员士族有所联系,也必然会推动自己家人读书考举,获取功名地位。”

“第三个阶级,小资产阶级。这部分人数理论上可以说最多,包含大部分的自耕农,手工业主,小知识阶级,比如说读过一些书的吏员、私塾的先生、考不上秀才,但是却读书的人,以及小商人等等。”

小说《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所以这东西还必须要看。

朱由检翻开了手里面的资料,当他翻开之后,就忍不住有些沉默。

第一项是关于四川布政司内所有土地兼并情况的调查,而锦衣卫给出的数字触目惊心!整个四川布政司,不算山区的苗人、罗罗人(彝族)等少数民族,因为这些只是名义上归朝廷管辖。

他们更多的是归土司管辖,这些人可以说是有着比较封闭的小社会。

就说生活在广袤的成都平原上的百姓,失去自己土地的百姓已经高达百分之七十,剩下的百分之三十里面所拥有的土地也根本不够养活自己。

而这些失去所有土地的百姓几乎都是在给地主,或者准确的说是士绅打工。

士绅阶级是大明的一个特色,士顾名思义就是士族,读书人,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世家大族,这些都是士族范畴。而绅,就是在当地比较能说的上话的,有一定家资家产,部分是商人等转变而来。

这些人的影响力较小,他们可能只在自己的乡里比较有影响力,这二者的结合就是士绅阶级。

而现在,整个四川布政司不算山区的百姓,有百分之七十的百姓土地都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土地。

在封建社会,没有了土地,这些百姓不造反才有鬼了。

而明朝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更是让百姓一年种植的产品几乎没有多少价值,这也让很多百姓失去了劳动积极性。

当然,这些说的太远了,这是稳定时期的情况,而现在,大明不在稳定的时候,百姓追求也就没那么高了,只要能活着,能吃饱饭就可以了。

但朱由检不能以这个为目标,他必然是要考虑好日后的相关政策。

所以朱由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收回这些乡绅手里面的土地。

看到这里,朱由检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李自成的军队能够迅速扩大,因为百姓手里没有土地了,“杀牛羊,备酒浆,打开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句话为什么会有杀伤力?

是因为现在几乎绝大部分百姓手里都没有土地了,他们都是在为地主乡绅阶级打工,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百姓活不下去的时候,他们还会在乎造反不造反?

而这个事实也是导致李自成军队为什么会杀掉那么多当地乡绅了,因为兑现。

如果不兑现,李自成的军队分分钟动乱,跟着李自成的百姓都是为了土地,为了不纳粮,你要是不分田地,不分粮食,不动乱才怪了,对他们来说,朝廷的反都造了,造你反贼的反有何压力?

而为了兑现土地,李自成就不可能制定规矩,因为管不住下面的人,没有那么多管理人员的情况下,想要让这些土地变成无主的怎么办?

杀人呗。

而整个大明,拥有土地最多的就是宗室。

就像是号称宗室里面最富裕的蜀王朱至澍,他名下所拥有的土地就二百一十万亩!接近1400平方公里。整个成都平原才1.8万平方公里土地而已。

这还不算四川布政司其他的士绅家族所拥有的土地,其他各地的宗室虽然不如蜀王朱至澍这么多,但绝对不会少。

李自成不杀宗室能行?他不杀宗室,其他的乡绅能将土地交出来?李自成不可能将所有乡绅都杀了,肯定是有留下来的。

小说《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看到朱由检身边的十几个人都离得算是有一段距离,李自成也没有带更多的士兵,只是带了几个亲兵以及牛金星,就直接走了过去。

当双方面对面站在一起的时候,看到朱由检的那一刻,李自成心里就松了口气,果然是读书人,身形高大不说,而且这也白白净净的,一看就不干农活,一心只读圣贤书了。

而他身边跟着的这些人,穿着虽然普通,也似乎没有穿着铠甲,但身上却都带了武器,看起来追随他的人也有不少。

而朱由检看到李自成的时候,也是在心里叹了口气,《明史·李自成传》曾记载“为人高颧深頔,鸱目曷鼻,声如豺。”

说他颧骨突出,眼窝深陷,鹰一样的眼睛,鼻子和蝎一样,声音和豺很相近。但在朱由检看来,其实他不过就是典型的有些偏西域的面孔而已。

高鼻梁,眼窝深陷估计是因为累和身体比较瘦有关,除此之外,长相倒是挺普通的,没有描述的那种给人恶人的感觉。

“某李自成见过先生,不知道先生如何称呼?”李自成向朱由检抱了抱拳,然后作揖礼数到位的开口问道。

“见过闯王,我姓朱,朱由检。”朱由检语气平静的开口道。

“见过朱……”李自成下意识的开口道,只是他刚说出一个朱,猛地反应过来了什么,眼睛瞬间瞪得老大,整个人的嘴巴都张开,仿佛可以塞进一个鸭蛋,一脸难以置信的看向了朱由检。

不仅仅是李自成,连李自成身后的牛金星,以及其他几个亲卫士兵都猛地瞪大了自己的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

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听出了幻觉。

“你……你说……你叫什么?”李自成语气都有些不对了,声音多少有些颤抖的问道,他此刻都不知道自己应该是什么心情。

“我叫朱由检,职业皇帝,你没听错,就是这个大明的皇帝。”朱由检叹了口气,淡淡的开口道,一边说,他一边将身上外面的衣袍展开,露出了里面明黄色的龙袍。

站在朱由检身后的十几个人倒是没惊讶,他们眼神如隼,死死的盯着李自成以及远处李自成的那些亲卫们。

这十几个人都真正的身经百战的士兵,都是锦衣卫里面千里挑一的精锐当中的精锐。

“你要是不相信的话,这个给你看看。”朱由检从自己怀里掏出了一个布兜,然后直接扔了过去。

站在对面的李自成下意识的伸手接住了朱由检扔过来的布兜,入手里面是一个硬硬的东西,他下意识的将东西掏了出来。

一枚印章。

“这是简单办公之用的小玺,知道的人有不少,你身后的牛金星是大明举人对这个应该有所了解,可以让他看看。”朱由检淡淡的开口道。

李自成人都有些麻了,不是……这是重点吗?重点不是你为什么敢出现在这里吗?而且一个大明皇帝,只带十几个人就敢出现在叛军面前?这……你怎么敢的啊?!

李自成觉得自己胆子已经够大了,为了像是那蜀汉刘备三顾茅庐一样,他自带五十骑就敢来这里,以为自己诚意十足。

但跟眼前这一位一比,似乎又差了许多。

李自成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是这个心情,或者说为什么他的脑子里面这会儿会想这个东西,他脑子里面太乱了。

朱由检是不是带着大军来的?他为什么要来这里?为什么要见他?而且自己的亲兵亲口跟他说的是乡里同乡,难道说自己亲兵是他安排的人?

李自成脑子里面这一刻已经可写出几部荡气回肠的民间传说了。

但说实话,李自成想了许多各种念头,但唯一没想过的就是直接动手,拿下崇祯。

说实话,这会儿李自成有些佩服朱由检,至少如果他是那个皇帝,他是绝对不敢这么做的。

直到他勉强收敛心神,将手里面的玉玺递给了身后的牛金星。

同样手有些抖的接过这枚印章,牛金星这会儿的心情同样很乱,大明皇帝啊!牛金星身为大明的举人,这会儿他能不乱吗?说心里不乱的都是假的。

别说他们,就连他们身后的这些亲卫都是面面相觑,这会儿有些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觉,就算是让他们动手,估计他们也得犹豫一下才行。

如果对方再说什么,那恐怕能不能动手都是个问题。

牛金星在接过玉玺之后,脑海里面已经想过了好几个策略,就是如何应对这个局面,以及猜测朱由检来这里的原因。

他可以确定的是,绝对不是为了来杀李自成的。

李自成为什么来这里,牛金星已经来之前就搞清楚了,是李自成的一个亲卫亲自保证以及劝说得,而这个亲卫救过李自成不只是一次,深的李自成信任。

现在看来,他有可能是皇帝的人,也就是说,有可能是锦衣卫,如果他是锦衣卫,那朱由检想要杀了李自成,可太简单了,早就可以轻松做到,根本没必要来这里。

他想过抓朱由检,但又一想,对方既然赶来,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抓的,虽然对方身边只有十几个人,但这个废弃的村子再藏个几十人没有问题。

就这几十个人,战斗力就不是他们带来的所谓的亲卫能比的。

双方的军事素质就不是一个级别的,这一点牛金星早就知道了。

脑子里面想着事情,牛金星还是将手里面的东西确认了一下,这确实是跟他听说的,陛下的一些玉玺一模一样。

不过,这个时候,牛金星觉得这没有意义,既然来了那就是真的,先不说这龙袍、玉玺有几个人敢伪造,单说其他人就没有伪装成崇祯来这里的必要。

尤其是这么点人来这里更没必要。

“闯王,是真的。”牛金星将手里面的玉玺递给了李自成。

李自成的表情很复杂,他就这么看着朱由检,而朱由检也看着他,两个人一时间,相顾无言。

小说《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为什么?”良久,李自成声音有些干涩的开口问了一句。

“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问闯王你几个问题可以吗?”朱由检笑了笑,面色平静的开口道。

“你们后退,陛下,请问。”良久,李自成嘴里才吐出了一句话,看着站在那里的朱由检,李自成心里叹了口气,算了,还是叫他一句陛下吧,他挥退了自己的亲卫,他也看出来了,朱由检来这里,就不是为了杀他,否则的话,不用这么麻烦。

“你看看这里,你觉得,这天下,到底是谁的错?”朱由检轻声开口问道,他的视线没有看向李自成,而是看向了前方那个破败被火烧过的村庄。

泥土和茅草搭建出来的房屋很多都是已经剩下了断壁残垣,周围远处有一些地方还能够看到一些麻纸飘荡,显然这里之前死了不少人。

村庄的房屋墙壁上,有一些被火烧过的地方还能够隐约看到刀箭的痕迹。

村子里面各种马蹄脚印混乱不已。

李自成一时无言,他很想说是你的错,但这话不知道为什么他却一时开不了口。整个大明的问题太复杂了,复杂到远远不是李自成这个没读过多少书能够分析出来的。

“陛下你觉得是谁的错?敢是这朝中奸人当道?”看到李自成这个样子,站在他身后的牛金星心里叹了口气,只能是开口了。

李自成其实造反的态度一直都不算是特别坚决,牛金星是心里有数的,如果不是因为一些外部原因,导致朝廷几次诏安,最后李自成又再次造反有了出尔反尔的印象。

估计他早就投降了。

但不管如何,今天,在这里,身为李自成的谋士,牛金星不能让李自成在这里落了下风,至少得搞清楚对方为什么而来,想要做什么。

“不,就是朕的错。”朱由检笑了笑。

李自成:“……”

牛金星:“……”

那你问这个有个毛用啊,这不是废话吗?二人多少都有一些无语。

“不论有多少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但既然朕是这大明的皇帝,算是这名义上大明的主人,那大明成为了现在的样子,无论如何,朕都摆脱不了干系,所以,这都是朕的错。”朱由检回答的很是干脆。

他不想过多的解释什么,这个时候给自己解释还不如干脆的认错,这就像是后世那些自黑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好感一样。

就是一个道理,其实李自成也好,牛金星也罢,他们能不知道这一切不是崇祯导致的吗?崇祯继位的时候大明就是个烂摊子了,他只能说没有将大明一切拯救过来,不能说这一切是他导致的。

更何况,朱由检的勤勉在整个大明都是非常有名的,至少牛金星和李自成二人都曾听闻过。

刚刚牛金星之所以搭话,也不过是想替李自成分辩,至少他们就算是反贼,也不能随便给套上一个反贼的帽子,哪怕这种争论没有多大用处,但至少可以说服他们自己。

但朱由检不按照常理出牌啊,这一句话,就让二人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对方已经将所有的过错都揽到了他的身上,你还能说什么?

不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朱由检接下来的话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脑子都不够用了。

“所以,你造反,朕不怪你,因为对那些灾民,那些大明百姓来说,你可以说是他们的英雄,或者说民族英雄也不为过。”朱由检冲李自成笑了笑,称赞道。

李自成被朱由检这个笑容给弄的精神恍惚了一下,不是,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感觉有些不对?

称赞我的人有不少,但是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你朱由检吧。

牛金星也被朱由检给整不会了,他都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接这个话。

“这也是为什么,崇祯十一年,杨嗣昌的一连串政策将你彻底击败之后,你剩下十八个人逃入商洛山中,朕直接将人抽调走,放了你一马的原因。”朱由检认真的开口道。

什么?!李自成和牛金星二人差点原地跳起来,尤其是李自成一脸的难以置信,我是你放过的?

那不是我自己逃走的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很多东西,他们二人脑子都乱了。

“我不信,你怎么可能放过我。”李自成下意识的直接就开口了。

朱由检笑了笑,语气平静的开口道:“洪承畴、孙传庭能将你几十万军队击败,抓不住剩下十七个人的你?你确实是躲入了深山,孙传庭等人也确实是因为清军入关而被我抽掉而走。”

“但留下三四千军队,从你逃入深山开始就直接进山一直追捕于你,你觉得你走的脱吗?更何况你农民军里人员混杂,几十万百姓裹挟在一起,别说一两个探子,就是几百上千个探子都不是问题。”

“找到你的踪迹真的很难?你在生龙寨娶妻生子的消息难道很难被发现吗?”

朱由检一连串的话就像是一柄柄重锤直接砸在了李自成的脑袋里,心里,他整个人一时间都有一些失魂落魄,因为朱由检的话他没有办法反驳。

他就剩下十几个人逃入大山,明军固然是需要北上守护边疆,但留下千把人追他真的很难?光是锦衣卫进山一直追杀他都足够了。

那大山里面的日子可没那么好过的,吃喝都是问题。

而想在大山里面不留下痕迹也更加不可能。

仔细想想,明军虽然说对地方的控制有所减弱,但当时在当地山里面的一些部落之类的也都不敢反对明军,如果大明要求他们辅助抓捕他,那些山民,他真的躲不过。

而且生龙寨的事情朱由检都知道,这消息虽然不算是多严密,但对方既然这么清楚,那就想必早就知道了。

在想一想那个亲兵……不就是从那十七个人里面一直追随自己的吗?

一时间,李自成人都傻了,他都不知道自己这到底算什么。

而旁边的牛金星也是愣住了,因为朱由检说的这些话……真的无解,虽然无从求证,但仔细想想,这不就是最大的漏洞吗?所谓的几十万军队都被打撒消灭了,剩下十八个人,结果抓不住你了?

“可这到底是为什么?!”李自成的表情都有些狰狞了起来,再次低沉着声音问道。

小说《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宫里放心,我自然是会让人处理的。”朱由检微笑着开口道。

“好,先生,我明白了。”秦良玉点了点头。

“这个作战任务很简单,我要从四川率军从云贵向南,然后拿下整个缅甸布政使司。”朱由检开口道。

整个东南亚地区曾经都是大明的地盘,不过现在到了明末,大明对这些地方的统治力度飞快下跌,当地很多地方虽然不是独立,但也跟独立没有区别了,只有明面上属于大明。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如果借口进军,都不用攻击,就说直接去统治当地,只要他们胆敢反抗,那么就只有一个下场和结果。

甚至连开战的借口都不用找。

“缅甸?!”秦良玉惊得目瞪口呆,因为缅甸到这里直线距离估计也有三千里,问题是这中间几乎都是山路!也就是说,算上盘山路,至少六千里的路程。

这不是扯淡吗?

“先生,这光是耗费的人力物力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我们耗费不起啊。”秦良玉人都傻了。

“粮食从当地解决,当地不缺少粮食,你只需要带兵过去,至于武器装备,我会给你准备全新的武器装备,甚至威力不下于火炮的便携式武器。”朱由检微笑着开口道。

“可是……我们拿下缅甸干什么?”秦良玉有些懵。

“那是我们后续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缅甸那边的稻米可以一年三熟,并且当地拥有大量的耕地,如果配合大量的移民,我们将拥有可以说吃不完的粮食。”朱由检快速开口道。

“可是从缅甸运送到成都,路途至少五六千里,运送一百石粮食,路上的损耗也许就要达到九十石,这……划算吗?”秦良玉脑子有些转不过弯来,固然那里是有大量的粮食。

但有粮食运送过来,那得花多少钱?大明能支撑如此之大的成本?

“我不在乎。”朱由检笑着道。

“啊?恕老臣愚钝。”秦良玉有些懵,不在乎?

“很简单,如果五万人运粮不够,就十万人,甚至百万人运粮。我只需要人运粮,但是能运送多少粮回来,这不重要。”朱由检笑了笑。

秦良玉脑海里面闪过一道亮光,她猛地抬起头看着朱由检道:“先生你的意思是,难民?流民?”

“这是其一,其二你忽略了一点,这些人运送粮食,粮食在路上损耗了九成以上,但你想一想,这是不是意味着这运送粮食的几万,几十万人其实已经吃饱了?不饿肚子了?”朱由检笑着问道。

秦良玉一下子就都明白了,因为在现在这个大明乱世,能吃饱,就是最大的恩赐了,其他的根本就不敢想。

说白了,陛下,哦不,先生的意思就是,利用运粮本身来消除无数的饥民,难民,因为他们只需要活着就好了,吃饱饭更是不敢想。

说的难听一点,这叫废物利用。

消除了他们造反的风险不说,还让他们吃饱了肚子,另外本身还能运送回一部分粮食。

如果你单纯的只看粮食运输,那无疑是亏本的。但如果你从整个国家局面来看,那这个行为就是赚的!

因为这个过程本身还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想到这里,秦良玉瞬间对朱由检佩服不已。

朱由检笑了笑,以工代赈,在任何天灾人祸时期都是神策!更不要说这个时代还有另外一个神器,那就是土豆!土豆已经传入了大明,而现在土豆之所以没有大规模普及,只是有钱人享受的东西,是因为土豆脱毒种植还没有普及被研究开。

小说《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但朱由检会啊!而且别忘记了,他之所以选择四川,是因为地形缘故之外,就是这附近还有其他巨大的神器!

朱由检之所以选择四川,除了地形它易守难攻,可以保证前期的绝对安全之外,巴蜀之地向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之地。

肥沃的四川盆地给这里提供了大量的平整田地和可以耕种的土地,以及能养活数量巨大的人口,从秦朝时期就建立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更是让这里成为了秦朝的钱袋子。

即便是大明,这里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力量,拥有大量的土地,能养活大量的人口,并且易守难攻,这样的条件可不容易。

天府之国的美誉也不是凭空而来,除此之外,选择成都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不缺少矿产。

巴蜀矿产本来就集中,姑且不说远在攀枝花的铁矿资源,就单说成都附近的矿产资源同样很丰富,这里的煤炭储量如果朱由检没记错的话,单成都附近就至少有上亿吨。

另外这里有从西汉时期就开始的煮盐矿,也就是说这里有丰富的盐矿。

而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全国最大的芒硝矿!

好像储量高达九十多亿吨,具体的数字朱由检记得不太清楚了,反正是接近百亿吨。

芒硝矿的重要性就不用朱由检多说了,它是重要的重工和轻工原料,它在纺织、印染、燃料、颜料、印刷油墨等都有巨大的作用。

另外,四川有着中国质量最好的硫磺矿,除此之外,在绵阳的山上则是有着数量不菲的硝石矿,同时四川还有着最为丰富的井盐制作基地。

而像是成都附近的几个大型石矿里面,石灰石矿同样储量丰富,看到这里就明白为什么了吧。

因为这些都是制造三酸两碱的重要矿物!就在成都附近都能够找到,而且储量都极为丰富!另外在四川还有丰富的水资源,大型的发电不太可能,但是整一些小型的水利发电其实不难。

只要能弄出一点电,配合盐水就能弄出氢氧化钠,这算是三酸两碱当中在目前科技下,难度相对最高的了,像是碳酸钠简单,这玩意其实不管是侯氏制碱法又或者更简单的索尔末法都可以。

索尔末法在初期建造工艺时候更简单一些。

至于硝酸硫酸以及盐酸,有了硫磺矿,硝石矿那硝酸和硫酸制作就不难,至于盐酸,有了前面两种,将盐扔到硫酸里面就可以了。

不过这里要注意的就是硝石里面的芒硝可不是制作火药的玩意,制作火药的是火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火硝之一名字叫川硝。

由此就可以知道这里生产这玩意了。

三酸两碱是未来工业的基础,那么硝石初期就是朱由检用来提升战斗力的玩意了。

作为一个国防大学虽然还未毕业的学生,朱由检本身就是军迷,而且还是高学历人才的军迷,基础的化学以及武器制作工艺那是必须的。

在大明,红衣大炮已经发明,但这个时期的大炮主要是以发射实心炮弹为主,杀伤力其实很一般,威慑力更强一些。

虽然大明也有了火枪部队,但目前的火枪跟后世的枪械没有办法比,短期内朱由检或许无法攀出火枪的科技,但他能制作出来另外一种威力巨大的玩意。

小说《七天救大明?我还是自己造反来的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