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大唐长史短篇小说

大唐长史短篇小说

平川小生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杨广杨勇是军事历史《大唐长史》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平川小生”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第二次东征高丽,同时命杨玄感在黎阳郡(今河南浚县)督运粮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民以食为天,兵马强大的重要前提就是能吃饱喝足。杨广安排杨玄感押运粮草,就等于说把大军的饭碗交给了他。他立马就意识到,这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好机会。杨玄感立即叫来手下将领和谋士,开一个起义反隋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各方代表充分交流了意见,最终达成一致,干!杨玄感开始故意不按时运送粮草从而使隋炀帝的军队断粮,......

主角:杨广杨勇   更新:2023-12-05 11:3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杨广杨勇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唐长史短篇小说》,由网络作家“平川小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杨广杨勇是军事历史《大唐长史》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平川小生”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第二次东征高丽,同时命杨玄感在黎阳郡(今河南浚县)督运粮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民以食为天,兵马强大的重要前提就是能吃饱喝足。杨广安排杨玄感押运粮草,就等于说把大军的饭碗交给了他。他立马就意识到,这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好机会。杨玄感立即叫来手下将领和谋士,开一个起义反隋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各方代表充分交流了意见,最终达成一致,干!杨玄感开始故意不按时运送粮草从而使隋炀帝的军队断粮,......

《大唐长史短篇小说》精彩片段

李渊先生,您先别着急,还没轮到你出场,您先安安静静地在太原当一个看客即可,因为社会力量太复杂,你不需要打响第一枪,你要等到关键时刻打关键一枪就能事半功倍。

代替李渊打响第第一枪的人叫杨玄感。杨玄感是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出身显贵,因为他的父亲是我们的老牌政治家杨素。也许是上天的刻意安排,老子把杨广推上皇位,儿子要把杨广拉下皇位,稍微有点儿父债子偿的意味儿。我们不得不感叹历史之神(如果有的话)的手笔。

杨玄感十分壮硕,留着一缕飘逸的胡子,大家可以以关羽那威武的形象在脑海里塑造一下这个人物。杨玄感虽然出身贵族,但从来不骄横跋扈,完全没有贵族公子的风流做派,反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文武兼修从不偏科,这大概就是现代社会人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凭借父亲的裙带关系和自己突出的业务能力,他的仕途平步青云,从基层国家公务员开始干起,最终官拜礼部尚书。上朝时与杨素并排站在一起(即父子同列),由此可见杨玄感的政治地位。杨素死后又袭封楚公。这样一个位高权重,身世显赫的官二代,隋炀帝再怎么闹腾也不会影响他的生活质量,任外面闹得天翻地覆,自己该干嘛干嘛,又怎么会走上反叛的道路呢?答案就是这个问题本身——位高权重。

杨玄感同志综合能力很强,在官场的声望很大。这种人对皇帝而言是一种不安分因素,至少在隋炀帝的眼中很不舒服,他想要的是能力一般,且十分听话的人。于是,皇帝的职业病犯了,猜忌。

隋炀帝开始猜忌杨玄感,猜忌久了,很有可能付诸行动,免职,坐牢,发配那都算是轻的,万一丢了性命,那可就全完了。本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原则,在内心极度不安的情况下,杨玄感决定先发制人,与其被动,不如主动。

大业九年(613年)春天,这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庄稼在拼命生长,树木在努力发芽,大自然很美好,但没有人会去关注这大好河山的壮丽,因为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隋炀帝开始了他的第二次东征高丽,同时命杨玄感在黎阳郡(今河南浚县)督运粮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民以食为天,兵马强大的重要前提就是能吃饱喝足。杨广安排杨玄感押运粮草,就等于说把大军的饭碗交给了他。他立马就意识到,这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好机会。杨玄感立即叫来手下将领和谋士,开一个起义反隋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各方代表充分交流了意见,最终达成一致,干!

杨玄感开始故意不按时运送粮草从而使隋炀帝的军队断粮,从而拖慢隋炀帝军队的行军速度。果然,隋炀帝的军队行进速度缓慢下来,急忙派使者向杨玄感催粮。杨玄感扬言说:

“水路上的强盗太多了,粮食真的很难运送啊”!

就这样随便应付了使者,也就是应付了隋炀帝。

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父亲杨素已经买了车票去阎王那报到了,但兄弟们还在,于是,杨玄感派人让他的弟弟杨玄纵、杨万硕带兵前往辽东积极响应。战役打响后,他又把远在长安的谋士李密召至军中,为反抗隋炀帝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李密给杨玄感出了三条计策:上策,进军北方的幽州,堵死杨广的退路。中策,攻打长安(今西安),控制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下策,直接攻打东都洛阳。从这个计策来看,李密的思维是非常缜密的,上策和中策,无论怎么看都是比较稳妥的举措,打胜了可以趁势前进,失败了可以西撤保存实力。但杨玄感偏偏选择了下策,因为他觉得,直接攻取都城是速度最快,效果最好的方案,虽然非常冒险,但对他而言值得一试。因为这是一场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投资。既然决定了,那就付诸行动吧。

虽然在初期的行军途中受到了层层阻碍,但杨玄感军心振奋,士兵们化愤怒为力量,个个骁勇无比,很快就击破了沿线的拦截势力,兵锋直指东都洛阳。一路上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情拥护,送牛送酒,玉米馒头等等,那场面,就好像我国在进行民主革命时期,农民往解放军手里塞玉米馒头一样儿。“真正的群众基础在人民群众那里”,这话实在是治理名言,放在一千多年前也一样受用。杨玄感的行为是深得民心的,自然深受爱戴。他看到百姓的生活如此困苦还慷慨相赠,当即对百姓说:

“我身为上柱国,家里黄金巨万,到了富贵显赫的地步,我一无所求。现在我不顾灭族的危险,只是为了把百姓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而已啊”!

群众听到这句发言,哎呦那是热血沸腾,掌声雷动,纷纷要求进步,加入反抗队伍,那段时间,每天都有几千人来参军入伍(这政治觉悟挺高),更有甚者,父子兄弟齐上阵。对此我不得不感叹,中华民族绝对是一个勇敢无畏的民族,无产阶级绝对是一个最具有伟大斗争精神的阶级,没有之一。

杨玄感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士气鼎盛,大有气吞如虎的势头,在这强大的威逼下,此时的洛阳已经岌岌可危。隋炀帝当时正远在高丽,留守洛阳的是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杨侑当时只有八岁,所以另外安排了刑部尚书卫玄等人辅佐代王。年仅八岁的杨侑正处在爱看动画片,连环画的年纪,面对这种打打杀杀,搞不好要丢脑袋的局面除了恐惧,肯定是做不出其他任何反应的,所以,卫玄挑起了这个千斤重担,带着数万人马前往平叛。昔日的平级同僚现在就要刀兵相向。一场非常有意思的战役就此打响。

卫玄调两万步兵和骑兵渡河主动挑衅杨玄感。卫玄的军队气势汹汹,兵锋正盛,杨玄感意识到,这个时候是绝对不能硬碰硬的,就算胜利了自己也会损失惨重,必须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这是他起兵以来,第一次遇到像样儿的阻击,很快,杨玄感就有了相应的对策。

公元前205年,大将军韩信率领三万汉军在井陉口对战陈馀二十万赵军,双方实力太过悬殊,直接打那肯定是不行的。韩信令樊哙亲率千余士兵在敌军两侧山口埋伏,自己令军队背对黄河直接和陈馀拼杀,战斗的过程中韩信下令全军撤退,作出败走的假象,陈馀被骗,下令全军追击,结果被樊哙占领了关口,最终二十万大军大败,这就是著名的背水一战。

现在的杨玄感也采用了类似的策略,只不过这次开展越河外线作战的是卫玄。卫玄率先发起进攻,杨玄德在战斗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诈败率兵撤退。刑部尚书卫玄审理案件,审讯犯人或许有一套,但带兵打仗实在不是他的研究方向,于是不假思索便率大军继续追杀,途中杨玄感提前安排好士兵准备埋伏,当卫玄前军进入伏击范围,后队变前队,猎物变猎手,上一秒夺路而逃的杨军,下一秒成为了洪水猛兽,打得卫玄毫无招架之力,节节败退。卫玄这才发现自己被这个小狐狸摆了一道,立马掉转马头喊出了一句“前有故人,后有来者”的话:

“有埋伏!快撤,快撤”!

杨玄感的军队打得很痛快,卫玄逃的很狼狈,幸运的是安全回到大本营保留了实力,不幸的是损兵折将,士气大减。

回到军营后,卫玄越想越气,决心报仇,而事实证明,不要在负面情绪的控制下做任何决定,否则就要为造成的后果买单。几天后,卫玄发动了第二次进攻,这次,杨玄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绝技(不是独门):骗术。这一招在中国古代以及近代军事史上经常被使用,所谓兵不厌诈,就是这个道理。但杨玄感却玩儿出了新花样。正当两军热战正酣的时候,杨玄感扯着嗓门大喊:

“杨玄感被抓住了”!

好家伙!卫玄军听到这个声音瞬间战斗意志直线下滑。

“敌军将领已经被抓了,老子还打个球儿啊!收起兵器撤退回营吃饭吧”!

回去?回不去了,就在敌军放松警惕,疏忽大意的瞬间,杨玄感率军猛扑,卫玄再次大败,仅带领八千人逃走。我们不得不感叹杨玄感的战斗天分和战斗能力。他能够根据战场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以身作则亲自披褂上阵,注意,不是坐在中军喝茶观战,而是手持一柄长矛策马驰骋,叱咤疆场,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士兵也都愿意为他而戮力奋战。同时还极大地震慑了敌军,令敌人闻风丧胆。这种勇武如同项羽张飞之流,又比这两个猛人更加聪明,睿智。杨玄感种种表现让我甚至快忘了,他这号人物居然是礼部尚书,一个主管礼法,操办各种典礼仪式,外交接待等工作的文官竟然如此神勇,怪哉!怪哉!不知是安排错了工作,还是他本来就是全能,而我更愿意相信后者。所以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在是一项伟大的教育方针。

在此之后,隋炀帝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处境的严重性,再不严肃处理,自己老家就算完了,他紧急调兵遣将,开展多线作战,猛攻杨玄感,本身自己长线作战,兵马粮草补给不足,再加上长期作战,士兵的数量,体力和战斗意志都大幅下降,由于战斗过程十分简单,我就不在此赘述了。最终杨玄感双拳难敌四手,全面溃败。杨玄感在兵败之后,让自己的弟弟杨积善说:

“我难逃一死,但决不愿受辱,你杀了我吧”!

杨积善强忍悲痛,杀了自己的哥哥,自己也准备自尽,可能是刀子不够锋利,自杀没有成功,被官军抓获,受尽折磨后被杀。官军带着兄弟俩的尸首回到都城,并送到了隋炀帝的面前。隋炀帝似乎觉得就这样死了不够解恨,所以进一步下达了对这兄弟二人的处置命令,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可以自行跳过:隋炀帝下旨,对尸体进行二次伤害——五马分尸,暴尸三天。隋炀帝觉得还不解气,又把破碎的尸体剁成肉块焚烧。然后,把杨玄感的其他兄弟们全部杀死。隋炀帝下令,把杨玄感的姓改成了“枭”。在那个时代,这是一个并不友好的姓氏,隋炀帝是要在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双重折磨。我想用臧克家先生的诗句对他进行一个总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没错儿,杨广胜了,但他在百姓的心目中已经是没有了人性和血肉的躯壳,杨玄感死了,但他的光辉故事永远被世人铭记。他举兵反隋的第一枪成功地发出了子弹却没有精准命中敌人命脉,却让隋王朝流失了很多宝贵的血液,极大地动摇了隋朝根基。我从来不用胜利与否来评价一场战争是否伟大,因为,判断是否伟大的标准只有一个:正义。战争是残酷的,而正义的战争却有一种红色的壮丽。官军胜了,只是让隋王朝本来就所剩不多的寿命再苟延残喘一段时间;杨玄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以生命的代价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名留青史。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