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美文同人 > 休了前夫后我成了郡王妃

休了前夫后我成了郡王妃

佚名 著

美文同人连载

武安侯爷年仅二十二,是本朝最年轻的侯爷,官拜礼部侍郎,前途无量。陆宛芝身为武安侯夫人,乃是长安人人羡艳的命妇。出嫁三年。陆宛芝将侯府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可夫君一心全在外室女身上,不愿踏足她房门半步。外室生子,夫君还想将外室子记在她的名下。陆宛芝一纸养外室诉状递到长安府尹,休了武安侯。长安府衙门前,武安侯恶狠狠地盯着陆宛芝:“和离之后,本侯想娶哪个贵女就能娶,倒是你,怕是只能嫁给老鳏夫做续...

主角:   更新:2023-08-08 04:2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的美文同人小说《休了前夫后我成了郡王妃》,由网络作家“佚名”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武安侯爷年仅二十二,是本朝最年轻的侯爷,官拜礼部侍郎,前途无量。陆宛芝身为武安侯夫人,乃是长安人人羡艳的命妇。出嫁三年。陆宛芝将侯府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可夫君一心全在外室女身上,不愿踏足她房门半步。外室生子,夫君还想将外室子记在她的名下。陆宛芝一纸养外室诉状递到长安府尹,休了武安侯。长安府衙门前,武安侯恶狠狠地盯着陆宛芝:“和离之后,本侯想娶哪个贵女就能娶,倒是你,怕是只能嫁给老鳏夫做续...

《休了前夫后我成了郡王妃》精彩片段


三月初六,春日正好,阳光明媚,百花竞相绽放,正是招待宾客的好日子。
长安城中,武安侯长子满月,便开宴百桌,请朝中文武百官家眷赴宴,为武安侯长子庆贺满月,宾客满堂。
武安侯府后院亭子里,几个年轻夫人三三两两围坐一团,赏着花园之中的春景。
一个美妇人摇着团扇道:“今日怎得不见侯夫人?这大喜的宴席也不像是以往武安侯府的排面,宾客虽多,却是杂乱得很。”
“俞夫人,你怕是还不晓得吧?今日这满月的长子乃是武安侯外室所出,记在陆宛芝名下的可不是她亲生的,这不陆宛芝今日可是称病着呢。”
说此话的乃是礼部郎中的夫人,比陆宛芝还要年长五岁,这两年却一直因为夫君的官职被陆宛芝压上一头,好不容易有个能取笑陆宛芝的机会自是不会放过。
俞夫人一愣道:“这陆宛芝嫁到孙家也三年多了,怎么一直不生嫡子?连个嫡女都没有,却把一个外室子记在名下?”
周夫人用手帕捂嘴轻笑道:“毕竟这再好的运气也有花光的一日。”
陆宛芝确实是好运气,投胎便是投在三朝元老陆相爷家中。
十三岁时与武安侯世子定亲,武安侯病故,武安侯世子一下子成了本朝最为年轻的侯爷。
陆宛芝十六岁嫁给武安侯,也就成了本朝最为年轻的一品命妇。
武安侯若是只受先祖荫蔽空有爵位也就罢了,可这位年轻的武安侯两年前进了礼部,就官拜侍郎,成了最年轻的侍郎大人。
六部其余的侍郎都要年长武安侯十余岁,可见武安侯之前途光明,何人不羡慕陆宛芝的好运气。
俞夫人道:“陆宛芝在闺中时就要强,这一次她丢尽了脸面,也不知会称病多久,我还想着请她去我府上赏花的呢?不如我们去探望探望她?”
众夫人会心一笑,与其说是探望,倒不如去说取笑一番。
陆家主院之中,陆宛芝躺在贵妃榻上,喝着一旁婢女递过来的药,一副病重的模样。
榻前坐着的是穿戴华丽的武安侯老夫人,她一脸慈祥地对着陆宛芝道:“宛芝呐,娘知晓你心中有怨气,可娘让外室子入门也是无可奈何呐,毕竟你都嫁进来三年多了,肚子也一直没有个动静。”
陆宛芝放下药碗,嘴里尽生苦涩:“娘,这三年多来,侯爷未曾踏足过我房门半步,怎能怪我肚子没有动静?”
孙老夫人叹气道:“这不是克儿想着为陆相爷守孝吗?你刚进门不久,陆相爷就西去了,克儿乃是陆相爷的得意门生,你又身为孙女儿,这守孝三年也是应当的。”
陆宛芝身旁的丫鬟玉竹轻哼道:“出嫁孙女儿不必守孝不说,就是要守孝,姑爷身为孙女婿也该跟着一起守,为何还让外边养着的女子有了外室子?堂堂武安侯府,先有外室子也不怕被笑话。”
孙老夫人理亏,就是丫鬟指责,她也认下了,“宛芝,娘也是女子,知晓你的不易,这不马上陆老相爷的孝期就过了,到时我必定让克儿进你房中,这一次你就将那宝哥儿记在你的名下吧!”
陆宛芝凤眸微挑,冷声道:“外室子休想记在我的名下。”
“陆宛芝,这就是你与娘亲说话的态度吗?陆家可教你礼仪尊卑了?”
武安侯孙克踏进了女子的闺房,这还是成亲之后,他第二次踏入此房。
陆宛芝看着跟前的男子,二十二的年纪端的是一个男子最好的年华,他今日穿着一袭湖蓝色的圆领袍,许是儿子满月,一脸的得意,见着陆宛芝脸上才露出嫌恶来。
陆宛芝道:“陆家自是教我尊卑礼仪了,是以我绝不会将外室子认在我的名下。”
孙克气恼道:“你三年没有所出,我本可休了你!”
陆宛芝扶着玉竹的手,从木榻上起来,抬眸看着跟前的孙克道:“好啊,既然你都要休了我,不如和离爽快,你与那柳依依既然情意深重,我和离成全你。”
孙老夫人听这此言,连劝道:“哎呀,宛芝,你千万别说这种气话,这世间男儿哪个没有三妻四妾的?不过是一个外室而已,就算哪个外室子记在你的名下,也不会抢了你日后孩子的地位的。”
陆宛芝握紧着手道:“孙老夫人,我并非善妒之人,当初知晓侯爷在外养着柳依依时,我也提过让柳依依进府的,毕竟养外室难听,是侯爷不想柳依依为妾侍来伺候我这个主母,生怕柳依依受了委屈。”
孙克怒视着陆宛芝道:“你当真为了不将宝儿记在你的名下要和离?如今陆相爷西去,你爹虽是吏部郎中,可如今丁忧去职,能否复职回朝还不一定,你和离之后可不就是高高在上的侯夫人了。”
陆宛芝嫌弃地看着孙克道:“我陆家诗书传家,断然没有认下外室子而我儿的说法,今日就算你不和离,我也定是要和离的。”
孙克怒极,他没想到陆宛芝竟会提出和离,如今对她来说和离毫无好处。
门口一个穿着白粉相间衣裙的柔弱女子,瘦弱得很,似风一吹就会倒得一般,抱着一个孩子入了房中,“夫人,您切莫要说这假话了,我知晓您对侯爷是欢喜的,都是我不好。”
“夫人,若您认下宝儿,依依愿意远离长安的,再也不打扰您与侯爷的夫妻恩爱。”
孙克见着心爱的女子如此虚弱地下跪,连将柳依依扶起道:“这你刚出月子,还虚弱得很呢,快别跪了。”
柳依依情意绵绵地望着孙克:“侯爷,宝儿是无辜的,他不能背负上外室子的身份,若夫人不愿意将宝儿记在她名下,那我的宝儿该……怎么办呐?”
话音一落,柳依依的眼角就落下了一滴泪。
陆宛芝看着跟前柔弱的柳依依,并不觉得气愤,反倒是觉得可怜,“我给你指一条明路,我要与孙克和离了,和离之后,你让孙克娶你,你的宝儿可真正算是嫡出了。”
孙老夫人听着陆宛芝此言,连道:“这不行,柳依依一个教坊卖唱女子,怎能做侯府夫人?宛芝,气话说一遍就好了,不必多说了,这和离也就莫要提了,你若不愿认下宝儿就罢了。”
“夫人,老夫人,侯爷,外边俞夫人与周夫人等人说来探病。”
陆宛芝还未说要请,就听得外边俞夫人入内道:“陆妹妹,听闻你生病了,这你儿满月大喜之日,怎么就生病了呢?”
陆宛芝见着进来的一帮年轻夫人,不解道:“我儿满月?”
俞夫人对着孙老夫人与孙克行礼后道:“今日武安侯府设宴百桌,为庆贺陆妹妹你孩儿满月,难道陆妹妹不知晓?”
周夫人也跟着道:“这孩子虽说是外室所生的,却也是武安侯长子,既然记在妹妹名下,可不就是妹妹的孩子了?”
陆宛芝走到孙克跟前,扬起手就给了孙克一巴掌,“你竟敢以我儿的名义办宴会?和离!”


陆宛芝这个巴掌让在场的众人都吃了一惊,孙克结结实实捱了一巴掌之后,怒道:“陆宛芝,你竟敢动手?”
陆宛芝问着一旁的玉竹,“我的嫁妆可收拾好了?”
玉竹道:“姑娘,早就收拾好了。”
陆宛芝走到一旁的书案前,将前些时日就准备好的和离书取来,递给了孙克道:“这和离书,你签了,自此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孙老夫人见着陆宛芝拿出来和离书,连连将和离书给撕个粉碎,“宛芝,你打也打了,气也该出了,这和离之事就罢了吧,未免让人看笑话。”
陆宛芝朝着孙老夫人行了一个礼道:“孙老夫人,这三年多谢您对我的照顾,我去意已决,玉兰,你去府外叫一辆马车过来。”
周夫人与俞夫人等人本是来看笑话,这会儿倒也焦急了。
大家都是女子,都知晓女子在这世道是艰难的。
不和离,陆宛芝认下外室子顶多是被人嘲笑一番,起码还是高高在上的侯夫人,可若是和离那就什么都不是了。
陆相爷若还在人世便罢了,如今陆相爷已经西去,陆宛芝二婚还能嫁得什么好人家?
众年轻夫人纷纷劝着陆宛芝道:“陆夫人,这侯爷年纪轻轻,前途无量,你若和离对你没有什么好处的。”
“是啊,区区一个外室子而已,记在你名下又怎么了?你何必给那外室女让出侯夫人的位置来?”
陆宛芝道:“众位夫人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这婚我非和离不可。”
玉兰在府外备好了马车,入内道:“姑娘,马车已备好了。”
陆宛芝让自个儿陪嫁丫鬟抱起梳妆盒,便往外走去。
孙克望着陆宛芝挺直的背影,眉间微蹙,他就不信陆宛芝真会放弃侯夫人的身份地位要和离,不过就是欲擒故纵罢了。
孙老夫人焦急地对着孙克道:“克儿,若是宛芝她真要和离该怎么是好?”
孙克冷讽道:“她这样的女人,哪里舍得真和离,不过是因宝儿的事闹闹别扭罢了,陆家上下都在江南老宅丁忧守孝,等陆家回长安,也不会让她和离的!”
……
武安侯府门口,陆宛芝抬头看了一眼匾额,长呼一口气,总算是逃离了此牢笼。
尤记得十六出嫁时,她也有过欢喜的,毕竟嫁得是本朝最为年轻的侯爷。
可是新婚第一日就得知原来孙克在外养有外室。
那柳依依本是小官家的女儿与孙克算是青梅竹马,可是一朝父亲贪污之事败落,柳依依沦落到教坊之中为贱籍,被孙克养为外室。
柳依依得知孙克成亲,当夜就欲自尽,孙克为了他们两个的情深义重,答应柳依依不踏足发妻房中一步。
三年前陆宛芝便想和离,只是那时候刚成亲,祖父病重,陆宛芝不想祖父担忧,家重祖父病情忍让下来。
孙克虽是个渣滓,婆母倒不差,婆母劝陆宛芝说她是正房夫人,长得又貌美,总有一日孙克会知晓夫妻比外室要紧的。
后来恰逢祖父病故,全家回老宅守孝,陆宛芝就算要和离,也要与爹娘通个气,分隔两地徒惹爹娘担忧,陆宛芝便就这般忍了三年。
这三年顾忌着家中妹妹的名声,陆宛芝也是尽心尽力地做好当家主母管好侯府后宅的。
不曾想,孙克竟能做出此番不要颜面之事来,让她认下外室子做儿子,陆宛芝难以再忍受此大辱!
“宛芝!”
陆宛芝听到女声,回头一看乃是自个儿的闺中好友姜苏玲。
姜苏玲三年前嫁给明州楚王的义子,许久没有见她了。
姜苏玲手中提拎着贺礼道:“听闻你喜得麟儿,我特地不请自来为你贺喜的!”
玉竹朝着姜苏玲行礼道:“姜姑娘,您有所不知,那个孩子并不是我家姑娘的,而是姑爷养在外边外室所生。”
姜苏玲讶异:“什么?这武安侯府也是欺人大甚了吧?我这就去帮你讨要一个公道。”
姜苏玲乃是武将之女,哪里看得好友受人欺辱。
陆宛芝道:“不必了,我已经与孙克提了和离之事了,倒是你怎得从明州回来了?”
姜苏玲笑笑道:“说起来这次从明州回来还有事要求你,我们找个地方谈谈?”
陆宛芝道:“我这会儿要去陆园,不如你随我一道去陆园?”
“好呐。”
姜苏玲随着陆宛芝上了马车,过了三刻钟才到了陆园。
陆园在明山之下,此处是陆宛芝嫁妆之中的庄园,不远处便是赫赫有名的清澜书院。
好友相见,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姜苏玲与陆宛芝讲着明州的风土人情。
陆宛芝颇为向往之道:“说起来明州就在我老家边上,早知那时不嫁人了,与你同去明州好了。”
姜苏玲问道:“这些年来孙克对你不好吗?”
陆宛芝在好友跟前,也没得什么好隐瞒的,便将孙克这三年养外室不进自个房门之事告知了姜苏玲。
姜苏玲闻言倒吸一口气道:“这孙克也忒不是东西了,若不是陆伯父丁忧,这侍郎之位能轮到他来做?方才你就不该拦着我打他!”
陆宛芝进了陆园,笑道:“我已打了他了,你如今好歹也是楚王义子的夫人,一举一动都是代表着楚王府……”
“正是因为代表着楚王府我才好打他呢!”姜苏玲义愤填膺道,“这狗东西放着这么大一个美人不要,简直就是疯了!”
“他以为自个儿是侯爷就了不起了,若没有陆家学子帮衬,他的仕途哪能这么坦荡,当真是气死我了。”
陆宛芝见着好友动怒,浅笑着道:“好了好了,喝口茶降降怒火,左右我已决定和离了,你今日来找我有何事?”
姜苏玲喝了一口茶道:“说起来也真是不好意思,你可知晓楚小郡王?”
陆宛芝道:“没见过,但是听过他的名声,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长安无人敢惹的小霸王。”
姜苏玲为难道:“你也知晓楚王为了咱们大盛江山一直守着明州,这楚小郡王乃是太后最小的孙子,亲伯父是皇帝,亲姨母是皇后,自幼没有娘亲,这太后与皇后多溺爱了些。”
陆宛芝虽未见过楚小郡王,却是对楚小郡王的名声如雷贯耳,皇子们都得对他礼让三分。
虽是郡王爷,可自小在宫中,由皇后太后抚养长大的,皇后疼惜妹妹楚王妃年纪轻轻早逝,对妹妹留下的孩子万分疼宠。
太后本就更偏疼楚王,楚王去了明州守卫疆土,对这个小孙子可谓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碎了。
至于陛下与楚王本就一母同胞,兄弟感情极好,对弟弟留在长安的小儿子也是多加疼爱的。
姜苏玲接着道:“这不,东海海寇如今风平浪静,楚王觉得小郡王也该娶妻了,便回了长安,见着小郡王不学无术斗鸡走狗不干正事的模样,动用家法狠狠打了小郡王一顿。”
陆宛芝轻抿了一口茶道:“楚王有什么资格打小郡王?他这个做爹的也没有管过儿子,回来就打了小郡王一顿,算什么?”
姜苏玲轻笑了一声道:“小郡王也是这么回楚王爷的,把楚王爷气得够呛,楚王爷便让小郡王先去读书明理,谁曾想找遍师父都不愿意教小郡王,找遍长安书院,那些书院院长宁可得罪楚王府,也不愿收留楚小郡王。”
陆宛芝明白过来了,陆家有一清澜书院,是先祖所开,距今已经百年,这百年内出了不少状元进士,乃是长安城之中最好的书院。
陆家众人回老宅守孝,这三年清澜书院的确是陆宛芝所在管的。
“你是想要让楚小郡王来清澜书院?”
姜苏玲点头道,“宛芝,你就给他一个旁听的席位好了,想必他挨打后不会乱来了,若你为难倒也罢了。”
“没事,你明日让他前来清澜书院黄字班就好了。”
陆宛芝一口应下,今年清澜学院要开两个幼童班,听闻楚小郡王可是连幼儿启蒙的千字文都不会,正巧可以一起学了。


陆宛芝送走了姜苏玲之后,便回了闺房。
此处庄子在山脚下,往年夏日里总会来住上一段时日,是以此处庄子也不必多修整便可入住。
陆宛芝坐在书桌前,想要提笔写封书信给爹娘说和离一事,可是几次落笔,她都落不下去。
爹娘远在江南,若是知晓她和离一事定要担忧。
罢了,左右没几个月爹娘就要回来了,等爹娘回来再告诉她们和离一事。
……
楚王府之中。
姜苏玲与夫君赵逸到了小郡王的院中,见着趴在木榻之上养伤的小郡王,姜苏玲每回看楚小郡王还是会被小郡王的容貌吃惊。
小郡王的生母当年就甚是好看,被誉为长安第一美人,姜苏玲没见过,但听人说小郡王长得与楚王妃相似,那就能说明当年传言不虚。
姜苏玲的夫君赵逸看着床榻上躺着的少年道:“小郡王,苏玲已经给你找好了书院,乃是长安有名的清澜书院。”
少年眨着如扇般的长眼睫,闻言从床上起来牵动了伤口,倒吸一口气道:“清澜书院?你们在说笑吧?”
姜苏玲道:“没有说笑,清澜书院是我闺中好友陆宛芝的,她如今管着清澜书院,你就好好去书院之中读书,别惹王爷生气了。”
赵珩皱眉道:“本小王才不去书院呢,我又不要考状元进士,惹他生气就生气,他十几年来没有管过我,这会儿充当什么老子?要不是皇祖母在闭关礼佛,看他……嘶,还真疼。”
赵逸劝道:“小郡王,您也知晓这会儿太后不在宫中,您还是莫要惹王爷生气了,就乖巧地去书院之中几日,省得再挨王爷的打,等太后娘娘礼佛归来再说。”
姜苏玲跟着劝道:“夫君说得是,小郡王您旧伤未好,这几日王爷因找不到愿意收留您的书院正气急着呢,若是知晓你明明可以去清澜书院的却不去,怕是更气了,少不得又要用家法了。”
赵珩烦躁道:“不就是区区一个清澜书院吗?我去还不行吗?”
赵逸与姜苏玲对视一笑。
正巧到了晚膳时分,众人去了厅堂之中用膳,赵珩有伤,只能坐软垫,见着楚王爷他满眼都是怒意。
楚王爷如今不过四十左右,常年在明州守卫倒是显得他人黑了不少,更显威严。
赵逸连道:“父亲,今日有一个好消息,苏玲她托了闺中的好友武安侯夫人,答应让小郡王进清澜书院了。”
楚王爷这倒是有了些许的笑意,“清澜书院可是长安最好的书院,怎么会愿意收留这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
姜苏玲道:“我与清澜书院的东家陆宛芝自幼就是好友,宛芝听闻王爷保家卫国,对王爷甚是崇敬。”
楚小郡王轻哼,有什么好崇敬的,那个武安侯夫人眼光可真差!
楚王爷道:“既然是武安侯夫人帮了忙,那明日逸儿你去武安侯府好好答谢一番。”
姜苏玲连拦着道:“公爹,不必去武安侯府答谢了,宛芝已要和武安侯和离了,那武安侯着实不是个东西,刚成亲就养外室,如今外室生子,他还想将外室子记在嫡妻名下。”
楚王听闻此道:“陆宛芝?可是陆相爷的孙女?”
“是,就是我们来长安时,路过越州暂住过的陆家女儿。”姜苏玲道。
楚王说着道:“陆家乃是读书人家,这武安侯府却是有些欺人太甚,苏玲,你那好友若有什么事情为难的,告知她尽管可以找楚王府相帮。”
“多谢公爹。”
楚王又告诫着一旁愤恨吃着饭的赵珩,“去了清澜书院好好读书,都十九岁的人了,可别吊儿郎当了,若是连清澜书院都不要你了,看你能不能活着等到你皇祖母回来给你撑腰!”
赵珩握紧着筷子,怎么着自个儿都会撑到皇祖母回来的。
……
三月里春光大好,山上的桃花竞相绽放,今日也是放了春假后的学子来清澜书院里的日子。
陆宛芝不必再管着侯府后院杂事,便在书院与各个夫子商议着今年书院的课程。
不同于其他私塾死读书,清澜书院还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各有课程。
今年多了两个幼童班,射御年纪太小,陆宛芝打算让这些孩子先练五禽戏强身。
陆宛芝对着幼童班的夫子道:“吴夫子,今日楚小郡王会到你们幼童班之中念书。”
吴夫子睁大了眸子:“长安小霸王?”
陆宛芝见着吴夫子如此这般震惊道:“他好不容易进清澜书院,想必是不会闹事的,你就当做寻常学子一般对待就好。”
赵逸送着赵珩到了清澜书院,清澜书院之中的学子是每旬放一次假,寻常的时候都是住在书院之中的。
赵逸怕赵珩在书院之中住不习惯,将赵珩送到了黄字班跟前,便独自去找了陆宛芝。
赵逸道:“多谢陆姑娘让小郡王来书院之中读书,只是清澜书院有规矩要让学子住在书院之中。这小郡王乃是天潢贵胄,自幼享福惯了的,你看能不能让他到外边住?”
陆宛芝道:“本是不该破这个例的,不过今年学子多,的确是没有单独的厢房给他住了,我所住的陆园离书院不远,若他不嫌弃让他去陆园之中住就好了。”
赵逸道:“哪里会嫌弃,就是外男与你住在一起,怕是对你的名声有碍。”
陆宛芝道:“无碍,这长安谁人不知我陆家乃是诗书传家,怎么会和不通诗书的纨绔郡王有苟且?”
赵逸轻笑道:“那我这就回去王府,让人将小郡王所用的物品送到陆园去。”
陆宛芝点点头道:“好。”
赵珩在书院之中逛了一会儿。
吴夫子来到院子里,一眼便见到了美貌少年,这学院里还真的没有学子能比得上他这张脸的。
楚小郡王长着一张人见人爱的脸,却有长安小霸王之名,可见他性子有多差了。
吴夫子瑟瑟道:“小郡王,我是你的夫子,你且随我来吧。”
赵珩与吴夫子进了一处学堂内,里面约摸着摆着十六张书桌,吴夫子让着就赵珩在最后一张书桌里坐下。
赵珩入座后,翻着书桌上的书籍,“这不是千字文吗?”
吴夫子一笑道:“小郡王还知晓千字文呢?”
“我三岁的时候就学会了,为什么还要我学千字文?”
赵珩话音一落,便听得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入内的声音,孩子们入内后,吴夫子给他们安排着坐位。
赵珩见着一旁四五岁的小孩,鼻子上还挂着一串鼻涕,嫌弃得很,“老头,你不会让我跟着这群孩子们一起念书吧?”
吴夫子毕恭毕敬道:“小郡王,这是我们院长的意思,院长说以您的学识这些启蒙的孩子一起学正好,读书是得循序渐进的。”
赵珩脸上浮现着一层愠色,他生来就没有受过此奇耻大辱。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