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美文同人 > 重生六零美满人生

重生六零美满人生

佚名 著

美文同人连载

云子桐的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车祸死亡胎穿成了权臣庶女,还没等长大嫁人就遭全家灭门再次胎穿却是物资匮乏的六十年代,以为要尝遍生活的艰辛哪知不但有全家人宠着,还有他护着,也没无脑极品亲戚添乱最终成为人生赢家的典范...

主角:   更新:2023-08-08 03:5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的美文同人小说《重生六零美满人生》,由网络作家“佚名”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云子桐的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车祸死亡胎穿成了权臣庶女,还没等长大嫁人就遭全家灭门再次胎穿却是物资匮乏的六十年代,以为要尝遍生活的艰辛哪知不但有全家人宠着,还有他护着,也没无脑极品亲戚添乱最终成为人生赢家的典范...

《重生六零美满人生》精彩片段


当云子桐有意识的时候,听到外面不断传来一个上了年纪的妇人“昌德家的,用力,差一点点就看到头了,用力呀...”的喊话声,以及一个年轻妇人痛苦压抑的声音,又感受到四周的不断挤压向前,有过一次类似经历的云子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自己又一次穿越了。
是的,又一次。一开始云子桐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姑娘,小富和睦的家庭,顺顺利利的上了大学,却在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父母出门旅游遇山洪双双过世,好在没有极品亲戚,拿到父母的保险赔偿金,还有亲戚的照理,云子桐按部就班的处理完父母后事,紧接着没多久大学也毕业了。
毕业后,云子桐找了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平平淡淡的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年龄大了就相亲找了个搭伙的男朋友,准备处段时间就结婚成家。可惜天有不测风云,还没等结婚云子桐就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个酒驾的司机给撞了,当场死亡,死了就死了,反正云子桐性子恬淡,没什么执念。
本以为会去阴间和父母团聚,可没想到穿到了一个历史上不曾有过的朝代,成为了一个刚出生就没了姨娘的庶女,爹还是当朝宰相,本以为这是个宅斗剧本,做个被欺压的庶女,成为炮灰,或者逆袭成人生赢家。没想到府里异常和谐,一切都按规矩来,想斗都斗不起来。少爷被养在前院,由宰相爹亲自教导。小姐被养在后院,归主母管,从小按名门闺秀的培养套路来,琴棋书画,绣花管家,一样都不少。
就这么安生的过了十几年,本以为及笄后找个门当户对的官宦人家,自己又不求爱情,又有个当宰相的爹,能够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怎么能想到自己那个宰相爹原来是个有大志向的,暗戳戳的准备着造反呢,可惜棋差一招,满门皆诛。在这个满门范围里的云子桐姑娘,就又死了一回。
本以为这回总该到地府去报到了吧,结果好了,又成了个奶娃娃,不过好死不如赖活着,有的活就好好活活着吧。
虽然想了这么多,其实也只是一瞬而已,云子桐就被向前的推力顺着产道滑出,接着哇哇叫了两声,表明着云子桐又一次顺利出生了。
“生了,是个女娃子。”是那个上了年纪的妇人的声音,妇人就是云家请的刘产婆,因为是个女娃,语气中难免带点淡淡的嫌弃,怕自己的喜钱少了。
可云子桐是个成年人的思维,语气中嫌弃的意味还是敏感的察觉到了,还以为出生在这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中,不管富裕贫穷,这辈子要比前两世更糟了呢。瞬间补脑了N多即使在现代也时常听说的因重男轻女而酿成的惨剧,哈哈,只能说云子桐的脑洞也是挺强大的。
还好峰回路转,接下来的声音却让云子桐瞬间放了心,刚出生的小孩子本来就没多少精神头,就此安心的睡了过去。
产房外,听见刘产婆声音以及孩子的哭声,老爷子云明义激动的开口,“女娃好,女娃乖巧,我终于有孙女了。”谁叫老伴死得早,两人就只有一个儿子,家里除了儿媳妇就没有女的了呢,老爷子也没重男轻女的思想,当然以稀为贵啊。
“哦~~我有妹妹了,妹妹肯定香香软软的,比臭弟弟强多了。”已经有了一个弟弟的云子松开心的说,说着就想冲进产房看妹妹,结果被他老爹云昌德给逮着,“我盼了许久的闺女,我这当爹的都还没看呢,后面排着去。”就自个儿急匆匆的进产房去了。云子松见状也只能紧跟在自个儿爹屁股后面,也进去看妹妹了。
留在外面的老爷子不适合进儿媳妇的产房,见他们父子俩进去了,就忙喊:“昌德,乖孙女收拾好了就赶紧的抱出来让你爹我好好瞧瞧。”
“妹妹,妹妹,妹妹在哪里?哪里有妹妹啊?”同样在产房外四岁的云子杉还懵懂着,他等在外面纯粹是因为大人们都等在这儿,现在娘生了,也没跟着爹和哥进产房。
老爷子这才注意到二孙子还留在外面,“小杉啊,你娘在里面刚给你生了个妹妹,妹妹现在还在房间里面,妹妹是我们的亲人,小杉以后可要好好保护妹妹,不能让别人欺负妹妹。”老爷子温声跟自己二孙子说着。
“嗯,保护妹妹,不欺负妹妹。”其实云子杉还小,听爷爷说了后也没管妹妹到底在哪里,因为他的重点已经被带最后两句,于是就跟着说了一遍。
这时产房内,刘产婆看着云昌德那欣喜劲儿,一进来就从自己手里接过包好的女娃子亲香,连带着大儿子也都垫着脚围着妹妹瞧,实在不能理解,不过不理解也没事儿,看样子总归自己喜钱是不会少了。
“昌德啊,这孩子已经生了,婶子我这就回了。”
说着,刘产婆就打开门往外走,云昌德这时一心抱着自己刚出生的闺女,怎么也看不够,连进来时老爹让把闺女抱出去给老爹看看的话都没听见,哪还记得要给刘产婆喜钱啊。
还是老爷子看见刘产婆出来才想到这事儿,连忙给拿了一块钱作为喜钱塞给刘产婆:“他刘婶儿,谢谢你来给我媳妇儿帮忙啊,这天色也不早了,家里这会儿也乱糟糟的,我就不留你了。”
刘产婆一看,竟然是一块钱,立马露出了笑脸,“哎呀,做你家的女娃子可真是掉福窝窝里了。”要知道这时候一块钱可是能买不老少东西了,别家即使生了男娃的最多也就给个五毛八毛的,还有的就不给钱,送点鸡鸭蛋什么的,生了女娃的有些甚至给点粗粮就算不错了。
送走了刘产婆,老爷子立马让儿子出来,从他怀里抢过孙女,两个儿子也都乖乖围着爷爷看小妹妹。云昌德也就进去看看自己刚生了闺女就脱力晕过去的媳妇儿张翠芬,给媳妇儿掖了掖被脚。
没一会儿,张翠芬就醒了过来,晕过去之前张翠芬也是听见自己生的闺女的消息,之前已经有两个小子了,这会儿有了闺女儿女双全,更是高兴,连忙让孩子她爹把孩子抱过来瞧瞧,顺便看看有没有奶水,有就给闺女喂了,免得饿着了。
“爹抱着呢,我先给你端碗公鸡汤,补补身子,也好下奶,明儿一早就去白溪村给爹娘报信儿。”说完,云昌德就去端灶上正热着的公鸡汤,家里多了个香香软软的闺女儿,别提有多高兴了。


云子桐出生的第二天一大早,距离祁水县三十里路远的白溪村,得了信儿的张母就带着家里早就准备好的一斤红糖,一斤红枣,一只公鸡,一篮子鸡蛋和一小袋白面,跟着来报信儿的女婿,坐在飞鸽牌自行车的后座,顶着寒风,一路颠簸去了县里。
也就张家,张父是白溪村的村长,家里小有积蓄,而两口子膝下四个孩子,就张翠芬一个闺女儿,才能带着这么些东西去看做月子的闺女儿,这年头普通农家能有粗粮填饱肚子就算是不错的人家了,能拿出一篮子鸡蛋,送点白面,那已经算是农村里很心疼闺女儿的人家了。
到了云家后,张母先跟亲家公云明义打了招呼,又得知大外孙云子松已经去县上的小学上课了,小外孙因为人还小,觉多,昨晚还睡的晚,现下还睡着呢,就没去看他,跟着女婿去看闺女儿和刚出生的外孙女儿了。
“娘,你来了,大早上的过来,多冷啊,快到炕上来暖暖。”
张翠芬躺在床上,抱着刚喝完奶的却已然睡着的闺女儿,看着气色还不错,人也挺有精神的。
“娘不冷,快给娘看看娘的乖乖外孙女儿,哦哦,我外孙女儿多俊啊,真惹人疼。”见闺女儿身体状况挺好的,张母乐呵呵的看着抱在怀中的外孙女儿,怎么看怎么喜气,当然这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她孙子辈中全是小子,要是已经有了好几个孙女儿,可不见得现在还会这么稀罕还是奶娃娃的云子桐了,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对了,囡囡起名儿了没啊?”张母抱着云子桐轻轻的左右摇着,一只手还缓缓的轻拍着云子桐的背。
“起了,起了,她爷昨晚起的,叫子桐,云子桐,他爷说‘梧桐断角,希望桐桐能够柔韧坚强,平安长大。’”张翠芬利索的说道。
张母没念过几天书,不懂云老爷子讲的这四个字的是啥意思,听见名字里有平安长大的寓意,就连声说这名字取得好,之后又照顾了闺女儿半天,发现虽然亲家母没得早,但女婿把闺女儿照顾的挺好,而且她在这儿照顾闺女也不合适,家里还有事要做,俩孙子也还要她照看,吃过中饭就让女婿把她送回白溪村了,过几天可以再来看看。
又过了几天,云子桐已经能看见一些模糊的影子,也通过这几天家里的对话大致明白了自己第三世的生活环境。
她的名字还是云子桐,对于这跟随了两世的名字不用换,还是挺高兴的。
现在是1962年,比第一世自己生活的时间还要往前推几十年,不知道跟第一世的是同一个世界,还是只是平行空间,但鼎鼎有名的三年大自然灾害确实按照原来世界的历史轨迹,在这个空间刚刚过去,现在家家户户勉强能吃的上高粱,苞米,红薯等粗粮,吃肉那真是过年也不一定有的奢侈事。
但自家条件好像挺不错,家里基本上不怎么吃粗粮,还是以细粮为主,时常能吃顿肉打打牙祭,这世的娘做月子还能吃点红糖红枣补补血,甚至能喝上鸡汤养身子。
爷爷叫云明义,是县里好几家工厂的技术顾问,平时没啥事儿,只有厂里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才去趟厂里帮着解决解决,就这一个月还拿着几十块的工资,奶奶郑云淑早逝,至今爷爷也没再娶,自个儿带着俩人的独子过日子,直到儿子结婚,有了孙子,现在还有了孙女儿,就更不会有再娶的想法,尽管这时的他也才将将五十岁。
爹叫云昌德,是祁县公社的干事,一个月也拿着几十的工资。娘叫张翠芬,是县里供销社的售货员,娘家在白溪村,坐完月子重新上班一个月工资也有小二十。
有两个哥哥,大哥八岁叫云子松,上小学三年级,二哥四岁叫云子杉,太小还没上学,平时由爷爷带着,还给他启蒙。
现在一家子算上云子桐也就六口人,一个月有一百来块钱的收入,还有各种票据,在这个一块钱就可以买老多东西的年代,真算得上是吃穿不愁,羡煞旁人。
一家子住在这祁水县里的一个一进院子里,共有八间房,三间正房,正房两侧各有一间耳房,正房对面是倒座房,倒座房间数与正房相同,据说这是云家的老宅。但这个时期甭管是不是自家的祖产,能够一家人住一个院子的简直是凤毛麟角,只能说云家关系够硬。
时光匆匆,三个月过去了,张翠芬也早就出了月子去供销社上班了,云子桐秉持婴儿的本性,吃了睡,睡了吃,全家人当然除了太小的云子杉都感叹云子桐的乖巧,饿了就哼哼,想尿了也会哼哼,云子桐又不是真正的婴儿,当然更不会哭闹,所以只要云子桐笑一笑,大家心都要甜化了。
白天,因为儿子媳妇儿都去上班了,儿媳妇儿只有中午才会回来做饭,顺便给孩子喂喂奶,所以云子桐基本上都是老爷子带着,一回生二回熟,这都第三回了,老爷子抱人的姿势能不标准嘛,云子桐被抱的很舒服,间或悠闲的听听老爷子对二哥的启蒙教育,听二哥清脆的童声背三字经,千字文。这也能从侧面表明云家的底蕴还是不错的,毕竟在这个温饱也成问题的年代,还有多少人会去注意孩子的教育问题。
二哥云子杉还小,又跟云子桐朝夕相处,很快就喜欢上了一天一个样变得白白胖胖的妹妹,不时的在床边围着或者围着爷爷,想让妹妹叫哥哥,说些爷爷教的要爱护妹妹,保护妹妹的话,当然这时云子桐还说不出话,偶尔露个笑脸,咿呀几声,就让云子杉乐此不疲,也许妹控就是这么慢慢萌芽形成的。
晚上,爹下班回来,大哥放学回来就从张翠芬或者老爷子手中接过云子桐,偶尔同时到家的话,还得斗智斗勇,赢的那个才能抱云子桐。如果是爹赢,云子桐就免不了被各种举高高,如果大哥赢,云子桐会不时的被动动四肢,亲亲嫩脸。
第三回当婴儿的云子桐感受着这几个月来全家人的关爱,心里暖暖的,觉得这辈子一家人相亲相爱肯定能过得很幸福。


再长大一点儿,云子桐能自己自由进出密室之后从书柜上翻出了一本绣谱,就跟家人说了想要学习刺绣,家里人想着家里条件不错,也不需要女儿家自己做衣服穿,没必要家中的宝贝去吃学刺绣的苦,特别是老爷子,以前在上海可是听说过不少绣娘年纪轻轻就眼睛看不见了。
但云子桐觉得刺绣能静心,上辈子就通过刺绣挨过了好多不顺心的时候,毕竟当时是庶女,还没有亲娘照顾,即使不开心也不能表现的面上,只能自己默默忍受,也练就了不俗的绣技,刺绣已经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多的成为了云子桐习惯的一部分。因此,有机会再把这个习惯光明正大的展示出来,这次的学习是必须的。
云子桐坚持要学,也没见她戳到手,每天的练习时间也不久,反正也就浪费点布啊,线啊,就随她去了,女孩子会点针线活也是好事。
于是,等不久之后,全家人都收到了云子桐自己绣的礼物,给老爷子的是绣着松柏的荷包,给爹的也是荷包绣着玄武龟,给娘的是绣了兰草的手帕,给两个哥哥准备的是绣了墨竹的书袋,因为时代环境的关系,都选了不怎么惹人注意的颜色。虽然东西各不相同,却都活灵活现,这令一家子都十分惊叹云子桐的天赋又暖心于云子桐的孝心。
迫不及待的,第二天纷纷悄无声息的带上云子桐送的礼物,出门默默得瑟去了,连老爷子也都去了工厂里溜达了几圈,逢人也不明说,就是笑。有眼尖的人注意到问起,一家子的回答瞬间同步,都轻描淡写的回人家,是孙女儿(闺女儿、妹妹)练手绣的。哈哈,这也得有人信啊,谁家练手的都能这么好看。不过云家人也不在乎别人信不信就是了。
在温饱尚成问题的年代,大人们还好,能克制心里的欲望,毕竟县里也不是谁家都像云家那样负担小的,很多人家两三个工人的工资要养活家里十几口人,就那点布票,给衣服打补丁可能都嫌不够,哪里还有多的布头来做这些,家里的婆娘也没这个绣技啊。
而小孩子们哪管这些,特别是家里受宠的,看见云家兄弟的书袋都回家嚷嚷着要,有些家里稍稍好一点的,被闹得没办法了就只能忍痛凑点布出来,让家里针线活好一点的再给绣点简单的花样,当然这花样跟云子桐的肯定没得比,但好歹把孩子给糊弄过去了。
那段时间,学校里孩子们都以自己有个绣花的书袋为荣,云家哥俩算的上引领了祁水县六十年代校园的流行风潮。
还没等这风潮过去,云子桐就到了可以上学的年纪,第一世的云子桐不是学神,但好歹也是个小学霸,虽然中间隔了二十来年,但怎么说也是可以轻松碾压周围一票人的,由此开启了跟一般学生有所不同的校园生活。
时代所限,老百姓的生活条件都不太好,家里孩子又多,很多家庭不能让所有的孩子都上学,这就涉及到选择的问题,即使明面上规定男女有一样的受教育权,但由于华国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这时候能上学的大多是男孩子,女孩子能上学不是家里条件好,就是在家里受宠爱。
一开学,因为长得甜美可爱,穿着整齐干净没有补丁,在一群脏兮兮的小不点儿中格外的引人瞩目,除了极个别嫉妒心强的女孩子,云子桐普遍受到喜爱,尤其是男孩子,虽然还小,可追求美好的事物是人本能的追求。
再加上有两个是学校风云人物的哥哥一起上下学,云子桐入学的生活可谓顺风顺水,刚开始,平时除了上课时间,基本周围都围满了小孩子请她一起玩游戏,不过她可受不了像其他真正的孩子那样过家家,玩泥巴,丢沙包,总是不着痕迹地拒绝,渐渐的邀请的孩子就少了,她的耳根子也清净了不少,千万不要小看小孩子的你言我语,一群孩子杂乱的说话声全加起来也许会比一百只鸭子的叫声还令人难受。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会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是一条不变的真理,即使这个学生不太活跃也不会改变既定的结果。
在一次次满分的考试成绩中,云子桐不参与其他孩子们的活动所引起的不满渐渐消散,慕强心态,孩子们都开始崇拜她,老师也很喜欢她,慢慢地校园生活就开始变得相对自由起来,只要保持好学习成绩,上课期间也可以看点手抄版的古籍,扩大自己的知识积累,杜重复学习已知知识点浪费时间。
就在云子桐的校园生活刚进入正轨的时候,在原来的世界的历史中比较动乱的时期在这个时空同样的时间段重复上演。
随着这阵风潮的袭来,云子桐明白原来轻松惬意的校园生活将一去不复返,不管是自己的穿着,言语,还是行为都要注意起来,她在看的手抄版古籍也必须转明为暗,不仅给书包上一层严密的教科书外壳,而且为了避免被人不小心看到书里的内容以此为由来高发她,她一到课间就避到去人少的角落看书,跟同学间的交流越发的少了,除了和哥哥们一起上下学,平常都是独来独往,同学们对她的行为也慢慢习以为常,因此一直没人发现她看的书并不是真正的教科书。
人老成精,云子桐从原有的记忆里得知的事情,老爷子已经从蛛丝马迹里察觉到了此次的不同寻常,因此,已经让全家人换上了打上补丁的衣服,平时都随手拿着红宝书翻阅,一切引人注目的事情全都杜绝,使一家人平稳的度过了这个时期。
在这期间,除了云家人,没有人知道云子桐把家里收藏的她感兴趣的古籍都看了一遍,扩大了自己的知识存储量。而且,她每天坚持练字,把褚遂良的楷书与前世练的簪花小楷结合起来,形成拥有自己风格的独特楷体。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