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美文同人 > 汉末群星璀璨

汉末群星璀璨

佚名 著

美文同人连载

这群星璀璨的汉末,我要后世的人们都能铭记住我的名字,我要他们知道,这汉末,我为尊!...

主角:   更新:2023-08-08 04:0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的美文同人小说《汉末群星璀璨》,由网络作家“佚名”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这群星璀璨的汉末,我要后世的人们都能铭记住我的名字,我要他们知道,这汉末,我为尊!...

《汉末群星璀璨》精彩片段


汉光和三年,皇帝刘宏不顾群臣反对,立何氏为皇后,召其大哥何进、二哥何苗进入朝廷担任要职。
洛阳一时间轰轰烈烈。
而县城外二十里的赵家堡内此时亦是人心惶惶。
上百家丁分散在堡垒的四周,手中或拿着朴刀,或举着长枪短棍,更有甚者,拿着粪叉锄头,紧张的看着外面。
赵家堡说是个堡垒,其实也就是一人多高的围墙,里面几十间屋子,住着两百多号人罢了。
堡外三四百号流民衣衫褴褛,手里拿着锄头,镰刀,有些人拿着的不过是削尖的木棒,只有正门处十几人手里拿着几把长枪朴刀,还有一人拿着猎弓。
堡内最大的一间屋子里,几个女人哭天喊地叫着:
“老爷,你怎么就这样走了”
“老爷,我可怎么活啊”
“老爷你睁睁眼啊”
几个穿着下人衣服的汉子不知所措的看着这些女人在那里哭喊。
突然旁边一个尖锐的女声激动的喊道
“醒了,醒了,少爷醒了……”
赵华有些迷糊的睁开了眼睛,双耳立刻就被那些女人的哭喊声灌满,眉头一皱,发现自己躺在一张席子上,周围的人穿着打扮绝对不是现代。
正在奇怪是怎么回事,脑中突然一阵刺痛,涌入一股记忆,赵华再一次闭上眼睛,大概一刻钟才理清了现状。
自己灵魂占据的这个身体的原主人也叫赵华,老爹赵毅是陵川县第一大地主,自己是他唯一的儿子。
生母赵张氏因为生他大出血,没挺住,当天就没了,后来赵毅又娶了几房小妾,也没有再生个一男半女。
陵川县七成的买卖都是自家的,粮店、酒楼、布行、当铺,但凡赵华能想到的,他家都有。
因为陵川石多,城外能种粮食的土地不到一半,总共也就七万亩地,其中五万亩都是自家的,还有两座煤场,一座铁矿。
县城里的两个粮仓放着十万石粟米,这赵家堡还有三个粮仓,各种谷物加起来二十万石,家中存金百斤,铜钱过亿。
去年辉县大旱,地里的收成几乎没有,官吏不顾那么许多,依然横征暴敛,导致辉县数千人无奈之下只能揭竿而起,结果被官府剿灭。
赵家堡外这些人都是躲开了官府围剿的漏网之鱼组成的,本来躲进了深山,奈何眼下开春山里的食物不够,只能冒险去抢劫一些富户。
一来是抢些食物熬过些时日,二来也是准备抢夺一些种子农具,准备在深山耕种。
这些人几经打探之下,选择了陵川县最大的地主赵家,今天来围攻了赵家堡,准备劫掠一番。
可怜那赵毅,本以为自己能说服这些流民,准备给他们些粮食,将他们哄骗离开,再去县城搬救兵。
没想到几句话没说到一起,被那拿着猎弓的汉子一箭射中喉咙,归西了。
原来那个赵华没经过什么事情,眼睁睁看着自家老爹被一箭射杀,竟然活生生被吓死了,这才便宜了现在的赵华,得以再他身上重活一世。
赵毅尸体边上的那些女人还在卖力的哭嚎,赵华一股烦躁之气从脚底板升到了脑门,眼看就要家破人亡,你们不说想想办法,就知道哭丧。
“都给我闭嘴,外面几百人虎视眈眈,你们吵吵什么,要吵吵也等把外面的事情解决了再说。”赵华站起来一声怒喝道。
几个女人一下被这声大吼镇住,不敢在发出声音,几个下人也是被吼了一个机灵,原来的少爷不敢说温文尔雅,但也不会这样大吼大叫。
赵华一看屋子里的都不吱声了,皱着眉头道:“管家呢?老张,过来,问你些事情。家中男丁有多少?有多少习过武?”
管家想了想说道:“家里男丁一百四十七人,习过武的小的知道的只有不到二十。”
“都叫过来。”说完赵华走出了房间,就在门口等着。
不一会儿,十几个精壮的汉子被管家带到了面前,赵华一看,倒是有几分气势,心中稍微有些安稳。
带着这十几个人走到围墙处,向外张望了一下,转头对着他们问道
“如果让你们杀出去,赶到县城报官,你们可有把握?”
十几个人互相看了看,都不吱声。
赵华心道,看来是没戏了,也是,这些人虽然习武,但是平日里也就是欺负欺负老实巴交的农夫,又不是那些能以一敌十敌百的猛将,出去也是送死的命。
唉,该怎么办呢?
这样下去,这小堡肯定被那些人攻破,自己还没活多久就得完蛋。
突然间脑中闪过一个念头,他又想了一会儿,觉得这应该是破局的唯一办法了。
赵华又问这十几个人:“要是能把外面那些人骗了进来,你们在大门口伏击,能干掉多少人?”
十几个交头接耳的商量了一番,最壮实的那个人说道:“少爷,要是能将他们骗进堡垒,不让他们一拥而上的话,我等可以干掉最少五十个。”
赵华双眼一眯,这已经超过了自己的预估,他有些不放心的问道:“你们可别乱说,这是人命关天的时候。”
那汉子道:“少爷,我等知道,所以刚才商量了一下,确实最少能干掉五十个。”
“那就好,我有一计,可以将他们诱骗过来,但是你等要有必死之心,将领头的那几个干掉,这样我们就能活命。”
那汉子道:“少爷放心,我们都是赵家几代的家生子,家人都在堡内,知道轻重,要是能将那些人骗进来,我等必然誓死一战。”
赵华说了个“好”字,然后把自己的安排说了一遍,看着这些人道:“你们明白了吗?”
大家伙儿都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那就按我说的去准备。”
十几个人连忙分散开,各自找人去交代事情。
一刻钟后,赵家堡里面突然燃起了几处火光,堡门打开。
几十个男女拿着包袱一边跑,一边大声喊着:“老爷少爷都死了,赶紧跑啊,别在这儿等死了。”
边说边跑,有几人的包袱没有裹好一下洒落了不少的铜钱,这些人也顾不上这些,乱哄哄的跑着。
外面那些流民一看赵家堡里面突然失火,又看见堡门大开,里面那些人四处乱跑,都明白刚才中箭的那个地主赵毅已经死了,他儿子不知道怎么也死了。
本来领头的几人还有些怀疑,但是有人一看散落的铜钱,眼中一下就放出了光,拔腿就向堡垒冲了过去。
其他人一看,也顾不得多想,一窝蜂一样的冲了上去,都想着先进去了能多得一些财物。
就这样,十几个拿着长枪朴刀的,还有那个拿着猎弓的人都冲进了堡门,身后那些流民一看,也顾不上围着堡垒了,散乱的跟着一起往前冲。
先进来的那几人一看堡里面人都在乱跑,也不再多想,拿着兵器就往里冲,还没跑几步,两旁突然杀出来十几个拿着兵器的人,就这样战到了一处。
流民中就算有悍勇之辈,毕竟吃不饱肚子,又围了半天堡垒,力气不足,那比的上这十几个准备了半天的家丁,只是交手几下,就有人倒地身亡。
这一下就让这些流民心生惧意,几人转身就跑,本来还有拼命的,一看心中也是泄气,跟着一起逃了起来,这时外面的不少流民已经冲到了门口,反而堵住了他们的出路。
赵家的十几个家丁一看,顺势砍杀了过去,其他男丁也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跟着打杀了过去。
不到一刻钟,门口就躺倒了几十个流民,其他流民一看,吓得一哄而散。
而一开始跑出去的那些男丁,纷纷从包袱里拿出短兵器,一边喊着:“跪地投降者不杀”
一边冲杀了回来。
就这样,几百个围攻赵家堡的流民除掉几十个跑的太快的,剩下的都跪在了地上,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赵华躲在一个屋子里,看着大局已定,这才施施然的走了出来,所有赵家的人都崇拜的看着他,看他走近都会高声的喊一句:“少爷威武”
赵华满意的看着自己的杰作,招呼几个人去熄灭了几处火堆,然后安排人清点伤亡。
今天这一战,赵华已经将这赵家堡结结实实的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清点完后,管家来到了赵华面前,向他禀告道
“少爷,咱们堡里死了三个,杀了六十五个流民,包括射杀老爷的那个,投降的一共二百七十个,您看怎么处理。”
赵华想了想道:“都送县城官府。”
紧接着赵华让管家给自己那便宜老爹安置了一个灵堂,按照现在的习俗准备好下葬的事情。
就回到了自己的屋子,想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现在是东汉末,再过三年,借助太平道起势的黄巾军就要拉开三国序幕。
自己究竟是早早的去投靠曹刘孙,还是做好准备,在这乱世中博一个黄袍加身?
先想想投靠未来的巨头,曹操,生性多疑,只可同苦,不能共甘,自己这性子有些随意,稍微不注意就会得罪他,最后落个人头不保。
刘备,前半生颠沛流离,跑了大半个华夏,四处为家,战事不断,跟着他除非是武力值爆表的关张赵,不然随时可能没了。
而江东占据天险之位,易守难攻,倒是可以前期苟起来发育。
可惜孙坚孙策都是好战分子,义气之辈,每战必先,就算自己能化解黄祖之劫,也保不齐后面还有张祖之辈。
而孙权这家伙可是个心狠手辣的主,看看父兄留下的臣子,最后有好下场的有几个?
孙十万外战不行,内斗可是一把手,而且晚年昏聩,乱杀无辜,还不如那曹操。
至于刘表,袁绍,袁术,董卓,那更是一言难尽,还不如曹孙刘呢。
这一琢磨,竟然没有一个能投靠的,怎么办,难道真的自己去角逐天下?
自己老爹留下的那些家底倒也丰厚,毫不夸张的说,自己安心准备个一年半载,就能拉起来一万多人的队伍去打天下。
但这些家底看起来不错,但是想争霸天下,还远远不够,真想在这汉末有所作为,必须等待天时地利。
想要谋划天下,少不得要招揽人手,自己现在就是土地主一个,又有谁能看得上自己?
这乱世中没有个谋略过人的军师,等着被人玩死吧。
现在称得上可以谋划天下的就那么几个人,李儒可为第一,可惜人家一门心思跟着自己岳父董卓。
贾诩绝对第二,可是以他那明哲保身的性子,怎么可能看得上自己。
荀彧第三,可是这是个正儿八经的保汉派,最后为了汉室江山,被曹操赐死,自己又不姓刘,没辙。
田丰、沮授、审配、程昱,离自己太远了啊,而且自己现在就是一个土地主,拿什么招揽人家?
郭嘉、周瑜、法正、诸葛亮?
唉,请放过这些孩子吧,最大的十岁,最小的诸葛亮现在都还没成型呢。
想到这儿,赵华突然一拍脑门,现在才是光和三年,刘宏鬻爵卖位正玩的飞起,自己可以先捐个官啊,不需要多大,陵川县令足矣。
这样自己也是有身份的人了,后面黄巾之乱,捞些战功名望,再往上走走,等到关东诸侯讨伐董卓,说不定诸侯中还能有自己一个。
这样的话,到了群群雄并起的时候,说不定那些世家豪门还能投资自己一二,自己招揽那些名人岂不是降低了难度?
至于说真到了那个时候,自己是投靠一方,还是角逐天下,就看到时候自己的实力到底有多强,手下人马到底有多壮,再去决定。
想到这儿,赵华心中算是有了个初步的计划,那就是捐官,屯粮,招兵买马,静待天时,坐看风云。
有了计划就要开始执行。
赵华让管家找了几个昨天杀敌勇敢的家生子,带上了一千万钱去了洛阳,他交代给管家一个任务,务必捐个陵川县令回来。
安排好这件重要的事情,又让人找了几个机灵些的老妈子,教她们如何合理的养鸡鸭,如何阉猪提高猪肉的产量。
又把自家佃农找了过来,询问了一下他们如何耕作后,又把烧一些草木灰,施一些发酵过的粪便,怎么发酵,需要多久详细的教授给佃农。
赵华从小跟着爷爷奶奶下地,这些老一辈的劳动经验,让他在穿越之后受益匪浅。
就这样,大概用了五天的时间,赵家堡外就新建了两个大猪场,一个鸡场。
赵华马不停蹄的又去了自家的铁矿看了看,安排召集了周围乡村的铁匠,将一些锻造的新知识传授了出去,做好准备大练钢铁。
他估算了一下,现有的人手差不多能年产五吨左右的上好铁料,除去打造一些生产用的农具,差不多一年能打造武装两千人左右的装备。
等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完,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悄然逝去,管家也带着陵川县令的任命文书回来了。
拿着文书,赵华带着管家和几个家丁,赶到了陵川县城。
三天后,和现任县令做好交接,赵华正式的成为了陵川县说一不二的话事人。
赵华做了县令后第一件事就是招募士兵。
陵川县兵号称一曲,有五百人,实际上能有两百就不错了,赵华决定先征他一千人,设为一部,锻炼一些时间,再徐徐图之。
县里就贴了告示,招募三十岁以下的男子入伍,这年头没几个人愿意当兵,为了吸引这些人能入伍,告示里写的很清楚。
每人每月能领十文铜钱,此时十文铜钱可以买两只鸡,管吃住。
这一下来报名的人一下就爆满了,赵华看着人头攒动的招兵现场,心中说不出的满足,第一天就召了三百人,第二天来的人更多,召了五百人,第三天又来了好几百。
赵华一看,当机立断,提升了招兵的标准,把前两天召的八百人又筛选了一遍,最终五天的时间召集了一千精壮的民勇。
就在赵华把这些人召集到校场准备训话的时候,校场入口处突然一阵躁动,赵华有些不悦,这时一个小兵冲到了赵华面前,单膝跪地道
“大人,门口有一个少年闹事。”
赵华皱眉道:“因何闹事?”
“一个少年因为听说了大人的募兵令,前来报名,可是因为咱们已经召集够了人手,就不许他报名。
这少年就和县尉大人起了冲突,刚才徒手打翻了五六个辅兵,这会儿正在和县尉大人对峙。”
赵华一听,来了兴趣,也不着急训话了,连忙走到了校场入口,准备看看是何方神圣。
还没出校场大门,赵华就听见那县尉说道:“兀那少年,征兵时间已过,你本就来晚,现在还敢动手打伤我的人,真是不知死活,待我禀告县令大人,定斩不赦。”
只听一个有些沙哑的声音大声的说道:“你们这告示还没有摘下来,那就还在招募的时候,某家前来投奔,你等竟敢阻挠,待某家见了你们县令,再来理论一二。”
赵华一乐,这人说话还有几分道理,抬脚迈出门去,只见一个年龄和自己相仿的少年正对着县尉,古朴的面孔,黝黑的皮肤,一双眼睛犹如铜铃。
脸上虽显稚嫩,可这身形真是魁梧,怕是有一米八五了,胳膊粗壮比的上自己的大腿,光看这身子,就知道这小子一身的蛮力。
赵华开口问道:“你是何人?为何在此喧闹?”
那少年斜了赵华一眼道:“你又是何人,来问某家。”
县尉一看,冲那少年呵斥道:“这就是我陵川县令,赵华,赵大人,无知小儿,还不赶紧跪下行礼。”
那少年有些不信道:“看他年纪与某相仿,真是县令?”
赵华哈哈一笑道:“这有什么假的,古有甘罗十二岁为相,我做个县令,有什么好奇怪的。”
那少年一听,也不在怀疑,双手抱拳道:“某家乃是陈留典韦,本欲前往河内投亲,听闻你这里入伍不但管饭,还有钱可拿,特来相投,还望县令大人收留。”


赵华一听,心中狂喜,这少年竟是典韦,曹操的保镖,三国里武艺前十的妖孽啊。
赵华连忙出声道:“士卒已经招满了,不知你可愿做我亲兵?”
典韦一愣:“做你亲兵?可管饭?”
赵华忙道:“管,管饱,有肉!”
典韦转过身子又问道:“可有钱拿?”
赵华忙道:“有,有,一月五百钱!”
典韦挠了挠头道:“别人十文钱,某家五百?”
赵华哈哈一笑:“刚才听说你一人单挑了六个守卫,一看就是真正的猛士,五百文才能显示出你的本领。”
典韦一愣,这县令竟然如此看好自己,心中也是有些激动,脸上却是不动声色道:“既然你识得某家,但就怕有人不服,某家也让大家见识见识手段。”
说完几步走到了校场门前的旗杆,这旗杆约有五六米高,成年人腿粗细,上面一面“校”字大旗迎风飘扬。
只见那典韦一弯腰,双手擒住旗杆,口中大喝一声:“起!”
就见那旗杆竟是缓缓的被他从地里拔出,典韦脸色涨的通红,却是紧咬牙关,一寸一寸的将那旗杆拔起,县尉已经吓得张大了嘴,周围人就跟看见了怪物一般,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赵华激动的不能自已,双手使劲的鼓掌,脸色也涨的通红,口中大喊道:“好!好!真乃猛士也,典韦真壮士!!!”
待到那旗杆完全拔出,典韦双手持住,杆子离地约有一尺高下,那面“校”字大旗迎风摆动,而那旗杆好似依然在地里一样不动分毫。
赵华的手都快拍肿了,这就是‘古之恶来’!
这就是典韦!
赵华放下了拍的生疼的手掌,冲着典韦道:“典韦,我果然没有看错你,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贴身亲卫,我的性命就交到了你的手上!”
典韦闻言,走到了赵华面前,单膝跪下,双手抱拳道“蒙大人看得起,托付身家性命于某家,从今以后,典韦这条命就是大人的了,要是有人想要伤害大人,必先踏过某家的尸体!”
赵华一听,哈哈大笑,双手扶起典韦大声的说了三声“好”。
从这一天起,赵华就把县里的事扔给了县丞和主薄,反正也没什么大事,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他也懒得管,一门心思扎进了校场,专心锻炼自己,操练兵马。
典韦跟着赵华一起开始了训练,赵华暂时没有改变军队的编制,依然是五人为一伍,设伍长一名,两伍为一什,设一什长,五什为一队,设队率一名。
两队为一屯,设一屯长,五屯为一曲,设军候一名,两曲为一部,设正副校尉两名。
训练之始,赵华一改以往的训练内容,先要求所有人开始站队列,先分清左右,然后学着踢正步。
典韦奇怪的问道:“主公,为何不练习格斗射箭,反而要练习这没有意义的队列?这东西练了有什么用啊。”
赵华想了想道:“典韦啊,行军打仗和单打独斗不一样的,要是上了战场,那可是几百、几千、甚至上万人的大场面。
那时面对都是长枪大刀,乱箭飞舞,平日里格斗的那些招式很多都是用不上的。
所以要有良好的纪律来约束,咱们练习队列的作用就是让士卒知道什么是纪律。”
典韦不服气的说道:“某也曾听人说过令行禁止,难道这队列就能做到?只要某带头冲锋,后面的兄弟跟上,只需一次冲锋,就可将对方拿下。”
赵华笑道:“我知道你勇武非常,可是你能确保所有人都和你一样吗?”
典韦道:“所以才要教他们格斗技击,到时候跟着我一起冲啊。”
赵华笑道:“百人以下的战斗,典韦你这样没问题,可是千人、万人呢?如果我是主帅,下令缓步前行,可是你带的人有些跑步前进,有些不为所动。
冲锋在前的被对面的箭矢射个透心凉,原地不动的受到同伴死亡的冲击一哄而散,你说这仗还怎么打?”
典韦犹自嘴硬道:“我带的兵不会如此,肯定和我一起冲”
赵华哈哈一笑道:“那好,我也不多说,这里正好两曲人马,咱俩个带一曲,半个月后比试一番,赢了的每人奖励二斤肉,一斤酒,输了的什么都没有,还要给赢了的人洗半个月的衣服。
怎么样,你可敢和我比一比?”
典韦一听,大感有趣,当下应了下来。
接下来的半个月,典韦每天督促自己那一曲五百人苦练技击,各种的招式悉心的传授。
五百人挨个和他对练过一次,典韦深深的感觉到自己赢定了。
反观赵华这边竟然真的只是教导这些士卒站队列,赵华大声的训斥着这些新兵:“站,就要有个站像,站似一棵松,都看我,像我这般站直了。”
众人盯着赵华,看他站的笔直,真就像一颗青松一般挺拔。
“脚跟靠拢,脚尖向外分开,两腿挺直并拢,挺胸,收腹,两肩要平,双臂下垂伸直,手指并拢,头放正,脖子挺直,嘴巴闭紧,两眼向前平视。”
几百人看着赵华,有样学样,毕竟他是县令,他给大家伙儿发钱供饭,不听他的听谁的。
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赵华教会了所有人站姿,下午的时候赵华又教导他们踢正步,相左向右转,集合解散。
好多人不分左右,闹了不少笑话,笑的最厉害的就是典韦,他心想,你就好好命令他们前进后退就好了,弄什么向左转向右转的,这不是笑话是什么。
赵华不理旁人的嗤笑,严令自己这一曲不要分心,按照要求去执行自己的指令,要是有不听话的,立马拉出去一顿板子伺候。
就这样,花了整整三天,才让所有人知道了左右之分,知道了集合解散,知道怎么踢正步,怎么正步走。
然后赵华又按大小个重新排整了队列,调整了队伍,让他们熟悉了自己的编号。
他又将十个队分成两拨,都拿着白蜡杆平举对冲,要是有害怕受伤不听号令的,还是拉出去一顿板子伺候,五百人身上或多或少的都受了不少伤。
赵华依然不肯放松,接下来的十天,每天就是这样喊着让这十队人互相冲锋,或者突然喊着让几队几队突然解散,再突然集合。
赵华这边的士卒都万分羡慕的看着典韦那边的士卒学习着各样的技击,而典韦那边的士卒在练习之余都是笑着对这边鼻青脸肿的士卒指指点点。
就这样,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到了约定比试的这天,典韦这边的士卒士气高涨,都等着痛揍对面的伙伴,然后让他们给自己洗衣服。
赵华这边的士卒却是有些无精打采,要不是赵华的板子就在身后,怕是已经无心比试,直接认输了。
典韦哈哈大笑的站在队伍的前面,等着比试的开始,而赵华却在一边的高台上拿着一个铁制的喇叭,微笑着看着下方。
两边都拿着白蜡杆子,做好了准备,只听赵华大喊一声
“开始。”
典韦举着一根白蜡杆子就冲了过去,只是他速度太快,身后的士卒跟不上他的速度,只能乱七八糟的向前冲去。
赵华拿着喇叭喊道
“五队、六队,立定,抬枪。一、二、三、四队抬枪,跑步前进,七、八、九、十队向后转,跑步走。”
典韦这时已经冲到了五队面前,手中长棍向前刺去。
赵华大喊道
“五队,刺,六队前进,向右转,刺。”
典韦只见几十只白蜡杆子冲着自己就来了,当下收招,手中长棍一横,舞动了起来,竟然挡住了前面的攻击。
这时右边的几十只长棍也攻了过来,典韦一时手忙脚乱,只恨自己没有多生几只手,连忙左右招架,可是他挡的住几人,十几人,这上百人一顿乱刺,他又怎么能挡住。
交手不到三个呼吸,典韦就被打到在地,这时他带领的士卒还没冲过来,一见典韦这么厉害的带头人都被击败,前面的人有些犹豫,不知该怎么办。
后面的人已经拥了上来。
赵华站在高台上一看,立刻大喊道
“一、二、三、四队立定,向左转,刺。六队向左转,跑步走,五队抬枪,跑步走。七、八队向后转,跑步走,九、十队,向右转,跑步走。”
就这样大声的喊着指挥,不到一刻钟的时间,赵华这边除了五六个因为跑的急自己跌倒的,竟是没有一个人受伤,‘消灭’了典韦队的五百人。
意料外的大胜就这样发生在眼前,赵华这一曲的人都高兴疯了,没想到那么无聊的站队列,训练了一下,就这样打败了对面的伙伴。
典韦鼻青脸肿的走到了赵华的面前,满面羞愧,一脸沮丧的单膝跪地道:“主公,我错了。”
赵华一把拉起了典韦笑道
“典韦,不要这么沮丧,要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坐卧有矩,进退有序,要是这些士卒的素质再能提高一些,个人的技击也有所长进。
那样才是真正的精锐之师,再经过几场厮杀,凝聚了自身的军魂,那就可以说一声,天下至锐了。”
典韦听着赵华对眼前队伍未来的描述,一脸的向往道
“主公,果然非常人也,某家定当追随主公建功立业。”
赵华哈哈大笑道
“会的,会的!你我定会名传千古!”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