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绿色小说网 > 美文同人 > 游戏开拓者

游戏开拓者

佚名 著

美文同人连载

地震中主角误入空间实验室的设备中,重生于1980年的自己身上(实际上是意识被传送到一个和现实世界相似的平行世界,替换了平行世界中自己的意识)。利用自己擅长的技能,写软件,出国,建立自己的软件帝国。之后回国,拉拢人才,成立公司,将事业拓展到国内。基础打好后,开始从无到有建立国内的游戏产业,经历90年代中期的顺境和之后的逆境、困境,最终找到办法将国内游戏产业发展壮大并走出国门,让中国成为一个游戏产...

主角:   更新:2023-08-08 03:2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的美文同人小说《游戏开拓者》,由网络作家“佚名”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地震中主角误入空间实验室的设备中,重生于1980年的自己身上(实际上是意识被传送到一个和现实世界相似的平行世界,替换了平行世界中自己的意识)。利用自己擅长的技能,写软件,出国,建立自己的软件帝国。之后回国,拉拢人才,成立公司,将事业拓展到国内。基础打好后,开始从无到有建立国内的游戏产业,经历90年代中期的顺境和之后的逆境、困境,最终找到办法将国内游戏产业发展壮大并走出国门,让中国成为一个游戏产...

《游戏开拓者》精彩片段


距离奥运会开幕还有88天,张乐行再一次打开大智慧观察大盘,依旧还是满屏令人悲观的绿色,期待之中的奥运行情迟迟没有到来,只能失望的关掉行情软件,把精力重新投入到自己的程序优化之中。
张乐行这辈子不顺心的事情甚多,1980年的一场意外让他从此孤单一人,靠着邻居赵叔的帮助,才算完成了高中的学业,后来还幸运的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在分配的工厂混了好几年,之后顺着改革的春风南下广州打工,断断续续的在好几家公司干过,有成功也有失意,不过倒是积累了不少各种行业的经验,也开始逐步接触到一些网络通信技术。2001年在机缘巧合之下来到目前工作的一家位于西南地区的物理研究所,负责技术维护。奋斗了几年,张乐行总算积攒了点存款,去年看着股市红火,也学着人家把资金投入股市,可惜时运不济,还没享受几天赚钱的乐趣就开始坐过山车,一路下滑到今天。研究了几个月股市,却依然看不到未来的方向,想到自己已经年过不惑,他的心里一片哇凉哇凉的,如果不是自己还有点兴趣爱好的话,这日子都不知道该怎样过了。
张乐行的主要爱好有两个,一个是游戏,另一个是程序设计。对游戏的兴趣还是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发现的,一次帮同学送资料去学校的机房,偶然看到有人在一台苹果II上玩《吃豆》,虽然画面很简单,却仿佛带着无穷的吸引力,让张乐行一直在电脑旁边站到下课。后来张乐行又在同学家见到当时还很稀罕的小天才游戏机(其实就是任天堂红白机的翻版机),这让他看到了一片新的天地。在工厂的几年,没别的收获,倒是让张乐行攒下点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游戏机和一台黑白的二手电视。漂泊在广州的岁月里,张乐行的装备也开始换代,从世嘉的MD到任天堂的SFC再到索尼的PS,游戏卡带和光盘也积攒了不少。后来因为工作关系用电脑比较多,渐渐的又开始接触到花样繁多的电脑游戏,从最早的《模拟城市》一直到新鲜出炉的《恐龙猎人》。
而之所以对程序设计感兴趣,却是源自于游戏设计的梦想。自从接触过任天堂红白机上的游戏后,张乐行就一直希望有一天自己能亲手做出一款这样的游戏。这个梦想一直到来到研究所上班才有时间去实现,在外星论坛混迹多年后,张乐行终于搞清楚任天堂游戏的制作方法,并做了几个简单的游戏发表在论坛上,虽然下载者缪缪,但也算让自己过了一把游戏制作的瘾。前些年开始迷上了中古计算机论坛,对苹果II的汇编程序设计发生了兴趣,甚至还尝试起自己编写一个苹果II上的操作系统,经过网上查找资料和讨论,张乐行最后写出了一个有1500行源代码的操作系统来,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模拟器上实现的。这个操作系统参考了不少前人经验,功能比较强大,在张乐行常泡的中古计算机论坛上还弄出了点影响来,更被好事者起了一个“Kylin”的名字,甚至还有高手把这个操作系统移植到一台古老的IBMPC-XT主机上,张乐行研究过他修改的源码后,深感受益良多。
今天开始的操作系统优化工作已经是源代码发布后的第三十六次优化,张乐行这段时间看了不少参考资料,对操作系统设计方面有了很多新的想法,本次的优化就是验证一下自己的构想。完成局部代码修改后已经到了下午两点,张乐行揉了揉有些酸疼肩膀起身来到窗边,窗外是一片小花园,碧绿的草地之上生长着几株高大的乔木。花园中间是一座喷水池,不时冒起忽高忽低的水柱,在午后的阳光映照之下,闪烁着金黄色的光芒。
身后传来一阵刺耳的警报声,张乐行转身来到工作台前,发现报警声来自监控电脑,监控屏幕上代表16号实验室的图标正闪动着红色警灯,应该是网络出现了通信故障。
“马帅……”张乐行习惯性的招呼着,却想起今天中午马帅临时了请假,没办法了,只好自己亲自跑一趟了。
提着工具箱张乐行来到电梯里,伸手按了B5(负五层)的按钮,一阵轻微的晃动,电梯开始下沉。看着楼层指示灯一层层的跳动着,张乐行突然没由来的一阵心慌,好在电梯门很快打开了,负五层到了。张乐行走出电梯,沿着通道往前走,也许正好是休息时间的缘故,通道里一个人也没有。一直走到通道的尽头,张乐行来到了16号实验室大门外,大门旁边的多功能指示器上代表网络故障的红灯亮着,看来监控系统并没误报。
张乐行拿起挂在胸前的识别卡在门口的读卡器上刷了一下,“嘀”读卡器上的绿灯亮起,实验室的大门开始慢慢的向一侧滑动。收起识别卡,张乐行提着工具箱走进了实验室。
这应该只是实验室的外间,面积大约二十多平米。左手边有一个门,门旁边的读卡器上亮着红灯,看起来应该是关着的,从里面隐隐约约传来轻微的嗡嗡声。另一侧靠着墙边摆了一张办公桌,上有一台液晶电脑,估计出故障的应该就是它了。张乐行拿出检测工具开始检查网络,靠着强大的福禄克斯,很快找到了故障原因——墙上的信息模块失效了。好在工具箱里有备件,更换过模块后,网络马上就恢复了正常。
这时张乐行发觉房间温度似乎比刚进来的时候高了一些,额头都开始有汗珠渗出了。擦了擦额头的汗,张乐行站起来准备放松一下。突然实验室里一阵剧烈的晃动,张乐行立足未稳,身不由己的向后跌去。张乐行拼命挥动着手臂,整个人转动了差不多一百八十度,才总算勉强使自己站住了。张乐行喘息着,伸手去扶墙,没想到一阵更剧烈的晃动传来,他再次跌跌撞撞的向前扑去。前方紧闭的房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打开了,露出里面一台巨大的机器,从机器里有嗡嗡声传出,在它的中间是一束粗大的白色光柱。
张乐行发现自己前进的方向正是机器中间的光柱,只是随着晃动的加剧,光柱开始发生波动,机器的嗡嗡声也开始变得忽大忽小。张乐行本能的感觉到一丝危险,努力的试图控制住自己的身体,可惜很快他就绝望的发现自己的努力是徒劳的。
勉强抵抗了一阵,张乐行还是跌进了白色光柱之内,光柱开始剧烈波动,机器的嗡嗡声也越来越响。一股股强烈的撕裂感传来,抵受不住的张乐行眼前一黑,晕了过去。现场的监控器记录下了张乐行最后的时刻,随着机器嗡嗡声不断增大,白色光柱中的他身影越来越淡,最后消失无踪,没多久监控器上就只剩下一片白色的雪花噪点。
……



感觉似乎过了一个世纪那样长,张乐行慢慢有了知觉,喉咙里就象是含了一团火一样的难受,忍不住喊道“水,水”,可惜干渴的嗓子只能发出一阵呻吟。一些清凉的液体沿着口腔流了进来,张乐行咽了一口,喉咙似乎没有开始那么难受了。张乐行慢慢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白色的天花板和墙壁,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消毒水的气味。床边坐着一个陌生又感觉很熟悉的中年女人,她手里还端着一个搪瓷茶杯,茶杯边上露出一个汤勺把。
“我这是在哪?”张乐行沙哑着嗓子问道。
“你现在医院,已经没事了,不要担心。”中年妇女回答道。
“我昏迷多久了?”
“已经有三天了。”
“所里没发什么事情吧?”
“什么所里?”
“空间物理研究所啊,我记得那天地面晃动得好厉害。”
“空间屋里,那是搞什么研究的?”眼前的中年妇女似乎很困惑。
“那我是怎么到医院来的?”张乐行感觉很疑惑,难道所里没管自己。
“就在三天前,你搭的汽车出了车祸。不过你比较幸运,身上没什么伤,只是一直昏迷不醒。”中年女人关切的问道,“你要不要再喝点水?”
“车祸?我明明记得我是在实验室晕倒的。真是奇怪?真是的,所里怎么也不派个人来?”张乐行心里嘀咕着,突然头部一阵巨疼,就像有一只手在揉捏大脑似的。
“啊……”张乐行忍不住用双手紧紧抱住头,一阵眩晕袭来,他又昏过去了。在他失去知觉之前,隐约听到有人在呼喊着医生。
……
等张乐行再次醒来,发现床边多了一个穿白大褂的男医生。医生看到他醒来,俯过身来问道:“嗯,还有没有哪里感觉不舒服?”
“感觉好多了,头好像也不疼了。”张乐行回答道。
“不要担心,开始头疼可能是车祸的时候头部受到碰撞,有点轻微脑震荡。好好静养几天,很快会没事的。”医生安慰道,又直起身向床边的中年妇女小声交代了几句,然后转身走了出去。
张乐行闭上眼睛,在别人看来也许是想休息一下,其实他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震撼。因为自从张乐行再次醒来,他的脑子中就好像多了很多东西,他想起有关车祸的一些片段,轰鸣的引擎、剧烈的碰撞、破碎的窗口、刺眼的白光、恐惧的尖叫、飞腾的肢体、墨绿的水面,这一切是那样的熟悉,就好像他小时候发生的车祸一样。张乐行觉得到自己身上一定发生了什么,要不然怎么会从实验室突然一下到了车祸现场。
休息了一会,张乐行睁开眼睛坐了起来,看了看旁边坐着的中年女人,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一些东西,“她是爸爸厂里的同事,姓魏”。
爸爸以前的同事看起来还挺年轻的,张乐行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不过为了搞清楚情况他还是张口问道:“魏阿姨,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嗯,我记得今天应该是3月13号了。”
“3月,我记得那天出事的时候应该是5月12号,难道自己昏迷了这么久?”张乐行心里琢磨着,觉得有些困惑。
张乐行继续问道:“魏阿姨,今年是哪一年啊?”
“80年啊,真是可怜的孩子……”魏阿姨怜惜的摸了摸张乐行的头。
“啊!”张乐行如遭电击,不经低呼一声。1980年3月13号,那三天前就是3月10号,这不就是当年导致父母双亡的车祸发生的日子嘛,难道自己像那些网络小说上讲的一样,机缘巧合之下重生了?可是别人重生回去的时机都挺好的,还有机会改变自己家人的命运,可是自己回来的时候却偏偏错过了,而且刚刚好就是那一天,张乐行的心中感到无比郁闷。
“魏阿姨,你知道我爸妈在哪吗?怎么好几天了都没看到过?”张乐行心中怀着一种侥幸,希望因为自己重生能给父母的命运带来转机。
“孩子……嗯,你爸妈没事,好好休息,等出院了再说。”魏阿姨似乎有点欲言又止,而且表情有些异样,眼角有些泪花闪动。
看到魏阿姨的表情,张乐行知道自己最后一丝希望已经落空了,身体仿佛一下失去了力气,整个瘫软到病床之上。
………………
一个星期后,张乐行出院回家了,身体已经无事,心情却依然有些灰暗。回家后,张乐行终于从前来探望的叔叔阿姨们那里了解到车祸发生那天发生的情况,整个过程和他记忆之中差不多。那天张乐行和父母三人从外地回来,汽车在回城的桥上出现了意外,车子向桥下滑落的时候他被幸运的甩出车外,而车上的其他乘客却都没能幸免,他可以说是唯一的生还者。
张乐行记得自己当年整整花了三年时间才慢慢从悲伤中走了出来,也许同样的事情发生两次,对人的影响就已经没有第一回那么大了。参加完父母的追悼会后,张乐行感觉心中的哀愁渐渐淡去,开始振作起来,思考自己的未来。
重生前,张乐行这辈子过得并不算成功,不但感情上没有太多建树,就连好不容易积攒起来买房子的钱也因为一场股灾而化为泡影,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要不是还算有一份正当的工作,简直就可以说是一事无成。
现在重生了,照那些网络小说的说法,自己算是掌握了未来世界发展潮流的人了,随便利用几条应该都能功成名就,张乐行相信这样的话自己的父母在天有灵也会感到欣慰的。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张乐行发现重生后最大的变化就是自己的记忆里好了很多,当然他知道这不是什么重生异能,因为一般人在十来岁的少年时期都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至少要比四十多岁的成年人好很多。
张乐行不知道自己重生时带回来的记忆能保留多久,为了抓住自己最大的优势,他决定趁现在还记得比较清楚的时候,把一些重要的大事记下来。坐在写字台前,张乐行一边回想着一边在记事本上记录着。
“2007年8月左右美国次贷危机,连累全世界股市下跌,尤其是国内的A股全球跌幅第一,到2008年5月似乎还没见底”
“2000年4月左右网络泡沫破裂,美国很多高科技公司股价大跌”
“1987年10月份左右美国股市大跌并蔓延到全球,形成股灾”
“1985年广场协定签署后,日元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到1990年初RB楼市、股市大跌。”
“2000年9月11日,911事件,千万别去世贸中心双塔”
“有购买潜力的美国股票:微软、DELL、BBY、Cisco、Yahoo、Google”
……………………
回家已经两个星期了,张乐行也慢慢适应了现在的生活。因为家里刚刚遭逢大难,厂里考虑到张乐行家里的实际情况,帮他请了长期病假,打算让他先休息段时间,等心情好些了再说。如果过段时间情况好的话,再安排张乐行回去继续上学。
当然这段闲暇时光张乐行可没有混吃等死,白天经常去厂里的阅览室翻阅各种报纸,晚上则跑到邻居家蹭电视看。可是看得越多,知道的越多,心情却愈来愈差,张乐行感觉自己的未来道路不会像YY小说里那样简单。
在很多穿越小说中,主角重生后总少不了一两样异能,至少也有着清晰的未来记忆。可是张乐行无奈的发现现实往往和想象是不同的,如果不是前段时间不断地利用记事本把一些重要的事情记下来,自己甚至连未来的发展都记不太清楚了。传说中80年代是一个冒险家的乐园,是一个充满机会的黄金时代,可惜张乐行回来的时机不太理想。虽然改革开放已经开始,可是从电视、报纸上却发现个体经济依然受着压制,处于尚未合法化的时期。照他的记忆,至少还要过五六年,个体经济才能摆上台面,现在显然不是个人创业的好时机。
可是张乐行又不甘心荒废数年的时间在学生时代上,看来自己未来的道路要好好规划一下。张乐行的技术专长是程序设计和网络技术,在目前的环境下,网络技术根本用不上,不要说国内了,就连科技发达的美国,网络也还是养在深闺之中。好在未来几年,国内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尤其是基于苹果II的系统机会很多,张乐行很庆幸回来之前研究过苹果II,说不定自己把握到那么一两次机会就能为自己带来人生的第一桶金。
不过眼下当务之急是想法养活自己,如果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当厂里安排张乐行回学校读书时,他将毫无抵抗之力。想养活自己就得找份工作,现在这年头还不时兴外出打工,工作的目标也只能放到厂里了。张乐行打算过两天到厂里去认真转转,看看能不能给自己找到个合适的工作来做。
在去厂里之前,张乐行决定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俗话说艺多不压身,张乐行年轻时曾经沉迷过漫画,兴之所至时还动手临摹过,尤其是一套和西游记有关的漫画画的最多,甚至在物理研究所工作的时候还能够随手画出几个场景来。现在这部漫画应该还只停留在某位漫画家的脑海之中,离他正式发表还有好几年的时间,张乐行决定先画出一部分来,说不定运气好能碰上发表的机会,多点准备总没错的。
想到就要做,张乐行找来上美术课用的画板和铅笔,开始画画。动手以后张乐行才发现,离开了那些熟悉的漫画工具后,画出来的效果差了很多。好在有些工具还能找到替代品,虽然比较简陋,但总算让漫画慢慢的像那麽回事了。张乐行知道自己不是超人,短短几天时间不可能把整部漫画都画下来,所以把重点放在了第一话之上,后面的内容只写了一个故事大纲,一些重要人物的形象也简单描绘了出来,并在旁边加上注释。等这些工作完成,张乐行走出了家门,为了自己的未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外面没有风,天气很好,太阳懒洋洋的挂在东边的天际,张乐行走出家,顺手把门轻轻带上。宿舍区是一大片平房,沿着道路分据两边,张乐行沿着平房之间的路快步向厂区走去,打算进去转转,看有没有什么好机会。宿舍离厂区不远,张乐行走了十分钟就到了厂门口,厂子的大门上挂着“国营红卫机械厂”几个大字,这些字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带着不少斑驳的痕迹。大门旁的传达室里,头发花白的门卫李伯正坐在椅子上看报纸,偶尔还会抬头朝外看看。张乐行走到大门边时,李伯正好抬起头来。
上下打量了一阵,李伯问道:“哦,是乐行啊。今天怎么想到来厂里,有事啊?”
“李伯,我来找赵叔的,他人在不在厂里?”张乐行随口找了个理由。
“嗯……”李伯挠挠不多的头发想了想,然后说道:“早上看到过他来,后来我一直坐在这,没看到他出去,应该还在厂里。”
“谢谢李伯,那我进去找赵叔啦。”张乐行高兴的往厂里跑了进去。
赵叔是张乐行家的邻居,两家人关系一直还不错,平常没事互相还经常串门。赵叔在厂里是负责管理电脑室的,不过现在这年头的电脑还很原始,张乐行根本就没抱希望,之所以打出赵叔的旗号,主要也是为了方便他溜进厂。
厂区十分巨大,上辈子张乐行就一直没搞清楚厂里到底是做什么的,不过前段时间溜进阅览室的经历倒是让他对厂里的道路有了一定了解。按照之前的印象,张乐行在厂区里摸索着前行,转了几个弯,在经过一栋白色的两层小楼时,突然楼上传来一阵喊声。
“乐行,干嘛去呢?”
张乐行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还真巧,居然是赵叔。
“赵叔,真巧啊。我在家呆着挺闷的,到厂里随便转转的。”张乐行冲着楼上喊道。
“上来上来,”赵叔在楼上招手说道:“今天这没人,到赵叔这玩玩吧。”
张乐行虽然对赵叔那的电脑没兴趣,不过这种情况下也不好推辞,只能装作高兴的样子走上楼去。刚到二楼,赵叔就热情的过来拉住张乐行的胳膊,拽着就往屋里走。
一走进电脑室大门,张乐行就发现和往常有些不同,平常这里都有两三个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可是今天却一个人都没有,也许这就是赵叔要他进来玩的缘故。换鞋、穿白大褂,张乐行和赵叔一起走进了电脑室,靠墙的一溜办公桌上摆了几台蒙着白布的设备。赵叔来到一张办公桌前掀起白布,露出下面的电脑来。张乐行凑上去看了看,电脑面板上铭牌的字样有些模糊,已经看不清楚型号,不过外观上和他所熟悉的电脑造型还是有很大区别。这台电脑没有软驱,一块布满指示灯的面板取代了显示器,就连键盘键位看起来也有很大的区别,张乐行不用多想也明白,这套电脑的指令集肯定不是自己所熟悉的,而且在输出这么不直观的情况下,调试程序恐怕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也许是这段时间有些心得,赵叔兴致勃勃的翻出一叠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纸来,开始努力的在键盘上敲了起来,忙了十多分钟,面板上的指示灯开始有规律的闪动起来。
“这么样,这东西还挺有趣吧。”赵叔有些得意的说道。
张乐行只好连连点头,假装被震撼到了。收到满意结果的赵叔低下头,又一次沉迷到键盘输入之中。张乐行感觉有些无聊,于是在屋里慢慢转着,想看看会不会有其他有趣的东西,很快他的目光就被堆在物资一角的几个纸箱所吸引住。
张乐行来到箱子边,蹲了下来仔细端详着。纸箱外面印着“APP……Computer”的字样,看起来似乎和电脑有关系,可惜其他的字要么是被盖住,要么就是很模糊,根本看不出来究竟是什么。
“赵叔,这是什么东西啊?”张乐行好奇向赵叔问道。
赵叔抬头看了一眼说道:“哦,这个呀。应该是厂领导去外国考察带回来的,据说是国外最先进的计算机了。可惜搬回来没人会用,包装里的资料都是洋文,厂里又没人看得懂,就连去年来厂里的两个大学生也没整明白。没办法,只好先这么堆着。”
“赵叔,就这么堆着太可惜了。”张乐行惋惜道,“嗯,我能看看吗?”
“这个,嗯……”赵叔想了想,叮嘱道:“好吧,看看可以,可不要弄坏了,要不厂里我不好交代。”
“好的好的,赵叔,我一定会小心的。”张乐行忙不迭的答应了,然后迫不及待的开始打开纸箱。
纸箱一个个被打开了,张乐行看了看,里面东西还挺多,一台方方正正的显示器,一个上面印着彩色苹果的软驱,一个块头最大似乎是主机的东东,还有几盒软盘(有一盒软盘上面标了一些单词,看起来应该是随机软件,另外几盒软盘没标什么,看起来像是空白盘),以及一堆英文随机资料。张乐行想了一下,把那个看起来象主机的东东搬出来,发现上面也印了一个彩色苹果,旁边还有几个字“AppleII”。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苹果II么?”张乐行心中一阵激动,更努力的从箱子里往外搬东西。连上显示器,插上软驱,一台像模像样的苹果II电脑出现在他的面前。
“我记得苹果II应该没有这么早来到中国吧,难道是因为我回来对世界造成了影响?”张乐行漫无边际的琢磨着:“管他呢,有总比没有好,至少苹果II要比那些古董要好用得多。”
张乐行伸手打开了苹果II的电源,由于没插系统软盘,很快进入了BASIC状态,而且还是超环保的绿色屏。张乐行随手试了几个指令,果然和记忆中的那个苹果II一样。
张乐行一下来了兴趣,从箱子里把随机资料翻了出来,稍稍看了下,发现还挺全面的。有《6502汇编手册》、《ROM-BASIC使用指南》、《APPLEDOS使用指南》等,不过都是英文的,怪不得厂里一直没利用起来。张乐行突然觉得回来之前钻研苹果II那段日子是多么的宝贵,让他对苹果II的指令系统有了深入了解,如今只要看看随机资料,完全可以把这台苹果II充分利用起来。
这边心情愉快,那边赵叔却开始紧张起来,尤其是看到张乐行安装软驱时还把盖子打开了,急得赵叔手足无措,忍不住说道:“乐行,小心点,可千万别弄坏了。”
看到计算机启动起来,赵叔有些惊奇的说道:“乐行,你还真行啊,随便捣鼓几下都能把计算机启动。嗯,上次刚弄回来的时候,启动后也是这画面,不过之后就不会用了。哎,那个盒子也接上了?原来有两个大学生弄了半天都不行的,你可要当心点啊。”
“赵叔没事的,我是仔细看了随机资料的。”张乐行信心满满的说道。不过他的话看起来显然作用不大,赵叔还是满脸担心的在旁边转悠着。张乐行顺手从随机软件中把APPLEDOS抽出来,插入软驱,重启电脑,不一会,系统进入了APPLEDOS命令行。
“诶,这好像上次没看到过的。”赵叔好奇的凑过来仔细瞧着。
张乐行笑了笑,说道:“赵叔,这就是那堆资料里说的操作系统,直接开机进去的那个叫ROM-BASIC,两个功能不一样的。”
“哦,原来是这样。”赵叔仿佛明白了什么似的点了点头。
张乐行尝试了几个命令行上的操作,和记忆中的差不多,然后重启电脑进入BASIC,紧接着切换到汇编状态。一边参考《6502汇编手册》一边回忆着,张乐行编了一个测试小程序。程序启动后,绿色屏幕上出现一个“SYSTEMTESTING……”的提示,过了一会测试结果出来了。电脑屏幕上显示出如下结果:
COMPUTER:APPLE-II
CPUModel:6502
CPUSPEED:1MHz
MEMORY(KB):48
…………
看起来还不错,对于这时候的苹果II来说这配置已经算好的了,跟他印象中的苹果II+差不多。
看着张乐行熟练的操作,赵叔一脸茫然,不知道他究竟在做什么,但是又感觉他好像对这计算机很熟悉似的,忍不住问道:“乐行,你这是在做什么?看起来你好像很在行似的。”
“哦,赵叔,我这是在测试一下计算机。”张乐行随口解释道:“这些我可都是从随机资料里看的。”
当然这只是张乐行的借口而已,不然他也不好解释怎么突然对这台新电脑如此熟悉。
“可这都是洋文,你看得懂?”赵叔还是有些奇怪。
“哦,这个是我自学的,基本上差不多。”看到赵叔有些怀疑,张乐行只好搪塞一下。
“是吗,原来怎么一点都没听说过呀。”赵叔还是有点疑问。
“赵叔,这可是我的秘密,本来还想在爸妈面前显摆一下的,可惜再也没机会了。”张乐行只好把去世的父母拿来当挡箭牌,不过眼圈却不受控制的红了一下。
看到这样赵叔也不好再追问,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眼前这个机会不错,张乐行希望找个借口能常常来电脑室用这台苹果II,他开始考虑有什么办法,“每天直接跟赵叔来,这样不太好,如果被领导看到了,次数一多,赵叔可能会受批评的,毕竟现在电脑还是很稀罕的玩意。有没有什么好法子能常常来这电脑室又不会被人讲闲话呢?”
突然张乐行的脑子里灵光一闪,“嗯,既然现在这台电脑还没利用起来,我何不在这上面做点文章。比如说弄个BASIC使用指南什么的,我完全可以参考那本随机资料,只要翻译一下就成了。苹果上的BASIC语言有比较简单,应该难度不大,这样我只需要每天下午编写手册,上午完全可以留出来研究这台电脑,这可是目前能找到的最好的电脑了,说不定我运气好还能设计点什么出来。”
接下来就容易了,把研究苹果电脑使用和编写BASIC操作手册的事情和赵叔一说,虽然赵叔开始有点犹豫——估计是对张乐行没信心,没办法谁让他还这么小呢——好在经过张乐行不断劝说和鼓劲,再加上赵叔可能也想做出点成绩,最后终于同意他的意见,准备从明天开始。
至于今天剩下的时间,理所当然的被张乐行以研究电脑的理由霸占了。师傅,时间宝贵呀!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